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1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由独特网小编年糕整理编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内容,欢迎阅读,如若有最新,小编胡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一起来看看吧.本文仅供参考,如若资料不全,请以最终官网为准.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富源县按照四个明确、三个创新、六个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做到“四个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扶贫对象、明确脱贫责任、明确考核奖惩等措施

二、创新“三项举措”,解决“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难题

制作“识别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制作识别卡,识别卡成为贫困户的“第二身份证”,贫困户凭此证在县内可享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

三、用好“六个抓手”,解决“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难题

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抓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升入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危房产出重建,实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县经济刚刚度过止跌回升的攻坚期,产业培训尚需时日.

二是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重.

今后将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64个易地扶贫搬迁点、6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年底黄泥河镇和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宣威市围绕全年实现“2个贫困乡、20个贫困村出列和4.3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全民动员、挂图作战,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调整充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脱贫摘帽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

二、统筹安排项目资金

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和各类扶贫资金,以12个贫困乡镇和98个贫困村整乡整村推进为整合平台,把所有涉农资金和专项资金优先倾斜、优先整合、优先安排到贫困乡村.

三、多策并举扩大融资

成立宣威市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农发行申贷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并已按工程进度拨付使用.

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由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省扶贫办、省发改委和挂包宣威市的各部门登门拜访,主动对接,目前,全市共争取到各级挂包单位项目46个、资金7249万元,“四到县”切块资金3564万元,财政扶贫资金4397万元.

五、狠抓脱贫项目建设

宣威150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点已全部落实,其中139个点已全面开工,另外11个点正积极协调土地审批问题,争取尽快开工.

六、扎实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

投入资金1342万元,抽调3721名干部组建1176支入户调查小组,推进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不足.

二是有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难度大.

三是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今后将尽快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挂包单位帮扶的力量,推进贫困户帮扶计划落实落地,严肃查处落实不力和进度缓慢的人和事.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一、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双河镇是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全镇辖21个村街,4.6万人,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5个(春光、六岭、晁仓、许楼、百洋),贫困户1997户、贫困人口4696人,贫困发生率7%.其中一般贫困户711户2288人,低保户贫困户900户2008人,五保贫困户386户400人.2014年全镇减少贫困人口743人,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719人,目前实有贫困户1527户、贫困人口3234人.

二、脱贫攻坚推进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二年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的总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真正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及时召开党政联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镇扶贫工作领导组、成立双河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确定各村(街)扶贫专干,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全面工作;设立镇脱贫攻坚工作站,分管领导担任站长,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党政班子成员落实包村联户制度,及时调整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联村干部兼任工作队队长;各村统一成立村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镇、村两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根据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到2017年底实现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到2018年底全镇4500多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把脱贫攻坚列入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摸清底子、落实包保.通过为期3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退出不符合贫困条件157户418人,新识别贫困人口461户668人,在“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精准核查月活动,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9大类管理台账.机关站所全体人员全部包保贫困户,每季度至少一次进村入户开展核查,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与贫困户共商扶贫措施,拟定贫困户脱贫时间,完善《扶贫手册》填写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召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会,具体部署工作,与21个村(街)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制定《双河镇精准扶贫手册》和《双河镇脱贫攻坚规范档案培训指南》,解读业务培训要点,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纳入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印制双河镇到户扶贫政策明白纸和户用扶贫手提袋等,由各驻村帮扶人员入户走访时张贴发放.此外,通过建立双河镇脱贫攻坚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刷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相关政策,营造“人人重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内生动力”的总体局面未根本解决.

2、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扶贫工作难以有成效.全镇贫困人口的存量比较大;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数字脱贫”转为走“精准实”新路子;有些包户干部由于自己所在部门没有项目、资金,无法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具体的变化,在扶贫工作上似乎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难以受到村民欢迎.

3、脱贫项目与脱贫计划、实际操作的匹配有难度.如有些村在落实项目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成效甚微,严重挫伤了村级脱贫积极性.

四、今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主要目标:推动全镇上下全面行动起来,形成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十大工程”全面实施起来,精准帮扶取得新成效;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取得新突破;实现1个贫困村(六岭村)脱贫出列,再减少贫困人口608人.

(二)工作重点:为确保打好年度攻坚战役,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做好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确保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包保责任精准,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帮扶措施全程记录,完善“四项清单”和年度滚动计划,实现“系统、台账、手册”三线合一.

2、多举措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脱贫效果.

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帮扶,选择有潜在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干部包户,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组合手段,编制双河镇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因户因人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促进产业脱贫.

二是突出抓好就业脱贫.选择劳动力状况相对较好的贫困户,通过定向推荐,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脱贫.特别要发挥中小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势,提供多种岗位,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是突出抓好光伏扶贫脱贫.对贫困村和“三无”贫困户分期分批实施村级和户用光伏电站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60kw村级电站1个(六岭村),户用电站完成193户,其中六岭30户、祁塘40户、雨淋岗40户、九十铺40户、孙岗43户.下半年完成60kw村级电站3个(春光村、许楼村、晁仓村),户用电站160户,分别是春光30户、街道9户、许楼40户、草堰10户、谢郢30户、友爱16户、晁仓25户.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2

然而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我村两委干部从未停止过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善全村的基础面貌,我们一如既往地为村民谋利益,为松坑村的公共事业谋发展,从而进一步为明年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夯实基础,2012年,我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项目:

一、完成了县级生态公墓的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并按要求建造了休息亭、焚烧池、公约牌、公墓牌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公墓的全部绿化,硬化公墓的道路一条,总投资在30余万,公墓建成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松坑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二、建造了村老年活动室。我村始终把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作为推进村级教育,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7月份我村启动了村老年活动室建造的工程,目前该活动室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合计花费了30余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我村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同并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3、为了达到少部分村民的居住通道的硬化。目前我们正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在年底前基本实现村民出行都是水泥路的目标,为明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村2012年主要的重点项目情况,下一步我村将紧紧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方面要求,按照精品村的标准,结合本村各种资源特色,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改进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总体目标,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进一步发展,确保明年成功创建重点村,力争精品村。

具体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力争小流域治理的项目。

1、以松坑大桥两边为中心,以建设景观河为重点,突出松坑村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展现松坑村的亮点。

2、建造村社区服务中心,以点带面促发展,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3、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排污处理,建造污水处理池,使河道免受污染,净化村庄环境。

4、做好村主要干道的路灯亮化,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方便村民出行,做好中心村的绿化、亮化、美化,道路浇筑等工作。

5、继续发展家庭产业,一是重点指导新办家庭工业户;二是主动关心家庭工业户的发展情况;三是继续引进其他可持续发展项目进村。

以上是我们村今年的工作汇报和明年的工作思路,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达到各项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3

着力兴产业、促增收增强脱贫内驱力

一是突出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一村一品”。浏阳产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不少村组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独特优势。浏阳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鼓励贫困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林果、特色蔬菜、优势家禽、生态旅游等产业,努力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特别是立足浏阳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10条精品旅游线路,鼓励沿线贫困村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发展乡村旅游。龙伏镇石柱峰村是湖南野生樱花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该村引进和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花花世界大观园”项目,种植樱花、薰衣草等30余种花卉,吸纳当地1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年发放工资300万元。

二是突出龙头带动,努力实现“一户一业”。精心选择有诚信、有实力、有担当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按照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思路,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带领农户创品牌、闯市场、增效益,努力使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张坊镇富溪村通过能人牵头,投入30余万元,联合60户贫困户成立富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溪之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建设100亩特色蔬菜N植基地、15亩蜜蜂生态养殖基地、30亩泉水鱼生态养殖基地,并注册了“富溪湾”、“黄龙洞”等农产品品牌,年产值达40万元,其中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三是突出就业帮扶,努力实现“一人一策”。把扶持贫困户实现就业、增加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发动广大帮扶干部一户一户摸情况、一个一个想办法,做到基本情况清、就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服务措施清,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提供、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服务、金融扶持等工作,引导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16年浏阳分区域举行5场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组织200余家(次)企业参与,帮助15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736人。同时,注重整合资源,因人施策,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使每个贫困劳动力掌握至少1门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小河乡乌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建南,通过“点对点”培训掌握了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并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开垦池塘3.4亩,养殖泥鳅幼苗60万尾,可实现年产值14万元。

着力保基本、兜底线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推进“教育雨露工程”,确保学有所教。“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浏阳市将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措施,以大力实施“教育雨露工程”为抓手,近两年改造薄弱学校99所,建设教师周转房525套,全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实施边远乡村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三通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全省率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免政策,并按照小学生500元/期、中学生625元/期的标准,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中、小学生实施生活补贴全覆盖。

二是推进“医疗普惠工程”,确保病有所医。医疗救助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浏阳坚持在健全贫困村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强化贫困残疾人特惠医疗救助、完善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努力让贫困群众生病得到及时医治、心灵感到温暖。现在,全市贫困户医保个人缴费全部由市财政全额代缴,贫困户基本医疗参保率达100%;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2016年全市派出义诊医疗队医务人员1420人次,诊治贫困村群众31976人次。

三是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确保住有所居。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抓手,以精准识别为突破口,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全面走访核实,精准认定危改对象和搬迁对象,据实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申报表,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实况和居住环境留影存档。到2016年底,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户和搬迁户都已经搬进新居,实现“安居梦”。

着力建机制、强责任务求帮扶长效化

一是健全统筹调度机制。市委、市政府切实担负对精准扶贫工作主导、主抓、主推的重大责任,通过周工作碰头会、月工作碰头会、市委常委会等,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部署和统筹指挥,每周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发挥扶贫办的协调督导作用,组织编印“口袋书”―《精准扶贫工作资料汇编》8000余本,做到所有帮扶干部人手一册,精准指导帮扶干部开展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4

近年来,我们立足区域资源特色,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盯紧旅游项目、旅游道路、旅游景区三个关键,点线面结合,形成了钢城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旅游出亮点、树形象的一年,也是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向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大项目推动战略,重点推进了棋山旅游小镇、“军工遗址公园”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桃花源桃花湖三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其中旅游小镇快速发展,索道建成并投入运营,棋山温泉运营形势良好,知名度显著提升,旅游小镇被评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精品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军工遗址公园”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社会反响强烈;桃花源桃花湖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实现成功蓄水,桃花源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年来,我们部署开展“绿水青山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4万亩,创建省森林乡镇1个、省级森林村2个、市级绿化模范村22个;培植发展荷塘月色、棋山人家等一批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了田园景区化;打造美丽乡村19个,完成连片治理9个村,柳桥峪村列入全省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一年来,我们承办全国围棋、象棋甲级联赛,举办各类文体和研讨交流活动1100余次,累计接待各类游客1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

分析钢城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信心、有决心推进旅游大发展,彻底改变人们对钢铁城市“脏乱差”的思维定势。一是有青山有绿水。“山”,重点有棋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地质公园、双龙山公园、爱山公园、双凤山公园、福禄山公园、卧虎山等;“水”,重点有国家湿地公园、桃源湖等,还有星罗棋布的水库、塘坝。二是有钢铁。我区是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莱钢集团、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驻地,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H型钢精品基地,钢铁工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三是有温泉有红木。温泉小镇的投入运营,成为第一个集温泉养生、疗养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亮点;红木博物馆的开馆,成为江北最大的红木家具研发、生产、展示基地,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购物。四是有三黑有蜜桃。黑猪、黑鸡、黑山羊尤其是美食棋山炒鸡给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福气”;桃花源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都举办桃花节、相亲大会,寿桃成熟的时候,吸引天南海北的观光客和商人前来采摘,收获丰收的喜悦。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红木博物馆、桃花源成功创建为AAA级景区,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初步形成,成功打造了全域旅游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旅游取得了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一是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旅游目的地鲜明形象。虽然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留给外界的形象多是工业区的形象,旅游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在社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小。二是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要素发育不成熟。尽管旅游资源种类较齐全,包括风景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但真正具有足够分量的重量级景区和著名景点却没有,没有出现能够相呼应的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停留在观光游览型产品上,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强的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旅游产品较单一,开发建设水平低,同质化经营现象较严重,产品结构需调整和优化:大多数景区点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旅游服务设施,尤其是旅游交通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发展,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三是景区配套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景区点规模小,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也不完普,甚至严重缺乏,有的即使有相关服务设施,也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者的生活与游览之需要。不仅如此,景区点的服务质量也不高,许多景区点没有专职的接待人员、咨询人员、导游讲解人员,现有的工作人员旅游服务意识差,不能很好地从事接待工作。四是城市旅游功能有待完善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还受制于城市旅游功能的欠缺。要做好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一方面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和配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五是缺少专业人オ。任何产业的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旅游人力资源情况不容乐观,旅游从业人员中受过旅游高等教育的人员少,旅游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不高,人才队伍的缺乏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5

财政局节后收心会讲话稿【1】

今天是节后上班第一天,县财政局组织召开节后收心会,下面我对新年工作提出六点具体要求:

一是讲好一堂课。以股室为单位,各股室负责人为授课人,重点讲授股室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各股室、二级机构要对自身的业务认真研究,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通过讲好一堂课,达到团结务实,提升服务水平的效果。

二是出好一本小册子。小册子的内容要覆盖所有的工作事项,包含上级的政策、局各项制度、业务流程等,要认真落实小册子中每个细节。会后,各股室要抓紧时间收集各项资料,列出提纲。

三是打造一个工作亮点。每个股室至少要打造一个工作亮点,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改革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四是局党组集体听一次工作汇报。汇报工作的对象从股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汇报的内容涉及对工作的认识、思路以及定位,听取汇报的目的是明确自身在财政系统中的价值,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找准方向。

五是对软件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提升。为进一步加快软件系统提升步伐,由信息中心牵头,聘请软件工程师对涉及的系统进行再培训,充分挖掘系统各项功能,让每一名工作人员成为系统操作的行家里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是组织一次会商。各股室要在3月底前与服务单位集中开展一轮会商,以此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坚持走出去的思想,通过会商,把财政政策、财政支持和管理服务送到乡镇、部门,全面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财政局节后收心会讲话稿【2】

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全体干部职工都积极工作,各个方面都干的很好,使我们局获得了省和市的很多荣誉和奖励,大大提高了我们财政形象。大家确实为财政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大家也必须看到,我们今后的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今天,我们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目的就是要同志们统一思想,收回过年的心思,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认真安排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局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区委九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迅速调整工作状态

春节已过,大家要尽快从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理清思路,振奋精神,进一步调整好工作状态,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在这里,我只想给大家鼓好“四股劲”。一是拼劲。困难面前勇者胜。想要干成一番事业,取得优异成绩,只有发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有可能成功,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二是闯劲。只有敢闯才有出路。要善于用灵活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韧劲。对看准的事情,就要决心大、信心足、办法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一如既往,坚持连续抓、经常抓、持之以恒。四是狠劲。工作上要敢于较真,在工作落实的各个环节,动真的、来实的,碰硬的,提高工作落实的执行力。

二、明确目标,再鼓干劲,全力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年还需继续努力,要按照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使财政工作在服务全区工作大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主要抓好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培植财源,做实财政收入。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夯实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征管,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做到均衡入库。做好“营改增”全面实施和资源税从价计征的收入测算和任务分解工作,确保资源税按级次足额入库。清理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项目建设,大力培植新的税源。

(二)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努力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严格控制结转资金,积极清理历年结余资金,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积极稳妥地推进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公开,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切实增强财政预算透明度。

(三)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全力保障民生。加大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绿化、美化、亮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特殊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强化对保障性住房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和平安印台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创卫成果,加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投入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帮助百姓致富。支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带动农业发展。加大对现代农业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各项惠农强农补助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我局今天“深化改革依法理财提升年”活动,围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七项改革。一是加大综合治税改革力度。二是强化地方债务管理。三是深化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方式改革工作。四是做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五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六是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七是积极推进公车改革。

(六)积极推进依法理财,规范财政管理。围绕财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认真学习《预算法》,坚决执行《预算法》,改变思维模式,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促进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制,着力破解制约财政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和执行控制。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把好部门年初预算申报审核关,强化预算执行刚性,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的临时追加。规范项目支出管理,强化节支措施,从严控制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和公务接待经费。

(七)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力度。一是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局内各业务科室及局属单位每半年对本单位主管的财政业务和财务收支情况自查一次,并将自查情况送监督检查科。监督检查科根据年初内部检查工作计划和各科室、单位送达的自查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二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以各科室、事业财政管理、财务收支与管理为对象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以专项资金管理为对象的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三是监督检查与整改建制相结合。监督检查仅仅是手段,完善财政内部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才是目的。对内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深入查找漏洞,积极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从制度上规范财政部门的管理行为。

(八)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内部工作程序。今年,我们还要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内部监督、内部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规办事。在内部监督工作中,我们将把建立办事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作为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予以落实和执行,并根据财政部门的工作实际,向社会公开办事制度,把这些制度公布上墙,接受社会监督。

三、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要圆满地完成2017年的工作任务,关键还是要靠一流的财政干部队伍作保障。我们的队伍素质整体是好的,是一支作风顽强、经得起考验、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同志工作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人云亦云;有的同志作风涣散,对自己要求标准不高,迟到早退不请假现象时有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每名干部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要树立大局观念。讲大局,是对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全局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眼睛不能只盯在自己和本科室这个小团体的利益和得失上,不能有利的就上,没利的就让,见任务就推,遇困难就躲。一个单位,一个集体,风气非常重要,要自觉做到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多看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低调做人,不要在个人利益上斤斤计较。要坚决保证政令畅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内强之基、思路之源、能力之本,加强学习不仅是一种需要、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有的同志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将学习放在了工作的对立面,这是错误的。学习与工作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只有会学习的人才会更好的工作。我们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三、要创新工作思路。我们每个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岗位不同,都必须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不自缚于陈旧的框框,不拘泥于过去的老经验、老做法,敢于创新,勇于开拓。

第四、要真抓实干。只有实干才有出路,只有实干才有前途。我们要在全局大力弘扬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要重用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要真正使实干和奉献成为我们全体财政干部的一种觉悟、一种追求。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范文6

2012年初,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工作目标。根据要求,国家生态市创建的基本条件之一为“全市80%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区)建设指标并获命名”,而国家生态县的基本条件之一为“全县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国家级生态乡镇基本条件之一则为“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这无疑是一个苛刻的目标,也是一场与时间较量的赛跑,惠州已经快马加鞭,奔着目标快速前进。

“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垃圾难题迎刃而解

惠州市仲恺区陈江垃圾中转站,201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中转站内干净整洁,3套现代化压缩设备一字排开,十几台先进的垃圾运输车井然有序停放着,中转站内部不单看不到一点垃圾遗漏,更闻不到任何异味。

“陈江垃圾中转站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垃圾压缩转运技术。”陈江垃圾中转站负责人介绍,这些压缩系统均采用大推力水平压缩技术,单机额定每天最大处理量为100吨,每30分钟可压缩约15吨垃圾,系统还运用了负压式生物除臭技术和锰钢密封箱密封式转运方式,能够完全杜绝臭味逃逸,也保证垃圾运输过程不会出现跑、冒、滴、漏等二次污染现象发生,这也为中转站赢得了零投诉的成绩。在惠阳区,所有的垃圾中转站也都用上了这种先进的压缩系统,从各个村落中运来的垃圾,经过压缩之后体积可以减少大约32%,减量效果十分明显。

紧致密闭的垃圾箱、新潮漂亮的垃圾屋,这些在农村中曾经只是凤毛麟角的设施,如今在惠州大大小小的农村中已经随处可见。这些封闭式的垃圾收集设施,可以防止风吹雨淋导致垃圾污染扩散,也能够有效防止臭味四散,还可以改善村容。

据了解,自开展生态创建以来,惠州市全面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大力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目前共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座、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84座、农村垃圾收集点1.2万个,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一县一场”、转运“一镇一站”、收集“一村一点”,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

为改变农村垃圾长期无人管、无人扫的现状,惠州还逐步加强农村环卫保洁员配备,建立了《村民环卫公约》、《环卫作业标准》和《环卫评比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清洁乡村管理制度。在仲恺区的社溪村,这个仅有1500人的村落就配备了10名保洁员,村里还配备了一台垃圾运输车,村中产生的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而在惠阳区平潭镇,镇里的环卫所有保洁员90名,环卫车6台,足以保证各村垃圾得到及时清运。

对于各村的卫生情况,镇区相关单位每月还会组织检查评比,并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村,村书记必须作出检讨。当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但营造美好环境实际上是每个人心中的共同愿望,所以对于生态创建这项造福于民的工作,许多村民纷纷表示:“环境搞好了,我们住着也舒服,这样的好事我们肯定支持。”

因地制宜、强力推进,污水变清流

在惠阳区平潭镇阳光村胜利村民小组,虽然雨下个不停,但整个村民小组整洁依然,村庄绿树成荫,村道边的沟渠中流淌的也是清亮的雨水,类似“垃圾分一分,美丽加十分”的宣传语和乡规民约图画在村庄中围墙上随处可见。

当地环保局介绍,胜利村全村小组52户农户已实现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村中建有两个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日可处理污水达300吨,且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村中废旧猪圈舍也完成拆危拆乱,实现人畜分居,新建的猪舍建有沼气池,对猪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更令人惊叹的是,村中家家户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实现生态能源普及率达100%。

仲恺区陈江街道社溪村,进村的水泥大道两旁绿树摇曳,大片的玉米地长势喜人。村中临水的休闲平台和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显得别致精美,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村中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边上的美人蕉正开着艳丽的花朵,造就了一方美丽的景点,这里还是村中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所在地。村中的生活污水通过集水干渠引到处理设施来,通过细格栅、集水池、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等设施的处理之后,清澈的水流排入村中一口大鱼塘再进行氧化处理。据悉,该项目每年可削减COD4.5吨、氨氮0.21吨,大大减轻了水污染负荷,保护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惠州市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共建成镇级以上污水处理厂72座,污水处理能力144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12%。另一方面,按照因地制宜、实用为先的原则,建设简便易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广人工湿地、净化沼气池等污水处理技术,全市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

为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惠州市环保局还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技术指引》,为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多管齐下、奖惩结合,掀起生态创建大

“生态创建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今已成为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在笔者采访过程中,当地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共识。

对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惠州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相应机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听取生态市创建工作汇报,多次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推进会、现场会等工作会议,大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

为保障生态创建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惠州还专门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确立了建设“低碳惠州、美丽惠州、宜居惠州、人文惠州、和谐惠州”的总体思路,为全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指引。同时,积极推进县、镇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全部完成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编制,列入生态镇创建计划的52个镇(办)也完成了镇级环保规划编制,基本建立起覆盖市、县、镇三级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

资金投入则是生态创建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惠州市对创建成各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单位给予5~4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按300万元/万吨标准进行奖励;实施《惠州市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补助办法》,按照每削减1吨化学需氧量给予800~1800元不等的补助;对新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新购置环卫压缩式专用运输车等也给予20~100万元不同程度的奖励,对农村的环卫保洁员给予500~600元不等的补助。

各县(区)也相应建立生态创建配套奖励制度,惠阳区财政对新购置压缩式环卫运输车每辆奖补5万元,对每个自然村给予补贴也由每月15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保洁员聘请按照市、区补贴与镇、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此外,制定了垃圾转运及处理投入的财政分担方案,按区负担40%、镇负担60%的标准向运营商支付垃圾转运费,区、镇两级各负担50%的标准向运营商支付垃圾处理费。惠阳区有关领导更是提出,“今年新增财政主要用于生态创建!”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惠州多采用BOT模式,解决了财政短缺的现实难题。当地一名镇长就提到:“我们花几千万干了几个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