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电气安装 施工 问题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电气安装施工中的问题

1.1电线管铺设不合理。电线管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用薄壁管代替厚壁管,用PVC塑料管代替金属管;金属管口对毛刺处置不当,便直接进行对口焊接;在丝扣连接处不进行焊接,或焊接长度不够,过于频繁的使用“点焊”;地下、墙体内埋设的管子过浅等都是电线管在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配电箱体的安装和配线没有达到标准。比如箱体和墙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箱体里面的垃圾没有清理干净;箱体的开孔不够合理,在焊接过程中破坏了油漆的保护层;接地线不明显,接地导线的截面过小;布线处理不够合理,有余线。

1.3施工人员资质不够。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技能性较强的工作,施工单位为了压缩成本从市场上随意找些工人,不经过专业培训,便上岗施工,为今后的电气施工质量埋下隐患。我国大多数工地的施工管理人员不具备资质证书,作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施工水平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从而致使一部分建筑电气施工不达标。

1.4防雷设计不达标。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防雷设备的安装是关键,在雷电接地安装操作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防雷接地极、防雷网等的焊接达不到预期要求;接地极电阻测试点的设置与要求不符;建筑物表面金属管的连接不达标;以及防腐措施不到位等都是在防雷接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5 安装不规范。建筑施工是由土建、电气这两个专业施工共同构成的,如果土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为电工预留作业场地,那么安装的配电箱可能会出现歪歪斜斜、不美观,或者开关距门太远,或者同一个房间内的插座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这样既不美观也不实用,为用户的后期使用带来困难。

1.6材料设备问题。个别厂商试图以非国标产品、无合格证产品、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缺检测报告产品来充当合格商品销售获取利润,如果建筑商购买并使用了不合格产品这将严重威胁到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建筑电气施工中用到的设备、材料有很多,如导线、电缆、电阻、开关等。

2.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改进措施

2.1防雷措施。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主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当发生直击雷时,避雷器将雷电引向自身,雷电流经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进入大地。此外,由于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副效应,为了防止造成间接损害,如房屋起火或触电等,通常也要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钢筋结构等接地;雷电波会沿着低压架空线、电视天线侵入房屋,引起屋内电工设备的绝缘击穿,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所以还要将线路上和进屋前的绝缘瓷瓶铁脚接地。

对于建筑大厦来说防雷安装是否到位是电气施工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中就防雷措施的监督、检查应该持严格、细致、谨慎的态度。针对防雷过程中的问题应采取下述措施:(1)避雷接地极一定要采用桩基筋同基础筋焊接连为一体,然后将柱筋与避雷网连接。(2)对于小高层、高层住宅的防雷施工,十层及以上的楼层金属门窗框都采用25×4镀锌钢铁与接地筋焊接,这是有效防止侧雷击中门框、窗户的方法之一。从底层到顶层,每间隔一层都应该在圈梁的柱筋搭接处用跨钢筋焊牢,然后在避雷引下线的柱筋上作为均压环。(3)焊接导线时要尽量确保焊接处及焊缝饱满、均匀,如有不合格的焊缝要及时进行补焊,在搭连钢筋时不能用螺丝岗代替圆钢。此外,还要注意,用于引下线的主板钢筋土建如果需要对头碰焊,那么在碰焊处要补焊圆钢。 连接多条到导线时,要用镀锌铜连接头,如果使用两根及两根以上导线时,则应在其中间加垫片。至于接头处,一定要用绝缘布包扎,不能使导体外露。

2.2针对电线管铺设问题的措施。电线管的铺设中,要采用合适的材质的线管,尽量采用薄壁管、黑铁管和PVC管,改变对传统厚壁管、镀锌管和金属管的依存度。穿线管的弯曲性能有限,一旦发生弯折便会出现死弯,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合理地设置过渡盒,缓解对穿线管的损伤。

要求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下料配管,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三检制度,确保每件用于施工的管材都符合要求;(2)切割钢管时,不能使用割管器,如果钢锯锯口不平整,要用圆锉把毛刺挫平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暗配钢管需要焊接,那么可以采取套管连接的方式,套管长度应保持连接管外径的1.5-3倍,不能采取管口对管口的焊接方式;(3)不管是明管、暗管都应该依照操作章程施工,都应该可靠的同地连接,对于进入配电箱的管子则要用专业的接地线卡与箱体紧密固定,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对焊接管道的防腐防锈处理;(4)埋入墙体或地面的管道应与墙面或地面保持20mm以上的间距,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面、墙面不会沿管子破裂,在预制板上敷管时应尽量避免交叉。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电气安装是一项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如果处理不当将引起严重后果的工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施工能力过关的电气施工队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入职前进行系统培训,入职后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评比或学习,在施工队伍中树立长期思想,提高工业待遇等都是改善施工人员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2.4关于设备材料的措施。针对电气材料市场的混乱,假冒商品的层出不穷,首先应该提高采购人员鉴别真伪的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采购人员的素质,把好质量关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实地考核的方法,直接到生产厂家就生产规模,信誉,质量进行考察,然后从质量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2.5加强施工的规范性。建筑电气施工涉及到土建、电气两个施工环节,应加强这两个工作环节的衔接。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该给土建、电气工人发放工程施工作业图及电气施工图,让所有参见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圈画出土建施工与电气施工的交叉点。土建施工以此为依据,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此交叉网络上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对在此点使用的预埋件进行防腐处理,以便电气工人施工。

3.结语

现代建筑很多功能都依赖于电气设施来实现,加强对电气施工质量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和稳定性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电气运行环境是安全有序生活和高效稳定生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康鉴豪.浅谈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1)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建筑;外墙;装饰;施工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外墙装饰在原工程竣工验收观感中占19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是衡量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建筑装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得以广泛采用,对工程装饰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对外墙装饰漆和外墙涂料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施工中,对材料的性能、操作工艺、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掌握的程度不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要真正的做好装饰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装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技术的关键,使建筑装饰达到与人文相结合,同时保证施工质量的效果。建筑外墙施工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对居住人们的人身的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对策。

1建筑外墙装饰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外墙涂料质量问题

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不够完善,而有时为了节约成本,还会出现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大大地影响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从而使外墙涂料出现了开裂、起泡和变色等现象,对建筑的外表美观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基面对涂料施工的影响。在施工时,要确保基面的平整坚实、角线平直,无疏松物质而且无裂缝。一旦基面不平整坚实,涂料就很难均匀地刮上去,涂刷水性涂料基面含水率必须小于10%,而油性涂料必须小于8%;涂刷乙烯基和丙烯酸类涂料基面PH值必须小于10,醇酸类涂料基面PH值必须小于8。(2)严格控制外墙外墙涂料的涂布率。可以利用刷涂法和喷涂法对外墙涂料的涂布率进行测定。在使用喷涂法测定时,外溅的漆不算在内,而且在测定时由于不同施工人员的手法不同,涂的厚度也不完全相同,其结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底材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测量结果只作为参考值。(3)环境温度、天气对涂料施工的影响。在对外墙刮上涂料时,一定要注意施工时的温度,尽量选择在5℃-30℃之间,温度太低,涂料易变硬;温度太高,喷涂料时又容易挥发掉。在刷涂料前,要保证12小时之内不能下雨,保证底板的干燥;而在涂刷后为了避免漆膜被雨水冲坏,要保证24小时内不能下雨,因此,施工前要注意天气的选择。

1.2外墙饰面砖施工问题

外墙饰面砖的脱落,严重影响了外墙的整体美观性,而且外墙饰面砖脱落时,很容易对过往的行人造成伤害。而造成饰面砖大面积脱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砖的浸水不够充分当砖的浸水不够充分时,砖的粘附性就不好,在墙面砌好后,砂浆中的水分就会被砖吸收,造成了砂浆因缺少水分而出现开裂的现象,最终造成了饰面砖的大面积脱落。(2)砖的浸水充分但砌墙时没有完全干燥当饰面砖做到了充分的浸水,但是进行砌墙时没有把水分晾干,形成了水膜,很容易使砖块出现滑动,从而造成了砖块的塌落,对外墙造成损害,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3)砖缝处理不得当。砖缝处理得不够合理也会造成砖块的脱落,砖缝太宽,砖与砖之间的相互吸附能力就会变差,这时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1.3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不够严密

出现外墙饰面砖脱落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人员为了赶工,胡乱地进行施工,蒙混过关。例如在抹灰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由于不太专业或者工作不够负责认真,与其他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一致,而且抹灰方向也不一致,就会造成墙体表面的色泽不均匀,很容易起皱。

2建筑外墙装饰施工的优化措施

要确保建筑外墙的美观与安全,对外墙的施工非常重要。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一些传统的施工方法。应对外墙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的应对方法:

2.1确保涂料质量

(1)选择质量较好的外墙涂料,在进行腻子的配置时,严格控制好各种材料的用量,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预实验,对配置出的腻子的质量进行监测。在刮上腻子时要控制好腻子的厚度,确保外墙的色泽能够恒久不变。

(2)对外墙涂料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施工之前要保障外墙的平整,清除墙体上的油脂、松脱物等,保证外墙以及腻子批刮之后pH 值<10,含水率<10%,确保腻子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标准,防止漆膜出现变色、开裂以及气泡等一系列现象。

2.2严格控制砌筑质量,保障建筑饰面砖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饰面砖施工之前,应当根据挂垂线对基层的厚度进行合理的确定,保证粘接层厚度处于 10 毫米至 15 毫米范围内,还要对基层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与抹灰处理,以此保证饰面砖与粘结层之间处于一个最佳的粘结性能,并且在对饰面砖与粘结层进行粘结之前,要对饰面砖进行浇水处理,保证饰面砖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并且还要将饰面砖晾干。

(2)建筑施工单位在外墙装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建筑墙体的砌筑质量,这是保证饰面砖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施工中应用的饰面砖经过合理的浸水处理,还要保证饰面砖浸水时间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标准;如果饰面砖没有经过浸水处理,那么饰面砖就会对砂浆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造成砂浆的摊铺无法达到一个均匀的状态,造成饰面砖缝内的砂浆不能处于一个饱满的状态,从而降低砌体的抗剪性与粘结性。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在这一基础上,加大沉缩裂缝的控制力度,使用砂浆将框架柱与砌体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填实处理,并且还要将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在饰面砖缝进行砌入处理。另外,在对填充墙进行砌筑过程中,经过梁板底部的时候,应当对空隙进行预留处理,填充墙在砌筑完成之后的 7 天内,应当对其进行补砌,同时还要对饰面砖缝灰浆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要将灰浆搅拌均匀,还要保证配比的合理性,通常选用的砂浆比例为 1:2 与 1:1.5,将其作为粘结层中的砂浆。

2.3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性培养

在对外墙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是凭借经验进行施工的,很多时候会忽略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的专业培训,告知他们在施工当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并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人员在进行饰面砖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操作流程,在确定找平、分格、弹线、规方、挂线的基础上,使用少量的砂浆在已经选好的饰面砖背面进行刮处理,以此来增强粘结层与饰面砖之间的结合性,根据粘结层的实际厚度,对饰面砖进行逐块敲实、找平,防止饰面砖反复的移动。

3结论

建筑外墙装饰是建筑装饰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建筑工程成果的体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涌现以及建筑装饰技术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制定建筑施工体制,完善建筑管理体系,推动外墙装饰工作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叶文峰.建筑外墙装饰施工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2(06).

[2]马宝联.外墙外保温技术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05).

[3]张国峰,许社军.建筑装饰工程应注意的几点技术控制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3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钻孔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钢筋笼上浮、桩身倾斜以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进水、断桩、缩颈等,本文针对这几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防治

作者简介:叶恒梅(1983—),女,汉族,湖北黄石人,硕士,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道路与桥梁工程。

钻孔灌注桩因其具备承载力大、施工速度快、且适应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中,但由于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为地下隐蔽工程,成桩后无法进行开挖验收,因此,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做好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钻孔时造成孔壁坍塌

在钻孔过程中,若发现护筒附近地面出现裂纹、下沉,护筒发生倾斜,或孔中排出的泥浆不断冒气泡,孔内水位有突变等迹象,则表明孔壁将会出现坍塌。其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易塌,泥浆护壁效果不好。护筒周围没有用粘土填封密实,护筒的埋深以及水位高度不够。钻头碰撞了护筒且钻孔速度太快,空钻时间太久。成孔后混凝土待灌以及灌注时间太长。

预防措施:在松散的土层中,一定要选用粘度、比重和胶体率较大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护筒的四周和底部均要用粘土填封密实,护筒的埋设深度一般要求达到2~4m,特殊情况下还需加大埋深。护筒内泥浆的水位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0~1.5m。钢筋笼在吊装的过程中应对准孔位并保持竖直,同时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钢筋笼若需接长,应快速完成焊接和下放工作。在松软的粉砂土中钻孔时,要控制钻头的进尺速度,同时应防止钻头碰撞护筒。成孔后,待灌混凝土的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且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时候,应尽量连续快速地完成。

2 钻孔时钢筋笼上浮

在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时,若钢筋笼顶面位置超出了设计标高,表明钢筋笼有上浮现象。造成钢筋笼骨架上浮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灌注漏斗过高,落料速度过快,加之导管底端到钢筋笼底端的距离过大而提拔导管又不及时,在混凝土冲出导管底部时便会形成很大的反冲力将钢筋笼拖顶上升;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且不连续时,先浇注的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具有了粘结力或是在温度较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小时,混凝土较快地达到初凝,后续浇注的混凝土在上升时会带动钢筋笼上浮;导管底部距离钢筋笼底部不足1.5m或在钢筋笼以上不足1m时,混凝土从导管口流出向上翻动时造成钢筋笼上浮。

预防措施:控制好混凝土灌注速度,以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力,尤其当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底时,应保持10m3/h左右的速度缓慢地放料,直到钢筋笼底部全部被灌入混凝土且直到导管口进入钢筋笼内部时,方可加快放料速度。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8~20cm。整个灌注过程要连续均匀地下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灌注。随时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及导管埋深,当灌注的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导管埋深应控制在1.5~2.0m。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3m时,应将导管及时提升到钢筋笼底部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的埋深应控制在2~4m左右。严禁因钢筋笼上浮问题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3 钻孔时桩身倾斜

钻孔过程中,桩孔发生较大弯曲或出现垂直偏差,主要原因是钻机安装稳定性差,在软弱的地面上发生了不均匀沉陷或是作业时钻机的钻杆发生弯曲。主动钻杆较长,钻头摆动偏向一方。在钻孔过程中,土层中遇到较大的孤石。在软硬不均的土层交界处,或是在呈倾斜状分布的土层中钻进时,钻头受力不均。

预防措施:先将场地整平夯实,并确保钻机在安装时,其转盘中心与起重滑轮在同一轴线上,并控制钻杆位置的偏差不超过20cm。在钻架上安装导向架,使钻杆沿着导向架向下钻进。若主动钻杆发生弯曲,要及时用千斤顶进行调直。在软硬不均的土层或是呈倾斜状分布的岩层中钻孔时或钻进时遇到孤石,应放慢钻速。若发现钻孔已经偏斜,应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孔几次将硬土消除。对于偏斜严重不便纠正的情况,则应在孔中回填粘土到偏斜处0.15m以上,待回填土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

4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进水

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是: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数量太少,不足以埋没导管底口,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导管内部。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水从接头处渗入导管内部。导管提升量过大以致被拔出了原混凝土面,使导管底口有泥水涌入。

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孔径与导管直径计算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数量,保证埋没导管底部1m以上。检查导管接头,确保每处接头密封良好。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拔管不能太猛,且始终保证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2~4m左右。

5 灌注混凝土时断桩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中出现混凝土凝固后某截面完全不连续或局部混凝土未凝固等部分不连续的现象称为断桩。形成断桩的主要原因是:孔底的沉渣未冲冼干净就直接灌注混凝土,过厚的沉渣在桩底砼与持力层间形成了一层松软层。导管底部距离孔底太远,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与泥浆混合导致混凝土不凝固,形成了一层疏松体充填在了桩底与持力层之间。在灌注混凝土时,由于导管提升过多而露出混凝土表面或导管密封不严,导致泥浆渗入桩身混凝土中形成混凝土不凝体。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于停电、待料等原因,使桩身中形成了断裂面。灌注混凝土时不经过导管而直接从孔口倒入混凝土,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凝固后的桩身混凝土不密实而出现空洞现象。

预防措施:成孔后,认真清孔并及时灌注混凝土,孔底沉渣厚度对于端承桩应不超过10cm,摩擦桩应不超过30c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控制好导管的埋深。灌注混凝土时尽量避免停水、停电,且保证导管密封良好。混凝土应从导管内连续地、足量地灌入。控制好导管提升的速度,且一次提升的高度应控制在1m以内,确保抽拔导管时不超出桩孔内混凝土面。

6 灌注混凝土时缩颈

桩的实际孔径小于设计孔径时即为缩颈现象。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钻孔放置时间过长,孔壁坍塌,导管提升过高,提升的速度过快。混凝土和易性差,导管内混凝土存量过少,出导管扩散困难造成缩颈。

防治措施:缩短成孔与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尽量在钻孔未出现缩颈时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对于易坍塌的土层可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将护壁的泥浆比重控制在1.3~1.4,可以增加泥浆对孔壁的支撑力,从而缓解钻孔缩颈的程度。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做到慢拔密击。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保证导管内的混凝土存量略高于地面,以保持足够的压力使混凝土出管时能够正常扩散。

7 结语

在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其它的一些问题,且每一种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我们要重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各个环节,能够正确分析各种问题,做到提前预防,精心施工,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勇.钻孔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对策[J]. 北方交通,2006,(6):64-65.

[2]李艳丽,陈素慧. 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与防治[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33(2):110-111.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安装工程整体存在的通病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以人为本是我国基本国策,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引起有关的问题必须加强重视。配电箱是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施工单位及企业对其的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大。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整体存在的通病

1.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是电气正常安全使用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使得一些人投机取巧, 用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扰乱我国现阶段的材料市场。设备和材料存在的问题一般有:

(一)设备和材料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生产许可证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电线、光缆设备耐压低, 绝缘性不高, 不能承受高温和抗腐蚀性差;

(三)电线管壁薄, 强度差, 镀锌层质量不达标, 耐折性差;

(四)配电箱、插座箱等设备外壳不符合规定, 厚度不达标, 使箱体的强度降低和抗腐蚀性变差;

(五)某些塑料材料的耐高温性差, 使其阻燃低, 导致安全性能隐患;

(六)开关、插座、灯具等电气设备的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够, 接触不良, 易发热, 使用寿命短等。

2.施工质量问题

电气安装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 很多情况都与施工人员有关。施工人员的技术不熟练, 操作不规范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 都严重威胁到电气安装的安全性。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简要介绍以下几方面:

(一)线路的敷设。电线管敷设中存在用薄壁管取代厚壁管, 用黑铁管代替镀锌管的问题; 电线管埋墙不深, 线路凌乱;电线管进入配电箱, 管口在箱内填埋不顺, 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等。

(二)接线盒、配电箱、吊扇钩预埋。对接线盒、配电箱、吊扇钩施工时, 没有按照设计施工, 导致成排灯位和吊扇钩的偏差大, 影响美观; 配电箱箱体与墙之间有缝隙, 使箱体不稳固。

(三)防雷接地问题。避雷带采用非镀锌圆钢, 定位不合理, 质量差。引下线截面小于避雷带截面, 且焊缝质量差, 存在焊瘤、虚焊、咬肉、焊缝等现象。

(四)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多股导线不扩锡, 不用铜接头; 线头有导体; 三相电线、零线、接地保护线色标不按规定连接导致混淆。

(五)照明器具。日光灯不能与启辉器、镇流器搭配; 螺口灯接线混乱, 吊灯线设置不合理。

三、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线路问题。在电线管敷设工序上,由于对线路安装质量缺少关注,建筑施工通常“重主体、轻安装”,忽视电气安装环节。现场没有专职电气质检员, 管理失控, 引发的电缆安装不符合规定;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室外进户管预埋不符合要求;电线管预埋不符合规定;管敷设不符合要求;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的质量问题;配线不符合规定;室内外电缆沟构筑物和电缆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2.设计图纸表意不明问题和相应措施,图纸是整个的建筑工程中安全施工的的前提和保障。很多地方电气安装由于设备落后,管线繁锁,图纸设计出现错误亦或是漏洞,或者设计师对现场的情况没有做到充分了解,图纸的表述中的偏差, 现场的安装工作人员不能通过其简略描述而正确安装等问题。

3.材料质量问题。材料是建筑电气安装中是影响安装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安装材料不但要节省资源和能源, 还要保证安全。例如,由于利用熔点低、性能差、绝缘差的导线,使用强度低、耐温、耐压低、安全性能差的材料等都属于常见的材料问题。

4.接线盒、配电箱的安装问题。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是电气安装中的三个重点设备,首先要在配电箱预埋的时候,计算好尺寸和位置, 防止出现因配电箱不准确而导致其凹入墙面或移位、变形等现象。其次,回路尽量做到编号完整、布线整齐等效果,在安装完成后,仔细检查绝缘是否完好,零线、地线是否有交接,检查完毕准确无误后再送电。最后,配电箱内的杂物应及时清洁,并及时的采取防腐措施。

四、配电箱中穿线导管及电线敷设通病

1.导线敷设时不按设计图纸配线, 导线颜色不按标准配置。

2.导线连接用劣质压接帽或不焊接, 不用橡胶绝缘带包扎。

3.电线管进箱盒不顺直, 钢管管口有毛刺, 不光滑无护口,吊顶内电气配管不规则, 不固定, 不到位。

4.金属软管及波纹塑料管敷设长度超过规范规定, 接线盒不加盖或用劣质品。

5.钢管暗配管及管内穿线通常表现在钢管弯曲半径不合要求, 接头方法不正确、导线绝缘层损坏、导线连接不合格等。

原因如下:

1.钢管、导线及各种接线盒质量不符合要求; 使用导线质量差, 塑料绝缘导线绝缘层与芯线脱壳, 绝缘层厚薄不均,表面粗糙, 芯线线径不足。

2.钢管弯曲半径小, 弯曲数量及接线盒位置不当, 以致损伤导线绝缘层或穿线困难。

3.锯管管口不齐, 出现马蹄口; 管口有毛刺, 容易划伤导线绝缘层。

4.钢管套丝过短或乱扣, 导致钢管连接不牢。

5.施工中存在钢管护口遗漏、脱落及管径不符等现象。

6.敷设的钢管连接处、管与盒(箱) 连接处及跨接线的焊接, 达不到接地接零要求。

7.导线在穿线过程中, 出现背扣或打结。

五、箱、盒安装缺陷通病防治

1.现象

箱、盒安装标高不一致; 箱、盒开孔不整齐; 铁盒变形;箱、盒口抹灰缺阳角; 现浇混凝土墙内箱、盒移位; 安装电器后箱、盒内脏物未清除。

2.原因分析

(一)稳装木、铁箱、盒时, 未参照土建装修预放的统一水平线控制高度, 尤其是在现浇混凝土墙、柱内配线管的, 模板无水平线可找。

(二)铁箱、盒用电、气焊切割开孔, 致使箱、盒变形, 孔径不规矩。木箱、盒开孔用钢锯锯成长方口, 甚至敲掉一块箱子帮。

(三)土建施工时模板变形或移动, 而使箱、盒移位, 凹进墙面。

(四)土建施工抹底子灰时, 盒子口没有抹整齐, 安装电器时没有清除残存在箱、盒内的脏物和灰砂。

3.预防措施

(一)稳装箱、盒找标高时, 可以参照土建装修统一预放的水平线, 一般由水平线以下50 cm为竣工地平线。在混凝土墙、柱内稳箱、盒时, 除参照钢筋上的标高外, 还应和土建施工人员联系定位, 用经纬仪测定总标高, 以确定室内各点地平线。

(二)稳装现浇的混凝土墙板内的箱、盒时, 可在箱、盒背后加设φ6 mm钢筋套子, 以稳定箱、盒位置。

(三)箱、盒开眼孔, 木制品必须用木钻, 铁制品开孔如无大钻头时, 可以自制开孔的划刀架具钻孔, 以保证箱、盒眼孔整齐划一。

(四)穿线前, 应先清除箱、盒内灰渣, 再刷二道防锈漆。穿好导线后, 用接线盒盖将盒子临时盖好, 盒盖周边要小于圆木或插座板、开关板, 但应大于盒子。待土建装饰喷浆完成后, 再拆去盒子盖, 安装电器、灯具, 这样可保证盒内干净。

4.工程实践

(一)对高度不一致的箱、盒, 加装调接板后仍超过允许限度时, 剔凿箱、盒, 将高度调到一致。

(二)对箱、盒口边抹灰不齐的, 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补整齐。

六、结束语

研究建筑电气安装中存在的通病和配电箱中存在的通病,可以更好的进行预防,在实际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彤.建筑电气安装中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年3月,第2期,166-168.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步伐加快,经济实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逐渐向规模大型化、基础设施复杂化的方向迈进,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事故频率也越来越高。安全生产一直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最紧迫的环节,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建筑工程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思想重视,促进安全生产任务的执行,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1、缺乏安全施工的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者或施工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他们只是关注工程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没有把工程安全管理放在日程上,也没有意识到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施工人员、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许多建筑企业只是以自己的主观想法来进行安全管理,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实施。而且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发生问题后,不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制度,没有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重点,使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安全。

3、施工技术缺乏安全性

在施工中,施工技术是否合理、安全,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单位的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技术型的施工人员比较少,而且有些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技术问题。有许多施工环节不能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存在许多违规操作,使工程出现安全隐患。

4、监督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之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在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够认真监管,监管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而且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比较低,责任意识差,不能对工程现场进行全天候的监管,即使存在安全问题也很难发现,而且他们对工程了解不够深入,对工程的重点环节缺乏监督,使得许多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

1、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车、标语、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在报纸、电视上开辟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事故单位、安全检查不合格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中施工企业是主体,要想标本兼治就应当从企业入手,利用责任和制度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认真落实。 在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中,应当建立一个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和自上而下层层挂钩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从而实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思想到位。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当从工作环境和企业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例如消防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机械操作制度、文明卫生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及施工现场考勤制度等。

3、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3.1 脚手架严禁使用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金属杆件,着地部位必须硬化处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连接,操作层必须满铺竹脚手板,整个脚手架或施工层用网罩封闭,防止高空坠物。

3.2 所有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超高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二层楼面起开始设置安全网,外墙随建筑物高设置全封闭安全密网。

3.3 所有预留洞口,用砼板盖防护,临边洞口、竖直井道、楼梯口必须架设栏杆围护装置,并安装照明设施。

3.4 模板工程必须有牢固支撑,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爆模坍塌。拆除模板支架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值。

3.5 安装使用的塔吊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报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塔机“十不吊”。及时检查维护塔机各部件的机械性能和电气部分的安全使用情况。

3.6 做到施工用电安全。临时变压器和配电导线的设置要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施工现场要落实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相五线。配电箱设漏电保护器、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施工机具必须有可靠接地或接零,手持机具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配电箱、施工机具设专人看管,有明显警示标志。

3.7 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要采取措施重点抓好料具仓库,焊接明火作业,食堂宿舍和电气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防火工作。

3.8 注意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生产。

4、提高管理者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管理层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4.1 强化对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

4.2 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

4.3 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和分析,通过对发展过程中各种手段以及管理的方法进行控制,得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增强工程的质量。建设系统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事事俱细,才会在建筑施工做到有一个良好有序的施工环境与模式,以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加强法制的建设,抓好基础工作,深化安全整治,加强安全管理等等,有效的为员工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付达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侯佩霞 有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若干认识问题[J].科学致富向导. 2012.08(5).

建筑装饰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成孔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坍孔

造成原因:孔壁坍孔的主要原因是孔桩所处位置土质较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泥浆比重过少),护筒四周未用粘土紧密填封;钻孔过程中钻杆触动了已钻孔壁周围土壤,钻孔速度过快,成孔后至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过长所致。

预防措施:在有关方对成孔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尽快组织混凝土灌注施工,在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核对设计钻孔桩地质图,掌握钻孔桩地下土质分布情况,针对松散易坍塌的土层,应加深护筒埋设,在护筒四周采用粘土填封密实;采用优质的泥浆护壁,提高泥浆比重和粘度;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安放,以避免钢筋笼安放时碰撞孔壁周围土壤造成坍孔现象发生,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以防在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晃动造成孔壁坍塌。

桩底沉渣过多

造成原因:成孔后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清孔,造成清孔不干净;泥浆比重过少、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以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 造成钢筋笼碰撞孔壁从而使孔壁泥土掉入孔底;清孔验收合格后至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过长,致使孔中泥浆沉积至孔底;或在清孔符合要求后,未及时进行混凝土灌注,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壁个别薄弱部位坍塌,而在灌注混凝土前未进行二次清孔。

预防措施:成孔后,将钻头提高至孔底20cm左右,慢速空转钻头,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钢筋笼吊放时,保证钢筋笼与孔位中心一致,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安放就位后,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加固;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护臂,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不采取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安装就位后,应及时再次检查孔底沉渣量,若沉渣量超过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在混凝土灌注前则应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孔底沉渣量均符合要求;安装导管时,控制导管底与孔底的距离在30-40cm,在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应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利用混凝土下落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

孔位偏斜

1)造成原因:钻机作业场地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钻机安装就位前未对作业位置进行处理,造成钻机作业时产生较大位移;钻机安装时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桩基土层中含有较大的孤石或其他硬物造成孔位偏斜等。

2)预防措施:对钻机作业场地软弱土层进行置换处理,并将作业场地夯实平整,采用有足够强度、刚度的支撑物支垫钻机;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上,保证钻杆位置与孔位偏差不超过20cm;进入不均匀地层或遇到孤石时,采取慢速钻进法钻进;在钻孔过程中应经常复核孔位是否偏斜,若发现钻孔偏斜,应将钻头提起,对孔位偏斜处进行上下反复扫孔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采用粘土回填至偏孔处50cm以上,再重新钻孔。

缩颈

1)造成原因:桩位处土层含膨胀土,桩周土体在成孔过程中产生膨胀造成的。

2)预防措施: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降低孔壁土壤失水量;针对含膨胀土地段钻孔桩,钻孔过程中应加快成孔速度,加大泥浆泵入量,并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阻止了孔壁渗水,从而阻止了桩周土体膨胀;若出现缩颈情况,可采取上下反复扫孔措施来扩大孔径。

5、桩基偏位

1)造成原因

造成桩基偏位主要原因是:桩基桩位坐标计算错误;未对设计单位移交的线路控制桩进行复核,移交的线路控制桩坐标有误,施工时,施工单位直接利用移交的线路控制桩进行放样;未在有效检测时间内对放样仪器进行精度校验,精度超出《测规》要求;钻机在安装就位时,严格对准桩基中心。

2)预防措施: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计算桩基放样坐标,并做到换手复核计算;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控制桩严格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联系,以确保放样利用的控制桩坐标准确无误;定期对放样仪器进行校核;钻机在安装就位时,确保钻头与桩基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并经常检查钻机就位稳定性。

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断桩

1)造成原因: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在下路过程中产生离析,上层混凝土土被稀释,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造作不当,导管提升时,导管露出已浇筑混凝土顶面,或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场地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前后两次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前后浇筑的混凝土上下分层;混凝土未从导管内灌入,而是从孔口直接倒入,造成混凝土离析、凝固后不密实,个别桩段出现疏松、空洞;另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有地下水渗入桩孔内部,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出现混凝土不凝固;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孔壁局部土壤坍塌掉入已浇筑的混凝土面,造成混凝土未形成有机整体等原因造成断桩。

2)预防措施:桩基成孔后,应及时、仔细进行清孔,清孔符合要求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量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控制已浇筑的混凝土顶面标高和导管的埋置深度,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严控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及流动性良好;在混凝土浇筑场所配备备用发电机、混泥土拌制前,应对拌和站、浇筑设备进行试运转,确保施工设备能整成运转;严禁从孔口向孔底直接倒入混凝土。

2、卡管

1)造成原因:拌和站拌和设备出现机械故障、停电等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前后两次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产生凝固而卡管;在浇筑混凝土前,导管未做密封性试验,导管密封不严,浇筑混凝土时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差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导管未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进行提升,埋置在混凝土中的导管过长;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粒径过大等原因。

2)预防措施: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为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连接部位不进水,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并进行密水性试验,试水压力控制在0.6-1.0MPa;因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为水下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做到延缓其凝固时间,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考虑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将混凝土缓缓倒入导管中,避免在导管中形成高压气塞;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监控机械设备,以确保机械能正常运转,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筑。

3、钢筋笼上浮

1)造成原因:产生的原因是钢筋笼制作质量差,弯曲多,稍受冲力影响就上浮;钢筋笼未吊放到设计孔底标高,造成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严重离析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钢筋笼被混凝土包裹,相互间产生握裹力,如此时未把导管底端及时提升到钢筋笼底部以上,导管中的混凝土继续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上升时同时也带动了钢筋笼上升;钢筋笼在吊装就位后,在孔口四周未对钢筋笼采用牢固固定措施,因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产生较大冲击力,这也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2)

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在孔口采取措施对其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若发现钢筋笼有上浮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灌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若导管埋置深度过大,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严格控制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4、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1)造成原因:钢筋笼制作质量差,在运输过程中钢筋笼严重变形,安放前未对弯曲部位进行调直就安放钢筋笼,导致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偏离设计位置;钢筋笼在安装完毕后,未在孔口对钢筋笼采取有效固定措施,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从导管流出后的混凝土对钢筋笼产生较大冲击力导致钢筋笼产生较大变形;混泥土直接从孔口向孔底倒入,倒入混凝土侧钢筋笼承受较大侧压力,从而使钢筋笼发生严重变形。

2)预防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加强制作质量检查,运输过程中采取防钢筋笼变形措施;钢筋笼在安装完毕后,应在孔口对钢筋笼采取牢固固定措施,以防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产生位移;混凝土应从导管倒入,严禁从孔口向孔底直接倒入混凝土。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质量不易检查,且各工序环环相扣,

其施工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因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前应熟悉现场情况,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格,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针对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前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质量问题发生,以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兴海.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处理及预防措施

工程与建设,2008,2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