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1

因部分城市楼价急跌、银行限贷以及人民币贬值利空的袭击,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以及期指1403跌幅一度都在2%以上。金融、地产股成了重灾区。央行推出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将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形下,市场如此的过激反应不能不促人深思。

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央行今年的信贷政策纲领恰为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促使经济健康稳定奠定了政策基础。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科学合理,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而信贷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主要着眼于解决信贷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信贷结构的科学优化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就是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虽然,这个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去年,央行继续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行1100亿元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服务现代农业。尤其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就业、助学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在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发挥央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扎实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通过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在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面,尽力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作用,积极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此外,信贷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更好地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比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3576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多增3806亿元。又如,服务业贷款增长显著加快。2013年末,服务业(剔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再如,部分“两高一剩”限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钢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10.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3.3%。

随着管理层推出诸如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和加强监管影子银行、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销售行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让商业银行倍感压力,特别是娴熟的能够快速赚钱的业务受到管理层制度约束,一时有找不准未来自身发展方向之感。然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趋势只能向前,不可逆转,商业银行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势汹汹,商业银行非得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不可。

央行新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从六个方面勾勒出了实现马年银行业务的“万马奔腾”的基本轮廓。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五是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六是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2

会议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要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逐步有序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会议研究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二是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全年“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推进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

四是助推消费升级。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六是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推广涉农新险种,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动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七是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3

“稳字当先”:面对外部新风险、新冲击的明智选择

“稳中求进”是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这一基调并将其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的高度。因此,“稳字当先”实际上成为2017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而应对外部压力、防控金融风险将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世界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面临“急性病”的突发威胁,那么今天则面临“慢性病”的持续困扰。首先,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世界经济总需求不足,复苏乏力,增速持续低于预期;各主要经济普遍减速,经济状况出现严重分化。其次,从国际经贸看:贸易增长失速,投资复苏乏力,两者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再次,从金融领域看:货币政策分化加剧,资本流动和汇率风险显著增强,加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冲击。在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内外风险关联度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也难免受到影响――2015年以来的金融市场情况即说明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发达国家国内政治变动的国际经济影响将日益突出。特朗普当选及其激进的政策取向、英国脱欧及其可能的连锁反应等意味着新的冲击在所难免,这将是美国金融海啸、欧洲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动荡等一波又一波冲击的延续,也是世界经济及其治理体系所面临的一轮空前变局的组成部分。

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加息周期是新兴市场金融风险集聚、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显然,特朗普当选意味着加息周期和强势美元“外部效应”的放大,而这将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两个机制持续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施加影响。相应的,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在2017年仍将持续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位置是非常明智的。

经济增长方面,必须强调“稳”重于“快”。短期来看,必须对“潜在增长率”有更清晰的认识,在防止经济增长“失速”的前提下继续适当“减速”,避免过度、过强刺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显然,这意味着政策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目标的高度重视,具体实施也有望更积极地推进。同时,还要加上一条“去雾霾”――这与供给侧密切相关,但也是来自“需求侧”的当务之急。不论“三去一降一补”,还是“去雾霾”抑或“去污染”,都可能加大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但对中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正面意义却是不可估量的。政策实践上,将关系民生、民心的关键问题纳入核心经济政策议程是非常必要的,无疑也体现了“稳”字更深层次的内涵。

推进“新转型”:保持长期增长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史是一部经济转轨(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几方面紧密交织、协同演进、共同推动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中国奇迹”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很多,其出现取决于不同层面、内部外部众多因素的叠加,从宏观上涉及上述多重转型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合力。

面对全球化由强转弱的现实和由弱转逆的风险,中国不能对来自外部的增长动能有过高期待,而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内生、结构性因素推动增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的多重转型将持续释放增长动力――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传统转型”将继续深化并被赋予新的内涵,而消费增长、服务业发展、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方面的“新转型”将发挥关键作用。

(1)消费转型。其首要目标在于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也意味着对投资依赖度的逐渐下降。自身结构方面,消费转型意味着消费“主力”及其偏好的变化,也意味着消费“主流”渠道和模式的变化。中国消费市场增长迅速,但与经济整体规模仍然很不相称,通过提升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大。显然,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仍需大力推进。

(2)服务转型。2012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显示中国经济的服务转型已经启动。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0.5%,已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服务业比重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差距很大,也明显低于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经济的服务转型仍有巨大空间。这是伴随中国经济升级所必然经历的产业结构变化,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和社会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转变。

(3)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经济各领域的深入、创新运用,也意味着中国经济信息化的演进。如果说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信息产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话,那么数字化将突破具体的产业边界,更多地蕴含着整体经济模式的转变。这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人和机器、信息和实物的关系在后工业化时代的重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已经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现在仍在高速增长。实际上,“数字红利”将持续存在,用户基数、运营成本、市场和技术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意味着细分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4)绿色转型。这是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高消耗、高污染、高环境社会代价到低消耗、低污染、环境社会友好的转变。其当务之急是环境污染的治理、环境健康问题的应对,而从长期来看则意味着经济与自然、社会关系从对立、失衡到和谐、平衡的根本转变。中国经历了超高速的经济增长,也承受了高昂的代价。当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接近临界点的时候,也必然是发展模式的真正转折点。

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意味着城市和乡村、消费和投资、服务业和制造业、经济和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大调整。面对阻力和阵痛,必须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提前规划“转大弯”,避免遇到问题“急转弯”。战略上需要对各方面的转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四个方面的“新转型”予以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求对高效率、高附加值、高可持续的“新经济”做加法,对低效率、低附加值、环境社会代价大的“旧经济”做减法,以寻求更高效、更具国际竞争力、更有发展后劲的“新均衡”。

理顺“三大关系”:中国经济再起航

中国经济的巨轮再起航,三方面关系的处理将决定其航向。

首先是经济与环境、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方面,应正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收入提高和社会进步、财富水平和民众幸福等几方面的“落差”,以积极有序的社会治理和体制改革解决关乎民生、民心的重要问题――这其中既有经济问题,也有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问题。

其次,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关键是纠正政府和市场的功能错位,明确界定两者的边界。这方面的重点是政商关系,难点在国企改革。因此,下一步既要发挥有效、有力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以有限、有为的政府作为应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民间金融组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2-03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会议指出,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1]。

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12项任务中,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检测体系”。在中国民间金融活动已经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的背景下,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非正式金融体系,是对正式金融供给不足的补充。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我国“二元化”结构严重,农村正式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进而为民间金融的滋生和快速发展创造了外部金融环境,特别是一些沿海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浙、闽等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迅猛,尤其是当地中小企业和农户对资金有着强烈的需求,随之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如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合会、合作信用社、合作银行等等,这些民间金融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资金的供给量,但是由于民间金融体系游离于正式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国家的宏观调控幅度低、效能弱,一些不合法的民间金融活动为了追求利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增加了民间金融风险性,如高利贷、倒会等现象等。此次温州市金融改革的推进,作为我国金融改革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就是要引导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从无序的状态走向可持续的发展。

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正式化,首先需要的是国家在政策上、法律上给予规范,任何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是基于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发展,完善相应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也是势在必行。民间金融在我国已经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我国法律却一直没有承认其合法地位,对它的监管也仅仅是依靠为数不多的政策引导和行政命令,并没有将这些有限的监管纳入到稳定的法律体系中来。由于政策与行政命令并不稳定,同时也过于笼统,这将使得市场主体不能预期民间金融,相反地还会加大民间金融的风险[2]。目前,我国对民间金融规制的法律和制度处于缺位状态,某些条文分散于各个部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如《刑法》第176条、第192条,《民法通则》第106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等等[3]。因此,为了加快民间金融法律监管,以适应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控制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外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法律监管方面的成果,值得我国在金融改革进程中加以借鉴。本文选取几个典型国家的部分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进行分析。

一、发达国家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状况分析

(一)美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

美国民间金融体系的主要形式是信用合作社,190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了第一部信用合作社法案,各州拥有独立批准设立和监管信用社的权利。1922 年,美国《卡帕——沃尔斯坦德法》的出台,对美国信用合作社的性质、社员资格和经营原则做出了规定。1929 年美国又通过出台《农业市场法》,专业提供贷款的合作社基金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美国民间金融监管的法制化。到1930年,美国已经有32个州制定了信用合作社法,使信用合作社逐步合法化。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性的《联邦信用社法》,为美国合作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完善的法律监管环境。随后,联邦政府成立了信用社全国管理局专门管理信用社,各州也设立了自己的监管机构或专职官员。同时,为了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来监管民间金融的融资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小企业开发中心法》等。在民间金融对农业发展方面,美国也制定了一系列农场信贷法律进行监管,主要包括1936年的《农村电气化法》、《农业贷款的妥协、调整和取消(1942年法)》等,其中以1971年的《农场信贷法》和1987年的《农业信贷法》意义最为重大,至今仍影响着美国民间金融的运转。美国政府重点利用建立完善的民间金融法律监管制度来规范民间金融秩序。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监督; 风险协调; 宽松利率; 信用建设; 资本吸引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社会意义

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在缓解就业压力、完善经济结构、促进自由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融资问题成为了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归咎于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缺失,但笔者认为在既定的经济大环境下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完全的市场经济是适者生存的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在公平的市场背景下要想生存和发展首先要使自身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而中小企业机构设置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发展前景不确定,盈利预期不明确以及风险因素不可预期等都注定中小企业缺乏金融资源吸引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融资魅力,使金融资源在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自动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中小企业标准,各国因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标准也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规律即中小企业的界定是为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的: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是一个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在企业总体中,中小企业总是占一个相对稳定的份额。按照我国政府的一般定义,中小企业是指年营业额在3 000万元―3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在本行业中不居于市场支配或者主导地位的经济单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按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国有或国有控股、股份制、集体经济、民营私有企业(包括合伙制)等。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柱石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其自身特点。第一,中小企业规模小,单个企业对市场影响有限;第二,中小企业大多受制于初始发展时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而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第三,中小企业生产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但经营较为灵活,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第四,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理念普遍落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生产效率较低的现象。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社会意义

1.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确保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政府层面来讲,量大面广、占全国企业总数逾99%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就业和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支柱。据测算,在我国中小企业吸纳了75%左右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创新环节中有65%的专利、80%的产品开发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吸纳就业人员,启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生产力发展,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生产柔性化程度不断增强,需求个性化日益明显,标准化生产方式逐步向个性化和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中小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持续发展,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 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一是创业条件难。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为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二是准入时间长。企业登记注册最快得一个星期,有的地方长达两个月。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登记只有2―3个审批环节,而我国多达20个左右。三是生存周期短。现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脆弱,据调查,小企业生存周期一般只有3―5年。

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是中小企业亟待突破的瓶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二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三是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非常严重。

二、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及其利弊分析

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股权融资包括股东的企业初创投资、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风险投资基金对企业的股权投资等。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人数限制,参股人数上限为50,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规模,股份制企业虽然没有股东上限限制,但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股票无法进入二级市场交易,因此公司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再加上传统的经营理念影响使得很多股份制中小企业的初创资本局限于一个家族或者以一个家族为中心的关系圈内。留存收益融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达到的。风险投资基金则将目光投向发展前景好,具有相当实力的中型企业,并非对所有中小企业普降甘霖。

债权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地下钱庄融资。对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和最有效的债权融资渠道。但目前的情况下银行贷款仍然存在手续繁杂,银行惜贷等问题。地下钱庄融资由于缺乏准确资料难以衡量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地位,但可以想象,在正规渠道严重不畅通的情况下地下钱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但地下钱庄的合法性问题和借款利率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严重的融资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原因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制度方面

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和监督制度不完善。我国在中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方面主要采取鼓励的方式,而非严格的要求,致使中小企业很难以可信的报表形式向相关市场主体披露自身信息。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过高的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从信贷市场获得资金的效率和成功率。因此完善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可以有效披露是降低中小企业信贷成本的可行手段。

2.我国的金融环境方面

一方面,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生产周期以及风险水平各不相同,而国家对利率严格管制,所以金融机构很难在很窄的利率限制内实现有效的风险补偿。信贷市场风险收益不对等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的银行业发育滞后,银行业市场竞争不充分,信贷市场中银行处于主导地位,金融资源成为稀缺资源,银行因而缺乏服务相对劣势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3.我国金融体系效率较低

众所周知,中国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业的多数份额,2008年末其金融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机构总资产的81.6%,占全部金融机构64%以上的存贷款份额(据《中国金融年鉴》2008)。若从所有制结构看,尽管我国银行业的所有制形式有国有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四大银行也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如果将国有股直接控股的银行进行统计,90%以上的股权属于国有。这一所有制结构使国家实际上对银行业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责任,导致了银行业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结果是银行业不良资产非正常积累,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4.目前我国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银行实力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统计,2009年9月底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导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为18%,贷款占全部贷款数的比重不超过20%,这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很不相称。同时,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与银行的资金供给之间缺口很大,金融体系的发展严重落后于中小企业发展速度。

5.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完善

由于证券市场发育滞后,广大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目前还处于非法阶段,既缺乏法律保障,又有很高的融资成本,满足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据有关机构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有6成的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接近70%的资金需求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集资;从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小于5%的企业比重为7%,在5%~10%之间的为69%,在10%~20%之间的为13%,在15%~20%之间的为6%,有5%的企业融资利率大于20%,说明中小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是比较高的。

6.信用制度不健全,使中小企业融资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是维系市场交易秩序运转的基础,一旦信用关系基础不牢靠,收益不变而市场交易风险大大增加,缩小了市场交易范围、规模和频度。我国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与其缺乏信用保证度有很大关系。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所以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

(二)微观经济主体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国家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求,很难用技术手段建立中小企业信息评价系统,从而难以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单笔贷款规模小,无法覆盖银行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因此银行缺乏获取和证实中小企业信息的积极性。而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银行不能持续有效地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督,放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使得传统的贷款分析技术失效,加上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契约的执行,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现象非常突出。

2.国有商业银行放贷权集中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上收了基层行的信贷审批权,集中力量支持“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分支机构无放贷自,这虽然对规范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却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而信贷市场银行的主导地位使其缺乏服务中小企业的动力,不论从产品供给还是机构设置以及贷款技术和流程都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3.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不论其所有权属如何都存在管理不得力、机构不健全、经营可持续性风险高、盈利不稳定等问题。受制于落后的管理理念,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设置健全的机构体系和合理的员工岗位分工,一贯的粗放式管理使其内部控制极不严格,经营效率低下,因此中小企业对外难以提供透明有效的信息,对内难以保证稳定盈利。这使中小企业成为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主体。而在风险确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因受制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向市场提供对等的收益,从而使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吸引力。

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探讨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要找准病根,把握关键,不仅要治标而且要治本,同时要力求避免人为因素对合理市场行为的干扰,以引导为主,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目标。

(一)国家层面

1.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制度

首先应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以此防范信用危机的发生。根据中小企业规模小、受管理者主观影响大的特点,可以将中小企业信用记录与实际责任人信用评价联系起来,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将企业的违约责任与实际责任人的利益相挂钩,以此牵制中小企业的恶意违约行为,提高管理者维护和提高企业信用的积极性。

其次应该对中小企业的会计设置和信息披露做硬性要求,保证中小企业规范经营和真实准确地向相关市场主体披露企业信息,以此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2.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首先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目前我国银行处于信贷市场的主导地位,促进和鼓励银行企业的建设,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和专业化的中小银行的建立是发展银行业的关键所在。足够丰富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运用市场力量引导金融机构自发地将服务重点转向中小企业。若金融市场没有竞争,只服务大企业就可以使金融机构生存下来,即使有政策的引导,金融机构也没有内在的动力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有多次层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群体多,特性不同,所处行业不同,对融资服务的需求性质也不一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不同融资主体的需要,也可以给处于不同行业和不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合适的融资渠道,分散风险。同时促进金融市场竞争也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

再次,要为金融机构创造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环境。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财税政策。这是由财税政策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两个方面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实现充分就业,而中小企业正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另外,财政资金和税收都有杠杆作用,财政资金既可以作为引导资金,吸引更多的资金服务中小企业,也可以作为风险分散资金,承担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税收可以通过税收安排,调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大,但惠及的人数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从社会福利角度讲,应获取财税支持。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财税政策不应仅仅是限于金融机构本身,还应包括相应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其他体系,如征信体系等。二是定价环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大,良好的定价环境可以使金融机构通过合理的价格覆盖信贷风险。同时,应提高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使他们能通过恰当的方法,合理地评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风险。三是风险分散环境。应通过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分散机制与大企业金融服务分散机制有不同的方面,如可以通过银团贷款分散对大企业的信贷风险,但不通过银团贷款分散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大企业的金融服务风险机制基本机理是多个机构(渠道)承担对一个客户(即一个大企业)的风险,分散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风险更强调集合多个客户(即多个中小企业)的风险,通过他们之间的合作分散风险或是通过其他机构(渠道)分散金融服务风险。分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分散机制,除了强调财政资金的作用外,还要注生发挥中小企业之间和不同金融工具在分散风险中的作用。

最后,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限制。中小企业信贷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如果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限制过多必然导致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可针对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划分若干层次利率界限,以维护各个市场主体的合理利益,保护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

3.大力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直接融资途径

美国专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经过调整,从以前的片面支持高科技企业转向支持更多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直接解决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获得资金支持及投资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参与,促进了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规模的增长。我国需要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市场。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就其分工来看,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

(二)银行层面

1.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放贷模式

金融机构要适时总结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归纳出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一般性规律。这几年,各地金融机构都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下了很大力气,并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多种服务。如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出商圈贷款、联保贷款、汽车合格证贷款等多种工具,丰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分析金融机构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式方面所做的工作,从机构设置和贷款方式上看,主要是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行专业化经营,改变业务运营方式和审批方式,简化贷款流程,缩短贷款时间。从各种产品来看,虽然名称不一样,机理都大同小异,目的基本上都是分散信贷风险:一是基于担保方式的创新,主要是探索新的还款来源,基于某一特征群体之间的相互担保(如老乡会、行业协会等)。二是还款方式的创新,主要是根据中小企业所在行业特点或现金流,改变原来到期一次性还款和利随本清等传统的还款方式,创新出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按月付息和不定期还款等多种方式。若金融机构对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进行适时总结,归纳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既可以不断完善产品,也可将规律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另外,通过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推动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2.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宏观层面的分析

首先,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一是要把握宏观经济趋势政策走向。当宏观经济运行过热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从紧。从紧的财政政策会增加税收或是减少政府支出,就会增加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缩小经营空间;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提高市场利率,减少信贷供给,在同等条件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会低于大企业。当宏观经济运行趋缓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放松。宽松的财政政策会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这会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市场利率,增加信贷供给,有利于金融机构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时,若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和趋势,有利于利用政策的逆周期性避免信贷风险。二是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中小企业从事零售业、加工业、包装等行业的居多,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要善于通过把握国内和国际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机理及链条,避免因宏观经济变化造成信贷风险。三是宏观经济变化会带来中小企业产业分布的变化。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后,中小企业生死淘汰较快,产业更新也很快,每次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经济周期更替的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调整的时期,同时使中小企业在产业和行业分布中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服务机构只有把握住这种变化,才能捕捉住具有生命力的中小企业,将金融服务用于在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实行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应关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把握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既可配合国家政策,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工作,同时也可降低信贷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外部经济冲击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北的影响差异性很大。这说明,不同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是不一样的,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的风险,设计出不同的风险规避机制。

最后,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结合起来。近几年来,国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目标,并实行了节能减排综合性治理方案,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提出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金融机构应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在服务中小企业时,应认真落实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将金融服务与国家经济整体战略结合起来,发挥金融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3.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基层机构适当授权

目前,正式金融机构仍是国内中小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当前,银行贷款审批权限高度集中,各商业银行应考虑将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基层机构,这样,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当地分支机构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比较了解,收集有关企业信誉、还贷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信息比较容易,更能较好地把握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力度。面对中小企业贷款笔数多、金额小、交易费用高、财务管理混乱、资信水平难以评估、贷款风险高等现实,政府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重整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银行金融体系。另外,在加强对银行贷款的监管,要求贷款经办人对贷款质量负起责任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要允许贷款发放者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失败,这样,才能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之策。市场经济是适者生存的竞争性经济体制,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中小企业自身应不断提高经营效率,改善信用形象,健全发展理念,稳定盈利预期,努力减少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中小企业应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关系,树立诚实信用的合作理念,同时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存在问题且亟待完善,但其改善需要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讲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是改变自身。规范企业的管理运营,完善企业的机构设置,保证企业的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才是改变自己市场地位、增强自身融资魅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弯红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新途径[J].经营与管理,2008(2):15-20.

[2] 赵翠萍,汤文华.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应措施分析[J].特区经济,2006(11):28-32.

[3] 郭春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6):12-15.

[4] 吴方伟,马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05(5):38-4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范文6

摘 要:振兴东北是从传统到现代、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迁过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在分析东北的区域性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自身改制和振兴东北的企业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东北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性银行业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3-0062-0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区域经济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一个区域经济体更加广泛地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经济市场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是拥有一个市场化的银行业提供现代金融服务,以便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帮助。

然而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未必是均匀的。很多经济学家在其理论研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体是同质的。他们对区域差异性的忽略,导致了单一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地区间产生差异这一重要经济现象长期得不到深入研究,甚至对一些地区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从而损害了整个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Carlino and Defina对美国48个州的数据分析显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利率是产生该效应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内很少有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做定量研究,但是我们很容易判断美国经济的同质性显然要高于中国经济的同质性。同质性指标可以分为四种:(1)生产要素流动程度。(2)产业结构平衡程度。(3)经济开放程度。(4)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率。中国根据经济同质性的标准,可以划分为:(1)长江三角洲沪宁杭经济区。(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3)环渤海经济区。(4)中部经济区。(5)西部经济区。其中(1)、(2)、(3)可以合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同质性较高;东北地区是比较特殊的区域经济体,其经济特点带有双重性:一方面该地区在国民经济体系结构上与国家的结构类似,资源丰富,农、林、渔业发达,产业门类齐全,符合区域与整体的“同象原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作为曾经是“共和国装备部”的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与调整严重滞后,亟待振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1960年代初金融体系较发达的国家其人均经济增长率(1960―1995年)是金融体系不发达国家的2倍多。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使银行业在东北这一特定区域市场化进程中有了采取区域性策略的可能。通过银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不仅能改善东北地区投资环境,而且可通过资金的流入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等相关资源的流入,并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从而为东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本文试图在分析东北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的作用。

一、对东北振兴的总体判断

中国的转轨经济实践具有典型的理论意义,转轨经济理论将在学者总结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完善。[1]振兴东北要完成两个转变:一个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也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另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时并进,相互推动。东北地区“转轨”的特殊之处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体制统治时间最长、贯彻最为彻底的地区,这种状况构成了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的重要障碍。从而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和“转型”充满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对老工业基地先后采取了财政、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调整改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了债转股、核销呆坏账、国债拉动内需等政策,且每年都对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拨付技改专项资金(后为技改贴息支持)。从1998―2001年四年间,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68.27亿元,占全国的8.75%;而国家投入的技改资金则为1 090.9亿元,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3.05%。但这些政策和投入并没有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除了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外,对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缺乏整体认识,单纯地把它等同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也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2]

根据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老牌工业国家的经验,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区走向相对衰退一般分为区位性衰退、资源型衰退、结构性衰退和消聚性衰退等几种类型,但主要可归结为“结构效应”一种。即与新兴繁荣地区相比,一些地区的相对衰退是因为它们拥有较为不利的经济结构。德国的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根源就在于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1958―1966年鲁尔区工业生产指数(以基年为100)为160。其中煤炭工业为90、钢铁加工业为105、化学工业为235、石油工业为350。煤炭、钢铁等增长缓慢的传统工业部门占62.5%,而发展迅速的新兴工业部门只占21%。结果1957―1968年原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7.8%,而鲁尔区只增长了80%。通过适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新部门,并改造传统部门,鲁尔老工业区重新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英格兰北部、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等老工业区都出现过类似情形。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欧美老牌工业国家类似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衰落区既有其独特性,也有其共性。尽管经过“六五”时期以来的技术改造,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大规模改造,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技术设备水平明显提高,但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目前吉林省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左右,60%以上的还处于70―80年代水平,另外还有15%的工艺装备仍停留在50―60年代。

东北是建国初期国内装备制造业尚存的几个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从资源到制造业基础的整个体系相对比较完整的地区。早期的东北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外生型”特征,以典型企业在区域内垄断经营为产业组织形式,因此不具有“产业区域性聚集”的可能性,也不具有形成网络型组织和以纵向协作为特征的集群所必备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东北现在的国有制造企业以集团组织形式为主,对集团内的企业多以全资、控股为联结纽带,资本的利用效率较低。例如,在2000年对沈阳市18家集团145个样本公司的调查中,采取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形式的占整个样本公司的71.7%。国家政策性银行在东北三省都设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它们在弥补市场失灵以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但是作为全国性质的政策性银行,一方面其业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投资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收购资金运作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性银行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中,已显示出商业化倾向,大量政策性资金有转化为商业性资金的可能。因此,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巨额的资金需求,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有必要成立专门服务于东北地区经济的区域性政策性银行。

二、银行业本身的市场化问题

根据已有的研究来看,银行业提供的现代金融服务对经济的影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配置。二是经营监督。三是分化风险。市场化的银行体系应该可以起到分化与减少经济运行风险的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的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企业与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极端的典型是中国国有银行依照政策指令向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实际上是等于完全承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中国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体系更多的是扮演着一个财政出纳的角色,股市与其它证券市场基本不存在。现在尽管股市与其它证券市场存在了,可是银行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力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金融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刻的巨大的变革。首先是人民银行的央行职能得到强化,央行不再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脱离人民银行,银行体系逐渐向商业化与市场化转变;一大批城乡信用合作银行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特别是一批股份制新兴商业银行的崛起,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但是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仍然是任重道远。如果东北的银行业能够凭借国家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进行体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完善金融服务功能,那么可能会创造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发展。银行业必须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商业性金融支持两个方面进行策略选择。商业性银行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根据市场原则自由选择,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配置资源。政策性银行可以补充商业性银行的不足,一方面充当经济管理的工具和经济调节的手段,实现政府社会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健全金融整体功能。政策性金融被赋予区域调控职能,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地区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银行改革要与本国经济、社会、文化传统配合,自由化、市场化、股份化、商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使金融创新机制达到普遍的报酬递增运行状态,使金融制度变迁朝着绩效方向发展。逐步增强银行的自身组织能力,争取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提高金融中介治理水平,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存款保险机制。

三、区域经济市场化中的企业问题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振兴东北的区域经济必须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中积累下来的企业问题。企业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问题,企业从业人员观念陈旧,缺乏创新和竞争意识。二是旧体制束缚严重,经济发展既受害于旧体制,又受惠于旧体制。许多企业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而是政府的附属职能部门,无法面对市场竞争。三是工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产品老化、社会包袱沉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广度与深度的发展,在目前的国内竞争性产品市场上,许多产品被国际著名品牌垄断,如家化产品、碳酸饮料等。在国际市场上,外资企业产品或合资企业贴牌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绝对力量。根据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7 62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仅外资企业产品的比重就达到了58.4%。根据曹和平的研究,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初次成长阶段是“用技术和品牌拓展市场”,在“二次成长阶段”是“用市场综合网来支持品牌认知以获取实现高端价值的能力”。由于绝大多数跨国企业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四位一体的优势,它们在初次成长阶段通常不是从东道国融资和寻找项目开始,而是以技术和品牌优势直接开拓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生产总成品的比例不高。英特尔芯片在中国的生产说明,一个能够规模生产并且构成总成品价值重要部分的核心零件,就能使其达到预算限制所允许的利润最大化。

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途径。产业地区聚集的外部性,如技术外溢等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东北地区的整体竞争力。一般认为,产业区域聚集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区域间自然禀赋的差异性。二是产业区域聚集的外部效应。根据Ellison和 Glaeser的研究,一半以上的产业区域聚集可以用自然禀赋的优势来说明。例如东北地区的石油加工、金属冶炼、火力发电、木材加工、船舶制造等。外部效应包括技术外溢、专业劳动力聚集、接近供求市场等。但目前东北三省鲜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大企业不大,小企业不多,成片的更少”成为东北装备制造产业的写照。东三省政府相继地出台政策,倾力打造产业集群[3]。随着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企业间的交易频度和范围逐渐扩大,在原有协作网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自发性的企业群落。这些企业群落已初具集聚规模,也让人们看到了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发展的希望。

四、银行业在区域经济市场化中的策略

1.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要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1)提高政策性银行融资能力,向开发性金融的转型。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投向仍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主。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与水平,取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可获得的信贷资金规模和信贷结构。提高政策性银行的融资能力,首先要参照国家有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和国际惯例,定期补充政策性银行资本金,并提供低息长期财政借款,对高风险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其次,由国家提供财政担保,统一发行政策性银行债券。推行上网竞标发行,允许金融债券上市挂牌交易,吸引金融机构积极认购政策性金融债券。还可以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基金和养老基金划入融资范围,不仅可以在利率上适应政策性金融机构“低进低出”的特点,在结构和数量上也可以满足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需要。

目前,政策性银行实现职能调整和机构转型的条件渐趋成熟。因此,应该加快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实现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运作,使其受到市场制度约束。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银行转型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要充实资本金。要达到国外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银行的资本金水平。截至2005年,巴西开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6.7%,韩国产业银行为18.4%,都在15%以上。二要实行分账管理,即对不同性质的项目分别、分类管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交办的业务,另外一类是市场化的业务,或者是银行自营的业务。政策性银行根据这两类业务在机构内部设立两大账户,一个是国家账户,一个是银行账户,来分别核算和考核。国家只对国家业务或者是国家账户内的亏损进行补偿,对银行自营业务的经营状况不负责任。三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2)建立商业性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协调机制。振兴东北的金融服务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支持,适当的融资渠道是东北经济体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中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向商业性金融机构硬性出售金融债券,但是单一的筹资机制对商业金融运行不利,因为商业性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如果从中抽调的资金比率过高,可能会使商业银行因此发生运转困难。所以,要明确划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业务领域,商业性银行应该重点支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领域,利用市场原则将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凡是商业性银行不愿承担但又必须保障的业务,都应由政策性银行来承担。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东北商业性金融体系中呈现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其他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其在全国的业务发展势头很不相称。东北本地的1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336家城市信用社规模都很小,而且存在问题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在东北地区的数量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外资银行在东北设分行的仅有8家,占全国的5%。而且东北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又几乎全部集中于辽宁省的大连市,东北其他城市则基本上一片空白。[4]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优化;另一方面使经济体中的金融需求高度依赖国有商业银行,由此带来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

积极引进区域外金融机构是东北经济金融开放性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东北商业性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10多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浦东发展、招商、民生、光大、中信、深发展、兴业、华夏等),到东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打破国有商业银行一统银行业的垄断局面,推动东北地区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强东北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其次,要积极借鉴汇丰银行(HSBC)参股上海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参股南京商业银行、金桥投资参股深圳发展银行的成功做法,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合资、参股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和新组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产品创新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多层次的合作。

2.加速自身行业的市场化导向改制,完善现代银行业体系

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通过深化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变革原有的金融架构,以逐步形成一个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金融体系影响深远,假如个别行业的改革不彻底,受影响的只是这个行业;但假如金融体系的改革不彻底,受影响的就是所有的行业。中国金融业的现实要求必须从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开始。如果没有健全、合理、高效的银行体制,想要东北的老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不可想象的。通常来讲,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5]。其中金融企业体系,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现代金融企业,也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机构、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等。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不仅要改变机构设置,而且要在功能上有实质性的改变:应当更多地从金融功能的观点出发,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

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媒介,因而金融体系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运行的机制。我国金融结构有两个特征:银行主导和政府主导。银行主导是指居民的储蓄主要是通过银行转化为企业的投资。从金融发展史上看,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并无绝对的优劣区别,主要看经济发展水平。在罗斯托所命名的起飞准备阶段,储蓄资源极度短缺,解决储蓄缺口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此时,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动员储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特别是在适当的政府干预下,这样的体系更是能将少量资源集中于某些关键项目中,从而优于那种强调竞争和风险分散的市场主导体系。所以,实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战略适合东北老企业的目前发展阶段,有利于东北的振兴。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储蓄缺口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时,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就发生了转移,即如何在确保风险分散和金融体系安全的前提下,使储蓄资源能够被充分、有效地运用到那些前景不甚明确的投资项目中。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高度集中、识别新投资项目能力有限的银行主导体系就应该让位于市场主导。

我国金融体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政府主导。在关乎经济发展的银行业中,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被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在数量上和规模上也占据着主导地位,真正能够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股份制银行处于劣势。 在政府主导和银行主导的双重格局下,所有经济当事人的激励就因潜在的风险转移机制发生了变异。在储蓄者、金融机构和企业家等三类主要经济当事人都只关注收益的情况下,风险必然转嫁给政府。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此做出了证明。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承担与之收益相匹配的金融风险,从而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所以,针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和银行业现状,需要制定一个银行业市场化的改革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在微观上促进各种金融中介的竞争,在宏观保持金融稳定。

所以,建立稳健的金融体系,改进金融效率,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是所有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问题。振兴东北应将金融体系的改革视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保险、证券等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我国开始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也必需走这一路径。

3.银行业要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市场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政策性银行在服务东北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首先要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巩固东北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更新改造的投入,推动钢铁、汽车、石化等行业的战略重组;还要积极推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性支持,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中解决债权债务等历史包袱问题极为关键,这需要金融业在处理不良贷款、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辽宁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辽宁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将开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性金融合作。双方将在制造业升级、替代进口工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开发式扶贫、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企业外引内联和重大科研项目产业化等十二大领域开展合作。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在辽宁省投放贷款1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辽宁省交通、电力、能源、水利、采煤沉陷区治理、“三农”、中小企业试点等重点领域。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已累计向辽宁省投放中长期贷款近700亿元。如果开发银行不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将重蹈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企业负担转移的覆辙。

4.在东北市场化进程中,银行业要控制金融开放的速度

在理论上金融开放有很多益处,但是经济学家的研究(例如,Prasad、Rogoff、Wei和Kose,IMF,2003;Kose、Prasad、Rogoff和Wei, 2005 )表明,没有明显的证据能够证明金融开放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阈值效应(Threshold Effect)的存在,另一个是组合效应(Composition Effect)的存在[6]。阈值效应即门槛效应,是说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金融开放在理论上的益处才能在实践中显现出来。例如,如果具备政府良治的条件,金融开放才可能会增加投资。组合效应也就是结构效应,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方式构成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如国际直接投资(FDI)、国际银行贷款、证券投资等。由于风险分担的不同,不同资本流动方式的效率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国际直接投资(FDI)比国际银行贷款更有利于增长,波动性也比较低。所以银行业要在加速自身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控制金融开放的速度。

如果金融系统发育程度很低,但开放程度却很高,国际资本在区域金融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银行信贷体系较强的自主性和盲目的逐利性使之不能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得资金很少投向实体经济,严重弱化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这种制度安排,不能为区域经济市场化提供稳定的金融制度环境,客观上破坏了金融秩序的稳定运行,很容易导致区域经济的衰退和金融市场的波动。

参考文献:

[1] 吕炜.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2] 陈耀.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N].经济参考报,2003-02-26.

[3] 卢昌崇.产业集群:地区竞争力的源泉[N].大连日报,2005-01-24.

[4] 艾洪德,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J].发展研究参考,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