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政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IS-LM模型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次通货膨胀和1次通货紧缩,其中1979-1980、1984-1986、1987-1991和1992-1994年期间,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但是从1997年开始,物价持续走低,出现负增长,进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而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到了2004年,物价上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理论界开始讨论中国是否进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以消除经济不景气时期的通货紧缩、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主题,重点论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协调机制和模式,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剖析总结了98年以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本文在分析研究中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依然是我国财政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通过IS-LM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会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以及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无论在经济扩张还是在经济紧缩时间,两大政策都能对经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就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论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强调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协调机制和模式,第四部分剖析总结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进对策,第六部分评述性结论。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在关联性
1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资金运动、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等方面的密切关联性 在社会资金运动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与企业资金等一道构成社会总资金的整体,每一方的资金运动都会在另一方引起某些连锁反应;在政策目标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要实现充分就业、高增长和物价稳定运行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政策手段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互补性。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率和财政支出水平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和贴现率等;在政策实施主体上,既有区别也有高度的一致性。货币政策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政策实施的主体是财政部。两者分成两个不同的实施主体,但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调控的主体都统一于国家。
2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性 首先看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财政的收支活动将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将对货币供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财政收支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化或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给结构;二是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结余和财政收支赤字这三种不同的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存在很大不同;三是财政资金的运行方向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财政支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构成,另一方面取决于积累性支出的使用效果;四是,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财政赤字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弥补。因一国弥补预算赤字主要分为国内融资和国外融资两大类,而不同的融资方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很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财政赤字的各种融资方式会增加货币供给。其次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银行的信贷收入来源、信贷支出方向、信贷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有关。总之,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性很强,这表明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的一般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具有的局限性、运作特点和作用机制决定了二者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对经济应有的调控作用。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也已经证明,无论将哪一种政策作为重要政策手段,如果没有另一种政策的协调配合,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方面来看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就财政政策来看,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轻税负以刺激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在经济膨胀时期,则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避免经济过渡膨胀。但在现实中,财政政策的运作常因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二就货币政策来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相应地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这一政策的局限性使它在现实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此外,货币政策效果也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
2、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来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更有协调>!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2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 基层央行 营业部门
一、理论观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简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导机制方面的进展是关于货币政策研究中最丰富和多样化的。国外的研究不仅修改和扩展了原有的货币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也深人到了定量研究阶段。与此同时,汇率渠道被纳人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预期等因素也被纳人到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之中。西方有关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研究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是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理论是基于一定制度基础的,而这些假设和背景,往往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并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是不相符合的。
国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导渠道效力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研究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几个方面。国内对传导效力的研究大都基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比较,对其他渠道研究较少,在信贷渠道的主渠道作用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国内许多学者都承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并在研究中将其作为前提。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大多基于中国的经济特点,学者们的分析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现实情况总结
具体来说,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文献追踪和梳理,以及在国内外的实践中进行对比,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仍以信贷渠道为主。纵观我国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杠杆的运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但这一过渡仍未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较小,银行贷款在新增贷款余额中占有绝对比重,这说明信贷渠道,特别是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相互作用为主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所依赖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占主导。
二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有待进一步强化。在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和体制因素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信贷渠道。在这种制度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约束”,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必然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和资产价格等传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原有的信贷渠道已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强化主抓环节应为金融领域。由于近期内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宏微观环境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信贷渠道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实际大体包括两个环节:金融领域环节,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实体经济领域环节,即“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这其中任一环的微观传导主题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改革经济体制、发展金融市场这些系统工程,更直接和有效的,是研究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主体的行为效果。
二、履职视角: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按“总行-分行-基层人行”三个层次开展的,总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其他二级分支机构则主要负责传导并执行货币政策。基层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是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其通过一定方式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并最终产生影响。营业部门作为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履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最前沿部门,直接承担着具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的职能,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传导货币政策的中间节点。营业部门结合部门实际,可以为货币政策在地方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发挥重要的传导职能作用。
(一)落实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线阵地
随着近年金融经济市场的重大变革和人民银行履职方式和重点的发展更新,货币政策的内涵方式越来越丰富、操作层次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服务领域和工作层次发生了变化,其作为货币政策具体操作者的职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基层央行的大部分货币政策职能的具体执行都集中在营业部门,营业部门是基层央行与商业银行间的业务纽带,是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规定接受货币政策调控的操作平台。只有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准确地把握了总行确定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调控趋势,认真解读政策规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认真执行调控手段、规范办理核算业务,货币政策才能得以顺利地向商业银行贯彻落实,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条件。
(二)解读货币政策信息的前沿窗口
基层央行营业部门作为人民银行连接金融机构的一线机构,以各种有效方式向金融机构广泛宣传货币政策、传达政策信号,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目标意图,同时树立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为货币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创造先决条件,是营业部门的职能之一。同时,营业部门可把货币政策条款转化为具体的业务操作要求,引导其按照要求准确无误地落实货币政策规定。营业部门能将货币政策正确、及时、完整、详尽地向商业银行进行了传达,消除时滞和误解,使得商业银行正确理解和规范执行政策要求,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辅助条件。
(三)督导货币政策执行的业务基地
营业部门在与商业银行办理资金清算的各类核算业务的同时,可以把执行货币政策与提供金融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督促金融机构按规定把货币政策落实到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中,为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只有商业银行真正切实将货币政策的意图落实到其经营行为中,及时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优化信贷结构,才能保证从商业银行到企业和居民的传导环节得以存在,从而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必要条件。
(四)观测货币政策效果的神经末梢
营业部门是会计核算一线部门,在日常业务办理以及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的账户资金信息、数据和资料,能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行,及时反映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资金管理的影响。特别是遇重大金融政策出台,营业部门能及时调查了解金融机构的反应,反馈货币政策在区域实施的效能,为管理部门及上级行正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及时调整和控制政策执行力度和方式,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符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金融机构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基层央行科学贯彻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现状剖析: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问题
(一)操作部门定位局限,工作沟通存在角色冲突
营业部门在基层央行的定位是会计核算操作部门,货币政策的制定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审批也主要靠本级行管理部门组织和推动,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只负责具体核算,导致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一是工作层次不高。目前,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员工对部门在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在货币政策层面上的效果和作用。另外加之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较多,对自己所承担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工作的关注较少,把工作重点放在货币政策业务办理的规范程度提升上,而没有在向商业银行宣传政策意图、深化政策理解上挖掘更深层次的职能拓展,工作水平没有得到更高的提升。二是管理权限缺位。政策实施经常存在细微调整,需要营业部门工作人员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说明,由于营业部门缺乏必要的部门文件或管理权限作为辅助手段,只能过多依靠劝说和口头通知的办法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在没有管理和检查手段进行约束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单一的通知和劝说,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不强,反而容易使得人民银行权威下降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积极性,导致工作被动、效果不好。
(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履职能力有待整合挖掘
信息沟通和共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工作是在货币信贷部门统一管理下涵盖营业部门的核算操作和会计部门的业务监督的多部门联合系统。而目前检查、管理部门与操作部门间缺乏更加深入了解和共同改进的平台,信息的横向沟通和共享有待加强。
基层央行货币信贷部门和会计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和监督的主要部门,对货币政策的意图和规定掌握程度更高,对于政策执行前半段的理解更透彻。而营业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操作部门,掌握着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调控之下的金融运行数据和情况,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了解程度更高。货币信贷部门、会计部门与营业部门之间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现场检查的联动、信息资源的共享、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等方面存在大量需要协调的工作,目前却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容易导致信息成本和协调成本上升,造成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或重复劳动,这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显然是不利的,使得几部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都难以深化更高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管理集中,货币政策效果难控
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运作的银行,追逐盈利是其经营的根本,货币政策的传导并不是其法定职能,因此,货币政策意图和实际操作在从基层央行向商业银行传导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漏失。商业银行运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的现状,也是近年来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原因之一。
一是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资金上存贷款集中化趋势明显,直接制约了基层银行有效信贷供给,商业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无权限办理货币政策业务,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在基层有时会呈现真空状态,使货币政策不能按照宏观控制者的意愿实施。二是基层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缴存等货币政策相关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业务不熟悉,部分金融机构在电话通知催缴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漏缴或迟缴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也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理想状态,并最终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探讨: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完善
(一)深化部门工作理念,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性
营业部门自身的定位不准、认识不够,是制约营业部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人力资源瓶颈约束。针对目前工作重点不明、专业知识不深、思想观念不清的情况,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必须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一是完善部门文化,将深化货币政策传导职能这一任务,作为营业部门工作重点写入年度工作计划加以落实,着力培养优良的工作氛围和思想作风,提高营业部门员工对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认识和理解及重视,以充分调动柜台员工进行规范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第二,建立和完善人才专业知识培养制度,通过加强系统培训,训练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贯彻货币政策所需要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相关业务的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建立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权威性
一是以货币政策业务培训或金融机构联系会议为载体,搭建与商业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协调解决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整体联动,确保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二是搭建金融机构交流平台,建立全面的数据监测机制。定期发送调查问卷了解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确保问卷调查真实、客观,并将分析结果向各金融机构反馈,促进其经营行为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合拍,并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强化营业部门业务指导和督查职能。可通过抽调营业部门员工参与相关业务检查、定期进行情况通报等形式,适当赋予营业部门业务检查职能,促进营业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形象由单纯操作型向管理和操作兼顾型转变,提高其在商业银行的话语权和权威度,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配合度。
(三)加快建立政策传导校正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传导的工作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沟通和督促,就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和影响,其政策意图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强化和提升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营业部门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落实过程中对相关业务办理的规范度和科学性。一是要强化货币政策宣传和引导,在深入了解金融机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础之上,规范其业务行为,督促其按时、自觉、准确完成货币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二是建立对金融机构负责人执行货币政策约见谈话制度。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根据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检查通报情况,不定期地约见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传递央行调控意图,指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维护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央村央行能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思考”,《浙江金融》,2003年,第6期,4-5。
2、何凌云、刘传哲.“货币政策传导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6月,25-27。
3、张翔.“货币政策的微观层面:基层央行职能与绩效”,《金融研究》,2002年5期,106-112。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3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17-02
2007―2009年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危机之后,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造成本次经济危机的缘由展开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侧重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新思考。过去几年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主要经济体总结并逐步推行以一定规则(rule-based)运行的货币政策以稳定宏观经济,成功地维持了价格稳定。2001―2005年美国等国的“低通胀、高增长”为特点的“大平稳”(Great Moderation)就是在这种货币政策下的产生的。但是,自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多年的低利率政策遭到了质疑;并被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是造成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审视。要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其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途径和能力,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transmission channels),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分为“货币观”(money view)和“信用观”(credit view)两大主流学派。货币观主要认为狭义或者广义的货币供给在短期会对经济产出有影响。在有准备金体制的银行系统内,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间接调节商业银行负债总量的方式,或通过消费,或通过投资,对实体经济进行影响。这一派的观点主要是货币主义学者Friedman和Shwartz(1963)基于总结美国百年的货币历史的实证分析上得出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伯南克和米什金等经济学家提出信用论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作用。其主要观点当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寻求信贷的时候,银行贷款不是像货币观中认为的与其他金融证券可以完全替代的: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尤为依赖,不能像大企业一样在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其对宏观经济模型的分析可以参看伯南克与布兰德(Bernanake and Blinder,1988)。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讨论中,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除了银行),并没有给予较为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融资结构和投资行为不相关的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er,1985),该理论意味着金融市场仅仅是一层罩在实体经济上的面纱(veil)而已,即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的影响。Akerlof等经济学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tion)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在货币经济学上达成共识:金融部门的摩擦会对经济波动有影响(Mishkin,2007)。但是,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的作用始终没有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得到体现。
二、本次危机对已有传导机制的启示
本次经济危机对传统的传导机制在理论解释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质疑,而造成这种理论缺陷的客观原因是金融机构行为和金融市场的运作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以下是这次危机给传导机制理论创新上的启示:
首先,金融机构行为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在传统传导机制中是被动的;现在看来,货币政策的传导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制定,也要看金融机构对此政策是如何反应的,以及其经济行为对经济体所产生的作用。
其次,银行信贷已逐步被“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代替。在本次美国房贷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市场金融机构,例如投资银行和证券经纪公司,也像银行一样短期负债,长期持有资产,向市场提供大量的信贷。这种影子银行不像商业银行那样受到央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因此更加灵活自由。商业银行的杠杆比率相对稳定,而以投行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的杠杆比率则是成顺周期趋势(Adrian and Shin,2009)。
再次,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在近几年尤为活跃。以美国为例,企业凭借投行和评级机构的协助,更多地依赖发行商业票据(公司商业票据、金融商业票据和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等形式在货币市场进行短期融资。由于货币市场在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它成为了宏观经济投资的关注点。一旦货币市场发生问题,那么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就会放缓,甚至衰退。
三、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思考
Borio和Zhu(2008)提出了“风险承担”(risk-taking)传导机制来解释美联储多年低利率是如何对金融机构和市场造成的影响。简要来说,较低的利率使金融机构降低风险定价(risk pricing),以此降低整个金融市场对风险的认识;同时,低利率让金融机构愿意在较低的借贷成本下,提高杠杆比率,造成整个金融市场风险承担过多。
但该理论所存在的问题是:将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动机作为货币政策短期影响实体经济的途径。美联储低利率政策的确为信贷推动的资产泡沫负有一定的责任。但这绝对不是金融机构可以用来提高负债,大量证券化,过度投资到房贷市场的根本动机。当经济下滑,市场利率上调的过程中,逆向选择出现:有机构为求贷款而不计贷款成本高于市场利率,即杠杆比率提高,进行高风险投资。换而言之,央行低利率政策不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机的充分原因或必要原因。
此外,传导机制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向货币当局提供制定货币政策的指示依据:货币观认为货币供给总量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而信贷观认为信贷量才是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目标。在这一方面,风险承担传导机制不能为宏观经济运行提出指示。究竟利率多低才会引发金融机构不顾后果,承担更多的风险;究竟利率多高才会使其停止不良的风险承担呢?杠杆比率虽然呈现出顺周期规律,但也不法具体量化,而不成为可靠指标。
这种传导机制的解释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过去稳定物价水平的货币政策的成功之处,而且有可能使得货币政策更为复杂,不被大众所理解。它更多地赋予货币政策稳定市场的职责;而该职责被认为应是货币当局而非货币政策(Svensson,2010)的职责。但Blinder(2010)并不这么认为。
四、总结
本次经济危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构建提出新的思考。首先,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经济行为应当给予经济模型上的解释。目前这部分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银行的微观行为;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在经济模型中没有构建。其次,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在短期宏观经济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金融创新会使“去中介”(disintermediation)现象将更为常态。这就对货币当局如何更好地做好预期管理,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传导机制应该为今后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明晰和量化的指标,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货币当局与市场的沟通,使预期管理更加有效,而且也能使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实证表明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在过去几年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新的理论解释不应该颠覆成功的经验,而是应该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Adrian, Tobias,and Shin,Hyunsong,2009.Liquidity, and Financial Cycles.BIS Working Papers No.256
2.Bernanke,Ben,and Blinder,Alan,1988.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2),435-39
3.Blinder,Alan,2010. How Central Should the Central Bank B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8(1),123-33
4.Borio,Claudio,andZhu,Haibin,2008.Capital Regulation, 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A Missing Link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IS Working Papers No.268
5.Friedman,Milton, and Shwartz,Anna,1963.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Mishkin,Frederic,2007.Will Monetary Policy Become More of a Science NBER Working Papers No.13566
7.Modigliani,Franco,and Miller,Merton,1985.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3),261-97
8.Svensson,Lars,2010.Inflation Targeting.NBER Working Papers No.16654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4
关键词:社会资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0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实的表现和研究的结论表明,货币政策的应用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存在政策效应弱化的趋向。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新态势,许多学者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科学,货币政策工具效力不明显,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中介不健全等诸多层面分别去寻找根源(王雪标、王志强,2001;江其务,2001;夏斌、廖强,2001;谢平,2002、2003;赵振全、张宇,2003;王钰、王稳,2003;裴平、熊鹏,2003;王国松,2004;杨小娟,熊勇刚,2004;),并提出了很多见解。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原因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可以归结为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从经济学、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研究。
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较丰富(Bourdieu,1986;Coleman,1992;Putnam,1993;Burt,1997;Fukuyama,2000;Lin,2001;张其仔,2002;方竹兰,2003),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社会资本是个社会学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资本的概念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Portes,1998)。同时,把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引入金融学的研究(Liugi,Paola Sapienza,2004),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代表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金融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社会资本引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突破了以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发展。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社会资本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指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政策借鉴,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 社会资本界定
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Bourdieu)是第一个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许或承认的关系所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Bourdieu,1985)。因此,社会关系网络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投资于群体关系这种制度化的战略来建构。Bourdieu (1985)的这个定义很清楚地将社会资本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社会关系本身,该关系允许网络中的个人获得其同伴所拥有的资源;第二是建立社会关系后所能获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它们决定了社会资本的高低。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科尔曼 (Coleman),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它们的功能来定义的。社会资本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它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个人的社会结构资源、以及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资源实现自身利益。社会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义务与期望、信息渠道和社会规范(Cofeman,1990)。
普特南(Puinam,l993)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这些社会组织特征可以通过促进合作的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是群体所共有的资本,通过个体参与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培养互惠互利的行为模式,提升对彼此的信任,从而促进社会中各项资源的流动效率。
牛津大学的Janine Nahapiet与伦敦商学院的Summantra Ghoshal(1998)发表的“社会资本、智力资本和组织优势”一文,将社会资本界定为镶嵌在由个体或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现实和潜在资源的总和。
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本资源论。林南(2001)认为资本是在市场中具有预期回报价值的资源投资,而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可以通过一些行动获得或调用的一种资源。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摄取这些资源的能力;通过有目的行动,个人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资源(Lin,1999)。
托马斯•福特•布朗从系统主义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参与社会网络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在社会网络中分配资源的过程系统,社会资本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分别对应着社会资本系统中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相应提出了嵌入自我的观点、结构的观点和包含结构的观点①。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自身研究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如Burt(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他们你可以获得使用资本的机会;Portes(1998)则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社会行动者能在社会网络或其他社会结构中获得利益的能力。
社会资本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资本。NahaPic&Ghoshal(1998)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范围与质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能获取的潜在的或者现实的外部资源。
Liugi,Paola Sapienza(2004,pp.526-556)于2004年首次将社会资本引入金融发展分析中。Liugi等将社会资本引入家庭对金融资产的旋转模型中,并实证研究了意大利的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发现北意大利高水平的社会资本,与高水平的金融发展正相关;而南意大利低水平的社会资本,导致了低水平的金融发展。Liugi等总结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信任,降低金融合同交易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金融发展②。
本文尝试把社会资本引入货币政策的研究中,并用社会资本的“资源论”观点,解释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启动后各种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运行的整个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操作目标、操作目标作用于中间目标、中间目标作用于最终目标的全过程(见图1)。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经济变量传导过程和微观主体传导过程两个方面。经济变量传导过程可概括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启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操作目标――监视中介目标――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传导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变化改变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该传导过程可表述为: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投资者(消费者)――国民收入。具体来看,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在金融市场上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导致基础货币、基础利率等中介目标的变化,金融市场将这些信号传导给金融机构、企业、居民,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环节。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信号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等业务机构,并作用于企业与居民,这是传导的第二环节。企业和居民调整自己的投资和消费并最终实现总产出的变化,这构成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三环节。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也就要求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全过程,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控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数量、利率、政策等),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使企业和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迫使整个国民收入也随之变动,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③。
近三百年来,众多经济学者,包括古典的萨伊、休谟和斯密,现代的凯恩斯、弗里德曼和托宾,近代的米什金和伯南克等都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过讨论。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来,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的条件出发,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ishkin(1995)根据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型,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大类,即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和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笔者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出发,梳理总结了各个流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观点(Hicks,1937;Robert Rosa,1951;Hansen,1953;Tobin,1965;Marshall,1923;Lerner,1944;Mundell,1962;Fleming,1962;Modigliani,1971;Stiglitz,1981;Bernanke-Blinder,1988;Bernanke &Gentler,1995),详见表1。
四、社会资本对货币渠道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货币渠道包括利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汇率途径等。
宏观经济学认为利率的变化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变动。然而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并不只是考虑资金成本(利率),更重要的是权衡投资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企业投资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能够提升企业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是根植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产,其表现形式可以基本上归纳为信任与合作关系、资源的互补性、信息和线索、稀缺性资源、协同关系,以及由这些资源和关系的整合形成的对环境中的机会的把握能力或战略优势等。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实现其价值,它借助于所占据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拥有资源财富信息或机会。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企业,其接触的市场资源和得到的支撑资源越多,投资越容易成功。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资本比利率因素更能影响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在存在企业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敏感。
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通过改变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进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以达到政策目标。由于个体(企业)社会资本的存在,使其能够在资产恶化的情况下,动用社会关系进行融资消费(投资)。Ceoleman(1990)、spagnolo(1999)首先从金融的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对融资和经济的影响,认为社会资本强化了诚信的普遍程度。高社会资本社区,社区网络带来的惩罚失信的方便性使人们相互信任,更容易促成彼此之间的借款行为。WooIcock(1999,2002)持续的研究了小额信贷和中小企业中的社会资本问题,在对小企业的研究中,他指出,社会资本对于中小企业获得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不发达地区,资源有限,社会资本能够起到将有限资源更加有效交易的作用,通过小企业的运作,实现财富积累。我国学者张荣刚(2005,2006)、宋瑞敏(2007)、陈晓红(2007)均从社会资本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非正规融资的角度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因此,社会资本的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的意图,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汇率并不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唯一因素,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积累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国际市场交易的促成。长期的国际交流合作使企业与客户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稳定的贸易关系,由于社会资本产生的长期合作共赢的预期,即使汇率变动使短期交易成本增加或减少可能不会改变企业的出口量。因此,在社会资本的作用下,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五、社会资本对信贷渠道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包括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等。
银行贷款途径的观点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规模,通过信贷配给的变动波及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影响总产出。然而,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而不完全受控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对接国外金融市场,通过电子金融交易,快速、便捷地远程融通资金,即使中央银行想对商业银行信用进行控制,由于商业银行可以到不受管制的欧洲货币市场借款,使得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控制能力下降,其货币政策意图也未必能通过商业银行途径实现。而且,随着多种融资方式的出现,企业可通过社会资本的力量发展其他信用渠道,银行信用占社会总信用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也减弱了银行贷款途径的效果。
资产负债表途径的作用原理是: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借款企业的资产净值P,定义为借款者的流动性资产与可售抵押品之和,改变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程度,使得银行意愿信贷供给发生变化,最终引导企业投资变动,从而导致总产出的改变。资产负债表途径发挥作用的一个隐含的前提是,银行贷款是企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资金来源,而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资金并不仅仅来源于银行贷款,特别是社会资本比较丰厚的企业,它们能够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多渠道筹措到发展的资金。因此,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下,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途径的效用逐渐减弱。
六、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渠道,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由此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效用,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并不直接处于中央银行控制之下,它必须依靠中介性指标的传导性作用,这些中介指标一般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社会资本的积累及其广泛运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中介指标的控制变得难以把握,货币政策的效应也就会变得不明显。
当然,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发挥利率渠道的传导作用。第二,积极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资本,为金融机构的贷款经营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银行可以通过和企业建立相对固定、长期的金融服务关系,以便对借款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为正确的了解,准确评估借款的风险。第三,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三方建立良好的持续的业务联系,积累社会资本,增加互信,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降低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注释:
① 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载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第78-79页.
② 卢燕平:《社会资本与我国金融发展研究》,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9,第3-4页。
③ 范方志:《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66-130页。
参考文献:
[1]冯科.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6.
[2]范方志.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
[4]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Borudieu,P. the Forms ofCaPital.[A] In Hand 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eation[M] NewYork:Greenwood Press,1986.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动态不一致性;声誉;透明度
一、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领域。如果决策主体在当前做出的关于未来政策的决策,从后来执行时看,即使没有新的相关信息出现,也不再是最优的了,这时该政策便是动态不一致。动态不一致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消除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就成为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中央银行而言,社会性的最优是实施永久的零通货膨胀率,并使失业率维持在其自然失业率上。传统经济理论在分析货币政策问题时,通常忽略了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的决策行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实际上货币政策行为及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在主、客观条件制约下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于是,具有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公众不会被其欺骗,最后结果必然是被预期到的或更高的通货膨胀,而对真实产出和就业却无实际影响。为追求最优的结果,欺骗的行动可能导致比单一规则政策效果更差,从而欺骗所带来的恶果使得单一规则更具有吸引力。
二、动态不一致性的消除――声誉模型
在宏观金融博弈中,政策制定者声誉通常被定义为政策制定者对通货膨胀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公众来说,总是希望中央银行能够遵守承诺,保持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就能保证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一致,避免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可能造成的损失。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希望通过制造意外的通货膨胀来获得额外收益,违背承诺,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取得公众政治上的支持,保持良好的政策声誉,必须信守承诺,中央银行必须权衡得失。对于中央银行来说,不论公众的预期怎么变,都会选择零通货膨胀率,这就类似于货币政策以固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制度,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通货膨胀水平而不顾产出的波动,这使得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中央银行在某一时期选择不合作策略的短期收益大于该期之后合作策略所带来的长期收益现值之和,他就会放弃承诺;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在该期短期收益不足以弥补损失掉的长期收益,他会一直模仿强硬中央银行,执行零通货膨胀策略直到最后一期,声誉已经不能再带来任何收益,他会一次毁掉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追求最大的短期利益。当经济主体对相关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实际运行存在着信息不完全时,公众会更多地依赖于对中央银行政策声誉的判断,声誉越高,即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越可信,公众关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也随之不断降低,这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越来越有效可行。从博弈论的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上看,只有提高中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性,才可以稳定公众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使得公众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具有一致性,进而可能达到政策的目标,最终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三、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分析说明
1995年,中央银行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中央银行1995年开始试行、1996年开始正式启用以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实现了从双重目标到确定币值稳定为单一目标、从相机抉择到遵守规则的转变,这也显示着中央银行转变为偏好低通货膨胀率的强硬类型。从模型结论来讲,这一转变是一种改进,公众与中央银行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央银行放弃短期利益将通货膨胀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货币政策有效运行,物价稳定。这不仅仅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中央银行有着良好声誉的基础上,要让公众相信中央银行是强硬的,会信守承诺,从而形成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1997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从2001年一季度开始按季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众可通过《金融时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等获得各种经济与金融信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仍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总结分析以往情况的报告,是货币政策执行结果的报告,而不是货币政策决策报告。我国目前还缺少这样的报告,以及这样报告的披露,这些正是中央银行引导公众预期最实质的东西。人民银行应当建立货币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通过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对政策的信任,尽量避免动态不一致的问题,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总结范文6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宏观调控;金融体系
一、引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破坏迟迟没有终止。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常规经济政策手段在危机期间严重失效。本文致力于回答这样的问题: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宏观经济政策能否系统影响产出、就业等经济变量,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周英章和蒋振声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如果货币政策变量与产出协整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则认为该政策变量有效。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中性”非常相似,刘斌利用SVAR模型分析出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对实体经济有影响,长期无影响,该结论与主流文献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的判断一致。杜亮总结了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方法,包括格兰杰因果检验,VAR、SVAR、VECM,货币政策规则,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等。
本文的思路与闫力、刘克宫、张次兰相似,构建包含货币变量和产出、价格的VAR模型。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危机没有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原因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力度在金融危机前后发生变化,深层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缓慢,金融部门受危机影响较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有效。
二、经验证据
本部分采用VAR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分别估计全样本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后的VAR模型,评价是否金融危机改变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干预能力,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提供现实依据。
1.数据选取与来源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经济分析实务中被广泛采用,其频度高、数据早,有一定先行性,是业界非常重视的宏观经济指标,但在学术研究中使用较少。作为产出的变量, PMI用来分析货币政策可以反映出预期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现代货币政策制定具有前瞻性,预期管理是央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市场预期对政策的响应是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PMI非常灵敏地反映了经济当前状况,可以作为实体经济景气程度的评价指标。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区间为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
货币政策变量选取了货币供应量,具体为M2月末数同比增长率。大量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实证结果
估计包含PMI、CPI、M2的VAR模型,利用其脉冲响应评估产出与价格对货币政策变量货币的响应,如果产出与价格的脉冲响应较大,则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较强,反之则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弱。在研究过程中,先进行全样本(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图中标记为“full”)估计,然后分别估计危机前(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图中标记为“before”)与危机后(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图中标记为“after”)两个子样本,进而评价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单位根检验表明,所有变量均平稳。根据Schwarz准则,选择VAR的滞后阶数为2。
图1和图2描述了包含PMI、CPI和M2的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产出对1单位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不为0,长期恢复到0附近,这说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对实际变量的影响能力,短期非中性,长期呈中性。各样本脉冲响应基本都在第3期达到最大,体现出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在第10期转为负值,可能由于货币政策在中长期发生转向,或者产出步入经济周期的下一个阶段。金融危机之后的产出响应增强,说明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有效性没有下降。
图2描述了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脉冲响应。危机之前的价格响应在第8期达到最大,危机后的价格响应在10期达到最大,但峰值小于危机前,货币供应量对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积极的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具有明显的刺激效果,但是产出在中长期表现出中性反应,而价格滞后于产出响应,因而容易出现通胀风险。比对危机前后样本,危机之后的价格响应幅度降低,滞后性增强,这说明危机后的货币供应量对价格影响更弱,政策实施的通胀成本有所下降。
价格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滞后要强于产出滞后,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此方面因素,避免由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危机免疫力的原因
以上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并没有下降。货币供应量有所增强,对价格的影响有所减弱。危机前后政策有效性的变化为未来政策调节提供了有利条件。本部分将讨论为何金融危机没有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反而呈现出有效性上升的现象。
1.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力度有紧密联系
本文选取了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的数据,这期间我国的经济稳步上升,货币政策一直比较稳健,尤其是2007年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央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速保持平稳下降。在危机前子样本的VAR模型中,作为政策目标的产出和作为政策工具的货币供应量都没有大幅变动;危机后产出受到重创,货币供应量调整力度增强,因此图1中的脉冲响应表现为危机后强于危机前。在经济形势较平稳的阶段,宏观调控力度较弱,对产出的关注不多,货币政策刺激产出的有效性表现较差;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阶段,决策层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更看重“保增长”目标,货币政策频繁操作,政策有效性也随之增强。
由于危机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货币供应量增速在危机来临之前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的区间,通胀治理成果显著,因而价格响应在危机前的样本中较强。危机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控制通胀转变为“保增长”,价格调控居于次要位置。2008年9月以后,央行执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信心。与此同时,价格下降较为明显,控制通胀不再是首要任务。这就解释了为何图2中危机后比危机前价格响应减弱。
2.中国金融业发展缓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危机中没有遭到破坏
黄志刚等将货币政策效应作为经济危机的判决依据,研究表明,危机前兆期(2004年至2007年)美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严重衰减,危机期间甚至失效。中国在危机最严重的阶段货币政策效应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增加,说明该判断对中国不适用。这种巨大差别来自于中美两国经济的深层差异。与货币政策效应最为紧密的经济因素是金融市场。
美国的金融危机源于次贷危机,最先爆发在金融系统。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和衍生品复杂度的增加,房价泡沫破灭,金融系统风险失控。风险随着金融系统传递,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体流动性不足。我国受危机影响源于出口部门,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不足,大量出口企业难以维系。我国实体经济而非金融部门受到冲击,消费与投资下滑导致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我国的金融部门始终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得益于金融体系发展缓慢。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未受到影响,使得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刺激经济复苏。
四、结论
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的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反而增强了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力度关系紧密。不同经济周期区间有不同的宏观调控方针,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一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目标和力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表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应当尝试分离宏观调控因素,考察经济体本身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情况。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宏观调控逐渐弱化,市场本身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才是未来政策制定关注的重点。
虽然得益于金融体系落后,货币政策有效性对金融危机有较好的免疫能力,但是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改善金融调控、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基础设施等,是“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07).
[2]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07).
[3]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09).
[4]苏剑,林卫斌,叶淏尹.金融危机下中美经济形势的差异与货币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9(09).
[5]闫力,刘克宫,张次兰.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9(12).
[6]黄志刚,颜晖,黄叶苨.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经济走势判据的有效性检验——以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
[7]王立勇,张良贵.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