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财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新的财税政策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1

“5・30”凌晨调高印花税,是财税部门出的第一狠招;接着便有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于6月18日联合调整2831种商品的出口退税新规;再接着,6月29日闭幕的十届人大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两项决议,一是授权国务院可减征或停征利息税,二是批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

这还没完,7月5日,报上又有两条消息:一是国税总局在最新的通知中要求地方税务机关,对已到期税收优惠政策仍在执行的,必须立即予以纠正。通知点了9家上市公司的名,它们是上海石化、青岛啤酒、昆明机床、马钢股份、广船国际、仪征化纤、东方电机和渤海化工(即现在的创业环保),清一色H股,且大部分系绩优蓝筹。笔者随机抽查了几家公司的所得税率:上海石化,2006年(下同)税前利润84367万元,所得税4026万元,税率4.77%;马钢股份,税前利润275672万元,所得税42224万元,税率15.32%;东方电机,税前利润92479万元,所得税9424万元,税率101.9%;广船国际,税前利润50980万元,所得税584万元,税率1.88%。显然,都低于H股公司所能享受的合资企业25%的所得税率。若严格按照税率执行,今年这几家企业的净利润都将大受影响。

二是7月4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作关于节能减排问题的报告时说,经济增长向过热发展的趋势并未得到抑制,为此,国家将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以及调高资源税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而就在马凯作节能减排报告前数日,总理视察太湖,并在无锡主持召开了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治理座谈会,听取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云南5省市关于“三湖”治理的情况汇报。紧接着,环保总局决定从7月3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的6市2县5个工业区实行“流域限批”,并公开点了38家重污染企业的名,其中就有两家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和中国石化。很遗憾,又是两家响当当的绩优大蓝筹。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遵守法律,规避税收风险。就目前而言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人力成本和税收成本是非常高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力大,融资难的问题,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科学规范的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提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税收法律的不断完善,税收制度越来越规范,企业偷税漏税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科学法制化的发展,在进行税收筹划当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之下进行合理的布局,减少税款,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税收风险规避,进一步防控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也能够实现纳税人财务收益的最大化利益。(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一般是发生在企业各项项目经营之前,所以企业为了减少纳税,必须具有前瞻性,对其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这就要求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必须了解相关项目的相关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追求筹划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合理的进行财务规划和税收筹划,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财务管理水平。(三)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经营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涉及的税费是各种各样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费、临时工会经费等等,所以如何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延缓资金的压力,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现金流去更多项目。

二、当前企业税收筹划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税收筹划概念的误解。很多人提到税收筹划,总是将偷税和税收筹划联系到一起,及时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是在不违背税法的原则之下,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和对其经营业务的相关理解,进行合理的周密的安排,以减少税款,或者是延迟缴纳税款,税收筹划并不违法,这是税收筹划的前提。(二)税收筹划意识相当不足。就目前调查而言,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并非财务专业出身,企业税收筹划过程当中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求懂得会计知识,还要懂得法律经济知识,然而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意识相当不足;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管理者对税收筹划认识的不足,大部分的人仍然靠走关系、做账的方式处理税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使得生产经营活动在发生之后才能够拿到税收单据,一旦相关部门查出了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财务部门的问题。(三)税法的完善缩小了税收筹划空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法也越来越完善,并且随着政府行政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人员越来越专业,税收筹划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这也给企业税收筹划管理过程当中增加了不少的难题。

三、解决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企业税收筹划必须贯彻到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企业成立的各个阶段必须考虑税收筹划才能够使税收筹划真正贯彻到企业发展当中,在企业成立的初期,要考虑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公司后期发展的需求,公司主要经营的业务是否属于国家当前鼓励企业发展的行业,公司的规模是否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这些都必须全方面的考虑,才能够为企业在后期发展过程当中减少税务负担;在企业经营的后期企业必须从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财务管控,合理的规避税收,并且严格的遵守税法规定。(二)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税法的不断重视,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国家一直在提倡降税减费,放宽政策,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利用好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2019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好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建立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机制,掌握最新的财税政策,明确财税政策执行的时间,财税政策的变动,要能够及时学习研究新的财税政策,对涉及到企业纳税事项进行相关对策和流程的执行。(三)提高企业整体的税收筹划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税收筹划意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站在法律的高度下进行最终筹划从生产,经营,销售,财务,人力等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开展企业各方面的税收筹划业务活动,坚决避免财务部门重头戏;另外就是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的素质,由于当前综合素质较低,影响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所以对于财务人员必须进行考核,让他们不断的进行学习,强化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policy background, proposed "tax economics" course examination reform scheme,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ake classes as the practice object and analysis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schem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e paper gives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ax Economics; curriculu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1 课程考核改革背景及原因

“税收经济学”是很多高校为税务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包含税收学基本原理、税制结构以及税收在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中的传导机制等内容。一直以来,该课程主要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平时成绩占30%,其中考勤及课堂提问占10%,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主要通过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以及论述等题型进行考核。这种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一些同学“上课不听讲,下课补笔记,期末背笔记”,仍然可以获取高分,但此种行为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因此,该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还存在以下几个重要原因:其一,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该课程是税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的税收学原理贯穿于整个专业课学习,因此该课程具有“桥头堡”作用;其二,从能力培养角度来看,税务专业的学生在“大创”选题及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往往“无题可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完全掌握税收学基本原理,更不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推进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能力培养,势在必行;其三,从学生“深造”的角度,税务专业学生在考研深造方面,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税收学原理,落脚点仍然是利用税收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可见,推进该课程考核方式深化改革,不仅可以全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培养税务学生的专业敏感度,提升利用税收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借鉴以往课程考核改革的经验,遵循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丰富化的原则,笔者根据目前课程情况,设计了“税收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方案。详见表1。该课程改革方案仍然分为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权重分别为50%,与以往平时成绩占30%情况相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同时在平时成绩二级指标中,丰富了考核内容,更加强调过程式考核。

3 课程考核改革的特色

(1)动态跟踪,原理解析――每周汇报。为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敏感度,要求每位学生下载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微信APP,这些官方媒体每周都会推送最新的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因此,每一周都要求学生跟踪官方媒体。另外,税务专业共三个班级,每个班级分成5组,共15组,除第一次与最后一次课之外,每一个小组需要对一周发生的财税政策进行汇报,同时解释财税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创导机制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2)阅读经典,交流心得――读书小组会议。本课程涉及税收学基本原理,同时也涉及不同学派的经典理论。因此,笔者在课程之初推荐了一批经典书目,并免费提供这些书籍。在课程进程中,根据课程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配合书院成立读书小组,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另外,这些经典文献很多都是原创性观点,推导过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独立思考,心得体会――读书心得报告。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经典,交流心得,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不同心得体会,而这些心得体会往往是经过独立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这些创新性思想及心得所形成的报告,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及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提交心得体会可以避免以往因提交课程论文而出现大面积抄袭的现象。

(4)开放命题,聚焦热点――PPT展示。在本课程范围内,采取开放式命题,学生可以任意选取焦点问题进行PPT展示。各小组通过问题的选取,PPT的制作与展示,可以锻炼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演讲能力。改变过去“填鸭式”学习方式,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5)知识运用,项目申报――附加选项。该课程的考核除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外,还新增了附加选项,其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利用本专业所学知识,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通过项目的申请,培养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6)全景式,立体化考核――考核地点多样化。从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方案来看,该课程考核地点包括课堂、课下、课前、考场、书院。可见,此次考核改革是全景式、立体化改革。此外,学校进行书院制改革之后,在课堂上,教师是专业老师,在课下,教师是学业导师,而且往往学业导师对接相应的专业班级,因此,书院制为本课程全面深化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例如课下辅导、读书小组会议、心得交流、指导学生申请“大创”项目等,均是在书院进行。以往限制考核方式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即课堂时间有限,目前,书院制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

4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问卷调查分析

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考核改革,本着民主原则、自愿原则、无记名原则,笔者在2014级税务专业发放“税收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调查问卷,三个班级共发放128人,收回120人,回收率93.75%。具体调查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100%的学生赞成进行课程考核改革,可见,该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是“民心所向”,在一级指标项目及权重设置上,肯定的人数占到95%以上,在二级指标项目及权重设置上,肯定人数占90%以上。除了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之外,94.17%的学生赞成增加附加项目,不赞成的普遍反映项目申报有名额限制,不利于申请。在考核创新项目上,每个项目的赞成率均超过90%,可见大部分同学认可这些考核项目。当然,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新考核方案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自主能力的考查,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问题,当然,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一些疑虑,例如如何保证这些考核项目的顺利实施,具体项目的考核标准如何设定,如何处理不同课程时间分配等内容。针对这些疑问,需要在考核具体方案中给予进一步明确。

5 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1)从课程本身的角度。本课程涉及税收学基本原理,同时也涉及不同学派的经典理论。通过推荐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学生很好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来龙去脉”,因此,在考核方式中,增加读书小组会议、交流心得体会、提交心得报告,均具有可行性。此外,本课程还介绍了税收在经济稳定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在考核方式中,增加“每周汇报”、PPT展示,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原理、传导机制等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专业的敏感度。

(2)从方案本身构成的角度。在结构上,为保证考核方案平稳推进,在创新举措的同时仍然保留一些传统考核项目,例如考勤、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但对各项目权重进行了相应调整;在内容上,进一步强化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运用的情况。

(3)从学生的角度。很多方案往往因为学生不配合而中途“夭折”。本课程将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该课程是税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的税收学原理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的学习,此外,税务专业在申请“大创”项目、毕业论文设计、考研深造等都离不开税收学基本原理。因此,该课程具有“桥头堡”的作用,这些重要性在第一节课就需要明示,而且税务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均较为认真,各种考核方式将会予以配合;另一方面,南审实施书院制改革,学业导师对接专业班级,因此,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教师课上课下均能够指导学生,并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容易推行。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4

关键词:小微企业 政策 发展 建议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可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则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有1023万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3%。小微型企业对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分配关系、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都有实际意义。

虽然小微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但由于小微企业根基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调查显示,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80%以上的小微企业难以渡过三年的“生存考验期”。北京大学国家研究院最新研究表明:72.45%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未来6个月经营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对未来经营持悲观态度。

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出台了9项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2012年2月1日总理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会议要求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2011年10月12日常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同时确定了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努力缓解融资困难、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强服务与管理等四项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策的出台表明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创造条件,更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那么针对国务院的政策,我们的小微企业如何才能借助这些政策因素,尽快加快自己的企业的发展呢?

1.合理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尽快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是这次会议要求的一个重点。从自去年以来我国已陆续出台的政策扶持意图中可以看出,优惠政策将会更多向科技型、创新型和服务型企业倾斜。因此小微企业在设立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就应该要考虑该因素,尽可能的合理运用财政政策,争取更多的发展资金和发展机会。

其次是小微型企业在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后应尽快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很多小微企业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从而导致小微企业类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或者抵扣困难,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小微型企业的负担。但在政府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面的试点后,特别在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并执行后,小微型企业应尽快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并要具有增值税开票权,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才可以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再次是关于所得税政策方面的问题。尽管中央出台了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的政策,但小微型企业在申请纳税优惠时非常困难,甚至申请不下来。因此小微企业应主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比例。比如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将研发费用计入税前成本,将固定资产折旧应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等办法。

2.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加快企业的发展和建设速度

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必须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规范自身的日常金融行为,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要保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时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则务状况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实现信息的实时畅通,争取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强化信用观念,构筑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小微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尽量按时还本付息,为申请贷款提供必要的基础依据。重视自身资金积累,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提高自己的资金实力积极主动地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渠道,为银行了解企业自身情况提供较有利条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但小微型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也不能只盯着银行。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需要的是常态化的短期资金的周转,其融资方式应该更多来自借贷或信用、抵押贷款。到证券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

3.做好技术创新,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小微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所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目前中国小微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风险过高、成本巨大、资金匮乏、内部机制不畅、技术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缺乏、人才匮乏、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标准僵化、缺少风险投资、消费者对新产品反馈不足、缺少技术支持服务这12个方面。

小微企业由于人员少、规模小,并且一般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因此技术创新不可能光靠自己,当然如果小微企业有自己独有的专利技术等除外。一般来说可采用的创新方法一是采取联合创新的方法,比如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带动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行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之间联合起来搞创新,可以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共同分享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实力的提升,提高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二是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方法。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小微企业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才不会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竞争中被挤出市场。

4.依靠政策,融入环境

小微企业的发展,首先应紧盯机遇。除了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家政服务业、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这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这些产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新的技术,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小微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的优势。

其次小微企业应依托政府建立的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1800多家,入驻企业12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万个。同时中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已从2000年一个国家总站扩展到全国47个省市分站、949个二级分站。所以小微企业应经常认真解读政策文件,依托政策法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及时让企业的产品走到市场上来;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人才引进措施,创新激励机制等做好企业。

总的来说,小微企业开创阶段,税负和资金来源是企业最大的负担;而当小微企业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时,人才与管理模式和行业规范等制度上的缺失,则是企业面临的最大考验。作为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四个方面制定来完善的政策和措施,我们的小微企业主们则应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式,及时调整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和优惠措施,及时把握各种机遇,从而迅速占领市场,快速的做强企业。同时在外部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小微企业主要应依靠市场的力量,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完成资源配置。要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完善资本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做强小微企业为目标,而非以做大企业为目标。同时要在市场规则中应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动力,才能让小微企业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12期,《小微企业融资解困 长路漫漫》,陶海青。

2.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 14期 ,《我国小微企业困境成因和对策探讨》,姚树莲。

3.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 12期,《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唐悦恒;陈艳。

4.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7期,《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张朝晖。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5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财政法制宣传教育

按照全省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会议精神和县财政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系列法规政策宣传服务活动。

(一)突出抓好以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将围绕学习宣传以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学习活动,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宪法精神,积极营造学习宣传以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浓厚氛围,研究探索进一步做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不断推动财政各项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二)坚持围绕“财政宣传月”品牌宣讲惠民政策。要继续做强做优“财政宣传月”这一普法品牌,明确宣传主题,汇总关系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等方面的财政惠民、惠企政策,集中开展系列法规政策宣传服务活动,充分调动各业务科室参加惠民政策宣传活动的积极性,下乡镇、进农村,通过开展惠民政策咨询、文艺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财政部门在扶持企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支持财政,推动各项财税政策的有效落实。各镇(区)财政所(局)要充分发挥基层财政的优势和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注重创新和实效,紧紧围绕宣传月主题,制定宣传月方案,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财政法规政策宣传活动。

(三)创新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形式。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手段,拓展宣传阵地,注重宣传实效,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和新颁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通过法制文艺、普法专栏、广场咨询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财政法律知识,弘扬财政法治精神。

二、强化法制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法治理念

根据“六五”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牢牢抓住领导干部法制培训和乡镇财政干部法制培训这两个重点,全面组织开展法制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法治财政理念。

(一)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和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和做法,努力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邀请县政府法制办、县司法局专家领导组织举办全局机关干部财政法律知识讲座。继续做好公务员“5+X”能力暨“六五”普法培训、干部在线学习,不断提高各级财政部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促使领导干部转变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抓好乡镇财政干部法制培训。及时总结以往开展基层财政干部法制培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结合基层财政业务特点,完善教学内容,组织基层财政干部重点学习行政、财税法律法规及相关财政政策等知识,全面提升全县乡镇财政干部法制培训工作水平。

(三)全面落实日常法制培训工作。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和最新财政法制动态,通过专家授课、案例讨论、基础知识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法制培训工作,及时更新财政干部的法律知识,尤其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对新上岗执法人员,严格执行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执法的制度,努力提高财政部门行政执法水平。

三、突出主题主线亮点,进一步弘扬财政法制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上级法制宣传工作要求,做好以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活动,积极参加省厅开展的财政法治文化展览、法治文艺汇演、法制征文和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并从中挑选出既能反映财政工作内容,又突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主题的文艺作品和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感染力的财政法治文艺、文学、摄影等作品,依托当地重点文化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因地制宜地开展财政法治文化展览。充分利用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面广的财政法治文化传播载体,加大对财政普法和法治财政建设工作本身的宣传,弘扬财政部门普法和法治建设成果,展示财政普法和法治财政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成果,使社会各界更加认同财政普法工作,参与财政普法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财政法治文化氛围。

最新的财税政策范文6

关键词:企业“走出去” 政策 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更加紧密,涌现出更多的“走出去”企业。“走出去”企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因此,成功借鉴国外政府成功经验,提高我国“走出去”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国外政府扶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金融、法律政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了扶持本国企业快、稳、好地“走出去”,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益。

(一)国外政府扶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政策

国外政府扶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政策如表1所示。

(二)国外扶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政策

国外扶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政策如表2所示。

(三)国外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政策

国外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政策如表3所示。

(四)国外政府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1.发达国家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开设进出口银行,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产品在海外的销售。鼓励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包括实行分国限额与综合限额选择制,为从分国限额抵免法转为综合限额抵免法设立了过渡期;设立CFC法规,取消对消极所得和国外基地公司通过转移利润方式获得的经营所得使用延迟课税的规定;正式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无税收饶让条款等。

2.新兴国家经验―以韩国为例。韩国开设进出口银行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贷款,贷款总额最高可达项目投资额90%;专设经济发展基金为风险太大或经济收益太低的合作项目提供信贷。对海外投资者在海外从事投资事业,若已向国外政府缴纳所得税,则在国内对已纳税额给予免除;若国外对韩国投资者给予减免所得税,被减免的金额应被视为应纳税额,在韩国国内也给予减免等。

3.发展中国家经验―以印度为例。印度政府逐步放宽了其坚持了数十年的外汇管制政策;政策支持国内有关单位向企业提供海外有关国家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驻外使馆的商务处也积极向印度企业提供所在国家的税收环境、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并对印度企业到所在国家投资提供必要帮助等。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走出去”企业自身缺乏对投资国财务政策的深入研究

我国投资企业对投资国的财税、金融、法律等政策欠缺深入研究,不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对海外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认为什么行业都可做,缺乏科学规划和部署,不能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走出去”后长期没有收益,甚至出现投资失败。

(二)“走出去”企业融资困难且融资渠道紧张

受国内贷款额度与特定外汇额度限制的影响,一些境外企业存在着融资困难、渠道紧张的问题,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支持。2008年,中国银监会刚刚出台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为规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经营行为,提高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提供保证,借此契机,应加大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贷款的支持力度。

(三)针对“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多倾向于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忽视对“走出去”企业的扶持。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权威性的专门针对“走出去”企业财务控管体系的管理机构来进行规划,对其经营管理动态等重要信息获取不及时或根本无法获取,造成企业缺乏整体观,效率低下。

(四)税收层面征管难度大

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境外所得申报表,对境外企业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的真实性、完整性难以精准把握;境外所得税收抵免限额计算采取分国不分项原则,这种抵免制度使多国经营的“走出去”企业要逐国计算,计缴成本高,征管难度大。

(五)财务监控手段相对落后

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信息等缺乏相应的数据采集、分析、监控平台,企业没有内审制度,即使有也很难做到内审的独立性,自身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监控手段更新速度慢,有关机构不能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得不到实用的信息,缺乏应对财务风险能力。

(六)缺乏专门针对“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基金

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针对“走出去”企业基金的“绿色通道”,缺乏搭建企业、金融机构双方沟通平台和专项的发展基金。若财务风险发生足以带给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应须通过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的方法规避财务风险。

(七)“走出去”企业缺乏高级专业人才

市场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走出去”企业对财务、法律专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境外人员有的尚无“上岗证”就已经上岗,更难提经历正规培训、考核。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真正精通涉外财务、法律知识的人员偏少,难以提供咨询支持。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企业快速、稳健发展。

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强化企业自身学习

政府应对企业海外投资活动进行立法规范,对企业海外并购带来政策引导,对优质企业进行鼓励。建议制定具有约束力和权威性的《企业对外投资促进法》,明确规定涉及海外投资的各项财务政策,确保境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时有法可依。同时督促境外投资企业自主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二)利用金融政策加大企业融资力度

商业银行应依据《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政策,在满足市场需求和控制贷款风险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因地制宜设计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以市场化方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贷款,帮助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三)量身定制服务机构

建议由商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组成针对“走出去”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专设机构,研究境外投资环境,及时公布有效信息。同时为“走出去”企业开设网站,及时公示最新的境外财税优惠制度、国际财经资料、法律法规等,并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网站设置链接。

(四)以税收政策支持境外企业投资

对企业“走出去”实行有力税收减免政策,避免其受到双重征税的困扰。可对企业海外经营的亏损给予一定的补贴,为“走出去”投资企业制定专项税收减免政策,允许企业利用海外已上缴的纳税金来冲抵国内所得税金额,加大对企业境外收入所得的倾斜力度,通过亏损退税、关税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海外税收。

(五)加强企业财务监控体系

为了确保境外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提高效率,应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企业可建立全面涉及公司内部供、产、销等主要环节的信息系统,在整个企业中实现信息共享,重视财务监控,落实有关人员监督职能。

(六)依法设立国家“走出去”企业发展基金

建议依法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基金来源包括央财预算安排、基金收益、社会捐赠等,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向基金捐赠资金的,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5%以内的部分,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5%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支持的长效机制。

(七)积极引进人才并提高有关人员业务水平

吸引优秀专项人才,充实“走出去”企业的高级人才队伍。管理人员应适应政策调整,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提高整体队伍素质。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应充分借鉴国外政府成功经验,适时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敏.美国、法国、日本鼓励对外投资的税收政策比较[J].涉外税务,2006(5)

2.苗慧.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矿现代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