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1

    1.护理诊断与美国护理实务分类系统

    目前美国护士学会(ANA)已经认可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如下:

    1.1NANDA护理诊断分类系统。

    1.2lowa 的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1.3Saba(Georgetown) 的居家健康护理分类系统。

    1.4Omaha 的社区护理分类系统。

    1.5Ozbolt's的病人护理资料分类系统。

    1.6手术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分类系统。

    其中,社区护理分类系统和居家健康照顾分类系统,应用于社区和居家护理的护理实务领域。NANDA 的护理诊断和Iowa的 护理措施分类(NIC)和护理结果分类(NOC)则较多地在医院护理中应用。上述1.3、1.4、1.5、1.6的每一个护理实务分类系统,都包括了护理诊断分类、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果分类。

    Iowa的护理措施分类(NIC)有基本生理、复杂生理、行为、安全、家庭和健康服务系 统这6个范畴,下属27个类别,共计433项护理措施。Iowa的护理结果分类(NOC)已经建立 了190个评价项目,是一个对在护理作用下的病人结果的综合分类系统,每一个结果都描述 为一个可以测量的动态概念,包括定义、测量表和参照基准。NIC和NOC都是已经相对应地和NANDA护理诊断进行联系的,使这3个分类系统可以相互接连,成为统一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由于不同护理实务领域中的服务对象不同,所出现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也就不同,因此 ,护理诊断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群集”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包含了不同的护理诊断及其分类。例如,在美国的社区护理机构常应用的Omaha分类系统分为4个范畴 ( domains ),下属44个病人健康问题;居家护理机构常使用的分类系统HHCC分为20类,下属147个护理诊断。

    2.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CNP)

    国际护士会(ICN)认为护理专业需要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以求统一;1989年开始组织“国际护理实务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ICN P ) ”的研究和发展。ICNP是包括护理现象分类( Nursing Phenomena Classific ation ) 、护理行动分类( Nursing Actions Classification )和护理结果分类( 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 )的统合的护理实务分类系统,目的是用护理的专业语言叙述和记录临床护理实务,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的基础,同时它本身作为一套护理专业语言和分类系统,也便于将护理资料纳入当今健康服务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护理现象分类目前主要是指护理诊断分类。护理现象是一个外延比护理诊断更大的概念。人类之所有与健康有关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现实领域。疾病诊断和护理诊断这两个分类系统,分别描述了该领域中不同的健康问题,而且都处在发展的进程中。ICN认为,现有疾病谱尚未涉及的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属于护理现象,正等待着世界各国临床护士和护理科学家继续探索性和开拓性的科学认识。

    1996年的ICNP第一版本( Alpha version )发表后,在美、欧、亚共有19个国家给予了 回馈和参与。目前,欧洲的许多国家正在加紧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的分类研究。他们依据ICNP开发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使欧洲各国的基本护理资料具有可 比性。1999年新近出版了ICNP第二版本( Beta version ),ICN希望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研究。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2

根据护理评估内容,诱导学生从北美护理学会制订的147条护理诊断中找出相关的护理诊断,由于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护理诊断亦不同,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大小不一样,所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中的某一个表现提出:组织完整性受损、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不足、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组织灌注改变、心输出量减少、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宜:欠血性休克、急性意识障碍等等。让学生充分发拌一己的智慧与才能。

2要求学生规范化书写护理诊断

书写护理诊断应严格按照PES模式、PE模式、P模式进行,书写现存问题时一定要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出相关因素和临床表现;书写潜在性的问题时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或者不书写相关因素:危俭性的护理诊断要书写相关因素;可能性的护理诊断因相关因素不明确不需写出相关因素,但潜在并发症后面一定要书写相关因素。

3指导学生正确提出护理诊断

3.1注意护理诊断的合理性

有许多护理诊断是属于某一系列的应区别应用,象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低效型呼吸型态这三个护理诊断在教学时应向学生讲清三者的适用范围:清理呼吸道无效适用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适用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个别护理诊断应用范围很广,如排尿异常适用于尿量异常、尿色异常、排尿过程及感觉异常。潜在并发症的应用问题,潜在并发症后面接的是医学诊断,说明的是尚未出现的护理问题,并不是患者目前无临床表现,如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说明患者目前有消化道出血但未出现失血性休克,需对患者作认真细致地病情观察,并执行相应护理措施,以防出现上述并发症。

3.2注意护理诊断的精准性

提出护理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拟定护理诊断应抓主要矛盾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书写出数十条护理诊断,这样既加大T-r作量又没有必要,象相对缓脉如果提护理诊断应为心输出量减少,拟订许多护理措施根本没有必要。一个住院患者只需提6,7个主要护理诊断就足够了。

3.2.2拟定护理诊断应注意简明扼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是由某一原因引起的系列表现,如:畏寒、高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感染中毒症状。根据上述表现可以提出体温过高、疼痛、疲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护理诊断。只要护理措施得力有效,引起系列表现的原因去除后所有问题均解决了。所以拟定护理诊断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3

“护理程序”是1955年由美国的莉迪亚·霍尔(LydiaHall)首次提出,tl〕现已经被整个护理界所接受,(包括我国的护理界)并_}_1.被J“泛地应用到对个体、‘家庭和社l犬的护理实践Ll,。Hall提l}}的护卫l)程序主要由I,g个步骤组成:评估(Asses,sment)、计划(Planning)、实施(Implementat一ion)和评价(Evaluation)。按照这个程序,在实行任何护理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被服务对象的状况,通过收集有关的情况,找出需要护理的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第三步依据制定好的方案去实施护理措施。最后一步是评价护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各国略有不同.如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四步,而美国则执行五步法,即在评估之后,增加了“诊断”这一步,虽然具体分步不同,但基本概念和程序是一致的。护理程序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评价原有问题是否解决的同时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整措施,缩小目标差,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护理程序是科学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因此,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的出现,被认为是护理领域的一次革命。’已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的行为.是护理工作走上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何润“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

“护理诊断”1953年由美国的V·Fry首先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引起护理界的重视.197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护理诊断分类组”。此后每两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和修改护理诊断。1982年第五次会议上,由于加拿大代表参加而改名为“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orthAmerieanNursingDiagnosisAssociation简称NA一NDA)。至1988年第八次会议已提出了97条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定义是:“对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健康问题的说明。’〔幻其特点是:①说明个人当前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护理。②与医疗诊断有所区别.③根据不同的护理范围进行一定的分类。④明确指出所需具备的护理知识。

护理诊断是从护理的角度,提出病人或服务对象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身各方面同健康有关的问题。它是一系列的诊断性名称或标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护理的范围的。所以常是一组体征和症状的概括性描述。通常由2一3个部分组成。即健康问题(Problem)、病因(Etiology)、症状或体征(SignsorSymptoms)又称PES公式。实际在临床上常习惯用PSE表示。如:排便异常(P):便秘(S):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引起(E)。目前的趋势是简化为二部分:即P+E或者是S+E.如:焦虑(P):由于医疗诊断不清引起(E)。脱水(S):由于腹泻引起(E)。每一个诊断都有明确的定义。

护理诊断的提出是护理专业化的另一次吃跃。它有利于护理界统一护理问题,便于交流和总结经验及计算机化管理,有助于强化护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护理教育.可以说,护理诊断是80年代以来,护理理论和知识体系的重大发展和进步。

三、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对护理教育的影晌

这些概念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护理疾病向护理整体人的转化。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医疗诊断的“疾病”的护理.这一变化对护理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对护理教育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传统上来说,护理教育始终注重培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操作的实用型人才。而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要求护士不仅会干,更要会思考。因此,护理程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准确地找出现存的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执行这些措施以及根据目标来评价措施的结果。因此更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的和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计划的能力和控制、评价的能力。〔3〕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夯析和处理问题是十分有好处的。目前我国许多护校、护理系也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护理程序的应用,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对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使大多数护理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医学知识大主。临床课讲课顺序多是:疾病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愈后和护理.护理不仅在顺序上为最后,内容和时间都最少。这种课程设置很难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使不少学生轻护理、重医疗.而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概念的出现,使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发生了变化。如1986年,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护理系开创了以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ANDA)提出的护理诊断目录来设置课程的新模式.t4〕这种模式不再按照各系统疾病来安排课程,而是以护理诊断来组所有的临床课程.如内一外科护理学,以“呼吸功能改变”、“活动无耐力”、“排泄功能改变”等护理诊断组织原来许多疾病的内容。如“气体交换障碍”这一护理诊断中,包含了所有原因造成的缺氧的疾病,介绍了各种可能引起缺氧的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胸外伤(包括手术)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因为从医疗的角度来说,许多系统的疾病都会有缺氧的症状,但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可能是不同的。

而从护理的角度出发,许多不同疾病造成的同样症状却可以有相同的护理措施。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护理单纯依附于医疗的观念,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强调了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也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这种模式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必将会继续影响到护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按照这种模式来设置全部临床课程,但许多护理系,护理大专班以及北京市成人自学高考护理专业都要求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病历,并要求提出护理诊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文化背景与西方不同,目前也有采用护理问题来替代护理诊断‘)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以护理诊断来安排部分护理课程的尝试。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4

1、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进行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出准确的推断,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在护理评估中恰当运用可指导护士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除西医的护理评估常规内容外,增加舌苔、脉象,发病节气等,为整体护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

2、运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护理诊断的确定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是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归纳出128个护理诊断,每一诊断有名称、定义、诊断依据以及原因、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组成。

我们在描述中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关于慢性肾病营养代谢方面的,除了满足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外,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根据患者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滋阴饮食的需要与肝肾阴虚有关,温补饮食的需要与脾肾阳虚有关,清热生津饮食的需要与燥热伤津有关等,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关于排泄方面的,除西医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外增加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关于体温方面,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心神失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

3.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

护理计划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因制宜理论指导护理计划的制订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

例如:关于发生于外感常是肾病病人病情复发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病人表现均为咽痒、流涕、头痛、鼻塞、发热,但发病季节不同的外感,中医辨证后往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外感风寒所致;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除一般的高热护理有外,风寒感冒一般需要借助药力发发汗,风热感冒则要以辛凉之物辅助散热;风寒者服药后喝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辅以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风热者服药后则应辅以五汁饮或薄荷茶之类的辛凉饮料进行辅助散热,不宜加盖衣被。

4. 运用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解决护理问题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5

(1)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

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与腹水抬高膈肌,影响肺扩张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前患者自觉呼吸困难症状缓解,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护理措施:①给患者抬高床头,取半卧;②持续低流量吸氧3L/分;③定期遵医嘱查血气分析;④准确记录出入量;⑤协助医生放腹水,减少对肺脏的压迫。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出院前自诉呼吸感觉良好。

(2)电解质紊乱的预防护理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护士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症状,及时协助医生治疗。

护理措施:①倾听患者主诉,若有全身乏力、口干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查电解质;②严密监测病情,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心律异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查电解质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③遵医嘱补液和补充电解质,同时注意静脉补钾浓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口服补钾应在饭后服用;④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高钾、低盐食品;⑤遵医嘱定时监测电解质情况。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完全实现,患者住院期问发生低血钾,得到及时纠正。

(3)生潘自理能力缺陷的护理

护理诊断: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腹部高度膨隆,卧床限制活动有关。

护理目标: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出院时生活能基本自理。

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加床挡防止坠床;②巡视患者,1次/30分钟,主动了解其需要并给予满足;③协助患者床上进餐、饮水、排便;④做好晨晚间护理,洗头、擦澡,1~2次/周;⑤患者病情改善后鼓励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达到满足,出院时能自行如厕、进餐和卫生整理。

(4)皮肤护理

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量腹水强迫半卧有关。

护理目标:卧床期间患者皮肤完整。

护理措施:①缓解压力:给患者安排睡气垫床,受压负重部位垫以海绵垫,如在肩胛、颈部、双踝和骶尾部垫以加厚的、中央掏空的海绵垫,有利于缓解受压负重部位的压力。②取得患者及陪护人员的配合:给患者及陪护人员讲解保持皮肤完整性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将有利于护士顺利完成护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醒陪护人员不得擅自给患者使用热水袋、冰袋等物品;使用便器时不能有推、拖等动作,必须将患者身体抬起,便盆上垫以软纸或布,防止皮肤与便盆粘贴而造成皮肤撕裂。③保持皮肤通风和干燥:即使患者完全不能翻身,也要定时地给予更换。如果能坚持5分钟,可以l小时翻身1次;如果只能坚持1分钟或更短,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应将双手及手臂伸入患者的臀部受压部位的上下部,将有利于皮肤的通风和缓解压力;如患者出汗或尿湿,要及时更换床单,随时保持干燥。

④有皮肤护理计划和护理记录:针对性的、可实施的护理计划以护嘱形式下达,班班落实,并记录本班翻身时间、皮肤护理措施及皮肤情况,并进行班班交接,要求床整、无皱褶、无渣屑。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住院期间全身皮肤保持完整。

(5)营养失调的护理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一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脏功能障碍及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前进食量达到入院前水平,3两/餐,血浆向蛋白达到32g/L以上。

护理措施:①观察患者每餐进食情况,评估每日饮食中摄入热卡情况;②保证患者每日热量摄入12 600kJ以上,不足时告诉医生给予静脉补充;③当患者腹胀减轻时,鼓励多进食高蛋白、低盐、高维生素饮食;③告诉患者每日限制饮水500ml以内。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完全实现,患者出院前进食达到入院前水平3两/餐,血浆白蛋白达到35g/L。

(6)知识缺乏的护理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保健知识。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患者了解并能复述本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学会观察和记录尿量、腹围和体重的方法。

护理措施:①给患者讲述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酗酒及生活不规律导致慢性酒精巾毒引起,并告之患者必须戒酒,注意休息并保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②给患者讲解腹水形成的原因及防治腹水增长的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③告诉患者应用利尿药要按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得私自更改剂量或停药;应用利尿药期间要每日测腹围、体重、记尿量等,以便了解效果,及时调整用药;④给患者讲解饮食上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平时不要吃过咸的饭莱;⑤告诉患者在治疗腹水期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哪些,一旦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讲解经常抽血监测电解质的意义;⑥嘱咐患者出院后可能要继续服用利尿药,自己要掌握观察和记录尿量、腹围、体重的方法,学会记录自己的每日出入水量,有异常及时就医;⑦出院前询问患者对有关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补充教育。

护理效果评价:护理目标达到,患者已能正确说出自己疾病的病因和有关保健知识,并掌握尿量、腹围、体重的观测。

(7)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护理诊断:有体液不足和感染的危险,与大量放腹水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有关。

护理目标: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期间不发生严重脱水及感染等不良反应。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范文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程序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整体护理的理论模式和临床价值。方法对病区中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运用护理程序,每一名责任护士负责管理2~3名重病人。护士长周检查,责任组长每天检查分级查房制度,对疑难病例中的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业务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包括: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关键词】整体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它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如何把护理程序准确地运用到整体护理中,是我们神经内科近年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自2001年医院确定神经内科为整体护理疗区以来,我们根据本科室病人的特点,按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这对规范整体护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科学的护理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制定护理表格

为了保证护理病历及时准确的完成,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我们根据本科的疾病特征和护理重点,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护理表格,内容包括:入院患者评估、住院评估、标准护理计划单、标准健康宣教计划、出院指导项目单等,使用时可直接选择或填写,做到省时省力,把时间还给患者。

整体护理中护理诊断确定

2.1 护理诊断是整体护理的依据,根据诊断确定病人现存和潜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病人的各种情况做出判断,根据病情分先后顺序列出护理诊断,正确严密的护理诊断可提高护理质量,为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本科室一般病人的护理诊断由责任护士制定,按照首优、中优、次优的顺序排列.如遇到疑难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诊断即组织科室护理会诊,由全体在班护士一起制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如果是多发病,及并发症,涉及其它科室病症的护理诊断,则组织各科之间的护理会诊,这样才能体现护理诊断的全面性,如我科2004年1月收治了一名大面积脑梗塞并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护士长即请内分泌科护士与我们共同制定出符合病人病情的护理诊断,这为以后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打下了基础.

整体护理中做好入院评估

1.1 评估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评估的目的是指出要解决的问题,评估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关系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准确性,评估时应从整体人手,全面地考虑病人的身心状况、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等,明确病人已掌握和未掌握的有关疾病知识,确认病人对护理的要求. 1 . 2 根据以上问题本科室制定了病人人院评估表,其内容包括:健康史、体格检查、人文情况等,它简洁明了,更具实效性,把病人各方面的信息及病情的主要情况,通过护士对病人的观察及交谈,按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添写或”了”.评估表除常规的内容外,还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设制了以下内容:如肢体活动: 自如,障碍,偏瘫(左侧,右侧).进食情况:春咽困难,咀嚼困难,饮水呛咳.语言沟通:言语流利、言语笨拙、失语等.通过护理评估表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病人的情况,为护士节省了时间,方便记录,更为以后护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改变工作模式组织分工本科共设病床38张,分2组,每组有1名责任组长、2名责任护士、3名辅助护士。护士长负责整个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质量检查,责任组长除需参与完成整体护理的工作外,还负责对责任护士的带教指导与协调,并督促检查及时补位。排班方法根据患者实际需要以及工作量大小进行排班,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由于本科卧床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及输液工作量大,因此重点增加了晨晚间和中午护理人员的配备:晨间6-8时有3名护士在班,中午12-14时有5名护士在班,晚夜班实行双班制。

结果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无陪护病房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护士平均工作量较前有明显增加:一级护理、口腔护理、测血压、翻身和吸痰分别增加了10.3%、56.0%、43.1%、33.2%和3.8%。各项护理质量考评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病区在上海市卫生系统护理质量多次抽查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患者满意度从整体护理前95%上升至整体护理后99%-100%,由于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达到了病区白天取消陪护的目的,解决了神经科病房陪客多的难题。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开始变化。整体化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整体,注重心理、环境等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整体护理。

1 要重视资料的收集:估计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从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的收集资料以评估病人的健康状态的过程,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处理,得以结论,不能主观想象,要注意主客观资料相符合。要对患者的主诉,二便,睡眠饮食,现病史,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态,既往史及社会支持因素的了解等方面收集。2 注意护理诊断的准确: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它是分析综合判断的过程,是下一步制定护理计划以及实施评价病人健康状况的基础。不同疾病可有相似的护理诊断,同种疾病可有不同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应该因人而异,而不能对各类疾病确定相对的固定模式。例如: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诊断不能一律为抑郁,而要以病人为中心,因人而异进行诊断。3 护理目标要具体现实:护理目标是通过护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目标是具体的,能够达到的,是可以衡量的。建立目标时不要出现笼统的无时间限制的难以观察和测定的目标。例如:护理诊断为体温过高由于感染所致的护理目标不能简单地定为体温恢复正常,而应为1周之内体温控制约38.5℃及1周以后体温维持正常,无合并感染。

参考文献

[1] 中华护理学会.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69

[2] 袁剑云,金乔.系统化整体护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