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18—02
Hemorrhage of the stomach,duodenal ulcer and Nursing
SHI Dao—yu
Shuangliu County,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Shuangliu 61021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omach,duodenal ulcer bleeding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care.Methods 108 c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he stomach,duodenal ulcer bleeding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for routine care measur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care coupled with care on the basis of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than control group patients,shorter hospital stay,low complication rate,ulcer healing in good condition.Th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Stomach,duodenal ulcer;Bleeding;Care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是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的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黑便,呕血常伴有恶心,便血前后常出现乏力、心悸、头晕,严重者出现晕厥。没有遵医嘱服药,及时胃镜复查,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引起出血的反复发作。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6月,对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采取了出院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4月到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了10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37.2±3.8岁。将10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溃疡出血点周围,分点注射无水酒精和1:10000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止血。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注意保暖;患者应在床上大、小便,以防摔倒或活动而加重出血;常规的引流管护理、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注意患者的主诉,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规宣教,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1.3.2 实验组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到人性化、个性化护理。
1.3.2.1 心理护理 发病急和来势凶猛常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紧张、烦躁的心理。持续的精神紧张和忧虑,长期脑力活动而缺乏适当的休息,与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着一定的关系[1]。故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安慰和支持患者,解除患者的焦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1.3.2.2 环境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宜,并且适当通风。发病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给患者使用镇静剂。
1.3.2.3 饮食护理 术后应禁食8h,遵医嘱适当补液。饮食不当是导致术后出血的一大原因。禁食结束后,给予温凉流食2—3d,帮助患者逐渐过度到正常溃疡病的饮食[2]。宜进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限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和过热,忌粗糙、生硬、富含纤维素、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以防损伤食道和胃肠道的黏膜。
1.3.2.4 预防并发症 治疗后的再出血是很危险的,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术后,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是否有呕血的征象,观察大便的颜色及性质。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脉搏、脉压差、血压。观察病人的精神及神智变化,聆听病人的主诉,看是否有头晕、口渴、出冷汗的症状。观察患者的肢端温度、皮肤及甲床的颜色是否发生改变。
1.3.2.5 健康指导 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当出现早期出血征象时,知道如何应对。出现呕血和黑便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活动和不良刺激,暂时禁食,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禁食的重要性。②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劳逸结合。③戒烟戒酒,避免禁食刺激性的食物,以防诱发出血。④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禁止乱用药,定期复查。
1.4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情况,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当p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p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2.2 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5—12个月的随访,发现共有54例患者溃疡痊愈,其中实验组43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p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3 分 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是一种身心疾病,使患者的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到不适。其病因有很多,如吸烟、应激反应、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等客观因素,此外,也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变等主观因素。通过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病因调查发现,有一大部分的患者有心理诱发因素,其中有家庭生活不和谐、学习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受挫等等,身心得不到良好的调节,诱发疾病。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可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缺氧缺血,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粘液分泌不足,导致黏膜遭受破坏[3]。常规护理比较偏重于对客观病因的治疗,而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心理精神等因素的纠正,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乐观的心态,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如疾病的诱因、发生及发展,使其了解到长期坚持治疗及遵从医嘱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医院复查,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病因复杂,复发率高的疾病。护理干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从生理上、心理上、近期、远期全面科学地综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廖如意,罗宁.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156.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 心电监护;上消化道出血;实用价值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最有价值的指标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而周围循环衰竭又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应将周围循环衰竭状态的有关监测放在首位, 并以此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作者就心电监护下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急诊观察病例, 男性22例, 女性20例, 年龄55~87岁, 平均62.2岁。均因呕血、黑便、血便来院。
1. 2 疾病种类 肝硬化门脉高压15例,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 肝癌3例, 糜烂性胃炎2例, 长时间服用非类固醇类激素消炎药(NSAIDS)2例, 平滑肌瘤3例, 胃癌癌并出血2例, 食管-胃底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1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 既往重要病史冠心病、高心病、糖尿病32例。
1. 3 诊断标准 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呕血和便血, 大出血失血量(500~1000 ml/d), 黑便(600~1200 ml/d);伴低血压休克, 血压
1. 4 治疗及监护方法 患者分别静脉给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抗酸剂。止血方案给予垂体后叶素50 U+酚妥拉明20 mg+50%GS 40 ml/iv持续静脉滴注0.2~0.4 U/min;尚需注意其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副作用。本组并发心血管与用药无关。输血患者配合内镜下去甲基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喷洒凝血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及高频电凝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抢救。
2 结果
入院时只有4例窦性心律。病程中42例患者全部观察到心电异常变化, 其心电变化随病程呈时段性多样性, 其中检测到的心电变化及血液检测指标如下:①节律异常变化;②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束支阻滞、室上速、房颤、窦速伴频发室性早搏, 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③缓慢心律失常, 窦缓、A-VBⅡ°~Ⅰ、Ⅲ°, 窦性静止、结性逸波心律;④S-T段异常, 可见有ST段压低抬高、平直延长、U波、TU融合、T波倒置或平坦。坏死波形9例, 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例, 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1例,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例,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9例心肌缺血心梗患者, 血清肌钙蛋白阳性, 心肌酶谱增高:肌酸激酶(CK)485~1685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5~368 U/L, 乳酸脱氢酶(LDH)220~976 U/L, 羟丁酸脱氢酶(HBDH)152~708 U/L。
出血量与心电变化相关性显示:500 ml中度出血, 出血前半数以上患者(38例)心电出现异常表现, (心动过速HR120次/min、室上速、频发室早)。严重出血者, 出血量>1000 ml者, 几乎全部都出现心电异常(心动过速、室上速、房颤、偶发或频发室早)。5例发生意外, 其中2例途中发生室颤, 5例治疗中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3 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所发生的心电异常变化、心肌缺血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2]:①由于血容量的急剧减少, 神经体液的调节障碍, 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②同时失血性休克所致全身应激反应,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释放儿茶酚胺, 经神经体液代偿机制引起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增加及心肌耗氧量增加, 代偿性血压升高;③交感神经兴奋时, 体内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升高, 致使冠脉收缩、痉挛, 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④内皮细胞功能对冠脉痉挛和心肌缺血起重要作用, 如内皮细胞受损5-HT、TXA2对平滑肌细胞具有收缩作用, 导致冠脉痉挛;⑤大量出血激发机体内在的凝血系统, 使凝血酶活性升高, 血液黏稠, 易促发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从而促进AMI的发生;⑥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血红蛋白减少, 血液携氧能力减低, 使心肌细胞缺氧, 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
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心电异常的治疗, 主要取决与心律失常的类型, 发现时间的早晚, 是否得到及时处理。一般情况下首要的是迅速补充血容量, 特别是严重失血的患者, 并适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情况可有明显改善[3]。但是由于缺血缺氧, 无氧代谢加强组织可能处于酸血状态, 对有些药物可能不敏感。只要血容量得到及时补充患者心律失常即可得到控制。
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处理颇为棘手, 两者在治疗上是有矛盾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主要是溶栓及抗凝, 而消化道出血则完全不同;一般止血药由于易致血小板凝集, 易形成冠状动脉内血栓, 对合并心肌梗塞者应慎用。
综上所述, 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时, 除了要观察呕血、便血及生命体征外, 作者认为还要及时检测心电变化, 特别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时, 要警惕或及早发现严重心律失常, 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必要时应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变化, 及时检测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 减少误诊或漏诊,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黄文伦,陈寿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10,23(14):2089.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护士资格考试;护理;策略
本文为河北省教师学会课题(课题号:JJS2010--055)相关论文
进入21世纪护士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GLEN,我国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每年举行一次,而2009年报名范围发生了变化:在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考试了,而且考试由两年滚动通过改为一年通过,使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这项全国性的考试成为护生进入卫生职业队伍的准入证,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从业资格和法律效应。而其考试范围的改革更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为护理人员的资格获得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院要发展必须靠教学质量,而护士资格证考试在在校生中进行,正是考验教学水平,做好社会宣传的最好途径,也是在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本课题期望了解近两年初级护士考试各个科目的过线情况及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想法和复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今后考生的过线率并为今后的考试辅导提供事实依据。尤其是研究资格考试改革对在校护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为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安排具有指导意义。
一、护士资格考试各个科目的过线情况统计
1.对象和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0年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学生。采用历史性研究方法,对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611名全体大专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见表1~2)
表1:2009、2010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通过情况
表2:2009、2010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4个科目通过情况[n(%)]
从表1、表2可看出两个特点:一、是由于人们对考试的重视,过线率显著提高;二、是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这两项过线率低,特别是基础知识最低。
二、问卷调查
1.对象和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0年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学生。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在报考初级护士资格考试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向其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11份,回收有效问卷611份,有效回收率100%,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
2.结果
(1)100%的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都做过模拟题或看过相关辅导资料,说明学生都很重视考试。
(2)2009届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均未参加考前辅导班,因为学院未举办这类辅导班,院外辅导班也很少;2010届学生考前有1.3%的学生参加了考前辅导班。且参加辅导班的42名学生(36名过线,过线率为85.7%)的过线率高于未参加辅导班的281名学生(229名通过,过线率为81.5%)的过线率。
(3)参加考试之前感到紧张的学生2009年占97.6%,2010年占96.6%,说明学生普遍有考前紧张,需要进一步的心理疏导。
(4)我国是一个传统观念很强的的国家,无论经济状况如何,绝大多数家庭其独生子女均视为掌上明珠,成为几代人呵护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怕苦怕累、娇生惯养成为这类学生的通病。我校生源进入独生子女高峰期,本次调查中,在未过线的学生中,2009年独生子女占76.7%,2010年独生子女占74.1%,均较高。
(5)本次调查中,在过线的437名学生中,农村学生过线率为79.4%,明显高于城镇学生的53.1%。可以说明农村学生成绩优于城镇学生。
三、讨论与策略
护理工作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护士对其执业能力负有法律责任。对护士进行严格的考试,注册制度是一种国际惯例,如美国CGFNS国际护士注册考试等考试在国际上40多个国家开设考点。我国从1994年开始了护士执业考试(GLEN),这对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工作安全,巩固护理教育成果,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度起护士执业考试与护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轨。我国护士资格考试报考条件:(1)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护理专业设置评审合格的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证书;(2)获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护理专业专科毕业证;(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境外中等或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证和护士执业执照,其中外国人应当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的汉语水平考试合格证明,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中见习3个月以上。2009年报名范围发生了变化:在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考试了,而且考试由两年滚动通过改为一年通过,使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这项全国性的考试,成为护生进入卫生职业队伍的准入证,具有从业资格和法律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考试范围的改革更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为护理人员的资格获得提出了更高要求。
初级护士专业资格考试分为4场4个科目,即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其中前3个科目内容又包括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知识,内、外科知识各占35%,妇、儿科知识各占15%;专业实践能力均为护理学基础知识。但不管是哪一个科目没通过,都不能拿到初级护士执业资格证[2]。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涵盖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专业知识主要内容涵盖常用实验室检查,X线等辅助检查,一些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专业知识主要内容涵盖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发症、护理;技能操作主要指专业实践能力,其主要内容涵盖护理学基础知识的有关理论与操作。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过线率低,特别是基础知识最低。说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往往只重视实践和动手机会,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再提高。因此在临床实习期间要教育他们改变重临床、轻基础的观念,注意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双向渗透,结合“三基”训练,通过临床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答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学科界限,并通过考试或自测形式,对所学医学基础理论有一个巩固和再认识的过程,以此来实现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扎实、打牢理论根基。
护士资格考试内容涉及面广,只有全面复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内、外、妇、儿等科的知识才能考出好成绩。考生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考试,必须端正态度、全面复习知识:既要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理论的学习;既要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又不能忽视护理学基础理论。学校在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任不能忽视他们的理论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不要错误地认为考生毕业及资格考试没有直接的考试科目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另外考生在学校学习及实习后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掌握差的基础和相关知识,应肯下功夫、多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学生过线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而独生子女低于普遍过线率,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城镇学生和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怕苦怕累、娇生惯养,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为改变生活环境而学习的愿望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因而影响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其热爱护理事业,主动学习护理知识,提高资格考试的提高率,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准备有效的“敲门砖”。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考前培训能够明显提高过线率。增加考前培训、进行集中、系统的复习对学生考前知识的查漏补缺是效果显著的一种好方法。考前培训,可以保证考前学习的时间,尤其对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实习工作繁忙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有组织的形式帮助他们系统地完成复习任务、保证复习的成效。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考前培训,当然培训的教师、教材和内容选择都应该做到有针对性,高效率。我们2010年的做法是根据全国卫生专业资格考试护理学考试大纲,充分利用全国护理学卫生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权威院校编写的模拟试题,指定各科有经验并参加了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师资培训的教师讲解相关内容,课时培训方式以集中讲解为主,针对全国护士资格考试涉及知识面广、重视基础理论的特点,根据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授课,详细地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并依照授课内容及复习进度定期安排考试。参考资料也显示随时了解学生对本阶段复习内容的掌握以及教与学之间的配合,授课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问,可以有效提高过线率[3]。
另外,还应该在考试之前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学生应试前的紧张情绪,做到心情轻松、准备充分的参加考试,从而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
日前,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最新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和科目均有较大变动,考试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改革后的考试内容主要按照各个系统进行编写,打破了原有的内、外、妇、儿基础护理学的分类方法,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等学科,并且增加了疾病的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等板块,说明护士资格考试在不断地随着现代护理观念而改变,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应该不断地跟随职业的需求而改变,才能使学生考试通过率提高,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护理职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4-227.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4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近几年,我市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与岗位要求表现出一定差距。通过本次调查,目的是找出中职卫校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安排与临床实际需求的差距,以改进课程设置结构,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
以潍坊市14家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分管学生实习工作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老师为调查对象,并以医院为单元进行统计分析。本调查采用我校教务科自行设计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情况跟踪调查表》,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调查教学医院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中16个方面表现的评价;第二部分调查教学医院对中职卫校教学改革的建议,第三部分调查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及其他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合格问卷261份。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评价最高,评价最差的是“应变能力”和“专科护理操作水平”;“主动学习精神”、“病人安全保护意识”评价也较差。二级医院对学生评价各项指标均好于三级医院,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各教学医院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基本一致,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护理人文素养、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临床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急救护理、护理安全教育、护理管理、心理护理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此外,还建议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认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临床护理工作环境需求基本相适应;“在校期间对护士进行分方向培养”方面得到了医院的普遍欢迎。
调查结果对调整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向有重要参考意义。
表1为各教学医院级别及收回合格问卷数,其中三级医院5家,收回合格问卷92份,占35.25%;二级医院9家,收回合格问卷169份,占64.75%。统计是各教学医院对实习学生16个方面表现的评价,分别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劳动纪律、仪容仪表、人际关系、合作精神、医患沟通、关爱病人、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专科护理操作水平、病人安全保护意识、护士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主动学习精神。其中“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评价最高,“很好”、“较好”合计占93.87%;评价最差的是“应变能力”和“专科护理操作水平”,“很好”、“较好”两项合计均不足60%;“主动学习精神”方面,“较差”“很差”的比例达到了7.28%,“应变能力”“专科护理操作水平”“病人安全保护意识”评价“一般”“较差”“很差”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53%、40.61%、36.4%。二级医院对学生评价各项指标均好于三级医院,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统计各教学医院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各教学医院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基本一致,对所列出的职业道德教育、护理人文素养(含沟通、礼仪)、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临床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急救护理、护理安全教育、护理管理、心理护理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12个方面,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的均超过60%,其中急救护理的比例达到88.89%。
其他项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达到100%,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达到24.9%,“全国英语等级证书”的达到22.2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临床护理工作环境需求相适应情况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合计达到87.36%;护理专业实习生集中学习到课率“除请假外全勤”的达到61.3%,“少数学生偶有旷课”的达到35.63%;“在校期间对护士进行分方向培养”方面得到了医院的普遍欢迎,选择“有用,会优先考虑”的达81.99%。
四、对策与建议
1、我市中职护理专业应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中护士承担多种角色的需要。
2、加强护理专业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加强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要保障足够的学时,不可过度删减,并强调任课教师要重视每堂课的实际教学效率,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
4、加强“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提高考出率,毕业时就能持证上岗;加强计算机和英语教学,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中的广泛应用,以及适应国际化交流和合作的不断深入。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年轻护士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2-01
1首先要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一个具有高学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口才的带教老师和一个低学历,又不善言谈的老师带教出的学生考核成绩截然不同,所以带教老师必须是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师、主管护师担任,所以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继续教育,鼓励在职护士读夜大、电大、进修等途径,优化带教老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注重相关学科的学习。
2一对一带教
带教老师与新护士的一对一带教方法,使带教老师能够针对新护士的个人情况,结合整体带教计划有效落实操作训练,做到带与学、示教与训练,考核与讲评相结合,遇到问题随时讲解,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带教。在一个科室频繁更换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没有固定的带教老师会让新护士感到无所适从,感到迷茫,每个老师的带教方法及教育是各有千秋,频繁更换带教老师会让新护士很难掌握一个固定的逻辑思维,虽然在护理临床操作中,基本的护理操作程序是一样的,但是每个老师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固定一个带教老师是护士学习的开始,也为新护士完成学习任务起着保障作用。
3规范带教
新护士进入科室后,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骨干担任带教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和记录,了解熟悉本科工作流程,指导新护士应用护理知识,联系临床实践。在带教过程中,采用遇到问题随时提问、讲解的方法,让她们边操作边回忆所讲过的理论知识,达到强化记忆,并进一步给予规范,带教时把握重点和难点,对于机械操作如监护仪、洗胃机、温箱使用、血糖仪监测等做到放人不放眼,遇到危重病人抢救,安排如何现场学习,逐渐培养她们的临危不乱的工作能力,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抢救配合。
护士临床基础知识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c)-221-01
我院2002~2006年在对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注重开展临床与理论相结合,采取临床带教老师跟踪指导,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监控,取得了良好的带教效果。通过帮助实习护生将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整体素质和实习质量,现介绍如下:
1 护理查房的具体方式
1.1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查房
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共同指导,科护士长主持,护理带教老师深入指导,对分管的病人按护理程序要求从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进行。由护生汇报病历和护理计划,其内容:①收集的资料是否齐全,根据病情采取的护理计划是否得当,效果如何。②效果评价、护理小结、出院指导是否正确,并对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③检查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病情变化时应采取的措施,在抢救过程中与医生的配合能力,评价患者是否得到最佳的整体护理。
1.2以病例为引导的护理查房方式
带教老师先挑选典型病例,实习前讲解,由带教科护士长组织查房,查房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介绍临床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对中专护生采取病例汇报的方式,加强她们的医疗文书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由带教老师系统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主要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这种主动直观的学习模式易被护生接受,既能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带教方式由灌输式向诱导式转化。使每一位护生都能主动思考,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3以带教老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基础,带着问题进行的护理查房方式
科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共同商议提出问题,根据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的、能使护生在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利用新学的系统的临床护理知识,根据护理程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讨论,以达到各种护理知识的横向结合,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便血,在带教中针对如何区别各种原因引起的便血问题,从纵向到横向,基础知识到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讨论,达到带教目的[2]。
带着问题查房,根据科护士长提出的问题,查房时有目的地安排护生对问题分析、推理、讨论。
1.4以掌握一定的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性护理查房方式
护生的技术操作应在护士长指导下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代表性的护理技术和各专科护理通用技术作为带教查房内容,由高年资的护师做实际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边讲边练,反复操作,让护生在实际操作中全面进入护士角色。
2 护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
2.1主要问题
临床带教老师查房经验不足,理论讲解不够细致,查房方法的技巧未掌握好。查房讲解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引起护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过于理论化,不能有效地激励护生运用护理知识发现患者的护理问题。另外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3] 。
2.2控制好带教查房质量的方法
2.2.1注重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学习组织护理理论学习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根据护理学习计划进行临床护理带教,以达到让护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护理知识,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2.2.2实行护理质量讲评护理部、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设定质量评定标准,根据标准进行护理质量讲评。如:护生仪表、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基础理论、沟通的技巧、护理程序的应用、服务质量、护理表格书写能力等项评分。
2.2.3深入查房现场考核讲评由护理部、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参加护理查房评价,能够确保临床带教不流于形式,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与讲评有关的护理考核内容。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带教效果。
2.3 心理疏导对策
2.3.1 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带教老师可以介绍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荣誉感。
2.3.2 加强护理操作训练进行实体操作时,尽量选择易于成功的操作,逐步加大难度,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持成就感 。
2.3.3 鼓励与病人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教师面前演示后再面对患者;交流出现问题时,切忌与病人发生争吵;交流不顺利时,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交流时才有平和的心态。
通过临床带教方法的改革,使护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既达到了护生的临床实习目的,又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素质,为护生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做好了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准备,缩短了过渡期。
[参考文献]
[1]车丽娜. 谈护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培养[J].中华实用中西医药杂志,2003,4(1):333.
[2]车丽娜. 护生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华实用中西医药杂志,2003,4(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