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

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

作者单位:513400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护理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但基础护理技术始终是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基本内容。基础护理技术,又称一般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完成护理工作任务和确保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招聘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目前,二级综合医院新招聘的护士大多数为中专毕业生及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的人员,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导致新招聘护士队伍中存在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且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2]。此外传统培训方式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为此,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招聘护士技术培训及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本院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存在问题从2008年5月起改革培训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招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1 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分析

1.1 新招聘护士教育及工作背景差异性大

我院为一家二等甲级综合医院,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110人,新招聘的110名护士中,护理专业中专学历85人,占77.2%,大专学历23人,占20.9%,本科学历1人,占0.9%,助产专业大专学历1人,占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占29%,无护士执业证78人,占70.9%。有护士执业证32人中有1人为护师职称,其余为护士职称,有工作背景的全部为二级医院以下的护士。这些新招聘的护士多来自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现象,整体素质差异性大。

1.2 医疗体制与人事体制改革对新招聘护士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我院现有临床一线护士270余人,近4年来招聘新护士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40%,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2008年至2010年新招聘护士5人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其余护士105名护士现均为编外护士。由于医疗体制和人事编制体制的改革,新护士不能转为正式在编护士,心理上感觉找不到发展希望,缺乏职业安全感,造成工作思想不稳定,主动学习进取激情不够,工作热情不高。

1.3 新招聘护士社会和工作经验缺乏

新招聘110名护士平均年龄20岁,最少17岁,最大32岁。他们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宗旨、价值观、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缺乏工作经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工作慎独精神、判断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教育训练和培养[1]。

1.4 培训过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组织性

由于新招聘护士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医院,教育和工作差异差异大,导致操作技术标准不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以往培训欠系统规范性,医院无专职护士培训小组,无规范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计划,无系统的组织实施,无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和配套政策,以致新招聘护士培训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无规划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

1.5 传统教育训练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以往对新招聘的护士采用跟班师徒法带教,无固定专人负责,无专业技术老师指导;带教质量缺乏评价监督机制,新招聘护士和带教老师双方互动不够,导致新招聘护士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提高不快;传统基础护理技术训练考核方式限于示教室,流程是每月由一名护士在模型人示范标准操作-示教室操作训练-示教室考试;日常工作中,新招聘护士被动接受跟班老师知识传授灌输,习惯呆板模仿和机械操作,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当今模仿型和机械型的护士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和临床的需求。

2 管理对策

2.1 规范培训管理方法

2.1.1 确定培训对象

确定培训对象:新招聘护士,包括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外院工作经历的聘用注册护士。第一年进入医院全部按照新入护士参加基础护理技术培训,经基本知识与基础技术考核达标后,次年根据上一年的考核结果,评估合格后才能进入相应阶段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2.1.2 制定基础护理技术培训计划及目标,建立标准培训规程和考核标准

我院以《基础护理学》和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为蓝本,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我院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和《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按照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程和考核标准。组建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明确职能,负责新入护士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指导临床实践、规范操作行为。

2.1.3 基础护理技术考核要求

理论方面,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以助理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的要求与能力培训为依据,制定新招聘护士基本工作能力、应急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础技能、常见基础护理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内容,护士培训小组根据以上内容,每月负责组织所有新招聘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对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新招聘护士,在每月组织理论考核的同时,适当选择执业资格考试大岗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加入。

操作技术方面,所有新招聘护士在科室经过考核后,再到医院护士培训小组处考核。要求一年内完成操作光碟中的17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每个月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操作考试计划及进度,可自行选考操作考核的项目,一个月可以选考多个操作,一年时间中可以将操作项目提前考核完成,但不得延期完成,因个人原因无故延期完成者与今后的技术职称聘任及绩效考核挂钩。如因妊娠、婚期、各种原因的休假等影响培训如期完成者,则需补足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直到完成为止。

2.1.4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

建立聘用护士培训竞争激励机制及保障政策:基本理论考核成绩80分为达标,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5分为达标,90分为优秀;急救技术操作90分为达标,95分为优秀。每次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科室都给予绩效奖金的奖励。每月本人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评优、续聘等挂钩,并将结果填写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而且每月考核达标率与科室培训绩效考核及带教老师、护士长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促进带教的责任感。如果一年内操作或理论考核成绩年度累计5次以上不达标的延期降级聘用,培训时间延长1年,一年内考核成绩年度累计3次以上不达标的培训时间延长半年,以达鞭策作用。

本院所有护士实行同工同酬,通过政策保障使聘用护士的切身利益问题得以解决,保障聘用护士的合法权益,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工作。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的护理大专、本科新招聘护士考取执业证书后,培训综合考评成绩优秀的人员医院予以转为正式编制护士。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技术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人员的流动中求稳定,在动态的竞争中选优秀,使聘用护士的管理机制充满活力,也可促进与正式在编护士的相互竞争力,搭建年轻护士的成长平台[2]。

2.1.5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量化基础护理技术项目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服务:每月设定可量化的具体基础护理技术完成项目,实行基础护理责任大包干,完成的基础护理质量及数量情况与个人绩效考核中的工作量挂钩。其中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项目,要求到病房实实在在落实到患者身上。基础护理质控组成员每月到各个科室检查新招聘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核定完成数量情况。

2.2 改革培训教育模式,系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训练

2.2.1 选择培训基地,健全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选拔教育训练基地,培养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师资队伍,在全院范围选定内、外6个科室为新招聘护士培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在科室选拔基础理论扎实、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老师为护理导师,对新入护士尤其是新入一年内的护士采取一对一“临床培训导师制”,要求一对一进行固定指导。带教老师每年聘任,年底对带教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综合评价。护理部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小组组长由一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发挥高职称护理人才优势,为新招聘护士的培养搭建成长的平台。医院科教科设一名副主任护师负责护理的教学与培训,科室设护理科研员一名,健全了医院-护理部-科内的培训教育管理体系。

2.2.2 护理部以重教强护、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加大护理专业培训的资金投入,2008年起逐步更新和购置大量的护理技能训练器材,构建了能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专业场地,并设专人管理,为全院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2.3 基本知识和基础护理技术教育训练模式

2.2.3.1 改变传统每个月专人组织示教室现场操作示范的方法,改为视听教育训练方式。根据广东省卫生厅主编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8年3月起逐步全面梳理和修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组织护理技术能手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录制成多媒体教学光盘,发给培训对象,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操作示范视频光碟》,使全院新护士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流程、标准统一。新标准将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贯穿于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理评估和临床判断能力的训练,将评估、理论知识及安全意识融入评分标准,通过配套调整,引导护理操作理念的更新,使护理操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

通过采取自行录制多媒体教学光盘进行培训的方法,解决了培训空间小、培训任务重、教师讲解受限、影响培训效果等实际问题,使护士们一目了然了解每一个操作的规范步骤,护士们可以灵活利用休息及空闲时间随时观看及练习,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渐进性训练。视听教育训练方法实用方便,缩短了培训半径。每个科室安排一位高级责任护士总负责技术指导和考核,医院护士培训小组有8名成员,每月定期到各个科室进行实地答疑与指导[3]。

2.2.3.2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采用PBL(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将问题式与启发式教育方法相结合,护理组长对分组内的新护士,每天利用10~15 min的时间,通过交接班、查房及实际操作时将常用基础护理理论、技术规范等与临床工作中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讨论内容,每次选定某一问题为学习目标,问题尽量与临床护理现存所要解决的情况相接近,通过解决真实性问题,引导护士理解问题后面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医院在全院各科室工作站上设立有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科室科研员指导护士利用数据库检索查阅文献,搜集学习资料;每周组织新入护士对提出的即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组织小讲课;在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组织全院每月4次的护理学术活动中,适当安排新招聘的大专学历护士进行讲课;对积极参与讨论及进行讲课的护士,科室每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提高新护士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基本知识掌握牢固,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的良好结合,避免了培训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2.2.3.3 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SP(标准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模式,指导新招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注重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传统基础护理培训中机械、呆板的操作训练,通过SP为新护士设置情境,采取真人真做的方式,让新护士在病房进行实地操作考试,让患者来充当评估者的角色,通过患者的客观感受来点评操作技术的不足;或者由指导老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对操作者进行虚拟情景训练,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护士们的学习兴趣,加深护士对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具体操作的感性认识[5],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年轻护士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开展,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广大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新招聘护士基础技能及基本知识势在必行。通过对影响新招聘1年内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对策,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提高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2] 施伟群.聘用护士的培训考核方法探讨.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81.

[3] 郜红梅,肖岷,孙亚萍,王晓红,周杰.多媒体延伸法培训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2-143.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疗养院;在职培训;护理管理

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护理队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继续教育的力度必须加强,而有计划地开展在职培训已成为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院根据疗养护理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在职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职培训的方法

1.1在职培训规划根据全院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及动态,拟开展的各项新业务、新技术等情况,制定在职培训内容。包括:疗养康复基本理论、护理基本知识及技能培训、相关知识培训三部分。依据疗养护理工作特点及工作年限和受教育的程度,首先对年轻护士加强基本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在此基础上注重护理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具备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护理人员质素的目的。

1.2 基本知识的学习我们充分利用全军远程医学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收看“全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远程教学讲座”,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及先进技术。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参加院里定期组织的教学查房及各种讲座,巩固基本知识。结合疗养护理工作内容强化理论学习,有目的地指定课题,指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根据讲课内容进行测试,将结果记入业务技术档案,作为以后工作考评资料。

1.3基本技能训练护士工作是一项动手能力很强的工作,熟练地操作是护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采取不定期抽查15项基本操作技术,对临床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术、氧气吸入术、无菌技术等考核,合格率达98%。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讲评,使全体同志能引以为戒,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组织护理查房的机会请业务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示范,由感性认识来加深理性认识,多渠道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1.4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根据院里工作安排,拟定每年送出进修、学习深造的人数及时间。根据工作实际,安排护士进行轮岗培训,如安排疗养科护士到门诊部轮转学习,提高了疗养科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安排门诊部护士到疗养科轮转培训,提高了门诊部护士的服务意识。有条件时,选派人员出去短期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等。配合全院工作安排,积极支持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班或业务技能提高班。如:护士礼仪、仪表、整体护理、医院感染知识讲座、计算机培训班、普通话培训班等。

1.5科研兴趣的培养 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条件下,提高科研意识,学习借鉴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特点及内容,请医生或高职人员进行辅导,鼓励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踊跃投稿,将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行再创造劳动。

1.6考核制定一系列考核标准,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训练考核,并将每次考核、考试成绩与年终评功评奖、晋职晋级挂钩。基础理论知识定期组织考核,由护士长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每年考核一次。护理技术操作由各科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考核,聘用护士定级或晋升时由护理部组织考核。每年对全院护士进行一次业务技术综合考评。将每个护士的资料,包括学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情况、完成论文数、进修情况、每次考试成绩、每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奖罚情况等记入业务技术档案,作为衡量全院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的依据。

2效果评价

2.1增强了服务意识随着医疗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护理队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护理人员的培训已不仅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还应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化“以疗养员满意为标准”的服务意识,努力提升“以疗养员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的服务理念,从而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探索个性化的护理。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增强了主动服务的意识,能真正做到想疗养员所想,急疗养员所急,服务在疗养员未开口之前。

2.2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培训对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根据培训目标,将目标分阶段分解细化实施,使培训对象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制订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方法对培训对象起到了督促和指导作用。

2.3提高了工作和学习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要在科室间轮转,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必须尽快熟悉轮转科室的人员、环境、布局、物品放置、工作日程与安排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养成了虚心学习,多看别人长处以取长补短的习惯;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学会了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使她们深深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离不开学习,从而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更好地服务于疗养员和病人。

2.4提高了科研意识通过系统的在职培训,各级护理人员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术

论文。2007年,我院护士在全院学术年会上共交论文26篇,在国家级刊物上6篇。

3经验总结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教学 提高 知识吸收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61-02

一 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现状

1.重实践操作轻基本知识、理论学习

本院学生主要是专科层次,对其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是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部分学生就有了重实践操作而轻基本知识、理论的现象,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

2.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转变不适应

由在高中依赖老师家长督促学习转变到大学靠自主学习,学生对学习方式转变不适应,而且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够,学习方法不恰当,导致了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

3.学习科目多,课程安排紧

由于课程安排的要求,学生学习科目多,课程安排紧凑,自习课相对较少。课堂学习结束后,缺少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也导致本门课程学习效果不佳。

二 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率的对策

1.巧设课前提问

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现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以压力。如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对上次课内容进行知识回顾,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化压力为动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巩固所学,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2.以思考题导入新课

授课前的导入过程,可以用思考题的形式导入。如在讲授生命体征中体温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出一名高热病人的病例及问题,将热型、发热程度及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等内容涉及其中,讲授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知识吸收率。

3.精练讲授内容

即讲重点。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某些章节内容多,课时少,对学生一看就懂的,或只要求了解的,或已经在基础课中学过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不必再占用课堂时间。如清洁消毒灭菌的内容中,可以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及物理消毒灭菌法,而化学消毒灭菌法,课本上已经总结得条理清晰,可以作为学生自学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知识吸收率。

4.讲授过程反复提问

在本门课程中,某些重点知识会反复出现。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通过反复提问法来帮助学生反复记忆,加深印象。如“健康”的定义在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中初次学习过,在健康与疾病以及环境这两部分内容中,再次提到“健康”时,就可以提问的方式来回顾,起到督促学生记忆的作用。

5.讲授时适时进行阶段性小结

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多、层次多、且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及一些重点、难点及考点,可以阶段性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回顾。如护理程序这一部分内容,护理程序共五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很多重点、难点及考点,内容多、耗时多。往往同学们学习到下一个步骤时就忘了上一个步骤,对护理程序不能进行整体的把握。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每讲授完一个步骤,进行一次小结,五个步骤全部讲解完后再进行一次总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6.善于总结口诀

简单而押韵的口诀是教学的好帮手,既可以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又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知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所以在本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前对知识反复琢磨,仔细研究,用通俗易懂、简练准确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如注射的原则共十条,经过仔细思考后,将其归纳总结为“三严格,三合适,防意外,要无痛”。只要记住这短短十二个字,就可以将繁冗的注射原则轻松记忆下来。所以,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多思考、多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吸收率。

7.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知识讲授结束后,以思考题或练习题作为小结内容,既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考点进行回顾及复习,同时可以作为学生听课效果的评价,并最终提高学生本节课知识的吸收率。

8.布置课后作业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性强,且涉及到护士资格证考试。在每讲授完一章内容后,教师可以从相关书籍上查找相应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学生通过练习、以及老师批改且答疑,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9.充分利用实训课练习时间

本课程实训课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练习时间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如在测量生命体征的实训课上,让等待操作的学生在某位学生测血压的同时,记忆引起血压测量不准确的误差有哪些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督促学生记忆,将可能浪费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同样可以起到提高知识吸收率的作用。

10.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直观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借助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媒体,能有效地将各种信息直接传达给学生。如在各种注射法教学中,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教师将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展示了注射部位与解剖之间的关系,并将进针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尤其是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多媒体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从而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三 结束语

根据本院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知识的吸收率,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美华.浅谈临床见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18~19

[2]郑凤莉.浅谈口诀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77~78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4

1、护理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类型。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系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可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

(来源:文章屋网 )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5

1  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

普外科是外科的基础,从换药室操作、门诊小手术到手术室的手术,都应严格遵守无菌观念。作为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措施之一,无菌术的范畴已从单纯的消毒和灭菌,扩展到有关的临床工作程序和医院管理,即要求工作人员树立无菌观念,在一切诊疗工作中贯彻无菌术原则。对于初到外科的中医院校实习医师来讲,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例如:换药时不戴口罩帽子、夹取无菌用品时不合要求、穿戴无菌手套及手术衣时不规范等等。因此在带教中,我们首先加强自身无菌操作技术,同时也严格要求实习医师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从实习的开始就能够

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其次,带教医师应亲自完成操作让实习医师有感性认识,从理论到实践,在实习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无菌操作后,也应作到“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讲解正确操作的原理,逐渐培养实习医师良好的无菌观念。

2  外科基本知识的了解

对于完成了4 年课堂学习的中医院校的实习医师来讲,在学校所接触到的外科基本知识是相对较少的,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手术器械的名称及用途都不了解。因此在临床带教中,我们需要耐心地从外科基本知识教起,从不同手术包的组成、各种医疗器械的名称及用途讲起,其中亦包括外科基本操作。例如:手术的显露、切口的分类与选择、止血的方法、缝合的技术、外科引流的原则与目的等,同时也重点介绍我科各种中药膏剂、散剂的临床适应症及用法。对于外科基本知识的讲解,我们更多地结合换药、手术等实际操作进行讲解,实习医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很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3  进一步巩固解剖学知识

《黄家驷外科学》指出:“解剖学是医学的大门,医学课程由解剖学开始,外科医生必须熟悉解剖学”。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多数在第一学年时讲授,且以系统解剖学为主。参加外科实习工作的医师往往对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知识非常陌生,但是外科的各项操作又与解剖学密不可分,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实习带教工作中,首先以小讲课的方式,令他们进一步巩固学习解剖学知识,此时以讲解局部解剖学为主,其次结合临床换药、手术操作过程等,从实践中学习。例如:阑尾切除术前,以提问的方式,巩固复习腹壁的各层解剖学结构,而术中见皮肤、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壁层腹膜逐步的展现在实习医师的眼前,一些课堂教学中抽象的解剖学名称,一目了然,从而使实习医师更好地掌握术前所复习的内容。由理论去指导实践,这样实习医师会在一个更加宽松的氛围中,更快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转贴于 4  培养其动手能力

在中医院校4 年的课堂教学中,仅有6 周时间的短暂见习期,且一部分学生被分配到护理工作中见习,所以,对于外科的各项检查及操作是相当陌生的,甚至是最简单的外科打结的方法及换药敷料的胶布固定等操作都不够规范。因此,在我们的临床带教过程中,把培养其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从实习医师第一天入科实习开始,我们就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从简单的外科打结法练起,如何穿戴无菌手套及手术衣,其次带领他们完成日常的换药操作,并带领他们参加各类门诊小手术及手术室的手术,在手术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实习医师的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培养其学习兴趣,掌握规范的手术操作,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5  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

普外科的临床实习工作往往被分为两组进行,即门诊实习和病房实习。因此两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门诊实习医师来讲,重点应掌握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各种门诊小手术的操作,例如脂肪瘤切除术、拔甲术、包皮环切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往往让实习医师首先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同时提出治疗建议,然后指导教师再指出他们诊断及治疗建议中的不足,从而提高其医疗实践水平。对于病房实习的医师来讲,重点则应放在住院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诊断与治疗、外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同时提高手术操作能力。例如: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各自的优缺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对整个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全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在他们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能对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有基本的认识,既使他们将来并不从事外科工作,也能够清楚的知道何时应该请外科医师来协助诊断与治疗。

6  掌握基本的护理学知识

基础护理基本知识范文6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