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1
【关键词】快递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精细化;决策
近几年,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淘宝、卓越、一号店以及其他B2C网络商城的成熟运作,行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00家快递公司注册在案,而物流公司则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对快递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合理的、最优化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独特优势的制胜法宝。而快递物流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系统和各种规章制度,但常常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原因之一是欠缺精细化理念――未能将精细化概念充分融入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中。在此形势下,向财务管理要效益,积极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便成为快递物流企业改善经营现状、提升管理层次的有效之举。
1.更新传统思维定势束缚,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1.1应形成消灭一切物流浪费的现代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意识,即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认识到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不尽的。精细化并不需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把事情做得比别人更精细一些。从内部控制管理角度最大限度地需要全体从事快递物流工作的员工的参与,每个员工都要有精细化理念愿望和意识,并进行自我控制。另外,物流成本的发生不仅应由物流部门负责,也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部门,因此物流成本的降低还需要各部门能力合作,企业各部门管理者财务精细化意识的培养,并通过管理层的影响力影响企业人员日常行为,以确保从总成本角度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精细化分析,广泛利用模型和最优化手段对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做精细化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整个企业以支持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
1.2加强对快递企业隐性成本核算
在我国,快递物流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企业最多只是把运输成本核算、物料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核算、其他成本核算等对外支付费用进行核算,而占一定比重的隐性成本,如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回程空载成本、异地调货费用等成本基本不核算。有些企业即使核算隐性成本,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也就无法得出确切的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隐性物流成本具有机会成本特性,并且其分离核算方法十分复杂。物流企业核算每次启返程的空载隐性成本时可以根据运输的距离、工具、环节、费用和时间来确定。退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这些原因:重复运输、偷盗、缺少产品部件、定单输入出错、运输短少、产品过期和产品质量未达标等。而退货损失成本通常包括产品正常销售利润损失、运输成本和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坏等。对于这类隐性成本可采用调查和估算结合的方法进行核算。
2.完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精细化分析
精细化财务分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益物流体现了现代成本意识。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善尽美,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计和运作,不断地降低物流成本,追求零库存以及全面、高效、灵活、优质的服务。精细化管理物流的特点是对消灭物流浪费的无限追求。
2.1内部控制分析方法,从侧重技术方法到侧重行为动机着手
传统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侧重技术层面,很少涉及行为激励问题。技术方法固为重要,管理决策大多需要借助技术方法来实施。问题在于,管理实务上的大多难题不是产生于技术层面,而是产生于行为动机层面。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管理精细化意识及执行力对企业员工会有一种牵引力,然而,如果高层领导者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不强,物流现场的作业人员就会缺乏增强改善财务管理精细化意识和决心。当事人一旦意识到行为动机和有效激励的重要性,传统财务管理与分析的弱点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与技术导向的管理决策不同的是,行为导向管理决策并不关注技术层面上的择优,而是关注如何激励正确个体行为。激励管理者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与融资成本之和的最小化,这一激励问题源于现代企业中最严重的一种冲突――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控制系统则被用来解决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这种激励问题源于业务单元与企业整体(高层管理者)之间,以及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利益冲突。无论在公司治理还是组织架构层面,激励问题和利益冲突原因相当复杂,而财务原因通常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虽然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被人们广泛意识到,成本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薄弱领域。影响激励因素有很多,但决策权配置、业绩评价和奖酬体系是三个最基本因素。其中奖酬对于激励的作用来得更加直接和强烈。奖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金钱、股票选择权方式、提拔、绩效股方式、晋升、表彰、带薪休假等等。对于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目前主要是应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意识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每年在行业要举办十大财务精细化管理精英评选,但对于业绩排名较高的企业除了业绩排行榜外,对于由于精细化管理而取得成绩的,无论是媒体还是政府部门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奖励。可考虑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对企业管理层的符合性激励办法。
2.2加强网络结算中心管理,现实信息化的精细物流快递
利润左右现金流,现金流依托利润,利润既是企业现金流的补给源,也是隐瞒企业现金缺乏的罪魁祸首。所以,企业管理者在绩效财务分析评价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快递企业在扩张时一定要注意资金链的安全。快递企业扩张有自营网络模式、加盟网络模式、自营和加盟混合的网络模式三种。其中自营网络模式对资金链的稳健性要求很高。如果快递不考虑资金实际状况,盲目扩张自营网络,导致资金链断裂,对快递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经营风险。
快递企业网络覆盖面广,针对自营网络模式,一般实行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针对加盟网络模式,物料费、资费、中转费等费用结算要做到安全、快捷、方便。快递企业一般建立网络结算中心来完成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
【参考文献】
[1]王雍君.财务精细化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2
关键词:管理会计;银行;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市场竞争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且也正在探索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之路。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为例,对管理会计在计划管理、绩效考评、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责任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一、管理会计在建设银行的应用现状
(一)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运用
综合经营计划是包含业务与财务计划,涵盖部门、分行和产品的全面年度规划文件,体现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
从1997年开始,建设银行开始按“零基预算法”编制、核定主要财务指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2000年对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作了重大调整,将劳动增加值和资本增加值的测度作为贯穿整个计划的一条主线,从而形成与分行绩效、产品绩效、部门绩效紧密挂钩的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2002年又调整完善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综合经营计划编制主线,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全面体现激励约束机制,以计划方法和管理参数的逻辑约束来控制、提高综合经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综合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融会贯通、合二为一,综合经营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实行细化到主要产品的经济增加值的测算,为全面推行激励约束机制打下了基础。
(二)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监督、控制和分配制度的核心。为推动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合理考核和评价分行经营管理绩效,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使各级行绩效工资与其经营绩效紧密挂钩,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绩效考评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
(三)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把强化成本核算和费用管理作为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和细化。
(四)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全行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还表现在对横向部门预算的关注以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等方面,另外在内部考核体系中引入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概念,使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进入实施阶段,为横向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用意识不强
虽然建设银行的管理会计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性改善,但由于全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个逐步接受和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总体基础和深入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全行上下对管理会计工作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还未能统一思想认识、真正形成合力。各级管理者和管理会计人员对远期能力建设重视不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不足,主动跟进前台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还有待增强。
(二)应用范围较窄
从目前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看,主要是查阅部分客户和网点的盈利数据,用于上报信贷审批、租赁审批、服务价格减免申报等材料,较少主动应用于客户分析、综合定价、交叉销售等经营管理实践,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信息系统源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和业务转型的提出,建设银行启动了以MA系统为载体、以“账户和交易级”数据为基础,构建客户、产品、条线、经营主体等多维盈利分析平台的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初步搭建。但由于MA系统的很多数据必须来源于生产系统和相关业务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客户信息、产品和数据标准未完全统一,手工录入数据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盈利计量的精细度、及时性受到一定限制。存在手工计息无法自动识别到单一客户、中间业务收入识别率有待提高、账户粒度的信贷成本不够准确、经济资本存在缺失和时滞、运营成本分摊模型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三、深入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构建多维度的盈利分析与评价体系
全面的管理会计系统应从多个维度评价银行的盈利能力,具体对象包括:分支机构、客户、产品、员工等。建设银行经济增加值在纵向的计量和管理已相对成熟,但在横向的分解和落实还相对滞后,未来一段时期内,管理会计工作推进的重点可以确立为经济增加值的横向分解(如部门、产品、个人的经济增加值),管理会计应该围绕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客户盈利性分析与评价、产品盈利性分析与评价等相关基础性工作。
(二)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是指银行在项目投资或费用开支之前,对与该项支出有关的效益性产品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与评价,确定投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有本—量—利分析、投资回收期分析、净现值分析等。营业网点的投资决策分析即是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之,管理会计应当在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客户战略、产品战略以及其他发展战略的制定,将越来越依赖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的更深入更细化的有效信息。当然,管理会计信息并不是加强内部管理所需信息的唯一来源,在许多情况下它还不是主要来源,管理会计只能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对过程的监控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管理活动本身。现代商业银行的成功之路将有赖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绪缨,主编.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M].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2]舒新国,主编.西方银行管理会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摘要: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为例,对管理会计在计划管理、绩效考评、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责任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银行;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市场竞争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且也正在探索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之路。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为例,对管理会计在计划管理、绩效考评、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责任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一、管理会计在建设银行的应用现状
(一)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与运用
综合经营计划是包含业务与财务计划,涵盖部门、分行和产品的全面年度规划文件,体现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
从1997年开始,建设银行开始按“零基预算法”编制、核定主要财务指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2000年对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作了重大调整,将劳动增加值和资本增加值的测度作为贯穿整个计划的一条主线,从而形成与分行绩效、产品绩效、部门绩效紧密挂钩的全方位激励约束机制。2002年又调整完善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综合经营计划编制主线,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全面体现激励约束机制,以计划方法和管理参数的逻辑约束来控制、提高综合经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综合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融会贯通、合二为一,综合经营计划的内涵更加丰富,实行细化到主要产品的经济增加值的测算,为全面推行激励约束机制打下了基础。
(二)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
绩效考评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银行监督、控制和分配制度的核心。为推动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合理考核和评价分行经营管理绩效,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使各级行绩效工资与其经营绩效紧密挂钩,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绩效考评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
(三)成本核算与费用管理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把强化成本核算和费用管理作为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对财务成本管理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和细化。
(四)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全行综合经营计划编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还表现在对横向部门预算的关注以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等方面,另外在内部考核体系中引入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概念,使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进入实施阶段,为横向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用意识不强
虽然建设银行的管理会计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性改善,但由于全行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个逐步接受和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总体基础和深入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全行上下对管理会计工作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还未能统一思想认识、真正形成合力。各级管理者和管理会计人员对远期能力建设重视不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不足,主动跟进前台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还有待增强。
(二)应用范围较窄
从目前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看,主要是查阅部分客户和网点的盈利数据,用于上报信贷审批、租赁审批、服务价格减免申报等材料,较少主动应用于客户分析、综合定价、交叉销售等经营管理实践,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信息系统源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和业务转型的提出,建设银行启动了以MA系统为载体、以“账户和交易级”数据为基础,构建客户、产品、条线、经营主体等多维盈利分析平台的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初步搭建。但由于MA系统的很多数据必须来源于生产系统和相关业务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客户信息、产品和数据标准未完全统一,手工录入数据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盈利计量的精细度、及时性受到一定限制。存在手工计息无法自动识别到单一客户、中间业务收入识别率有待提高、账户粒度的信贷成本不够准确、经济资本存在缺失和时滞、运营成本分摊模型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三、深入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构建多维度的盈利分析与评价体系
全面的管理会计系统应从多个维度评价银行的盈利能力,具体对象包括:分支机构、客户、产品、员工等。建设银行经济增加值在纵向的计量和管理已相对成熟,但在横向的分解和落实还相对滞后,未来一段时期内,管理会计工作推进的重点可以确立为经济增加值的横向分解(如部门、产品、个人的经济增加值),管理会计应该围绕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客户盈利性分析与评价、产品盈利性分析与评价等相关基础性工作。
(二)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是指银行在项目投资或费用开支之前,对与该项支出有关的效益性产品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与评价,确定投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有本—量—利分析、投资回收期分析、净现值分析等。营业网点的投资决策分析即是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之,管理会计应当在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客户战略、产品战略以及其他发展战略的制定,将越来越依赖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的更深入更细化的有效信息。当然,管理会计信息并不是加强内部管理所需信息的唯一来源,在许多情况下它还不是主要来源,管理会计只能提供决策的依据和对过程的监控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管理活动本身。现代商业银行的成功之路将有赖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绪缨,主编.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M].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3
[关键词]管理会计学企业核心能力作业链价值链
管理会计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基于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在于其管理对象和目标的不明确。不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
目前在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课程体系;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在当代会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学纳入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成为必然,如何设计和构建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学生学习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大军老师、牛彦秀等老师编著的《管理会计》
(一)背景资资料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度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因此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余绪婴)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作为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学对成本的分析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内容体系
全书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本书第一部分交待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管理会计各项职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最后集中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
(三)我认为本教材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本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新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前沿的角度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应该说是传统教学型管理会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会计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胡玉明老师编著的《高级管理会计》从环境入手,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了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背景资料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们面对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具有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特点;从微观上看,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独立或者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的陷入令多数大董事和经理惊恐的陌生境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1998)。这三种力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C,即顾客化(Customers)、竞争化(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分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
胡玉明老师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构架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在第一部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讨论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会计主题的转变,构造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构架,并以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第二部分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本管理会计、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展示了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及特色。
(三)这种课程体系应该说以环境作为论述的起点,突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全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服务的方法,即采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并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介绍。有助于促进企业竭尽全力,鼓足干劲,沿着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21世纪的高级管理会计来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采取差异化战略。孙茂竹老师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了管理会计体系。
(一)背景资料
横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所有在一组相互平行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潜在关系的链条。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交叉点。它是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对该价值链形成的认识使企业的管理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使企业能够在所有环节上对资源的耗费进行控制,提高价值增值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二)内容体系
首先将管理会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把管理会计分为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企业管理会计和只对特殊情况适用的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二层是按价值链结构把企业管理会计分为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会计两部分,其中将企业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内部价值链分析作为战术管理会计内容。第三层是战术管理会计部分将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并体现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在章节上可以分成理论部分包括理论框架和价值链分析原理、价值链分析包括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决策分析包括品种决策分析、生产组织的决策分析、营销管理决策分析、服务管理决策分析、人力资本的决策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业绩评价。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人员 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33-01
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会计工作,没有人会否认它对于一个单位的重要性,然而真正能够得到单位领导层信赖的财务人员少之又少。我们并不能说是单位领导对我们财务工作的不重视,而是我们应该从自身能力上找题所在。
随着这个时代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会计核算已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单位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会计短缺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有关专家预言,中国未来十年内,传统会计岗位将削减80%,管理会计岗位将上升到2/3及以上比例,财务人员转型迫在眉睫。
传统的会计工作强调的是业务技能,而目前单位需要的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综合素质于一身的财务人员,这需要一个转型,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中间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沉淀,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是满足单位财务管理有价值的经验性信息。
一、管理会计概念的引入
管理会计最早在企业叫“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是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会计基础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使单位领导能够根据其对日常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做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完整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规划、控制、分析、绩效的管理方式。管理会计是事业单位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最有效的工具,它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决策分析、风险防控、信息整理等。
1.全面预算管理。它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凭借规划、协调、控制、评价等综合管理职能,通过将事业单位资金状况与业务需求整合,从而优化单位资源配置,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
2.绩效评价。它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单位为履行单位职责、实现工作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中很多量化指标都需要大量的会计数据信息的支持。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3.决策分析。它是一门创造性的管理技术,决策分析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标准、方案制定、方案选优和方案实施等过程。决策分析效果一方面依赖于所提供信息质量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信息提供能否最为及时、最为迅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对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优化、组合等,为单位领导提供多种分析方案,从而帮助单位领导做出最佳选择。总之,只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才有助于单位领导进行正确及时的决策,反之,过时的信息将会导致决策失误。
4.风险防控.它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财政部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事业单位应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经过这几年财政部内控相关制度的出台及事业单位领导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我们认为: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不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不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不健全的问题,而是应侧重于对单位管理会计人员行为影响的研究。
三、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目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目前事业单位领导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会计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如何发挥自身动力,积极创新,扬长避短,练好内功才是管理会计被重视的关键所在。
在目前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管理会计必将发挥出自身重要的专业效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可以从预算编制、经费控制、规范财务报销行为等财务管理职能上作为嵌入点,发挥它的作用。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更能利用现有条件为单位财务创新发展、管理有效规范、风险全面防控发挥更大的作用。管理会计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分析指标公式,深入分析单位经济活动状况,为科学准确提供决策依据夯实真实信息基础。所以财务人员在发挥管理会计效能的同时,转型与工作职能拓展也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控制经费支出,规范财务行为方面,会计领域本身大有用武之地,就是积极推进会计网络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财务人员可以将线下业务升级成线上业务,可以打破传统会计服务空间限制,使会计服务高效快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也可以规范业务流程,为单位提供专业化的核算服务,提升流程效能;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传统会计将有条件从核算向管理转型,增强对单位业务活动的管理,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作用。
虽然有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科技支持,但会计体系也要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来支撑复杂业务规则、会计规则、核算规则、稽核规则及权限规则等,作为财务人员要积极推动和参与财务转型,实现线下向线上报销,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定位转变。
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迫切需要,是财务人员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杨淑娥.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5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研究对象;资金运动;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但这两门课内容重复严重,以至于一些学校把其中的一门砍掉,不予开设。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之弊端,但也使许多有用的知识无法进行教授。笔者认为:我们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混乱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联系——研究对象均为资金运动
从最早的管理会计专著之一,奎因斯坦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的书名上我们不难看出,奎因斯坦所指的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另外的一门学科。其次,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来看,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虽然学术界有各种表述,但都不可避免地与财务管理对象重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各派观点存在差异,均离不开资金二字。即管理会计的活动目标也离不开资金或价值。1999年第11期《财会月刊》发表了王曾清、楼胜亚《浅论管理会计的对象》一文,文中对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描述可以说颇具代表性:“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过程,而价值量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因而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必须同时运用实物的形式和商品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来保证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现金、原材料、产成品和固定资产等。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具有质的同一性,都代表了一种价值,可以用观念的货币来统一表现。由于商品生产运动从价值形式来看就是价值运动,而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价值运动也就表现为货币的运动。在货币转化为资金的条件下,资金运动成了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资金运动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完整地描述着价值系统静态和动态的变化,从而更全面的反映着企业价值运动”。会计“作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直接面向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即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因为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也是联结作为法人的企业和企业内部、外部的纽带。而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和财务会计同属于一个系统,因而两者的对象应是一致的,即管理会计的对象仍应是资金运动。”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造成两门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研究对象的区别——资金运动的不同层面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资金,却是资金运动的不同方面。财务管理区别于管理会计的显著特征在于其主要是一种实体管理。日本学者宫匡章在《会计信息手册》一书中这样写道:“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况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动,仅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这就是说财务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因此,财务管理内容应涉及财务制度制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人员安排,外部财务环境的适应,内部财务环境的协调及资金筹集、运用、分配等方面,并要具体组织财务预测、决策和财务控制等财务方法的实施。而管理会计只是为财务活动的组织及财务关系的处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如在投资筹资活动中,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据以提出投资战略,围绕投资战略,管理会计应广泛搜集资料,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高层财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当投资方案确定后,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应按照决策方案制定筹资战略,提出各种可能的筹资方案,管理会计人员则围绕这些方案广泛搜集资料,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筹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并据以编制财务预算。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安排预算的执行、协调,控制。
根据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目的,可将其视为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价值信息,换言之,就是对企业资金管理活动提供信息。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虽然较多,但最终均可归到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这样的处理有利于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可使管理会计的其他理论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也有利于理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关系。作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会计,应将筹资、投资、资金运用、资金耗费、资金收回及资金分配活动作为其研究对象,将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控制分析和评价分析作为其主要环节,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在系统的分析整理后均可找到适当的归属。
三、财务分层理论为界定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的话,管理会计属于经营者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体制下,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出资与受资经营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财务关系,因为出资与受资经营本身都是一种财务行为。企业财务管理权必然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分割,形成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均需要相应的信息体系,会计的两大分支正好可以分别侧重于其特有的服务对象。财务会计,我们通常称之为对外会计,即主要通过记账、算账,并定期编制报表的专门方法,提供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尽管财务会计也向企业管理当局传输财务信息,以便加强财务管理,但它的服务主要是外向的,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报告。企业与所有者的财务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的主要财务关系,所有者作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理应作为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换言之,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所有者财务;而管理会计主要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经营者作出各种经营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服务主要是内向的,侧重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经营者财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构架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即企业财务首先可分为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部分,财务会计作为出资者财务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作为经营者财务的信息系统。由于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各方面,而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仅涉及其中的信息方面。财务管理应包括管理会计,而管理会计应属于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两者可以合二为一,但也可以自成体系,就象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价值方面,但并不排斥其有自己的体系。管理会计属于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但也同样不排斥其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因为其毕竟有独特的研究内容。
持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二为一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并不乏其人。如李天明教授在其《管理会计研究》一书中为会计专业设制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和《会计理论》六门,没有《财务管理》。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中等财经学校教材《企业财务管理》中,将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但通常情况下,两者可自成体系。
四、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目前状况所进行的反思
管理会计这样一门被誉为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学科,一些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其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讫今为止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明确的界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前任主席、伦敦经济学院布罗姆威奇(M.Bromwich)教授指出:目前管理会计看来缺乏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反映在杂志和教科书中的管理会计似乎是一群松散的材料,没有在理论水平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国对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明显缺乏规范化或规范化程度较低。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没有解决好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管理会计的归属等基本理论问题,难以确定经济活动的哪些内容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哪些内容不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所以,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理顺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不仅影响的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也影响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存在着重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控制分析,轻财务活动实体管理的缺点。一方面,从西方财务管理中引入的数学模型大量充斥其中,而这些模型往往建立在一些并不存在的假设的基础上,难以实际操作;而另一方面,对财务组织、财务实施、财务控制与协调等涉及较少,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所研究的内容应由管理会计来进行研究,为避免重复,财务管理应着重研究财务制度设计、财务组织设置、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具体从事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各部门业绩评价等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理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关系,并避免两者之间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孟焰:《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管理会计决策分析范文6
一、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一)市场观念。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
(二)企业整体观念。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以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企业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
(三)动态管理观念。在工业时代里,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的多层次等级管理结构,企业的市场调查、工程、制造、销售、会计和财务等功能是分离的(即有严格的专业分工),加之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落后,导致其应变能力差,管理成本高昂。而在21世纪的信息技术时代,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日益提高,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必须服从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四)企业价值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是知识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强调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软”管理,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企业精神、经营方针、企业信条、企业座右铭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企业文化的确立和创造,必然对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设计带来影响,促使管理会计的系统设计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以适应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实现其过程控制。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一)成本管理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掌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部分。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业为确保长期竞争优势,不得不在信息、知识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如何运用好各种资源。使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高智力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各种新设计、新发展,是新时代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目标市场与产品方向既定的情况下的日常管理,即战术性管理。另一类是与企业长远性和全局性发展相关的战略管理。新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索本求源、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新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作业影响成本,动因影响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微观层面相连,主要是与企业的生产有关的成本动因;另一类是战略意义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劳动力投入等因素。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从战略意义上考虑,管理会计可以包含以下成本管理内容:(1)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降低成本;(2)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为顾客提供服务产品多样性的广度来降低成本;(3)通过合理的研究开发政策。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降低企业总体成本;(4)通过合理劳动力投入来降低企业成本。
(二)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
管理的重心在决策。从决策分析方面来看,传统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该说,与结果计算相比,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可运用性。加之21世纪高新技术运用引起的企业内外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要求管理会计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做到:(1)进行模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2)在遵从取数的一般过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3)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4)对模型中运用的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过时,至少说很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