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作为其城市建设方面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成长。国家投入在这一块的费用也逐渐增大,它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当前市政工程项目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体制方面存在着不足
多年以来,市政项目的工程建设在质量管理的体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之中,并未形成一种高效的管理制度。这些方面的问题也就造成了项目当中存在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虽然,在有的施工单位当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的管理机制,但是这些机制的设立往往将目光放在了中标或者是应付相关检查与审核的方面,并没有在实际施工中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1.2 对质量监管不够重视
市政项目的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在众多的工程建设当中都将其作为了一种想象工程或者说是一种献礼工程。因而,这些方面的特殊性也就造成了在对施工项目进行规划的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只是将目光投到了工期方面却没有加强质量方面的监管力度,这就给后期的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埋下了安全方面的隐患。
1.3 监管部门不具备应有的独立性
我国在工程项目的监管方面有着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在多种原因的驱动之下,我国有关监管单位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之中,不具备独立性的特点。比如,在一些工程建设之中,有关承包人与业主在关系上属于一种合同关系,但是,从实际的发展趋势看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业主以及有关监管单位的关系来得密切。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导致了在有关部门监管过程之中,即使是发现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往往也没有与业主进行及时的沟通。长此以往,也就导致了相关的监管单位在这一部分的作用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讨好施工企业的不好现象。
1.4 管理方面不够规范
当前,就市场竞争状况来看,竞争日益加剧,在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够规范的特点。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其生存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有一些项目的业主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压低,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施工企业获得的利益是有限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亏本的现象。但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争得一席之地,施工企业采取的措施往往都是先想尽一切办法获得中标的机会,在中标之后的施工过程之中偷工减料,通过降低材料成本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这样的方式使得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保证。
1.5 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乏
一项市政工程项目的开展涉及到的人员是众多的,然而,从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可以发现,相关的管理人员或者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而也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保证。同时,由于市政项目的门槛不高,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在管理的方法以及施工手段等方面较为落后。这些现象的出现也是工程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
2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的对策方法
2.1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完善的监管机制是工程质量问题得到保障的基础。这个不仅仅是施工单位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得施工单位在质量监管过程之中能够有章法可以遵循。从业主的角度来看,它的制定能够使得他们准确掌握施工单位在相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情况,从而促进二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监管体制应当具有科学依据。首先,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来进行一系列的质量监管,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对于一些具体的结构再次进行确定与研究,最终以一种文件的形式呈现;其次,要将最初阶段的工作贯彻到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最后,依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对于质量监管体系的在运行过程中做一个评价,在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之后能够及时将问题解决。
2.2 质量管理的意识应当贯穿于项目的整个阶段当中
对于市政项目的质量监管所包含的内容不应当仅仅是在施工阶段当中的控制,在工程建设的前期设计规划阶段、投标过程等各个阶段过程之中都应当有一系列的质量监管机制。同样,进行监管的主体不仅是涉及业主或者承包单位,还应当有政府部门的参与。通过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促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3 做好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任务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根据前期制定的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后期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之中,需要做好手续的办理工作,保证项目施工阶段当中资金的投入。同时,对于工程的设计方而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施工方面密切沟通,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是设计方面的变化要及时地沟通交流。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就需要保证施工过程之中的质量问题并且进行相关的审核,对于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
2.4 质量监管的高效性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当中,应当对一系列的建设条件做一个深入的分析研究。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当中,应当做好勘测的工作,进而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同时,在施工前期阶段中,也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核,使得开工之前的质量问题就能有一个保障。同样,在施工的阶段当中,需要对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奖惩措施的制定工作。对于在检查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对于项目工程当中的重点部分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在后期的项目施工完成之后,更加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做好质量的验收工作,保证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因为它不但关系到了一个城市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同样,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密切联系一起的,因而工程项目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心目当中的政府形象的树立。
3 结束语
当前,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在这一现象背后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在媒体的大肆报道之下,已然在社会当中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工程建设方面的质量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发现,造成这种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相关人员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日后市政项目的建设过程之中,对于质量的监管工作应当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严格控制好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制定好相应措施,促进市政的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段妍.城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2(10).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引言
我国城市的各类建设工程中,市政工程是其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可以说,市政工程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因此,市政施工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这也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问题。
一、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市政工程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工程牵涉的人力,物力和专业非常多,所需的投资也异常浩大。市政工程建设是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不仅关系到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对市政建设工程进行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严格把握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要求,由此才能有效地控制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虽然市政建设工程随着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其质量较之过去来讲已经有了本质上的飞跃,但受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影响,在取得可喜成绩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首先,部分城市缺乏完整的监理机构。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城市都属于中小型城市范畴,所要面临的问题来自各个方面。人手不足的问题在许多中小型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普遍存在,甚至还不能配备最基本的专业监理人才。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建设工程使用的监理人员往往都是一些工民建相关人员或者建筑工程监理师,这样一来监理水平很难得到保障,进而就很难把握市政建设中的质量要求,导致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达不到有关标准,整个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监督处罚力度不够。当前,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监督处罚力度的问题,监督处罚力度过大与过小同时存在,主要是监督处罚力度过小。因为市政工程项目绝大多数属于政府工程,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各地区政府参与下开展的,这直接导致了当市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处罚的少,整改的多,整个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二、强化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
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壮大离不开市政建设工程的不断强化。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城市要发展,市政建设工程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过多的大型建设工程得到实施,使得市政建设工程的项目数量过多,投入过大,市政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工艺应用也日益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任务异常繁重。由此可见,当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在于要切实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方针,对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研究,对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队伍建设要进行全面规范。
首先,要对市政工程建设市场进行全面规范。要实现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实行公平公正的招标和投标原则,体现竞争性。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审核都必须进行招标和投标,对于在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应该尽量减少,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体现公平原则,保证任何具备招投标资格的单位都可以进行投标。在目前形势下,虽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具备较为严格的投标管理,但对于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管理来说其竞争性还不够强,通常都是由甲方直接委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强化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健全和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全面实施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招投标管理,使竞争性得到全面体现,这是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2)全面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审核施工设计单位相关资格,在设计方面要强化前期的质量把关;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于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各方面的实力要把握好,加强监理的监督力和质量否决权。实际上,施工质量的管理向来就不是质量管理的唯一侧重点,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以及监理的执行力同样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设计单位不能在设计工程项目时进行反复修改和越级设计,而项目分包和转包同样是施工单位应该极力避免的,尤其要重视的是,必须详细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和人员信誉。对于建立单位来说,其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监理单位的执行力大小问题,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建立人员的素质建设,以建筑工程监理代替市政建设工程监理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要全面加强监理单位监督。在加强建设单位行为监督方面,应该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力度进行重点强化,这其中要以监督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对竣工验收备案等四项程序为重中之重。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监督重点是要加强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这也是工程质量水平得到提高的基本保证。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采取进一步措施,对以上四项程序进行严格监督,才能使市政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其质量行为监督应侧重于对工序和材料把关是否严格,工作是否到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监理规范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的监督。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目的在于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使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质量义务和责任时监理单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关不严格,工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人员素质不够高等方面。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督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督促该整改的要整改到位,该处罚的要提出处罚建议。总而言之,只要监理单位能够严格把好质量关,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论
市政建设工程师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建设。从监理到质检,从招投标到施工建设,从详细设计到具体拆迁,从可行性研究到立项,从总体城市规划到各专业管线规划等等都要求每一个干部职工,每一个相关单位都能够以对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各级主管单位要责权分明,及时加强协调管理,形成科学的,持久的,有效的制度,才能建设好市政工程,进而建设好我们的城市。
参考文献
[1]郑建英,胡淑香.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10].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城市的功能与品位、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是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 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二、影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因素
(一)、施工人员因素
在工程施工中,人是工程的设计者,也是工程的直接参于者,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和工作态度等都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同时,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会造成影响的还有工程的指挥人员、操作人员、设计人员等都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二)、施工机械因素
在施工中多数作业需要在采购机械设备时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制订合理的采购方案,确保所采购的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先进性和操作性,要便于施工操作、便于设备维护,确保对机械设备的科学使用。此外,还要考虑工程的预算情况,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四)、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五、)材料因素
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材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以获得更好的利益,因此不断的压缩建筑材料的成本,导致了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豆腐渣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间接的影响了人们居住的质量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在材料检查中所采取的措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使用及寿命。管构件、原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是确保施工质量的第一道门槛。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长时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遭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严格的重视。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的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比较复杂,特别是砂、石的来源比较频繁。所有施工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有权进行抽样测试、检查和复试,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
(二)、监督选用机械设备,重视设备技术人员一个企业需要各种建筑机械,买到经济适用、技术先进、质量上乘的设备,就需要技术人员的严格把关,从选型、验收、安装、试运行,每一步都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有些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人员少,专业人才来单位没几年就改行,这些都跟企业重视不够有关。所以施工企业想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定,定期培训操作人员,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爱岗敬业,使机械设备高效、优质、低耗,为工程建设服务,这不但保证了工程进度,也获得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工程质量。
在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可以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劳动力,提高工程质量,是现代化施工必不可少的,所以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使其与工程特点相结合,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操作方便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用到建筑机械,使它更充分地为工程服务,就必须重视设备技术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最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监督质量的控制建设工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安排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的遵守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尺寸与要检验数据全部都要严格执行,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握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尤其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四)、监督工程的技术交底管理
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工程设计部门通过技术交底的方式将设计好的内容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求及事项,向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代。其次,相关施工单位与图纸设计单位技术交底之后,要进一步的对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特别是工程的质量、性能以及工程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工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分析与研究工程的重要部位的技术要求,让其的操作功能变得更强。
(五)、监督工程项目完工后的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是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的对工程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项目完工验收。由自己对工程进行检查后,还要将工程交由投资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还应根据工程验收单位提出的要求,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将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整理出来递交给投资方,这样能够帮助工程施工人员全面的了解工程的特点以及技术质量的标准要求,防止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发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总之,我国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我们需加快思想转变,并通过努力培育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职业道德水准高超的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同时增加其在监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公路质量的长治久安,真正使得公路工程成为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价值链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74-01
1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是社会中的企业,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具有社会属性。同时,企业又具有自然属性。企业既是经济的单元,又是社会的单元,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反过来,企业的发展又有赖于社会的力量,需要社会为它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其他外部条件。
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引发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形成压力或者动力促使企业履行社会对企业新的期望和要求,进而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和运行。但是这种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并没有结束,对企业新的期望和标准又会在社会发展中形成,导致企业新一轮的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变革。
2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战略管理理论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最后,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每一种活动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否产生竞争力取决于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二是内部因素,即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恰当地融入各个运营环节中,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能体现,通过传导作用从而帮助企业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或增强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否则,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虽然进行了投入,但是,如果没有进入经营活动,没有进入“投入―产出”机制,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结果,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力。
3如何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带来竞争力
(1)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市场和销售环节,拓展市场空间,开辟“蓝海”。全球电脑芯片生产商英特尔公司曾经制定了“世界齐步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口号,旨在通过援助、培训等手段,尽快使该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上升,缩小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在中国,通过开展“为农民提供电脑操作能力培训”项目、捐赠“农村信息大篷车”,建立“农村信息工作站”等方式,赢得了新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其总收入中20%来自美国的本土公司,海外公司收入达到75%,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
(2)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生产作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企业用核心价值观统领方向,进而制定更为详细的原则和政策,并依据这些原则和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和指导行动,从而实现业绩。美国通用公司曾经依据“不断进取”的价值观,制定了“承诺减少废物及保护环境”原则,明确了“2000―2005年工厂和运作设施的资源使用降低10%”战略目标,并付诸于具体的经营活动,最终到2004年能源消耗就降低了13%,提前实现了目标。通用公司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客户服务环节,增强企业知名度,提高品牌美誉度。现代营销管理遵循的6C理念,包括:成本、渠道、便利、公关、顾客和消费者,顾客处于核心位置,顾客满意成为企业营销创新的最高目标。企业通过确立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引起社会广泛认同,将企业经营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转化,最终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在可口可乐公司曾经的发展战略中,一直致力于使公司的每一个分支都成为当地的模范企业公民。正是这样持之以恒的社会责任投入,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价值得到不断提升,赢得了全世界客户的信赖和尊敬,以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总裁曾骄傲地宣称:“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全部吞没,它也能一夜之间起死回生,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品牌的价值与力量。”
(4)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技术开发环节,实现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克莱斯勒公司曾经通过改变过去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竞争式的、契约式的旧模式,致力于发展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双方共同开发产品,推敲零部件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双方共同致力于节约生产成本,并分享成果。结果其开发、生产的新车型的开发成本10年内减少了20%~40%,并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5)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风险控制环节,强化危机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勇于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并且在可能出现的危机中顺利渡过难关,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强生公司曾经无法对与其生产的泰诺胶囊相牵连的神秘中毒死亡事件做出解释,立即回收了3100万瓶泰诺止痛药,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强生公司通过整治后重新回到了市场,不但重新获得了失去的市场份额,而且泰诺的品牌比以前更有名了。时任CEO詹姆斯・伯克曾说,“如果说,在条件宽松的环境里,道德框架对于优异的业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的话,在混乱和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它的作用就更具有根本性了。”
(6)将社会责任实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增强企业吸引力和员工忠诚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而且这样的企业员工对企业更有忠诚度,工作起来也更有效率;同时企业内部信任度提高,沟通更加通畅,授权进一步扩大,管理层次减少,监管成本减少,效率增加。由IBM公司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联合曾经进行的研究表明,充分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志愿者活动和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以及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姚瑶,刘艳革,汪翔基于不同研究视角的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4(27).
[2]叶思妤,宋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思考[J].中国市场,2014(33).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5
刘燕芬
广东森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市政建设项目的数量和类型也逐渐增多,而由于市政建设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环境都比较复杂,因
此施工中的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而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工程项目尽快投入使用,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
管理重视起来。本文从贯彻安全生产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对于市政建筑施工的重要性,然后探究目前市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最后根据问题,对于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市政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引言:据统计显示,2016 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
全事故263 起、死亡296 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57 起、死亡人数增
加38 人,同比分别上升27.67%和14.73%,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有很多,
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事故、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
害等。在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这一调查结果再一次将市建筑施
工的安全生产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相关部门在面对这一次又
一次的事故时,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时候处理工作不应仅限
于抚恤逝者家属,而是要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来明确事故责任,并及时
堵上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此发生,而只有这样才能
够使市政建设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下去。
一、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相关部门利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对建筑施工中
的生产行为进行约束,以达到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
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进而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投入使用的一种制度规
范。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个人的重要性,市政建筑施工的主体是人,因此此安全事故一旦产
生不仅直接威胁着个人的生命安全,还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保证工作人员生产价值,实现个人发展,维持家庭稳
定的重要手段;二、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数市政建筑项目都会承包给建筑企业进行施工,而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
中占得有利地位,就必须对自身的生产质量和企业信誉负责,因此,如果
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不但会影响建设项目的推进,还会使企业花费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进行事故处理,更会使企业失去市场信誉,从而
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
必然选择;三、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而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使家庭蒙难,还会给
社会造成难以弥合的伤口,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是改
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和国家建设得以落实的重
要保证。
二、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
管理制度是落实安全生产的载体,但是目前的一些市政建筑项目在施
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方面的问题,例如制度规范的落实缺乏力
度,有些企业将安全生产当作一项成本消耗,因此在生产中,为降低生产
成本,尽量减低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经费,使得一些安全防护用具以及机
械设备在出现陈旧老化时,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维修,从而为使用人员
埋下安全隐患;还有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过于笼统,对负责安
全生产的部门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和奖惩机制,从而降低了相关责任部门
对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
2.人员问题
人是市政建筑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因此,如果人在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必然会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威胁,
如从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看,其作为市政建筑项目规划执行的负责主体,应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安全生产管理贯穿到日常施工的
各个方面,并通过严格的监督机制检查并纠正安全生产问题,然而在实际
生产中,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者对安全生产
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许多具体的安全生产规范在生产中不能发挥应有的
作用,从而降低了安全生产系数;从现场施工人员的角度看,我国现阶段
多数现场施工人员都是民工,这些人缺乏相关的技术操作能力,常常因为
违规操作而损害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由于他们安全意识淡
薄,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导致其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无法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自我保护,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
3.材料问题
建筑材料是保证市政建筑项目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施工安全的
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建筑项目
进行严格的采购与使用,然而在实际建设施工中,一些缺乏社会责任心的
企业,为降低成本、谋取暴利,千方百计地从非法渠道获得劣质材料,或
者施工中进行偷工减料,从而使得许多“豆腐渣工程”在施工中出现坍塌
等事故,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实现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要对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的内容进行细化,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切实落实
到内一个人的头上,并利用奖罚机制对人员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相应的激
励,从而为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奠定基础;然后,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好的制度只有得到好的落实才能发挥效用,因此,企业在落实的过程中可
以利用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等方式,强化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以保证施
工过程的安全有序;最后推进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即企业应该通过日常安
全会议来反复强调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安全情况分析,对生产中存在安
全隐患的环节制定措施,及时预防。
2.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
对人员安全生产的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现场工人员的管理,还包括
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因此,在管理中,企业一方面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
的安全教育,其教育的内容既要包括安全意识的培养,还要包括应对安全
事故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将安全考核作为表现员工绩效的主要
内容,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规范执行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业务精
干、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有责任心的安全管理队伍,以保证安全管理
责任的执行效率,从而推动安全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
3.加强现场管理
要想做好市政建筑工程多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
场的规范,例如企业应该在各工作区域树立相应的指示牌,以保证施工人
员准确判断该区域的安全状况;施工企业应该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
维修保养,以保证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实现安全操作;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严
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从而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保
证。
四、结论
总之,施工现场是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焦点,也是整个施工过程
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下大力量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威胁安全生产的各类隐患,消灭
在萌芽状态,而这对于促进个人发展,实现企业效益,以及建设和谐社会
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璇.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
刊),2014,08:372.
[2]张峰.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研究[J]. 山东工业技
术,2015,06:141.
[3]周贵明, 尹建志. 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J]. 门
窗,2015,08:195.
市政建设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
市政工程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投资一起参与、共同投资的新局面;其质量管理体系也日趋健全,发展成为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理以及企业自我控制相互有机联合的新体系。市政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效益息息相关,而且和广大人们群众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力求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现状着手分析和深入研究,以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改进对策刻不容缓。
1.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绝大部分是政府投资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还是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前些年施工的工程建设单位大多是政府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虽说工程招标、管理符合程序,但监督机构参与监督的工程不多。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由公用事业局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由指挥部组织验收,更谈不上工程竣工备案。市政工程有其特殊性,有的项目还比较急迫,还未开工,竣工日期就已经定好了,所以在建设工程程序上不受重视,常见的是未报先建或根本不报建,竣工验收合格也不备案。但上级部门往往会要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前介入,或是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再介入工程质量监督,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有的工程竣工后几年不备案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由于受到环境、场地、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这就加大了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会积极追求工程早日完成,利用优势地位,强行要求施工单位争时间、抢速度。作为施工单位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作为质量监督部门,过去主要是对住宅房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而对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监管力度不是很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专业科室成立较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市政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没有委托,也就是没有进行强制性监管,监督机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大,和房屋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相比相差甚远。
这几年,各地监督站成立了市政工程监督科(室),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管理方法,参与一些市政工程的监督,创造了一批好的工程项目,但是我们深知市政工程项目监管难度大、时间紧,各项配套设施施工起来难度大,各施工部门配合不够协调,重复返工的比较多。同时还要服从政府部门指挥,有的工序没做完就要投入使用,技术资料收集不完善,竣工备案不及时。工程完工后指挥部取消,人员不好找,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给我们监督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有的市政工程项目利用民间资金来投资建设,建设方还不了解工程是否要纳入职能部门监管,认为只要具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监管就行,更不懂得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备案,质量意识淡薄,势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策略
2.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效率的基础。完善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能够监督人员自觉提升业务水平,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监督市场管理制度、监督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构内部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市场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监督委托制度、市场清除制度、招投标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理制度包括:机构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业务考评制度、机构资质考核制度等;市政工程监督机构内部制度包括: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监督评价制度、技术培训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质量监督制度建设,是监督行为规范,监督效能提高,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内在需求。
2.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 。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2.3合理设置监督机构
市政工程监督机构的合理设置关系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通常设置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以资质管理为主导,按照专业划分和区域划分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督机构, 以提高监督水平和能力,确保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设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注册程序和条件对监督人员进行职业资格管理和资质管理制度。目前,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部分市政工程实行了分类监督管理制度,对一些中小型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管理资源整合,把检测、图纸审查、工程造价管理、安全监督、质量监督等部门整合在一起合署办公,实行全过程跟踪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中,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相分离,进行针对性地专业化市政工程监督管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实际的执业范围和资质,对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这有利于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管有效性,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专业化、社会化。
2.4信息化监督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政工程监督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记录、反映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主体行为,进而提高工程参与主体的自觉性,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一个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信息管理体系,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水平。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实现最优控制。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离不开有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加强信息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优控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目标。其次,有利于科学决策。只有充分收集市政工程相关信息,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加工、分析、处理信息,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及时解决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监督管理能够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充分反映市政工程的客观情况。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质量信息反映出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充分分析、有效解决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避免发生重大市政工程质量事故。最后,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化、网络化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信息共享,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有助于社会大众对市政工程监督,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监督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