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水平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1.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此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角度、层次对其界定,而应从其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两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共性的、一般性的涵义;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个性的、特殊性的涵义。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高效发展的多元演变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新型城镇化脱胎于传统城镇化、互补于新型工业化、融合于特色城镇化、指向于城乡一体化,期间伴随着人口、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制度体制的博弈变迁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场以人为中心的、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和深刻革命,蕴涵着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彼此关系的和谐融洽以及整体效益的整合提升等。
2.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2.1农村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农村城镇发展进程很快,城镇建设质量也不断提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逐步的结构性调整,乡镇企业逐步朝着集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10年1-5月,河北省乡镇企业实现利、税分别达到1054.9亿元和330.8亿元,同比增长20.8%和23.1%。河北省乡镇企业1-5月累计提供劳动者报酬483.1亿元,同比增长20.3%。
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当前河省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低水平的工业生产,努力发展第三产业。2009年与2008年相比,河北省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增长中,第三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快为12.87%。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人数增加速度在三大产业中也是最快的,为3.3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增加,也带来了农村收入的增加。2009年河北省城镇就业人员1002.8万人,增长3.9%,提高0.5个百分点。
2.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但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由表3可知,200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73%。2009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9%,分别比上年增长了7.4%和下降3.2%。2010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5.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2.3%,比上年分别降低了14.4%和3.84%。可见,近几年来,河北省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提高,有利于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河北省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列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主体战略,2008年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全省11个设区市预计总投资将近8000亿元,用于包括旧城改造、保障住房及基础设施等10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2008年以来,河北省大力推进棚户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0年11个地级市完成89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1100万平方米旧住宅小区改善任务,启动城中村改造285个,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济、产业、人口、科技、基础设施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对其产生复杂的影响,并表现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实际中的数量特征。对这些数量特征与关系加以实证,既是对现阶段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应效检验的要求,也是明确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具体制约因素的需要,更是找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现实建设的重要依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河北省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根据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要求, 我国城镇化水平在2020年应达到50%以上。河北省要实现这个基本目标, 每年要提高1.4 个百分点, 如果要承担起支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增长率应在年均1.5%以上。显然, 按照20世纪90年代的速度年均(0.7%) 是不可能实现的, 城镇化进程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追赶全国的城镇化速度,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提出,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6%以上,2010年达到4%左右(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 2020年达到57%左右(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 。同时《决定》还提出, 实施城市化战略要坚持“ 分类指导, 梯次推进, 突出重点, 注重协调加快发展壮大中心城市 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河北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与现代化要求相比,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省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和不足。与全国相比,我省城镇化水平不仅在东部沿海省份中居于末位,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多百分点,与经济大省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地位极不相称。
3.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多维过程,是经济、产业、人口转移等因素相互作用与耦合的过程。
3.1经济发展。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是和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就越高。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产业发展。
世界城镇化历程显示,城镇化始终与产业发展同步。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存在意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是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随着产业结构的继续深入调整,第三产业最终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主导动力。
3.3人口转移。
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城镇人口密度和空间密度猛增,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归结起来,人口转移对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推动力,主要受到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农村大学生来城市就业、城镇就业率等的影响。
3.4除了上以上因素外,人均固定投资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和农村机械化对城镇化发展也起一定积极作用。
4.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结合主成分的回归分析方法,依次通过对变量的适合性检验、参数估计,得出实证结果。
4.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表1),奠定后续实证分析的基础。
表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表2 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指标
资源来源-河北省统计局网站
4.2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分别建立,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乡镇企业数,农业生产水平,基础设施这几个指标与城镇化率的关系。
表3 各指标与城镇化率的关系
上面只是分析每一指标与城镇化率的关系,其中有些指标存在重复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克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用Spss软件中的Step-wise-Regression方法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Y=-33.340+0.008x9+0.006x3-.005x5+2.446x6
5.实证结果与讨论
(1)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起着极其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当城乡收入差别过大时,为了防止人口大量流动,城市政府往往采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系列限制政策,阻碍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政府限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政策导致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扩大,结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亿元,城镇化水平就会增长6个百分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饮食、服务、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展。
(3)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城镇化发展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的瓶颈,就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才能极大的发挥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展,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4)经济发展的现实推动力仍显不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为0.00099,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将提高0.099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化率的决策系数是0.935,实证结果与预期是一致的,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源泉。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因子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排序中排在最后,即河北省相对较为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束缚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也再次表明: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功能。
(5)失业率不能超过一界限。
我们发现表3失业率的R2为0.5364,比其他几项都低,这说明城镇失业率与城镇化率的拟合程度不是很高,而表4中城镇失业率的回归系数是2.446,说明城镇失业率与城镇化率是正比关系,这似乎与理论与有些悖理,但我们仔细想一下,这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农村城镇化虽然可以吸收农村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城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导致农村城镇化的同时,失业率不降反升,但我们不能错误认为,失业率高,城镇化率就高,失业率是有一定的度的,超过这个度,失业农村率对城镇化是有反作用的。
(6)人均受教育水平影响因素在降低。
从表3中看到人均受教育水平的R2为0.9411,似乎与城镇化关系很密切,但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我们发现,人均受教育水平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都转变为城镇户口,而他们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从而人均受教育水平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在削弱。
6.政策建议
6.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布局
加大农业机械投入,完善土地承保制,拓宽农村投资,调动各方面投资农村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农村投资体系,,使部分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是农村实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土地制度创新,鼓励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拓宽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思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加快农用地依法流转,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
6.2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制约农村城镇化主要因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增加农业投资,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不仅要增加用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要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增加农村道路、农村教育投入,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产品储存、保鲜等市场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要全面的强化全省城镇居民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监督以及设置合理的税收标准。
6.3加快就业制度创新,降低城镇失业率
失业问题的性质决定着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容和方向,收入支持政策主要解决的是长期失业者的生活保障问题,而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的是结构性的失业问题,河北省的失业显然是两类矛盾共存。因此,要有效地应对失业和扩大就业,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者接受各种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以促进各种就业机会的增加,切实增加劳动者收入。
6.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小城镇产业升级
河北省城镇化率低,作为工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城市对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缺乏足够的承载能力,产业结构总体偏重,以传统资源性工业经济为主的局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发源地,城镇的现代服务业成长缓慢,所以,在现阶段河北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主要矛盾。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把城镇化作为核心战略明确下来,并坚持不懈地推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2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临泉县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 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以临泉县陈集镇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5月9日
陈集镇位于临泉县城南40公里处,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杨庄户乡接壤,总面积为65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近年来,该镇从实际出发,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树立集镇大起来、市场活起来和人口多起来的理念。走科学规划、强力推进、精心实施、完善功能的路子。立足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城镇化引领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为改变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通盘考虑经济、土地、产业、地域及自然人文特色,依照村庄原有社会伦理格局,农民生产活动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尊重农民意愿,依托中心集镇建设新村
1、选址让老百姓拥护。为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2008年陈集镇党委、政府通盘考虑,决定在陈集镇朝阳行政村选址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朝阳行政村紧邻陈集镇政府,其目的是发挥集镇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在具体的选址问题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后决定利用原来的荒废地和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彻底解决人口过于分散的安居问题,逐步实现朝阳行政村的整体搬迁,为实现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
2、新房建设让老百姓满意。为了让老百姓高兴称心地搬迁,更好地发展小城镇,陈集镇党委政府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聘请阜阳市规划设计院为小城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从道路、桥梁、房屋、公园等基础设施全方位的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使得整个布局结构合理,井井有条。同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当地村民,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将近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售价为16万元,仅仅收取成本费,由于价格低廉,村民们争相购买,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建造房屋16,000多平方米,80多户居民已经入住和进行商品贸易。由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路灯、公园、敬老院、学校、道路、集贸市场、娱乐设施、工业园区等一应俱全,为下一步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村居住让老百姓满意。朝阳新村在建设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施配套与资源共享原则,最大限度地完善服务功能。由于第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陈集镇开始进行第二期24,000平方米100多套的住房建设和第三期72,000多平方米360多套的工程建设,目前总投入已超过3,000多万元,修建商贸交易区、商业超市、多功能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娱乐场所。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村正在形成。通过连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明生态镇正在迅速崛起,朝阳行政村开发模式已拉动周边数个村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
(二)尊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涵盖城镇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心村处于“镇”与“村”之间,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陈集镇确定了“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城镇”的美好乡村建设思路。陈集镇根据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朝阳行政村进行整体整治改造,主要包括村庄整体风格定位;大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预计到2011年底投资将达4,000万元,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美好乡村集群带、小城镇板块。中心村连片改造和建设吸纳周边小村庄的居民前来定居,人口规模可达到15,000余人,从而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使人口和村庄的集聚功能充分发挥。
二、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拓展了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陈集镇通过中心村、镇村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人口集聚、住房集中、产业集群的特色小城镇,大大拓展了中心集镇的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宽了群众的就业面。陈集小城镇建设使中心镇和美好乡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业、创业空间显现。城镇区域空间的扩展和人口的积聚,大大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能力,使陈集成为群众安居的乐土、能人创业的宝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与此同时,陈集镇利用人口集聚的优势,多渠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渠道。
(二)增强了集聚功效,优化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陈集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以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新农业正在形成。中心村的建设为现代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朝阳新村商业一条街100多间商铺已各有其主,为当地的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陈集镇通过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明显改善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依托本地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该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张(张新)-新(新蔡县)公路、韦(韦寨)-艾(艾亭)公路穿镇而过、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该镇树立正确的小城镇定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带动商贸流通,以商贸流通促进美好乡村生产发展、群众增收。
三、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几点启示
(一)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朝阳新村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陈集镇党委、政府和朝阳行政村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密不可分,在朝阳新村的初期建设中,由于存在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一些消极抵抗的情绪,陈集镇党委政府、朝阳行政村以开明的心态,接受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得整个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众所周知,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思想领导方法的精髓,是科学领导方法的思想基础。将群众路线作为基本领导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因此坚持说服教育的领导方式,而不是以野蛮粗暴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老百姓才能拥护美好乡村建设,才能有效地顺利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二)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镇村有机结合的理念。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通过镇村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集镇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心,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中心集镇,乡镇所在地与行政村所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且乡镇所在地行政村都是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些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根本不可能与中心集镇建设相分离,中心集镇建设好了也更容易带动周边村庄的美好乡村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中心集镇也是建设美好乡村。中心集镇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础和服务的载体。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和中心集镇的集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重点地支持中心集镇的发展,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镇区、村庄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卫生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中心集镇扩大就业、集聚人口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使中心集镇更有效地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借鉴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移民并村、建设新村无疑是今后推进临泉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条新路。
(三)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把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发展。特别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规划水平,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进城后享有同城待遇。陈集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同步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了城镇和农村的无缝对接和联动发展。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3
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继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需要适应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感染力、传播力。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要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不可少。不少特色小镇在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其产业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各种物质形式为载体,将文化物化,将物化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文创产品及产业链,提高了文化影响力。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武强的周窝音乐小镇等就是典型例证。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4
[关键词]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2-0094-02
健康是生命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与健康相对应的就是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机体,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区域是一个有机整体,区域健康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障碍、修复损伤或者避免损伤、障碍出现的过程。研究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首先要对其症结进行准确诊断。
一、河南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症结
(一)三化发展不协调
2012年河南省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为3769.54亿元、16672.2亿元、9157.57亿元,分别占GDP总量的12.74%、56.33%和30.93%,二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总量的87.26%;而同期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2.4%,乡村人口仍占57.6%。也就是说,河南省57.6%的乡村人口只完成了12.74%的增加值,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
(二)城乡体系不衔接
近年来河南城市化水平提高,2012年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9个。其中,郑州市587.2万人,城市首位度2.99;其他8个城市分别为洛阳、南阳、商丘、信阳、漯河、安阳、平顶山和新乡,城市人口依次为196.5万、194.21万、181.13万、149万、139.76万、110.83万、104.04万和103.11万。郑州市作为人口过亿的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吸引辐射能力明显不足,其他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较大,但经济实力不强。与此同时,乡村居民点规模小、耕作半径有限的局面依然存在,城乡体系结构仍然存在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乡村规模过小、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
(三)城镇化质量不高
2012年河南有城市38个,其中省辖市17个,县级市21个;建制镇1014个,与2009年相比,建制镇数量增加了227个,年均增长近76个。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快速增加,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使河南城镇化存在着明显的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一些地方呈现出明显的半城镇化现象。
(四)乡镇产业支撑弱化
2009年河南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现已形成省级产业集聚区180个,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使县(市、区)域支柱产业乃至主导产业的前后向产业以及旁侧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相关企业间原材料、半成品的运输距离,并使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三废”处理设施得以建设运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因原有建制镇的相关产业已被集聚到产业集聚区,乡镇产业支撑能力弱化,新增建制镇更是无产业可集聚。
(五)乡村土地经营规模缩小
2012年河南共有村民委员会47140个,乡村户数2066万户,乡村劳动力5367万人,常用耕地面积7202.2千公顷(2008年数据)。与2000年相比,村民委员会、常用耕地面积分别减少1066个、326.95千公顷;而乡村户数、乡村劳动力分别增加274万户,298万人,每户乃至每个劳动力拥有的常用耕地面积则相对减少,即乡村土地经营规模缩小,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相背离。村民委员会整合力度较小,不仅使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缩小,而且使基础设施分散建设,乡村面貌改观缓慢。
(六)生态建设滞后
受以上问题和制约因素影响,城乡发展各行其道,城乡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脱离,城乡生态不耦合。城市发展呈“摊大饼式”无限蔓延,耕作区、林区、水域等生态功能区不断碎化,河流等生态廊道普遍出现“肠梗阻”,严重阻断了土地的呼吸、植物的生长、水系的循环,尤其是生态流的交换。与此同时,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财力对“三废”进行有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二、推动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呈现不断拉大趋势。原因之一在于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中心城市(城市群)与其他城镇的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主要表现为河南乡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为此,必须及时实施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发展战略。通过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使农民工及其家属真正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真正在城镇就业生活,才能使他们原有的农村土地得以流转,农用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还将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城乡体系有机衔接
重点加强郑(郑州)汴(开封)都市区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加强中原城市群建设,使其成为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率先发展区;加强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使其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科学推进县、市、区产业集聚区以及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向县城转移,降低城镇化成本;加快中心村规划布局建设,实现城乡体系有机衔接。
(三)重视城镇发展质量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仅是城镇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城镇基础设施有偿服务的合理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浮动政策调节城镇短缺公共资源分配,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行政、法律、市场、技术等手段保护好城镇生态环境,最终促进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不断强化产业支撑
通过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河南省级产业集聚区、地市级产业园区等产业发展建设工程,加强郑汴都市区、中心城市、县城乃至中心镇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撑能力,形成与全球产业链进行有效对接的、各具特色又紧密相连的产业支撑体系,使城镇三次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城镇化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城镇化有序推进新局面。
(五)有序推进村庄整治
加大乡村整合力度,实施“千村提升,万村整治”工程,使乡村与城镇进行有效对接,以形成合理的城乡体系。与此同时,要优先建设乡村,尤其是中心村(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以保障乡村整治系统工程的有序推进,最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全面整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六)努力加强生态建设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已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因此,在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城乡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的衔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市场机制和技术措施,努力进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以确保生态基质、生态斑块、生态节点等生态功能区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生态廊道的畅通无阻,确保产业发展低碳化、循环化、生态化,确保 “三废”排放最小化(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之内),力争“三废”零排放,以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最终推动河南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2013.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5
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另一种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是小城镇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崭新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等,带给人们一种现代性气息。二是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由于国家加大交通建设力度,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呈网状覆盖广大乡村,很多偏僻的乡村也修通了水泥道路。乡村用电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接上了自来水。三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始涌现并显示生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即将呈现到人们面前的现代化新乡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可以预见,那将是一个工农融合、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一体化新型乡村社会。
第一,大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于过去,乡村供电、供水、道路交通设施大为改善;而相对于城市,广大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这种城乡之间的“梯度差”,是阻碍城市资源进驻乡村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基础条件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加紧破除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篱栅”。现有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与城市工商资本、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对接融合和自由配置,阻碍城市资源进入乡村,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现有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又一道“制度篱栅”,是农民市民化的“拦路虎”。应当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市与乡村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消除市民与村民的区分,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6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