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1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呼吸内科疾病较多,患者常出现肺部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常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1]。且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以期减少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护理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中关于各类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无严重肺部疾病;均无呼吸衰竭症状;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35:33,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1.4±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7.4±1.6)个月。按入院编号从68例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①科室护士长、专科护士、病区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对科室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室常见病护理培训。②针对科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③意外事故防范: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饮水实验,并根据患者实际吞咽功能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必要时采取鼻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基础知识宣教;及时指导患者痰,辅助患者更换,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辅助痰;及时检查患者引流管及相关插管状况,保证固定稳固;对于存在躁动患者,必要时可使用束肢带和床栏辅助治疗;对于存在窒息高风险患者,需进行严密监护,并准备吸引装置[2]。④操作规范,护理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实施护理过程,严密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者给药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并注意用药方式的规范性,当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3]。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在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3.5±3.2)分与对照组(80.3±4.6)分相比明显较高,t=13.73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存在一定的呼吸系统疾病,因而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而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肌肉组织及结缔组织功能减退,因而常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引起误吸,进而引起感染。且部分患者痰无力,常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老年患者肢体控制能力下降,常出现行动不稳状况,导致患者易出现摔伤[4]。部分患者治疗期间易出现躁动,导致夜间坠床。呼吸内容患者病情较重,常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辅助患者呼吸,留置尿道管、胃管等辅助患者日常生活,导管固定不当或患者动作不当,易导致脱管、导管堵塞等[5]。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采用针对性护理前,护理小组对科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不良事件对策,从而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状况。且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实施护理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视,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6]。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实施护理,有效保证了护理有效性和标准化,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因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患者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临床上呼吸内科中安全隐患较多,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将其作为呼吸内科患者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护理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金珠凤.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84-85.

[2]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2):778-779.

[3]王玉洁,曲红,王幕鹏,等.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6):4587-4588.

[4]岳艳玲,殷波涛.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09):30-32.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2

1护理风险与呼吸内科护理风险

1.1护理风险管理

所谓的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医疗单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序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为了进一步降低因护理带来的事故和差错,从而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不受客观因数所威胁,因此必须对护理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出台相应的防范手段,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1.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

常见的护理系统疾病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还有病发较急的疾病,诸如气胸、胸腔积液等。由于呼吸类疾病直接与人们的呼吸系统相连,因此呼吸疾病对人身有着较大的危害,也就对护理疾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也就意味着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需要将护理工作的整个流程看成一个整体,进而对可能产生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从而根据结果制定科学的对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

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呼吸疾病较为容易复发,并且患者呈现较强的痛苦感,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之中,往往会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着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呼吸疾病不但要求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还应当得到良好的护理,而护理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一定风险的过程。

2.1护理人员存在的风险

在护理人员方面,主要存在三种风险:既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护理人员业务不专、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2.1.1护理人员自身职业因素

在呼吸内科之中,很多护理人员要参与到各类呼吸疾病的治疗之中,尤其是重症呼吸患者,一些重症呼吸患者可能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一些疾病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例如肝炎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之中,护理人员也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等,如果护理人员对自身的保护不好,那么很容易受到感染,而自身感染后如在去护理其他呼吸患者,那么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1.2护理人员业务不专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说,护理本身是一项充满着实践性与科学性的工作,而护理对象又是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因此在护理之中难免会因一些因素需要采用医疗紧急措施,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业务不熟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仪器操作不当等行为,很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尤其是呼吸内科。例如在呼吸疾病的护理之中,口腔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之中没有进行无菌处理,没有及时更换吸痰管,那么就很容易给患者的呼吸道带来一定的隐患。

2.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差

呼吸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因此患者也就相对较多,较多的患者带来的是较多的护理工作,这时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忽视风险的存在。例如,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记录不全面等。

2.2护理制度的不完善

在呼吸疾病之中,患者对空气有较高的要求,新鲜的空气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病房的空气流通状况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多数护理人员的思想之中,窗户的开关以及室内的卫生状况是需要患者亲属进行处理的,而不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这种护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所在。另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繁忙,这也决定了护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时间,一些呼吸内科护理新人通常没有经过培训,只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在工作中进行学习,这种制度不但增加了老人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教学氛围,新人也缺少学习环境,进而造成护理工作形成风险。

3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3.1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疗单位应当针对护理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通过聘请知名医师进行讲座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树立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另外医疗单位还应当开设一对一的带新活动,通过老人护理经验的传输,进一步提升新人的护理能力以及风险意识。

3.2建立有效的科室护理制度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本院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常见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照组50例。无明显突发症状和体征。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措施,其中干预组强化和加强了24h不间断进行观察,并对出现突发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进行呼吸机、吸氧等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病情体征恢复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血气分析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进行强化24h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体征和病情恢复和精神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进行1个月的强化24h不间断的护理措施,护理中出现3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患者,立即进行呼吸机和吸氧后,病情稳定。干预组pH值改善,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强化24h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经过1个月连续实施干预护理后,患者病情、体征恢复较好,精神面貌良好。

3 讨论

3.1 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由于常伴活动后气促、胸闷,运动能力差,反应慢等特点,日常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

因此病房内、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无积水,床边设立相应护栏,上、下楼梯,外出散步应有医护人员或家人陪伴和扶持。发作时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低脂、低胆固醇食物,戒烟、酒。改善环境卫生,防止大气污染、戒烟。气温骤变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可试用凉水洗面,每天用0.9%NaCl溶液含漱3次,常用清水洗鼻腔,保持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水果,注意饮水量。注意观察呼吸与脉搏的频率与节律,痰的颜色与性质变化,发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如不愿早起、呼吸急促等都说明病情在变化,要引起重视。

3.2 缓解期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期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应采取一定措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易患感冒患者应经常鼓励其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运动,增加有效通气量。

3.3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护理

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护理应鼓励患者多咳嗽,多变动,定期翻身、拍背,呼吸困难者取半坐位。一般以侧卧或半侧卧为宜。加强观察脉膊、血压、呼吸变化,尤其脉率与心律的变化及意识等。准备好急救药、除颤器与起搏器以有效配合抢救;注意合并症如肺栓塞有末稍疼痛发生;观察药物副作用,奎尼丁中毒可引起血压显著下降,如有室性异位心律应立即停药。注意有无奎尼丁类药过敏史。当呼吸道受吸烟、大气污染、过敏、寒冷、感染等因素影响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分泌物聚积时,易继发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积极开展积极有效的日常护理,可降低肺炎、肺气肿、肿心病的发病率。

3.4 心理问题

由于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人院后多有烦躁、失望、恐惧等心理,护理工作者应做好安慰、懈释、劝导工作。且呼吸内科患者多为年老体质衰弱、反复发作,常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情绪低落,有的则因得不到家庭温暖,感到孤独,有的则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悲观失望,常常出现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对这种患者,我们就要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介绍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促进疾病好转。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目的是降低患者机能不全(气短的控制)、减少残障状况(焦虑和抑郁),增进其心理应对策略。通过为患者排忧解难,患者便会信赖护理人员,并让患者感到周围充满温暖,进而在精心修养之时,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 总结

通过对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成功的救治患者。同时重视恢复期的全面综合护理,加强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慧珠.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6(11):129-132.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4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猝死病例11例,将其死亡原因做以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结果:11例患者死亡原因为:肺栓塞猝死2例;心源性猝死4例;呼吸衰竭死亡4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

结论:护理人员在对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时,要加强晨间的观察与护理,密切注意患者肺部与心脏的体征变化,规避诱发患者猝死因素,减少死亡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措施猝死因素防范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27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31-02

猝死是指患者在病情稳定或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情况下,因体内潜在性机能或器质性病变发生突然改变,致使患者发生意料之外的死亡[1]。目前,对猝死时间界定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1小时内死亡是猝死标准[2]。引发猝死的病因有:冠心病;动脉瘤破裂;肺栓塞;坏死性胰腺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猝死诱因有:情绪激动;饱餐;劳累等。猝死易发时间为:冬未春初;凌晨或上午。本文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猝死病例11例,将其死亡原因做以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有效降低猝死的发生率,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猝死病例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在43―82岁,平均年龄为69.4±3.7岁。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脑出血3例;脑梗塞6例;脑动脉瘤2例。患者合并疾病有:冠心病4例;高血压7例;糖尿前病1例;肺心病2例。患者死亡原因为:肺栓塞猝死2例;心源性猝死4例;呼吸衰竭死亡4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患者猝死前表现有:紫绀、呼吸困难3例;呼吸不规则2例;睡眠中死亡2例;活动时昏倒死亡1例;抽搐3例。

1.2护理对策。①对高危患者应加强风险评估,及时给予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头部MRA等检测,对患者病情发展,护理人员应做到心中有数。筛选出猝死的高危患者,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猝死发生机率。②加强病情观察:第一,对脑卒中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头痛等情况,若有脑疝症状时,要立即汇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第二,对未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要密切观察其血压变化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要避免用力咳嗽、排便、屏气及情绪激动等,防止动脉瘤破裂[3]。第三,对合并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密切观察其心电图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不论是否伴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等,均要立即汇报医生,及时给予处置,避免脑心综合征的发生。③呼吸道管理。第一,脑卒中患者多数存在吞咽困难症状,在护理中,应选择流质性食物,以较慢速度喂食,必要时可给予鼻饲进食。第二,对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要加强呼吸系统监测,定期给予行血气分析,若有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能给予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辅助呼吸治疗。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一,对长期卧床患者,要指导患者家属给予腿部按摩并协助患者进行腿部功能训练,避免血栓形成。第二,指导患者适量饮水,多饮水能够增加机体循环血量,加快血流的速度,预防形成血栓。第三,减少下肢静脉穿刺次数,避免下肢静脉损伤,对患者下肢要给予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若患者已形成血栓,要禁止按摩,指导患者穿用弹力袜,预防栓子脱落。⑤加强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向患者讲解猝死发生原因及症状表现等,告知患者若感觉有不适时,要及时反映,以便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

2讨论

目前,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临床猝死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4]。笔者认为,为了降低临床猝死发生机率,在护理中我们应规避引发猝死的诱因。①心源性猝死:由于脑血管患者多数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致使心肌发生缺血性损害,再加之卒中导致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症状,增加了病情恶化的机率[5],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密切注意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尤其对心电图检测有异常表现患者,要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避免心源性猝死发生。②肺栓塞:本组发生肺栓塞猝死2例,其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其血液瘀滞有关,因此在护理中我们要加强患者功能训练指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③呼吸衰竭:脑卒中患者多数存在呕吐、吞咽困难症状,易发生误吸,引发窒息症状,所以在护理中,应加强基础护理与呼吸道管理,避免患者因窒息而发生猝死。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对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时,要加强晨间的观察与护理,密切注意患者肺部与心脏的体征变化,规避诱发患者猝死因素,减少死亡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仲子轩.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24―25

[2]仲子轩.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7):36―38

[3]昌杰.26例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J].医学信息,2013,(14):1021―1022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09-0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中出现各种各样先进的器械,更多的介入性器械投入使用【1】,呼吸内科的感染比例成年增加。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的机能逐渐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逐年下降,使老年人极易引发呼吸内科的感染。此外,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也是造成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2】。逐渐升高的呼吸内科感染患病率以及死亡率引起医学界的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分析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易感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对110例呼吸内科老年感染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探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间就诊的患有呼吸内科感染的老年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58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67±4.5)岁。入选患者均确诊为感染疾病。

1.2 方法 对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探讨,患者的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共同探讨引起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包括患者的痰培养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据录入SPSS 13.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易感因素。

2 结果

2.1 感染的类型。在110例患者中,呼吸系统的感染最多,有85例,占77.3%;泌尿系统感染有11例,占10.0%;消化系统感染有9例,占8.2%;其他系统感染有5例,占4.5%。

2.2 痰培养结果。89例培养为革兰氏阴性菌,占80.9%;13例培养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菌,占11.8%;8例培养结果为真菌,占7.3%。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疾病方面的因素。大多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都患有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或者存在其他老年疾病,极大影响患者的免疫水平,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患者长时间使用广谱类抗生素使患者的机体敏感菌株被抑制,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3】。

3.1.2 心理因素。老年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社会人群,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紧张的情绪。在出现呼吸感染后,病情往往复杂反复,并且伴随咳嗽、咳痰或者胸痛等一系列的表现。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紧张、恐惧以及焦虑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呈现恶化,影响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治疗效果。有些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产生孤独恐惧感,甚至会抗拒临床中医护人员的治疗以及护理,不能进行积极的配合,增加患者感染呼吸内科感染的几率,加大了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难度。

3.1.3 环境因素。老年患者在入院后往往会许多有家属探视或者进行陪护,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空气的污染。除此之外,同一病室的患者往往患病类型相似,患者之间的飞沫传播很难避免,容易导致患者的机体的反复感染的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有些病房的管理不佳,呼吸器械易污染,尤其是与气道有关的操作,增加了患者真菌感染的几率【4】。

3.2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的预防措施

3.2.1 加强病房的制度管理。对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宣教。患者住院期间要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卫生以及环境的安静,进行定期消毒。严格执行家属探视制度,规定探视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避免污染空气以及交叉感染的发生,减少诱发因素。可以适时的结合中医的养生方法进行宣教。

3.2.2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疏导。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孤独无助感,加上病情的反复,咳嗽胸痛的发生,更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焦躁、恐惧的心理反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随时了解患者的想法以及担心的内容,积极帮助患者进行解决。让患者保持心情的舒畅,怀着积极的心态应对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息,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2.3 合理应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患者的自身内部菌群的失调,产生细菌的耐药性,降低药物敏感度。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应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如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润肺止咳制剂、肺炎合剂以及抗敏合剂等中药物。可以选用适量的活血化瘀的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这些中药的使用和治疗方式的改进能够降低患者的抗生素的副作用,避免了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而导致的患者的免疫能力的下降,增加患病率。除此之外,在必要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使用制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盲目应用广谱的抗生素,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情况[5]。

通过本研究表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主要的类型是呼吸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规范用药管理制度,增加患者心理护理以及辅助治疗,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呼吸感染的发病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才好,刘江爱,冯丽娟.130例院内肺部感染病人易感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4):91-92.

[2] 陈晓英.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9, 33 (12):906-907.

[3] 曹淑钧,房玉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0,6(5):171-173.

呼吸内科护理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6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污染也变得愈发严重,导致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对人们的工作及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患有呼吸内科重症的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的能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7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研究探讨适合该疾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我i小红男35例,女37例,年龄24~80岁,平均(48.2±1.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失,呼吸通畅,身体各项指标有较大程度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消失,呼吸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在一个稳定状态,身体各项指标得到一定的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消失,呼吸困难症状较严重,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严重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4%,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心理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疾病一般均能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及恐惧的情绪。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真心为患者着想的思想,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向患者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要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注意与患者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心声,致力于为患者排忧解难,获取患者信赖,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治愈率。

3.2生命体征监测

由于疾病的干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一系列的生命体征,对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缓解患者痛苦,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情况,并定时做好数据记录,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3.3氧疗护理

呼吸困难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容易出现休克症状,严重的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氧疗护理,在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缺氧症状时,或者是表现出呼吸困难的情况时给予其合理的吸氧治疗,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方法供氧。氧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正确的使用气雾剂,为避免感染尤其要注意消毒处理。

3.4机械通气护理

保证患者气道畅通无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气道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是否有分泌物在气道内存在,如存在要及时清理。在吸氧过程中,要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吸氧,避免损伤到黏膜。合理湿化处理患者的气道,使气道保持净化,有效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