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1
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宏观经济;走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1701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以及其经济活动的总体活动简称为宏观经济,简单来说也就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然而,由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并为了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活动与发展的稳定增长的态势,就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国民产出水平、稳定物价、低失业率等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相应的对应措施,因此,下面笔者就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关分析。
1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形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健康,主要在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平稳且快速发展的状况,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也正好符合了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准。具体来看,我国的GDP、财政收支、投资于对外贸易等实现了长期的快速发展,且从增长数据判断来看,其增长的速度也较为合理,也形成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革命时代”。所谓“后革命时代”,指的是未来的经济革命时期。“后革命时代”首先表现为以“和平、和谐、共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强调经济发展为时展的主旋律。其次,“后革命时代”着力于生产关系的转变,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与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做好准备,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后革命时代”。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的势头仍在持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金融危机的渡过,虽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但从整体的发展形势来看,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后危机时代”也即将过去,逐渐开始走向新的宏观经济发展道路。
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双重并存”阶段。一般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渡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建设阶段,其次是发展阶段,最后是消费阶段。然而,当前的“双重并存”阶段指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发展与消费并存”阶段,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建设与发展并存”阶段。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没有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并伴有其他的经济问题。
2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走上“后革命发展”时期,但在这些良好的经济信号下,仍存在着一些经济问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优化。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主要依赖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与投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增长依赖于外贸出口则体现了我国国内的消费不足,尤其其个人消费,而较大数量的投资就会造成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从此以往,就会造成外汇积累较大,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出现双顺差,从而增大了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存有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性发展的弊端,需要通过调控手段,逐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化。
当前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有局限性。宏观调控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政府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对经济的运行进行有关调节,该手段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然而,从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某些领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其次,宏观调控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最后,宏观调控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作为基础,一旦调节出现错误,就使经济出现更为严峻的问题。就业率低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就业率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是目前我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的经济问题。就业率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经济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也就是“钱多资少”,人民币的投放速度过快。这种情况不仅对造成劳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还会使人民财产流失,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稳问题凸显。正如前文提及,我国目前处于“双重并存”的经济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另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也十分严重。总的来说,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欲风险,且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国内、国外因素。
3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相关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推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目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措施,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防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以下笔者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有关探究。
以积极态度逐渐走向“后革命时代”经济发展道路。“后革命时代”是以和平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是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与提高生产力的时代。所以,为了走向“后革命时代”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当前的和平时代,努力将中国经济推向未来,推向现代化。其次,注重经济发展途径的创新型,转变滞后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加强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与改进,并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未来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最后,合理利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经济拉动力,通过调整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从而利用者“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步上“后革命时代”健康发展的路子。
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主要依赖于三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了使我国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就需要合理利用这三种手段,借助于价值规律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区域予以调解。首先,要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一方面不断将城市的有力资源注入乡镇发展,另一方面乡镇应该不断优化农业的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在加强城乡联系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对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应该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东部的技术、资金资源引入中西部,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平衡。
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的经济体系,其主要是指在这种体系下的生产、销售等市场经济活动完全主导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并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作用力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在我国政府调节经济走向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整形结合起来,从而在这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的作用力下,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与改革,推进我国经济走向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完善与调整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国内、国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所以,为了能够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就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探究目前存有的经济问题,以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准确判断,从而在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借助有行与无形之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新的健康、创新发展路程。
参考文献
[1]王碧峰,周传龙.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3).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2
在党的十召开之际,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看法。
第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更加突出,且因素更加复杂。
第二,依靠高能耗、高污染、低劳动力难以为继,体制日益突出。
第三,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转型,依靠出口的高增长来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第四,贫富差距在继续扩大,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国内的消费还没有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五,在出口低迷和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今后数年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第六,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看,我个人认为,经济增长到7.5%还需要两三年。因为世界经济环境不会有太大的调整。所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采取软硬结合的措施,内生总的长效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让制造业和重要企业恢复活力,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
第七,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在此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处于诸多困境和面临不少挑战,但仍有可以发展的空间。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景气状况,有这样一系列指数。指数的临界值是100%,超过即是景气,低于就是不景气。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采取了综合措施,经济恢复得很快,中小企业2010年三季度是108.9%,然后每个季度下滑。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指数下降到87.5%,第二季度是90.3%,第一季度是92%。
2011年11月,全国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占17.6%,现在这个数字大概是20%。
我到贵州、陕北、安徽等地考察过很多中小企业,大家的精神状态很不错,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应对,而不是在等死。企业家们认为,虽然外部环境影响很大,但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内因。即使经济形势大好时也有企业倒闭,中国中小企业每年倒闭的有五六十万家,新注册的有一百多万家。经济形势不好时,也有企业逆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所以企业家们一定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水准。
有一家生产稀有元素的企业,现在还没有利润,就成立了研究院,招聘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它到海外去兼并企业,连人员、技术、产品都收购回来,目前已经收购了两家,还准备去北美收购一家,如果收购成功便能成为这个领域全球的翘楚。还有经营方式转型的企业,重新找到了利润增长点,这种例子很多。所以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自强不息,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人口红利的问题,也不用太过于悲观。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数量以及劳动质量有很大关系。前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年均增加10%,原来一个劳动力月薪1000元,现在是2500元,而全世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34%。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基本上可以抵消劳动力成本增长的因素。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3
从当前全球经济来看,一方面是中美欧三大经济体经济持续疲软且复苏乏力,另一方面全球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呈持续分化之势,形成了三股不同的力量——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中美)、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欧洲)、扩大量化宽松政策(日本),这对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构成了较大的风险。
对于美国而言,一方面从近期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作为美国经济复苏两大引擎的制造业与房地产业仍未获得显著的复苏,两大产业的持续疲软态势对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从美国货币政策的前景来看,由于今年在美联储具有投票权的委员中加入了两位强势鹰派人物,再加上之此前四位鸽派人物的离开,从而使得美联储中的鹰派在议息会议中获得了更大的主导权,鹰派对于缩减QE的强硬立场亦得到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两大核心指标——失业率与通胀率的有力支撑,虽然未来美联储有可能将失业率与升息时点脱钩,但美联储主席耶伦此前在众议院发表的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演说中已表示,美联储未来仍将坚持当前的缩减QE政策不变并在每次议息会议上逐步缩减100亿美元的QE,直至QE完全退出为止,而从美国QE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来看,虽然短期之内QE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美国经济的增长,但由于QE的核心是货币增发,因此随之而来的是美元贬值与美国债务大幅上升,同时也催生了美国经济的泡沫,而逐步退出QE虽能从一定程度上挤压美国经济的泡沫,但在失去了QE的支撑后,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复苏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从欧元区的情况来看,虽然去年四季度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我们认为这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而从今年1月以来所公布的数据来看,欧元区经济的复苏动能并不稳固,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与制造业及工业数据的大幅回落均对欧元区经济前景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从德、法、意三个核心经济体的数据来看,只有德国经济略有好转,而法国与意大利的经济则处于衰退的边缘,特别是意大利经济,在其政局动荡的影响下,经济复苏前景更为渺茫,对于欧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而言,其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左右为难:一方面欧元区当前的整体经济形势需要欧央行继续推行LTRO(长期再融资计划)与低利率乃至负利率的量化宽松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德国对于欧央行LTRO的裁决前景不明使得欧央行在使用LTRO时有所顾忌,此外欧央行如若要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就必须得到德国央行的认同与支持,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德国派驻欧央行的执委由此前的阿斯穆森变更为德国央行副行长劳滕施莱格后,德国的反对力量得到了加强,这将使得欧央行在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上举步维艰,我们预计,未来欧央行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现有的政策不变。
对于中国经济,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稳步回落将是毫无疑问的,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地方债偿还高峰与房地产泡沫挤压所带来的挑战与压力。从本月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则是在外资银行旗下贸易子公司的掩护下,国内贸易融资的大举回归使得进出口数据再度失真,这将使得中国经济形势变得更为复杂。此外,中国还将面临美联储退出QE所带来的货币政策走向难题,虽然央行与中央一直表态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当前国内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M1与M2的增速、近期国内SHIBOR和银行间质押及拆借利率的表现、央行在上周与本周连续正回购所传递出的信息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虽仍将以稳健为主基调,但会逐步采取紧缩措施。
对于日本经济,我们认为,虽然在2013年安倍经济学一度帮助日本经济走出了通缩,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在不断显现,物价飞涨使得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同时亦抑制了日本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即将开始的提高消费税无异于杀鸡取卵,在居民生活成本飞涨而薪资未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税,将使得日本经济将重返下行通道,但从日本央行高层近期的密集发声来看,其已患上了“QE瘾”,其经济对于QE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持续对QE进行加码虽然能使日本通胀率上升至日本央行目标区间,但由此催生了大量的经济泡沫,这对于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4
金融形势有所改善
据悉,本次会议是俄罗斯担任2013年G20轮值主席国后举行的首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形势、G20“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长期投资融资、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以及金融部门改革等议题。会后发表了联合公报。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尾部风险下降,金融市场形势有所改善。但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并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私人部门持续“去杠杆化”、信贷中介功能受损以及全球需求再平衡进程尚未完成等。为应对当前挑战,发达国家应首先制定出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战略,货币政策应以国内价格稳定和经济复苏为目标,并尽量减小对其他国家的负面溢出效应。各国要继续落实金融部门改革和结构改革的政策承诺,促进需求再平衡,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同时继续推进市场决定的汇率体制,坚决抵制竞争性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会议强调推动长期投资融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性,决定就动员各种长期投资融资问题开展研究;要求尽快落实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并就份额公式改革达成共识,确保在2014年1月前完成份额总检查;要求全面、及时地落实有关金融部门改革承诺,敦促所有辖区尽快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决定制定一套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措施,继续加强税收透明度和情报交换;提出在遵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继续就气候变化融资问题交流经验、深化合作。
中国致力于调结构
周小川在会上强调,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结构、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显著,为全球再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全球需求再平衡关键在于有关国家加快结构改革,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竞争力,同时出台中期财政调整计划,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以启动私人部门需求,恢复增长。
他呼吁G20分析各国储蓄水平差别悬殊的深层原因,探索促进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的有效途径。此外,他还呼吁相关国家加快落实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并确保第15次份额总检查按时完成;同时希望IMF有效落实监督新决定,加强对有关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及其溢出效应的监督。
谢旭人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指出2013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内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内生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5
而就在此前不久,同样来自于摩根大通的一份尚模棱两可的“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报告,亦引发了一次业界热议风波。是否国家已正式开始出台经济刺激的政策以对当前显疲势的房地产市场拉上一把?究竟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要如何调整才能真正帮助中国的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入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
本期嘉宾
王珏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 晓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范小冲 阳光100置业集团副总裁
李文杰 北京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
主持人:本刊记者 姚妍艳
观点集萃:
王珏林:市场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需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对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和对部分市场进行调控,目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房地产市场发展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开发由企业选择,消费由消费者决定,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暂时面临的困难,更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两者兼顾。
赵晓:重申对中国当前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曾经主张过的6条建议政策,一是立即停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稳定中国的外贸;二是依旧要释放出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三是稳定投资增长;四是实施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五是必须稳定房地产市场;六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此外,出台一些市场化的改革,尤其是制度性的改革措施。
范小冲;当前的形势使得我们开发商们面临着有如“大地震”一样的危难局面,感到市场正迎来一次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像“猪坚强”一样被动地在地震下苟延残喘,等待别人的救助,而是应该打消消极情绪,积极应对甚至自我调整以自我救助,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自身也应有充分应对任何困难的准备。
李文杰:所谓“救市”的呼吁目前尚未有必要,即便必须进行一些调整,也要从宏观、金融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入手,继续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方向。
当前市场有压力
主持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一直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究竟是否当下的形势确实如很多观点所说到了病痛深重期?这一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会给整个市场及房地产行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王珏林:就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住宅价格涨幅趋缓。住房价格放缓,对国家、对市场、对百姓都有好处,前两年我国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涨得确实过快,有的城市增幅已经达到30~50%,呈现不健康的态势,这样下去,就会使更多的家庭无法解决或改善住房条件,房地产市场也会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房价的发展应稳步,而不能大升大降,就如同人一样,动了大手术后将很难恢复元气。二是当前住房的销售量明显下滑,说明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不景气。
赵晓:眼下我们碰到的是整个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一些新的形势上的问题。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以来,我们的市场以及整体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据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推算,上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约在8%~9%之间,唯一保持亮点的是消费实际增长12.9%,高于2007年12.5%。
同时,上半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4.4%,与去年相比,实际几乎只有一半的增长幅度。而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全民整体收入的主体部分。所以,当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大幅度下滑,甚至几乎是腰斩这样的速度下滑的时候,基本上消费的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到股市的崩盘,以及房市的低迷会造成负财富效应,可以说这对未来的消费增长很不利。
基于此,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情况和去年相比已经出现了快速回落,目前的运行实际相当令人担忧,经济形势比较严峻,连我们也都没能完全意料到这个情况。
李文杰:2008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价量齐跌的现象,成交量下滑明显,一直到8月这种状况还在延续,并没有很明显的改观。造成这一低迷形势延续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针对地产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二是投资环境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境外资本受限以及国内投资市场低迷等因素。
范小冲:其实中国的房地产以及整体经济形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很多大家看到的颓靡之象并非都是大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只是去年资本市场的推动,包括大规模扩张、高价囤地等造成了现在的“拐点”、资本市场下滑等紧张局面,可以说是市场自身过度扩张的结果。
王珏林:一个市场若出现不景气,不仅会制约经济发展,还会影响许多产业发展。因为一个市场能带动数十个产业,影响更多个企业发展,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它的影响面会更大。房屋销售量下降,不是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消费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大家预判的是房价还会下降,那就继续等待时机,这是消费市场的普遍规律和消费心理的普遍想法,就是买涨不买跌。影响消费心理变化的原因是政府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范围的扩大、保障措施的到位,因为大部分家庭都期盼能够得到保障性住房,这是其一,由于加强对规划、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严格管理,一些房地产企业以占地为目的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思路,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为摆脱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扩大市场销售份额,搞各种促销活动,并大力进行宣传,这是其二,舆论又对市场拐点、价格打赌、各类促销等进行推波助澜的宣传,自然会影响市场销售,这是其三。
政府的整体调整与企业的自我调节
主持人:有人说,到了这样不安定的“危难时期”,政府必须要站出来做出一些什么,以帮助大局的稳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是否真的如此?
王珏林:事实上,政府并没有像很多人所理解的那样开始对房价进行调整,而是在调整一些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真正市场的发展还得看消费者,市场本身就应该有买有卖,如果大家都不买房,市场怎能好起来?如同今年之前的房价一直居高,试图靠国家
政府出面调节,也依然会有不断的上涨一样,现在房子销售困难,试图指望市场自己好起来,或者国家出面调节,试问企业自身为什么不能首先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呢?
城镇住房价格应当与国家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相适应,如果达不到其目标,就应当从土地供应、市场规范和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大部分家庭的住房条件能够改善的目标。
赵晓:如果任由市场自我调节而放任不管,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市场完全自我调节的情况下,其实很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因此其实我们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尽可能地避免其出现系统性的崩盘。
实际上部分楼盘销售、经纪公司崩溃等个别现象如果不影响全局,原则上我们不会管理,但如果影响了全局,市场出现大的变动,政府的各个部门就有必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必要时出手。比如深圳出现的断供就是个别现象,如果一旦演变成了集体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深圳市的经济风险,这时候就一定要出手。
当然,我觉得目前的市场形势尚未走到崩溃边缘这一步,更多的是需要政府先稳定经济,在财政、货币政策上做出改良,财政政策上已经有所举措,例如出口退税、放松中小企业的信贷等都是一些基本的稳定经济的手段,如果整体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稳定,相信整个局势的发展会逐步好转。
李文杰:我认为,政府没有能改变的政策来做出一些观点提出的所谓“救市”,包括不可能放开二套房贷政策,因为从大形势看,近期银行并没有这一打算,而由于房地产行业近期波动较大,银行甚至还会谨慎把控。此外,境外资本受限也不可能放开,放松二手房上市的门槛更不可能。当然,事实上政府能够调整的手段其实也非常有限。
目前房地产经济增长率高于GDP,同时房地产在逐步向理性过渡,依靠市场调节,是正常调整过程。
范小冲:在当前的形势下,加上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家一些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开发商们面临着有如“大地震”一样的危难局面,感到市场正迎来一次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像“猪坚强”一样被动地在地震下苟延残喘,等待别人的救助,而是应该打消消极情绪,积极应对甚至自我调整以自我救助。
稳定压倒一切
主持人:大家都提到了,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来帮助稳定,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者手段来调整?
赵晓:在此我要再次重申对中国当前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曾经主张过的6条建议政策:第一是立即停止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稳定中国的外贸,保住中国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这一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发动机,第二是依旧要释放出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扭转当前这样一个扭曲的货币政策效益,更重要的是应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是稳定投资增长,因为消费增长和收入增长有密切关系,应对居民的消费下滑真正能起作为的是稳定投资增长;第四是要实施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五是必须稳定房地产市场,包括稳定市场的金融,不能让房地产市场成为第二个股市,第六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有时需要特殊考虑,出台区域性的措施稳定当地市场。此外,一些市场化的改革,尤其是制度性的改革措施,在此时是出台的最佳机会。
王珏林:市场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需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对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和对部分市场进行调控,目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保证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能够得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能够逐步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开发由企业选择,消费由消费者决定,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暂时面临的困难,更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这种兼顾不应建立在助推房价上涨,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仍在上涨,一些调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
李文杰:如果政府采取一些调整,就要从宏观、金融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入手,继续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方向,例如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缓解开发商的资金短缺局面。降低购房人门槛,加大对购房人的贷款力度及额度,降低卖房门槛便于存量住房的卖出;减少交易环节的税收,舆论上给予房地产市场同情和支持等。
范小冲:首先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如今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过去开发商们把囤地当做成长的利器,今天大量囤积的地块却成为累赘,而资金紧张的局面出现则是因为脱离了市场,今天的房价波动是因为去年的虚高、不真实导致。在资本市场推动下,已远离了市场供需关系,忘了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只是期待资本市场的变现来预期未来的上涨,这是个过于浮躁而非理性的判断。
作为开发企业,我们自身应有充分应对任何困难的准备,以积极心态看待新的游戏规则,同时审视自我竞争力与品牌,思考市场的真实需求。有的企业出现问题,但不代表全行业,真正有实力的开发企业此时更能脱颖而出。而政府应该帮助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市场金融的有效机制,帮助企业自由竞争,而非一味地收紧一些政策。
调控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持人: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已经过去,持续大半年疲软之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整体经济形势会不会在此之后出现转机,或者说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赵晓: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已快速回落,未来的形势将会更严峻。由于紧缩政策会有惯性效应,因此如果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没有雷厉风行的大的改变,则明年的经济可能会相当困难。因此在包括稳定房地产市场等问题上,政府应更加积极有力地出牌。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范文6
中国经济不会“过热”更不会“滞胀”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11.9%,引发经济过热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首季度的高增长率既是政策刺激的结果,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随着去年二、三、四季度基数的不断走高,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和累积,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也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回落趋势,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剧烈。他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应该在9%以上,其中二季度10.5%,三季度10%,四季度9%以下。
“中国经济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不是经济过热,而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不确定风险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
美欧经济形势不见大的好转,国内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下滑,股市、楼市表现低迷,CPI涨幅攀升……5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外界又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滞胀”的担忧。
工业是反映经济增速的代表性指标。年初以来,中国工业增速从20.7%开始逐步回落,5月份回落至16.5%。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继5月份回落1.8%后再度回落1.8个百分点。在公众担心的物价方面,5月份中国CPI涨幅突破3%的警戒线,达到3.1%。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担忧:如果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重因素叠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明显增大。
“增速的适度回落与物价的温和上涨,不能代表我们的经济出现了滞胀,而是说明经济的运行渐趋平稳,回归正常区间。”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解释说。
从4月、5月的数据看,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投资和消费也处在历史同期的较好水平上;出口增速反弹甚至好于市场预期;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也延续着回升向好的势头。
庄健表示,受货币信贷投放较上年回落、重要商品库存充裕等因素影响,实现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无论是从实体经济还是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状态来讲,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并不存在发生“滞胀”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由政策支持的高速回升,转向市场驱动的、相对平稳但更加可持续增长的转变过程中。”张立群说。
当前经济工作仍需高度重视“稳增长”
在近日于长沙召开的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我们不仅要大力解决那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这些都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王建认为,总理的讲话凸显了中央对“稳增长”的高度重视,透露了下阶段宏观调控政策倾向宽松的信号。在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中,中央仍然将“稳增长”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一切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
“中国下一阶段不存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仍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庄健表示。
去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前~段时间,无论是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密集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等的调控举措,都似乎发出了“宏观政策从紧”的信号。
“但现在,从已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来看,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仍是‘松’的基调。”王建说,中国正面临严峻形势――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在加大,乐观的声音越来越少,刚刚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和道琼斯指数都很不乐观,美国华尔街分析师认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依然脆弱,甚至面临“向下”的转折点。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工厂订单环比下降1.4%,为14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12.5万人,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持续疲软。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上涨趋势,从5月份的62.7降至6月份的52.9,超出市场预期。
在长沙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必须坚持处理好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政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重点防范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在6月底于北京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缓解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调结构’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之一。接下来宏观调控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中长期发展的问题,在收入分配改革、节能减排、体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张立群指出,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下一步国家应抓住有利时机,腾出更多精力、资源加快结构调整,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
今年以来,中国对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信贷投放量正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对一些存在泡沫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果断出手。庄健指出,政府进行调控,目标还是在不影响就业、经济内生活力的条件下,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调结构应该成为长久之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宗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许多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求中国通过结构根本性调整,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复苏和增长。
他指出,国家统计部门及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应该收集并定期公布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建立结构调整的定量评
价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
分析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及“元气”还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泡沫放大及商业银行规模快速放大,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而这会进一步刺激并诱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文宗瑜表示,当前政府宏观调控要高度警惕并防范金融企业滞后的运营困难及其金融风险、防范先泡沫后滞胀的经济运行风险和房价超长期持续上涨而导致的房市“崩盘”风险。潜伏的风险决定了宏观调控既要在“稳增长”上着力,也要在“防风险”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
下阶段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为期两年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再过几个月就要到期,届时中国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此,王建分析指出。中央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刺激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有很多危险性。
他表示,宏观调控未来方向肯定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过于着眼于短期目标肯定是不行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一些领域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现象已相当突出。在这个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虽然可以在―段时间内依靠新一轮投资扩张拉动增长,但到了产能释放期,原来的矛盾不仅不会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倾向于认为中国不会再出台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他表示,此前的刺激政策在对经济产生巨大拉动效果同时也带有很多负面作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快速增长,一些已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突出。
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后,中国应通过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城镇化进程等为持久扩大消费提供根本支撑,为经济稳定发展创造内生动力。
在长沙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也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人们注意到,一些酝酿多年的重大改革在今年开始破题。根据国务院同意的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今年要加快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条件;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中国国务院今年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36条”,配套措施正抓紧制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指出,这实际上是对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