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1
1 云通信(Cloud Communication)的概念
云通信(即Cloud Communication):是云计算与统一通信的融合,是ICT产业在未来五年中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新方向,CC将主导下一代ICT的发展,CC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端、后面是云、中间是网络。CC三个组成部分紧密相连,每一个部分既可以独立发展,又可以带动其他两个方面成为一枝独秀。具体来说:“端”是CC的最前方,它既需要“云”在内容上为其提供服务,也需要“网络”的传输支持;“网络”在“端”和“云”之间起桥梁作用,没有完善的网络,“端”与“云”之间无法实现对接;“云”在CC中起基础性作用,没有“云”,“端”就成了无源之水,“网络”也毫无用武之地。因此,CC是端、网络、云三位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同时CC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讯,而是一个服务体系。(CC概念由该文提出,有别于云计算之类的技术概念。)
2 CC产业结构分析
2.1 端
这里指云终端(Cloud Terminal),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胖云终端,以移动终端为主,就是以JAVA浏览器等为主的移动终端,目前PC上处理的业务用移动终端也可以完成,如PC、智能手机、ebook、嵌入式芯片等;另外一类是瘦云终端,它本身没有太多的计算能力,主要就是显示和控制的功能,如智能电表、交通卡等。
(1)胖终端(Fat terminal)主要有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等多种形式,其中ipad被认为是未来胖终端的终极产品。这里重点可以按照有没有“电话”功能分成MID和smartphone。MID将成为人们访问互联网的重要方式,智能手机(smartphone)则成为通信的主流。但是这两者的融合也是显然的,因为语音服务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
①MID:即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它是在2008年IDF大会上英特尔推出的一种新概念迷你笔记本电脑。在英特尔的定义中,这是一种体积小于笔记电脑,但大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装置。MID与UMPC类似,同样为便于携带的移动PC产品。通过MID,用户可进入互联网,随时享受娱乐、进行信息查询、邮件收发等操作。
②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2)瘦云终端(Thin terminal)本身没有太多的计算能力,主要功能就是显示和控制,常见的瘦终端有智能卡、智能电表、无线化的信息家电。
①智能卡(Smart Card):最早是在法国问世的,70年代中期,法国Roland Moreno公司采取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上安装嵌入式存储器芯片的方法,率先开发成功IC存储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卡,即在塑料卡上安装嵌入式微型控制器芯片的IC卡,已由摩托罗拉和BuII HN公司共同于1997年研制成功。在中国IC卡还未真正应用于电子商务活动,但前景和优势却十分明显。
②智能电表:由用户交费对智能IC卡充值并输入电表中,电表才能供电,表中电量用完后自动拉闸断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上门抄表和收电费难的问题。同时,用户的购电信息实行微机管理,方便进行查询、统计、收费及打印票据等。
2.2 网络
指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1)有线网络:传输介质采用有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有线网络,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2)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构成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目前主流应用的无线网络分为GPRS手机无线网络上网和无线局域网两种方式, GPRS手机上网方式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无线网络,它是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网方式。
①4G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
②近联网(NFC)是指针对特定用户传播特定信息,以提升信息利用率的一种互联网应用新模式。细分用户、窄众传播、提升内容的商业价值,是下一代网络传播的特征,RSS、Web2.0等新网络应用的兴起就是证明。
2.3 云
所谓“云”,其实指的是后端(服务器端),平时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的那一端,正因为平时难得看到,所以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与“云”相关的概念有云计算、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云存储等。
(1)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
(2)公共云(public cloud):对于云的提供者而言,如果自己建的云是为第三方所用,自己公司内部不使用,则称为公共云。
(3)私有云(private cloud):对于云的提供者而言,如果自己建的云只是为自己公司内部所用,不提供给第三方用,即为私有云。
(4)混合云:如果自己建的云既可以为自己公司内部使用,还可以为第三方所用,则称为混合云。
3 CC产业实证分析
上文对CC进行了理论方面的阐述与分析,本节将从产业角度对CC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Facebook的案例说明Facebook正在引领CC这一新兴产业,从“端”、“网络”、“云”三个方面布局其CC产业。
Facebook最初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4年2月4日上线,很快成为了继亚马逊、谷歌之后受欢迎的互联网巨头。《商业周刊》2010年4月28日撰文称,Facebook已经跻身手机网络的行列里,并且有机会革新移动通信行业。随着Facebook规模在日益扩大,许多手机业分析师认为Facebook有可能涉足手机设备领域,生产以Facebook功能为主的手机,具备社交功能的手机毫无疑问将会使移动运营商难以应对,Facebook将会进一步整合网络及手机移动设备。2014年10月,扎克伯格访韩后暗示将与三星合推Facebook手机,业内人士认为,双方讨论了Facebook专用手机的具体式样和上市时间等。
从Facebook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Facebook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社交网站(SNS),其业务正集中于社交通讯,并不断向其他方面拓展。Facebook有可能生产具备社交功能的Facebook手机即前文提到的“胖云终端”,终端越胖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Facebook开放平台,把自己的API(应用编程接口)向公司外的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将开发的产品在Facebook平台上推广,根据Facebook官方统计资料,短短三年内,目前Facebook平台已经累积超过五十五万个活跃的应用程序 (Application)。Facebook平台下的有很多优秀的Apps实用工具,大量的第三方工具极大扩展了Facebook的功能和应用,这就是云服务中的SaaS和PaaS;Facebook智能手机毫无疑问将会使移动运营商难以应对,无线通讯网络流量将会从声音以及文字短信转变为大量原始数据的传输,可以预计Facebook将会进一步整合网络及手机移动设备。
由此可见,Facebook的业务拓展方向与CC产业的三方面是一致的,未来的Facebook手机即CC中的端、Facebook手机的永远在线体验需要更加完善的网络(即CC的中间层)支持、借助于云计算服务的Facebook后台即为CC中的云,毫无疑问,Facebook正在引领一种新型产业模式――CC产业。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 网络传播权 网络获取 合理使用 远程传递
在全媒体时代,著作权人的作品依赖网络和各种终端以更快速、便利、广泛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网络、计算机与多种移动媒体出现以前,关于纸质作品的出版发行行为著作权人与编辑出版社有严密的合约保障,出版社再版发行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移动网络与媒体终端普及应用之后,数字化作品以著作权人不知并且无法控制的方式大量上传至共享网络、下载、复制、传递并传播。“图书馆作品使用行为,也由阅览与复制延伸到作品的表演、放映、广播、展览、信息网络传播等方面。”为了控制数字化作品的传播行为,各国纷纷修改著作权法或增添著作网络传播条例巩固著作权人对作品控制的私有权、限制公众对作品获取的公有权。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知识的集中与扩散中心,通过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信息移动服务时受到大量著作权的限制和著作权人的诉讼。鉴于此,图书馆界应更巧妙、有效、充分地利用现有著作权法律框架为读者提供信息网络服务。
1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衍生于著作权法第二章第十条(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即著作权人有权控制公开发表的作品向公众传播的方式,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播途径使公众选择时间和地点获取作品。区别于传统纸质复印方式的传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切入点主要在于扩展了作品的提供方式和传播形式,是适应新复制技术和传播技术而生。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专门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法律适用的法律条文,共27条,全面阐释作品在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传播技术下的保护与传播。
在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普及之前,作品传播的数量在有限的技术之下通过人力抄写复制,传播行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实体相传,传播范围有限;在造纸术与印刷术普及之后,作品的复本制作从人力抄写进化为机械电光复制,传播数量大幅提升,但传播行为依旧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实体相传;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作品扩散的范围、速度和方式,从一份文档变成两份文档只需顷刻之间,传播行为不需实体交换,通过二进制代码的转化和网络传送即可。在信息技术进化过程中,关于作品向公众的扩散行为,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始终维持其立法宗旨——保持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而鼓励作品的生产和交流,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这个平衡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中一方面加强对公众获取作品的权利限制,另一方面豁免公众获取作品的责任,即法定权利限制与合理使用制度分别维护的著作权人和公众之间的权利平衡保持,这个重要杠杆长期以来维系着著作权人、信息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2图书馆适用的相关权利限制与解读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认可,并支付报酬”。这一条款总纲性地规定除合理使用制度以外,任何通过网络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必须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并且向权利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2.1权利限制
关于图书馆类机构的专门规定,排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形,“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的情形不需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从而将图书馆这一主体与其他权利限制的主体明显区分开来。
条例第六条规定的以下6项情形,图书馆可在一定条件下适用而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属于合理使用范畴:①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②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③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公开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④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⑤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⑥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2.2权限解读
其一,从可免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空间来看,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七条规定,图书馆可提供数字作品的信息服务对象仅限于本馆馆舍内的服务对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本馆馆舍内”是指图书馆物理空间馆舍内,即实体建筑之内;而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图书馆亦通过互联网络向读者提供远程移动服务,扩大了图书馆使用的疆域限制,使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止局限于实体建筑之内,是物理馆舍和虚拟馆舍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本馆馆舍内”单纯指代实体建筑的服务空间已经略显窘迫,同时排除了图书馆馆舍外广大公众(读者)对相关数字作品的方便获取或接近,未能匹配图书馆公共服务精神中的“读者至上”、“书是为了用的(在网络环境下即数字资源是为了传递使用的)”原则,也使得实践中对公众开展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这种服务形式,在网络环境的运用下失去了法律依据。
其二,从可免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来看,根据《条例》第七条规定,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提供的数字化作品的范围限于“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这里所称的“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是指图书馆通过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拥有的公开出版的电子图书资料等。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是指作品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以数字化形式复制”是指通过电子扫描等方式把原来的印刷作品转换为数字信号保存在电子介质上。
这个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数字化作品的范围。依据此条款,图书馆只能提供公开出版的有限数字资源,提供未出版的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服务因而失去法律保障。不仅阻碍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进程,同时剥夺了公众通过网络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力。由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将图书馆在可免责情况下提供的数字信息资源范围仅限于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将图书馆收藏的没有出版的数字化作品(如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等)排除在合理使用范围之外,从而限制了社会公众对特定信息的获取。
其三,从可免责的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来看,重在“适量和少数”,即适当适量引用和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传递少量作品。“传统著作权以‘复制权’为核心,但是在数字环境下,引起纠纷与更受关注的多是传播,往往传播才影响到权利人的利益。”国家图书馆曾遭遇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ACS)的警告,并封掉IP地址禁止向其读者提供下载数据库资源,警告理由即国家图书馆读者使用下载软件在短时间内系统并超量下载数据库内全文文献,因此图书馆在数字资源传递时务必注意传递的数量。
其四,从可免责的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目的来看,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重在保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图书馆不得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利益,图书馆享有合理使用的基础是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如果偏离这个职能,合理使用即失去了生存环境。同时,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教学科研,将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为盲人提供其能感知方式的作品,或集会讲话,以此为传播目的都属于合理适用范围,不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不需支付报酬。
3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度的有效运用
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权限度的运用首当遵循一个原则,即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权利,不能违反著作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内容。图书馆应以可免责的传播内容、行为、目的为考量而达到有效运用。
3.1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条例》
数字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最大优势,也是数字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实现跨区域向公众提供数字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所需的数字资源。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由于物理空间被限制在图书馆的实体之内,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在资源共享、信息传播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渠道,打破了空间限制。然而著作权和网络传播权保护制度“通篇以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利内容、权利的合理限制、权利损害后的补偿与救济机制为立法线索展开”,成为限制图书馆公共文化机构跨物理馆舍服务的又一瓶颈。因此,在条例制定过程中,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从履行公共文化传播职能的角度出发,要求为图书馆等建立特别的豁免制度不失为过,尽可能允许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向馆外提供适量作品。尤其是“本馆馆舍”之外的那些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目的而少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公众。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是著作权人的权力行使,而不是限制图书馆用户的服务范围,否则合理使用制度在实践中的意义难以得到体现。
国外关于适用于数字环境中的图书馆版权法及其应用已有先例。澳大利亚曾在2000年颁布版权法修正案,相应制定了适用于数字环境的图书馆法规。新法规中图书馆可以数字化版权作品,无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更无需支付报酬,将图书馆的空间和服务范围延伸至数字环境。
欧盟信息社会版权指令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重心调整为鼓励公众的信息获取权,并做出规定:“本指令应当进一步协调作者的向公众传播权。对该权利做广义的理解,即它覆盖了所有向传播发生地之外的公众进行传播的行为。”
3.2充分利用“除外”条款
尽管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严密地规定了各种限制和合理使用制度,但是种种条文在除外条款下是不发挥作用的,应该按照当事人有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履行。如当事人与出版社约定,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通过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报酬。这里的“一些情况”首先强调对作品的合法使用,其次不乏一些作者与出版社约定公众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获取其作品。一般情况,在出版之前,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好协议,同意将其网络传播权授予出版社,由出版社代为行使。这样在出版社获取电子作品使用权时,可以省去大量与单独著作权人协商的精力,取而代之的是出版社同时获取一批电子作品的使用权。
3.3文献传递“一对一”
读者通过网络获取图书馆数字资源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图书馆将有序组织的资源及链接放置网络,供不特定的人群下载;另一方面是信息用户将特定信息需求传递给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将相应的信息资源传递给用户。就前者来看图书馆将合法出版的数字资源面向公众广泛提供的服务行为,无论是否有人实际下载,只要是未经合法授权放置于可被多数人群浏览全文或下载、获取全文,即属于侵害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判断行为人的传播行为是否侵略了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其中一种是看这种传播行为是否向公众公开地传播了作品。图书馆可以根据条例第六条内容作为免责规避,为研究人员提供少量已发表作品视为合理使用范畴。从信息网络传递行为来说,这种服务模式并没有将数字资源向不特定公众群体开放获取,是一对一的传递,并且有数量控制,从信息网络传递的目的来说,是为特定用户的科学研究。因此图书馆应当避免以公开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提供数字信息获取服务。以一个图书馆员对一个用户的信息需求方式,合理控制传递数量,将数字信息提供给用户。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局域网一般能覆盖本校区的地理范围,但教师、学生在家中需要数字资源却无法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自助获取;同样公共图书馆的用户跨出馆舍外也无法获得图书馆数字资源。通过文献“一对一”的传递,在图书馆内建立传递馆员,专职在网络上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馆员在图书馆馆舍内通过邮件传递给用户,这种模式规避了法律限制又满足了用户的数字信息需求。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3
关键词:企业;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6973-02
1 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就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目的,在技术上以及管理上做出的用来维护计算机软硬件免受外界的干扰和破坏的措施,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数据不受到恶意的破坏,随便更改以及泄露。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了确保企业有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确保企业可以正常的工作,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对于企业的内部信息以及企业机密文件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网络已经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因此,加强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在企业领域广泛的使用。但是计算机网络在带给人民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随之日益突出。首先,计算机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计算机病毒、网络诈骗、黑客等等,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化。这些威胁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给企业造成信息以及机密的泄露,会造成企业的财产损失严重。其次,企业自身内部的网络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网络监管不到位,企业员工的去留,会导致企业自身内部的工作人员对公司内部网络的破坏,使企业计算机网络不能够正常的运行,严重的干扰到企业的正常工作,给企业造成财产损失。因此,加强企业计算机网络的监管,维护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为企业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企业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有很多,特别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也随之猖獗。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一些几个方面,首先,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主要表现就是,由于企业对外业务的开展,企业的局域网也会与互联网相互联系,这样就会给那些为了窃取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以及资料的侵入者创造机会,特别是企业中的财务和研发机密等文件。网络中的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木马,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研发产品以及客户信息的泄露,会导致企业整个的计算机网络的瘫痪,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这些来自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内部威胁,从很多方面来说都不必来自企业计算机网络外部的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差,由于企业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威胁有影响广泛,强度大的特点,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破坏力就会非常的严重。企业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威胁更大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内部威胁会造成企业的抗病毒软件和病毒检测的作用削弱。特别是由于企业的员工的操作失误,以及恶意的去破坏,对于这种情况,防范能力就会更差。其次就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如地震、台风、火灾、水灾、战争等等,所造成的破坏具有不可预测性,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就更大,损失更为惨重。
以上都是从企业计算机所面临的威胁方面考虑的,下面将要讨论的就是从企业的网络安全方面,也就是企业的内部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大的特点,特别是在网络通信环境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就更为迅速和广泛。通常而言,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的存储环境,计算机文件,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破坏,造成计算机瘫痪。计算机网络上的病毒木马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到网络的终端系统计算机上,对计算机造成破坏,会导致整个企业计算机网络的瘫痪,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最严重的是对导致企业的内部紧密文件和资料遭到泄露。特别是现阶段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企业通过违法的行为来窃取竞争对手企业的机密信息和资料。其次就是,磁介质的泄露,主要是指一些用来存储信息的磁带盒磁盘,由于具有大存储量和复制拷贝容易的特点,比较容易泄露。第三方面计算机的电磁辐射导致的信息泄露,因为电磁辐射没有办法进行阻止,无形中就会导致信息的外泄。第四方面,网络系统自身内部的薄弱,由于很多的操作系统,都存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漏洞,因此现阶段的很多的病毒都是针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被设计出来的,所以要对企业的内部网络进行加固保护。
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还有来自技术和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而导致的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的肆虐。首先就是由于设计技术方面的漏洞,由于互联网本身的设计中,物理的连接方式,就是一个技术上的潜在威胁。因为不管是谁,只要可以有工具并且能够接触到电缆,既可以很轻易地把自己的电脑连接上,之后就可以对总线上的所有的信息进行窃听,甚至对信息进行篡改。其次就是计算机系统的配置不适当导致的安全威胁,口令文件没有安全保护,无线网络的密码设置薄弱或者根本没有密码,所有这些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第三方面就是由于企业在管理上的不恰当所造成的威胁,由于网络安全维护的意识不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投入不足,以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监管措施不恰当,没有正确的策略和指导,一旦企业计算机网络遭受入侵攻击,造成的损失竟会是灾难性的。
3 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般是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结合起来,计算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计算机,网络通信就无法传输。同时网络通信就是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媒介。因此,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就是它通过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来为用户服务的。一般来说,网络安全主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系统的硬件安全,网络系统的软件的安全,还有所传输的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主要就是对这三个方面的安全维护。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方面和监管方面的措施,以此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传输数据的准确性。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首要的条件就是使用安全的计算机产品。其次就是员工对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意识,在技术上和管理方面采取严谨的态度,严防计算机网络危险。
下面将要提到的就是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防范措施,其中不仅有技术上的措施,管理上也需要加强。首先,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技术,也就是一种对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保护的屏障,一般会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软件,一是硬件。它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的内部网和外部网,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对病毒木马或者黑客进行阻止。总的来说,一般的防火墙技术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技术,检查防火墙技术等等,一般防火墙可以通过一下步骤进行建立,首先是对安全策略的制定,这方面的要求必须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接着就是对安全的体系结构的建立,以及安全规则的设定,特别是安全规则,要更加注重,以便安全策略的具体实施,最后就是定期的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测。防火墙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进行防护。其次就是,检测技术,病毒木马的侵入检测技术就是可以对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没有授权或者异常现象。目的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过滤计算机系统中的不符合计算机安全策略的行为。入侵检测技术是随着黑客以及病毒和木马的广泛传播而出现的。由于技术比较新,现阶段,装有入侵检测技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还是比较少。第三,对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技术,也就是说对网络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钥匙和函数转换,就是数据变成了看不懂的没有意义的文字,加密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保证了信息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纺织企业内部资料和信息的泄露。还有就是加密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多种,主要是数据传输中加密,数据存储的加密技术等等。
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计算机设备,以及企业的员工的管理,来实现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场地的安全措施,物理防火防盗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的保护技术等等方面。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数据的线路和设备的保护技术,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辐射源的电磁干扰增加准确性,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涉及到企业机密的设备,都要进行防辐射保护。还有计算机网络的布线系统外联的现象,及时的对计算机进行升级,是计算机软件保持最新版。其次就是,对于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权进行控制,对访问权的控制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通过对访问用户的检测,把用户限制在规定的访问权限之内,避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的非法的使用和越权。这样就可以保护企业的内部资源的安全性,避免企业内部机密文件的泄露。可以通过对网络的安全监控,违法监视,对病毒的跟踪等等,来实现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第三方面就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对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监管和防范。比如对企业计算机服务器源头的监控,从源头上减少被污染的几率,在机房源头方面,监管每一台计算机的文件下载,特别是对网络病毒的监控。通过制定企业内部严格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规则,对每个员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管,避免黑客木马等的入侵。还有就是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尽量少的使用互联网,这样会造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暴露在互联网上,造成被攻击的机会增大。增加企业员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使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就被病毒或者黑客攻击了。最后就是,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网络道德教育,安全健康的使用网络,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加他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对企业的法制教育也要及时的加强,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加强他们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黑客木马以及计算机病毒增加,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企业所面临的计算机网络威胁,和计算机网络问题更加的复杂和困难。因此企业要及时的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保护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不同安全防范措施相结合,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监管,增加企业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延亮.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研究[J].电子技术, 2012(3).
[2] 夏加斌.油气田勘探开发网络系统安全问题浅析[J].复杂油气藏,2011(2).
[3] 康莉,康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 2011(10).
[4] 张丽平,谢宝义,史东风.SSL VPN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实例与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4
对于传统报业来说,挑战的出现意味着机遇的降临:我们有了可以改变自己、突破自我的机会。我们要向先进技术“借力”,依靠技术的革新解决信息共建共享的难题;我们也得有“定力”,应在“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中提升和超越自我,垒实数字基础;我们还需频频“发力”,将核心技术和各自优势结合,促使新媒体终端产品浮出水面,以满足网络时代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打造媒体内容提供商的盈利模式。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是内容数字化报纸内容是报业集团产业链最上游的产品制造,它每天都在进行着。如何让丰富的内容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式的需求,实现内容整合、内容再造、内容增值,形成新的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则须在提升报纸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实施内容“数字化工程”。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文中简称文新集团)是由《文汇报》、《新民晚报》两张大报组建而成,已走过了10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媒体,11个文化公司,以及具有10多亿资产的印刷产业群。这些丰富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构成了集团事业拓展的重点和关键。
实践证明,推进数字报业和数字出版,不可忽略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打造统一的数字技术支持平台。依靠硬件和软件的相互作用,建立一个能够全方位互相交换,兼容通畅和全天候支持的技术平台是保障“数字化工程”实施的首要条件。在技术平台上,报刊内容可进行数字处理、组织、存储和管理。在同一数字空间中,能将内容进行分类、聚合、整序和创新。在统一标准的数据库中,实现信息资源形态的转换,将单一的媒体纸质形态演进为多种形态,既可放到网上浏览、传播、传递、下载,也可成为手机内容。
9年前,我们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排版技术(方正文韬采编系统),之后又与方正集团联手开发,提升了集团采、编、图、排流程为一体的数字化生产平台。近年来,还引进了移动、便携、互动、多媒体应用等四大新媒体技术。新技术的跟踪与应用,以及相应资金的投入,搭建了一个能保障集团网络、通讯,全天候正常运作的技术平台,为手机发稿、发图、短信提示、自动校对、流程监控、统一门户和VPN远程办公等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制作形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积累了数字资产。
连接集团6幢大楼的网络管理基础平台,构成了速度达千兆的内部局域网主干部分和速度达百兆的桌面部分,总出口达到180兆,9根专线;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文新大厦,虚拟专用网构建到位;安全防御系统集防御、管理于一体。在这个技术平台上,集团建立了文新网站,打造了多张手机报,并相继创办了呼叫中心、票务中心、图片中心,开辟了对外服务热线等。《新民晚报 海外版》也通过这个平台成功地在28个国家落地,为创新传播方式开辟了道路。
数据库建设推动报刊内容数字化。内容数字化是数字报业和数字出版的基础,是内容产品增值、保护、创新的前提。数字资源的积累,形成了数字资产和资本,也促进了报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文新集团数据资源(仅文本部分)已达90G,其中集团两大数据库,囊括了《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创刊以来、《新民晚报》1946年5月1日至今的全部图文数据。集团不少报刊内容也进行了实时同步数据处理,为新闻信息资料的多次开发、盘活利用,以及新媒体诞生、商业模式形成奠定了基础。最近文新集团组织实施的数字奥运联合报道行动,将充分发挥这些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功能,使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端口”对接,优势互补,在大型综合报道中大有作为,达到最佳状态。
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新媒体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必将重塑报纸出版形态,数字时代将打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的行业壁垒,使众多关联产业共同整合、集聚在内容产业的旗帜之下。品牌是生产力的反映。当竞争从以“产品为主”步入以“客户为主”的时候,就意味着品牌竞争开始走向平台竞争。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必须创新传播方式,热情拥抱新媒体,积极推进报网互动,使报纸品牌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呈现新业态,拓展新形象。
这些年来,文新集团在新媒体建设上,一是促进集团文新传媒网整合各报刊内容,并展现在该网站32个频道、数百栏目、近千个专题上,发挥其门户网站和对内信息服务功能。二是以延伸和扩大报纸品牌为目标, 推动“报网互动”,大力扶植《新民晚报》、《上海日报》、《东方早报》等网站建设。2006年创建的新民网通过论坛、博客、播客迅速聚集人气,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之一。《上海日报》是一张英语报纸,目前该网站80%的访客来自海外,成为上海市访问量最大的英语新闻网站。其电子报还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一起登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成为亚洲第一家入选亚马逊KINDLE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实现了内容在北美的零成本落地。三是充分运用新的传播形式,整合集团资源,培育面向市场、具有成长性、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先后创建了呼叫中心、票务中心、图片中心等。四是发挥集团独到优势,在数字印刷上积极开拓,通过技术攻关,承接保险数据、古籍典藏、海外出版物以及个性化印刷,布局数字印刷网点,争取世博会的数字印刷项目等。
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研发能力是发展的基石。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数字出版转变,要求我们掌握核心内容,把握核心技术。文新集团在数字报业发展和数字出版领域的探索实践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最近两年,集团有多个数字媒体领域的科研项目入选市科委的攻关计划。其中“上海日报科普双语导游播客系统”、“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知识库系统”、“印务ERP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移动电子票证安全核心技术”、“太阳能发电及雨水综合利用示范研究”等多项成果已通过科委验收并投入运行。还有多项在研项目,如“平面媒体版面数据安全与防篡改关键技术”、“传媒印刷业图片数据协同和标准化应用平台”等。
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对接上海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提升了集团在新媒体开发、数据库建设、出版流程管理等领域的技术能级与装备水平,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制定数字报业发展规划。数字化建设是个过程。在强调技术平台统一性的时候,应鼓励各子系统培育各自特色,展现多样性。在推动各媒体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提倡集成创新,适时制定发展规划,进行阶段性整体推进。2007年底,文新集团推出了“1+4+X”新媒体发展规划:将文新传媒网定位为集团综合和信息服务平台,把《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和《东方早报》四个媒体网站的错位互补发展作为重点工作,还将拓展手机报、上海影像网、962288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和衍生产品列入发展计划。2008年初,又细化了“OA+3” 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大办公自动化,建立财务、人事、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实施力度,促进管理创新。并设立“成长基金”,对符合媒体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创新性的项目给予资助和奖励。在集团的新闻品牌培养、领军人物的选拔方面,也特别关注来自新媒体领域的人才和项目。
建设数字报业需破解三大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列为总署“十一五”期间第一号工程,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举措,有助于新闻出版单位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本,有利于新闻出版的繁荣与发展。在此结合文新集团的实践谈几点思考。在网络自由传播与数字版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众所周知,网络传播的特性之一就是互动。互动使传播流畅自由,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了网络版权意识的淡漠。版权保护是数字化进程中产业发展、产品生产与营销的核心与基础。目前已有的传统版权保护制度对数字作品是否依然适用,值得探讨。如果存在不合时宜的情况,那么在发展数字出版时,需要健全完善一套适应网络功能、具备技术支持的法则、规定与办法。否则就会影响一批拥有核心内容的媒体开发数字产品的动力,不利用商业模式的建立。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是一对矛盾,网络上部分编辑权被网上读者所拥有,去中心化趋势逐渐呈现,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网络的共享与免费环境,如何建立友好的版权意识和版权保护法则,是需要创新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印刷相辅相成。
当前我们聚焦数字出版较多,其实数字报业与数字出版是相辅相成的,是复合数字出版的共同体,数字印刷则是数字出版物的重要呈现方式。上海是印刷产业的发源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文新集团控股的上海印刷集团目前正利用青浦9.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应对数字出版的需求,投资引进、配置数字印刷新设备,积极开拓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数字印刷。可以预见,构建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的数字生产状态,能对数字出版发挥“倒逼”作用,为迅速打造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出力。
我们认为,数字化在印刷业推进缓慢的瓶颈,既有印刷业自身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存在出版单位在内容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思路和传统作业模式等问题,以至于影响与数字输出方式接口和规模经营。
全媒体的关键在于流程再造。我们在谈“数字出版”时常常会引入“全媒体”一词,而往往一谈“全媒体”,就是各类终端新载体的全面开花。其实,终端创新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内容制作和传播方式的深层改革。作业方式变革,制作与传播流程再造,都离不开采编人员的信息素养。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范文5
加快转变传统出版观念。迎接数字化出版的到来
众所周知,出版业是一个依托自然界、人类社会各领域知识的积淀、创新和复制并依托科学技术支撑的文化产业,科技进步是引起出版业飞速变革的主要动因。数字化出版就是从传统出版嬗变出来的一个新兴业态产业,数字出版的概念是从2005年开始沿用的,它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的网络化。
数字化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之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势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于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尽管数字化出版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新业态。
追溯我国出版业的历史,自人类文明以来,有文字可记载的历史,就是出版业的启开史,不管是在石壁上刻制的“石文”,还是在“司母戊大方鼎”上刻制的“金文”:不管是在兽骨、龟甲上刻制的“甲骨文”,还是在竹板子上刻制的“竹简”。不管是在孔子时代的“罄竹难书”,还是到了宋代沈括发明了活字印刷后的“洛阳纸贵”;甚至到了上个世纪出现的胶版印刷、全彩印刷,迄今所有记录文字的出版史,都无不是以介质为覆着物的实体出版形式而存在的。继而网络与数码的出现,霎时间为传统出版业划上了惊人的句号。全新的图书生产方式、储藏方式、阅读方式将会对传统出版予以颠覆或改写。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一“美国国会图书馆”,包括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亦将很快成为“历史知识博物馆”。
虚拟无介质的数字出版会不动声色地将传统出版就地狙击。犹如“可达”、“富士”包括“乐凯”胶卷一样,一早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将会颠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阅读方式。对此,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迎接“狼”的到来。
试想,传统出版业每年要破坏全世界多少原始森林?至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惊人般地沙化:造纸厂的污水排放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印刷厂的油泥释放着大量有害物质,随之生产的图书、报刊被阅读后很快又被垃圾站收走,再去制成纸浆,继续污染环境。如果人们不是为了阅读这些个文字,不能不说是一种恶性循环。多亏有了数字化出版,非但保护了环境,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大量的伐木工人、造纸工人、印刷工人、书刊发行人员彻底解放出来了。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按照“十二五”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当其冲的是先把观念转变过来,跻身于数字出版之列。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依托高新技术的基础上,竭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升级换代,相继出现的新媒体、新业态、数字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渐成主流。美国的“苹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另外,在美国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于2012年12月31日纸质报纸正式停刊,其电子版报纸远远超过先前纸质报纸的发行量,其电子版广告也远远超过先前纸质报纸的广告营业额。同样,在亚马逊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了纸质实体书销量,可以看出,与电商巨头合作,业已成为传统出版商不得不接受的选择。亚马逊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电子书价位的高低,关键是整个图书市场的产业链都会因电子阅读而重塑。面对全世界出版产业调整发展的新态势,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抢占了数字化出版的先机,如何进一步实现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能级跳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重任。
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变,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基础。中央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战略任务。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产业和核心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肩负着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职责和重要使命。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快速转型和快速升级,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业的转变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此,我们必须加快突破重大关键性技术,更好地运用共享技术,掌控网络技术、终端技术,进一步打破资源、体制和环境制约的瓶颈。早日跻身于跨国际的数字化出版行列。
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变,是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强国之梦的重要举措。从第一届数博会对“数字化出版”进行概念界定至今,经历了6年快速发展期的数字出版行业面临升级换代,正如《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的那样,数字出版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建设出版强国的重要保证。从目前看,我们作为世界新闻出版大国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与世界新闻出版强国的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要实现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加快出版方式的转变,即实现由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业的转变。
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变,是满足不断增长的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以及应对国际化数字化出版与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互联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速增长。人们借助互联网络的QQ、微博等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和欲望日益高涨,网络文化出版、手机出版、博客家喻户晓。人们对数字出版产品的消费、需求日臻强烈,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络,就是在地铁里人人都在阅读手机报。通过数字化出版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如此轻松而便捷,人们真是乐此不彼,乐不思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转变传统出版方式,规范数字化出版、促进数字化出版、普及数字化出版。
另一方面,就是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互联网络、数字化平台都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很好的先进的工具,它没有阶级性,谁抢了先机,谁就会通过它把自己的文化向周边甚至向全世界辐射。我们有能力、有胆识、有技术登上这个“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将我们五千年文化向全世界辐射。为什么我们裹足不前,停留在传统出版的自茧中呢?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凤凰涅槃般的嬗变,实现蝶化和浴火重生。通过数字化出版加大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世界辐射力,通过它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走进中国。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数字化出版开启了升级换代之路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络在我国兴起之时,数字技术与出版业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就日益加深了,数字出版在我国初见端倪。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新闻出版业对数字技术发展尤为关注,数字出版企业集团积极跟踪新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各种类型的电子书阅读器、手持移动终端新产品相继问世。一些传统出版企业加紧整合内容和技术资源,陆续推出自主品牌的电子阅读器等终端产品,搭建内容资源传播平台,与电信运营商通力合作,大力拓展手机出版业务。传统出版逐渐开始向数字化出版过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数字化出版呈良性发展态势。
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数字出版政策环境空前向好,产值再创新高,数字出版平台竞争不断加剧,渠道不断拓宽。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高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互联网广告512.9亿元、网络游戏428.5亿元、手机出版367.34亿元。同时,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可以看出,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依然是拉动数字化出版产业的生力军,也意味着娱乐化产品在数字化出版中占据相当的比重。
“数字出版”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始于2005年,经过迅速发展,我国数字化出版已从幼稚期逐渐步入成长期,标志着数字化出版业已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
产品形态不断丰富。从有线网络技术的互联网新闻、互联网出版、互联网游戏、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报、手机电子书、手机音乐、手机游戏。到无线网络技术的电子书、平板电脑以及各种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版物,等等,无不显示出高新技术与内容的强大优势。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推动。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都将数字化出版纳入到重要的扶持领域。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还就数字化出版产业和电子书发展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性意见,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通过“以政策法规建设明确发展要求,加强产业管理与导向探索”、“以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确立产业规范,力求实现产业有序发展”、“以加强基地建设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这些行动与举措说明了政府主管部门对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关注与关切,使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数字化出版的内容加工走向深入,有简单“比特化”转向定制化、多终端开发。长期以来,数字化出版的内容产品不足一直是困扰数字化出版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传统出版单位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但能转化为数字产品,适合数字终端呈现,带来收益的内容却不多。目前传统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可使用率偏低,其原因在于传统出版社对新媒体的特性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用户需求把握不够。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根据渠道及终端特性,还进行了多平台应用与多终端的内容开发,使一种内容得以在纸书、电子书阅读器,PC、平板电脑、手机上立体呈现。
数字化出版较之传统出版,缩短了出版流程,提高了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同时亦是“眼球经济(免费阅读)”到来。数字化出版是从传统出版的纸质媒介到虚拟媒介的飞跃,是从有介质到无介质的飞跃,是从传统出版流程:自然来稿一责编加工一二审(编辑部主任审稿)一三审(主编或总编终审)一排版(美编)一制片(菲林)一印刷一出版一发行一阅读,向电子稿一网络编辑(美编排版)一网上发表一阅读“数字化出版流程”的飞跃,
数字化出版至使经营理念亦在悄然发生质的变化,据业内人士透露,2012年我国网络广告额远远超过所有纸质媒体加在一起的广告额。网络广告是名民企业和网店的集中投放目标,据抽样调查:广东一个体化妆品网店,每年向网络上投放广告额达数十万元。数字化出版关键是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络品牌打出去,眼球率居高,点击率居高,“眼球经济(免费阅读)”就可以实现,这样盈利的方向就转向了广告商。广告商冲着“品牌”、冲着点击率会纷纷踏之而来,因此,数字化出版也是对经营方式的改写。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创数字化出版的新境界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引领,带来了新闻出版业态的深刻革命。新闻出版传统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惟一的出路。特别是随着大型网络投送平台的进入,电子书将迎来高速增长,伴随4G网络的发展,数字出版将在移动互联时代跃上新高,在智能语言技术、显示技术、云服务等新技术的汹涌而来之时,数字出版的技术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也将得以推动,因此,数字终端将走向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业已势不可挡。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淘汰与出局将成为必然。对此,新闻出版业加快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当务之急。
积极引导传统出版业的快速转型。依托先进技术转换出版流程和生产方式,建立新型内容生产方式和媒介载体、媒介渠道;大力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构筑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加快完成传统图书出版、报刊印刷、印象出版以及印刷复制企业的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实现传统出版业的升级转型。
要加快数字出版的标准体系建设。2011年是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年,《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多项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5项行业标准《手机出版标准体系》《动漫出版标准体系》等进入审批阶段,这些标准覆盖多种载体和终端出版物,另有一大批数字出版标准处于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MPP出版物标准制定已取得重大突破,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MPP出版物五部分国家标准已出版。国际标准化组织(LSO)正式批准了《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化立项,是首次由我国申请立项的国际出版领域的标准。
要加快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基地建设。正如柳斌杰署长讲的那样:要在全国重点形成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产业园区。目前,全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基础布局。基地建设在地理空间分布上逐渐从单元区向多园区扩展,从单一城市向多个城市扩展。杭州基地以“一城多园辐射全市”,江苏以“一中心,多园区辐射全省’,西安基地则辐射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和西北地区。同时,基地建设的差异化、特色化建设初见端倪:上海张江的游戏、金融和超算服务、天津和重庆的云计算、杭州的移动阅读和网游动漫、扬州园区的数字教育和电子书等都彰显了各自的特色。为数字化出版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加快数字内容资源的深度整合。毋庸置疑,数字化出版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内容为王”是数字出版发展中的不二法则。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内容资源建设的现状是,优质资源极度匮乏,内容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特别是资源的碎片化水平很低。因此,要下大气力,对纷杂的无序的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梳理加工,按照科学性、准确性原则进行选编和条目索引。同时,要岁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加强数字出版内容资源传播平台建设,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数字出版产品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