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1
一、收集、整理和分析社区护理对象资料
首先,资料收集的内容。针对社区人群收集资料:如社区人群所处的社区环境、社区人群拥有的各种资源和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等;针对家庭收集的资料:如家庭的基本资料、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生活周期、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环境等;针对个人收集的资料:如个人的生理、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个体特殊健康问题等。收集资料采用的常用方法有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社区调查(包括访谈和问卷调查)、开展体格检查等。其次,整理资料。整理资料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检查、核对资料;资料分类、分组;拟定整理表;资料归组。最后,分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以及解释分析统计结果。
社区护理诊断是对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判断,并把健康问题排列出顺序的过程。首先,列出社区护理问题。将护理对象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一一列出。在叙述社区个体、家庭或社区人群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多采用“问题+相关因素”的形式。其次,确定社区护理问题的排列顺序。由于社区护理条件及社区护士能力和精力所限,社区护理服务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在确定了所有社区护理问题的基础上,必须将健康问题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列。在排列顺序时,可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利用的资源及解决问题的效果等因素决定其优先顺序。
三、制定好社区护理计划
制定社区护理计划是在确定社区护理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护理目标、对策、措施的过程。首先,制定护理目标。在制定社区护理目标时,可将护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次,制定护理措施。护理目标确定后,社区护士应与护理对象及相关人员一起协商,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在制定护理措施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护理对象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确保对象的安全。
四、认真实施社区护理计划
实施社区护理计划是将社区护理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在实施护理计划过程中,社区护士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依靠社区各级领导的支持,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社区护理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修改、完善社区护理计划,确保社区护理效果;准确记录计划执行情况、护理对象的反应等。
五、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评价
社区护理评价是根据已制定的社区护理目标,对所提供的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对比、总结、修改的过程。社区护理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效率评价等,力求用最经济的途径获得最好的效果、最大的收获。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脑卒中; 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11-01
神经外科科是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大,伴不同程度运动及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康复和病情恢复时间长,住院周期长,需应用抗生素及需要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等特点成为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群体[1]。为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本院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360例脑卒中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感染发病率及提高治疗满意度。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360例均行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脑卒中患者360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49.5岁;病程2天~3年,平均病程4.3个月;病因:脑栓塞患者101例,脑梗死患者129例,脑出血患者103例,其他27例;住院天数:9~45天,平均25.5天。
1.2 分析方法:将患者住院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病率、发病部位、年龄组特点、感染病菌及其耐药性、护理相关措施统计归纳。
1.3 诊断标准:院内感染据2001年卫生部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脑卒中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行数据分析,P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院感率对比:同期对比中,脑卒中患者发病29例,占8.05%;全院发病120例,占2.18%。经统计学分析,x 2=47.04,P
表1 脑卒中患者院感率对比本院同期住院患者院感率情况(n, %)
2.2 脑卒中患者院感发生与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之间的关系:住院天数>25.5天 18例,占62.07%;年龄>49.5年16例,占55.17%;呼吸道感染13例,占44.83%。
2.3 细菌培养结果:革兰阳性菌(G+)检出大肠埃希菌11例,占37.93%;革兰阴性菌(G-)检出葡萄球菌10例,占34.49%;G-对阿莫西林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达66.3%。
3 讨论
3.1 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探究其相关因素总结如下。(1)脑卒中患者如肢体功能受损造成生活日常自理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易引起饮水呛咳造成误吸,若翻身及清理呼吸道等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容易并发坠积性肺炎[2];(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项侵入性治疗措施增加,使相应受侵部位生理环境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3)结合本组研究结果,提示脑卒中患者年龄高、住院时间长是院感发生的正相关因素。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差、机体抵抗力低,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消化吸收功能差。在长时间住院环境下活动明显受限,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院感率随之升高[3]。(4)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对降低院感发生效果差,反而破坏人体微环境平衡,使菌群失调、移位。本研究提示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经验性用药疗效不可靠,对脑卒中院感患者需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针对性有效药物治疗[4]。
3.2 护理干预措施
3.2.1 基础护理:应注意床铺干燥、洁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脑卒中院感患者呼吸道感染率高,占44.83%,整理床单时应行湿式扫床法,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对吞咽反射障碍者嘱患者侧卧位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分泌物粘稠时可在雾化吸入后促其排出,并行口腔护理2~3次/日,预防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3.2.2 饮食指导:建议患者进食易消化、低脂肪、富含蛋白质及纤维素食物,可增强营养及预防便秘。对不能自行进食者,予留置胃管并固定妥善。
3.2.3 就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洁净、清新,予含氯消毒剂清洁地面2~3次/天,每周一次监测病房空气含菌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在病房管理方面,需控制及规定家属探视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脑卒中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减轻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院内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口腔等,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规范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及饮食指导,教育医护人员注意保持双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慧秀,肖雅萍,严谨.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44-145
[2] 付伟,陈俊红.102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6):12-13,95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解剖学;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知识模块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86-01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怎样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此,笔者在近5年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将外科护理学知识与解剖学知识整合成知识模块进行讲授,现将自己的教学体会浅析如下:
1相关解剖学知识模块的强化
《人体正常解剖学》是在第一学期讲授,而《外科护理学》是在第七学期讲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解剖学知识已经生疏。根据学生已有的、教学内容所涉及解剖学知识的多少设计一个教学框架,即“已知的基础解剖学知识(学生复习)-疾病相关的解剖学知识(整合后交学生预习)-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课堂教授)”。同时也对每节课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即解剖学知识的应用只讲授3~5分钟,剩余的时间讲授《外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
2将外科护理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整合成知识模块
2.1临床表现与解剖学结构、功能特征整合成的知识模块。巧妙地设计解剖学知识与外科疾病临床表现的转化点,提高知识的转化率,即知识-能力,以症状推导病机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例如讲门静脉高压症护理一章,运用解剖知识分析“呕血”“便血”“腹水”“脐周静脉曲张”“脾肿大”等症状产生机理,巩固和加深了门静脉的组成及与腔静脉交通的知识。
2.2护理体检与腹部体表标志整合成的知识模块。外科患者的一些阳性体征要靠体格检查方能获得,根据人体体表的标志,可以准确地描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部位。例如:阑尾点(麦氏点)位于脐至右髂前上棘的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再如:胆囊的触诊部位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将拇指置于此点,嘱患者缓慢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患者因拇指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征阳性,是胆囊病变的典型体征。
2.3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解剖学组织结构特点整合成的知识模块。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核心构架,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应用护理诊断是搞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将护理诊断和解剖学知识融为一体,既锁定了护理诊断的分类又明确了相关因素,进而使护理措施的制定也更有针对性。例如:外科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把人体浅表组织的结构特点和护理诊断及皮肤护理整合成一个知识模块,提出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骶尾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有关”,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一次;指导病人正确的翻身方法;在骨突处置小垫,以防局部受压;每天用红花乙醇按摩骶尾部,预防褥疮的发生;给予充足的营养。
2.4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与解剖学结构、功能改变整合成的知识模块。外科患者手术后,局部的解剖学关系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术前、术后的护理诊断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而护理重点必须随之转移。例如:癌患者,术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对癌症恐惧的心理压力)等;而术后主要的护理措施是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因躯体形象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解剖学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等。
2.5外科护理技能操作与解剖学结构特征整合成的知识模块。把常用的外科护理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整合成知识模块,在讲授外科护理技术的同时导入该知识点与解剖知识的联系。例如:把从鼻腔到胃所经过各个器官的解剖学特征和鼻饲术整合成一个知识模块等,以知识模块为单位讲授鼻饲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真正做到清楚的、有目的操作,避免或减少因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不当所带来的护患纠纷。再如:将解剖学方位术语上下应用于外科护理实际操作,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就不会漏掉细节。
3注重与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相联系的解剖学知识
《外科护理学》是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解剖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完成《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与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中涉及的解剖学内容相联,为学生能顺利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4小结
以知识模块的形式讲授《外科护理学》,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清晰地显示了外科护理学与解剖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的护理人才。其次,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外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解剖学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有利于督促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知识水平,紧跟当今护理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1
[2]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0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78-01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该变化的重要标志――月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病。无排卵型功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异常,多为停经数周或数月后有大量出血,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亦有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净、失血多者可出现贫血,一般不伴有疼痛。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多发生于育龄妇女。此时卵巢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不全,因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延迟萎缩而致出血异常。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年龄14岁~20岁,平均18岁。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病程15 d~68 d,平均38 d。病情:轻度7例,中度18例,重度5例。
1.2 方法 出血阶段应迅速有效地止血及纠正贫血,血止后尽可能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选择合适方案控制月经周期或诱导排卵,预防复发及远期并发症。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改善全身状况,贫血严重者需输血。黄体功能不足治疗促进卵泡发育,刺激黄体功能及黄体功能替代[1]。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常用药物有孕激素和 HCG。
1.3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治愈28例,93.33%,好转2例,6.66%,无效为0%。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饮食清淡有营养,多进食高蛋白及含铁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出血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制品。
2.2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并正确记录,注意有无冷汗、发绀等休克征象,注意有无体温升高、下腹压痛等感染体征。
2.3对症护理 维持正常血容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嘱患者保留会阴垫及内裤等,以便准确估计流血量。对出血多者,应督促其卧床休息,按医嘱作好配血、输血、止血措施,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维持患者正常血容量。
2.4止血的护理 药物止血法,又称为“药物性刮宫”,在治疗6 h内明显见效,24~48 h止血,若96 h以上仍不能止血,应疑有器质性病变的存在。性激素止血:①孕激素止血,使增生相的内膜转化为分泌相,其功能层完整脱落,然后靠自身的雌激素修复内膜,达到止血的目的,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下)禁用[2]。常用的药物为黄体酮,20 mg/d,肌注,连续用药5~7 d,停药3~7 d后发生撤药性出血。②雌激素止血,使子宫内膜修复而止血,在于短期内止血,纠正贫血(辅助其他治疗),血红蛋白升至100 g/L以上时,再用孕激素可引起撤药性出血,常用的药物为苯甲酸雌二醇、乙烯雌酚。③雄激素止血,用于围绝经期功血,对抗雌激素,常用的药物为丙酸酮。其他药物止血:维生素K与C、安络血、止血敏、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诊断性刮宫:进行分段性刮宫,刮出物送病检,常用于已婚妇女。
2.5调整月经周期 雌一孕激素序贯疗法,即人工周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卵巢激素的变化用药,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变化,引起周期性剥脱。连用三个月经周期,可诱发卵巢排卵,常用于青春期功血患者。方法: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乙烯雌酚,0.5~1mg/d,连服20天,第11天加用黄体酮10 mg/d,肌注,连用10天,两药同时停用,停药的3~7天发生撤药性出血,于出血的第5天重复用药。雌、孕激素合并应用,用于育龄期功血和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乙烯雌酚0.5 mg/d和安宫黄体酮4 mg/d,在出血的第5天同时服用,连服20天,停药后发生撤药性出血,也可用复方炔诺酮片。连用三个月经周期。
2.6促进排卵 适用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功血患者。如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2.7心理护理 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进行对因护理。如育龄期功血患者可能担心疾病对健康、工作及生育的影响等,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及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青春期功血患者对坚持调整月经周期的疗程会感到焦虑,护理人员应让其清楚调整周期是治疗功血的根本措施,缓解其焦虑心理。使患者的家属了解疾病的特点,取得其理解与支持。
3 健康教育
青春发育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分别处于生殖功能发育和衰退的过渡时期,情绪不稳定,应保持身心健康,注意增加营养,加强身体锻炼。月经期避免剧烈活动,勤换内裤,禁止盆浴,出血期间禁止,出血时间长者更应保持会阴清洁,以防上行感染。有贫血者要补充铁剂,加强营养。指导测定基础体温,预测是否为排卵周期,如为持续单相体温,提示无排卵,应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许丽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0 例临床诊断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3031.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
作者单位:473132河南省南阳油田总医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以久咳不愈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而长期接受无效的抗菌素治疗,临床上缺乏早期治疗,往往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哮喘状态。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康复,对我院2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210例。其中男120例,女90例,年龄1~21岁,平均年龄9.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4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患儿均因反复咳嗽而入院就诊,临床症状以干咳为主,可以是夜间突发性咳嗽、清晨阵咳,或者运动后咳嗽加剧等。肺部听诊多数患者的双肺呼吸音粗,偶有少许痰鸣音。胸部X线检查中,多数结果正常,少数出现双肺纹理增粗等表现。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参照1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防治常规(试行方案),即: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伴有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症状,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是诊断本病的基本条件);有个人或家庭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
1.4 护理措施
1.4.1 心理护理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反复发作,而此类患者以儿童为多见,患儿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的根源之一。平时表现出烦躁易怒,无缘无故地感到难受,感情脆弱,做错事后容易内疚等。家长应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孩子关爱,少训斥和恐吓,更不可以动辄对孩子发脾气;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易使患儿产生心理障碍,及时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可以消除患儿不良心理;家属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精神愉快,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让患儿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4.2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尘螨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最常见的过敏原,如地毯、挂毯等易藏螨虫,应避免使用;对棉被、枕头等应勤洗、晒;不玩带绒毛的玩具,不养宠物如猫、狗、鸽子等及花草;父母不吸烟,不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以减少对过敏原接触;对患儿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确诊过敏的食物避免食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过分剧烈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1.4.3 药物应用指导 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气管扩张剂是最常用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方法。正确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支气管扩张药和激素药物的吸入治疗在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治上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不同的年龄选用适宜的吸人装置,护理人员必须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家长及患儿进行正确吸药指导。耐心讲解用药须知,让其了解用药的意义及疗效。用前要摇荡,吸药前要先缓慢呼气后,将喷口放入口内,双唇含住喷口,深吸气的同时按压驱动装置,屏气5~10 s,然后再缓慢呼气,若需再次吸入,应等待至少1 min后再次吸入药液。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吸入激素药物,易造成口腔念球菌感染,因此用后应注意漱口,可减轻局部不良反应和药物吸收、防止声音嘶哑、口腔溃疡等副作用发生;并在复诊或随访过程中检查患儿的用药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
2 结果
本组210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125例患者与1周后症状消失,85例症状缓解,治疗和护理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仍经系统的跟踪护理及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在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3~6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与感染关系不密切,出现高气道反应性,而导致慢性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所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率相对较高。气道的高反应性与支气管上皮受损、感觉末梢暴露,以及致敏等因素有关。本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这可以表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细致的临床护理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患者的依从性,正确应用药物,使患者快速症状缓解,且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复诊率,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啥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 李恬,赵德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护理配合.实用护理杂志,2000,11(16):23.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护理查房;改革
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临床教学的常用方法。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查房的内容与形式,拓展护理查房的内涵,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近几年来,我科结合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和护理教学的要求进行床旁护理查房,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保证了整体护理质量,更在护理教学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方法与效果
1.1方法(1)护理查房由护士长和护理教学组长主持,要求护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及实习护生参加。(2)在查房前选择本次查房的感染病病例,为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尽量选择症状、体征较典型的;危重且伴有并发症的;病情复杂且少见的感染病病例进行教学查房。如:重型肝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例;麻疹、水痘等有皮疹的传染病;黑热病等发病率较少的传染病。(3)感染病病例确定以后,由负责该患者的护理责任组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及配合。(4)患者的责任护士和护理责任组长应全面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病情、治疗方法、特殊检查的阳性结果、饮食要求、护理级别,目前心理状态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拟订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护士长和教学组长要更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好对疾病有关症状、体征的深入讲解;对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防知识的讲解;相关护理内容的提问和讲解;对涉及到的护理技术操作进行示范的准备。(5)查房一般在患者床旁进行。凡涉及患者隐私及保护性医疗问题时不在患者床边讨论[2],可以选在医护办公室进行,查房时间一般为30~60 min。(6)查房的顺序:首先由责任护士向大家汇报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病情、治疗方法、特殊检查的阳性结果、饮食要求、护理级别、并提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的执行等情况,再由护理责任组长进行完善补充,最后由护士长和护理教学组长将已准备好的问题一一向参加查房的护士提问,并演示规范的护理操作,最后大家一起讨论,护士长讲评,对已拟订的护理计划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护理计划就作为以后护理措施必须实施的内容。
1.2效果通过床旁查房,促进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合理的护理计划,实施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床旁查房督促护理人员更加刻苦、自觉地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查房过程可以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一定了解,增加了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感情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通过临床调查,患者对护理查房感到满意。 2讨论
2.1提高了对整体护理的认识,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也实现了新的转变即“以病人为中心”,实行整体护理。护士的工作不仅局限在常规的打针、输液上,床旁护理查房弥补了这一点,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要求护士对患者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观察和认识,培养了护士对整体护理的概念,加强了护士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护士长通过查房可以对护士制定的护理计划和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2.2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在查房过程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例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这也给她们不断增加压力,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求知欲望,只有不断看书学习,才能胜任工作。通过集体讨论,拓宽了护理人员的思路,互相学习,交流经验,集思广益,解决疑难病例提出的护理问题。这样一来全科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以及发言、记录能力等都不断提高。
2.3改善了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入院后往往希望医护人员重视自己,尽快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医护方案令疾病早日痊愈。通过床旁护理查房,能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们的重视、爱护和尊重,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通过与患者的交谈还可以了解患者的需要,以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从中收到反馈信息,使整体护理能更好地开展。同时,床旁护理查房等于给患者进行了一次相关的知识宣教,提高了患者的参与意识,促进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密切了护患关系。
2.4促进了护生对专科知识的深入掌握床旁护理查房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病例中去,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的临床经验。由于学生们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护理查房便显得生动、灵活、形象、记忆深刻,查房的内容就更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