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1
2010年卫生部颁布《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亦积极响应号召,自三月份开始在全院范围内逐步开展此项活动,我科为老年干部病房,老年痴呆病人较多,患者高龄,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定,对陪护及家属过分依赖,住院期间存在(1)跌倒。(2)坠床。(3)误吸。(4)药物中毒。(5)走失。(6)自我伤害。(7)意外。(8)院内感染等。因此暂时还不在示范之列,但服务的理念和意识是一样的。一直以来,我科采用多元文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每一位老年患者,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对照标准找差距,看不足,抓落实,并根据标准定任务,充分调动全科护理人员积极性,大力倡导细节服务,强化基础护理,运用沟通的技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全科护理人员用言语、行为、爱心,从细节入手,对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以保证患者满意,家属满意,政府满意。
我作为护理管理者,几年前由于家人重病长期奔波于大医院,曾经是患者身份及家属身份的我深知在住院期间渴求怎样的护理,充分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懂得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能让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病房真正的落实,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转变观念
(1)要求全科护士们共同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文件。
(2)显身说教,并让全科护士懂得换位思考,试行如果我是患者,需要护士为我提供何种护理服务;如果我是患者家属,要求护士该如何去做。并要求每人发言,让护士认真思考自身的职责和义务。
2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服务项目及标准
根据病房的特点及人力资源制定
(1)专科护理: 各种护理安全文化
(2)特色护理:图文式健康教育及言语训练
(3)人性化服务:“四多”即多走几步路,多问及声,多跑几趟,多留笑脸;“五要”即见面先说你好,开口要加称谓,话前用请,操作失误要道歉,操作结束要谢谢;“六不”即不直呼床号,不说不知道,不说不行,不说等一会,不说试试看,不说没事。
(4)落实基础护理及危重病人的护理:基础护理是专科护理的基础,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制定病床单元随时脏随时更换,保证患者三短九洁,口服药喂服到口等。危重病人的护理一律由护士完成。
(5)实行责任制护理:每位护士包干4-5位患者,责任护士不在班时由责任组长全面参与,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
(6)实施弹性排班:实施APN排班,减少交接班的次数,保证各时间段的安全。
3 营造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使用温和的语言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舒适安全安静整洁无刺激的环境。减少患者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落实晨间,午间 ,晚间的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美好的语言是架起护患关系的桥梁,也是护患沟通的根本。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敬语,并注意语气的柔和,让患者有被尊重及关爱的感觉。
4 提供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老年病房由于疾病及年龄等因素,痴呆反应迟钝,病情变化时表现不典型。再加上病房年轻护士较多,临床经验不足。为了提供患者的安全优质护理服务,因此我科极力营造安全文化,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意识。每月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分析和讨论各种典型案例及工作中出现的不允许行为的后果。每月进行专科知识学习,读书报告会。因为老年病人疾病多样化及复杂化。护士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我针对科室护士的能力及综合水平进行分层培训,制定本科室专科培训计划,并逐一落实。通过查房,小提问,疑难病例讨论及对危重病人护理经验总结及护理中出现的不足,以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临床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规范工作标准,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5 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还必须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安全知识的宣教,护士及家属进行双签名,护士长或责任组长随时检查病人或家属对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复述或演式的方法进行,让和患者及家属深知疾病情况及安全隐患,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
6 制定激励措施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生理变化原因,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稍有磕碰、跌倒就可导致骨折。下肢骨折使老年人不能下地行走负重,失去正常生活能力,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废用、孤独等不良情绪;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护理并发症。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直接影响着生命的质量。自2008年对150例老年人下肢骨折病人,从心理、生理、社会、精神进行了整体化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对150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其中,女性:84例,男性:66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74岁,60―70岁者:85例,71―80岁者:40例,80岁以上者:25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42例、骨股干骨折10 例、胫腓骨折78例、骨踝关节骨折:20例。并存症依次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
2 效果
在被观察的150例病人中,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均为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病人对护士技术操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达到了98%以上。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心理护理
老年骨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由于发病的突然,或病程日久,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痛苦、恐惧、抑郁、孤独,自卑和被抛弃感。骨折后,患者疼痛剧烈,疼痛刺激可使患者出现焦虑[1],主要担心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及手术是否成功;对将来生活是否自理,。针对这些情况,护士要耐心的进行心理疏通,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此类骨折手术的选择,应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介绍同种有疾病康复的病例,经常到床边与病人交流,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与功能锻炼,对骨牵引的病人,讲解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在牵引期间进行患肢肌肉的收缩运动。术前检查结果告知病人。从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3.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2.1 褥疮
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避免理化因素对皮肤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鼓励协助病人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翻身;按摩骨隆突及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保持病人皮肤清洁,改善营养状况,鼓励病人进食营养物质,增强体质,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
3.2.3 坠积性肺炎
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在床上做深呼吸运动,每日5-10次,每次5分钟,有效咳嗽、咯痰,,协助病人翻身扣拍,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3.2.3 泌尿系统感染
鼓励病人多饮水,交会病人床上排尿,术前需要留置尿管者,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使用双腔导尿管,术后加强留置尿管护理,尽早拔除尿管,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与生理卫生。
3.2.4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见于股骨颈骨折病人。早期指导病人进行双下肢肌肉运动,每日10-20次,每次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3.3 手术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3.3.1 床上训练法
术后第二天到一周,教会病人做肌肉等长收缩运动,用力背屈髁关节,每日5-10次,每次5分钟左右,以上病人不感到疼痛、劳累为原则,循序渐进进行。逐渐过度到膝、髋关节,最后到抬腿,对于股骨颈骨折病人,膝、髋关节的活动,应按手术方法的选择情况,作相应的活动。每日5-10次,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肿胀,预防肌肉萎缩,促进切口愈合。
3.3.2 离床锻炼
对于可离床不负重训练的病人,指导病人练习上下床,为患肢负重打基础。下床时让病人双手支撑,臀部离床,健侧蹬床,形成三点支撑,向床边移动,健侧先下床持重,然后一手支扶床,一手扶患肢着地:上床时,患肢先着床,健侧支撑身体,必要时给病人以协支撑。经过这样的训练,下床后可拄双拐,健侧负重患肢做屈膝踢腿和下蹲动作。通过下床后训练,可以促进骨折周围肌肉的恢复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
3.3.3 负重期训练法
在病人即将出院的两天内,告诉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考虑负重。并教会病人正确拄拐助行,让病人拄拐站定时要挺胸收腹,抬头向前看,双拐与脚成三角,迈步时应先出健侧,后迈患侧,身体重心在健侧,拄拐前移时身体保持稳定后在移动,每天让病人行走200―300米,一日三次,以病人不感到劳累为原则。出院后家属应该注重患者的心里健康和身体的康复训练,包括患者的情绪、饮食 及体征的变化,保持大便通畅。继续功能锻炼,加强患肢活动度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功能[2]。
4 体会
4.1 病人得到了实惠,密切了护患关系
通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知识宣教指导,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让病人注意活动量和幅度,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做到主动为主,护士协助为辅,使病人掌握了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减轻了病人负担,提高了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密切了护患关系。
4.2 密切了医护关系
护士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生理状态,获得了更多、更科学、更全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医生。医生通过把诊疗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护士,护士把解释、宣传、指导工作做深做细,使病人达到共同期望的治疗效果,从而密切医护关系。
4.3 促进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实施整体护理,使护士感到了自身知识的缺乏,增加了压力,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的意识越来越强,从而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疾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60-02
前言:慢性疾病是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的病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讲,由于身体上各项指标的下降更加容易患上一些非传染性的疾病,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不断衰老还伴随着焦躁以及忧虑等等精神以及心理问题,使得其在医疗上的花销越来越多,而对于老年人的护理,医院以及相关的社区都存在护理服务上的脱节,连续性护理模式的缺乏是其主要的原因?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本市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相关护理人员以及其中的老年人共16名,其中相关管理人员为2名,护理人员为2名?本市老年公寓的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14名?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访谈的设计,然后对其中符合标准的16人进行了具体的访谈?访谈提纲大致来讲:其一是对护理工作者进行的访谈,内容包括“是否了解连续性的护理模式”?“怎样理解连续护理的问题”和“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何实施连续护理”,其二是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的访谈,包括“出院后选择什么场所进行康复治疗”以及“在老年公寓中获得的联系护理服务”?然后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果[1]?
3 研究结果
(一)相关护理工作者对连续护理模式的了解
访谈中4名护理工作者表示对连续护理模式概念不甚了解,但是对于其认识有着自己的理解,认为,“连续护理工作应该是基于整体性以及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护理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对医院的医疗医院进行节省们还可以对老年人的护理更加的周到”?
(二)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对出院场所的选择以及认识
在访谈中对患有慢性疾病的7名老年人进行的访谈中有6名老年人选择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粗治疗,认为自己已经习惯在社区生活,由此可见在社区中进行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护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连续性护理的主要场所?同时在其相关的访谈中还体现出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出院后无论是选择在养老机构还是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在城市中的相关的康复治疗以及护理服务都是质量非常好的,对于此,其中的4名老人还谈到,“在自己的社区中基本上都会对老年人进行免费的体检活动,并且基本上是一年要进行两次左右,同时在免费的体检中好包括了进行心电图的检查以及进行血尿的长规性检查等等,除此之外,在社区中还会进行关于健康养生以及保健的社区讲座,并且一些医生还会给老年人讲解在吃药以及日常锻炼过程中需要小心注意的问题”?同时市区中的社区基本上都是进行二十四小时的护理工作,一些老年人如果遇到什么身体上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咨询?对于一些患有残疾的老年人还会进行免费的上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并且对其进行良好的康复指导?同时还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精神给与及时的关心?
(三)对老年人连续性护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就我国目前来讲,基本上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整个的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时处于脱节的状态,一些护理人员在访谈中谈到,“基本上医院里的老年人都是处于慢性疾病,而且都是从后期转为慢性病才进入院中,对于这些老年人具体的病症以及相关的护理以及治疗是没有办法从医院得到的,因而只能是向病人进行询问来获知病人的情况,然后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裁决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在对老年人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环节上脱节的问题[2]?
4 研究讨论
(一)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连续护理现状分析
研究对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首先要了解连续护理模式的内涵,具体来讲,就是患病人从一个地方或者是医院接受治疗之后转到另一个地方,或是社区或是养老机构或是家中进行后续康复治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团队去进行整体的服务?包括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相关的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等等,对于病人的实际患病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连续性的护理,促使病人最终康复?而我国现今对于老年人的连续护理服务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了解的基础上,一些基层的护理人员对于连续护理的认识都不够充分,同时在一些二级以及三级医院中在连续护模式上基本与社区脱节?因而我国的联系护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二)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出院后选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以及我国社区护理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更加希望在出院以后在社区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家人也非常支持这些患病老人在社区进行后续治疗,不仅能够对老年人的康复有很大帮助,还促进了老年人得到全面的医疗护理,因此可以说在社区进行对慢性疾病老年人的连续性治疗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三)建立连续护理模式相关服务平台
建立连续护理模式的服务平台主要是借助于网络进行,在家庭以及医院和社区之间建立起网络链接的信息沟通桥梁,作为三者之间了解病人病情以及对促进病人治疗的信息枢纽,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可以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实名登记,将老年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病情状况和居住地址等等建立成电子档案,并且定期对其信心做更新,医院以及社区可以根据老人的电子档更好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从而促进连续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3]?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连续护理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患病老年人的康复,还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连续?
参考文献
[1] 程淑玲.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组织器官衰老、多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发病时多急骤且危重,多伴卧床不起、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等症状,诊疗活动以挽救生命、维持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1]。舒适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注重满足患者对舒适度、心理支持的需要,甚至可改善治疗康复效果。本次研究中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效用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200例(男122例,女78例),年龄65~81岁,平均(71.2±6.9)岁;病症类型:心律失常50例、高血压心脏病41例、心力衰竭43例、冠心病心绞痛38例、心肌梗死28例。纳入标准: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症,年龄≥65岁。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据病情结合医嘱制定护理路径,给予治疗、生活、饮食等护理;患者宜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监控患者血压、心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危重者给予特护。
1.2.2舒适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以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为目标[2]。①生理舒适: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宜安静、整洁、温馨;合理设施布置,以方便为主;特殊生理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清洁、改善,等,维持患者生理卫生;抑制护理差错、意外事故,减少对患者生理伤害。②心理舒适: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监控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心理波动较大、抑郁患者,给予心理呵护,可通过聊天、播放舒缓的音乐等方式缓解改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多进行鼓励与支持,缓解患者忧虑。③社会舒适:据患者认知、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熟练的掌握沟通技巧,不表现出任何的歧视,给予尊重、理解与支持;据患者家庭、人际关系,促其亲友给予足够的支持、理解,多探望、关心,增强患者被关心、支持、理解感受。
1.3疗效判定 参照健康调查表(SF-3)设立指标,并观察、测评患者健康指数,指标包括生理机能、生理疾病、一般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活动等,赋予权重,满分为100分。于患者入院前与出院时进行测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
2 结果
入院时常规组与舒适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精力、社会功能差异显著(P
3 讨论
舒适护理主要目的为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强调情感、精神、身体清洁,本次研究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患者其生理机能、一般状况、情感功能、精神健康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常规护理[2-4]。
舒适组不同患者间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改善状况差异较大,标准差均在30以上,可见舒适护理其适应性有待提高,医院在开展舒适护理时除常规的舒适护理内容外,还应掌握足够的技巧,据患者临床资料、社会关系,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珂,杨柳.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3,31(03Z):229-229.
[2]耿向旭.舒适护理在老年术后疼痛中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07):176-177.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72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44例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 介入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它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强调护理人员除常规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患者。根据这一护理模式,笔者将舒适护理运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针对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不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介入治疗的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男190例,女82例,最大年龄92岁。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及观察组144例,两组均选择股动脉穿刺法,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护理方法,内容包括术前备皮、更衣、通知手术时间、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穿刺部位出血、术侧肢体制动等。
1.2.2 观察组 除按常规护理方法外,还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术前舒适护理 ①心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2]。因此,患者进入导管室后,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使其心理舒适并有一种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同时介绍成功进行此项介入治疗的例子,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尊重其隐私和人格,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被尊重和心理上的满足。②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详细介绍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使患者在心理上接受。备皮时动作娴熟、轻柔,避免损伤,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及产气少的食品,避免术后便秘及腹胀而导致腹压增高,引起穿刺部位出血。进行术前排尿训练,预防术后尿潴留。③社会心理舒适护理:介入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先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经济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使用鼓励、支持、安慰等语言,避免与患者谈论引起患者伤心的话题等。
1.2.2.2 术中舒适护理 ①生理舒适护理:尽量减少导管室的噪音,把导管室的温度、湿度、光线调节到最舒适的环境状态,以避免导管室环境引起患者烦躁和恐惧,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②做各种操作之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心慌、胸闷、胸痛等,不必惊慌和恐惧。协助患者摆好舒适的手术,注意生理舒适度。③手术开始后以平静、亲切的语气指导患者正确配合,尽量靠近患者耳边谈话,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展情况,使其不必过分紧张。对有孤独感和恐惧感的患者,可予适当抚摸额头,或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同时,医生在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减少不适感。护士在术中应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及时提供手术所需导管,正确执行医嘱,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3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时,用盐水纱布拭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术后拔除鞘管时,由于患者疼痛或恐惧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致使心率减慢、躯体和内脏疼痛以及大脑皮质的紧张反射,经下丘脑影响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3]。因此拔管前应给予解释和安慰,避免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及时提供便器,便后检查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12h,以避免穿刺口出血。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设法提高患者卧位的舒适度,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陪护,使病人在心理、生理上充分享受舒适护理。病室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及室内温湿度适宜。重视患者家属和亲友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用,让家人探视,满足其归属感,鼓励并指导患者家属、朋友、同事关心患者并提供有效支持。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术中疼痛、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略)
注:a:与对照组比较,χ2=91.58,P
2.2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对照组有14.06%的患者感觉不满意,而观察组仅为2.08%。
3 讨论
3.1 舒缓术前术中的紧张、焦虑和恐惧 经临床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确有焦虑存在,而且较为严重,对介入手术有一种紧张和恐惧心理,主要原因有:①对手术过程不了解:②担心手术疼痛;③担心手术不成功;④医疗费用问题;⑤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的关心程度等。舒适护理干预不仅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程度,也相应稳定了患者的血压、心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略)
注:χ2=16.43,P
3.2 并发症的护理 我们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中,由表1可见,观察组在术中疼痛、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3 舒适护理干预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对进入导管室的病人来说,导管室护士的行为和态度显然对他能否克服各种不良情绪,顺利渡过手术关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导管室护士的种种体贴服务,细心周到地为病人着想,使病人在手术时充满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使大多数手术病人在回忆起他们的手术经历时较为愉快,明显提高了病人对导管室的服务满意度。由表2可见,经过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病人术后随访满意度达到97.92%,而对照组仅为85.94%(P
4 小结
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运用舒适护理衡量是否为病人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是衡量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5]。通过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治疗充满信心,无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满足。舒适护理的实施,实现了全人护理,发扬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得到了患者的欢迎。同时,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能科学地利用各种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样,不仅使患者感受到最大的舒适程度,还能促进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6版.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7-9.
[2] 焦永倩.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亲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21-23.
[3] 王玉梅,沈凤玲,历红.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与对策[J].临床荟萃,2000,15(2):62.
老年病护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老年病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操作、处理、抢救等环节中,所导致的老年患者发生伤残等不良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包括护理事故、意外伤亡、并发症及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纠纷等。老年病护理风险具有几率大、复杂性及危险性的特点,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老年病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重视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变化,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1老年病常见护理风险
1.1安全风险 ①跌倒。跌倒在护理风险中最为常见,老年人跌倒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居安全问题的首位。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分为内外因,近乎50%的跌倒由用药不当导致。②压疮。压疮多发于70岁以上患者,部位较为隐蔽,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愈合困难。压疮若长期不愈,致死率会比正常患者高出6倍以上[1]。③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对服药的依从性较差,难以完全遵医嘱准确用药。本身又复合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④病情变化。老年人往往在疾病出现变化时无感受,研究显示,约有35%~80%老年人在出现心肌梗死、腹膜炎的时候没有疼痛感或疼痛反应微弱,易致严重后果产生。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常见并发症的基本知识,护理过程中对病情变化认真观察,防范老年病情突然恶化产生严重后果[2]。⑤自杀。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严重抑郁不利于病症的治疗,患者有自杀倾向或轻生行为,因此,注重老年人心理防护,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内容。
1.2护理操作风险 ①静脉炎。老年患者产生静脉炎主要有血管老化、药物刺激、机械刺激等原因。②皮肤撕脱伤。水肿导致的皮肤撕脱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中要注意采取适当措施,避免老年人皮肤撕脱伤的产生。③导管脱落。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在老年人补液长期补给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逐渐丧失,采用鼻饲法的人也越来越多;尿失禁也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导尿管的长期保留在老年患者中也较为常见[3]。④沟通交流不当。老年人与护理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有猜疑心理。而护理人员没有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感受,护理时身体语言使用不当,产生交流障碍。
2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2.1人员培训 ①专业技能培训。过硬的专业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我国护理人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部分医院为降低成本,招聘学历较低的护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理风险。因此,应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定期的业务学习、护士会、读书会等活动,固定时间培训一次,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②沟通技巧培训。护理人员要打破与老年患者之间的交流障碍,熟知患者病情及心理特点。加强礼仪知识、人文知识、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工作。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使用敬语,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如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脾气、离休前职务、主要的照顾者等详细了解,对常见问题采用列表方式归纳熟记,不定期检查以加深护理人员印象[4]。③相关制度培训。医院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职责,实行精细化管理,将问题分解细化,责任到人。要求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并且考核,根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情况逐步修正、完善制度。建立风险预案,最大限度降低老年病护理风险。
2.2加强病房基础设施管理 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如卫生间内马桶为座便式,旁边安装扶手,淋浴椅具有折叠性,设置呼叫铃;防滑地板,走廊设有扶手;病床边设有护栏,屋内家具不要有棱角,病区有足够空间可供患者活动,房门宽度略大,方便患者轮椅出入,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及时检查修缮设施,降低意外风险。
2.3加强安全知识宣教 将老年患者集中在一起,定期统一进行健康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教,或对患者进行单独辅导,结合影像资料,进行保健知识灌输。同时对其家属也要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其更好的照顾患者。
3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及病理原因,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比青年患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老年病护理中,要加强识别护理风险,有效评估风险所带来的伤害,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护理的风险性,让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丁福.老年病护理风险及防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
[2]霍世英.老年患者入院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