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1

关键词: 贫困山区; 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 脱贫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弊端已暴露无疑,地方性不平衡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贫困山区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强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深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也开始了根本上的转型,从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逐渐转移到注重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指落后地区发展,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发展必然要求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果各个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势,那么发展的合力就会大大减弱,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滞后性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数量大,使得其发展有着很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促进贫困山区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较为成功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山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一个社会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困难,在资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贫困山区,使贫困山区的发展和发达地区的展形成和谐互补的态势,才能进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在思考自我发展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上,也体现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发展上。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难题”,也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针。国家通过对贫困山区实行财政补贴、对口支援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努力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使之和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约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贫困山区占据着我国贫困县中绝大多数地方。据统计,我国已划定的14大贫困地区所属的225个县中,山区县就有209个,占92.9%。整个贫困县土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7%,而人口8600万,占总人口的8.5%。大多数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总收入低,而农业产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状态。②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也有生产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这个天然的天人关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条件复杂、地势险要的山区这种制约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山区山多路陡,可耕种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较大。有些地方气候多变,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程建设困难,投入大,收益相对低。具体表现为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教育落后,医疗卫生设备差、技术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活严重不对称:道路不成体系、路面狭窄、运输能力低下;通讯发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讯安装成本高、管理难、使用率低;医疗卫生设备简单落后,人民身体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贫困山区多以传统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同时,生产工具落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运用基本为零。所产物品多为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极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积累慢。同时,落后的生产伴随着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封建传统意识浓,农耕文化底子厚。农民生活范围极为狭窄,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不大,常常习惯于周而复始的传统生产方式,满足于现有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创造性极差,市场观念淡薄,生产理念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即使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也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成为严重制约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因素。

(三)山区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建设由于资金、规划、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不够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虽然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很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落后、卫生健康、生产意识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贫困山区正处于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山区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小规模、分散性、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把农业转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学技术、商品市场为发展推动力,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准确的把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关节点,搞好山区建设,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三、对加快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规律,确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文化变革。利用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理论,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打破山区隔离、闭塞的自然经济,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区和城镇各个方面的联系。交通不畅、信息不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打破贫困山区的闭合状态,促进山区和城镇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变山区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让山区群众不断了解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态势,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是满足于原始、简单的自然生活,不思进取、甘于贫困。为此,要大力筹措资金,把国家资助、当地财政和农村集资有机的结合起来,修路铺桥,大力增加城乡各种物品的对流,强化农村和城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当前各种通讯系统的迅猛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把电话、宽带、无线网络等通讯手段带进山区,加强山区和城镇的信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冷静思考,准确分析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态势,抓住机遇,搞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传统落后的经济形态是山区贫困的根源。要实现山区的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着不少的商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要找准市场,推动农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完成传统农业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的转型,同时,努力筹措资金,开办相关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企业,逐步促进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向。把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逐渐形成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兴农、科学致富。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偏远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和时代的迅速发展相差甚远。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在不断地运用中积极对传统农民的改造,使农民立足现代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把生产和效率相联系,把生产和市场相联系,不但在生产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保守的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四)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改变山区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区人民素质。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必须首先要改造作为山区建设的主体――农民,不但要改变他们在从事生产中的技术,更要着力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传统思想。由于知识结构低下,许多农民对好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掌握,对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会使用,使得相关科技推广十分困难。在生产中能将行之有效的技术运用于生产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贫困山区教育投入,是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方略。从短期看,将落后的、传统的劳动者改造成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的生产者;从长远看,提高山区人民素质,改变山区精神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共进。因此,发展山区教育,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为山区发展转变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五)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团结、肯干实事的当地政府部门。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农民自组织能力不强,相关机构作用不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山村建设发展相关的任务。县市级行政机构和乡村干部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改变不良作风,对山区实际情况多多实地考察、多做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实际发展的科学方针、政策,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做一个英明的决策者,又做一个热心的服务者。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生活得滋润、幸福。

诚然,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发展形式向现代化发展形式转型阶段,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紧紧依托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结合,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山区人民转变观念,努力奋斗,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释:

① 《中国经济年鉴――2008年卷》.

②《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农村观察,2006.08.

参考文献:

[1] 范超.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9(04).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2

一、提高政法机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能力

深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迹象表明,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尚不可知。而**经济受冲击较早、影响较大。在金融危机考验面前,要顺势应对,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加强对政法干警的形势政策教育,坚决克服思想滞后和行动慢拍的问题,增强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注意学习应对金融危机知识。要像经济管理部门一样,抓紧学习经济社会管理和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找准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知识储备和工作准备。

建立联系群体、帮扶企业机制。要深入基层、深入发展一线、深入各种困难群体,切实了解困难情形、发展状况、金融风险情况。建立领导联系困难群体、机关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金融风险的意识,切实提高政法干警应对金融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把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作为政法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树立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应对金融危机,首要的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要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增强发展、渡过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去应对新情况,破解金融风险新难题。

对政法干警特别是新进人员、新任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教育培训。要利用各种培训和举办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加强金融风险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座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着力培养理论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推动政法干警深入基层和企业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注意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发现和选拔政法领导干部。对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要配备熟悉经济、金融工作的政法干警。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对应对金融危机中政法干警的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检验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作为、能够应对发展和稳定考验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予以重用。

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作用

切实肩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政法机关能否切实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各类矛盾碰头叠加的严峻形势下,政法机关尤其要真正担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加强政法工作,确保国家政治稳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法机关要善于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要强化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四、切实做好金融危机下的政法工作

着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案件。

着力维护司法公正。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重点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量刑畸轻畸重和违法立案、刑讯逼供等问题的监督,切实防止放纵犯罪和冤枉无辜。重点解决只保护大企业、服务大项目,对中小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权益重视、保护不够等不平等保护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重视做好息诉服判等工作,依法纠正裁判不公、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加强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依法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促进司法廉洁。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查处力度,促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查办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活动,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依法处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素质,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处理力度,努力建设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政法队伍。

五、以应对金融危机考验作为促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契机

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政法机关应对金融危机,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倒逼政法机关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推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科学跨越。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科技需求,从而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地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各地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而各类地方院校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地方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类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地方高等教育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而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8418.8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08亿元,占61.3%,;其中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6814.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81.61亿元,占27.6%。可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地方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源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办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贪大”、“求全”、“攀高”,将办学特色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不仅会失去地方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会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对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院校为了在各类评估中得到认可和荣誉,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如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学院、化工学院也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人才培养越发粗放化,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规划,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需求,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科研转化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地方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缺少便捷的科研转化平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和制度约束,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地方高等院校参与程度很高。但是目前在课题管理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成果转化存在难度。其次,地方高等院校的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科研项目和成果重级别、重数量,地方导向不明晰,其后果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地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渠道,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等院校要强化教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财力的支持,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且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又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就业渠道,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和流动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变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的传统而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地方高等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随专业设置而所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其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素材可以来源于本地区实践领域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必要时还可以待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比如,构建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地方高等院校研发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构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使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技术服务场所。

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院校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更广泛的科技支撑,谋求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宏军.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08) .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4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科教立本、果畜富民、旅游兴眉、工业强县”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和谐昌盛新眉县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关系我县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深入分析“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为编制专项规划和规划纲要打好基础,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率先跨越发展为目标,突出导向性、宏观性、政策性和针对性,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事关眉县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一)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关注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变化,研究分析国家宏观政策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对我县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分析判断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环境,提出我县中长期发展战略。

(二)突出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未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思路对策,特别是立足我县现有产业结构现状,研究提出资源深度转化、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的目标、路径和举措。

(三)体现全面科学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方向,以结构调整、统筹发展、空间布局、节能减排、民生保障为重点,研究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举措。

(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关注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提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思路,如资源配置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突出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核心,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

(五)注重区域功能布局。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要紧密结合国家和省上的功能区布局规划,突出眉县区域发展功能,使眉县的发展与国家及省、市的区位功能定位相协调、相一致,研究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

三、课题内容

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是在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中充分用好社会智力资源、凝聚社会智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有利于增强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也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谋眉县未来发展的合力和氛围,对编制“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做好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和我县未来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围绕思路目标、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改革开放、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领域,提出了重大研究课题35项,由各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开展调查研究。(具体课题名称、研究重点及承担单位安排表附后)

四、相关要求

(一)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事关全局发展问题,突出战略发展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问题,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并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二)课题研究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切实提高成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三)课题研究成果要结合眉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直接为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

(四)课题研究及各专项规划由承担单位负责完成,也可委托或与具有相应研究水平的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完成。

(五)课题完成后,根据省、市安排和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编制各专项规划。

五、工作安排

(一)成立机构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计划局,县发展计划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指导与综合协调。各承担任务单位根据分工开展工作。

(二)组织实施

各部门组建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业、本单位“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组建由本行业、本系统学者、专家、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十二五”规划及重大课题专家审查组,各项研究成果及专项规划均须经专家审查组审查通过。

(三)经费保障

由县财政列支规划编制专项经费,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月15日前,各单位要组建研究班子,提出具体研究方案和详细研究大纲,经本单位专家审查组讨论后,报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衔接。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年月30日前,各单位依据研究大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讨论,征求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提交本单位专家审查组进行初审。

第三阶段,上报阶段。承担单位根据讨论和征求意见情况,结合专家审查组审查意见,对研究报告再修改再完善,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于年月5日前将研究成果以正式文件(含电子版)报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5

[关键词]机构编制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80-03

机构编制部门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部门,担负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研究拟定机构改革方案、科学组织实施的职责,对事关重大体制改革提供咨询和建议的职责,规范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事权划分的职责,做好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部门之间职能协调的职责以及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职责等。因此,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决定着这项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机构编制工作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密不可分

机构编制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调整的是国家机构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殊的生产关系。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这两个手段,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以转变职能和体制调整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提供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经济建设是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机构编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使机构编制的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机构编制工作调整的就是“机构”、“编制”、“职能”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前提;机构是政府在社会分工中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其根本任务就是履行职能,因此机构的设立必须以职能为依据,不能超越职能的需要来人为地设立机构;编制是“职能”和“机构”的落实内容,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作用发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特别是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求的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职能需要来科学设置机构,调整人员结构,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体制保障。

编制部门要找准位置,主动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大局。机构、职能和编制统称为组织资源,编办就是国家组织资源的配置部门。无论是采取机构改革的手段,还是采取机构编制管理的手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使行政、事业等组织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努力构建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因此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局观念、和谐发展观念,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理顺部门职能,科学设置机构,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人员结构,合理配置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

总之,要通过组织机构设置、体制机制改革、职能编制配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二、机构编制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在各种不利因素中闯出一条生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

(一)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一个地区社会资源整体优势的提高。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各种要素集聚的结果,是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要素的全面发展。机构编制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人力、物力、职能、信息等方面资源,使之处于最好调配与组合状态,发挥最佳效能。

1 优化人才资源。机构编制部门坚持树立“编制为人才所用,确保人才使用编制”的观念,严把空编进人关和注册关,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进人规则和程序,突出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引进,集聚优势人才,形成优势的科学管理和竞争力,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作好机构和编制的保障。将有限的编制用于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优化职能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客观要求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机构编制工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交给市场或者中介组织;事业单位应当以独立的法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清理、回收不宜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事务,理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使事业单位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伴随政府与事业单位的改革,机构编制工作及时跟进,该撤并的及时撤并,该缩减的及时缩减,该增加的及时调整。

3 优化组织资源。优势的组织资源,需要通过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的布局调整来实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改革体制机制等措施,机构编制的重心向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系统转变。比如,围绕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首先就有一个政府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以及投资主导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就不能单纯地满足于表面上的机构合并调整、编制重新核定,而是要根据职能的需要和产业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投资导向机制,通过优化组织资源和改革运行机制,以最小的政府投入来带动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二)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速度。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起新的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城乡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 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速政府管理创新。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工作使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向服务“三农”、优化环境、对接市场、推广科技、建设新农村等转变。

2 加快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和优质教育资源,广大农民也要平等享有。努力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逐步向农村倾斜,改变现有的城市集中优势资源的局面,最大程度地协调城乡发展矛盾。

3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方面,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大基层科技力量的配置,推进传统生产向现代生产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工业园区和经济区的机构编制保障,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园区内基础设施对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三)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监督机构改革成果

和职能履行情况,营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工作,就是要以监督检查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为切入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监督检查是否已经真正落实了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是否解除了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人财物方面实现彻底脱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法人实体;监督检查政府主管部门在行政上是否真正做到了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减少了对企业和市场的微观干预职能,是否集中力量抓好了规划、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组织协调,是否充分发挥好了政府职能作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上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监督检查行政部门是否真正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是否转变了工作方式,简化了办事程序,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

三、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编办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无论是机构编制管理、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机构编制监督项目,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加强社会主义体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机构编制部门在全局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从而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增强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政府的职能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增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两方面的职能。在增强构建和谐社会职能方面,要以人为本,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在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上要加强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等管理部门的建设,从体制建设上确保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机构编制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严控机构编制增长。同时兼顾实际需求,使机构编制工作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编制使用情况监控,提高编制使用效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编制资源。要根据职能部门工作发展趋势,科学调整编制。对职能弱化的部门,要严格控制进人,编制实行“退一减一”逐步消化。对任务重,职能强化部门需要增加的编制,从职能弱化部门减少的编制中调整。

(四)优化结构布局。盘活现有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机构编制部门要紧紧围绕机构编制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一主题,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结合理顺部门职能、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规范内设机构设置这一工作,规范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设置,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优化行政事业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优化事业单位在整体社会事业体系中的结构和布局,是事业单位改革一个基本目标,打破事业单位的纵向组织方式,破除部门所有的体制围墙,整合事业资源,形成集约优势,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挑战

        一、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两大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国际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平均经济增长7%。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意味着人才需求的增长,尤其是我国要加快经济转型;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要大幅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对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相当数量需要的是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门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这就为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第二,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国家不仅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专门出台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无论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还是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对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也同时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1、明确加大教育投入;2、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舞台;3、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主要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职教育办出职业特点,真正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才支撑;4、明确了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有了政府的支持,将大大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融合。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5、采取有力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为职业教育提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有力条件;6、制定就业政策以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7.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这将为高职教育拓宽了生源渠道,为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生源保障。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要从自身的使命出发,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党和政府给我们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给我们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把学校办好,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的高端化,经济模式转变,社会多元复合转型的浪潮对人才的类型、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要解决上述问题,适应社会需求,就面临着第二个挑战,就是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学校缺少办学的自主权。

        3、随着社会发展,受教育者期望值的转型,由机会需求到品牌追求。这种变化,给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靠什么来吸引生源,凭什么来立足于社会,给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

        4、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影响的逐渐显现,高考生源逐年下降。在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高等职业院校无疑是一个弱者,这将加剧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没有实力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挑战将是多方面的,绝非上述简单的四点。但这四点如解决不好,就足以使一个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生存的危机。

        三、应对挑战,寻求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怎么把握机遇战胜挑战,需要我们有清晰而科学、明确而具体的思路和策略。

        1、坚持二个基本思想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时刻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办学目标和动力,不能为办学而办学,这是以社会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一切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不是为了办学而教育,这是以人为本。

       (2)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是明确高职院校“姓”什么的问题。高职院校既姓高,更姓职,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姓职的成分将越来越多,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认清这点,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迷失自我,我们要和一般高等院校错位发展,突出我们的特色,那就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既符合了社会的需求,也赢得了我们的发展。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提高质量并重

        体制机制创新既需要上级政策,但又不能坐等,要在办学的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因为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活力,现有的体制机制制约着学校能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这种创新我们既要积极地去做,但更需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地支持。

        质量为重点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永恒的主题,但对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质量关键是搞好两项改革。

        (1)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构建与实施基于生产项目的“做中学”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优质专业课程,并将最新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一句话,让教学贴近实践。

        (2)教学方法改革。高等职业学校的课堂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要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把职业技能培养和鉴定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总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最终目的。

        3、突破现有办学模式,拓展学校办学功能

        高等职业院校面对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责和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压力,要很好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职责,有效地破解这一压力,就必须走一条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发展道路,必须改变现有的办学模式。

        (1)在稳步发展全日制专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非全日制专科。发展非全日制专科既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满足更多群体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生存和发展拓展了空间。

        (2)努力构建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将非传统生源纳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前面说到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逐步显现,高考生源在逐年减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和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民追求教育目标的提高,中职生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如果有40%的中职生升入高职,就是以满足现有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需求,上级有了政策导向和支持,我们高职院校就要做好迎接中职生入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