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1

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由商品进出口贸易四个主要指标观之

2014年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分为进出口各自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差额角度观之,按美元计价,如下图1-1换算为亿元(人民币,)[1]我国进出口总值43,030亿美元即286,282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3.4%。[2]其中,2014年出口贸易额23,427亿美元即155,861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22,100亿美元增长6%;进口19603亿美元即130,420亿元人民币,上升0.5%;贸易顺差3824亿美元即25,441.3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7.27%。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贸易顺差额分别增长3.4%、6%、0.5%和47.27%。[3]由此可见在四项类别中,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依赖于出口总额的增长,因而由出口增加6%,进而导致相对进口减少,所以贸易顺差大致超过40%,相较之下进口总额只加了0.5%,说明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出口导向性型为主导。

2、由商品进出口贸易四个时间阶段观之

2014年四个季度观之,2014年第1、2、3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9754.1亿美元、10220.2亿美元、1062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4.3%和6%。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总值3.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94亿美元,扩大14.4%。其中,7、8月份外贸增速分别为7.8%、7.1%,9月份回落至3.3%。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0.6%,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8%。价格条件指数为1.01,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4]

二、固定汇率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层面

本处采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相交于IS―LM模型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因素,如上图AR直线为所代表的r0为世界利率平均水平,AR直线之上,代表本国利率高于r0,资金流入本国;AR直线之下,代表本国利率低于r0,资金流出本国,三线同时相交,表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而政府发行货币量不变处于LM1时,单纯采取财政政策,因此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比较有效。如下图2-1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的效果图。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控制利率,进而影响国际资金流动。

而政府发行货币量不变处于LM1时,单纯采取财政政策,由上图财政政策效果图可得出以下可能情况

1、政府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增加,使IS1曲线向右移动IS2曲线,在货币政策不变即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内本国利率高于世界平均利率,即资金大量流入国内,外汇流入量增加,即外汇在本国市场供过于求,国家应增加本国货币的供给,因此会出现LM1曲线向右移动至LM2曲线,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在国民收入上升的同时,维持初始时的利率E,E'等于E,那么E'为新的经济均衡,财政政策的效果显著。E上升至E''点,利率上升会吸引国际资金流入本国,给本国带来升值压力,政府必须卖出本币,买进外币,进而增加本国的货币供给,进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因此使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进一步增强。

2、政府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减少,使IS2曲线向左移动至IS1曲线,在货币政策不变即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内本国利率低于世界平均利率,即资金大量流出本国,外汇流出量增加,即外汇在本国市场上供不应求,中国应减少本国货币供给,因此会出现LM2曲线向左移动至LM1曲线位置,本国货币供给量减少,在国民收入下降的同时,维持初始时的利率E,即E为新的经济均衡,财政政策的效果显著。E'上升至E''下降至E,利率水平会下降,这会使外国资本流出本国,政府需要减少本国的货币供给,相当于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使财政政策的紧缩效果有所加强。

因此,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趋于被支配地位,财政政策比较有效,处于主导地位。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无法独立发挥作用,必须以财政政策作为支撑,政府无法实际控制本国货币供应量。而政府可以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进而引导国际资金流动,使财政政策效力增强。

财政政策具体体现层面在于:

(1)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层面。于是紧缩性的政策在贸易顺差和国内通货膨胀并存的环境下,一般会导致顺差的进一步强化也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加剧;这也符合米德冲突关于内外均衡冲突矛盾的论断,虽然有利于稳定物价,同时也造成顺差扩大;支出增减性政策有利于解决内部均衡而对外部均衡不利的论断也验证了这种效果。国际收支顺差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本国货币国内供给量的增加,这会使国内过热的经济更加深化,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内贬外升造成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2)人民币币值与国际进出口层面。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未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急剧增加,不利于未来出口。

(3)国际贸易条件层面。加剧了国际贸易间的摩擦,贸易条件恶化并且增加了未来国际间经济交流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需求为主而不是内需拉动GDP的贸易大国更是加剧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波动。

(4)机会成本层面。付出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造成国民收入损失,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对于未来的国际收支稳定同样不利。

三、浮动汇率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层面

1、政府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即顺箭头方向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曲线,只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政府的投资曲线IS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均衡利率从E点下降到E'点,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需求,进而IS'曲线向右推至为IS'曲线,而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为E'',即是政府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维持先前E点的均衡,达到世界利率的平均水平,利率下降导致本国货币大量外流,致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外币由于数量相对较少,则出现外币相对升值的局面,有利于本国出口增加,进口相对减少,从而增加经济中的净出口需求,进而增强货币政策的扩张性。

2、政府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减少进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经济中的投资需求,并且利率提升,导致国外资金大量流入国内市场,外币贬值,本币升值,降低经济中净出口需求,加强货币政策的紧缩性。

若一国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则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货币政策利用中介利率工具,对于进出口贸易额产生影响,相较于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注 释】

[1] 中美汇率1美元=6.65人民币.

[2] 贸易额增长率=2014年贸易额-2013年贸易额/2013年贸易额(单位忽略).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2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效应是非对称的,经济过热时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萧条阶段的刺激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的操作也是非对称的。本文认为在世界经济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我国当前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应保持谨慎。

关键词:非对称效应 宽松货币政策 退出

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陷入了近年来少见的低迷状态。在困难形势下,我国政府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幅达到近年来高峰,各商业银行2009年一年新增加的本外币信贷规模达到10万亿元左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保持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但也带来了两大隐忧: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过快上涨。进入2010年后,国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尽快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内我国是否还应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及其行为经济学解释

(一)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效应是相对稳定的,实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是对称的,即货币供应量与产出是线性关系。直到大萧条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几乎没有产生影响,才使学者们开始感到,只有紧缩性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同时流动性陷阱隐含着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利率之低使央行不可能再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回升。弗里德曼将货币政策比喻为:“货币政策是一根绳子,你可以拉紧它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你不能够推动它来恢复经济。正如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去喝水一样”。他所指的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验证了凯恩斯的观点。在其后的数十年,关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过热,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治理经济衰退时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一观点逐渐为经济学家们所认同。因此一般认为,在经济紧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这种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其机制被称为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二)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原因,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和异质性的假设构成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假设前提。中央银行通过向市场发出信号、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活动,这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之一。因为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受到边际报酬率、通货膨胀趋势和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预期和情绪调整是不对称和异质性的,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了不确定性,并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主体的信心会发生改变。在萧条时期,即使利率水平非常低,对经济回升的悲观思想也会使企业减少投资、消费者缩减支出。这就是大萧条期间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事情。这里所说的非对称性是指相对于萧条期间的悲观情绪要远大于繁荣时期的乐观情绪,而不是指相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效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不发挥效应的。第二种解释是正向的通货膨胀预期。正向的通货膨胀趋势是有限理性的社会人做出不对称调整的根源。经济环境是预期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市场气氛中,由于从众的心理规律的存在,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行为具有趋同的趋势。当经济运行在正向的通货膨胀趋势区间内(经济扩张期),人们预期价格水平还将持续上涨,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将得到加强,而负向冲击将受到削弱;当经济运行在负向的通货膨胀趋势区间内(经济萧条期),人们的预期普遍低沉,从而使货币政策负向冲击增强,而正向冲击受到削弱。因此,由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的价格和产量调整的不对称就自然出现了。

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了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的存在。Cover(1992)的研究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之一。Cover用M1来代表货币供应量,使用两步OLS法,考察了美国1951-1987年的季度数据,检验货币政策对产出非对称影响的存在性。结果发现,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比同等程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大。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刘金全(2002)使用货币供给增长和利率变量两种指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进行了度量。他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货币政策指标,如使用二项离散选择模型(刘金全、张艾莲,2003)和VAR方法(刘金全、云航,2004),都支持了刘金全(2002)的结论。刘明(2006)运用LM检验和t检验,对中国1999年1季度到2005年2季度数据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处于-0.09至 0.05之间,并认为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造成的。

(一)数据选取

判断和检验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必然要涉及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描述或者度量货币政策的形式,即说明什么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什么是扩展性货币政策。本文使用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表示货币政策的强度,具体而言,使用月度的M1增长率与趋势水平的偏离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或者松动的标志;二是如何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即判断经济是收缩的还是扩张的,常用的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指标主要是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本文使用月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变动反映经济周期。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样本期间为1996年1月到2008年6月。

(二)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对M1的月度增长率GM1t进行H-P滤波,将H-P滤波作为序列中的趋势水平, M1的序列减去H-P滤波便是货币增长率中的偏离成分,表示为GM1t,当GM1t大于零时,对应数值表示为GM1t+,由于此时货币增速与趋势水平相比具有扩张趋势,因此表示货币政策是松动的;当GM1t小于零时,对应数值表示为GM1t-,由于此时货币增速与趋势水平相比具有收缩趋势,因此表示货币政策是紧缩的。

获得货币冲击序列,并分解为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后,将月度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GYt基于常数、线性趋势项T、货币扩张程度GM1t+、货币紧缩程度GM1t-的当期及各期滞后值进行回归,具体回归方程分别表示为:

在上述模型中,正向货币冲击的系数和表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作用,当它不等于零时,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实际效果;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表示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作用,当它不等于零时,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实际效果。这时可以通过回归系数之间的约束检验,判断货币政策是否存在非对称作用。货币政策作用对称性的原假设和备选假设分别为:

如果检验拒绝原假设H0,则认为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作用,进一步比较正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与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如果前者较大,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反之,则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更为显著的实际作用。

对检验货币政策非对称作用的线性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比较各阶模型的值和信息准则,本文选取n=2,p=4。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说明:一是无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并且两者作用的方向相反,这与理论是相一致的。同时负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的绝对值大于正向货币政策冲击的系数和的绝对值,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二是对于对称性假设的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

相关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意味着在经济扩张阶段,利用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是有效的,但经济萧条阶段利用货币政策扩张经济是低效的,因此应更多地采取财政政策,若同时采取货币政策,其力度应该比扩张时期更大,因此在货币政策操作上也应该采取非对称性原则。从1996-2006年我国利率调整的实际来看,确实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在1996-1999年间,央行连续7次调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10.98%降低到5.85%,每次下调的幅度都较大,1997年10月23日的这一次调整更是下调了144个基点;在2004年至2006年间,央行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5.31上调到6.12,每次上调都是27个基点。

在复杂局势下,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非常重要。由欧盟债务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的紧缩作用大于经济萧条时的刺激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在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上应保持谨慎态度。 当前可能并不是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有利时机,应在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适度、节奏和结构等问题。当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回暖时,应考虑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退出时,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也要保持适度,防止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

参考文献:

1.曹永琴,李泽样.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形成机理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7.4

2.肖本华.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3.赵进文.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3

【关键词】紧缩性货币政策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分析

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行了4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并且对地方政府规定了明确的资金配套比例。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刺激下,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纷纷举债,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增大。

从规模上看,根据2011年我国审计署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①。

从结构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借款来源等方面的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举债主体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共事业单位等等,但是,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最高,达到49710.68亿元,占比46.38%,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次之,占比23.31%。而且,虽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来源包括银行贷款、上级财政、发行债券、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等等,但是,银行贷款却是其主要的融资来源,来自于银行贷款的债务额达到84679.99亿元,占比79.01%。

此外,从偿债年度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这显示出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期限较长,还款压力较为集中。

二、紧缩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直接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影响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对利率以及筹资成本产生影响,地方政府债务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紧缩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直接影响主要通过利率上升和信贷配额下降等渠道表现出来。

(一)利率上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利率上升会影响到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方式获得资金的融资成本。一方面,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融资来源,并且,鉴于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因此,其贷款结构以长期贷款为主,而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利率风险,通常选择浮动利率的长期贷款,因此,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的利率上升会导致地方政府长期银行贷款的利率上升,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加重,利息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之一,特别是,2011年我国开始在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前景广阔。根据债券定价公式可知,利率和债券价格呈反向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成本,降低了筹资规模。

(二)信贷配额下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在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信贷配额是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包括显性的信贷配额和隐性的信贷配额,显性的信贷配额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明确下达可以发放贷款的额度;隐性的信贷配额是指通过监管指标对银行贷款规模进行控制,例如,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日存贷比在75%以下。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无论是显性的信贷配额下降还是隐性的指标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必将收缩。一方面,当银行贷款到期时,信贷配额的下降导致地方政府从商业银行获得新贷款的难度增加,促使其寻找其他的资金来源,如果其他资金来源无法获得,那么,地方政府的一些工程项目有可能被搁置;另一方面,当地方政府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如果偿还困难是暂时的,那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展期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信贷配额下降导致银行贷款展期的难度增加,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增大。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信贷配额的下降导致地方政府以借新债还借债方式获得长期资金的模式受到挑战。

三、紧缩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间接影响

由于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一般具有非经营性和公益性的特征,所以,项目本身通常不能带来现金流或者只能产生较少的现金流,依靠项目本身的收益难以偿还债务。据统计,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中,大约30%的贷款项目能够依靠自身现金流偿还贷款本息;70的贷款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安排[1]。2011年审计署的《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也指出,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2010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间接影响。一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主体利息支出增加、产出下降,“财政稳定器”效应导致地方政府以税收表示的财政收入下降,以转移支付表示的财政支出增加,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其对房地产开发外源融资规模及开发利润的重新估计,从而导致其对土地购买决策的重新考虑,进而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情况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甚至诱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银行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因此,在制定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避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以及对其他领域的传导。

注 释

参考文献

[1]刘立新,陈鹏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 银行家

[2]辽宁省省社科联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防范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2lslwtkt-11。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4

欧洲官方统计机构――欧盟统计局预计,在2009年-4.2%的负增长之后,欧元区的真实增长率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能达到0.9%和1.6%的水平。这些数字会掩盖各国之间的明显差异,因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四个国家受影响最大。这四个国家的GDP占欧元区国家GDP总和的差不多20%。

低增长率的后果

欧元区的低增长率将导致其利率低于她的多数合作伙伴国,也将导致欧元区的资本回报率持续低于她的多数合作伙伴国。于是,国际投资者为寻求高收益,将会将资本撤离欧元区。而这将导致欧元疲软。其次,一些公司在欧盟国家无法继续出售他们的产品,开始寻找更具活力的市场,这些市场主要是新兴的亚洲和拉美国家。这些公司开始加强国际化,试图偿还其债务,以减少其对银行体系的依赖,并在欧洲限制工资增长,这降低了对员工进行债务减免的可能性。这就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低GDP增长率导致工业投资的下降和外包,这使得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工人担心在加速的去工业化过程中失去工作,就增加储蓄。他们不会投资于长期的生产性投资项目,这反过来又使增长进一步变慢,同时也使储蓄继续积累。欧洲各国的预期经济增长率远远不能满足稳定失业率的需要,这一方面导致欧洲各国的中央政府面临着社会支出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导致其税收收入也低于预期。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里,许多国家将面临社会关系紧张的局面。

财政赤字问题

财政赤字问题正在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欧元区主要国家中,就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而言,瑞典最低,为0.5%;爱尔兰最高,为14.3%。希腊为13.6%,接下来是英国(11.5%),西班牙(11.2%)、葡萄牙(9.4%);法国的财政赤字是GDP的7.5%。上述财政赤字明显高于1992年12月颁布的欧洲联盟条约的规定,该条约规定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大于GDP的60%。产生上述财政赤字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逐渐引导他们从金融市场借贷,进而导致了公共债务的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大大地改变了公共支出的融资条件,使得公共支出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增加。财政赤字的增长产生了债务。尽管利率较低,债务负担却还是越来越重。在法国,利息支出是其公共支出预算中最大的支出项目,高于教育和研究项目的支出。而欧洲国家的好名声也使得他们易于举债,投资者更喜欢贷款给欧洲国家,欧洲借款人因此能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获得资金。

财政紧缩措施

欧盟大多数国家计划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采取紧缩措施,以使他们在这四年末满足欧盟条约对预算赤字的要求,即财政赤字不大于GDP的3%。从法律上来看,没有任何理由质疑这些计划的合理性,因为各国均承诺遵守导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那个条约,该条约的第121条第1段中提出的趋同标准就跟这个要求有关。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下,希腊被要求执行调整措施以应对其最近严重的财务问题,在2013年前削减的公共债务总量相当于GDP的15%。欧共体、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EC,ECB和IMF)在8月5日结束对希腊的第一次审议后发表声明,该声明预期希腊2010年GDP将下降4%,2011年将下降大约 2.5%。由于间接税的提高,预计通货膨胀率将升至4.75%。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几个在希腊之前已进入衰退期的国家,也被要求加速财政赤字减少的速度,尽管严厉程度小于对希腊的要求。这样,将使他们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实现更高速增长的途径。

然而,欧元区的主要欧盟国家的财政状况受到的限制明显小于上述国家。因此,在整个欧元区的层面上说,财政政策的影响应该在2010年大致保持中性,甚至略有扩张。在法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在2011年可能更大。在德国,虽然在恢复计划中有些公共投资项目被取消,但这一决定在2010年尚未生效,再加上大幅度减税政策,德国的财政政策将是扩张性的。直到2011年,其财政政策才会变成紧缩性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属于欧元区。开始于欧洲的财政巩固浪潮将减慢经济复苏的速度,甚至推迟经济复苏。欧洲削减公众债务的努力发生于家庭和企业的需求较弱以及整个欧盟增长缓慢的大环境下。对于这些已经处于衰退之中的经济来说,这些紧缩性财政政策只会加剧经济衰退,并导致失业率的更大幅度的上升。欧盟国家之间的互相支持以及IMF的协助可能减弱部分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的配合和困难

货币政策因此就成为减轻这些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的工具。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十分宽松,这缓和了财政政策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的策略明显不同于美国、英国央行最近实行的数量扩张策略,欧洲中央银行着眼于公共债务市场,虽然涉及的数量可能很小。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在于购买金融债券,以纠正缺少买方的一些特定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偏误现象。金融市场的均衡很难实现,除非进行显著的价格调整,而这些调整可能造成银行危机而要求政府救助,也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而导致挤兑。该货币政策应该不是为了增加货币数量,因为有对冲操作的存在。一些投资者想降低他们对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债券的持有量,以避免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利率的显著降低。而对公共债务市场资产的买入可能被证明是有用和有效的。

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家庭和私人企业得以延期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他们可以逐步的偿还债务,出售其有风险的资产并借入资本金。一旦完成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经济就具备了重新开始的必要条件,但未必是充分条件。

但是,由于欧洲联盟条约禁止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公共债务工具,如果同意回购金融市场上的公共和私人债务证券,则会损害欧洲央行的声誉及其独立性的可信性。该条约的这项规定是德国政府提议加上去的,目的在于禁止用发行货币的手段对政府赤字进行融资。德国1920年代的`超速通货膨胀使德国人直到现在对价格上涨都十分恐惧。这些市场干预措施可以看成是对该条约精神的违背。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5

关键词:德国;经济增长;政策协调;财政赤字

1阐述GDP波动阶段选择原因

首先,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笔者选择1990~2012年的实际GDP增长数据。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知,分别在1993年、2003年、2009年出现了三个经济增长的大波谷,并且经济增长为负。1993年的经济下滑是因为东西德的统一,联邦政府的大量转移支付以及东德的巨额重建费用。2003年,德国经济的下滑,既有911事件、伊战和欧元升值等临时性因素影响,更主要是由于德国经济、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性弊病所致。2009年则是因为2008年美国出现严重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世界的经济大地震,德国2006年通过税制大改革,而获得的向好的经济形势再一次跌入谷底。我觉得三个时间点很有意思,恰恰是经济学上的三个经济周期,看来万事万物都有这么盛极必衰的规律,而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周期性。因为考虑到2003年和2009年这个时间段较为接近,具有政策调控的典型性,笔者就选择2003~2007年这个时间段,回避2008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复杂影响,作为进行模型分析对比的主要对象。

2阐述德国政府平复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

2003~2006年,2001年以后的经济衰退形势依然不可挽回,德政府不断调整和出台若干财政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排序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主动创造就业需求和适时增加财政收入,以扭转近两年经济不断下滑的颓势。因此,德国政府强行突破《马约》标准,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2003年年度财政赤字高达772亿欧元。根据历史数据,可知德国政府具有相当大的财政支出刚性,主要是对东德的持续辅投入。例如,2002~2003年的财政困境也与两德统一以来历年累积的大量转移支付政策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统一以来,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东部重建的各项经费很多是通过转移支付完成的,平均每年在1200亿马克,约600亿欧元。因此,东部重建在联邦财政的过量扶植下进行的。当然,赤字激增固然与财政支出刚性强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有直接关系,但基本原因在于这两年经济持续疲软而导致税收增长目标落空。德国在这两年中失业率居高不下,外加上出口加工疲软的因素,多重原因导致经济下滑。政府想要采取减税的财政政策,可惜以高工资、高福利和高成本为特征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劳工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税收改革计划,希望经济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活力。2004年德国政府陆续推出多项“重建财政”的调控措施:在财政方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强化其支配能力,联邦政府每年向乡镇拨款25亿欧元,减少乡镇上缴的营业税额;在税收方面,减轻民众税负,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所得税的起点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下降10.9%、11%。2006~2007年,为了强化政府的财政能力,开始采取紧缩型的财政政策,默克尔政府通过以增税来稳定财政预算的“税收改革法”,该法将增值税率由原先的16%提高到19%,仅此项改革就为联邦政府增收约500亿欧元;修订所得税税法,提高高薪者的所得税,规定单身年收入超过25万欧元、夫妇年收入超过50万欧元的高收入者,适用税率由42%升至45%;完善财政“内在稳定器”功能,对失业救济的使用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失业保险费由6.5%降至4.5%。从变动幅度看,此次税率变动堪称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税收改革。2007年,德国政府继续实行结构性较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大幅削减联邦政府事务性开支,节约办公经费,同时对政府投资的新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淘汰一批收益前景不好的项目,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德国2007年首度出现自两德统一以来的财政盈余,尽管盈余与GDP占比仅为微弱的0.1%。

3阐述德国政府平复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国政府并没有货币发行权,并不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仅能在欧洲央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动。这方面的数据,笔者将会参考欧洲央行给出的年度数据,具体数据下文也有图表参考。2004~2006年,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担心此举可能诱致欧洲外汇资产出现外逃,进而加大欧元趋贬压力,在此期间4次调高利息,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2.0%升至3.0%。由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区成员国的利率水平不能超过欧盟指导利率的1.5个百分点,故欧洲央行的升息行动使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增加。为了更好地控制通胀风险,防止资本项目出现外流,联邦银行亦在不违反欧元区利率标准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本国再贴现率及不同档次的信贷利率。显然,这一时期联邦银行执行的是具有紧缩性质的货币政策。从政策效果看,德国2004~2006年的平均通胀率为1.83%,低于欧元区统一消费价格指数2%的中期目标水平,也是欧元区中仅次于芬兰的通胀率最低的国家,即便是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进而拉动物价指数上涨的2007年,德国的价格水平也表现得相当稳定,仅出现2.3%的“温和”的通货膨胀。

4阐述

IS-LM模型的理论研究理论上,推导2003~2006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德国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断增加政府赤字,每年接近700亿欧元。在税收方面,减轻民众税负,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所得税的起点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下降10.9%、11%。从货币政策上来看,欧洲央行在2003~2006年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减少货币供应量,以缓解因为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而加大的欧元的贬值压力。理论分析上,IS曲线会向右移动,如果货币供应(M1)减少,那么LM曲线将会向左移动,使得利率升高,进一步抑制过热经济。通过IS-LM模型分析,可以预测经济将会出现小幅上升,GDP将会增加,利率将会上升。对比实际情况,整个欧盟的(包括德国)实际的利率由2.0%升至3.0%,德国的GDP这三年也以较快速度上升,最高的实际GDP增长率达到3.7%。经济刺激效益显著,理论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体利率情况可以参考下图(欧洲央行给出的存款利率情2006~2007年之后,欧洲还是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德国政府采取结构性较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淘汰一批收益前景不好的项目,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默克尔政府通过以增税来稳定财政预算的“税收改革法”,该法将增值税率由原先的16%提高到19%。理论分析上,这是典型的财政紧缩政策,IS曲线应当向左移动,利率应当降低,GDP增速将会相比较前几年放缓。但是欧行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在货币政策上持续紧缩,继续调高基本存款利率,LM曲线向左移动。实际经济上还是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达到3.3%和3.7%,这段时期的政府的主要货币目标应该是抑制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飙升的通货膨胀压力,从实际结果来看,德国通货膨胀控制得很好,没有超过2%得欧盟整体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德国经济的总体结构性问题并不是这几个财政和货币政策能调节好的,德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超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生产率又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加上超高的社会福利拖垮了整个财政体系。因此,如果德国想要真正回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领头羊的位置,必须对自己的整个社会结构,政府政策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结合最近默克尔接纳移民的宽松政策,我想这个既是出于对难民的人道主义关怀,可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部分解决德国低层次劳动力的用工荒,进一步刺激德国经济的发展走强。

参考文献

[1]丁纯.德国经济的回顾与展望[J].欧洲一体化研究,2004(1).

[2]陈德兴.德国近年经济和社会调控的特点[J].当代世界,2007(7).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6

 

[论文摘要] “从紧货币政策”在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不到一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如何成为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疑问。本文将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进展入手,尝试对从紧货币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2008年9月15日傍晚,

三、当前及今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适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宏观 经济 增长仍然强劲,我国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应该紧跟形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 发展 。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还应坚持。虽然央行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宣告了央行结束了单方面降低“双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到“扩张货币政策”的阶段。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央行提高双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特殊的、暂时性的。如果剔除掉这些暂时性的因素的影响,透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信贷等方面增长仍然强劲。就此看来,中央银行不应就此放弃“从紧货币政策”,而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从紧的基本方向不能变。 

其次,我国中央银行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的选择上应更注重实效。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方向的同时,在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和目标的选择上,中央银行应该更加谨慎。相对财政政策而言,货币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对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应适当地将财政政策赋予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而“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则应更多地交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货币政策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旦经济当中出现新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适当地调整货币政策的短期行为,以满足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不但要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更应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配合财政政策的使用,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