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管理;精细化;以人为本;西安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300-05
1引言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集中体现一个地域历史、文化,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管理一直都是国内外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国情的国家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和现状都有着很大差别。我国城市管理的摸索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就到来,城市管理成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复杂、巨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当前要将城市管理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全局考虑,从细节、精细化入手,提升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多功能、有活力、宜居城市。
2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1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现状
2005年西安市组建了城管执法局,标志着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加快推进,之后围绕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交通秩序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并初步建立起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对城市交通管理机制、信息化水平、公共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地促进和推动。
2012年了《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用“精细”理念管理城市,涉及到体制机制完善、标准化措施以及每年不同的重点任务,是一次积极地探索。
这项工作开始从建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平台、实行分区域层级化管理、完善城管定点值守责任制、市政设施要与城市格调相协调、街头公共设施缺损3d内修补等方面入手,重点解决长期遗留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包括车辆无序停放、占道经营、街头散发野广告、施工围挡标准不一、公厕开放、绿化带间和护栏保洁、天桥地下通道脏乱无序、城市夜景、架空线缆落地、建筑工地管理、渣土车超速和乱倾倒、城乡结合部扬尘、街头标志牌和户外广告设置、保洁人员配备不足、道路灰带、街头流浪乞讨、果皮箱设置凌乱不规范、废品收购站和周边环境、沿街门店乱挂乱放等20个方面,每个问题的解决办法都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为了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协调领导小组,13个区县和各个开发区、市容园林、市政、商务、交警、规划、城管执法、民政、财政、卫生、旅游、供电、交通、环保等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分工,权责明确,任务清晰,并对每项工作都设置完成时限,采用向全社会公开的方式,透明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有创新的方案和举措出台,例如莲湖区的“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未央区“数字城管”等探索都得到落实,而且在全市进行推广,成为西安城市管理的一个又一个新亮点。2年时间来,切实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并间接推动了诸如《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居住、游览舒适感都有所增强,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2.2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城市管理理念存在差距
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对城市管理有如下定义:“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它是一个解决各种冲突或不同利益以及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包括正式的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公民社会资本。”可以说,管理的对象即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对象,要运用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提供优质的城市生活产品,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的管理理念,需要综合、协调、全局意识,任何单一、简化的认识都难以胜任。很多人还在围绕到底是“管理”还是“治理”进行争论,其实这些都只是在玩文字游戏,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不论是哪一种叫法,都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单一思维,很多人将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简单对等,还是陈旧的“管制”思想,只注重片面细节忽视整体,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文明执法引起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冲突。
2.2.2城市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西安的城市管理模式仍然以政府为主体,它的运行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主要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还没有意识到政府的管理应该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即从纵向来看,政府单一指导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党政不分、政府职能泛化、政府市场服务意识淡漠化、缺乏优质服务的动力和能力、管理方式行政化等问题。
从横向来看,西安城市管理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西安的行政区与开发区之间经常存在社会事务事权划分不清而导致的矛盾,这在全国较为少见。西安的开发区以“五区一港两基地”为主,很多行政区还有自己的诸如产业园之类的小开发区。21世纪初制定的《开发区条例》仅对早期成立的高新区和经开区的职能和权限进行了规定,后来创立的开发区无法适用此条例,而且因为发展速度快,即使对于高新区和经开区来说条例当中的很多条款也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这就导致开发区除了要承担经济建设的任务,还要承担社会事务,但很多社会事务和行政区又有交叉或者空白,群众在办理例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结婚离婚事宜等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大量出现,甚至一些开发区中的小区很多年连社区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单位都没有成立,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不论是行政区还是开发区都有各自无法逾越的困难,很难准确界定是谁的责任。这直接反映出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2.3城市规划与建设脱节
西安市在2008年了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但城市建设的速度太快,使得规划编制稍显缺乏时代感,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很多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这是规划与建设脱节的第一个表现,即规划前瞻性不足。例如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缺乏长期规划,铺了修、修好又重新铺设的事情时有发生,“拉链路”的情况经常出现,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修路导致的交通拥堵成为家常便饭,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与此同时,道路上原有的绿化带也经常“不翼而飞”,环城路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年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都是几十年的老树,但道路改建后那些树不见了踪影,不仅让市民失去遮阳蔽日的屏障,更使城市失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种损失需要很多年才能弥补。
规划与建设脱节的第二个表现,在于建设不按规划要求进行。例如一些新的商业楼盘和住宅小区建设中往往片面追求高容积率,很多楼之间的楼间距过小,住户常年需要拉着窗帘生活,而从整体看,一个很大的区域里医院、学校、超市、健身场地严重缺乏,市民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问题成了城市管理中无法回避的难点,也是产生矛盾纠纷较多的地方。而且很多建筑在设计中不注重和城市整体氛围的融合,一些奇怪的造型、呆板的式样都纷纷出现,给整个古都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不仅是缺乏特色的问题,更是城市文化缺失的表现。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龙头,其前瞻性和整体性非常重要,而建设当中不按照规划进行更是失去了规划的意义,成了一纸空文,其损失往往无法弥补。
2.2.4城市发展中各种矛盾凸显
城市管理中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被看做管理中的“顽疾”,而这些问题恰恰又关系民生。最突出的就是占道经营、摩托车违规载客、流动商贩等。这部分从业者以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群体居多,他们的数量巨大,每个人身后又关系到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生活。例如西安开“摩的”的人大约4.5万人,因为公共交通的不发达市民又有巨大需求,如果一味地以“堵”的方式禁止上路,会造成市民出行不便、摩的从业者大量失业等社会不稳定现象。
在城中村建设、旧城改造中大多数农民的身份转成了居民,“村改居”也基本实现,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突出。
从城市景观上来说,很多旧城改造项目中,原住民安置房不论从外立面色彩选择上还是结构设置上看上去就明显粗制滥造,而商品房则要显得高档很多,这就暗示着对待被改造群众和其他业主的标准不统一,容易从心理上造成对立情绪,激化很多隐藏的矛盾。从物业管理上来说,很多旧城改造项目名义上过渡到城市化,但本质还是原来城中村的管理模式,脏乱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安置房和商品房在一起的小区,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尤其严重的是,随着村子的消失很多传统习俗难以保持,例如丧事的操办上,原来是一家有事整村齐上阵,搭台唱戏办仪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值得继承的东西。但改造后的小区没有地方,很多在公共区域操办仪式导致其他居民提出抗议,媒体多次报道此类事件但仍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2.2.5公众参与意识和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西安是一个千年古都,但很多市民的行为完全和城市该有的形象背离。公共场合抽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这些“顽疾”一直没有根治,肆意偷盗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事件频发,机动车数量在增加,但不按照标线行驶、随意变道、猛按喇叭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为一点小的刮蹭就互不相让而导致交通堵塞的事件也不少见。虽然城市里到处张贴着文明标语,但很多市民视而不见。
这不仅仅是市民素质不高的体现,而是城市在管理中忽视了公众参与的直接结果,市民没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缺乏主人翁意识,相关的保护环境、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自然淡薄,很多提示性的标语形同虚设,和管理执法队伍之间有隔阂甚至采取一些抵抗行为也时有发生。
3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3.1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城市管理的着眼点
对于城市管理的认识,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概念去界定,而是要分为几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是从宏观上来讲,涉及到体制机制、规划等的运行管理,第二层从中观上来讲,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行政职能,第三层是微观层面,涉及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管理等方方面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形势下,城市管理要紧密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展开。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的在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要求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个指导思想和城市管理的三个层次都有紧密联系。
因此,新形势下的着眼点和政策落脚点正是今后在城市管理中,需要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只有这些发生了变化,其他具体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
3.1.1着眼于法规、制度建设
需要改变传统的政治动员式的管理方式,加强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让城市规划、建设规划等以规范化的形式明确下来,不再以管理者的更替而影响制度的延续,建立和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政治责任制度。尤其要尽快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来规范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各级管理主体在法律制度框架内规范有序地行使城市管理的职能,并能对其行为有效监督,避免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情况。
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严格、具体、周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罚款制度、考评制度和管理资金、经营机制等城市管理基本方法,以此构成城市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内容。新加坡等国家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整和操作性强,能够做到“无事不立法”,执法过程中“严”字当头,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
3.1.2着眼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坚守的根本理念。现代化的城市首先应该是适合人居住、生活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城市既能融入大自然又能体现地域特色,既有国际化的现代因素,更有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把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这个理念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都会有所调整,去选择最有利于群众的方式,城市规划、建设和各个方面的管理都会首先考虑到是否适应市民需要的问题,会考虑如何调和城市建设与民生、生态的关系,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政府不会与民争利,而是和谐共生,很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3.2加强和完善西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3.2.1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全社会齐抓共管
作为一个8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仅仅用市民素质不高来推诿城市管理中的弊病是不可取的,真正原因是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度低,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不仅让市民有知情权,更是给每个市民参与权,有权参与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城市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家,自然会细心维护,从而提高决策质量,保证政策的可行性。
事实上,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和体现,也是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方式。首先,要从“政府中心”转向“市民中心”,任何公共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都从城市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以市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政府行政绩效进行测定。其次,要正确认识“政府失灵”现象,不是政府本身有问题,而是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只有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发动广大群众一起治理,才能发挥政府职能的最大功效。这就要求实现多元主体治理的长效机制,将大量的社会事务由各个专业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共同发挥作用。
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的战略时,应当事前通过各种传媒向社会公布,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且不能把征求意见会、听证会等做成形象工程,给市民做个样子,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市民的感情,使其失去对政府的信任,降低决策的权威性。要建立市民建言献策的常态机制,开设网络问询、专家咨询、市民论证会等多种方式的沟通交流平台,并保持渠道畅通,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要在一定时限内答复,公开解决状态,让每一个建议都能落到实处。
在公众参与中,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是一只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共有46.2万个。当前的社会组织包括传统的权益保障类、社区服务类、文体类,而日益发达的公共服务类、慈善公益类作用也日益明显。权益保护类例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等;社区服务类例如为残疾人、生活困难等特殊群体提供的无偿服务组织,和为社区普通居民提供收取象征性报酬的便民组织;文体类例如老年大学、健身队等;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劳动、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伤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在日常的对特殊群体的帮助和一些重大地震、洪水事件后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类社会组织不仅本身吸纳大量就业,激活市场潜力,而且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在社会事务上不可或缺的补充,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政府要善于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把那些适合社会组织的社会事务交由他们来实施,既发挥了他们的专业性和民间性的作用,也体现还政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实现全社会齐抓共管,凝聚人心。
3.2.2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全方位监督管理
历经十几年的摸索、创新和发展后,全国各地城市管理体制逐步趋于统一,基本上都确立了“建管分离、管罚合一”的改革思路,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逐步成为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的普遍选择,在实践中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凸显了“大城管”模式的体制优势,其中,尤其以武汉、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改革效果明显。
他们的做法集中体现如下。
(1)整合城市管理职能,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将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镇燃气、城市河道、城市排水、爱国卫生等管理职能和与之对应的行政执法职能以及公安交警、工商、环保等方面的部分执法职能集中起来,并成立级别较高的综合协调机构,规避了职能分散的弊端,便于统一管理。
(2)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了市政、市容、城管、公安交警等城市管理的数字平台和多个与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综合性信息采集队伍,所有涉及城市管理的问题,通过网格化管理来及时发现,运用数字城管平台来闭环处理,作用突出,效果明显。例如,广州市数字城管平台整合共享了市级10余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和视频监控资源,实现“110”、“119”、“12319”三台合一,联网互动。武汉市数字城管平台整合了“12345”市长专线,监管范围覆盖全市。杭州市建立了跨部门的数字城管协同联动机制,全市846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468个社区城管联系站依托市数字城管主平台,共享了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南京市数字城管对8个区48条街道的2000多个街巷和170多个农贸市场实施并网监控。信息化平台的设置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可以进行全局掌控,充分发挥管理合力。
西安与以上四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情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各个管理职能部门信息化意识较强,普遍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创新;市、区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已建成,初步形成了支持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数字平台基本框架,这些表明西安已经具备整合信息化平台的条件,应该尽快借鉴成功经验,全市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做好顶层设计,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和为民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推行统一收集城市管理问题和多部门联动处置的城市管理新举措,提出保障一体化数字平台建设运行的体制机制,编制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平台建设方案,设计平台的体系架构,整合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城市管理问题按责处置,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整合建设工作。
同时也要加大对城市管理经费的投入力度,制定奖罚分明的考评机制,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2.3从精细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精细”一词的含义是精致细密,意味着标准要高,内容要详细,西安目前已经将城市管理的内容分解为很多具体的项目,但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1)细分受众,精准宣传到位。在城市管理中,广泛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如果不仔细研究受众群体的特点,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既影响了宣传效果,也浪费了宣传资源。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市民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尤其是掌上信息更是随时传递。当前就需要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和定位,按照行业、职业、兴趣、收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划分为不同群体,运用技术采集“大数据”并进行分析,准确认识他们的特点,将同样的一个政策法规以不同的方式向这些群体投放,其作用必将事半功倍。
例如文明交通问题,对于经常步行的人需要宣传走斑马线、不乱闯红灯等内容,就可以采取沿街标识牌的形式;对于经常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需要宣传按顺序上下车、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内容,就可以采取随车广告的形式;对于经常开车的人需要宣传按道路指示行驶、文明驾驶等内容,就可以采取交通广播等形式。如此,城市管理信息就可以正确地传播至当事人,提高了宣传的针对性,就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2)建立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这里所说的考评体系不同于其他的考核系统,主要是针对城市管理的内容,可以按照城市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城市的清洁管理等分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再细分若干个小类,例如在设施维护中,要对公共电器、公共娱乐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垃圾桶、指示牌、绿化带、路灯等制定严格规定,责任落实到人,规定中详细、明确地要求达到什么标准,并赋予具体评分标准,这些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成体系,减少考评中人为主观评判,把考评真正做成有效监督和管理的有力抓手。同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以有效激励促进考评工作顺利开展。
(3)“老问题”要出台“新办法”,并建立长效机制。这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关系民生的流动商贩、“摩的”等方面,不仅要考虑从业者的需求,也要顾及市民也就是需求方的心声,所以要建立对话机制,善于倾听他们的诉求。例如对于“摩的”,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公共交通建设,一方面能够变“堵”为“疏”,把它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制定相应阶段性的法规,给他们划定区域营运,尽可能地发挥作用,方便市民出行,给这些从业者一个一定时期内谋生的职业。对于流动商贩和占道经营的,可以实施档案化管理,将流动商贩的个人与家庭信息、摆卖方式与主要内容、经常设摊摆点的区域和地点、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变化等情况采集录入,建立精细化的档案资料,实行电子化跟踪管理;再如实施发证发牌管理,以牌证规范流动商贩的摆卖行为。南京市玄武区建立的12分制摊点管理制度是很有创意的一种长效机制,值得西安借鉴。
对于由于旧城改造而带来的新问题,事实上还是需要从管理理念上转变,要用公平的眼光来对待被改造区域的群体,不要实施歧视性的政策和制度,一视同仁地都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4结语
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工作,很多问题都是在发展中慢慢凸显、慢慢摸索解决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蹴而就,既要站在国际化、全局化的高度来审视和规划,又要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既要从理念上不断深化认识,又要从具体应用上不断创新,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又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措施。而归根到底,是必须要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幸福为根本原则,顺应时展潮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营造宜居、安宁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厚良.杭州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2007(3).
[2]赵继敏,杨波.中国城市管理水平评价的初步研究――以44个重点城市为例[J].宏观质量研究,2014(3).
[3]方东华,陈珊珊.国外先进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对宁波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7).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2
近年来我国建设部高度重视建筑装饰工程的流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关系到居住者与使用者的长期使用效果,也会影响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中做好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提高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筑装饰;流程管理;精细化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带动建筑装饰工程的进步发展,这也对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提出更多、更细的要求。精细化管理则是成熟的管理理论,在装饰工程流程管理中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装饰工程管理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管理质量。
1.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规范不断完善,工程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现今国家对工程管理质量标准与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科学合理安排工程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工程管理是对工程从初步策划到运行运营全过程管理,工程管理中除了考虑成本还要思考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内容较多,如果没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会造成建筑装饰工程出现质量隐患,严重时直接延误施工周期。工程管理中依据管理标准进行,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保证建筑装饰工程行业顺利发展。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加快和谐社会构建。
2.流程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2.1材料管理要点
装饰工程施工对材料有着严格要求,保证所选材料价格适宜、质量过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美价廉。材料精细化管理(如图2)所示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材料封样要点,设计单位提出所需材料的详细要求,施工单位依据这些要求进行初步采购,向甲方与设计方提交材料样板进行确认,同时封存样本做好后续材料采购的标准与依据;采购要点,依据材料封样的标准,施工单位在核对好图纸中材料的相关数据后,安排进行采购。尽量一次性采购到位,避免二次采购或是再次采购无法满足现场需求情况,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材料领用要点,根据装饰工程市场现场情况与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仓储工作,依据材料类型安排进场。对于短期使用的材料安排在易取地方。库管员抽检安排进场的材料,并将抽检结果上报;造册登记进场后的材料,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图放置材料,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做好覆盖遮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雨雪等天气影响。
2.2技术管理要点
重视技术交底,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完成相关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管理人员明确图纸中装饰设计的内容,包括技术节点、选择材料及工艺做法等。技术交底时让施工技术人员与工长详细了解施工工艺、明白材料性能与指标,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时;不断优化施工流程,施工管理人员根据已确定的施工图纸优化与调整施工流程。施工方依据自身考虑与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将图表打印出来,方便施工管理与再次核查;最后对设计图纸中不合理的施工环节点及时纠错和优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2.3监督管理要点
装饰工程质量直接牵扯到后续使用及居住情况。良好的装修施工可以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耐久美观装饰可以提高建筑质量。装修过程中质量控制监督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通过全面、标准的管理,有效管控与监督装饰质量。装饰工程开始前施工方与技术方全面审查施工图纸,并了然于胸,避免出现图纸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相符,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明确装饰工程质量管控目标,按照合同细则要求,依据施工标准进行。严格管控施工工序质量,安排专职管控人员管理与监督工程质量。
3.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的其他措施
3.1提高技术素养
装饰工程施工中都是通过专业人士操作,达到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做好队伍人员管理。首先,为保证施工质量,通常会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将培训成绩与工资挂钩,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人员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其次,实际施工中,为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则是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最后,做好人员筛选,选出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具备严谨工作态度的专业人才。
3.2控制施工进度
目前建筑装饰工程多采用承包制,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循建设单位工期规定制定施工计划,此外还要综合考虑装饰工程施工环境、机械设备等,进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结合工期要求与其他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前期准备与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比如施工队伍因素、施工方案等,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流程与调配合理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3.3做好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只有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大宣传安全施工管理理念,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在这过程中,一切施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条列规定进行,如在进行较为危险的工作时,必须由专业培训过的,能够熟练掌握的专业人士进行施工;其次,落实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防护工具以及安全设施,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对这些器具进修检查和维修,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对于在一线负责生产建设的领导或负责人,要严格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定期加强安全培训,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装饰工程是一项系统的、繁琐的工作,需要各单位相互配合,因此实际施工中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同时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质量,不能有一丝疏忽,造成质量安全隐患。精细化管理理念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将其引入到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党银志 单位:陕西新荣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锋华.关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索[J].广东科技,2013(20):12-14.
[2]贺炳菊.建筑装饰工程中有效施工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3(9):32.
[3]汤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13(8):114.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 管理观念转变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建筑企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集约化管理的发展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精益求精,“向细节求效益”的管理模式。它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对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消耗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们讲的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首先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与可操作并具备可执行性的管理程序,将其作为管理程序的基本作业工具。[1]它体现了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科学进步,将严谨、认真而又精益求精的思想融入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之中。在它的指引下,建筑工程将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础,取代了以往人治为主的管理方式。它将建筑工程的各个组织单元与运行环节都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之中,将原有的管理基础进行改进、优化与提升,从而将建筑工程的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化,规范建筑工程的内部管理、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建筑工程做到明确责、权、利,实现“人人会管理、时时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管理局面,将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都纳入到每月的绩效考核与期末总评表彰之中。在精细化工管理推行的层级管理中,岗位责任制是它的一个突出特色:“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激发建筑工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员工的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普通员工参与到建筑工程的管理中来,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认同感,使建筑工程与员工形成了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建筑工程员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2]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员工的继续成长。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理论深入研究以及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实地考察,笔者对我国现阶段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出以下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2.1领导干部要切实地实现观念的转变
精细化管理注重的是在管理中贯彻精密的管理态度、严谨的管理作风与强烈的管理责任心去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建筑工程的各层领导切实地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
要从对建筑工程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的转变。因为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也处在不断地优化与进步之中。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体系中,建筑工程的领导是实施的管理者,他们兼具策划者、执行者与实施者的多重身份。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筹划时期,建筑工程的领导要以卓越的管理意识与理念来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具体的执行时期,就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随意化与人治方式,争取做到建筑工程的日常运行都能够遵守事先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强大的执行力来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日益实现科学化。[3]所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建筑工程的各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思想一定要切实地实现管理观念的与时俱进,从而对建筑工程的普通领导乃至全体员工股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责任心都产生巨大的提升,确保建筑工程精细化的顺利推进。
2.2 努力实现全体员工在工作观念上的转变
实现全体员工工作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推动力。建筑工程在实现了领导干部管理理念的转变之后,全体员工在工作观念上的转变就成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成败的关键。因为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最终是通过建筑工程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全体员工才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工程的每一位员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之一。[4]精细化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员工都必须参与的系统化过程,只有每一个相关的责任人都已精细化管理为标准,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态度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才能真正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最终提升。因此怎样充分地调动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挖掘自己在工作方面的潜力,就能够建筑工程科学管理成败的关键。
建筑公司的领导们大胆地走出地域的限制,结合企业的实际尽可能地去参与市场内的竞争,改变因为过分关注区域内发展而引起的信息闭塞与管理理念的落伍,勇于去接受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加强工程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工作观念方面的创新,让以往“差不多”,“能将就”的工作心态与工作作风彻底消失,以此来适应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让“细节决定成败”成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座右铭。[5]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注重引导广大工作人员进行观念的创新,彻底摒弃以往因循守旧与害怕改革的心态,将精细化管理诸如到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来。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作为员工的工作准则,推动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全体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综合管理素质上的提升。
2.3 要将成本的控制置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位置
作为建筑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建筑工程项目是其创造经济利润的源泉。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各种相关材料以及人力价格的高涨,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极大地挤压,建筑企业不能像以往的工程建设那样进行粗放型的管理,只能转为“向管理要效益”。
建筑企业要在整个工程的进行工作中都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从工程的投标阶段开始,对工程的具体需求与当时当地的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进行科学地考察与论证,力争制定出科学而又完整的投标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投标价格,绝对不能为了达到目标而不顾实际情况。[6]在获得项目的许可权之后,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科学地分解,制定出各个分支项目的经费预算与可能遇到的阻力。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损耗来对数据进行实时地更新,从而对项目的具体成本进行不断地跟踪和记录,以此作为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依据。
三、结束语
综述所述,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建筑企业高层领导乃至全体管理人员在管理观念上的转变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整个企业才能够规章制度构建的体系下进行科学地运行,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鲁贵卿. 建筑工程管理与核心竞争力提升[J]. 科技传播,2013,04:64-66.
[2]柴亮,李磊.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门窗,2013,03:268.
[3]彭晖. 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杨太乐. 房地产建筑工程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品牌;市民服务;市容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塑造城市品牌
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够将管理细节加以沉淀,继而形成常态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和城市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城市管理以及相应的服务成为一种城市品牌,使得政府自身的公信力以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威望得以塑造和提升,使得城市获得更为稳定持续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2.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质量与水平
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来说,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做到不断完善和创新,要注重细节,稳步推进。要求城市的管理要做到在程度上有所加深,要达到较高的境界,使得城市管理的成效尤其是行政方面的工作要让市民信服,从而更好地启发自觉性;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就要求城市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要不断拓展,做到都要管,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在质量上要有所提高,就要求城市管理要获得明显的效果,要满足市民需求。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城市管理来说也是如此,提升城市管理自身的执行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管理的细节之处做得如何。
3.有助于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不段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这就需要城市管理注重有效细节,其实并非所有细节都能够具有服务增值的功能,只有真正有效的细节才会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城市管理来说,其自身很多细节都是与城市居民自身的利益相关的,因此就需要相应的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居民在需求方面的细节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来说,其能够有效满足有效的细节性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提供有效性、细节性的管理服务,从而更好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细节性需求。
二、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缺乏预见性
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规划缺少科学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科学、完善往往会使得城市精细化管理面临诸多问题。此外,城市规划不够科学,仅仅依靠精细化管理是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的,比如商业网络布局不够合理,就会使得流动摊贩逐渐增多。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陷”的问题,其中涉及多个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各自为政,使得城市道路建设面临较大的隐患,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但前我国城市规划以及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比较低,尤其是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相对较弱,很多设施出现系统不够完善以及总量不足等问题,比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存在严重明显的欠账,自身的设计标准偏低,缺乏应有的排涝能力,从而容易在汛期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
2.城市精细化管理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尤其是执法手段相对滞后,从而就会在取证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方式依旧是停留在粗放式、运动式管理层面,缺少先进以及完善的城市管理手段。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依旧是认为只要城市够清洁、够整齐就可以,从而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得城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出现不必要的摩擦,甚至出现暴力抗法的状况。
3.城市管理队伍素质层次不齐
当前我国城市管理工作队伍出现严重的断层状况,就城市管理队伍整体状况来说,老龄化状况较为严重,因为当前城市管理工作比较繁琐,任务重,在社会上的地位偏低,很难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得当前很多高素质的年轻人不愿意或者是不情愿加入到城市管理队伍中来,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缺乏人才的支撑。
三、完善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积极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人才。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行为、观念、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调整与变革,因此就需要有追求高品质、高效率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加以引领。可以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队伍素|,尤其是要通过培训等多重方式提升城市执法队伍人员的素质,使得其自身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整体业务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提供人才保障。
2.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做进一步创新与探索
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城市规划为引领,以城市建设为依据的城市设施配套机制。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来说,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建设是否科学。要从源头入手,重视和城市居民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城市配套设施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
另一方面,要对城市市容管理机制与体制进行及时完善。积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与标准,要将管理目标以及相关的任务细化到具体单位以及具体责任人,积极构建起相关的考核管理体系。此外,还应当充分运用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3.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前瞻性与可持续性
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来说,要做到有前瞻性有预见性,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关乎长远发展,应当将目标定得更远,要突出基础设施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可持续性作用。另外,还应当对城市规划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使得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循序推进而不是盲目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管理理念,更是一种管理文化,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成效,有效塑造城市品牌。但是当前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相关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仔细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施工过程的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管理的过程会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进程中。在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会与这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形成正比,不过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内容不仅局限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方面,还包括施工工期、工程进度和成本等,这些都要求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1、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因为建筑工程各项目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但这些项目都各自由不同部门进行相应的管理。假如没对这个施工的环节做到管理的到位,在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就会呈现出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相应的管理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致使各种各样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工程的施工管理时比较多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施工的监管力度较低
实践证明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实施高强度管理,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并且促进工程施工的速度。不过,由于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队不能按照设计的质量要求及时的将施工项目交付给建筑企业,时常会出现拖延工期或者质量不过关之类的问题。我国目前已经给建筑行业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制度。不过由于对这些监督管理制度重视程度的不足,或者缺少专门执行管理的部门,使得这些监管制度处于形同虚设的情况。多数施工单位会设置负责施工管理的部门,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部门的设立只是为了应付国家和政府的检查,负责监管的部门工作人员欠缺专业管理技能。而且没有系统有效的监管制度,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造成实际施工时施工材料浪费,而且不能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使负责建筑的企业在经济利益和企业形象上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害。
1.2 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的情况下,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关于施工的技术和设备。现今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速度,并且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经常被运用到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工程资金预算和竣工验收之类的环节,而且取得了比较完美的效果。不过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来说,大多数建筑工程并不能随着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出现随时进行补充和更新,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精细化管理遭到阻碍。
1.3 施工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工程施工的环境往往比较差,施工在技术层面上专业性比其他的工作低,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中负责施工的人员有相当数量来自农村,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也比较低。这使得施工人员在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用法的能力低下,甚至有一些高新的技术,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而且有很多工程的施工队,并没有对工作人员实施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开始工作。建筑单位忽略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造成工作人员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工作的职责。它们的技术水准也基本上达不到目前社会对工程建筑的要求,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工程实际的施工和管理中,很难做到高效的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措施
2.1 提高施工的监管水平
想要高效的提高工程中施工精细化的管理水平,要做到健全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机制。很多施工人员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时,对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很清楚,而且负责施工监管的人员在管理上也不严格,致使矛盾的不断升级,使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由于相互影响造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参与施工的人员往往比较多,致使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去确定责任的归属,管理过程混乱,这些影响到了施工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制定出由施工领导者、管理者以及施工团队等参与施工的人员组成的责任划分管理机制。施工前就要跟工程中的所有人员研究交流改进管理机制的办法,达成共识后要订立合同,确定施工中各个项目和环节的责任人。并根据各个项目施工的质量好坏制定公平、公正并且公开的奖励惩罚制度,来调动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性。
2.2 提高施工中的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技术花样繁多,由于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使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一个建筑企业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实现发展,就必须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正式施工之前,作为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先将施工人员组织起来进行一定的专业性培训,制定考核的标准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筛选,要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持证上岗。对那些年纪较大的员工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组织一些关于技能竞争的比赛,对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实施奖励,从而充分的调动起所有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管理也就变得简单了,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要加强。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导,倘若管理人员素质低,施工中的管理水平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考核的力度,让他们确立正确积极的工作状态和态度。考核要采用专业并且科学的考核内容和制度对各方面负责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应的选拔。已经就职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定期为其安排培训,让管理人员所掌握的管理技术和理念跟先进的技术相契合。并且要确定一些管理制度来对他们实施一定的约束。因为实际的工作当中,多数管理人员心态上就有问题,致使管理的不到位,所建筑的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因此要确立一定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地执行,从而约束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状态。
结语:[本文转自WWW. dYLw.net ]
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建筑企业也都面临着挑战。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就必须增强管理的水准,建立并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让工程中从管理者到施工人员都能在合理的管理制度下,积极地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从而保证工程最终的质量。
参考文献:
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
1石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型能源,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支持,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石油企业应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以确保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为技术进步与设备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而在企业内形成良性循环。而对石油工程造价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在企业内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部分。石油企业重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应明确以下几点:其一,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编制投资计划的基础。企业在针对石油工程制定投资决策前,应先合理的编制投资计划,为后续的工程投资与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其二,投资计划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证才能够实施。这就要求各专业技术审核部门能够针对编制好的前期投资计划进行验证,以确保投资计划的合理性,检验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其三,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公平竞争的实现。企业通过对工程造价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内部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能够有助于企业内部利益的平衡,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石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2.1设计环节
企业还应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这是由于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对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为石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首先,企业应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与完善。通常情况下,企业是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并通过对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施工周期以及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等进行综合考量后择优选择的设计方案。因此,企业应保证设计方案的最优性,从而减少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工程变更,进而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其次,企业应以投资金额为依据实施限额设计,也就是在确定工程的设计方案后,再以其为依据对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进行控制与管理,确保其总和不能超出投资金额,为后续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企业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还应确保项目的经济性,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2.2招投标环节
工作人员应重视对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应重视对招投标文件的编制,使文件中的各项条款能够相对完善,以便在实际施工中实现对石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特别要重视的是对商务条款的完善,如果不能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商务条款的约定内容,就极易导致在实际施工中的造价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合同纠纷的情况。因此,必须完善招标文件中的商务条款,特别是关于造价方面的条款,以便合理控制造价并降低合同风险。其次,还应重视对招标文件的管理,提高对招标文件资料的质量要求。其中,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公正客观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中的内容完整与计算的准确,避免出现漏算或重算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的学习最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工程量清单的准确编制奠定基础。最后,施工企业还应根据招标文件与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出自己的最优报价,有利于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3施工环节
工作人员还应重视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这是由于施工阶段是石油工程的核心重点阶段,通过对一阶段实施有效的造价控制,能够避免因工程变更而带来的造价增加,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对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管理能力。首先,应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可行性。这是由于施工方案不仅为工程的施工指明了方向,同时还为造价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工作人员应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施工技术,造价成本,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比,确保选择的施工方案效果最好,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最大化。其次,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的控制,尽量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成本的影响。在石油工程中出现工程变更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对现场变更签证工作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现场变更管理工作制度,一旦在施工现场出现变更,必须由工程的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共同签字进行确认,确保现场签证的手续完善,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有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最后,工作人员还应重视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管理控制。这是由于在实际施工中,上述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正处于较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应加强对石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以提高石油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石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