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余财政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1
金融市场习惯用鹰派(hawkish)与鸽派(dovish)来形容宏观经济政策决策者的紧缩与宽松立场。比如说,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是坚定的鸽派,而现任主席耶伦则在鹰派与鸽派之间摇摆,在金融危机时期担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虽然一贯奉行宽松财政政策,却因为面临政治困境而救市不力,他的继任者盖特纳的应对危机措施则更为鸽派,另外,德国的财政与货币官员都倾向于鹰派。那么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决策是鹰派还是鸽派呢?
不妨先回顾一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在2012年曾经指出当时世界经济中存在着三个因素之间的恶性循环:一是缓慢的经济增长;二是许多国家需要进行财政整顿,而财政整顿又被认为可能阻碍增长;三是本应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帮助恢复经济增长的银行业正面临困境,因而缺乏向经济提供信贷扩张的能力。这一循环也曾被周小川行长引述。
IMF提出的建议是在中期内进行财政整顿,但不要在短期内过度紧缩。IMF的这一建议某种程度上也是吸取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该组织对东南亚国家政策建议失误的教训。美国经历多次债务上限问题,美国政府的表态和最终做法也与此类似。
布兰查德提出的恶性循环如今正在中国上演:经济仍在减速;外界在担忧扩大的政府债务和财政刺激的可行性;银行业已经且仍将被政府用来缓冲债务问题,法兴银行5月24日的一份研究报告直指上市银行真实不良率普遍超过10%。中国决策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又会采取怎样的立场? 积极财政一波三折
一个肥胖的人决定减肥,要逐渐降低饭量,适量增加运动。如果某天开始三餐变一餐,甚至连一餐的正常饭量都不给了,从有鱼有肉变成一天一个馒头,还要进行剧烈运动,这就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对这种风险以及承受力,减肥者理应是比外人更加心知肚明,因此,为减肥付出努力是一回事,但如果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确在付出努力,是不必也不会真的采用这种极端方法的。
上半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政府主导的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下得以维持在目标之上,但是民间投资十分微弱,消费也出现小幅下滑。对于这种部门间的巨大差异,有观点担心财政刺激政策存在“挤出效应”。但是如果经济刚刚有一点企稳迹象就急刹车般地撤掉财政政策拉动的总需求管理,这又会怎样呢?
市场在解读“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的讲话时,普遍选择了相信政策部门正在撤掉投资和总需求管理,本质上是对财政政策的积极立场存在怀疑,将中期财政整顿视为短期政策取向,对货币政策立场同样持谨慎预期。
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信贷扩张提供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激励,具体而言,如果进行信贷扩张就稳健偏宽松一些,如果金融和房地产投机盛行就更偏稳健一些。在2016年1月,也就是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启动前,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持有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从2.66万亿元翻了一倍就是例证。这和发达国家央行量化宽松有别,“大放水”之说本就无从谈起。
再回到市场对财政政策的模糊预期,政策在低估经济失速的风险吗?
实际上,此前已经有一些迹象可以和财政收缩之间相互佐证:4月份的财政存款增长了9318亿元,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单月新增财政存款规模,显示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了明显的停顿。很显然,这并非个别地方政府支出节奏放缓,而是全国性的,特别是在4月份地方债置换加快的背景下。
如果资金从金融市场撤离去实现信贷扩张,是不利于金融资产价格的,更何况考虑到这只是带来小周期的经济改善,还不足以让企业盈利明显回升。年初以来的刺激政策使信贷需求扩张,尽管有一些资金“脱虚向实”的迹象,但流动性状况总体上还是维持宽松的。4月份财政存款上升既没有“向实”,而是收紧流动性。股票市场投资者率先反应并在4月份抛售。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逆转就不那么意外了。财政部5月23日公布了一份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压减库款规模。有意思的是,财政部《通知》落款日期是5月11日,比央行公布4月份新增财政存款创纪录的日子(5月13日)还提前了两天。催促地方政府花钱的财政部应当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扮演鹰派角色的。 不必担忧“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在中国主要是补贴基建投资,提升了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形成了与非政府部门融资需求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融资规模下降,投资支出减少。看似“国进民退”的现象容易使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进行投资招致批评,即便这种由数据负相关而产生的担忧本身并没有严格的因果逻辑关系。
上一次这种民间和官方投资的反差出现在2009年。当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民间投资下滑之后,政府投资快速出击,毕竟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需求会带动对上游行业产品的需求,于是顶住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下降的压力,最终带来了民间投资的回升。目前,政府投资的政策回旋余地显然比2009年时要小,如果未来撤出的话,可能非但不会带来民间投资的回升,反而还会导致以制造业为主的民间投资继续下降。
“为了创造需求而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总归是有其负面效应,最好当然是可以为了增加供给、为了实现效益而投资。让基础设施形成的资本存量保持高增速总归是难度很大,最终还是需要回到民间投资上来,如果能一步跳到消费拉动上面来当然更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在该院5月22日举办的中国经济季度观察会议上说,“但是如果一步跳不到,就还需要想一些别的办法。至少在需求很弱的时候,财政支出对民间投资还是会有拉动作用的。”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由于三、四月份的通胀预期有所上升,而名义利率的变化相对较慢,因此经通胀预期调整的实际利率是下降的。对投资回报预期降低,或许是这一阶段民间投资下降的原因。与此同时,银行提高了对企业的风险溢价,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私人部门的融资和投资,那么更应该通过财政低成本的融资来降低无风险利率,并且通过政府投资来填补民间投资的缺位。
反过来看,如果说认为存在“挤出效应”,那么说明民间部门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十分低,这使得投资者已经满足于政府提供的看起来较低的债券收益率。就实体企业来说,至少房地产比基建的“挤出效应”要更明显。短期内,经过2016年前几个月短暂的“脱虚向实”之后,企业部门会再次经历去杠杆,融资需求回落。 为何还不降准
市场对不降准的理解从稳定人民币汇率变为担心通胀预期上升和M2超出13%的目标,认为货币政策在边际上转向鹰派了。现在CPI预期重新回到2.3%,M2增速也回落至12.6%,这种担忧就可以缓和了。
其实,盯住M2目标的话忽视了直接融资增长,尤其是来自于债务置换转为财政存款,还有2015年救市的投放流动性的影响,降低了M2增速;而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目标的话又不包括外汇资产变化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如果综合考虑货币投放渠道,社会融资增速高于2015年下半年,但是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再加上央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外净资产的增速是在持续下降的,毕竟央行根据外汇占款和结售汇去补充流动性会有一些滞后和损漏。这可以作为对央行年初的“稳健偏宽松”和最近市场感受到的“稳健”的注解。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2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
积极财政政策是针对经济增速放缓, 社会 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一项“反周期经济调节”的主要政策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在短期内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资金投入,迅速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社会购买力,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三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能力办的大事,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财政风险逐渐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每年发行上千亿元的建设国债,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财政增收的同时,而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却在急剧扩大,1998�;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958亿元、1792亿元和2598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2%和12.7%,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9%和14.5%,如果再把各种财政隐性债务或或有债务算进去,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大量缺口,政策性银行的呆账坏账,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国有 企业 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的巨额亏损,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外债等,我国政府综合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或超过国际警戒线。我国 目前 的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已高达58%,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标准;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5%,而国外一般不超过8%.如果巨额的国债发行出现 问题 ,其债务危机就会不期而遇。
2、投资效益低下,非市场化运作明显。财政投资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其投资行为、方式、领域和目的都带有明显的非市场化特征。政府投资在非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地方争投资、争项目以及不切实际盲目上马项目、搞“形象工程”等计划经济体制的恶习又开始抬头。由于政府投资的过快扩张,项目投资只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弊病比重明显。从近几年中央对国债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情况来看,国债投资的挤占挪用问题、效益低下问题、浪费问题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3、对民间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率看,1998年和1999年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远高于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999年全社会投资资金来源中,财政资金增长了43%,银行贷款增长4.8%,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仅增长1.2%,利用外资下降26.7%,这充分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对民间资本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替代了一部分私人投资。同时也表明,在供过于求的经济形势下,由于中央政府投资结构比较单一,对刺激地方和公共投资作用有限,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建议
积极财政政策是针对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应对之策,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如财政专家陈共所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同加大马力推动汽车爬坡,没有到达坡顶就减退马力,汽车就会退回。”“当前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一旦撤下来,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全功尽弃。”但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应对增发国债引发的负面效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以促使积极财政政策能发挥最大作用。
1、增加财政支出与减税双管齐下
从国外的经验看,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增加财政支出,另一种是减税。而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扩大支出为主要手段,同时对税收政策作一些局部性的调整,以此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稳定。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单一依靠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的做法,不仅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而且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目前贷通紧缩的条件下,由于物价的负增长或低增长,企业盈利的空间不断减少,甚至大面积亏损,特别是下岗工人的大量存在,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只实行政府扩大投资搞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解决目前“企业盈利难、职工上岗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如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配合以减税政策,一方面就会使企业税负降低,盈利空间增加,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加,民间投资信心就会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会使广大农民和个体工商户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日本曾经一度把消费税的税率由5%降到3%,使市场的销售转好,经济开始上升,但随即又把消费税的税率由3%提高到5%,结果经济又下滑。这一实例充分说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可小视。从近年来我国工商税收大幅增长的情况来看,减税应该有一定的空间。“九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5%,而这一时期gdp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3%,两者相差6.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的高增长充分表明我国税收政策是偏紧的。虽然有人认为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比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低许多,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运用的统计 方法 不同,造成了观点上的差异,事实上,如果把我国庞大的预算外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 计算 ,其比重就会与国外相差无几。
当然,减税政策的运用是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来定的。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减税政策可采取有限度地重点推进的办法。减税的重点应放在:一是对增值税的税基进行改革,实现增值税税基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并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变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状,尽可能将企业所得税降低到20—25%;三是积极推进 农村 税费改革,将压在农民头上过重的费和税都同时减下来。当然,在减税的同时,对当前gdp中法定税负较轻的,应适当增加税负,以实现税负公平。减税的幅度应限定在财政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的增长部分。通过减税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上与同时gdp的增长相一致。
2、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投资和银行投资性贷款都是 社会 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动财政投资政策的同时,贷币政策必须与之协调,只有这样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当前要认真 研究 和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扩大银行投资性贷款,切实有效地带动社会民间投资的扩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 经济 总量的扩大,在当前的国民收入总体分配格局中,银行信贷资金的比重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多亿元,为银行信贷支持经济 发展 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但从当前贷币政策的运用的结果来看,出现的情况是:贷款增长始终不活跃,存贷不断扩大,通贷紧缩日趋明显。这是 金融 政策上的制度性收缩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技术性的松动效应。一些防范金融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金融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却紧缩了 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来源,造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大幅回落。为了带动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下一步银行信贷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是:配合财政投资,积极扩大银行投资性贷款,缩小和消除“存差”,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二是注重发挥银行政策性信贷的作用。银行投资性贷款大致可分两个类型:一是一般性投资,它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安排,银行是否投放贷款主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盈利状况。二是政策性投资贷款,主要是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重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及重要产业,并实行利率优惠政策。从国外情况看,银行投资性贷款结构也不完全是纯市场化或商业性的,政策性投资贷款占有相当比重。我国信贷资金运行要努力适应这一国际化趋势,针对我国政府财力不足和有限的矛盾,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更加有效地发挥政策性投资贷款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带动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是指财政只代为支持部分贷款利息,而由项目本身负责本金和其他利息的偿还。它是政府投资性投融资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弥补项目直接经济方面的缺陷,体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动员和扩大银行信贷资金,对带动整个社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在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我们运用了这种手段,取到了较好的作用。今后,要继续使用这种手段,并且还要扩大规模和范围。
3、适度控制国债规模,优化国债结构,防范债务风险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3
关键词:政策评估;投资;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76-04
一、引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西部大开发以前,国家投资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人才也随之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全国平均高3.5个百分点。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且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13.6%,两院院士仅占8.3%;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5.4%和8.8%,只有东部地区所占比例的一半多一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另一方面,国家重视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形式积极引导东部地区人才到西部创业。国家向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文献综述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内学者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1991~2003年各省区的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中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李建华(2001)认为西部的财政投资政策应遵循市场导向、对内对外同时开放、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重、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等原则,并提出要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对西部地区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钟雅苏(2002)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直接投资的现状,比较了西部吸引直接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吸引直接投资的具体对策。在西部大开发投资方向上,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01)认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应重点投向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适当减少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间接投资的比重,采取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地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资金来源方面,江世银(2006)认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已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虽已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但仍然不明显,转移支付没有起到明显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作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政策效应,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中央政府应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方面,蔡防、都阳和陈凡(2000)在对中国592个国家贫困县1990~1997年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经济增长的有条件趋同在贫困地区是存在的,在促成趋同的条件中人力资本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西部开发应该吸取过去类似政府区域开发实践的教训,不应以产业投资为开发重点,而应注重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为目的的投资。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工程中,知识资源已成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人才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载体,只有以人为本,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加大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孙威和苗长虹(2002)从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状况,提出了加强教育、促进人才流动等人力资本积累手段。在研究方法上,Kid(1995)基于panel data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焚化炉的建造对周围房价的影响,Comwell和Trumbull(1993)基于panel data,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州立法对犯罪率的不同影响。这些研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本文拟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两个角度,借鉴Kiel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进行评估。
三、模型设定
(一)模型设定的理论依据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模型、劳动分工演进的增长模型和制度变迁的增长模型等四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Lucas(1994)吸收了人力资本的思想,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其模型如下:
Y=F(K,L,H,t)
该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依据Lucas模型,借鉴Kiel(1995)的模型设定
方法,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gdp=b0+d0y2+b1x+d1y2*x+u (1)
其中,gdp代表经济增长速度,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主要包括:劳动(1)、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对外开放程度(o)、市场化程度(m)、政府支出(ge)、消费(cn)、出口(ep)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y:在2000年以前取0,2000年以后取1。
(二)变量选取
物质资本指经济系统运行中所使用的资本量,可用资本存量代表资本的投入。本文用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代表省区物质资本的投入。
人力资本指劳动者所受教育的水平,可用年度教育投资额表示,也可用一个省高校在校生人数与总人口的比值表示。
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体现了其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协作的能力,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指标可用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表示。
市场化程度是反映制度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场化程度难以准确度量,可以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表示。
政府支出是地方政府影响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劳动力投入既可使用劳动者人数,也可使用劳动工资总额,由于现阶段,中国工资总额不能切实反映劳动投入的真实水平,本文选用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的度量。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9)。采用1997~2008年西部12个省份、东部11个省份共23个截面,共299个观测值。
四、模型估计
(一)物质资本投资政策效果分析
本文采用STAT13.0对数据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表1第一列的常数项代表2000年以前西部地区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约为8.8%;y2的系数表明,2000以后东西部增长速度比2000年以前平均快5.8%;k的系数度量着与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出现无关的区位效应,即使在2000年以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比西部地区平均快0.2%,y2k的系数度量着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个回归中此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表明虽然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是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并没有真正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
表1第二列的回归结果和第一列基本类似,投资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回归结果表明y2和物质资本投资滞后一期的系数为负值且不显著,这表明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并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在第四列,加入市场化程度(m)这个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该因素的系数为正值且高度显著,m变量的加入使模型的R2由0.24提高到0.28。第五列又引进了从业人员(1)、对外开放度(o)、政府支出水平(ge)、消费(cn)、出口(ep)和经济结构调整(st)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引进这些因素虽然使模型的R2由0.24提高到0.322,但是这些变量均不显著。
(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效果分析
表1第三列的常数项代表2000年以前西部地区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常数项估计值不显著。y2的系数表明,2000年以后东西部增长速度比2000年以前平均快3.7%;k的系数度量着与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出现无关的区位效应,h的系数为正值。表明即使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前东部地区就比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要快,虽然系数为正但不显著,y2与h交互项的系数虽然为正值但也不显著,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并没有起到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
在第五列,我们引入从业人员(1)、对外开放度(o)、政府支出水平(ge)、消费(cn)、出口(印)和经济结构调整(st)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引进这些因素虽然使模型的R2由0.3提高到0.354,但是这些变量均不显著。
五、结论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4
【摘要】文章采用PLS 回归方法,在各财政工具存在多重共线性和样本数据短缺的条件下,对财政政策工具作用于中国文化产业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模型确定财政工具与文化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文化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多重共线性;财政工具
【作者简介】叶菊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经理论与政策、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理论。
一、引言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吹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结号”。在国家大力倡导与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然而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原创性缺乏,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无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把握国际贸易主动权;偏重产品量的发展导致文化产品品质不高,处在国际制造业低端,外汇收入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利润为代价取得,国际贸易量低。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是不争的事实。
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指出,政府政策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真正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我国各级政府文化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具体到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过去一些学者的研究多是偏重定性分析,流于泛泛而谈,对文化产业财政工具的实际效果没有实质把握,缺乏定量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演绎,研究对策针对性不足。因此本文拟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工具效应进行定量研究。
二、文化产业财政工具指标选择
文化产业财政工具主要有两种:文化产业财政支出和文化产业税收。①文化产业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文化支出和转移性文化支出。购买性文化支出又包括文化消费性支出和文化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文化支出又包括文化财政补贴和文化税收支出。购买性文化支出是政府购买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收入分配;转移性文化支出是政府文化资金单方面无偿的转移,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
鉴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下面五个财政政策工具指标作为模型指标。
(一) 文化事业费
文化事业费指的是每年财政部门向文化事业单位投入的各类事业经费,其中包括指定用途的文化专项资金,但不包括对基本建设的投资。该指标直接反映了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强度。政府文化事业费的投入越多,文化事业单位的产出就越多。
(二) 文化事业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
这是一个反映财政对文化产业投入力度的指标,是文化事业费除以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随着我国财政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在文化上的投入将越来越大,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应该是稳中有升,这将间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 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该指标指的是我国每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总投资额。1985年后该指标主要为文化部系统基建投资,不含文物、出版的基建投资。该指标反映了国家对文化产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增长,文化事业基建投资将不断增加,文化产业生产的基础不断增强,产出不断增多。
(四) 文化财政补助占总收入的比重
该指标指的是每年文化事业单位从财政取得的补助与文化事业单位总收入的比。该指标用来衡量财政补助在文化产业总收入中的重要程度。在文化事业单位一年的总收入中,来自政府的财政补助越大,说明文化事业单位自营能力越弱。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财政补助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事业单位自营能力增强,文化产业产出增多。
(五)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是按原价计算的文化产业年末全部固定资产总额,是文化企业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建造、安装、扩改建、技改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数。该指标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原有总规模的价值。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不断增加,文化产业生产的规模将不断增大,产出增加。
三、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文化产业财政工具效应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选取文化事业费X1、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X2、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X3、文化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占总收入的比重X4,以及文化事业单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X5 作为自变量,将文化产业增加值Y②作为因变量(表1),样本区间为2001~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2~2013)。
本文根据PLS算法编制了matlab程序, 将相应数据文件存入工作空间中, 按照程序提示输入文件得出以下结果。
(一) PLS成分数的确定
PLS算法要求,当交叉有效性小于0.0975 时,计算终止。因此选取2个PLS成分就可以满足精度要求(表2)。表2显示,当选择2个PLS成分时,累计交叉有效性为0.925,PLS成分对自变量X的累计信息利用率达到80.1%,并能解释97.4%的因变量Y的变异信息,该分析方法对本研究有较高的分析精度。
(二) 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变量投影重要性(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Projection) 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VIPj为第j 个自变量Xj的投影重要性指标,P 为自变量的个数,Whj 为轴Wh 的第j 个分量。matlab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文化事业费X1、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X3、文化事业单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X5的VIP值都超过1,说明在本模型中这三者是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重要财政工具指标。其中,文化事业费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解释作用最强,这说明随着文化部门文化事业费投入增加,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增加值明显增长。以上结果与文化产业定性分析是相符的。
文化事业单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X5在VIP图中占第2位,这说明文化产业增加值与文化产业固定资产高度相关,二者呈现一致的增长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文化产业企业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硬件投资是其发展重点。
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X3 在VIP图中占第三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增长主要是外延式增长,文化产业建设多体现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不足。
(三) 基于PLS的文化产业财政工具效应预测模型
通过PLS回归分析,我国文化部门文化产业财政工具效应预测模型如下:
Y=1.73+0.39X1+0.11X2+0.30X3-0.15X4+0.37X5以上模型中变量的系数均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其中文化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占总收入的比重X4的系数为负,这是因为过多的财政补助导致文化事业单位依赖性较强,自营能力相对减弱,这与前文的定性分析是一致的。
四、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文化产业财政工具效应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LS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得到了文化产业各财政工具的VIP值和其效应的预测模型,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由于文化事业费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大,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文化事业费投入,直接刺激文化产业产出的增长。对于财力较弱的地方政府,应实施积极的文化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涵养文化消费群体。
2.鉴于文化事业补助在事业单位总收入中的比重指标系数为负,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增强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
3.由于文化基建投资和文化事业单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是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加快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企业固定资产建设依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生产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
注释
①目前统计部门对文化产业税收及税收支出的统计数据还不完善,因此,文化产业税收和税收支出还无法作为独立的指标列入模型分析。
②所谓文化产业增加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文化产业单位向社会提品或服务而增加的价值总和。该指标能够从总量上反映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章.改革开放30 年文化产业回顾及前景展望[A].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9)[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车晓惠,叶前.国家统计局:2009 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 亿元[EB/OL].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0-5-4.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材整合 策略
整合英语教材不但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而且能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同时也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炼教材精华和升华教学精髓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发展多元智力和个人能力的支撑点,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高度的综合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教材的整合上,而不能按部就班地简单依照章节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闪光的思维火花来源于创新,新课标中英语教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多样化,要让英语课堂为学生思想的驰骋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优化组合新课标教材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一、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
为了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能力需要以及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适当地调整教材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更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1.模块或单元之间进行调整,调整各模块或单元的顺序。例如,对单元与单元、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英语教材中某个模块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关,可以将这个单元提前教学。2.单元内部之间的调整。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顺序就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重组可以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遵循这一顺序的学习活动能够省时省效。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单元内容重组时,既要考虑语言承载的文化难度,又要考虑语言难度。例如初二英语上册Module3 Journey to space, 话题与太空旅游有关,难度较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相对陌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中心,简化难点,应将教材中的Activity3作为教学的重心,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内容以后,自然进入活动5,并对活动5内容稍微进行调整:将呈现的题目变为:(According toActivity3,5and 6) Use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Say something about astronauts、scientists、yourself or other people.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到3,5,6这几部分中去搜集信息,组织语言,体会其深刻含义,练习表述。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当前,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非常有限,重“精”轻“泛”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的充和延伸是教师必须要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单词,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词汇量逐渐扩大,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适时增加相关的写作和阅读训练也非常必要,也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讨论等。例如,初三英语上册Module 3 Sporting life, 话题是谈论体育明星和体育比赛, 语法是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学生通过操练,在掌握语言结构的同时,既能感悟语言功能,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又能了解相关的体育明星和体育比赛的信息。教师可以继续开发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完成情感和知识目标,为了扩大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到网上搜索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明星的简历及他们的照片、有关奥运的语篇是不错的办法。
三、通过整合学科间的课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学科的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它承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事物联系的整体性。比如可以在英语的任务型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其他学科与英语学科相联系的综合的横向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真实的问题情景,也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使学生置身于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就掌握了所需要的知识。
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使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过程,是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结晶,有效地融合了学生的创造力与老师智慧。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统一,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与教材的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满足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6
关键词:时间序列 财政收支 预测
一、时间序列分析
(一)时间序列是指将某种现象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
时间序列是现实的、真实的一组数据,而不是做实验得到的。既然是真实的,它就是反映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因而,时间序列背后是某一现象的变化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对时间序列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用时间序列的过去信息来预测未来,即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未来做出预测,也称为简单外延方法。
客观现象的性质多种多样,发展的时空条件千差万别,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可胜数。就共同规律而言,时间序列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及分析方法:
(1)长期趋势变化:受某种基本因素的影响,数据依时间变化时表现为一种确定倾向,它按某种规则稳步地增长或下降。长期趋势一般分为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线性趋势使用的方法有:滑动平均法、线性模型法。非线性趋势采用:二次曲线法,指数曲线法等。指数曲线法也是本文使用的方法。
(2)季节性周期变化:受季节更替等因素影响,序列依一个固定周期规则性的变化,又称商业循环。采用的方法:按月(季节)平均法,趋势剔除法;
(3)循环变化:周期不固定的波动变化。采用的方法:剩余法;
(4)随机性变化:由许多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序列变化。不规则变化分为确定性变化和随机性变化。对于不同的变化分别采用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和随机性的分析方法。
(二)长期趋势变化的测定,包括的几种方法简介
1、滑动平均法
滑动平均的目的在于消除原时间序列数据中的短期(季节性和不规整)波动,因此滑动的间隔长度应适中。一般来说时间序列是月份资料,间隔长度取12,;若是季节资料,间隔长度为4;若时间序列具有周期性变化,则间隔长度应为周期长度。
利用滑动平均法测定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的做法如下:设滑动平均的间隔长度为m, 则滑动平均数序列为:
,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
2、线性模型法:
3、曲线模型法:
二、财政收入分析与验证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为了对财政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进行研究,收集财政公开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践分析检验,财政收入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1数据分析,财政收入呈逐年平稳增长趋势,描绘趋势图如下:
分析图1,该曲线呈逐年增长趋势,并且类似指数型增长模型,可以考虑采用指数模型分析。但是前十年增长趋势较为缓和,而后十年曲线的趋势较为陡峭,因此采取前后十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分析,从2000年作为分界线,前后十年各自的趋势图如下:(图2、图3)
(二)建立数学模型
(三)拟合值与误差分析
1、计算拟合值与误差
计算1990-2000与 2000-2010年的原始值、拟合值以及相对误差分别对比如下:
2、趋势图和相对误差分析
根据表2计算的拟合值绘制趋势曲线,如下图4、图5所示:
由图可见,原始图形和指数曲线的趋势曲线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可以根据指数曲线预测趋势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两个误差都无限接近于1,可以认为预测值与实际值是无偏的,即可用该趋势曲线预测趋势值。
(四)趋势值验证
前十年趋势验证:根据趋势曲线,预测2001年的收入,即:
三、指数曲线分析在财政支出数据的验证:
根据上述对收入的分析过程,采用相同的方法,对财政支出数据进行趋势拟合与预测,验证该方法在同类数据中的适用性: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如表3所示)
(二)建立模型和相对误差分析
同理,可以计算得到支出后十年曲线函数:
计算1990-2000与 2000-2010年的拟合值以及相对误差分别对比如下:
根据表4计算的拟合值绘制趋势曲线,如下图6、 图7所示:
原始图形和指数曲线的趋势曲线拟合效果较好。
分别计算误差: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两个误差都无限接近于1,可以认为预测值与实际值是无偏的,即可用该趋势曲线预测趋势值。
(三)趋势值验证
支出数据前十年,计算2000年时,即:
支出数据后十年,计算2011年时,即:
根据该趋势,当t=7时,即2012年财政支出为: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简单的曲线模型,对常见而且重要的国家财政收支进行了分析、拟合和预测,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也能较为准确和合理的拟合曲线,预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不过,虽然本文完成了对财政收支的曲线模型的建立,误差分析,趋势值计算等,但是在与对预测准确性,误差有效性等方面,还未能进一步取得研究,希望日后能能进一步取得更好的结果,该方法在其他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还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