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1

关键词:模型构建 生物教学 遗传规律 现代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知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通过建构模型,可排除、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因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纯化和简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我国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因此,模型建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己思考或动手,建构相关模型来学习生物学知识,将会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1.教材分析

此部分内容安排在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第二章第二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后面,即学完“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和“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并认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之后。其实“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就是对以上知识内容的相互联系、综合、总结,使学生在细胞水平上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并深化和巩固减数分裂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过程。虽然,教材上没有对这部分内容做很多的讲解,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决定着前面内容的总体效果。

2.教学目标

在“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和“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知识背景下,借助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行为变化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理解不够透彻,知识零散没有联系,需进一步将知识进行整合。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在模型构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上需要教师指导。

4.教具准备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剪纸剪出两对同源染色体,两对大小不一,每对一红一白表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标记出两对等位基因,准备8个磁铁石,作为染色体的着丝点。

5.教学过程

导入:“既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我们再来回顾下减数分裂的过程,把基因加到染色体上去,看看基因是如何分离和自由组合的。

5.1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

教师假设一个细胞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面只有一对等位基因Aa,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减数分裂过程(图1),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为演示的学生做引导:间期(染色体复制)减I前期减I中期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Ⅱ前期(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Ⅱ中期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减Ⅱ末期(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每演示一步,将前一个步骤的印记用红白粉笔画下,最后在黑板上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图(图2)。

设问:①Aa这对等位基因是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分离的?

②Aa这对等位基因是由于什么原因分离的?

③减数分裂得到的四个配子,每个配子得到一对等位基因的几个?有几种类型?

④等位基因分离的实质是什么?(总结出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设计说明:用剪纸和磁石模拟染色体,建构物理模型,将染色体形象具体化,利用剪纸的活动变化来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更易理解和记忆。在演示染色体变化的同时,将每一步的印记留下,最后可以展示出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便于学生对整体过程的把握。同时,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黑板上的完整过程呈现可提供提示信息。由于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探究能力还在培养当中,所以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个过程模型的建构,难度较大。因此,采取一个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调动所有的学生一起参与,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帮助。

5.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

在图2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一对同源染色体,这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Bb的等位基因,那么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冈是如何分离和组合的呢?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图3),并在黑板上呈现出一个完成的减数分裂过程图(图4)。其他学生画在学案上。

设问:①Aa、Bb两对等位基因是在什么分裂时期自由组合的?②两对等位基因是由于什么原因自由组合的?③除了黑板上的组合方式,还有什么组合方式?(请在学案上画出来)④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什么?(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

设计说明:同样也是利用剪纸的活动来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不同的是,由于有前一次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到这种构建模型的方法,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过程模型的构建,并且可以进一步把它转化为图画模型,呈现在学案上。此处学生不仅利用了实物模拟的物理过程模型,还利用了图画过程模型,巩固和深化了物理模型构建方法的学习。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构建模型,获得了相关知识。

6.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利用了实物模拟、图画等物理过程模型的构建。物理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从形象思维人手,降低了学习难度。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物演示的过程,很快理解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原因,以及能自由组合的非等位基因,并能自己初步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再像以前那样似懂非懂的死记硬背,提高了学习兴趣。

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构建模型时,学生在亲历思考和探究中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师利用模型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置身于探索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构建模型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模型建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模型为主线,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和学习,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2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模型建构 建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08-02

建构模型的方法,是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高于初中水平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陆续接触到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模型的建构,对模型方法会有比较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在此探讨一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构方法及其意义。

一、关于数学模型的认识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是根据具体情景,抽象出数学规律,并用公式或图表的形式表达。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对模型结论的运用,而忽视了建模方法的传授。其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建构模型的方法才拥有认识世界的工具。下面以“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为例谈谈建模的教学策略。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数学模型的建构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模型准备。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要建构一个数学模型,首先我们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日的,并搜集必需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尽量弄清楚对象的特征。在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中,研究对象是“细菌”,其特征是“进行二分裂,每20min分裂一次”,建模的目的是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进一步解释生物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

第二步:模型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如本例中提到的假设是“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也就是在“理想”的环境中,此环境一般指的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没有疾病等”。该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简化,这是模型方法的基本思想的体现。

第三步:模型建构。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词的等式关系。由细菌的二分裂特征,1个细菌分裂一次得到2个细菌,2个细菌第二次分裂得到4个细菌……通过归纳法得出细菌增殖的特点满足指数函数的形式进行增长,因此用数学形式表达为Nn =2n,其中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这样的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

此外,还可以根据刚才的指数函数模型把细菌的数量进行计算,把数据进行整理,此时构建出另一种数学模型――表格。

由于表格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型,因此我们还可以把它构建成坐标图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即“J型增长曲线”。(图一)

第四步:模型检验和修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在理想状态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简单的,而生物学中大量现象与规律是极为复杂的,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例外的现象,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使学生认识到模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可设计以下问题情景:

(1)其它的生物并不一定进行二分裂的生殖方式,那么它们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否也满足上述的“J型增长曲线”呢?如果满足那么要建立它的函数模型又是怎样呢?进一步讨论:能不能根据细菌增长的方程式推导成一个反映一般的种群和细菌种群增长类似的种群增长的方程式?通过进一步的假设分析可以得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得到Nt = Noλt,其中No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九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生物的实际生活环境是否真的这么理想呢?让学生对在实际环境(如资源和空间有限,气候并不一直适宜,出现天敌和竞争者,同时还会受到疾病等的威协等)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进一步的假设分析,得出在自然界中,种群不能无限增长,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制约,而且随着种群数量的不断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使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来说变成平衡的,种群总是在增长到一定限度后达到相对的稳定,因此构建出另一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图二)

分别让学生建立“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曲线图模型。

“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总结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观察研究对象一提出合理假设一数学表达一检验、修正。以上建立具体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的生物现象Lj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L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和规律,同时学会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模型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贯穿其中。这种思维方法,一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模式,就能获得认知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3

一、建构物理模型,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就是物理模型。教材中最著名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教材中并没有指定具体的材料用具,列出详细的活动步骤,这样给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潜能留出了充分的空间,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出了空间。在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之后,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课外分别制作动植物细胞的模型。学生完成后,在课堂上让每组展示各自的模型并讲解每一个结构所选材料代表的结构及怎样体现它功能的原因。制作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让其他组同学找出并给出更好的建议。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细胞这一微观结构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

通过这第一次模型构建,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自主动手,相互协作,在制作过程中把握细胞模型的科学、环保、准确等原则,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特点、体验成功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细胞的结构,构建知识网络,活化了抽象知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生态缸等我都尝试着让学生构建,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建构概念模型,梳理知识间内在关系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模型。我们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课本中的单个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题时总有很多的“想不到”,究其原因是不能迅速地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而构建概念模型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概念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概念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建构数学模型,揭示问题本质

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数学模型建构的一般步骤为: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在教学中可以以人教版《稳态与环境》模块《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为例,引导学生建构出Nn=2n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画出曲线图,在此基础上建构理想状态下“J”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以此锻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

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4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型构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87-1

一、运用模型方法进行概念教学

对于概念的学习,模型建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一般都是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完善过程。模型和模型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例1】 生态系统的概念学习

导入:学生观看情境剧《大草原上的生活》

设问:(1)大草原上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若再加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又构成什么呢?(2)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剧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同时通过多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环境中。

①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②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是与生物成分(生物群落)简单地相加吗?它们有没有联系?③若有联系,那么你认为它们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

讲:正是这些将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样的整体才是一个生态系统。

设计意图:对概念的分解,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运用模型方法揭示生物现象本质特征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大家首先来分析大草原上草、鹿和狼以及细菌所属的生物成分?然后根据行为表现来讨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根据它们的作用来构建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活动一:分析大草原的生物组成成分

种类所属成分行为表现生态系统的作用

草生产者一手拿出“二氧化碳”、一手拿出“水”,在太阳标志下晃了晃,然后放到身后,说声:“变”,拿出“有机物”和“氧气”。

鹿靠近草,闻了闻,一口下去,说道:“味道真不错。我得到了草当中的营养。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鹿

狼消费者鹿吃完后,通过呼吸、排泄等方式把体内的一部分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粪便等废物排出体外。

狼吃鹿,从鹿中获取了有机物。通过呼吸、排泄等方式把体内的一部分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粪便等废物排出体外。加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细菌分解者拿过狼的“有机物”,边吃边扔出“二氧化碳”和“水”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设计意图:生物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往往是教材或教师呈现,但通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表现来领悟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活动二:用线段和箭头,构建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模型

设计意图:在明确了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学生可以构建出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理解生物之间具有联系。

过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形成这样的认识: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植物就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是分解者,这些说法对吗?

活动三:请大家判断下列说法对不对。

①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②植物都是生产者;

③动物都是消费者;

④细菌都是分解者。

讲:硝化细菌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是生产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体上来获取营养物质,属于消费者,猪笼草通过捕捉昆虫来补充有机物,所以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观念或在活动二中的学习,可能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通过活动三让学生来先来判断正误,然后举出特例来纠正这些错误的观念。

过渡: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构成了生物成分的生物环境,包含水、空气、土壤、光能和热能等物质和能量,那么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后有何关系呢?请大家讨论并完成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的关系模型图。

活动四:构建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讲:在构建模型之前,做两点提醒:①物质和能量通过何种生物的何种作用进入生物体内?②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又可以通过什么作用回到无机环境中。

设计意图:通过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的构建,让学生明白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小结:通过模型的构建,我们发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5

关键词:模型构建法;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模型构造法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建模的思维与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模型构造法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的领域是为了适应我国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对于高三的生物复习教学来讲,教师如果通过模型构建法对教材的知识进行科学的优化整合,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无疑是在教学方式改革中的一次飞跃。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模型构建法概述

(一) 模型构建的分类及构建过程

模型构建主要指的是利用模型法将一些抽象的或者是不可实测的实物与过程,借助可借助的材料、工具或者是方法、图像、公式等,对其加以描述与概述,的综合性活动。模型建构的一般程序在于模型准备―原形分析―模型建立―模型检验与修正―运用模型。对于生物教学的模型构造来讲,主要的类型在于:

1、 概念模型

所谓概念模型主要是对真实的世界中某个敏感区域内的问题进行描述,大都是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对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的模型。在高中的生物素教学中,概念模型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经过概念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的构建过程在于:分析大量的实物形象,将其分类并揭示出其共同的本质,将本质完全的凝结在概念当中,将各类对象之间的关系利用概念本身以及概念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表述,利用文字或者符号将表达对象的特征与联系突出出来。

2、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主要是凭借实物或者图画的形式将认识的对象特征直观的表达出来,主要分成两类,天然模型:利用动物替代人体再进行实验,在生物教学中主要是从自然中选择一些动物或者是植物进行对照,以此来说明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与特征;人工模型,主要是由专业的研究者或者是教师、学生以实物作为参照的实物仿制品。将实物模型放大或者缩小,但是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或者是将生命的过程进行模拟等。

从另一种角度上讲,物理模型还可以包括静态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动态过程模型,如分泌丹巴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等。

3、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主要是指,用来对系统或者是其性质、本质等进行描述的数学形式。应用数学模型主要是将研究的问题通过数学符号将其表述成为数学的问题,通过建成的模型进行逻辑推理、结果求解、综合运算,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研究结果,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

在人教版的生物教科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数学模型,例如细胞的有氧或无氧呼吸方程式、植物的光合作用方程式、酶活性受到温度影响的效果示意图、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的变化曲线等。除此之外,高中生物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具体变化状况进行研究时,也必须需要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利用建模的思维来看待并解决问题。

(二) 模型构建法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意义

1、 促进学校的教育水平

在高中,通过利用模型构建法进行生物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来处理各项问题。从而更好的改变学校的应试教育状况,打破一味追求分数的尴尬局面,真正的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2、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模型构建法进行生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较为清楚的生物概念,这是生物的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研究规律的基础所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因为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的就是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当学生亲身参与到建模的过程中时,对学生来讲都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态度与坚持不懈的意志。

二、 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型构建实例

生物个体水平以及群体水平能够揭示生命的稳态以及其余环境之间的关系,此问题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稳态与环境》的核心内容。围绕“稳态”进行建模教学,是复习此模块的最好的方式。

(一) 建立起内环境物质交换模型

细胞的生存环境指的就是内环境,细胞本身能够直接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之后内环境再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由此可见,细胞是同外界环境进行间接的物质交换,通过建立概念模能够让学生详细了解此问题。

(二) 构建人体稳态调节模型

内环境中的成分与理化性质大都处在动态平衡当中,这种所谓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生物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完成的。在对内环境的稳态进行举例的时候,会让学生们联想到血糖或水盐平衡等,但是无论是什么成分的平衡都需要一种调节方式。在课堂当中,教师先带领同学建立起神经调节独自存在的情况与体液调节独自存在的情况,之后再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神经-体液调节模型。等到最后一步时,再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分级调节的模型。下图便是细胞水平基础上的调节方式模型:

以上便是在细胞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生物模型,这样能够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抽象思维逐步转移到具体性思维的过程,从而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结合实例对模型构建法在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模型构建法应用在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做到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生物模型建构教学范文6

一、情景型任务

任务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实例一】牛津英语4b Openday中教学near这个单词。

1.教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事先放有一面镜子。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问:“What’s in my box?”并引导学生使用there is/are句式进行回答。

2.猜完后,教师拿着book放进盒子,问:“Where is the book?”引导学生回答:“It’s in the box.”然后把book分别放在盒子的上面和下面,再问,再答,复习学过的方位词:on、under。

3.教师把书放在盒子的旁边,并说:Look!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仿说。

4.教师利用文具呈现near的位置关系,并提问:Where is the...?引导学生用It’s near...来回答。

二、调查型任务

调查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时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同时应考虑到“信息差”的问题,如果没有“信息差”的存在,那么学生对于调查的兴趣将大大减少。

【实例二】牛津英语3b Unit10 Do you play...?

表格1.观看课文改编的课件,让学生按表格的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活动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汇报交流调查结果等形式,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意识的锻炼。而且这种调查形式也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三、拓展型任务

拓展型任务要求学生围绕教学主题,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得知识,从而运用于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参与。

1.采访型任务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为了运用。精心设计的任务能把课文中的知识变成生活中的语言。牛津教材有很强的实用性,“采访”就是一项经常运用的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的任务,它既有较强的活动性与趣味性,又能使英语任务生活化。

【实例三】牛津英语5a Module 2

在完成5a Module 2的有关教学任务后,我设计了一份采访任务。如:

Name:

Age:

Favourite food:

Favourite colour:

Favourite animal:

...

这类访问作业,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既巩固了新授,又复习了旧知,而且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下,显得形象逼真,不仅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学习了人际交往,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2.比较型任务

利用对学生输入不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并用适当的语言组织重新构建表达,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实例四】牛津英语6a Unit 2

1.教师准备若干组图片,每组图片均有多处不同。(见下表)

2.利用表格的内容及图片的呈现,学生快速记忆表格中的异同,比赛评判标准以学生的实际表述的正确率为基础。

3.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别描述组内各自成员,其余三人猜测所描述的主人公。

该任务在完成中,学生运用了描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和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基本句型,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背景文化,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盛艳萍.改革课外作业,延伸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