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1
2013年11月21日下午,刚从香港出差归来的她,在天津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猛,所创造的GDP从1992年的1.02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20万亿元,目前已占全部GDP的40%,实现20年增长19倍,并由此使中国成长为全球“制造大国”。然而,飞速增长中也潜伏着隐患——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目前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超越。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存在这些不足,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不足1%
王洪艳开门见山地指出:“从规模上来说,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制造企业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它们并不掌握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和战略尖端技术。”在她看来,中国制造业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被其他国家超越;同时,技术上落后的现状,也可能导致产业方面的危机。
她告诉记者,尽管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很高,但在资本市场中的占比却出奇地低。目前,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在A股市场中占65%,但在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中,制造业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不足1%,即便加上其他行业中制造类企业的市值,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市场规模也只占总资本市场规模的5%~10%。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化程度还非常低。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较低的市场比例中恰恰蕴藏着商机。王洪艳发现,中国制造业板块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上汽集团(600104)。这家上市公司于1997年登陆A股市场,2012年全年实现收入近4810亿元,净利润近208亿元。2013年预计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15%;另一个是美的集团(000333)。这家企业于2013年9月上市,2012年全年实现收入近1027亿元,净利润约33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近938亿元,净利润超过40亿元,同比呈大幅增长。
这两个例子表明,制造业企业在获得资本支持后收入增长的幅度大得惊人;同时,也充分表明整个制造行业还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财富机会。
但令王洪艳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主要竞争力来自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产品,而这种以低技术、低价值、处于价值链底端为特征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超越。她称,目前制造业核心技术的获得总体上是以跟踪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生产过程也以产品组装为主,缺乏功能创新;产品结构更是以系统集成为主,缺乏关键部件攻关,这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的管理也存在过于粗放、劳动生产率低、缺乏全球化运营和管理经验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缺少“精益化”的过程控制,某些环节一旦失控,就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质量的尴尬境地。
王洪艳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级、大品牌的制造企业中,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已经占据主流,中国的制造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快速提升技术含量。然而,目前中国能胜任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要求的高级技术工人总量越来越少,具备全球化视野、懂得精益化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极为稀缺。也正因此,我国在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入和培训领域尚大有可为。一旦这种模仿式的、低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被突破,中国制造业创造的效益将远远超越其他产业。
资本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王洪艳十分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王洪艳介绍,到2025年,颠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高科技将有进一步的长足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智能交通等技术背后的商业价值,叠加在一起可能将达15万亿~40万亿美元。制造业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的趋势,谁把握了这个趋势,谁就能掌握创造财富的先机。
事实上,由于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增长以及巨大潜力,过去十年中,一些世界级金融巨头已经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投资布局并获得了丰厚回报。其中比较著名的案例,包括凯雷投资安信地板、KKR投资青岛海尔、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摩根士丹利收购南孚电池等。
与此同时,国内投资机构也开始进军制造业并获得了可观回报。目前,创业板355家企业中,有1/3来自制造业。这些制造业企业的背后大都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它们也为后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比如,吉峰农机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率超过20倍。
王洪艳表示,近年来,很多国际国内创投机构都已经意识到制造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预计从2014年起,会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新一轮整合与投资当中。
王洪艳分析认为,在进军制造业方面,中国目前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
从微观层面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品牌、市场、产品、人才乃至后期的战略规划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条件,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从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上对制造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技术、资金和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在政策上将重点扶植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兴产业。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过去已有大量的外商独资、合资机构涌入中国制造业,其中以成功的欧美、日韩制造企业为代表。它们在生产和经营两个方面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实业”永远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未来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模式,这会从根本上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促使国内制造业向精益生产和自动化生产大规模转型升级。
从资本层面来看,助力制造向创造转型正当其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股发行即将重启,IPO将从“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加上新三板全国扩容以及资本市场各项新制度的推出,都为制造业升级与振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制造业与VC/PE应实现联合发展共赢
王洪艳强调,企业获得成功的核心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精益管理”恰恰是实现两种创新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企业内部的精益运营寻找最适合的商业模式,最后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在这方面,三星、丰田、本田、LG、波音、博世、GE、丹纳赫等国际制造业巨头,都是通过在精益化管理中不断打造企业价值链而获得竞争优势的。”
不容忽视的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庞大资金的支持,而中国的民营中小制造业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此时,就很需要投行、VC和PE来关注和支持它们。实际上,这个领域中有很多项目和企业都相当有价值。”
为此,王洪艳呼吁,VC/PE要深入到制造业大产业链中,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良好的回报。在这方面,她和她创建的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愿意发挥中介作用,以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管理、产品这六大环节为重点,为投融资双方提供对接服务。
那么,应当如何设计“实业与资本联合发展”的路径呢?对此,王洪艳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两方面考虑:
首先,企业内部层面。这一层面的建设需要从三方面来着手推进:第一,企业的股权结构顶层设计,包括创始人的股权比例、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占大股的问题等;第二,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完善。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大量资本介入后,也很难在实际运营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第三,资本退出渠道的安排,包括改制上市、收购兼并等,这是使投入的资本最终获得理想收益的保障。
其次,企业外部层面。在这方面,还需要借助权威专业的中介平台来为投资方和生产方创造更多的对接机会,从而实现资本与实业的紧密联合。王洪艳表示,只有真正实现了“制造业”与“资本界”的联合壮大、互利共赢,才能支撑制造业从单纯的“制造”向“创造”快速转型。
十年内打造出国际一流品牌
制造业的腾飞,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之一。而真正帮助中国制造业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中国制造业腾飞,是王洪艳未来十年的梦想。她说,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业或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诸多问题都源自制造方式、研发方式、技术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落后。
“众所周知,德国之所以没有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是因为德国的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美国的经济国策转向再工业化也是为了消除金融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过去30多年,虽然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制造业也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壮大,但资本参与制造业的热情远远比不上参与房地产的热情,资本的缺失使得制造业空心化十分严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已沦为国际品牌的代工者。”
王洪艳深有体会地说,制造业发展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都要依靠精益化管理保持国际一流生产水平的原因。要造物先育人,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道场,专门为公司培养高精尖职业化人才;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也会按照固定比例从企业收入中提取员工培训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要不断加大自身在自主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从而为企业转型升级输送技术尖端人才和资本运营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能在十年内打造出拥有世界一流品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洪艳认为,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入是将制造业企业“点石成金”的关键。不过,国家政策也应有所偏重,通过加大投入来扶持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进行创新研发。事实上,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都越来越注重研发,并且把研发对生产力的提升效果纳入了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很多企业已经把研发与数字化和精益管理相结合并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重庆青山工业的资金周转率,已从每年4次提高到了每年20次,这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急需大规模资本的注入,但投资制造业也会面临一定的行业风险。王洪艳认为,从当前来看,不容忽视的风险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出口滑坡。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外部需求减少。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也使得国内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大为削弱。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制造业企业经过2009年~2010年的复苏后,又开始走上下坡路。
二是成本不断升高。过去十年,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被不断推高,许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三是产能过剩。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多数企业的开工率不足,加上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被整合风险。但反过来看,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和并购机会,当然,投资或并购后如何成功地整合企业也是一大挑战。
四是恶性竞争。制造业的行业竞争极为激烈,行业内部存在的罔顾商业伦理的恶性竞争,为企业增加了额外且高昂的运营成本,并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挑战。
五是产品的溢价能力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通过产品溢价能力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体现出来,并以此实现企业的高收益,兑现资本的高回报。但是,国内这方面的现实仍不容乐观,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几乎成为行业通病。
因此,要想在若干年后使“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通过适时引入外部资本和不断加强内部治理,来建立强大的研发体系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推动中国制造最终成为“时尚和尊贵”的象征。
王洪艳说,她的这种期望,不仅出于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更是因为她坚信中国制造未来巨大的成长潜力。“如果把握住这次转型升级的契机,中国制造业就能加快获得产业升级与财富倍增的双重效益。”
谋划设立“中国制造业产业基金”
“为中外制造企业管理精英打造最理想的交流平台”,这已成为王洪艳及其团队坚持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他们以“打造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举办的数十场国际论坛,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大公报》、新浪网等权威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由此,这些论坛也获得了“制造业达沃斯”的美誉。这些成绩也更加坚定了王洪艳在服务实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采访中,谈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洪艳表示,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是基于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的十年积淀而成立的。论坛历经十年发展,不断推介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展示了国内外大量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期实现民族制造业的振兴。与此同时,论坛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企业人,联盟将从市场、管理、人才、资金、产品与技术这六大环节为企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王洪艳说,制造业的利润率低,所以整合资源、借船出海很重要,在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这一平台上,企业可以从整个价值链出发,以全球的视角找到与其资源相匹配的合作对象,从而完成优质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来助推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她笑言:“只拉车不看路的企业容易被淘汰,因为它不了解规则。在传统的埋头苦干的同时,企业还要开阔视野,引入新平台,嫁接新技术,拓宽新的资本运作渠道,从而做到轻松跨越难关。”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2
制造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传统制造行业增速放缓明显,但高新技术行业增长相对较快。在经历2009~2010年“深度回落、快速拉升”后,2011年开始江苏制造业再度步入下降通道,生产增速持续回落。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28.47%、26.6%、12.78%、11%、8.1%和6.96%,下滑趋势明显。截至2015年6月,制造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速已连续18个月位于10%以下,为近十年以来首次。
分行业看,纺织、服装、电子、化纤、钢铁、交通运输、化工等主要传统制造行业生产增速放缓明显,而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增速相对较快。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江苏7大传统制造行业生产增速分别为25.31%、11.74%、9.25%、6.47%和6.8%,均低于同期制造业总体生产增速,增长更显乏力;同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8.1%、26.4%、17.36%、15%、10.4%和8%,虽然总体放缓,但高于制造业总体生产增速。
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弱势运行,投资扩产意愿不断回落。由于生产动力不足,增速回落,加上产品价格下行,制造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利润增长放慢。工业景气监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575户样本制造企业的经营景气指数、预期指数持续回落,分别由当年一季度的70.86%、73.56%波动下降至2015年二季度的52.61%、55.92%,分别累计回落了18.25、17.65个百分点(见图1)。监测企业财务数据同时显示,575户样本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由2010年全年的27.34%、47.84%不断下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4.46%、-1.83%,其中,主营业收入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远低于2000年以来14.59%、22.14%的平均水平。
同时,制造企业投资意愿也不断走弱。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 年和2015年上半年江苏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5.7%、21.5%、13.54%、17.04%、10.5%和10.5%,增速逐步回落(见图2)。工业景气监测企业问卷调查也显示,2015年二季度575户样本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降至47.83%,自2012年一季度开始已连续十四个季度处于50%以下不景气区间且不断下行,反映出制造企业投资扩产意愿疲弱。
制造业信贷增长同步放缓,2013年开始增势显著回落。随着制造业增长放缓,有效信贷需求下降,在经历了2009年到2012年的较快增长后,2013年起江苏省制造业贷款也出现明显回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金融机构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同比增速在2011年升至近年来历史高位24.84%之后迅速掉头向下,由2012年末的18.5%下滑至2013年末的4.35%,并进一步降至2015年6月末的-1.68%,期间累计回落了26.53个百分点。同时,制造业贷款增量显著收缩。2013年,制造业本外币新增贷款为674.5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539.55亿元;2014年,制造业新增贷款进一步转负,为-243.37亿元;进入2015年,制造业贷款恢复正增长,但前六个月累计新增贷款仅为371.96亿元,较2014年同期水平仍低100多亿元(见图3)。
成因分析
综合来看,近几年江苏制造业增长持续放缓,是由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既有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过剩产能出清缓慢背景下,市场终端需求疲弱因素,也有人力、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强化以及国外竞争加剧等影响,此外,制造业信贷风险高企导致银行贷款投放总体收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形势变化。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是江苏制造业增长疲弱的重要原因。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出口大省,省内制造企业对外依赖度较高,因此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影响也较大。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叠加影响,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弱,加上国际贸易争端频繁、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不利因素综合影响,省内制造企业出口遇阻,增长明显乏力。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2010年快速止跌拉升后,2011年开始江苏出口增速再度回落,累计同比增速从2010年全年的35.8%持续下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1.3%,截至2015年6月已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国外市场需求疲弱,不仅会对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企业生产增长产生直接冲击,同时,也会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传导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抑制国内总需求,并拉低内销制造企业的生产增长。经测算,2007年以来江苏制造业生产增速与同期出口累计同比增速相关系数达0.87。这说明国际市场需求下行、出口增速回落对省内制造企业生产增长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江苏制造业领域产能严重过剩,持续去产能、去库存,也影响了企业生产投资增长。由于多年的市场无序发展,江苏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而受2009年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推动以及随后欧债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大幅收缩影响,产能过剩情况更加严重。目前,不仅纺织、钢铁、水泥、化工、船舶等传统行业产能普遍过剩,同时,光伏、风电设备等许多新兴行业产能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据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2015年5月开展的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专项调查显示,2010年、2013年以及2015年1至5月样本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59%、76.53%和73.89%,不断回落趋势明显,且明显低于82.05%的合理水平;其中,调查所涉及的24个行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均低于其行业合理水平。
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不仅造成库存大量积压,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压力,直接抑制企业生产热情,同时,亦会加剧市场价格下行、拖累盈利水平,影响企业投资扩产意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江苏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行,截至2015年6月已连续41个月同比负增长;同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库存余额同比增速则由2011年8月高峰时的27.05%波动回落至2015年5月的5.7%,近四年来持续下降,目前尚未有明显回升迹象。2011年以来多次对江苏制造企业实地调研也显示,由于产能过剩、盈利放慢,以及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企业投资扩张计划普遍萎缩或推迟。
受人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强化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影响,江苏制造业面临双重市场挤压,更加剧了企业生产经营下行风险。江苏制造业以国际代工、加工贸易为主,承接的主要是跨国企业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制造环节,一直以来依靠低廉的人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投入,凭借低成本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并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供给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企业各项素成本趋势性上升,加上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布局,推动国际分工格局加速调整,使得江苏制造业面临“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双重挤压,更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
一方面,劳动力、土地、环保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江苏省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趋弱,订单增长压力明显加大。一是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和周边国家;二是土地成本不断攀升。近几年国家对东部沿海城市土地控制趋严,用地指标连续几年调减,受此推动,华东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十年内累计上涨了1.04倍,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三是环保成本大幅增加。据统计,2013年江苏工业污染防治施工项目投资额达到74.48亿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64.64%,高于全国32.64%的平均水平。全省排污费征收解缴入库额达21亿元,连续13年名列全国各省第一。另外,受环境保护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部分制造企业向外迁移力度加大,也影响了当地制造业总体增长。据近年来对江苏制造企业实地调研显示,一些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或正逐步将生产基地向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的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以及孟加拉以及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导致高端制造业回流压力凸显。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再度将重整制造业视作拉动经济复苏、恢复经济活力的关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实现本国的“再工业化”,并吸引制造企业的回归。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欧盟也确立了将工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6%提升至2020年达到20%的总体目标。外资企业在江苏省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以2013年为例,全省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25.15%,其中新产品产值占比高达42.59%。高端制造企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不仅直接影响到制造业总量增长,同时也对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产业升级造成较大冲击,拖累后续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0.98%、-14.2%、-17.77%,较前几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明显回落。
基于风险控制和防范压力,银行对制造业信贷投放总体收紧,也加剧了形势变化。近年来,经营下行导致制造业信贷风险加速暴露,加之制造业是前几年信贷集中投放行业,使得该行业迅速成为风险高发领域。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制造业不良贷款率由2012年末的1.21%快速上升至2014年末的2.29%,同期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也由2012年的33.06%大幅攀升至2014年的45.85%。在此背景下,基于风险控制和防范考虑,许多商业银行对制造业领域信贷投放总体收紧,特别是对“两高一剩”以及信贷风险上升较快行业更是加大信贷管控和收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部分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据2015年4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开展的制造业贷款增长变化专项调查显示,由于银行信贷收减压力较大,许多小微型企业以及信贷受限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加剧了企业生产投资下行。在银行贷款下降的企业中,有14.95%企业反映生产经营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在资金周转、原材料购置、盈利增长以及投资状况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建议
理论上,制造业增速放缓会对经济产生下行压力,拖累经济总量增长,但同时,增速放缓也会产生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新优势,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事实上,这几年在制造业增长总体放缓的同时,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高企、土地环境资源压力加大以及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多重挤压和倒逼下,制造企业关停并转、调整产能、技改创新、转型升级等加快,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因此,当前的形势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之处在于应当采取何种战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积极借助“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契机,全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减轻其对制造业增长的负面冲击。结合制造业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以及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有效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应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既要从源头上控制新产能的形成、促进落后产能退出,也要多渠道为过剩产能找需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以及各类“自贸区”等实施战略,以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例,其贯穿欧亚大陆,涉及65个国家,其中除中国外,其他多数国家均是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制造业缺乏区域,对传统产能的需求以及承接空间巨大。因此,江苏乃至全国制造业可借助“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走出去”输出过剩产能,通过“引进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期恢复较快发展。
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对制造领域信贷支持,合理满足企业信贷融资需求,推动制造业更好发展。由于前几年的较快增长,目前制造领域存量信贷规模较大,加上信贷融资需求总体减少,使得2013年贷款增势明显放缓。虽然贷款增长放缓尚未对整体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明显冲击,然而,由于面临银行信贷收缩压力,一些小微型企业以及信贷受限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不仅加剧了资金周转压力,企业扩产投资、技改创新等需求也受到了抑制。若这一情况继续存在甚至加剧,随着存量信贷资金逐步消耗减少,预计贷款增长放缓对制造企业的负面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届时,不仅会造成更多制造企业失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加速信贷风险演变和蔓延,同时,也会让本已羸弱的企业投资意愿更加低迷,对经济企稳回升乃至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防止“因噎废食”,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避免信贷限制“一刀切”或信贷整体收紧,挫伤制造企业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加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可根据企业融资需求、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在满足其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逐步引导其去杠杆、降低债务风险,发挥好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正向作用。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3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32-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如中国家电业通过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不但实现了由进口产品向出口产品的转变,而且开始出现向国外的产业投资和转移,是我国制造业成功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代表性产业。但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着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实施进程和效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
1.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对某些行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范围更广、融入程度更深,使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更趋激烈,导致“国内竞争国际化”。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5已进入中国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行业由于国内企业的退出、国外企业的并购以及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压制国内品牌而表现出垄断的趋势,国内品牌的影响日渐萎缩。如化妆品和洗涤剂行业、轿车制造业等,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产量、价格、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跨国公司对某些行业的市场垄断、品牌垄断、行业标准垄断,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2.部分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承接一定数量的国外产业转移,我国在短期内发展起一批以海外市场为对象的加工工业,但这类加工工业很大一部分属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加工,严重依赖于外方的供货采购、技术、市场等,形成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造成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对外产品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其中汽车、电子等行业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尤其突出。从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来看,高产业梯度国家对低梯度国家的产业和技术转移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发达国家一般只会把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产业或技术转移过来,而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样在产业或技术转移时我国已与产业和技术移出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没有在承接技术和产业转移后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种产业差距和技术依赖将长期存在。从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整体情况来看,一些跨国企业虽然向我们转让了部分技术,但都对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先进技术封锁甚严。在当前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在积极吸收、利用发达国家转移的技术和产业的同时,加快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以逐步缩小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梯度差距。
3.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仍以低层次产业为主。长期以来,我国接纳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加工环节为主。虽然随着世界500强的进入,国外向我国投资和转移的制造业层次会逐渐升高,但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相当大比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往往存在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问题,过多的同质性转移一方面加剧了国内制造业结构的进一步趋同和过度竞争,另一方面也难以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增加了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难度。虽然从相当长的时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扩大劳动就业的目标基本相符,也是我国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步发生变化,制造业产业转移也应适时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4.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外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特点:首先,跨国公司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技术的领先性、对政府的寻租手段等,大量集中进入高利润行业和市场,这将进一步加剧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不平衡;其次,跨国公司对高利润行业、规模经济部门的集中性投资,也会加剧我国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近期出现的电力、煤炭等能源紧张的状况,虽然有各地投资“过热”的因素,但跨国公司对高竞争性行业投资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再次,由于东部地区在产业基础、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有利因素,跨国公司在经济发达地区投资过于集中,西部投资较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从而也加大了解决东西部经济社会失衡问题的难度。
5.部分污染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压力。国际产业转移中值得注意的一种新趋势是,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将大量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于注重引进外资,忽略了对引进产业的环保性限制,个别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事危险废物的进口、加工、处置,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和耕地,使企业工人和当地居民的健康受到损害。我国目前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在引进外资和产业时严格控制产业的环保指标,确保杜绝国外污染性产业的引入。如果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以牺牲长期的生态效益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将是得不偿失的。
二、积极、合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思考
1.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加快,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很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后,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这种产业大转移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龙永图指出,历史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出现产业转移的现象,但大多属于“昙花一现”,而此次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则不同。这来自两个原因:一方面,中国幅员广阔,全国形成了东、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梯次,从东往西劳动力价格逐渐降低,即便东部劳动力价格提高了,中西部仍能够保持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将有1.2亿至1.5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这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市场,将使得劳动力价格长期稳定,进而使得中国劳动力保持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中国具有长期的劳动力供给优势,并将因此保持对全球产业转移的吸引优势,预计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还将持续20年左右。[1]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工资也在逐步增加,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另外,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继续挖掘和培育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逐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在以劳动力数量优势吸引更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以更优质的劳动力素质优势吸引更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引进的重点是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承接国外先进产业的转移,吸引我国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国外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要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基础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承接先进产业的转移。从我国制造业情况来看,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少、管理机制滞后是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必须以引进核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着眼点,努力提高“引进来”的水平。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鼓励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等,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实现以市场换技术、以技术促升级的良性循环和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要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管理人才,吸收、借鉴国外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制造业经营管理效率。
3.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领域。所谓科学、合理地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并非盲目、重复引进,而是要密切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跨国公司的投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指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基本国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及研发中心的力度。”[2]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可喜转变。如广州等地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对于外商投资方向开始进行主动引导,对投向宾馆、饮食等一般业的投资逐步降低甚至取消优惠,而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外商投资则加大优惠力度。从制造业整体发展来看,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外资流入方向和领域,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传统产业尤其是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和地区经济政策,把招商引资同调整产业结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面向全球的生产基地、配套基地、技术开发基地和地区性总部,引导外商投资的结构和领域更合理。对于某些关键行业,可参照国际惯例通过《反垄断法》等法规防止外方的垄断行为。
4.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要抓住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交通、通讯等硬环境,尤其是要重点加快软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大力改进投资软环境。要根据加入WTO后形势变化的要求,参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中央有关规定,进一步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尽快建立和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体系。要依法保护投资各方的合法权利特别是知识产权,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按照我国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地域,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和差别待遇,真正实现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5.不断开拓吸引国外产业转移的新渠道。要根据跨国产业投资和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借鉴国际上吸收外资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广泛开拓吸引外商投资的新渠道,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多元化战略。就地域范围而言,要在继续吸收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吸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的力度;就融资方式而言,要鼓励和扩大技术入股、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方式招商引资和吸引产业转移。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推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
6.积极引导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移。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但都由于缺乏资金和先进技术而得不到有效开发。通过引导国外制造业向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可以逐步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对那些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与产业专门制定更加优惠的合资或并购条件,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力度。
7.借助跨国公司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我国制造业通过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还可以利用跨公司的各种销售、融资渠道“借船出海”,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国外著名跨国公司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动态与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对著名跨国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策略、投资趋势、市场情况进行认真学习和了解,逐步介入其销售网络,最终取得独立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真经”。
参考文献: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4
关键词:制造业;振兴;可持续性;对策
一、 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迅速陷入了衰退,GDP增长率由2006年的2.7%,下滑至2007年的1.9%,随后在2008年里美国经济陷入负增长,GDP增长率跌至-0.4%。奥巴马在非常艰难的经济形势下参加总统选举,凭借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获得了美国民众的广泛认可而获胜。他在第一届任期中始终坚持以重振制造业作为施政纲领,并在成功连任后的第二届任期开始至今,继续推行重振制造业的相关政策。
二、 奥巴马两届任期均以重振制造业作为施政纲领
奥巴马2008年提出的施政纲要题为《加强国内制造业以创造就业及应对21世纪的挑战》。在纲要中,奥巴马认为美国中产阶级建立的基础是高薪的制造业工作,制造业提供了美国1/6的就业,并且支付的平均工资和福利比其他行业高出了23个百分点。但是自从2000年开始,美国失去了370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占制造业总就业数量的21%。布什上任后,约有36 000家制造业实体倒闭。他认为,这不仅仅导致了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更重要的是威胁到美国“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政策,联邦政府要和私人部门合作,提高美国工人的技术,增加高生产率产业产能,并在国际市场上为企业提供支持。奥巴马在具体计划的题目中很明确地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方向,其重点是关注高生产率制造业(High-Productivity Manufacturing)的振兴。具体措施有以下6点:(1)加强制造业并逐步走向能源独立;(2)支持美国高科技制造业;(3)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4)保障工会的权益;(5)通过再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增加美国长期竞争力;(6)为美国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具体的细化措施当中,第(3)、(4)两点篇幅非常短,其余几点则非常详细,是计划的重点。
奥巴马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案,推进重振制造业政策的实施。包括《失业救济延期法案》和《国家制造业战略法案》、《清洁能源技术制造业和出口援助法案》、《终止贸易赤字法案》、《制造业促进法案》和《美国制造业竞争法案》等。这些法案构成了美国制造业再振兴的法律框架,美国政府将将其合称为“美国制造”立法。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第一次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仍然强调为了让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不仅要增加投资建立制造业集群,更对特定行业和回流企业做出承诺,美国政府将对其提供税收和补贴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 重振制造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重振制造业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1)假设制造业部门会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福利;(2)总体成本决定制造业企业的产地选择;(3)机会和责任并存于制造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中;(4)生产率的增长对保持高工资水平至关重要;(5)在某些部门中,美国的总生产成本有国际竞争力。很显然,在这些假设条件下,美国政府所要做的是: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的总生产成本,使企业选择美国本土做为生产地点,最终产生一个正向的社会效应。
此外,即使高新技术企业留在美国本土生产,美国政府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低技术工人的失业以及工资不断下降的问题。首先,根据传统贸易理论,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创新程度,其应当大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利;其次,现实世界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以及智商的差异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异质性,而技术差异又导致了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数量不同。如果美国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部门的就业人口就会因此获利,而相对低端的劳动人口将会面临失业和工资下降的状况。Kremer和Maskin(1996)和Bougheas和Riezman(2007)的研究都表明贸易加剧了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减少了出口初级产品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这意味着,美国能否通过继续扩大高新技术部门的产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要受到高级人力资源数量的限制。因此,美国政府在2013年之初提出:要成立国家制造业研究网络,提供保持美国制造业优势所需的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工人学习提高生产率所需的技术知识。
四、 重振制造业政策短期效果评述
1. 制造业产出持续增加。美国制造业产出在整个2008年和2009年的上半年急剧减少,这个期间制造业产出大约下降了20%。从2009年7月开始,制造业开始逐步恢复,到2012年第一季度结束时,已经恢复到2008年初93%左右的产出,之后截止到2013年二季度数据,呈现持续好转的趋势。另外,从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在下降,1978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3%,到2009年下降为11%,但2010年这个比重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11%提高到11.7%,说明美国国内传统制造业整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2. 半导体制造业一枝独秀。在选定高科技制造业中(包括计算机及设备、通信设备、半导体及相关电子元件等产业),只有半导体及相关电子元件制造业迅速得到了恢复,计算机及设备制造业不升反降,通信设备制造业复苏程度也十分有限。
3. 失业率显著下降。2008年初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制造业大幅裁员,导致失业率迅速增加,到2009年第一季度过后失业率达到了最高峰,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相关政策的的刺激,制造业失业率逐渐降低。许多跨国企业受到重振制造业政策的影响,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其他国家迁回美国本土。例如,2011年福特汽车宣布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中国、墨西哥等地迁回美国。在这些岗位之中,不仅包括高科技含量的设计职位,还包括原来外包给中国企业的零部件制造职位。通用汽车、克莱斯勒也都相继改善了盈利结构,加大了回归的速度,三大汽车公司已经为美国新增了2万个就业岗位,截止到2013年二季度数据,美失业率得到了持续的控制,较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4. 短期政策效果评价。从局部政策目标来看,重振制造业政策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快速从金融危机之中复苏,尤其在恢复就业和改善生产方面效果显著,但从整体政策目标角度考虑,这并不是奥巴马政府施行政策的主要目的。重振制造业政策重点在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国内整体的创新能力,确保美国在21世纪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但数据显示只有半导体行业迅速恢复发展,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业仍处在低谷水平。就这个意义来说,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五、 重振制造业政策长期趋势分析
1. 美国具备政策持续实施条件。
(1)美国制造业设备先进。尽管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较小,但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经济体,其制造业工厂的大多数设备依然较为先进,为美国扩大产能提供了较大空间,这是其重振制造业的基础条件。
(2)美国具备充足的能源供应条件。能源问题是美国政府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问题,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大美国国内的石油产量,但美国石油储备量仅占世界2%,仅靠加大国内开采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尤其近年来随着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发展,美国在开发替代能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美国已经逐步走向了能源独立。美国目前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37%,天然气占27%,煤炭占23%,核电、水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分别为8.4%、2.6%和1.7%。2012年上半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5年来首次低于50%。
(3)由于重振制造业政策改善了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不良状况,美国民众对于该政策持普遍认可和支持态度,意即该政策在美国国内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
2. 美国持续推行政策的动力充足。重振制造业政策不仅在短期内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契机,从更深层意义来看,持续实施该政策将有助于美国解决部分社会问题,为其在未来保持经济领先地位提前创造有利条件。
美国劳动力结构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矛盾突出。根据美国制造商协会(NAM)2011年所做的统计:82%的制造商面临着严重的熟练工短缺问题,相当于给制造商增加了约20%的结构性成本;5%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大约相当于600 000个岗位因为没有合格的工人而闲置;制造业中有270万雇员已经达到或超过55岁,他们将在10年内退休,意即美国制造业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更加偏向服务类专业,而制造业所需要的数学、物理、工程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少,且这些服务类专业的学生一旦失业,转而进入制造业行业工作所需要的继续教育成本较高。因此,为了培养高生产率工人,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来支持工人的培训和再教育,例如《能源行业就业和退伍军人培训》,《劳动力投资法案》、《美国劳动力教育法案》等,其中《能源行业就业和退伍军人培训》已经在2010年10月13日通过而正式成为立法。
基础设施老化是美国社会面临的另一个长期问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美国的基础设施评级为“D”;美国的电网结构仍然使用二战后所建立框架;全国铁路系统也未升级。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且对未来美国企业保持国际竞争力将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奥巴马政府在《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就明确提出了要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更在2013年初提出了要增加基建设施建设投资。
因此从长期来看,政策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改善制约美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环境。
3. 美国重振制造业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1)现实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当生产力非常落后时,如何继续生存、保持种族的繁衍是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农业将成为社会的主要产业。当生产力逐渐发展,农耕技术进步,农业所需要的人口越来越少时,工厂手工业的扩张则开始引领社会的发展趋势。而现今国际社会中,随着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着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化的过程,其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虽然美国政府重振制造业政策重视提高创新程度,但其倡导制造业产业回流,这与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存在天然的矛盾。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公开批评过美国的政策,他认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当政者应当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考虑服务出口以及出口所需相应的技能,并据此来改善本国的教育体系。
(2)众所周知美国大部分行业的公会普遍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会对重振制造业政策的长期效果造成严重制约。一方面,重振制造业政策强调要通过建立创新研究机构以及再培训,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的就业岗位,但较高的生产率必然使得公会不断争取更高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在整体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劳动要素丰裕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普遍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随着单位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其熟练工人替代美国高成本的熟练工人必将成为未来趋势。因此,重振制造业政策创造就业的目标在长期来看可能收效甚微。
六、 分析结论
国家经济政策事关重大,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深刻理解国内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站在宏观的角度从整体上考虑全盘布局,才能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实现国家良性永续的经济发展。
综合重振制造业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趋势分析结果,本文认为:(1)该政策达到了局部政策目标,阶段性的促进了就业和生产,但其提高美国整体创新程度的政策效果不明显;(2)美国具备实施重振制造业政策的条件,且政策有助于改善限制经济长期发展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美国政府继续推行该政策的动力十分充足;(3)重振制造业政策的具体措施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相矛盾,在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情况下,虽然政策有助于提高创新程度和增加就业,但长期政策效果可能持续趋弱,政策本身的可持续性十分有限。
七、 政策建议
1. 改善制造业工人劳动环境,保障制造业工人合法权利。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劳动环境从总体上看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大量制造业工人需要在特殊环境下工作,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有毒有害气体污染、辐射污染等环境,为保证工人的健康,企业需要在安全卫生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是,许多企业往往在安全设施、职业安全培训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特殊环境制造业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较大。要想培养大量高生产率熟练工人,就必须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保证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同时,应充分发挥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
2.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保证制造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科研机构,建议提高对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经费补贴,为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主选题、自主研发的创造性。针对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尊重企业对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能从创新中获利。对基础性较强且距离市场应用较远的技术开发,政府应当主导投资;反之,则可以采取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方式进行。
另外,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参与到企业的研发活动中来,在大学内为企业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办公室,处理学校与企业合作中知识产权及利益分享问题。还可以考虑为校企合作提供优惠贷款或风险投资,使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市场资源在互利氛围下顺利结合。
3. 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得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更可以吸引海外的优秀人才。建议完善相关政策以引导和支持国内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1)放宽国内关于并购的审批限额,简化审批程序;(2)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应增加境外投资的用汇额度,并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相应金融支持,积极拓宽服务外包企业海外并购多元化融资渠道;(3)加强服务环节,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海外投资并购信息,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关于国外投资环境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相关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向晨.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动向及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12,(7).
2. 唐志良,刘建江.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国际商务,2012,(4).
3. 杨长.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我国可能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国际贸易,2011,(2).
4. 蒋钦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美国重振制造业框架比较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2,(1).
5. Bougheas, S. and Riezman, R.Trad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Journal of Intern- ational Economics,2007,73 (2):421-433.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20133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2013年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阶段性成果。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5
一、世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斯密从其分工理论出发,探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一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传统的国际制造业分工表现为发达国家将加快把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发展自己的最大比较优势,攫取最大的比较利益。如在东亚地区,传统的分工格局是日本将国内进入衰退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纺织、服装。80年代的家用电器等)先后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然后再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的经济、产业各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行发展格局和产业分工格局。
但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国际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相应地。一国的竞争优势也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体现为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服装设计环节)。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制造业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也只有融入某一价值链并在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二、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健全、完备的产业体系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的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上游到下游到中间,我们都有一整套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不具备的。我们可以在东部地区形成最佳的制造业的基地。我们也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很有潜力的制造业基地,因为无论是东部还是在中西部,我们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素质良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另外,从人口调查数据看,我国高中和大学入学率近年来提升很快,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观。这必将使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且更为重要得是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一名工程师的月平均工资约为5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东京工程师月工资的1/10左右;国内制造业工厂月平均工资约为220美元,而在日本高达3,000美元左右。许多企业试图通过生产基地的转移,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以获取最大经营利润。如日本东芝公司近期已把数字电视市场厂迁至大连,劳动成本因此比原来降低了80%-90%,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优势得到加强。
3.迅速扩张、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国内市场
我国是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调整中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加上人口总量巨大,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制造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4.某些行业和企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或集团,先是与国外著名产品制造商结盟,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借助于本土化的创新过程,逐步营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品牌,并且已具备了很高的生产技术能力,形成了值得重视的国际竞争优势。如海尔集团走出国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家电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成功进入世界家电十强行列。
三、利用竞争优势,参与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对参与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这一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
1.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成本主导型加工业
这是劳动力成本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优势比较突出、但自主研发能力和自我品牌实力相对薄弱的制造企业的现实选择。我们不能由于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加工制造环节是我们的现实优势,是我们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条的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实现与国外的产业对接,吸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必要途径。考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成长历程,也都是从加工组装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产体系,而后再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向较高层次递进的,这一点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
2.积极争取进入国际分工的上游环节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范文6
尼自由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
据我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官员介绍,尼自由区的投资主体既有联邦政府、州政府,又有私营企业,也有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主要分为七类:以仓储、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园区;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出口加工区;以高科技和创新产业为主的科技工业园;以多种产业均可入驻为特点的经济开发区;以零售、旅游、娱乐产业为主的旅游度假区;以提供物流和转口运输服务为主的物流中心;以提供免税仓储和转运服务为主的保税仓库或自由港。
截至目前,经尼政府主管部门“尼日利亚出口加工区管理局(NEPZA)”批准的自由区共有23个,已运营的有9个。正式运营的自由区主要有卡拉巴(Calabar)自贸园区、卡诺(Kano)自贸园区、奥尼(Onne)石油天然气自贸园区等。此外,提纳帕(Tinapa)旅游商业自由区即将正式投入运营。尼南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多数自由区分布在尼南部几个州,而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分布较少。
我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认为,尼自由区相对尼境内其他地方有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好的设施条件,企业在自由区内投资兴业可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尤其是税收减免、一站式审批、中方员工易获工作许可等对企业十分有利。
制造业较为集中地卡拉巴自贸园区
卡拉巴自贸园区位于尼十字河州首府卡拉巴市,是尼第一个自由区,由尼联邦政府投资兴建。园区占地220公顷,1992年获批建设,2001年正式投入运营。园区的最初定位以贸易、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自由区。其中,制造业比重最大,区内多数为制造业企业,这与尼国内制造业落后的形势相适应。园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卡拉巴自由港码头,离卡拉巴机场不到3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园区的配套设施管理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园区管理局负责园区行政管理以及协调入园企业与外包服务公司的关系,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较高。
经过近10年的经营,卡拉巴自贸园区现成为尼最成功的自由区。现有36家企业,主要来自中国、尼日利亚、印度、黎巴嫩、意大利等国家。我国开元国际电器公司、宝耀钢铁厂、越美纺织园等多家企业在此经营,反响较好。
提纳帕旅游商业自由区重点吸引商贸、旅游企业投资
提纳帕旅游商业自由区与卡拉巴自贸园区相距仅10分钟车程。该园区由卡拉巴州政府与尼私营投资者合作开发。园区于2004年获批,2009年基本建设成形,即将投入运营。园区面积265公顷,拟吸引美国、欧洲、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入驻。
提纳帕自由区借鉴迪拜崛起的部分做法,在传统的自由区产业定位基础上增加商贸和旅游产业,是目前尼自由区中唯一一个可入驻个人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园区。该园区集贸易、制造业、服务业、商业、旅游业于一身,力争打造成西非的迪拜、商品的免税港、旅游购物的天堂。园区除提供15600平方米货物仓库、企业经营用地和厂房等传统自由区具有的设施条件外,还预建10000平方米商场,以及娱乐、酒店、景观花园等设施,甚至将电影制片公司和影院引入园区,创办尼日利亚的“好莱坞”。园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街道整洁,建筑优美。除提供普通自由区的优惠政策外,该园区还享有:外国人来园区休闲度假无须办理签证;园区内经营零售商业,同样享受其他企业的免税待遇;在区内购买个人消费品无须缴纳关税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