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1

【关键词】草根博客;著作权侵权;著作权法律保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从com时代向net时代的迈进,我们的生活也从一个“读网时代”进入“用网时代”。信息的共享日益满足不了人们参与网络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一个以信息互动为特征新的互联网时代正以其蓬勃的生机向我们走来,“博客”正是这个新的时代造就的“宠儿”之一。博客以其内容的活泼性、形式的私密性和公开性手来越来越多的人的亲睐。然而由于网络著作权制度的不完善,各种各样的网络侵权也不断考验着“博客们”的神经,作为占据博客大半壁江山的“草根博客”同样经受着这样的考验。相比于“明星博客”而言,“草根博客”博主们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本文将从著作权法角度对网络博客的界定、侵权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等方面作以论述。

一、博客、草根博客的著作权及其归属

(一)博客及草根博客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而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网络翻译家》对博客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博客是互联网上最新的发展潮流,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草根博客是相对于明星博客而而做的区分,它的兴起与自媒体时代、WEB2.0时代的到来是几乎是同步的,因此草根博客可以看做是网络文化由关注名人到关注自身的一种转变。百度百科对草根博客的解释是:草根博客是相对于名人博客而言,属于出身草根的网民的博客。草根博客除具有其自身更具活泼、自由,更加贴近一般人生活的特性之外,从本质上讲它与明星博客一样是一种简易的作品信息方式,让任何人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网页的创建、和更新。它具有博客的一般特点,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或与互联网上知识产品与信息资源相链接,或将个人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不断实现数字环境下知识等信息交互和沟通。①

(二)博客的著作权

对于博客是否享有著作权,是否应该收到著作权保护这个问题,众多学者对此持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博客是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而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既然已经公开,更主要是不会有博客们的个人内容,因此博客就不享有著作权,自然不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博客内容是博主思想与劳动的结晶,是独创性的劳动成果,且可以被复制,具备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的特征,因此享有著作权。

笔者赞同前述第二种观点,对于第一种观点,显然忽视了博客内容是个人通过能动性的劳动而创造这一事实,博客虽然公开,但只是一种载体而不是内容,载体的特征不能代替内容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根据这一法律规定,我们考察意见事物能否成为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关键是看该事物是否具有独创性和能否以有形的形式复制。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分发是将Blog分为三类:一是以实效性内容为主的博客,比如过滤各类新闻的博客;一类是专业性知识为主的博客,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一类是以个人交流为主的博客,比如真是记录个人生活的日记,或者有着共同兴趣的人形成一个博客社区。② 本文关注的草根博客应属于上述第三种以个人交流为主的博客。这类博客相比于第一类新闻类博客的独创性更强,因此草根博客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范围是毋庸置疑的。

(三)草根博客的著作权归属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2

一、高校危机传播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高校危机传播的见解,总的可分为四个方面:(1)校园危机策略,如:赵中建提出“学校危机管理即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复原的策略应对过程,并应当成为学校日常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2)塑造高校的形象、树立信誉,如石奎在“论当前我国高校形象建设中的危机管理问题”中,提出了化解危机,塑造高校形象的应对策略;华荷锋的“高校信誉危机管理:一种系统的处理方略”; (3)化解学生心理危机,如李洪华等提出“大学生心理预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行为模式等事实或现象的解读和剖析,预测变化趋势,认识发展规律,并借以预警信号,采取防范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合理地缓冲与释放一些潜在性的心理风险”。(4)危机信息沟通,如伍聪论述了如何与师生、家长、媒体等进行信息沟通。不难看出,内地学者缺乏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对高校危机中的信息传播、控制的专项研究,未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全方位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模式。特别是缺少从受众群体心理的角度对高校危机传播中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大学生的研究。本文拟从群体及受众心理的角度,对大学生群体在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二、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受众心理特点

本文以高校危机传播的时间节点为参照点,所以取高校危机传播的概念如下:高校危机传播就是指在危机的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恢复期不同阶段,在高校与校内外公众、校园媒体、大众传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和沟通行为。高校危机事件中的传播包括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

(一)高校危机潜伏期

在危机潜伏期,由于危机的潜在性,没有明显的特征而不容易为人所识别,此时大众传媒一般还不会刻意寻找高校危机信息,暂时不会介入或有太大的报道动作。此阶段危机管理工作,本质上属于超前管理,而高校内部的信息传播沟通应该开始,特别是网络媒介的传播。

此阶段。大学生受众心理以认知心理受到强化为特点。认知心理指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每一个受众皆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新的环境,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验证,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外部以网络世界为主的媒介环境,又给大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传播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合为一体,使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下同时参与信息接受。网络传播使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心理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环境适应的决策能力。

(二)高校危机爆发期、持续期

危机爆发期、持续期高校所处媒介信息环境变化剧烈,不确定性比较高,人们急于通过尽可能真实完整的信息以把握环境、摆脱恐慌、做出决定。这个时期大学生受众的心理主要特点是:

第一,海量和虚假信息带来的紧张和防卫心理。网络最大的益处就是带给受众大量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呈现出的无限扩张和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与广大网络受众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矛盾容易导致网络受众产生紧张心理,产生防卫心理。约翰・奈斯比特发出过警告:“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

其次,道德的自我约束心理弱化。网上的虚拟世界使网络受众产生“去个性化”现象。而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襁褓之中,广大网络受众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受众的本能需求表现得非常强烈,必然引发一些不道德行为。也正如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三)高校危机恢复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事件已不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不是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危机进入了恢复期。高校要运用媒体帮助公众反思危机,展开教育、普及报道,完善人们对危机的认识结构,防止悲剧的再次重演。

在恢复期,大学生受众的心理特征是迷茫。网络所具有的海量信息资源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给受众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信息超载开始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历了危机传播中大量信息的淹没后,大学生受众如没有及时的引导和反思,只能是进入到对整个危机的迷茫中。就会如同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的:“它们只能是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暂时现象。它们匆匆成熟,又匆匆消失,就像海边沙滩上被风吹成的沙丘。”

三、结论

从以上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大学生受众心理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适当的阶段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唤起大学生对高校危机的理解、关心、认同和支持。应以使高校能顺利度过高校危机,维护学校的美誉度和相关公众的信任感,重塑学校形象。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徐士强.学校危机管理―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3(08):4-7.

[2]李洪华等.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炭高等教育,2005,23(4):80-82.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3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传播属于新媒体的范畴,是一种以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传播。在网络视频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有视频直播、视频分享、视频点播和视频搜索几种形态。视频直播时采用流媒体技术为观众提供与电视同步的视频节目,视频分享是由网站为网民们提供的节目的共享,而点播和搜索则是由网站为广大网民提供的检索和体验。通常情况下,电视媒体是互联网站视频节目的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网络的传播大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电视传播特性,充分强化了电视媒体资源的效用。特别是网络视频的点播和搜索,在充分反映出网民的关注度的同时,直接体现了网络视频的价值。网络视频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人际间的交往,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进而带来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开放。网络环境包容了传统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各种文化元素并存的格局。互联网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被使用表明了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网络视频的传播特性更证明了网络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显着作用。在互联网带来的全球一体化今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的发展也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网络视频的观众数量似井喷一般猛增。播放软件和搜索方式的频出,对于在线视频的应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央视、凤凰、优酷、土豆、搜狐、腾讯、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开通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网络视频。虽然目前网络视频还没有完全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渠道,但其浏览数量持续增加的现实充分证明了网络视频的特殊魅力和令人看好的未来发展趋势。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应当注意到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当网民中众多视频选择同一主题,或网友过多点击和跟踪同一视频时便会形成一种“蜂群效应”。而这种“蜂群效应”也许就会成为舆论风暴的早期征兆,早些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带来的一系列的恶搞便是个例子。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近年来,网络视频构建出了一个民主社会的话语环境,开辟了多个公共舆论空间,实现了公民对现实状态和社会文明的高度关注。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由于受到政治宣传和自身生存的双重因素的制约,在节目的播出或舆论引导方面无法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网络视频的飞速发展将会给上述状态带来变革,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已经打破电视媒体一枝独秀的垄断局面。广大受众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在网络视频的实际应用中,这种信息传播中的“蜂群效应”将对社会的舆论形成强烈的影响。网络视频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为背景,以广大网民为受众对象完成传播。在这里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链接和收藏,并根据喜爱程度、认知差异、地域特色、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版本。以当今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为例,短短几个月它在优酷网上的点击量已超过了七亿次,创下了世界纪录。抛开具体意义不说,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航母Style”,体现的都是互联网的巨大感染性和传播力。互联网上的某个观念或信息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通常以超链接的形式通过电邮、博客、社交网站、即时信息等途径传播。上述的江南style引发的旋风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平民间极具网络特色的“蜂群效应”的体现。有媒体指出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重压下,人们会在恐惧和无奈的情绪中转而将幽默当作唯一的逃避方法。那些厌倦了谈论经济危机的网民们,也正是通过点击具有喜剧色彩的网络视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选择媒介信息的多样性,也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于网络环境下新的传播形式的思考。网络视频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在随意选择收看网络视频的同时,顺手写下评论、留言、建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视频的点击率显示和热点视频排行榜会更加准确、直观的标示出广大受众的喜好和收视趋势。通过这种对点击率、排行榜及其信息来源的分析,可以检验出受众群体对网络视频的需求特征和满意程度。为网络视频传播对受众接受心理及行为的效用分析提供有效地参照,也同时为电视媒体、网络视频的舆论引导形成了启示的效用。网络视频的传播学解读充分地体现在人们的网络视频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在享受着网络传播带了的新鲜、快速、便捷流畅的网络视频的同时,也被网络视频上的庸俗、偏激等问题所困扰。正确认识网络视频的传播学特征,更加有效的应用网络新技术,深入研究网络视频的“点击率”背后的社会意义,将为政府和领导层研究媒介受众的使用动机与满意程度提供新的切入点,还将为电视传播对受众心理及行为的效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形成认知舆情、体察民意的良好平台。

    二、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形成网络视频的的分众化传播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4

基于网络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性研究是研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有力方向,但由于网络结构复杂、海量的个体和真实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虽有一定进展,但成果不显著.而通过模型构建来反应个体的观点交互进而解释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成为大量学者的选择.模型不是现实,而是虚构的对象,旨在通过某些可测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所研究现实世界的同构性.模型通常是将研究对象简单化,关于其相关变量和交互都考虑得不够周全,但是模型是获得事实的有益工具.简单的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更加复杂和精确现实的起点,不完全的模型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复杂现象的特殊属性或评估缺失变量的重要性.在网络舆情建模研究上,有来自物理学、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学者分别在自己的研究视域内开展,不同学科的交叉更促进了其发展速度.研究者们利用统计物理学、观点动力学、社会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方法,着重描述个体之间意见交互和观点形成的过程,进而得出群体的宏观舆论涌现,为后续研究储存了深厚的积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舆情网络是典型的社会复杂网络,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网络理论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比以往其他方法都更有效的表达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的方法.复杂网络中的个体行为传播与集体活动的演化等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系统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播的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互联网,尤其是Web2.0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发生、发展、演化的机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

2.1传染病模型由于信息传播与病毒感染的前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向性和相邻性等),并且具有相同的动力学特点,所以传染病模型被借以模拟网络舆论尤其是谣言的传播[7].传染病模型最早是1926年Kermack和McKen-drick构造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模型,以及1932年提出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模型.在SIR模型中,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S),染病人群(I)和免疫人群(R).该模型适用于染病后自动免疫并不会被二次感染的疾病,如水痘、百日咳,或者不能治愈终会死亡的疾病,如艾滋病等.SIS模型则只有易感人群和染病人群,适用于被治愈以后仍然恢复为易感人群的疾病.对于同一谣言,接触的次数并不影响已经被传播的后果,所以很多谣言传播模型借鉴了SIR模型.Daley和Kendal在1965年首次根据流行病模型构建了谣言传播的D-K模型,该模型借助随机过程理论,将谣言相关个体分为三类,未听说过谣言(相当于易感人群),传播谣言的人(相当于染病人群)和听说过谣言但不传播(相当于免疫人群),并假定角色以一定概率转换.Maki和Thompson等随后构建了M-T模型[9].这两个模型在谣言传播上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复杂网络的兴起,谣言传播重新被学者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Kitsak等将谣言传播的SIS模型和SIR模型应用在了一些真实复杂网络中,分别为:LiveJournal.com上的550万人的朋友圈、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邮件联系网、瑞典的病人联系网和imdb.com上提供的电影演员的合作网络,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Zanette首次应用了小世界网络理论研究谣言传播,建立了SIR平均场方程,结论显示,谣言传播有一定的临界值.随后,Zanette比较了谣言传播在小世界网络和动态小世界(dynamicsmallworlds)两种复杂网络机制下的异同,结果显示,动态小世界网络更接近实际,并具有易分析和便于数值处理等优势.Moreno和Nekovee则在无标度网上了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并对随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比较.Xiong等提出了SCIR模型,该模型侧重微博转发行为导致的信息传播,其中,C表示已获知信息但对是否转发该信息尚处于犹豫状态,并基于规则网格和无标度网络进行了仿真.国内也有大批研究成果出现.潘灶峰和汪小帆等在改进的无标度网络(聚类系数可变)上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发现增加网络聚类系统,即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是抵制谣言的有效手段.陈静等综合了SIS模型和SIR模型,提出了针对在线网络传播形式的SICRS传播模型.该模型加入了起过渡作用的治疗状态(cured),通过对该模型的仿真,发现了复杂网络尤其是无标度网络中舆情传播的三阶段规律:初期的爆发、中期的周期性波动和后期的稳定状态.此外,作者还具体阐述了舆情传播的影响因子.陈福集等[20]重要关注了网络舆情传播建模中的衍生效应,通过仿真的数值设定实验,在传统SEIRS模型基础上引入话题衍生率,同时考虑舆情传播的社会影响作用和个体记忆因素等,分析其对舆情传播的影响.陈波基于泛在媒体环境,考虑现有模型对网络个体状态处理太过简单,引入了两个新的变量:直接免疫率和潜伏个体,建立了一个带直接免疫的SEIR模型,并采用了starlogo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模型.朱恒民等将SEIR模型应用到BA无标度网络上,重点考虑媒体对网络舆情话题传播的影响,提出了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结果表明,媒体会加快舆情传播速度.钱颖基于SIR模型建立了微博舆情的传播模型.

2.2观点动力学模型研究舆论或共识形成过程的模型可以追溯到应用数学领域的French模型,该模型创建于1956年,研究在离散条件下,考虑个体以某种不同权重值采用他人意见时,团队内部的意见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问题.随着问题不断被研究者重视,出现了多个能用于模拟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型,经典的元胞自动机模型、Sznajd模型、Hegselmann-Krause模型、Deffuant模型、Wu-Huberman模型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构建.随后,大量学者将观点动力学上的模型应用到舆情中观点的传播,进一步考察舆论的形成等.Alves[等首次提出宏观的舆论模型正逐渐被基于局部个体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离散动力学模型所代替.国内学者纷纷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多个改进模型.方薇团队考虑元胞坚定性特点设计了元胞移动遍历的舆情传播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协同元胞自动机模型.王鹍鹏提出了三位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网络舆情传播动态.潘新等改进了Wu-Huberman模型,考虑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交互,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该模型可用来衡量舆情传播的速度.

2.3其他模型博弈论因为其分析个体关系的优越性,被应用到网络舆情传播中.王杨等基于博弈论,考虑网络社区内外部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构建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结果表明,网络舆情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具有初期传播稳定、后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论的一般特点.韩少春、刘锦德等利用了不完全信息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羊群行为,并提出了控制羊群行为的主要策略.其他学者抛开经典模型,尝试构建新的病毒模型来模拟舆情传播、模拟群体极化的动力模型;也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或者构建相应的模型,对实际的网络舆情引导起到指导作用,例如在新浪微博、高校BBS等方面的应用.

3现有研究的总结及发展趋势

3.1研究总结

3.1.1建模方法多数网络舆情传播模型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宏观的演变及群体整体的观点变化.这类模型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在不同层次研究系统的整体.最典型就是利用传染病模型模拟谣言传播过程进而反映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

3.1.2建模工具基于复杂网络的模型构建,利用恰当的软件或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常用的建模工具有Starlogo、Netlogo、Swarm、Ucinet、Pa-thon等软件工具.也有不少学者自行开发了相关软件平台,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开发了NEView-er,用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分析,这些工具都在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3模型对实践的指导目前,大多是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演化的数学或物理模型,建立清晰准确的理论框架,同时在大数据的背景上,借助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先进信息技术获取大量实证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修正理论模型的假设.尽管目前已构建了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多个模型,但是模型如何指导实践,用于引导网络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或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网络 传播途径

1引言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害程序,它破坏计算机系统资源,造成用户文件的损坏或丢失,甚至使计算机系统瘫痪,迫害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这些病毒程序往往都不大,并且大部分是有害的,有些破坏性比较大。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可以自行复制,就象病毒那样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会很快扩散,这些特点都很象医学上的病毒,所以把它们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有害程序,因此它是一种计算机犯罪现象。

计算机病毒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对计算机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还不是十分严重。以后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并成为第一传播途径。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或破坏数据的过程很难被人察觉,有些计算机病毒可以在几周或几月内进行传播和再生而不被人们发现。有些计算机病毒在浸入计算机系统后,立即发作,但有许多计算机病毒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不是立即发作,而是等待一定的激发条件。

2.2激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触发条件,这个条件是由病毒编制者设定的,可以是某一时期、某一时间、某一个特定程序的运行或某程序的运行达到一定的次数等等。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一旦这个触发条件得到了满足,病毒就将突然发作,开始破坏,其结果则由病毒的性质而定,如日期、时间、文件运行的次数等。这些激发条件是病毒设计者预先设定的,这些病毒就象定时炸弹一样,一旦发作,即危害计算机系统。

2.3破坏性

这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也是计算机病毒的目的,轻则干扰用户的工作,重则破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计算机系统,使系统资源受到损失,数据遭到破坏,计算机运行受到干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遭到全面摧毁。

2.4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一个程序是不是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计算机病毒都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它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传播和扩散。当运行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程序以后,可以很快地感染其他程序,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染的速度更快,危害的程度也更大。一般而言,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再生机制,只要一接触便会被传染,此后计算机病毒就会隐藏在一个原本正常的可执行文件中。当用户运行了这样一个被病毒感染的可执行文件,它就活跃起来,开始传染其它运行的程序。如此循环往复,传播扩散,继而扩散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2.5趋利性

具有较强的趋利性。许多病毒编写和传播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木马、后门等程序,盗取网上虚拟财产,获取经济上的利益。

2.6隐蔽性

这是计算机病毒的又一特点。病毒程序在发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户发现,它们有的隐藏在计算机操纵系统的引导扇区中,有的隐藏在硬盘分区表中,有的隐藏在可执行文件或用户的数据文件中以及其他介质之中。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在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同时,难免会被计算机病毒所困扰。如浏览器主页被恶意篡改,系统异常缓慢,频繁重起或死机,都是计算机染毒后的症状。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3.1通过网络传播

电脑网络是人们现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 在当今的国际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来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电子邮件一直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计算机病毒主要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人们可以发送任何类型的文件,而大部分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在这方面的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使得电子邮件成为当今世界上传播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媒介。病毒一般夹带在邮件的附件中,当我们打开附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一些新的邮件病毒甚至能通过Outlook EXPress的地址薄自动发送病毒邮件。

通过网页浏览传播。网页病毒是一些非法网站在其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这些代码一般是利用浏览器的漏洞,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自动执行传播病毒。最近以来“,网站挂马”现象尤为严重。许多正规网站被入侵后,网页中也被植入用来下载木马恶意代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结果显示,今年高考期间,就有20余所高校网站曾遭遇黑客挂马事件。任何可执行的程序都可能被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也不例外,目前互联网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来编写计算机病毒和恶性攻击程序,因此WWW浏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地增加。

通过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传播。手机病毒最早出现在2000年,目前已知的手机病毒有400多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利用手机就可以轻松上网,针对手机的病毒也将大量出现,无线通讯网络将成为病毒传播的新的平台。

BBS传播。BBS作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栏目存在于网络中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在BBS上用户除了可以讨论问题外,还能够进行各种文件的交换,加之BBS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甚至有专门讨论和传播计算机技术的BBS站点,使之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场所。

通过FTP文件下载传播。FTP是文件传输协议。通过这一协议,您可以将文件放置到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或者从这些计算机中将文件复制到您本地的计算机中,这一过程就称为下载。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习和交流,使互连网上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同时也使互联网上的病毒传播更容易、更广泛。这一途径能传播现有的所有病毒,所以在使用FIP时就更要注意防毒。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范文6

【关键词】网络电影;电影形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84-01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网络电影应运而生。网络电影的主要特点是针对网络的传播特性而进行制作,并且通过网络播出。网络电影在制作时具有鲜明的个人化特征,能够表现出个人化的内容。网络电影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类型化的题材选择

传统的电影是为广大人们服务的,具有公共的性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要进入电影院进行播放,所以需要满足广大的公共群众。比如说,根据美国好莱坞的预演制度,电影在播放前就会邀请一部分观众前来观看,并且会根据他们的意见及态度来修改影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有时甚至还会调整故事的结局,主要是由于观众的喜爱决定了电影发展的形式与类型。类型电影发展到最后就会变成商业化的产物,因为市场上所需要的类型无形中就决定了在创作所需要遵守的公式化的创作原则,即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情节、典型的故事线索等等。网络电影改变了电影的艺术形式,使其在创作时走向大众,是对社会个性化的展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其与商业电影对观众审美要求的迎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网络电影追求的是个性化的完美展示,它没有来自票房的压力,完全是个人对于艺术的追求,更加注重个人在生活上的感受。因而,网络电影在题材上的选择突破了类型化题材的选择,对于电影艺术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网络电影本身更是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

二、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

网络电影对于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还表现在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上。比如说,网络电影的反转结局在设置上就会让人意想不到,在结局、新颖的情节化这些设置上都会让观众与大量的网友喜爱,这种反转式的电影其实就是反转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反转剧来源于韩国的一种较短的电视剧形式。在韩国最为流行的不是他们的电视剧而是综艺节目式的短片,每个故事大约有45分钟左右,每个情节是由两个故事组合而成的。在这个短剧中,韩国演员们一般都会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会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不断地转变着自身的角色,虽然每个人的故事是独立的,但是最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追求个性化是人们向着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而网络电影就是其中一个表达自身个性的很好的渠道。

三、在线互相交流与快乐审美

网络电影具有开放式的特点,网友在线就可以进行交流,网友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剧情进行更改与探讨,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讨论。比如说网络电影《见光的爱》讲叙了一个三角爱情故事,时长约40分钟,分为4个部份,9个片段,而网友可以自己选择电影情节的变化,由此网络电影就会体现多结局、多选择的特点。网络电影的开放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影观众更多的主动权,这样就会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欣赏自己想看的影片,自己可以控制审美客体,而不是被客体的审美控制。网络电影的开放性也会影响电影艺术形式,让电影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参与让观影成为一种主动,也让审美成为一种创作。

网络电影在创作时较为自由,可以让网民们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享受到快乐,没有票房的压力,就不会限制自己的创作思路。无厘头的手法可以说是网络电影的一大特色,随着网络电影的发展,无厘头的手法也成为电影中的一大特色。以《小强历险记》为例,这部影片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特效的,完全是用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同时为了能够达到喜剧的效果,其语言非常幽默。

在影片的时间设置上,网络电影也拥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传统的电影叙事远比网络电影要复杂、冗长,而对于现实社会的“快餐文化”的观影氛围,讲究效率与快节奏是受众的首选,因此网络电影这种叙事更具备吸引力与挑战性。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电影的应运而生使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网络电影的追求快乐,充分体现出人的个性化。网络的本质是自由的,网络的电影同样也是自由的,可以让观众们更自由地进行欣赏与评论,可以说是网络电影的平民化。网络电影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更是对电影艺术形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杨.微时代的电影形态――微电影艺术形式的理论思考[J].艺苑,2014(3).

[2]佘醒,房远.西方绘画表现形式对电影艺术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5).

[3]邓裕.网络信息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