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美国财政悬崖;欧元区统一财政;营业税;增值税
中图分类号:F124
近来,我国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举措。以下就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形势问题进行讨论。
一、当前经济形势基本判断
当前我国的宏观形势特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需求与进出口贸易三方面也面临较大压力。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四个季度连续增幅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仍在放缓。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末5个季度中,GDP增长幅度分别是9.7%、9.5%、9.0%、8.9%、8.7%,连续5个季度放缓之后,2012年4月份开始,主要的经济指标急剧下滑,体现在工业增加值4月份增长9.3%,比3月份的增幅下降2.6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5月的工业增加值为9.6%,6月为9.5%;第二季度经济增幅进一步下降,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7.6%,比一季度8.1%的增长幅度又下降了0.5个百分点,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为9.2%,达到2012年的最低点。我国经济增长4月急剧下行,二季度到达经济底部。7月继续在底部徘徊。
(二)三大需求面临压力
投资、需求与进出口这三大需求的指标对于宏观形势数据来说是一种印证。
1.投资
投资数据评估主要不是按月,而是按照1-4月,1-5月,1-6月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避免投资指标每月跳跃性较大导致分析有可能不够客观的情况。2012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1-5月为20.1%,1-6月为20.4%,1-7月20.4%。从数据来看,投资增幅较为均衡,1-6、1-7月份均是20.4%,比1-4月20.2%、1-5月的20.1%增幅都有了提高。可以说,投资在底部较为平缓。
分析投资指标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投资按项目划分为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1-4月投资的下降增幅减缓,主要原因是中央项目在1-4月投资增长率下降4.1%,地方项目的投资增长率为22%,高于总投资增长的平均数,1-5月中央项目投资下降7.7%,下降幅度比1-4月进一步扩大。1-7月中央项目投资下降3%,降幅缩窄。总体来说,中央项目的下降幅度较快,但是1-7月降幅缩窄。这说明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幅度放缓主要原因是中央项目投资下降较快带动的。1-7月降幅缩窄是由于国务院采取了加强中央项目投资的措施。
第二,房地产开发投资。2012年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中央依然没有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略,始终强调对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不放松,主要是指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坚决不放松。尽管经济有下行的压力,对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机、投资性始终采取高压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7%,1-5月份是18.5%,1-6月份是16.6%,1-7月份是15.4%,放缓步伐比较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按每季度统计,没有月度数据。因此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是通过分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得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城镇与农村两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80%,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列入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里的,不在农村数据中考察。即使农村中有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考察也放在城镇中。固定资产投资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数据。如果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放缓较快的因素剔除之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处于回升态势。
2.消费
消费数据是按现价分析,统计局在公布消费品零售总额时还会考虑到扣除价格因素问题。2012年5月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长率是14.1%, 2012年4月份名义增长14.1%,实际增长10.7%;5月份名义增长13.8%,实际增长11%,比4月份提高了。6月份名义增长13.7%,实际增长11.2%,7月份名义增长13.1%,实际增长12.2%,二律背反的情况非常明显,重要因素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从4月份到6月份涨幅明显,4月份3.4%,5月份是3.0%,6月份是2.2%,7月份是1.8%,现在物价较低。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处于回升态势。投资与消费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实际消费增幅在提高,投资与消费这两方面都出现了积极因素。投资与消费实际上是指内需,内需已经开始出现了积极变化。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从供给这个角度来说的。经济学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就从供给来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三大产业,而工业是第二产业最主要的主体。如果从需求来看,是三大需求。三大产业与三大需求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挑战;应对措施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让宏观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给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客户端的变化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能够让商业银行打破传统固有的经营理念,并在此背景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革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自身长足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商业银行应该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水平、服务水平和质量,创新业务开展模式,不断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一、宏观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宏观经济形势给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第一,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基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春节前后是返乡返程的高峰期,也是储蓄存款的高峰期,更是商业银行奠定整个年度储蓄存款的最佳时期。现阶段,人们对资金的把控非常谨慎,对于有一定风险的理财产品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银行存款。但是自疫情以来,人们外出的频率明显减少,居家率明显上升,因此导致商业银行大厅人流量急剧下降,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疫情让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人均收入也有所下降,导致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总量同比下降较多。第二,宏观经济形势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和消费贷业务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季度为消费贷款投放量较多的时期,但是由于春节期间人们还有一定的储蓄资金,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用卡和消费贷的业务量。第二季度,信用卡和消费贷业务出现了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不能正常复产复工,百姓的储蓄资金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第三,风险管控形式比较严峻。在疫情期间,虽然人们的收入有所降低,但是生活消费不减反增,资金呈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不良行为,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二)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承受着巨大压力
首先,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货币的流动性,一方面,导致商业银行的议价空间比较小,利润增长难;另一方面,银行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在此背景下,银行只有响应国家号召,开放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帮助企业度过艰难时期,商业银行才能实现利润增长。其次,风险敞口对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影响。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链断裂时,对与其关联的商业银行将带来直接损失,但与此同时,企业仍旧承担着偿还商业银行贷款的压力,导致企业发展更为困难。因此,遭遇此种情况时,商业银行要先调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然后去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资金动向及其具体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把商业银行的风险降到最低,还能够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让企业顺利渡过本次危机。另外,我国外贸出口行业发展渐缓。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的外贸出口比以往外贸出口下降了将近20%。我国外贸出口比例的下降让一部分侧重服务于外出口贸易企业的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承受了较大压力。
(三)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推进不顺利
首先,在我国国债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购买国债会占据商业银行很大一部分流动资金,进而导致信贷资金的投放量相对较少,但如果提高国债利率改由民众购买,则会使市场利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攀升。其次,经济驱动力变化降低了贷款业务驱动力。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大户才是信用债发行主体和地方债承接主体。从市场角度来说,我国在现阶段虽然越来越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明确了支持实体经济的技术策略,补助直接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实际投放情况,对债券市场利率短期内形成了一定的利空,但市场流动性依然宽裕,利率是不可能实现反转的。
二、宏观经济下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培养发展新动力
第一,商业银行应该打破固有的营销方式,不断创新把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共同营销,拓宽销售渠道,使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进而转变营销人员的工作模式,实施智能管护和精准销售,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加强精准营销。商业银行应对内部系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贵宾客户以及潜力客户进行精准营销,逐渐把具有潜力的客户转变成贵宾客户,不断提升对贵宾客户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这些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满意度,避免贵宾客户的流失,从而提高高端客户贡献度。第三,提高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优秀的营销人员参加进修,学习最先进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提升营销队伍的整体营销水准,把金融产品更好的营销出去。第四,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改革创新零售制度流程,有效解决体制机制梗阻。详细地分析阻碍业务发展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为业务发展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二)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不断提高资产业务质量
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对资产业务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资产业务的巨大能量。首先,商业银行增加重大项目的营销力度,增加对国家重大项目以及工程的资金支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奠定扎实的基础,不断增加对新兴产业以及养老、健康、医疗、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其次,把普惠金融项目做真做实。推动普惠贷款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不仅可以让商业银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还能够满足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体现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商业银行应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研发多元化的担保方式,贯彻落实好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再次,要提高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动“三农”产业的大力发展,使金融服务脱贫攻坚政策真正落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最后,还要不断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并以此为核心向外部拓展,从而形成农业发展产业链,促使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产品服务方式,提高产品服务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应该顺势而为,对各行各业提供相应的线上技术支持和线上服务。例如:完善线上采购流程及其便捷性;研究开发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促进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等。
(四)把握信贷政策导向,科学指导业务经营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对市场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实时掌握宏观经济、国家金融政策以及市场信贷政策导向。商业银行可以考察发展势头比较好的行业,对这些行业适当的增加短期信用贷款,这样能够增加传统资产行业资金的活跃性,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够使行业银行的议价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要对贷款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和了解,保证信贷资金落到实处。在特殊时期,商业银行要提高对到期贷款收回情况的重视程度,只有随时跟进进度,才能够降低信贷风险产生的几率。另外,对于那些发展前景良好,但发展过程比较曲折的企业,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全面详细的摸查,整理列好清单,根据企业发展情况以及规章制度,适当调整还款计划和续贷方式,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困难问题,协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三、结语
在宏观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面临明显冲击、对公业务承受着多方压力以及投行业务推进不顺利,因此宏观经济下商业银行应对上述挑战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培养发展新动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提升资产业务质量、以创新产品服务为提托、握信贷政策导向,科学指导业务经营等,以此来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稳定发展。另外,商业银行还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商业银行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民,陈茗,程静静.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5):98-99.
[2]张文秀.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23):67-69.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4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着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着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5
关键词:宏观调控;资本结构;调整路径;增量分析
一、 引言
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我国房企较为常用的融资方式,对其资本结构调整的路径进行甄别和筛选,针对以往资本结构调整研究中大多采用存量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而难以体现企业真实调整行为的缺点,我们运用增量分析法建立了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路径指标。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特质、宏观经济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其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
资本结构调整必然与企业的融资方式相结合,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的静态目标,融资行为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手段和动态过程。长期来看,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资本结构会向最优资本结构收敛,为此,根据资本结构偏离的方向和程度,企业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融资行为(即改变债务和股权的融资方式)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
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房企需对不同的资金来源、融资成本和期限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宏观经济环境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但是,房企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等问题十分突出,使其经营风险陡增,严重阻碍了其快速发展和企业转型。
尽管理论上房地产企业存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但从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且近年来的抑制性调控政策阻碍了房地产企业的股权等直接融资,这就导致房企主要依赖国内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而其它融资方式难以形成有力补充。受此影响,房企的资本结构调整大多通过债务的变化和商品房开发销售来实现,具体表现为短期和长期信贷融资与偿还、加快或放缓开发和销售进程以及调整预售策略来控制资金回流速度等。因此,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路径的研究,可重点着眼于短期、长期债务和内部留存三个方面。
三、 研究设计
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具体实践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参考我国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黄辉,2012),主要从短期、长期债务融资及内部留存融资三个方面对房企的资本结构调整路径进行分析。从企业特质及宏观经济形势两个角度着手,全面分析各宏微观因素对房企选择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调控政策分为有刺激政策、有行政调控两类,对他们与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 变量选择与指标计算。根据前文分析,我们确定了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以及内部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为当前房企资本结构调整的三条路径。同时,采用增量分析的方法,在实证模型因变量中设置了短期负债融资增长比(YSD)、长期负债融资增长比(YLD)和内部留存融资增长比(YIR)三个指标。其中,YSD为短期负债增长额(SD)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YLD为长期负债增长额(LD)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YIR为内部留存收益增长额(IR)与总资产增长额(TA)之比。
影响房企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宏观调整政策、公司自身特征等。因此,结合我国房企的融资特点,自变量中宏观经济因素考察了GDP增速(AGDP)和实际贷款利率(RDR);公司特质性差异方面考察了公司规模、资产结构、盈利性、成长性、资产流动性、非负债类税盾等指标。
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本文以2007年6月1日前上市的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研究期间内出现ST和PT类的样本;剔除研究期间内发生并购重组的样本;剔除主营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低于50%的样本;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最终得到77家开发经营类房地产上市公司,考察期间为2008年第三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共19个季度、1 463个有效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Wind金融数据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东方财富网和搜房网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1描述了本文定义房企资本结构的三种调整路径。YSD为0.4,即短期负债增加额占总资产增加额的40%。YLD为-0.3,说明近年来房地产上市公司长期负债融资有所下降,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复苏缓慢,房企使用长期负债融资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特别是2011年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使房企的贷款难度和成本大为增加,融资渠道受阻,进而导致长期负债下降。YIR为0.2,说明近年房企内部留存收益有所增加,在扑朔迷离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房企会通过增加内部留存收益“过冬”。
3. 实证模型设计。本文利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路径和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如下所示:
Ykt=α+β1LNSkt+β2TANGkt+β3ROAkt+β4TQkt+β5LIRkt+β6NDTSkt+β7AGDPkt+β8RDRkt+ε(1)
调控政策通过市场环境、融资成本等影响到房企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调控手段会对其资本结构产生差异化的影响。为考察不同政策环境对各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我们建立了如下模型:
Ykt=α+βX+■?兹Dit+ε(2)
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宏观调控虚拟变量,D1、D2分别为有刺激性调控和有行政性调控,若有,则D1为1,否则为0。X代表模型(1)中的企业特质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模型中其他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见表2。
四、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宏观经济与公司特质因素对选择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影响。表3反映了三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下受公司特质因素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情况。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我们对实证模型均进行了Hausman检验,并同时报告了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两种情况下回归结果。
从短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资产流动性对该路径的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非债务税盾对此路径选择的影响为正。由于房企的短期负债融资主要用于公司相对固定的日常经营开支和资金短期周转,而与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关系较小,因此GDP增长率和利率水平对该路径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从长期负债融资路径看,企业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公司盈利能力对该路径呈显著负影响,成长性越高的企业,长期负债融资增加额在总资产增加额中的比重越低。资产流动性对此路径存在正向影响,但作用较小。宏观经济形势对此路径正向影响显著。经济形势较好时,房企会加大投资规模、加快投资速度,对未来良好的市场预期也会使其增加土地储备,这些投资决策加大了资金需求,使长期负债融资上升。贷款利率对该路径的选择有负向效应,其一,较高的贷款利率提高了长期负债的融资成本,迫使房企寻求其它融资方式;其二,贷款利率调整往往是显示政策走向的重要信号,利率提高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这会影响房企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进而放缓投资速度,资金需求降低。
从内部留存收益路径看,资产结构对该路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盈利性对此路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债务融资相比,内部留存收益可降低融资成本,不必面临到期还本付息的问题,使企业破产风险降低,资金运用更加主动。因此,在融资决策中,企业往往首选内部留存收益。此外,公司成长能力对该调整路径有负向影响,资产流动性对该路径的影响为正。该路径与利率水平正相关,与GDP增速负相关,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房企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债务融资和其他股权融资,此时内部留存收益所占比重会相对降低。
2. 政策环境对调整路径选择的影响。通过对模型(2)的实证检验,我们得到不同政策环境对房企资本结构三种调整路径的影响情况。为保证研究的稳健性,我们将刺激性和行政性政策变量分别加入到模型中进行讨论,作为对比,我们同时关注了两种政策变量同时加入的情况,如表4所示。
从短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刺激性政策对该路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企的经营状况对政策影响十分敏感,刺激政策下,房企会扩大投资,日常经营开支和短期资金需求会随之增加。另外,行政手段对房企选择该路径仅有微弱的促进作用。
从长期负债融资路径看,刺激政策下房企会增加投资,资金需求量上升,在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其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表现为长期负债融资同样会受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行政手段对房企选择该调整路径的影响较小。
从内部留存融资路径看,刺激性调控政策和行政性调控政策对该路径的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于刺激政策促进了负债融资的增加,内部留存收益占比就会相应下降,而行政手段的低效与滞后效应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对于三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分析中,同时加入两种政策变量之后,各变量的符号均保持一致,系数变化不大,说明研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梳理房地产企业常用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和房企经营实践,运用增量分析法建立了资本结构调整路径指标,利用2008年~2013年的季度数据,从企业特质、宏观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影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资产流动性对选择短期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对选择长期负债和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正向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对选择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效应,对选择内部留存路径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对选择长期负债融资路径有促进作用,对选择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利率水平对选择长期负债融资路径有负向效应;刺激性调控政策对选择负债融资路径有正向效应,对选择内部留存融资路径有负向影响;行政性调控政策对房企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产生了较坏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论对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金融市场以及政策制定者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房企应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合理调配资源,规避风险,在短期与长期债务间建立平衡,使资金更加稳定、有效地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第二,为避免因宏观调控迫使房企选择高成本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防范系统性危机,也为房企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疏通各类融资渠道,如开放或进一步开放上市再融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等房地产金融创新产品。第三,政府在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时,(下转第107页)应对该产业的整体运行机制进行长远考量和系统性规划,减少行政性的调控手段,更多的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控,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从而引导房企形成长期的发展战略,更加从容地调整其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冬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与资本结构变动.经济研究,2009,(12).
2. Wa1d.J., S. Michael. The Effect of State Law on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
3. Hovakimian,A. The role of target leverage in security issues and repurchases.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4,77(4).
4. 黄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 白明,任若恩. 不同调整路径下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比较分析.系统工程,2011,(1).
6. 尹钧惠,刘学青等.财务管理基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孙琳,徐晔.财务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项目号:2012-GZ-10);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CXJJ-2013-40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790044);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项目(项目号:2013Z59)。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范文6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来看,证券市场运行周期与经济运行周期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情况比较复杂,存在长期背离,但近来趋同倾向逐步显现。
1、我国证券市场周期运行趋势
回顾历史,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时间短,1990年年底至今的20年中,证券市场的第一周期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2月至1993年2月为周期的上升点,下降阶段为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至2005年9月,其中上升阶段是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此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持续了4年多。2005年6月至2007年股市短期上升,但是2007年以后我国股市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跌宕起伏。由于证券市场正处于国家主导的市场构建当中,所以周期更多表现为政策周期而非宏观经济周期。证券市场出现的几次动荡主要是有国家政策推动,而非经济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步走向合周期化的趋势。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趋势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这里我们选取与证券市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991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个周期,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第二周期。在第一轮宏观经济发展周期(1991-1999年)中,1991年-1992年味经济的上升期,1993年-1999年味下降期。宏观经济在经历了1978年-1991年的增长高峰后,并未进入周期性低谷,而是以小幅缓收为基调。从1993年下半年步入经济收缩期,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仅1个百分点左右。2000年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经济增长率也由1999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11%。预示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出现。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出现上涨的趋势,直至2008年第三季度,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控制物价上涨及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中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状态。中国宏观经济步入由于重工业化所带来的高增长周期。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连续在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宏观调控的考验,国际经济形式不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调整,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经济可能还有20年的持续高增长。
2、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
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调整调控为主,出现了很多背离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国家对经济与证券调控手段的变化以及证券监控力度的加大,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逐步加大。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在1996年以后出现了背离,股票价格指数并未体现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功能。由于这种背离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并不完全吻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根据国际一般看法,未来的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将逐步趋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态势将带来证券市场业绩的回升。
二、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水平变量和波动性的最基本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主要看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的周期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证券市场的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时证券市场低迷,在经济危机时证券市场达到最低迷期,在经济复苏是证券市场逐步回升,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大幅上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甚至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还会出现宏观经济与股市价格周期背离的现象。例如在2001年10月份,我国2002年前三个季度GDP上涨7.9%,但是同期证券市场指数跌幅达到7.9%,二者走势正好背离相反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以及证券周期变化的相对独立性造成的。
2、货币的供应量变化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与证券市场理论上应该是成正比,即货币供应量增大则股市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则股市下跌。国家一般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使得股市的价格下降,在通货紧缩时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股市上扬。但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到目标的实现之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间接形式,在过程中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设置中介指标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其中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干扰因素影响。所以,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变化有时候与证券市场的变化并不同步。例如1994、1995、1998这三年,上证指数的增幅都是负数,而同期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分别是34.53%、29.47%、14.87%。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却出现了背离现象。
3、银行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也不能绝对化。在股市历史上也有特殊情形。当股票行情暴涨、暴跌时时,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1998年12月,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在历史上也属罕见,但是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
4、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针,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外汇的行情会带给股市很大影响。在1987年10月全球股价暴跌风潮来临之前,美国突然公布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声称要继续调整美元汇率,从而导致了股价暴跌风潮。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三、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联动性现状
1、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联动性趋增
回顾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透过与经济周期相背离的主线,依然可以发现证券市场也曾出现与经济周期的短暂回归。在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的情况下,股市点位越高,蕴藏的风险越大,上升的阻力也越大,产生回归的内在需求也越强烈。1991年至1996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同时高速发展,呈现出一致趋同的走势。1996年12月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调节,产生回归。1997年5月至1997年9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再次调节,产生第二次回归。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程度过大、时间过长,产生第三次回归。虽然这一时期宏观方针较好,呈现几年以来少有的一致向好的运行态势,但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于是在经济周期的内在决定作用下,开始脱离政策周期,向经济周期做合理的回归。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因股市政策从紧,导致第四次回归。2001年6月,由于经济在2000年回升之后又一次出现下滑,而股市却屡创新高,炒至2245点,为了消除泡沫风险,不得不推出查资金、查违规及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的股市政策,使股市连续下跌,向经济周期回归。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以及宏观经济形式的好转,金融危机以后的经济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南华商品指数和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累积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几乎出现同步上涨和同步下跌的现象,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大。
2、联动性趋增的原因分析
证券市场应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根据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动本来就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立性原因在于,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这一特性往往是从两个周期的同向运动与反向运动等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经济过热,股市下跌;经济收缩,股市继续下跌;经济触底,股市上涨;经济回升,股市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