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实体经济领域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当虚拟经济崩溃,经济遭遇去杠杆化,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此,欧洲各国需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虚拟经济过大的问题。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对实体经济有推动、催化作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风险,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还会挤占实体经济的投资。必须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统筹兼顾, 均衡协调发展,并且着重把握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引导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回归。
短期危机救助与长期经济改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债务风险的积累有其内生原因,政府救助只能在短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欧盟经济失去生产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欧元区过早推行货币联盟,覆盖了一些不具备统一货币基本面的国家,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不统一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生产力很难被驱动。其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致使经济不断下滑,而货币高估又使得出口恶化。第三,由于全球制造业正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欧洲制造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第四,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周期性产业。
从长期来看,欧洲需要推行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长期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深化经济治理改革,增强欧元区国家经济竞争力,并推动经济趋同进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欧元区存在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并存的制度缺陷,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和独立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调控,而财政政策权利保留在欧元区各国政府手中。当发生危机时,成员国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在举借新债困难的情况下,各成员国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债务。每一项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适度强劲的经济复苏,欧洲经济政策目前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扭转经济颓势,然而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紧”的局面下,经济增长步履艰难。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跛脚”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且无法通过简单的政策调整或援助解决。解决债务危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的制度性缺陷,推行财政统一,实现不同成员国财政一体化改革。
经济低速发展与社会高福利
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可以看作高福利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战”后,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低迷,财政收入大幅降低,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财政开支不堪重负,欧洲各国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运转。
经济发展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失衡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次危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就在于社会保障的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过高的福利制度极大弱化了国民的工作意愿和创业精神,导致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国家整体竞争力下降。健康的社会福利制度关键在于动态的可持续发展,过高的、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衰退。
欧洲内部自救与外部救助
欧债危机的应对路径包括内部自救和外部救助。欧洲国家在寻求外部援助之前,应首先自己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外部救助。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大规模爆发,内因可归结为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度缺陷和高福利制度,外因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无论内因还是外因,都无法通过外部援助改变,外部救助只能暂时避免受援国违约和破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而紧缩财政的内部自救使经济恢复更加艰难,失业率持续攀升。两种救助方式各有优缺点,欧元区应权衡两种方式的利弊,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既不能造成过度依赖对外援助,也不能让经济持续低迷。
政府救助与防范道德风险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市场 资源配置 经济权力 信息对称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45-01
1总体概述
从经济学被人们认知的那一天起,市场就已经开始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效率和公平是一个百年的经济学难题,答案至今也只停留在如何把“经济蛋糕”做的更大的层面上,那对于如何做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便是经济学者们共同所关注的问题,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到底起到何种程度的作用呢?它自身存在着哪些优缺点呢?首先我们还是要对市场这个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认识。
2市场的概念及对其认知的历程
所谓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之分。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的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市场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有序性四个基本特征。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
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个人满足私欲的活动将促进社会福利”为逻辑起点,推演出市场就是“自由放任”秩序。在这种最初的认知里,人们完全不用担心这种自由放任将制造混乱,“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把自由放任的个人经济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
第二阶段是被称为新古典的“完美”价格机制论,新古典在引入边际概念和数学论证的基础上,为新古典的“自由放任秩序”建立了形式上“完美”的数学模型:一般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价格是最重要的自变量,这一模型也可以叫价格机制。达到一般均衡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资源在价格的指引流动的过程,所以,价格机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新古典的市场概念除了增加形式上“完美”以外,实质上并没有给古典理论增加新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说,新古典“完美”的数学模型下的表皮下,依然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秩序,“新”更是“新”在形式上。
第三阶段是凯恩斯提出的“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行的,看不见的手有时并不存在”的观点,他认为市场会失灵,如在垄断行业中。因此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进行修正。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正是合理有效的利用了这些政策,才让我国经济依然得到平稳有序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科斯的产权明确论,同样面对的问题是市场失灵,科斯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外部性效用问题是可以通过明确相关产权利用市场来解决的。而张五常更绝对,他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效用,只存在不明确的产权状态。无论如何,科斯给市场概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他让人们意识到,市场的关键并不在于非人格化的机械的“价格机制”,而是在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权力。
3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作用分析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波动比较及时、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市场要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保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否则,价格信号就会失真。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竞争性市场才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2)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以外部的强制力,迫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
(4)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企业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接受者,主要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就会自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表明该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企业则会缩小生产规模,转而生产其他商品。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和企业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5)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价值。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以高于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样,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哪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好,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生产成本低,哪个企业就获利较多。因此,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资金、技术、劳动力必然向经营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这样,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便会自动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必要提醒的是,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前提条件是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要对称;否则,竞争的结果可能是劣胜优汰。
总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但市场配置资源客观上仍然存在不足。当一定时期资源配置出现问题,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存在失衡时,可通过财政政策来把掌握或控制的资源转移分配到急需发展的领域,使经济结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Chapter,1776,3(1).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3
省区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本文先总结了经济周期的最近的研究文献,找出其影响机制。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测度了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和经济周期波动,总结和比较了两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测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协调性、产业结构相似度、经济外向度差异以及一些具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因素都会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最后,鉴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同步性;测算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周期同步性(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是指在特定时期内, 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循环阶段在方向和波幅上所表现出的趋同性, 通常是以两地区之间实际经济活动的双边相关性来反映两地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程度, 相关系数越大, 两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程度越高(程惠芳、岑丽君,201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商品、服务乃至资金流动的增强, 各地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开放的经济体系下, 一地的经济波动就很容易通过全球化的各种途径向其他地区传播, 并逐步形成更大范围上的周期性波动。
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国内玩经济周期同步性理论进行梳理的同时, 对近年来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述评总结。从而找出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因素和机制。同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算1978年-2011年的数据测算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对于剖析我国经济的增长状况、及其影响机制,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共同繁荣。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周期同步性,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测算计量,从而把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内容引进到我们的经济发展决策之中。
2 文献回顾及评述
关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主要是围绕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展开的。现有研究中所关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边界因素、双边贸易、产业结构相似度、经济开放程度、制度因素等等。Clark与van Wincoop(2001)对跨国研究中引入了边界效应,其处理方法是如果两国之间相邻,则虚拟变量为1,反之,则为0;同样的方法可以见Christian Volpe Martincus(2007)年对南美洲的经济周期研究。
Kose与Yi(2006)运用21个OECD国家的年度数据估算了经济周期同步性和双边贸易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Firdmuc(2004)使用OECD国家1990-1999年的数据证实了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产业内贸易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Kenen and Krugman (1991)。Imbs(2004)发现,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的国家在面临产业层面的冲击时,由于国家之间的内在相似性,产业调整路径比较相似,因而经济波动的过程大体相同。Lee与Azali(2009)在研究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产业专业化模式的动态关系时发现,产业结构越是相似,经济周期就越同步。
欧洲国家由于自身的开放机制已经成熟,所以对经济开放程度影响经济周期同步的研究不多,往往更多地市从国家贸易、资本流动、国际投资方面进行考虑。笔者看到Wuetal (2009)的研究表明,FDI对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认为较之于双边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FDI能更好地解释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变化。
另外还有些学者在研究中考虑了其他对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因素,如:Ottoetal. (2001)发现国家的经济和制度特征也会对同步性造成影响;国家间政策的协调程度越高,就越是有利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提高( Bower and Guillemineau,2006; Calderonet al,2007)等等。
自1978年改革开放进入市场机制以来,国内的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问题引起一些学者注意,如程惠芳与岑丽君(2010)利用1990-2008年中国和27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研究了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贸易强度对中国与发达贸易伙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强于投资强度;对中国与发展中贸易伙伴而言,贸易强度、FDI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同步性有显著地正效应。黄玖立等 (2011)则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改革开放进行阶段对比。这两篇文章在研究经济周期同步性时,都是对时间序列进行滤波得到周期成分,然后再用得到的周期成分计算相关系数,这种方法能形象地反映经济周期的分布趋势,但不能求出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对面板数据分析造成困难。本文在查阅文献后,引入了新的方法,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同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和展示,同时指出其不同的优劣之处。
因此,本文是在借鉴国家间(欧盟,美国等)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基础上,认为经济周期同步性收到双边贸易流量 、产业结构相似度(Kenen and Krugman 1991)、地区财政间协调度、经济开放度等影响。
3 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测算
目前用来测算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HP滤波方法,先剔除原序列中的趋势成分,以获得原序列的波动(周期)成分,再对周期成分计算相关系数,以揭示出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另外一种是黄玖立等在论文采用的两两省区之间系数相关法来衡量。
因此,Cerqueira、Martins(2007年)为了捕捉经济周期同步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经过数学上的推理运算,推出了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在时间点t的指标公式:
(1)
其中, 为同步化指标,表示省区i和省区j之间的实际经济活动在时期t的相关性, 、 分别表示省区i与省区j在t年的真实GDP增长率 , 、 分别表示时间样本区间内省区i与省区j真实GDP增长率的均值。 的取值范围为(-∞,1],取值越大表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越强。
3.1 HP滤波法
数据采用的是1978年为100为基期不变价的GDP自然对数,时间跨度从1979年到2011年,反应的是经济波动的趋势,根据Hodrick、Prescott(1990,1997)提出的HP滤波法,从中国各省区的真实GDP增长率分离出长期趋势部分和周期波动趋势部分,以周期波动趋势部分表示各地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波动平滑化、微波化趋势明显,即周期长度逐渐拉长, 周期波动幅度逐渐收窄,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市场的力量在经济周期调整中逐渐占优有关。改革初期同步性较弱,与各地区经济自主性不断增强有关,而1993年以后GDP周期分量的差异性不断缩小,同步性有增强的趋势。
3.2 经济周期同步相关系数值
采用的是Cerqueira、Martins公式法,中国31个省区1978-2011年经济周期同步化的水平的计算结果,如下图2所示。
上表中1978-2011年相关系数值,分别是各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平均相关系数值,如1978年是采用当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两两相关的经济周期同步性的456个观测值的平均值。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经济周期同步性呈现出先波动,后明显上升,到趋于平稳的态势。
结合两图,有几点需要解释,一是1978-1983年经济周期特征是开始时出现下降,且波动较大,但稳定中有所上升,原因是改革开放一些地区先富的政策,东中西部增长速度不均衡,东部增长较快,而中西部相对较缓;1984-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东部梯度产业开始转移,经济周期同步性呈现波动性上升;在1990-1992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两点:一是改革开放的不深入,一部分地区提前发展,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同步;二是时下不稳定的政局和政策,也会对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影响。1993-1998-2006趋势是快速上升后平稳。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走势与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的却是不同,根据许统生等认为这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密切程度有关,前期中国与世界经济分割明显,受影响不大,后期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使其与世界经济同步性增强。
比较两种系数的优缺点,可知,HP滤波法反映的经济周期的同步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但不能识别省区间在单一年份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而Cerqueira、Martins公式法抓住了时间的变化性,具有一个显着的优点,即它能够识别出单一年份各地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年份内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异步性和在经济波动稳定时期经济的同步性。然而,这种估计方法的缺点在于:所获得变量是高度自相关(Cerqueira、Martins,2007)以及只采用实际GDP增长率,而没有考虑各地GDP的基数不同。
4 总结
本文首先提出了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研究目的,接着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总结认为:地区双边贸易、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性、经济开放度、以及自然因素形成的边界效应、东中西“俱乐部”特征这些因素都程度不同的对经济周期同步性,是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机制。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的政策涵义如下。首先,中央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合理对产业、财政、外贸进行调控,在政策力度和实施时间上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其次,鉴于中国由于自身发展机制等原因,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提高对于帮助缩小人均收入差距未能很好的得到,为了缩小省区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提升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Imbs, J. “Trade, Finance, Speci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6(3) , 2004, pp.723-734.
[2] Bower, Uwe and Guillemineau,Catherine.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across Euro Area Countries”,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6 ,No.587.
[3] Firdmuc, J. “The Endogeneit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 Criteria,Intra-industry Trade and EMU Enlargement”,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2(1) , 2004, pp.1-12.
[4] Cerqueira, P. A . and R. Martins. “Measu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Using a Panel Approach”, Economics Letters, 102(2) , 2009, pp.106-108.
[5] 程惠芳、岑丽君(2010):《FDI、产业结构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经济研究》第9期.
[6] 黄玖立、李坤望、黎德福(2011):《中国地区实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世界经济》第9期.
【作者简介】
李冲,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要素;成本;收入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项目投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管理实现“获利”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投资必然是风险与收益并存,不存在完全“安全”的投资,即使是政府债券仍可能存在风险(风险或通胀对收益造成的不利影响等)。因此,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不是规避一切风险,即“绝对的风险厌恶”,而是在接受一定程度风险的同时,综合考虑风险是否可控,收益是否足够补偿风险等。控制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项目决策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综合分析项目的各种风险、提出应对解决风险的方案、估算项目预期收益等,从风险与收益两个方面综合对项目进行评估与决策。常用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很多,如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净现值法、获利能力指数法、内部报酬率法等。各种投资的决策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及投资者自身的需求选择最适当的方法。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影响投资分析模型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就是“成本”与“收入”,两者基本上决定了项目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下面将讨论这两个重要变量,对可能导致变量“失真”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
一、对于成本的分析
成本的定义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①”。能否合理预测成本将直接影响对项目风险的评估、控制及项目自身的决策选择。
(一)准确界定成本的范围
预测成本时首先需要关注成本变量的范围。根据项目的情况,按照相关性与非相关性原则,确定哪些变量需放入模型中加以考虑,哪些不需要放入模型中。相关性是指要考虑与投资相关的全部变量,“一个都不能少”;而非相关性是指要将与投资不相关的变量鉴别、剔除,“一个都不能多”。例如:在考虑单独项目的自研设备成本时,一般只需要考虑其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而该自研设备的研发成本是否以分摊的形式计入设备成本及计入的比例,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二)分析其它因素对成本的附加效应
预测成本时需要关注其它因素对成本造成的附加效应。对于一个项目投资而言,项目周期有时候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其它因素都会对成本的预测产生附加效应。其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通货膨胀对于成本影响、利率变化对于成本的影响、汇率变化对于成本的影响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成本的影响等。
首先,通货膨胀率对成本的影响。在项目周期中,对于按照财务年度持续支持的运营性成本大多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例如人力成本、日常经营性支出等。这是因为,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人员的工资与各种物品的价格都会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角度,按照项目初始时的数据来预测成本,必然会出现低估实际成本的情况,从而高估项目收益。自从纸币成为流通货币以来,便出现了通货膨胀,且从整体上看通货膨胀率一直是正值。即使在某些特殊年份,由于经济周期波动等原因出现通货紧缩,但从长期来看,商品价格水平仍然是不断上升,因此通货膨胀对于成本的附加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利率对成本的影响。在利率非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水平往往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的变化与政府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水平主要是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国际经济环境、政治性因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利率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准确预测,但它对项目投资分析却有重要意义。在项目投资中,如果投入的资金全部为自有资金,则利率即为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只有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利率,项目投资才有意义与价值。如果投入的资金全部或者部分为借贷资金,则利率即为借贷资金的实际使用成本,借贷资金的本息和将列入投资模型中的成本支出项,只有项目的净现值为正,项目投资才有意义与价值。最终,利率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项目的决策。
第三,汇率对成本的影响。在国际项目投资中,涉及到本币与外币的兑换问题,由于各个国家采取不同的汇率制度,因此产生汇率风险。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主要由本国货币与外币的供求状况决定。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外国商品的偏好、生产力水平、利率水平等。汇率的变动给国际项目投资增加了额外的成本与风险。例如,当使用人民币进行海外项目投资时,可能由于人民币的升值或者外币的贬值,使最终用外币计值的投资收益兑换成人民币时,出现收益缩水、无收益、甚至亏损的情况。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使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债的价值大幅缩水。这表明,在评估海外投资项目时,汇率是影响成本与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是法律法规对成本的影响。对于国内的投资项目,由于信息相对明确公开,法律法规对成本的影响往往是不易被忽略的。而在海外投资项目中,由于国情、文化、法律的国别差异及获取信息的难度较高,可能给项目的投资带来额外的、潜在的成本或风险。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不同国家的劳动保护法给投资者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果投资者对当地相关法律缺乏足够了解与重视,可能会低估雇佣本地员工的成本及福利项目的支出,忽视在辞退本地员工时可能引起的纠纷及因此造成的损失。
以上的几点要素在确定项目投资分析的成本部分时,需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分别加以考虑,并配以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货膨胀率、利率及汇率等要素所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加以控制,而对于投资地法律所带来的风险则可以在投资前通过尽职性调查来将风险转变为可控的成本。
二、对于收入的分析
任何一个项目的收入都来源于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而这种销售的实现除了受到价格、产品周期、消费者偏好、供求关系等微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周期与国家发展战略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在考虑项目周期内各财务年度的收入时,往往对于影响收入的微观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却容易忽视宏观因素对于收入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周期对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繁荣使人均收入水平上升,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总需求;反之,经济萧条使人均收入水平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减少总需求。在经济萧条时,项目的收入可能因产品(或服务)价格或需求量的下降而减少。特别是全球经济萧条时,进口国政府往往会为保护本国产业,减少本国失业率而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品(或服务)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将对出口企业的收入造成巨大影响。
其次,国家发展战略对收入的影响。一国政府为实现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结构高级化、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政策目标,或履行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往往会通过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对一些符合特定要求的项目进行支持。支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低息贷款等,可能直接增加项目投资分析的收入(财政补贴),或项目的最终收益(税收优惠政策、低息贷款)。这些政府支持在投资分析模型中一般不会被忽略。提出这一点的意义在于特定情况下,需要考虑政府是否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地实现有关承诺。
以希腊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为例,希腊为了达到欧盟所要求的“在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需占其总发电量的20%以上”的强制规定,于2010年6月4日颁布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其中规定:对内陆的风力发电厂,上网电费价格提高到87.85MWh;对于岛屿的风力发电厂,上网电费价格提高到99.45MWh。如该项目未申请政府补贴,则上述价格再上浮20%。新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电价较2006年提高了7.7MWh。
希腊平均电价约55MWh。固定上网电价与平均电价的差额,政府将通过财政支出的手段进行补贴。此外,还可从“如果该项目没有申请政府的补贴,则上述价格再上浮20%”的规定中看出,开发商进行风电投资的时候,还可向政府申请一次性的补贴。这些政策使投资者在一般情况下有着稳定的收益预期,有利于刺激投资者加大对风能的投入,最终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无论是固定上网电价还是政府一次性补贴,都属财政手段的范畴,都以一国的财政收入作为支出来源,对政府的财政平衡造成一定压力,甚至可能增加政府财政赤字。当政府本身已经存在严重财政赤字的情况下,这种以财政支出为担保的激励政策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实施,就成为一个疑问。由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补贴,一旦政府因赤字问题紧缩财政支出,会使得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亏损。
当前,希腊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除非希腊最终退出欧元区,否则缩减财政支出成为希腊的唯一选择。与其它的财政支出相比,对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显然紧迫性更低,且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而带来的政治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希腊政府虽未修改《可再生能源法》中关于上网电费价格的规定,但多数风电投资商对希腊风电投资的收益预期大幅下降。这说明,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必须评估该政策的可持续性,避免因政策改变而带来损失与风险。
“成本”与“收入”两者共同决定了项目投资的收益,两者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决策与选择。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进行项目投资分析时,必须要保证分析模型中变量范围选择的准确性、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综合考察其他因素对变量的附加效应、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控制项目投资的风险,协助项目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5
中国税制试题
课程代码:0014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税法效力分类角度来看,《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属于
A.税收规章 B.税收法规
C.税收法律 D.税收条约
2.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效力
3.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的税制要素是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4.通过市场买卖行为,税负由卖方向买方转嫁,这种转嫁方式属于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混转
5.如果某国税制采取累进税率,收入多的多征税,收入少的少征税,没有收入的免予征税。该税制符合
A.税务行政原则 B.社会公平原则
C.国民经济原则 D.财政政策原则
6.个人应该缴纳的税收,必须明确规定,不可含混不清,这体现了亚当·斯密所提出的
A.平等原则 B.确实原则
C.便利原则 D.节约原则
7.下列关于税制改革基本思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高税率 B.宽税基
C.简税制 D.严征管
8.核定营业税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A.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
B.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营业税税率)
C.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D.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营业税税率)÷(1-营业税税率)
9.某公司进口一台设备,成交价格为10万元,运达我国输入地点的运费为1万元,保险费、手续费等共计2万元。关税税率为20%,该公司应纳关税为
A.2万元 B.2.2万元
C.2.4万元 D.2.6万元
10.烟叶税的征收机关为
A.烟草专卖局 B.财政机关
C.国家税务机关 D.地方税务机关
11.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的标准为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
A.2% B.2.5%
C.5% D.14%
12.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是
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B.税收滞纳金
C.赞助支出 D.坏账损失
13.下列各项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加班工资 B.季度奖
C.保险赔款 D.股息收入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是
A.地下水 B.原油
C.天然气 D.盐
15.下列不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的是
A.城市 B.县城
C.工矿区 D.农村
16.就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总额课税,以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为纳税人的遗产税类型属于
A.总遗产税制 B.分遗产税制
C.混合遗产税制 D.综合遗产税制
17.我国车船税的税率形式采取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幅度税额 D.累退税率
18.甲、乙、丙三人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丁为担保人。以上四人中,不需要缴纳印花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的,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为
A.1% B.3%
C.5% D.7%
20.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是
A.以财产税为主体 B.以资源税为主体
C.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 D.以流转税和财产税并重为双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固定性
E.返还性
22.差别比例税率的形式主要包括
A.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B.时间差别比例税率
C.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D.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E.质量差别比例税率
23.税收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
A.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 B.税收收入充足原则
C.征收内容明确原则 D.税收征收耗费最小原则
E.税收有利资源配置原则
24.根据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不同处理,可将增值税分为
A.生产型 B.收入型
C.全面型 D.现代型
E.消费型
25.下列关于营业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A.委托加工业务,应当征收营业税
B.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C.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纳税人销售不动产的,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E.保险业的纳税期限为一个季度
26.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
A.股份制企业 B.事业单位
C.个人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E.合伙企业
27.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属于应税收入的有
A.租金收入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C.接受捐赠收入 D.财政拨款
E.税收返还款
28.下列行为需要缴纳契税的有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土地使用权转让
C.房屋买卖 D.房屋赠与
E.房屋交换
29.下列凭证免征印花税的有
A.缴纳印花税的凭证抄本
B.将财产无偿赠给政府所立的书据
C.无息贷款合同
D.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的租赁合同
E.财产保险合同
30.公共收费包括
A.证照性收费 B.惩罚性收费
C.补偿性收费 D.集资性收费
E.过桥费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价内税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2.简述对所得额实行分类征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3.简述房产税的概念及其征收范围。
34.简述车辆购置税的特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甲食品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2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销售食品给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0元;
(2)零售食品给消费者,取得含税价款58500元;
(3)向农民收购粮食,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价款80000元;
(4)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食品添加剂,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元;
(5)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白糖,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00元。
要求:(1)计算甲食品企业2013年2月的销项税额;
(2)计算甲食品企业2013年2月的进项税额。
36.甲化妆品公司委托乙化妆品厂加工一批化妆品,委托加工该批化妆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价格为100000元,支付加工费40000元;另外,甲化妆品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关税完税价格为175000元。化妆品的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税率为30%。
要求:(1)计算甲公司委托加工化妆品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2)计算甲公司进口化妆品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37.某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度的财务资料如下:
(1)实现货物销售收入2000万元;
(2)销售成本为1000万元;
(3)管理费用2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
(4)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公益性捐赠支出50万元;
(5)销售税金及附加10万元。
要求:(1)计算准予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
(2)计算准予税前列支的公益性捐赠金额;
(3)计算201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
38.王先生为中国居民纳税人,2013年5月份的收入如下:
(1)劳务报酬收入20000元;
(2)中奖收入30000元;
(3)稿酬收入50000元。
要求:(1)计算劳务报酬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2)计算中奖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计算稿酬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9.A公司购买一块土地的使用权,成交价格为1500万元;B公司赠与C公司房屋一幢,该房屋的市场价格为200万元;D公司与E公司交换房产,D公司房产价值为300万元,E公司房产价值为200万元,E公司向D公司支付差价10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的契税税率为3%。
要求:(1)计算A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2)计算C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3)计算E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财政政策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约哈瑞窗”;高中政治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21-03
“约哈瑞窗”(Johari Window)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者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提出的一种关于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管理工具,也称“自我意识的发现一反馈模型”。根据其理论,人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象限”: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公开区指双方都知道的内容,盲目区指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盲点,隐秘区即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区指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真正有效的沟通只存在于公开区。在盲目区和隐秘区,由于受信息掌握不对称及潜在心理因素的制约,人们难以完全做到“知己知彼”,沟通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约哈瑞窗”理论同时指出,如果“公开区”扩大,相应“封闭的私人区”就会缩小。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要不断扩大公开区,缩小盲目区和隐秘区,并揭明未知区。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中政治课对师生、生生间心理交流的要求更高也更迫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引导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对课程充分理解与认同,才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因此,如何从心理转化的角度审视人际交往中心理接受对教学的影响,探索并构建基于“约哈瑞窗”的中学政治“约哈瑞课程”,实现公开区的最大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扩大公开区,深化对“约哈瑞课程”的课堂体验
课堂教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与沟通,其变化的理想趋势是将完全真实的自我呈现给与你交往的对象。而课堂教学中,师生对教学内容、步骤环节、重点疑难等均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在这种“你知我知”的情况下,双方是透明的或者说是无隐秘的。因此,如何放大“开放我”,增强彼此共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防备,并获得学生认可,必须坦诚而热情地对待学生,向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教师的可敬可亲,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与认知互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师生间的心灵互动,有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突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吐露心声表达个人的求知诉求,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采取如下策略推进教学。
首先,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包括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等在内的若干“投资研究团队”。人人都渴望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饰演一个基于特定知识背景的角色,必将极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根据角色分工,各“研究团队”通过组内协商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如作为储蓄组代表的“某银行业务部主管”应主要厘清储蓄的种类及各自收益情况,准确分析储蓄相对于其他理财项目的优缺点;作为股票组代表的“股票经纪人”需弄清投资股票的利弊、交易的注意事项及获利途径等;作为债券组代表的“债券投资顾问”要弄清债券的概念、种类、投资回报及风险系数等;作为保险组代表的“保险专业人士”应了解保险的起源、种类及投资特点等。
其次,通过师生合作,建立包括学习反馈、资源导航、探究展示等板块的投资理财WebQuests专题学习网站。学习反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有关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并以在线考试的形式自主检测掌握情况。资源导航,有些资源是教师归类整理的投资理财相关资料存档,但更多的是学生于课前根据自身能力与需求进行的资料存档,如利用网络获取的与自己研究任务相关的信息、去图书馆查阅的投资理财的相关书籍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E-mail、QQ或个人微博等为学生提供在线帮助。探究展示,要求学生根据本团队所掌握的信息自主设计理财方案,在上传至网站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所采取的方式不限,而其他小组则可通过现场提问、网络投票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与反馈。
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和创设学习网站,为学生架设从接收性学习到发现式学习的桥梁,从而深化了课堂体验,内化了学习策略,以便扩大“约哈瑞课程”的公开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缩小盲目区,扫除“约哈瑞课程”的实施障碍
信息掌握不对称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如师知生不知、师不知生知等,后者即所谓盲目区。盲目区,作为教学互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制约着教学的可持续实施。这就要求师生尤其是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为学生扫除障碍,缩小盲目区,实现师生有效分享。
1 真诚倾听,谦逊接纳
只有胸怀谦卑、放低姿态并虚心接纳对方的意见或建议,才能促使其放下心理防备,真实表达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缩小盲目区需真诚关注对方、倾听对方。因为人都渴望表现自我,希望他人倾听自我。当这种心理得到了满足时,其态度才是积极主动的。如教学互动中教师应专注学生的言谈举止,并适时做出诚恳回应,以示“友好”,并赢得“尊重”。
2 异位思考,搁置争议
由于盲目区的存在,师生对信息的掌握与理解存在差异甚至分歧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就应弱化分歧,搁置争议。这就要求师生尤其是教师,应进行异位思考。如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认知存在不足、过失甚至错误时,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立场先观察后定论。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更有“人情味”,也更具科学性。
“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涉及储蓄存款、银行利率等概念,师生可进行如下互动:
师:若CPI同比上涨6.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理性应对措施是什么?是提前归还债务,持有债券,增加储蓄,还是增加现期消费?
生:通货膨胀意味着纸币贬值,即同等数量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因此延迟还债才更划算。同时,如果同期债券利率、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涨幅,消费者的实际收益则均为负,此时持有债券或增加储蓄并非理性之举。因此,增加现期消费才能使损失最小。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十分到位。那么,假如在ABCD四个时间节点CPI涨跌幅度分别为6%、-0.5%、3.5%、5.5%,请判断居民或国家的下列做法是否合理?在A点居民减少储蓄、增加现期消费,在B点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C点扩大生产调整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在D点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生:一般说来,CPI增幅持续大于3%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增幅大于5%即为严重通货膨胀。A点CPI涨幅为6%,已属严重通货膨胀,此时应增加储蓄、抑制消费;B点CPI为负,为通货紧缩,应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正确的;C点CPI超过3%但未达到5%,应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D点CPI超过了5%的通胀“红线”,应提高税率以抑制消费并提高银行利率以减少流通货币量。
师:分析得很……(被学生打断)
生:老师,我认为A点的分析存在问题(教师请该同学阐述观点,仔细倾听并适当记录)。
生:基于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的分析,结合A点CPI的高位运行,从政府角度来说,确实应增加储蓄、抑制消费,但是基于居民角度的理性做法则应是减少储蓄、增加现期消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所以对A点的理解关键在于角度的选择,是政府还是消费者?所以我认为“在A点居民应减少储蓄、增加现期消费”这一说法应辩证看待。
师:(稍作思考)的确,以不同视角审视某一观点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观点中的“居民”二字恰恰是其他同学所忽略的吧!该同学的看法颇有见地,我同意!当然,持不同观点者可以保留意见。姚同学,你怎么看?(作幽默状)
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问题出现不同见解是时有发生的事,而虚心倾听他人看法,坦诚接纳不同意见,或索性搁置争议,不失为缩小盲目区、加深认知体验、提升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消解隐秘区,拓展“约哈瑞课程”的交往空间
隐秘区的存在为师生间沟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为实现教学双赢设置了无形的障碍。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启发式教学或许能为消解隐秘区,拓展“约哈瑞课程”的交往空间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第一步,确立话题。教学初始阶段,师生交流处于公开区,沟通自然融洽。随着互动的深入,交流步入隐秘区。此时,为避免产生心理的突兀感,教师一方面应灵活巧妙地选择话题的切入点,使之顺水行舟,自然前进。另一方面,应确保该话题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使学生能够思有所指、言之有物。
第二步,心理刺激。若想将某些课程知识或实践技能授予学生,尤其是学生不甚了解的知识或技能,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实施心理刺激,展示符合他们需求的信息,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沟通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给学生以包容与理解,消除他们的心理戒备。
第三步,情感共鸣。依据学生的心理诉求,通过移情等方法改变自我的情感表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进而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心理接受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这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为高中政治“约哈瑞课程”由浅入深地推进铺平道路。
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的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理财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课前嘱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自己家包括购物消费、交通伙食等在内的月度消费总额,或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前往银行、物业公司、移动营业厅等查询房贷按揭、水电煤气、通讯资费等开支。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如何“节流”,为家庭开支合理进行预算,并通过“开源”,使家庭财富保值增值。
其次,展示案例。许先生,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家庭其他成员:父亲、妻子、女儿(18岁,高一学生)。许先生月收入6000元,妻子月收入2000元,两人均有基本社保,且工作稳定,父亲每月退休金2000元。家庭月支出3000元左右,银行存款17万元,购买国债5万元。家庭现有住房一套,市值100万元,每月按揭还贷5000元左右,另有汽车一部,价值近10万元。可在之前设立的学习小组基础上组建“理财事务所”,成员可任意选定某一角色,由“理财事务所”为许先生家草拟一份为期五年的家庭投资理财企划书。
最后,由“事务所”成员将“企划书”上传至专题网站相关板块,全班同学按预期收入、风险系数、可操作性、方案撰写质量各占25%权重的标准投票评选产生“最佳理财方案入围奖”。教师对入围方案进行简要评析,并从现金规划、风险管理规划、子女教育规划、投资规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财建议――“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年支出、资产按适当比例配置、投资有盈余则可适当追加、可买债券基金等。
教师以尊重学生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因启发学生而从学生那里获得启发,在收获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的同时,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成长空间。这样,其隐秘区也就渐渐被消解了。
四、突破未知区,延伸对“约哈瑞课程”的认知视域
“约哈瑞窗”揭示了未知区的存在。作为一个师生均“无知”且尚待挖掘的认知区域,对其突破的过程也就是延伸认知视域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这一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性呢?笔者认为,“自主体验-探究展示”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自主体验,通过亲身参与而收获的情感体会与心理反应,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能够使学生自主感悟教师未教、教材未提甚至现有理论体系未深涉的内容,在思维与实践的创新中收获“更多”。
探究展示,一方面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有了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战胜自我的实践契机;另一方面,尊重了个性差异,实现了资源共享,收获了知识技能,体验了民主合作,真正实现了学习资源的生成。
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教学中,笔者考虑基于投资理财WebQuests专题网站的探究展示平台,开展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
“股票组”借助网络游戏“股市浮生记”(如图1所示)。演示炒股流程:进入系统完成注册,在查询栏输入欲购买股票的代码,系统会自动弹出含有当日涨跌走势的日K线以供分析时用,如需交易则在交易栏输入代码即可进行委托交易了。游戏,让股票走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展示了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的投资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纳股票投资的收益性、流通性和风险性,解读股息红利和股票升值差价等收益来源也就水到渠成了。
“债券组”播放投资专家访谈DV“投资理财面对面”,让同学在直观的影音渲染中体会债券何以能成为投资首选,并结合资源导航板块相关内容,阐述债券的种类与风险系数。通过播放市民抢购国债及现场采访的自制视频,进一步解读债券尤其是国债的投资特点。
“保险组”播放保险小故事Flash若干,让学生了解保险的起源、发展及种类等方面的内容。以“十一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为背景,举例说明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流程,让学生在弄清购买保险注意事项的同时,充分认识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