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终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终护理措施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人性化措施;护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24-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也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护理部根据我院现状将人性化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

1 护理管理者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一名护士长除对专科技术精通、对全科技术掌握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尊重每一个人是卓越管理者压倒一切的主题,尊重人是面对人、信任人,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承认每个人的贡献,让每个人施展和表现自己的才干,这就需要管理者运用艺术的管理方法,用热情来感动下属。让那些身体好,精力充沛,有远见,办事干练的下属承担科室主要的工作,用人之长,任人唯贤,把科室变成大家的,共同参与科室的每一项工作。

2 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欧洲著名管理学家凯文・汤姆森的著作《情绪与资本》。它是管理新思潮之一,受到全球企业管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它由内外在情绪资本组成。医院的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医院内部员工的忠诚与感受。服务一种态度,它需要热情。服务是一种感受,医院需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超期望服务,那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进行人性管理。护理管理者处须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先让护士感动,让护士满意,只有护士感动了,才能因感而动,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患者从医务人员的眼神里感知到真诚的爱心,继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3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护理管理者要树立榜样作用。

在现代管理中,榜样作用是有效管理的关键,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处处发挥表率作用,要有优良的品德,在是非面前要坚持原则,在工作中实事求是,敢于承担责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每位护理人员爱岗敬业。

3.2 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近代护理从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奠基至今,代代相传的护理共同文化,是对人的爱心,护士在工作中,用爱心、细心、耐心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帮助,从而使他们减轻疼痛,用礼貌、诚恳、文雅的语言,给病人以启发和鼓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一个个病人病痛全消重新进入社会工作,当一个个重危病人转危为安时,那份喜悦感、成就感、价值感是他人无法感受的,护理专业的实践与发展,证明了以爱心和奉献在病人中建立的情感是任何高科技所无法替代的。

3.3 专业素质的培养

每周1次的护理查房和每月1次的业务学习,改变以往以护士长为核心的报告式模式,改成小组负责制,在分级管理模式下,广泛查阅资料,并负责组织、学习、提问、汇报、讲评等,从而培养各级护理人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人人参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她们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为护理专业储备管理人才。

3.4 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追求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结合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是在严格管理下的人性化,不能丢弃管理原则。在制度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以制度管理为基础,我院追求的创新管理,就是两种管理的和谐统一。要重视人的心理需求,启发员工的工作创新思路,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让员工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发其更大潜能。

3.5 以人为本,护士长应成为支持型领导和沟通型专家

护士长的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护士长应积极为护士们提供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的平台。关爱护士姐妹,关注护士们的工作压力状况,及时给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如适当的人力配合,实行弹性排班制,多关心中老年护士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切实帮助解决每一个实际困难,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年轻护理人员应多鼓励少指责,培养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神圣感。

3.6 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者从感情、需要、机会、利益等方面激励人,充分调动积极性。护士长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员主动参与科室管理,人人都有责任感,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全员素质的提高的同时,科室护理质量当然得到相应的提高。

3.7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

为了建立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深入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意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安全,要求各级护理人员要共同关注病人安全,要视安全为第一要素;要将安全管理重点转移到过程管理,重视各流程、细节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把防范和控制摆在首位。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为护士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工作流程。根据住院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科室护理人员配置,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3.8 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各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并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据实登记。鼓励护理人员应及时呈报自己、他人或系统出现的缺陷,以利于医院及科室从工作流程上提出改良计划,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对发生不良事件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让每个护士及时分享到经验教训的典型案例,以促进良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 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通过对全科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后,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全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护理差错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 王梅.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07.

[2] 石腊梅.浅谈护士素质与职业尊严.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527-01

[3] 郭爱英.浅谈年轻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5,19(7):1286.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颅内血肿

护理措施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CT引导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是通过经皮穿刺对颅内血肿进行抽吸引流,降低颅内压力及血肿对神经中枢的压迫,降低颅内血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4例颅内血肿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2例,其中生活能够自理者20例,部分自理者2例,均无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死亡2例,治愈率92%。现将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表现

1.2.1头痛、恶心、呕吐头部外伤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频繁时,应当考虑有颅内血肿的可能。

1.2.2意识障碍进行性意识障碍为颅内血肿主要症状之一。颅内血肿出现的意识变化过程,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有密切关系若原发性脑损伤较轻时,伤后无原发昏迷,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意识障碍(清醒一昏迷)。原发性脑损伤略重时,则常能见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若原发性脑损伤严重,则常表现为昏迷程度进行性加重(浅昏迷一深昏迷),或一度稍有好转以后又很快恶化(昏迷好转一昏迷)。总之,原发性昏迷的长短取决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而继发性昏迷的迟早主要取决于血肿形成的速度。

1.2.3瞳孔改变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便可形成脑疝。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应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之一,系脑疝挤压脑干时,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压迫所致。单侧瞳孔散大多出现在血肿的同侧,若继续发展,脑干受压更加严重,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则两侧瞳孔均散大,说明病情已进入垂危阶段。

1.2.4生命体征变化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时,血压随之出现代偿性增高,脉搏徐缓、充实有力,呼吸减慢、加深,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常较早出现,颅后窝血肿时,则呼吸减慢较多见。

1.2.5神经系统体征伤后立即出现的局灶症状和体征,系原发性脑损伤的表现。单纯硬脑膜外血肿,除非压迫脑功能区,早期较少出现体征。硬脑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立即出现偏瘫等征象,是因脑挫裂伤所致。当血肿增大引起小脑幕切迹疝时,则可出现对侧锥体束征。脑疝发展,脑干受压严重时导致去脑强直。

1.3辅助检查

1.3.1头部X线检查注意观察有无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和静脉窦沟,一般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1.3.2CT扫描不仅可以直接显示血肿大小和部位,还可以了解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及并存的脑挫裂伤、脑水肿等情况,应及早应用于疑有颅内血肿患者的检查。硬脑膜外血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急性或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影,多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脑内血肿表现为脑挫裂伤区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影。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备皮。针对烦躁、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进行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术日晨禁食。

2.2术中处理及护理

协助患者摆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变化。协助接引流袋,并将其固定好。

2.3术后处理及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浑浊者应及时送检。如引流量增多,应做记录并及时处理。保持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干燥,及时消毒皮肤并更换纱布。防导管滑脱,换引流袋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牵拉导管。换敷料时察看缝线是否牢固。

2.4.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2.4.1再出血:

原因:损伤;出血未停止,手术过早;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病变;术中操作时负压过大,冲洗过度;患者血压过高。

预防: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病情允许时应在6小时左右手术;限制抽吸负压,以等量交换代替抽吸,每次抽吸液不超过5m1。

处理:小量新鲜出血者,采用加有血管收缩剂的冰生理盐水冲洗,若出血减少或停止,可继续观察;中等量出血者,采用加有血管收缩剂的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使用止血剂+开放式引流方式处理,逐步提高血管收缩剂浓度,直至达高浓度肾上腺素溶液(肾上腺素0.5~lmg+生理盐水5m1),若出血减少或停止可继续观察;大量出血者应积极准备外科手术。

2.4.2颅内积气:

原因:抽吸过多、长时间低位引流、过度负压吸引以及进入冲洗过程。预防:防止抽吸过多和长时间低位引流。处理:小量积气可密切观察,无需特殊处理;大量积气引起颅内高压及明显中线移位和脑受压时,嘱患者平卧,在CT引导下,在颅内积气最高点钻空穿刺抽气、引流。

2.4.3低颅压:

原因:抽吸过多,长时间过度低位引流;大量脑脊液流失。防治:防止抽吸过多和长时间低位引流;密切观察颅压变化;适时调整引流袋位置。

2.4.4脑脊液漏:

原因:脑脊液循环未完全恢复通畅时拔针,颅压过高引起伤不愈;未缝合的穿刺口与蛛网膜下隙交通,颅压尚未恢复正常。防治:缓期拔管;加固缝合伤口;骨蜡封闭颅骨钻孔后缝合皮肤。

参 考 文 献

[1]黄琼霞,何莉衍.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20.

[2]刘卫琴,刘雪玲.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50-151.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手术室;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2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8-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有效保证医院以及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质量与组织管理体系、医院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密切相关。在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造成医院、护理人员等方面造成法律、经济方面的风险。因此,在实施护理工作中,应该强化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以及风险管理认知,分析其中风险影响因素并针对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笔者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于2005年7月到2010年7月130例患者未接受风险管理为参照组,所选取的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进行风险管理评估。

1.2风险管理方法

1.2.1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在整个风险管理重点中,设立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本次研究以我科为单位,设立小组成员、组长以及护士长等三层管理结构,成立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监控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临床护理其护理职能,可以细分风险控制小组,将其分为护理文件检查小组、消毒隔离检查小组、综合质量监测小组、病房管理小组以及基础护理小组,护士长为整个考核小组的组长。不同小组分工不同,且定期进行开会研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其风险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1.2.2划分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

1.2.2.1患者行为因素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共同参与,在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患者配合以及支持医务人员实施治疗,如患者存在就医不配合治疗,生活方式不健康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会导致护理风险不断增大。而且,在实施护理工作,应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人群,实施不同于常规患者的护理行为,如依然按章办事,获取的信息不准确,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

1.2.2.2护理行为医院护理行为是针对患者而实施的,因此即便是很简单的工作,也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护理行为的特殊性。如患者体制较弱,较难确定静脉穿刺点,会导致处理时间不断延长,在这样情况下,一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则可能认为是护士操作中存在失误而导致的,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还有一些药物因药效问题,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一些患者会认为这是穿刺技术的原因,极易导致护患纠纷问题。

1.2.2.3护士水平在护理风险的存在因素中,护士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些护士人员因工作态度不端正,技术水平较差,责任心不强,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自身素质,甚至会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这些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身体健康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控制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控制以及提高护士水平。

1.2.2.4管理因素在管理水平方面,对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包括识别以及评估护理风险,只有迅速准确判别风险存在因素,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因素。通过对病例等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环节,并有计划性提出风险统计表,分类登记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且准确找到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风险的问题,对其中风险出现的危害以及几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相关资料以及数据,可能出现风险的程度进行研究分析,而后针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有效风险管理。

1.2.3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1.2.3.1对护理质量强化监控,根据最后的护理质量对措施有效性进行评判,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模式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护理满意率,同时对风险管理内容进行细分,定期做好各方面的审核考察工作,保证风险管理计划可以顺利进行,减少临床护理中风险问题出现。

1.2.3.2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方面知识的培训,并针对不同的护理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以及相关专业方面的培训考核,尤其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同时,应该注意在对护士进行培训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培训。

1.2.3.3在实施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态度进行培养,通过聘请法律顾问以及律师,对护士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结合相应事例,强化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问题的认知。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以及有效防范措施,实施有计划性的风险管理。

1.3评价效果从基础护理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以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在实施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后,其中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123例(99.2%,消毒隔离合格例123例(99.2%,住院患者护理满意124例(100%,对照组基础护理合格120例(92.3%,消毒隔离合格例121例(93.1%,住院患者护理满意119例(91.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强化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应该注重对护理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强化使其发生转变。在临床护理中,为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应该注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纠纷[1]。针对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护理观念进行有效改善,对之前的瞒报、谎报等行为进行改善,转变为积极主动,可有效发现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日后避免风险问题出现[2]。深刻认识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全方面覆盖,不留空白,在风险管理中,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鼓励,并定期对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建立一套风险管理制度后,便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措施,其中包括成立风险控制小组,针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可以进行有效措施处理以及做好相应预后措施[4];划分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可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类型实施有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有针对性改善手术室临床护理效果[5];最后实施性质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对护理质量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素养以及工作态度进行培养,减少护患纠纷出现[6]。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实施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后,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以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叶素凤.手术室围手术期用药风险管理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64(6:447-448.

[2]李艳,朱贞,雷凤琼.完善的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2,63(1:778-779.

[3]Volker eyer,Sally Priest and Christian Kuhlicke.Economic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floo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examples from the ulde River[J].Natural Hazards,2012,62(2:301-324.

[4]罗俊.风险管理在全麻患者术后转运中的运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63(4:775-776.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农药中毒 急救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89-01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介绍。本组2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全部为口服中毒,男66例,女202例,重度患者80例,其中出现中间型综合征患者32例。

1.2 急救对策。快速去除毒物,凡24h内入院者彻底洗胃,以温清水为宜。神志清、合作者可口服洗胃,对不合作或昏迷病人插管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洗胃后可用甘露醇导泻。

1.3 应用特效解毒剂。阿托品是首选的特效解毒剂,以重度中毒的给药剂量为宜。早期足量地使用阿托品,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在用阿托品的同时,对中度和重度患者早期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力,消除和减轻烟碱样症状。一般病人常规应用不超过3天。首选药物为氯磷定,静脉应用或肌注均可。对重度患者如中间型综合征患者,现主张给予冲击量。

1.4 对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和呼吸衰竭,预防感染。有呼吸麻痹征象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 护理措施

2.1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每5~15min测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瞳孔及神志变化并做好记录[1],特别是易发生中间型综合征的重度农药中毒的患者,注意病人肌力的情况。中间型综合征发病突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可累及肢体近端肌肉、屈颈肌、部分颅神经支配肌,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致死[2],最早出现的是面部及颈部肌群的无力,表现为眼睑上抬无力、表情淡漠、无笑容,甚至咀嚼肌无力、平卧时头不能抬起、坐位时病人头偏向一侧,继之出现四肢近端肌群的无力、病人上肢不能抬起,双下肢行走无力。如有上述任何一组的肌无力,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口唇等变化,时刻准备应对出现的呼吸肌无力,备好气管插管物品及呼吸机,一旦出现呼吸肌无力,立即插管、间断或持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重症监护,定期气管内滴入痰液稀释剂,及时吸痰,吸痰时吸痰管要达到气管深部,并旋转吸出,以防痰液阻塞。

2.2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重症病人用药品种较多,注射次数频繁,故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注射部位,并做好消毒处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用1∶500 84消毒液湿拖地面,每日定时用紫外线室内消毒。定时为病人翻身,做好大小便的处理及口腔护理。患者气管插管后,协助翻身、扣背、排痰,促使其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3 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中毒原因。护士要注意自身言行,换位思考,体验患者的内心活动,关心体贴患者,不要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在语言上不指责,在行动上不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温柔的语言,轻松的行为能激发患者生活的勇气,使其情感发生转化,更好地保护自己,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轻生的念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3 结果

26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12例,占4.5%,抢救成功率为95.5%。

4 讨论

及时彻底洗胃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在农村农药的品种较多,可谓五花八门。家属也说不清农药的名称,所以给予温清水洗胃是首要措施。因吸收的农药可再分泌至胃内,故重度中毒患者洗胃后应保留胃管12~24h,以利于再度抽洗。洗胃同时要及早应用阿托品,达到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足量不等于大量和过量,要根据中毒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定,既要用最小剂量达最佳治疗效果,又不会造成阿托品过量。阿托品化应在4~6h内达到,超过12h还未到阿托品化者则疗效差。部分病人虽瞳孔大、心率快、无汗,但仍有呕吐或体温较低者,应视为阿托品用量不足,要加大阿托品用量,但要密切观察,以防过量中毒。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中间型综合征,应及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只要出现呼吸不规则,即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部分病人插管后,呼吸平稳,可不用呼吸机。持续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应经常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有自主呼吸者可试暂停呼吸机,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也可根据血氧饱和度来定。只要病人神志清,不管用呼吸机天数多少,抢救成功率几乎100%,神志不清者抢救成功率极低。根据中国军事科学院毒物研究所的报道,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可打破常规用法,如果出现中间型综合征,不管第几天出现,都要重新给予冲击量,用至停用呼吸机止。临床实践证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60-2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校学生在医院实践学习的一部分,“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为将来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由于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学科交叉性强的学科,除了常规带教方法外,我认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逐步完善学校交给我们实习基地的教学任务。具体内容如下,供大家参考:

1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忽视病人的痛苦,不能任劳任怨,缺乏工作经验和不能体会病人疾苦等现象。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情和帮助,使病人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帮助,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阅读医院自己创办院内通讯等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医学的艰辛和神圣,激发学生的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增强“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行人性化管理,因材施教,把一些好的事迹和优良传统,介绍给学生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以后工作作风奠定基础。

2加强护生急救意识,培养提高应急能力

带教老师让护生明白“急”字的突发性和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就等于再重新给患者一次新生的机会,只有建立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程序,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时可让学生跟随老师直接参与抢救,要求学生们注重时间观念,让学生们感受工作人员沉着冷静、井然有序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迅速、娴熟的急救观念,同时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指导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布置一些疑问,让他们下班后翻书查阅答案。

3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带教老师必须抓住机会,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每天让学生在当天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及时查阅书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好地有机结合,从而更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习效果。让他们大胆的说出如何解决的想法,老师再给以具体指导和讲解,加深对此类疾病的处理印象。

4为人师表

带教老师言谈举止和说话的语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以后形象, 要以耐心、细致、和蔼、亲切、平等的关系,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过程中,不仅要给她们传授操作技能和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她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并根据科室制定的计划对护生在科室实习期间进行一次阶段性考评,对照标准严格评分,带教老师要给护生一个正确的评价,诚恳地指出不足。把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无奈,倾听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在医院实习期间,象到家一样的感觉,温暖、亲切。

5重视反馈,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带教是培养一个合格临床护士的必经环节,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学习的主体为学生,征集学生对每次见习课的反馈意见,对有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使教与学互相促进。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及创新思维,提高带教水平。

临终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胃镜;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51-01

在消化系统的检查当中,电子胃镜检查具有强大的功能,方便可靠成为治疗消化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在广泛的使用胃镜检查的同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绝大多数的患者由于缺乏对胃镜的正确认识,出现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情绪心理,恶心、呕吐、紧张甚至是拒绝治疗等已经成为患者不可避免的状态了,这样容易导致病情的延误。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认识程度,对于胃镜的检查接受度明显提高,能够让患者顺利的完成检查,达到良好的检查效果。

一、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护理干预当中有以下几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处理胃镜检查:

1、认知干预

认知干预主要是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患者以及家属对胃镜检查的认知提高从而消除他们的疑虑,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把胃镜的长处、检查人员的治疗水平、检查的安全性以及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心理状态都一一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介绍清楚,让患者对于胃镜检查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疾病会引起身体的诸多不适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检查之前责任护士带患者熟悉胃镜场地、检查仪器设备、与患者建立较为良好的关系,用亲切的语言来激励患者。

2、行为干预

在检查的时候尽可能的让患者转移其注意力,如听音乐法、全身放松法、平稳呼吸法、穴位按摩法等等,用这样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的心理,转移注意力能够对不适的反应免疫提高,让患者适应胃镜的检查,从而顺利检查完成。

3、情感干预

责任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当中,要注入情感,态度和蔼真诚,对于患者所提出来的疑问要及时耐心的解答,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赖程度。并且在必要时能够使用肢体语言来激励患者,向患者传递亲情的温暖,使患者能够得到心理和情绪上的满足感,责任护士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患者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胃镜的治疗,到达显著地治疗效果。

二、效果讨论

有些初次检查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对于胃镜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认为胃镜检查是一项特别痛苦的检查,因此常常是处于被动检查的局面。与此同时这样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患者的生理情绪、心理反应会表现的十分异常,恐惧、紧张、害怕、焦虑、敏感等等一系列的症状发生。假如检查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当的呼吸方式以及身体肌肉不适当的收缩,容易使得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比胃镜检查出现更大的心理承受痛苦的感受,甚至会出现患者拒绝胃镜检查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因而,护理干预主要是追求在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前能够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让责任护士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和相互理解的关系,这样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的情绪,从而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胃镜的检查,让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有效地护理干预通过语言、行为的交流,有目的地实施心理诱导,提高患者的对胃镜的认知程度。因此,不同的年龄患者要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虽然胃镜检查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但是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式的检查,因此对某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咽喉受损、上消化道出血等等,因此在检查前就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为了避免一些病发症的发生,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的配合,在检查时要抓住时机,熟练检查操作,提高检查效率,缩小检查时间,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干预,消除其紧张感,确保胃镜检查顺利实施。

三、总结

胃镜技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消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在诊断的过程当中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应感,因此,胃镜检查在临床的诊疗上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目前护理干预能够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较好的干预患者的情绪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应感,增加患者的耐受能力。而护理干预最主要的是运用三种方式,认知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增加对胃镜的认识程度,较为详细的了解胃镜技术;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转移其注意力,消除患者对胃镜检查的紧张恐惧感;情感干预能够让护士与患者建立较为亲切的关系,让患者体会到亲情的关爱,激励患者勇敢的面对胃镜检查。这样的护理干预在临床胃镜检查中能够达到显著地效果,从而让胃镜技术日益成熟。

参考文献:

[1] 梁兰萍, 文若兰, 赖敏贞, 等. 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的成年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护理, 2004, 10(6):52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