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5-02

2008年通过的《护士条例》提出“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结束即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作为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是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试合格与否是关系到考生护士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起步的关键,是我国检验医学院校护理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也是衡量护理专业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内科护理学教师,应将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入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够接触到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这就需要我们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做好以下环节:

1 授课前准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考题难度和范围严格按照大纲设置,考题的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严格检测,考生必须切实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而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从2011年 开始执业资格考试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归纳为“七变”:

“一变”:主要考试内容的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即由原来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改为将这些临床学科糅合在一起,按系统划分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并将护理穿插其中,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

“二变”:考试内容的范围:由专科到全能。增加了精神疾病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规、人际沟通。这些共约占总分的5%左右。

“三变”:考试形式:由四门变为两门。专业实践、专业实务。每门135分,一天考完。

“四变“:考试题型及所占比例如下:A1型占20%,A2型占60%,A3/A4型占20%。

“五变”:知识点“重预防、轻临床”。

“六变”: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内科增加了心肌疾病、肥厚性心肌炎;健康评估融合在疾病章节。而基护、外科删减较多。

“七变”:大纲抽象化。没有熟练掌握、掌握、熟悉、了解等层次。而且对有些要点进行了改动,一些重点章节增加了许多细节性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充分分析以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考试的考点和知识点,在备课时加以侧重。同时可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编写讲义,使护理知识与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并重,以达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2 上课突出重点

使用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讲义,同时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授课。将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疾病。采取指导预习、吃透要点、归纳总结、联系实践、强化训练的方法进行授课。

指导预习预习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授课教师结课时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提示后续课预习内容,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点。这样能够增强预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吃透要点授课时,结合学生预习情况详细讲解要点,并联系近几年考题进行分析,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活学活用。针对学生学习不太主动的特点,重视课堂提问。对知识的讲解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者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在讲授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时,采用口诀教学法,将要点总结为:端坐位腿下垂,高吸氧打吗啡,速利尿快强心,茶碱血管扩张药,扎四肢慢放血,病因诱因要去掉。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临床实例引入新课,如在讲授“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时,先引入以下病例,然后提出何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它有哪些临床表现、由哪些原因引起、为什么能置人于死地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糖尿病护理时引入大量图片和录像,生动直观地将饮食护理、胰岛素治疗和足部护理等重点知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印象深刻,易于理解。

归纳总结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要点按一定规律或用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以便学生记忆和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例如不管什么疾病,都可以按照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顺序记忆重难点;护理措施可以按照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的顺序记忆。就像项链一样,用一根线将各知识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3 课后复习,做好各知识点的串联

课后要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教学沟通,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设立激励机制,如给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加分等,鼓励学生课后多主动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后进生开设课后辅导课,帮助他们理解并记忆知识。要求学生按顺序记忆各知识点,把重点内容像串珠一样穿起来。

4 备考环节,反复练习,增强实效

强化训练,改变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传统的学校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题型,较侧重记忆性考题;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选择题,包括A1、A2、A3、A4型题。通过对近几年试题分析得知,记忆型题目逐年减少,而解释、尤其是综合应用题型逐年增加,重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故传统的学校考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侧重点不同。我们通过强化训练,强调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综上所述,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已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改革计划,但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容往往受课时偏紧等因素影响,致使阶段性测验成绩不理想。因此,今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考点知识的提炼和强化,特别是专业教师应认真研究和理解考试大纲,熟悉题型,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在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鹏云. 对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几点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2] 管绍兰.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 重庆医学,2007,36

[3] 张立新. 美国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3)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护士执业考试 新变化

外科护理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4-02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立了护士执业考试、执业注册管理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护士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1995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考试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执业。由此可见,考试的通过率及成绩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学校招生、就业等工作,最终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校在教学改革中以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且在护士的执业考试中占着较大的比例。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发生了新的变化,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此,如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需求,改革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发生新变化,改革力度较大,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考试学科、疾病种类、疾病内容均有增减;考试形式为两个科目,增加了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型的A2、A3、A4型题。笔者结合这些变化,将大纲的变化归纳为“七变”:一变是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科,并增加人文、沟通的相关知识;二变是考试形式立体整合,两个科目的考核包括了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伦理、护理管理、中医的相关知识;三变是考试题型A2、A3、A4等临床病例题分量大增;四变是主要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五变是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重沟通、重预防,逐渐接近临床;六变是疾病的增加和删除;七变是考试大纲的形式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化。

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新变化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新大纲的变化,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按“以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围绕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来进行整合。

1.将医学基础知识渗入教学中。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医学临床的奠基石,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运用到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目前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且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医学基础课程多,学生难于理解,如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局限。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过的医学的基础知识上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熟悉医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如在讲授“烧伤病人护理”的内容时,教师帮助学生复习皮肤结构、皮肤功能等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后,再帮助学生理解体液、水电解代谢紊乱、补液的知识,后引入新的内容“烧伤病人护理”,这样就解决了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到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2.通过临床案例,设计工作情境,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管理等知识融入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如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年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对外科护理学进行整合,设置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大肠癌病人的护理、开放性伤口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甲亢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肾结石病人的护理、血气胸病人的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等11个学习情境。同时,按照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实施情境的过程,并将护理的技能、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及沟通技巧融入学习情境中。学习内容的整合,适应了护士执业考试编排及知识面的综合性;工作情境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过程,符合护士执业考试内容的变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是以临床案例的形式,设计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技能、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态度,从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以下以学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为例,描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第一,教师布置学习型工作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病人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病人基本情况:病人王某,男性,5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据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学会接待病人,并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病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二是制订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术前护理计划;三是按操作流程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手术前护理;四是学会使用外科术前护理常用器械、物品;五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学生分组。学生分为6组,每组为10人左右,并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

第三,课前知识准备。按下发的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相关学习材料,通过网络、临床医院等学习途径,准备与工作任务有相关的知识,如阑尾炎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病人的入院指导,静脉输液技术、术前准备,等等。

第四,工作方案制订。将所收集的材料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并与教师共同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同时做好角色的分工。

第五,学生工作任务的实施。学生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设计与临床一致的工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教学内容直观、易于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人文关怀等意识,并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进行自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成果展示及评价。实施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

第七,总结与反思。学生分析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哪些知识有遗漏,哪些没做好,提出下步改进的措施。

第八,知识拓展。采用启发式或精讲的形式,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加强课后实训,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训室由学生管理,实施全天开放,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不定期到实训室练习,强化与巩固对课中的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与“胃肠减压护理”时,二者吸气末屏气拔管操作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不同。胸腔闭式引流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气体通过引流口进入胸膜腔;胃肠减压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拔管时内容物进入气管。这些知识易于混淆,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识别它们的不同点,将知识点融入操作过程中,达到有意识记忆,使学生便于记忆,牢固掌握知识。同时,课后练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的学习,学生实现互动学习。护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可以学会共同学习,加深友谊,满足心理需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加强护士执业考试前的强化训练。为了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教师除狠抓在校的教学课堂质量外,还应加强考前的辅导。学生经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医院的1年实习,虽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仍较弱,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的认识仍是分散的。笔者认为在考试前1~2个月,教师应组织学生集中辅导,根据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理解记忆,利用顺口溜、谐音、联想记忆寻找规律,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必要时,可通过列表归纳、比较记忆或是口诀记忆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活动的记忆:“一(24小时)动手,三(1~3天)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总之,由于新大纲的变化,护士执业考试难度相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适应新大纲的变化,确保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贵,张立新.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医院管理,1997(3)

[2]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3]李英.工学结合一体化课业学习包的开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朱艳.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

[5]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3

1.1根据专业需求,突出重点

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走向临床,主要工作是护理病患,包括密切观察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协助主治医师抢救患者和实施整体护理等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人体正常的生理指标和监测方法等,而生理学正是讲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指标及其正常值生理变动范围。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扎实的生理学知识对于今后开展工作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一般生理学教材是在解剖学基础上,按系统进行编排,内容繁多,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过程要紧扣“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用”的关系,对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要精讲、细讲,如血压的正常值及其测定。

1.2抽象理论具体化

除了借助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涉及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应多举一些临床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讲到呼吸系统肺表面张力时,概念比较抽象,也无法看到直观的实例。我们授课时先简单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表面张力的产生部位是气-液界面,可以举例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往里面慢慢倒水至玻璃杯口,请学生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生活经历,慢慢地注入水至玻璃杯口,可以形成高出杯口的液面而水不会流出,原因就在于存在表面张力。再简单讲解表面张力的成因,这样学生对于肺表面张力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形成机制。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生活,适时列举相关生活实例,以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讲解生理相关知识点,并辅以图片和动画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基础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教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错误地认为这门课程对于他们将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作用不大;二是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复杂、难懂。因此,消除学生消极的思想是学好生理学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的观点如下:一是从自身做起,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万丈高楼平地起,但是如果没有稳固的基础,高楼也无从建起,从而使学生明白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三是能够因材施教,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巩固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四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尤为重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图、文、声、画等表现形式可以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由微观到宏观,不仅如此,多媒体还有助于师生获得及时的交流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一般神经细胞与肌细胞的膜电位时,无论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十分抽象、难懂,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这部分内容是生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分层、逐渐讲述,阐明膜电位的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利用动画、图片等,将重点和难点内容加以梳理,提出问题,由学生去分析、解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再如,讲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时,可以利用动画和动物实验视频演示心脏和血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血管系统是如何扮演着阻力和动力的角色,参与血压的生理调节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血压的概念、形成机制具有直观的印象,也为下面讲解影响血压的因素做好铺垫。另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生理学知识中抽象的概念性问题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再加上文字的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2.2PBL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即形成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针对大班教学,我们将经典PBL教学法做了一些改变。如学习胃内消化时,设置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胃溃疡的案例,学生分为8人一组,共三组。实施时,学生首先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问题,如胃壁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胃液的组成、各成分的来源、作用及其调节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病例思考胃溃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干预途径。然后学生总结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课下查看教材,并参阅课外资料,将有关问题的解答进行整理、归纳。接下来教师利用两个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其中每组有一位学生记录讨论要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讨论,仅在讨论偏离主题或难以进行下去时进行适时引导。最后,教师根据病例结合授课内容总结相关知识点,指出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模糊或错误的地方,并进一步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胃溃疡病人的护理要点和饮食指导。从实施情况来看,类PBL教学法不仅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融会贯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或机制之前,可以先举例,根据实例提出问题,由此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概念。例如,讲内分泌系统时,可以举例有些人为什么吃得多还非常消瘦、脾气暴躁,而有些人食欲不振、胖、精神萎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其发生机制是什么?由此我们一步步揭开内分泌调节的神秘面纱,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生理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类比法教学

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也给枯燥的内容增添了趣味,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我们将心脏比为“泵”,强调了它收缩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而窦房结细胞就是驱使心泵工作的“司令员”。再比如,讲到内因子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将其比为我们的两个手臂:一只手嵌入回肠;另一只手仅仅抓住维生素B12,从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利用形象的比喻和肢体动作,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4分段总结法教学

神经系统内容多、重点难点集中,与解剖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记忆任务量大,尤其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部分,容易张冠李戴。如何准确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在躯体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按节进行分段总结知识点,并列成表格进行汇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5横向对比法教学

在讲解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时,与第二章细胞生理中所讲述的一般肌细胞的生理特性进行对比讲解。我们首先将生理特性分为两类: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结合图表进行逐个对比、剖析,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探讨异同点产生的机制和存在的生理意义,引导学生跟随问题的深入去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构和生理特性的不同均是为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所服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尝试探讨如果心肌细胞或骨骼肌细胞功能异常时,会导致机体可能发生哪些变化等问题。通过横向对比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将其融会贯通,还可加深其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结论均来自于实验。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血压的测量、脑电图的引导、动作电位的产生等,通过实验教学使以上内容生动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理论课上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在生理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和练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技术。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我们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详细为学生讲解为何从静脉远端进针、进针的角度、入针后的落空感以及腹腔注射药物的注意事项等,严格按照相关临床技能的规范操作教授和要求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爱伤观念,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考核方式多样化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4

基础护理学知识贯穿护士工作的整个生涯,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基础护理学知识也占有一定比例。为了使护理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专业知识课程,顺利的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双证”。我通过多年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总结出一些有助于学生记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直观形象记忆、总结记忆、重复记忆、分组记忆、口诀记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考试合格率。

关键词:记忆方法

;基础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考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14-01

基础护理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基础护理学占据一定比率,纵观护理学基础知识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护理学相关理论,一部分是护理技能的相关知识。这两部分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复习应注重结合临床实际操作,在理解了操作目的、操作方法后再记忆,就显得轻而易举;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则要掌握记忆技巧。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教学记忆方法的总结。

1 护理技能的相关知识的记忆方法

1.1 动作技能正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叫做正迁移,其发生的条件是:不同技能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或成分,或不同技能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复习操作时,可以充分发挥技能正迁移,例如复习无菌技术可以与导尿术、注射术、输液术、吸痰术相结合,这样与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有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可相对形成一个整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直观形象记忆:

图示、流程、视频、动手操作等都给人以直观感受,增强人的记忆。学生在全面复习时,可以先看各项操作的图示、流程、操作视频,然后再练习。如复习静脉输液可按这样的顺序:看图示、操作流程观看视频病房见习和实习。其他的的操作也可以按照该顺序复习,可取的很好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即将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都已经经过了8个月的临床实习,考生要提前准备,在实习期间多动手、多动脑、多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对知识的再认和回忆。

1.3 总结记忆:记忆是较复杂的心理过程,绝不仅是单纯储存的记录,而是一个创造性的积极过程。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复习过程中,用总结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如穿脱隔离衣操作流程可以总结为[2]:护士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持衣领穿袖系领口系袖带对衣边系腰带护理解腰带塞袖刷手或六步洗手消毒液浸泡手解领口拉袖挂衣钩。这种先学习后总结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和巩固。

2 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

2.1 重复记忆:

记忆的消失叫遗忘,在一定条件下“记”和“忘”可相互转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总是“先快后慢”的,最初遗忘速度快,以后逐渐缓慢。第一天的记忆保持量可有100%下降至35%,第二天后记忆的保持量仅为25%左右。根据艾宾浩斯的观点,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加强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识记后及早复习,最好在遗忘尚未开始时就进行复习,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巴甫洛夫学说认为,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2.2 分组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4]认为:决定记忆广度的主要因素是记忆材料的数量,而不是材料的意义。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可分为:环境准备,工作人员准备,物品管理,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一人一物一次五项。护理程序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部份。

2.3 口诀记忆:

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形式,口诀记忆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可使人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在头脑中获得一种相似、重复的信息,有助于记忆。如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步骤较多,在配制时多配、少配都会使浓度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所以在配制时牢记“抽三推二留一”就不会出错。又如压疮的预防可以总结为应做到“五勤”: 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2.4 归纳记忆: 在理论知识的复习中合理的运用归纳总结记忆法,学生应注意总结一些相同的,相似的知识点,巧记速记多拿考分。如数字归纳总结法:知识点中的多个“6”:日光照射消毒时需在太阳下暴晒6小时,洗胃在6小时内进行最有效,腰麻后去枕平卧6~8小时,抢救时未来得及书写的病历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又如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20%~30%的用于急性肺水肿氧气湿化,30%用于湿润、松解头发打结,25%~35%用于乙醇擦浴,50%用于皮肤按摩,75%用于皮内注射及脐部消毒,95%用于燃烧法消毒和静脉炎湿敷。

总之,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合适自己的才是重要的。基础护理学是护理的主干学科,其相关知识贯穿护理工作的整个生涯,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学科。考生在考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准备,积累操作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全面复习,将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过级率,及提高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4,20(2):26-29.

[2] 冯雁,杨顺秋,金丽芬.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5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中美合作护理班2013级学生作为实验组,共59人。以中美合作护理班2012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共60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前期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内容和学时数均相同。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辅以提问、讨论的形式。实验组则采用自主参与式的教学模式,由课程组教师在开课前按照统一模板编制理论和实践的自主学习手册,在理论、实验、见习教学的全程中应用该手册组织教学。理论方面共设计了6个疾病的学习指导,包括课前预习指南(预习目标、预习任务、参考资料等)、课堂学习指南(学习目标、教学任务)、课后复习指南(复习目标、复习任务)。实践方面共设计了3个实验项目和2个见习项目的学习指导,包括课前准备(预习任务、参考资料)、课堂组织形式、课后总结。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1课前准备: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根据预习指南,进行自主预习或与同伴互助学习。①理论: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书籍、网站、微视频),对新知识进行梳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根据设定的临床短案例完成相关问题分析。如心律失常的识图内容之前在健康评估中已经学过,课前指南就会提供几种异常心电图条图让学生自行判读;高血压的课前指南则会设计一些短案例给学生分析(例如:患者,男性,56岁。因“高血压病、冠心病”收住心内科病房,医嘱予内护二级,低盐低脂饮食。入院当天17︰00,患者将饭菜往护士站一扔,很生气的说:“这菜是给人吃的吗?没油没盐的……”如果你是中班护士,你该怎么处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该疾病的初步认知,记录预习中不明白的疑难问题,完成预习情况的总结。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查阅学生的课前预习笔记,事先了解学生的学情,为指导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②实验或见习: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教材、视频等,预习实验或见习内容,自学护理相关操作技术,记录尚存在的疑难问题。如冠脉介入术护理和心电监护仪操作实验课,课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中冠脉介入术的内容,对冠脉介入术案例的相关问题进行准备,自学冠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手术(动画)、桡动脉止器操作(视频)、心电监护仪使用(视频),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操作流程进行梳理。

1.2.1.2课堂组织:课中以老师重点讲解、师生间互动及学生间讨论为主要形式。①理论:老师就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同学讨论或给予答疑解惑;通过提问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就重要知识点进行适当扩展和总结;围绕重要知识点,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等教学方法,针对相对复杂案例组织学生讨论。②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点拨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讨论。若为操作性项目,则直接由学生来进行示范,再组织自评和互评。③见习:在学生全程观摩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创设机会让其主动参与学习,如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疾病宣教、案例分析等。

1.2.1.3课后巩固:课后1周布置学生按照复习指南完成以下任务:①理论:学生采用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疾病的知识体系,并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和交流;老师结合重要知识点设计数个较难的问题或相对复杂的案例题,布置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布置学生查找临床护理新进展方面的文献资料;由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同伴间互测互改,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②实验和见习:学生就学习收获、存在不足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进行反思。根据护理程序,对临床见习中收集的案例进行书面总结和口头汇报,并将其所见、所闻、所感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1.2.2考核方法  改革学业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强调多维度的成绩构成,尤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从课前作业、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验考核及期末考试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考评。

1.2.3评价方法  ①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采用张喜琰编制[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从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四个维度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测评,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正向题目的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反向题目则反向计分。总量表的Crohnbach’s a系数为0.8223,各维度的Crohnbach’s a系数在0.7355~0.8632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分别对两组在课程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实验组自身前后和两组在课程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②针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自行设计一份试卷,其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学所学知识点,题量50题,题型为病例型最佳选择题(A2、A3或A4型题)。分别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异性。③针对护理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外科相关实验项目(引流管更换、造口护理)考核、案例讨论课堂表现、综合模拟实验课堂表现、见习汇报得分,比较两组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性。

1.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果显示,实验组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课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分情况(x(-)±s)

组别

学习动机

自我管理

学习合作

信息素质

总分

实验组(n=59)

课前

27.47±4.19

38.14±4.75

16.14±2.11

20.12±3.36

101.86±8.14

课后

29.19±3.361)3)

40.76±4.552)4)

17.41±2.112)4)

21.69±2.552)4)

109.05±7.222)4)

对照组(n=60)

课前

27.55±4.24

38.25±4.87

15.98±1.90

20.08±3.32

101.95±8.06

课后

27.73±4.10

38.35±4.94

16.38±2.151)

20.27±3.30

102.73±8.262)

注:与本组课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课后比较3)P<0.05,4)P<0.01

2.2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完成病例型最佳选择题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的比较(x(-)±s)

组别

理论知识得分

t

P

实验组(n=59)

38.85±4.22

-2.179

0.031

对照组(n=60)

37.10±4.52

2.3两组学生护理综合实践能力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综合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x(-)±s)

组别

综合实践能力得分

t

P

实验组(n=59)

91.24±2.18

-2.248

0.026

对照组(n=60)

90.30±2.37

3、讨论

3.2自主参与式教学法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Little[6]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能够独立自主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决策制定的能力。但是,“自主学习”并不同于“自己学习”、“自由学习”或“自愿学习”,庞维国[7]指出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不是绝对的,应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黄婷婷[8]发现,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常缺乏学习策略,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对于课外自主学习资料没有甄别选择的能力。这一问题在本研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本研究之初通过访谈学生了解其对自主学习的看法,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有预习、复习动机的,但是却因为不清楚“如何学”才忽略了课前和课后的两个学习过程,仅仅保留了课堂学习环节,并且通常是抱着被动接受知识的心态,因此容易导致思维方式固化,学习成果收效甚微。本研究除了强调在理论教学各环节中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外,同时也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实时引导和启发。如预习阶段,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视频或分析短案例,起到一定的课前“热身”作用,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课堂教学阶段,通过增加师生交流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开展CBL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同伴互助预习、开展TBL教学、课后自主设计题目并进行互测互改、小组合作式见习模式等,有助于提高学习合作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加强其对复杂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借助信息化的强大优势,精选优质网络资源供学生课前自学,布置查阅文献等课后拓展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生在知识建构的主动意识,挖掘其学习潜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从总体上看,该教学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3.1自主参与式教学法对提高理论水平和护理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师在课前导学、课堂助学、课后促学等方面的作用,并融入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前到课后设计难度逐级递增的案例,促进其对知识的内化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邓月仙等[9]认为案例教学有利于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深层直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形式。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主参与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知识点的识记,而且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分析能力的提高。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内外科护理》这门课程来说,实验和临床见习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巩固护理临床技能、促进临床思维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但本研究的前期访谈结果却显示,较多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延续性的,从理论课结束后至实验或见习前从不进行任何复习和预习,导致在实验课上或临床见习时,无法灵活地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本研究通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导学”单,推动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连贯性。指导学生在实验和见习前对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对实验内容或相关操作先提前预习,使其明确后续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能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进入课堂学习;课堂内由学生来“唱主角”,做“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10];实验和见习后指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不足、交流心得、分享成果,该过程既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主探究、自我矫正能力的有效途径。

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以内科护理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1.病例讨论法

完成了系统疾病护理授课之后,教师提出一些典型病例,将相关的护理问题提出来,在上课前,学生对文献进行查阅,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上课时,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具体情况,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控制在8到10人左右,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小组之间讨论教师提出的护理问题,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想法积极提出来,找出答案;在课堂展示环节中,教师对病例随机抽签,然后将本病例的护理方法展示出来,小组选派相应的代表上台。完成了小组展示环节之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本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内容;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展示的情况,分别对小组打分;同时,考虑其他指标,得出最终得分,如语言表达流畅程度、普通话标准程度、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护理措施全面等。结束了课堂讨论之后,学生需要依据课堂内容,将病例分析报告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专科护理知识。

2.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

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和模拟,让学生对角色分别进行扮演,如病人、护士、医生等,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和直观,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护士的辛苦,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体会实践操作。比如:在对脑出血病人护理进行讲解时,笔者就设计了教学情境,有学生将病人的发病状态模拟了出来了,有学生则是扮演焦急的病人家属,而扮演护士的学生则是结合指导,急救处理病人。完成了模拟之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互相讨论,对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

3.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选取相关的病例,比如在教学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章节时,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4.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本种教学方法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综合分析和讨论,找出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在授课之前的几天,教师向学生发放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借助于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对内科护理中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进行了解,然后对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记忆。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讨论,教师进行启发,最后总结知识。如在教学高血压疾病护理课程时,如果病人出现了偏瘫、头痛等症状需要如何处理,这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充分激发了出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5.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通过大力的教学,学生护理评估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将相关的护理问题提出来,并且进行健康宣教。比如在教学糖尿病病人护理过程中,结合糖尿病病人护理程序,学生进行护理。在课堂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这样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就可以得到强化,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强化。

6.录像教学法

在本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安排多媒体电教片,电教片因为比较生动,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如在教学胸腔穿刺术的过程中,就可以播放一些录像,让学生对操作技巧和方法更加熟练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