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1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高职教师除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使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稳定工作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质量为核心,打造融讲师、工程师、就业指导师能力于一体的“三师型”教学团队。

论文关键词:高职;“三师型”教学团队;教学质量;校企合作

师资队伍水平是保证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对高职教师而言,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远远不够,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及对学生就业的指导能力,使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稳定地工作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理念陈旧,对行业新工艺、新技术了解较少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并具有在工作岗位上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技术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的,而不是研究或设计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可以很明确地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但是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都是参照普通本科院校制定的,教学内容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偏重理论知识讲授,教室与实训室严格分开,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之后,再到实验室做实验,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将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技能及专业最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没有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

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多半是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学识渊博,理论知识扎实,但因为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所以实践技能相对薄弱,导致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弱项。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教师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难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致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难以真正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学院毕业生的质量,导致企业和用人单位不满意。另外,由于教师很少到企业,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对学生缺乏引导和教育,就出现了毕业生盲目就业,就业后工作不稳定的现象,这些都使社会对高职的办学能力产生了质疑,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可见,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高职的办学质量,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质量为核心,打造具有讲师、工程师、就业指导师能力的“三师型”教学团队。

“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探索

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平台,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在“三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首先应明确一点:“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自有师资培训为重点,并对此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作到“用好现有的、引进必需的”。我们从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三方面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有系统性和长期性。如我院要求每位专任教师三年之内至少参加一次教学能力培训班学习,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调研的企业不得少于8个。在师资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与英特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等区域内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搭建师资培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互惠双赢,促进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转贴于

通过进修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任教能力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此,我们系统地安排教师参加高校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及学位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到目前为止,各教学团队中平均98%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进修班结业证书或研究生学位证书。同时,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任教能力,按计划选派教师到高职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参加由英特尔半导体有限公司组织的“集成电路封装”、“晶圆制造”等师资培训班学习;参加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组织的赴美国公司专业能力培训;组织专业带头人和教师赴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等,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连续工作半年,系统地了解英特尔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方法,尤其是英特尔ESAP课程培训体系,并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将该体系引入学院,成立了大连职业学院英特尔ESAP课程培训中心。英特尔公司为培训中心捐赠了实训设备,并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任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国际化职业能力培训,教师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

通过挂职锻炼和技能大赛,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为解决教师实践技能和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例如,2006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大连市“振兴杯”技能大赛,所有18名参赛教师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答辩等各大赛环节,取得了团体第一名,每名参赛教师均获得了技师资格证书,其中一名教师获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通过本次技能大赛,所有参赛教师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在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并且在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因不断地到企业实际训练,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及实际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贴近实际生产的要求传授实践操作技能,更加符合高职的办学要求,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另外,我们定期选派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这些企业如大连路明集团公司、大连机床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佳峰电子有限公司等。教师均是以某种身份在企业挂职锻炼,如车间生产小组副组长、车间质检小组副组长、车间管理小组副组长、某项工作的具体完成人员等。他们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参与车间的生产与管理,不仅学会了所在岗位的生产加工、管理方法,而且对实际生产和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管理流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及技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处理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了实际生产中所需的实践技能,具备了企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再回到教学岗位上时,可将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技能通过设计的实训项目体现出来,完善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经过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大赛实际训练之后,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实际训练项目的设计等方面都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高职的办学要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深入国内外知名企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影响。为使学生毕业后能稳定地工作并有所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相关企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即教师应成为一名学生就业指导师。为此,我院定期派专业室主任及专业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的生产设备、运用的先进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校期间还应学到哪些知识等。将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企业的性质、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学生盲目就业、工作不稳定、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现象。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2

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的*大提出的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提升工业化的动力。信息化不仅拓展和丰富工业化的内涵,更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已具备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融合的基础,也存在两者互相促进和融合的强烈内在需求。把握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加快促进两者融合,有利于提升我省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强政府协调引导力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努力突破制约我省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目标。

1.到2015年的远期目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提高,作用效果明显增强,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普及应用,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省基本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的转变。

2.到2010年的近期目标:

(1)工业产品电子信息化率有较大提高。机床、汽车、船舶、重型机械设备等的电子信息化率从目前平均15%-20%提高到30%,消费用品的电子信息化率平均达到60%以上。电子信息产品普及应用。

(2)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提升。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工业信息化应用产品。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4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100%,流通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开展。

(3)信息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自给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48%以上。

(4)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2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17%。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5)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节能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机床、汽车、船舶、重型机械设备、家电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二)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信息装备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加快形成集成电路的整机联装等关键制造、检测设备和成套设备制造基地,构建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实施,促进智能网络化电子产品、移动消费电子产品、数字音视频内容传输关联设备等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发展基于三网融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核心网、基站和终端设备研发,发展无线网络游戏、网络电视(IPTV)、流媒体等高端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娱乐玩具电子、轮船电子等新型产业。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

(三)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发展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冶金、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减少资源浪费。发展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冶金、电力、石化、建材、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的监测。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

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研究与开发合作,缩短创新周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科学理论、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

(五)深化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化发展。

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重点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涵盖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自动识别、无线通信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应用,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六)加快县域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拓宽乡镇招商引资和产品销售渠道,以信息流动带动市场流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引导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加快利用标准化、流程化的信息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全省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通过信息网络促进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生产技术、物流、市场信息、金融、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交流和对接,扶持有条件的专业镇、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四、基本策略

总体推进策略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区域推进的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行业推进的重点是工业九大产业,加快推进的切入点是企业信息化,深入推进的突破口是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全面推进的支撑面是“物联网”工程,结合我省已经实施的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形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整体推进战略。

(一)区域分类推进策略。

1.珠江三角洲地区要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做优做强,实现好中求快。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先进制造、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实现品牌输出、产业转移和空间拓展,积极承接国际新一轮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端信息服务业。

2.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因地制宜,在依托区域城镇群,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特色工业的同时,重点加大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港口、铁路、公路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改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承接国际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转移。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发展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支持各种面向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拓宽乡镇招商引资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

(二)行业分类推进策略。

1.电子信息产业。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工业化强大的产业支柱,同时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2.电器机械产业。重点提升产品信息技术含量,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和家电产品数字化,发展工业数控、激光加工、智能化工程机械,以及家电工业设计、家电智能控制等技术和设备。

3.石化、建材、森工造纸产业。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的应用,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推广应用节能控制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

4.纺织产业。重点是提升服装设计生产能力,推广应用三维测量、服装设计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及设备,实现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

5.食品产业。以推进产品质量控制为重点,在食品加工各环节推广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医药产业。大力推动医药产品创新,融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

7.汽车产业。以推动汽车电子为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安全报警及检测和信息显示等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车载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比例。

(三)企业信息化推进策略。

1.对信息化基础较弱的小型企业,重点引导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收集、产品信息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企业会计财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逐步开展网上客户服务和网上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

2.对处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控,建立企业预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实现企业业务统一集成,开展网上询价、采购和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3.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集团财务管理、集团控制、结算中心、分销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对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开展协同设计与制造和支付型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4.对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以自身为龙头,实现价值链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对处于国际性应用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系统,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

(四)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推进策略。

发展现代装备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数控技术,提高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智能仪表、自控设备、电力设施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关键共性信息技术,逐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装备产品的自有知识产权比重,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加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促进技术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物联网”工程推进策略。

推进以RFID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物联网”发展。积极跟踪国际产业发展动向,参与国家物品电子编码和RFID标准的制订,大力推进RFID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建设RFID产业基地和研发基地,提高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的服务水平。把握RFID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相互融合带来的机遇,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推进相关技术产业化。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建设我国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物联网”的基础,促进各部门各领域物流业务融合和通关便利化。加强粤港澳合作和国际合作,积极吸引国际物流企业到我省发展,加强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与香港以及国际相关平台的对接,积极参与国际供应链管理,促进本土企业国际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全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省信息产业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广东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完善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信息产业厅等部门要合理调配现有各项扶持资金,利用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服务业等专项资金,支持有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相关人才。支持有关信息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推进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各类行业信息化应用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知名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各级信息产业、科技、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中小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培训,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知识水平。鼓励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开展针对产业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级技工 教材 定位 原则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极其短缺,定位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中国经济,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因此,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培养高级技工的基地,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职业教育要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也应积极开拓高级职业教育的市场。高级工的培养要突出特色、服务就业。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要,提高就业能力。而教材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建设、教材开发直接影响到高级工教育的质量。加强高级技工教材建设,加大教材开发力度,提高教材质量是摆在高级技工教育面前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当前高级技工教材开发与使用现状

(一)教材开发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教育刚刚起步,除了少部分专业(工种)有高级技工教材外,许多行业的大部分专业(工种)都还没有根据行业特点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配套教材。即使个别专业(工种)有些高级技工教材也不是很完善,更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在高级技工培训中,多数学校要么选用高校教材,要么选用中专或技校教材,这些教材的大量使用很难保证高级技工教学的质量。

我校从2001年起先后开办了"电气维修"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数控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等高级技工班,开始培训高级技工的工作。在办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深切感到缺乏合适教材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如我承担的电气维修专业《半导体变流技术》课程,采用的就是高校本科版本的教材,由于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偏深、偏难不适应高级技工教学要求。教师要下大功夫对教材进行处理,加上教材缺乏实践性、技能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对象与高级技工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的相对滞后,是目前制约高级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了竞争的需要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我们多数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教材中无反映。而生产中早已淘汰的旧技术、旧工艺,在教材中还是老面孔几十年基本不变。这样的教材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高级技工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更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要。

(三)教材安排不合理,系统性不强、内容重复

目前,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它经历着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级技工教育的过渡。在教学安排上往往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教材的系统性不强,教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存在中职部分教学内容与高级技工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现象。况且,高级技工课程和教材之间也难免存在着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教学效率不高,严重时还会影响教学质量。

(四)教材形式单一死板

目前,高级技工教材十分缺乏,仅有的少数教材也都存在形式单一,缺乏突出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教材仍采用传统的章节结构编写,特别是专业技术课程也采用这种形式,缺陷就更加突出。以这种形式编写的教材虽然符合传统的知识系统,也符合传统教学习惯。但并不利于学生技能的迅速形成和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进入市场,走向社会后的角色转变,且与企业的期望相差甚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希望获得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高级技能人才。而依赖传统教材模式培养的学生进入角色太慢,学生很难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因此,这种单一死板的教材模式,已不在适应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教材定位与指导思想

高级技工学校教材建设与开发应定位适中,突出实用性并有自己的特色。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挑战,高级技工教材不应再是高度统一,单一模式的体系。应该是向系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需求服务,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一线所需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一)突出特色、结构合理

要培养"基础深厚,技能高移,能力复合,创新能力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教材既不能是本科或大专教材的简单压缩,也不能照搬和套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而应积极开发和建设一批适合高级技工教育的新型教材。新型教材应以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特色,并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二)理论知识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与实用性

高级技工教材要以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来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强调教材内容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区别高职高专教材,突出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三)便于构建单元模块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多种教学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要求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形成职前与职后培训、长期与短期培训、中职升高职和中高职连续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高级技工教育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建立面向不同层次和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教学体制。因此,就需要适用不同办学形式,用途多样,按需施教的高级技工教材。而模块式教学模式能满足以上要求,更易于适应多种教学形式。同时也利于培训标准的一致性。

三、教材编制的原则

(一)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学的根本要求,首先因为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正确的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展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其次,传授科学知识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是教材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教材内容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调整和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内容和结构,更加接近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优化教材体系总体结构设计,使教材结构模块化。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的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很难有所作为。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水平,满足本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须使学生掌握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两者应兼顾统一。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做指导,就不能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材的开发应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兼顾,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技能训练内容应兼顾国家标准和生产实际,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相互贯通相互统一。

(三)循序渐进和兼顾多种需求相统一的原则

高级技工的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和积累的速度空前加快,教学中必须解决好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增长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教材中的体现是,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它是有限的,而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按部就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将无限的知识集约化,以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最有效地掌握其最基本的具有迁移性的基础知识。因此,高级技工教材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兼顾多种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浓缩教材的知识点,淡化学科体系,增加知识能力的综合性,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实训内容的课题化,将知识点组成一个个模块和课题,每个模块和课题既是教材的一个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相对完整开放的单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四)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挑战,高级技工教育教材不应再是高度统一、单一模式化的体系,应该是向系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避免以往有些教材知识内容过于狭窄和过多重复,不利于学生发展弊端。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打破传统的教材以学科体系和章、节结构为主的单一模式,开发出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以模块化教学为手段,以课题内容为教学主线的新的教材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材形式多样化是教材发展的趋势,由单一的文字教材演变成为以教科书(文字教材)为核心,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电子教学媒体组成的多媒体的教学体系。以挂图、卡片、标本、模型、幻灯、摄影、录像、CD等构成的教材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随着CA课件、交互化教材、平台化教材、虚拟技术教材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直观,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也必将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五)综合性原则

随着新兴高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周期的不断缩短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者工作的流动和职业的交换将加剧,科学知识的综合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传统学科体系及行业的界限将被打破。所有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要具有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因此,教材建设应考虑综合化趋势。一是将联系紧密的课程综合为一门课,将其内容有机结合、合理取舍,使其内容结构模块化,通过综合化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可以考虑编写以实训内容为主的百科全书型的教材,这也是一种简单的跨学科或跨行业技术的教材。即把几个相关学科的内容或技术经过提炼围绕实训内容和培养目标编写成书。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几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和技术,能够打下较浓厚的知识技能基础,为完成由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创造条件。也为学生有较宽口径的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因此,在设计模块化教材的同时,应考虑综合化教材的设计。

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与专业设置、办学体制、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实习条件密切相关,这需要广大从事高级技工教育的工作者,认真研究,不断摸索与实践,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体系完整的高级技工教材。

参考文献:

[1]黄尧,对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意见[R]职教通讯,1999,(6)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4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题调研组

 【内容摘要】本文就如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现状,针对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一是分层次、分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三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发展低碳经济;四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五是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六是抓好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七是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工业产品信息化含量;八是加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九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是建立完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政策和引导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  工业化  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现状

(一)工业领域信息化加快推进。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90%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CAD的应用技术。全市建立了80多个工业企业网站。100%高新技术企业和9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机械行业协会建立了***机械网,为40多户企业建立了网页。机械制造企业购置了大量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2007年获准成立了广东省数字化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钢、宏大齿轮、新宇建机被列入全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被选入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轴承行业数字化综合集成平台建设与应用》、《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化工产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7个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二)制造业与信息化结合稳步推进。制造业企业将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相融合,加强技术创新,不断研发和改进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机械部件和整机,如带传感器自动增益伺服油缸、水平定向非开挖钻机、电脑控制自动配料混凝土搅拌站、可控硅微机励磁装置系统、高低压配电柜、水力发电机组、智能培养箱、养猪养鸡成套自动化设备、虚拟结直肠镜、电炉专家节电系统、气密检漏仪、税控收款机、智能线路板制作机、智能锁、电子衡、数控电火花小孔机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铝箔、电容器、磁性材料、积层板、电路板、高能电池材料、铟镓锗等半导体材料、ITO纳米粉末、微型马达、数据线、传感器、绝缘胶带、液晶显示器、变压器、电感、光盘、音像设备、电子钟表等电子原材料、元器件产业快速发展,有的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西格玛技术有限公司的“ITO大尺寸靶材”项目获得广东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

目前,我市拥有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3家(友迪资讯、微智科技、极速资讯),软件登记产品14个。拥有至卓飞高线路板(曲江)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1家,2010年规模以上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2.67亿元,增加值3.33亿元;电信企业营业收入15.79亿元,广电业务收入4600万元。

(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初见成效。***钢精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铸电炉控制系统的改造与自制、***液压件厂有限公司液压油缸制造数字化改造、***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高精铝生产流程信息化改造示范工程等5个项目被列入2010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钢荣获2010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行业标杆企业称号。高安全性数字化协同开发和管理平台建设、宏大齿轮SG-CIMS系统等2个项目被列入2011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候选项目。

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大型企业信息集成与共享水平不高,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要求仍有差距。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二)电子商务发展不快。电子商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合程度较低。推进企业上网工作亟待加强。通过对我市150家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42家工业企业已经应用了电子商务,占被调查工业企业总数的28%,对开设电子商务讲座感兴趣的企业只有106家。

(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既懂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政策配套有待落实。扶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资金有较大的缺口。

三、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分层次、分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按照行业推进

电子信息产业。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工业化强大的支柱产业,同时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机械产业。重点是提升产品信息技术含量,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发展工业数控、激光加工、智能化工程机械等技术和设备。

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产业。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应用,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推广应用节能控制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

玩具、纺织产业。重点是提升玩具、服装设计生产能力,推广应用三维测量、玩具、服装设计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及设备,实现玩具、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

食品产业。以推进产品质量控制为重点,在食品加工各环节推广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制药产业。大力推动制药产品创新,融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

2、按照企业大中小规模推进

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型企业。重点引导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收集、产品信息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企业会计财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逐步开展网上客户服务和网上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

处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控,建立企业预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企业业务的统一集成,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集团财务管理、集团控制、结算中心、分销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对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开展协同设计与制造和支付型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以自身为龙头,实现价值链的全面优化,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带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对处于国际性应用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系统,以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

(二)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

1、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机床、汽车、机械设备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推进生产装备过程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推进以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

3、推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4、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通过融合互动,推动制造业从简单加工装配为主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向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提升我市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

(三)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发展低碳经济。

抓好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我市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引导构建企业能源消耗信息中心,实时监测和控制,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精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抓好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电力、化工、建材等高污染行业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自动监控,并按有关要求联网远程监控。

加强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应用。对经济运行中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进行信息监测与分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以无线城市为载体的环保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视频监控点建设,实现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远程环境监控。通过推广手机支付、电子门票、手机报、数字音乐等无线城市应用,提供绿色产品,减少碳使用和碳排放,促进低碳性经济社会的建设。

(四)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利用信息化对产业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研究与开发合作,缩短创新周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降低创新成本。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关键信息技术,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保障。

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五)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消费中的应用。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下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大力发展涵盖信息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内容创意服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以信息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工业的有力支撑。

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方案(2011-2015年)》(粤经信信息【2011】900号)的实施意见。积极发展面向服务、支持制造资源按需使用、制造能力动态协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切实抓好《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围绕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现代物流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加快推进RFID的大规模应用。从生产管理与控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等方面着手,大力普及应用RFID标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新业态。支持我市电信运营商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下一代网络(NGN)、数字电视等新型网络增值服务。支持基于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内容增值服务发展以及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

(六)抓好 “4个100”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实施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计能力、改进管理模式。重点抓好***钢、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东南轴承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

2、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以装备制造数字化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核心和突破口,带动工业产品的信息化、生产过程与管理控制的智能化。重点抓好***液压件厂有限公司、宏大齿轮公司等企业的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

3、实施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带动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普及应用。重点抓好***东阳光公司等企业的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4、实施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示范工程。在我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组织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带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抓好***铸等企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七)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工业产品信息化含量。

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我市装备制造业中全面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生产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工业信息化的最核心内容就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先进的成套装备制造业的建立是工业化完成的标志。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抓好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要在产品与装备中融入信息技术,要在设计、制造过程实现数字化,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的普及应用,推动数字控制系统(N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等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重点推动嵌入式软件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加快发展铸锻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农用机械、建筑机械、发配电成套设备、汽车零配件、液压油缸等产品,大副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数字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八)加强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推动软件公共技术服务、服务外包公共支撑服务和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等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暨南大学***研究院、广州大学***综合发展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基地、园区、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抓好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服务平台、面向行业领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工业园区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为企业提供共性信息技术服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加快构建支撑两化融合的工业行业软件产业链。结合从***制造走向***创造和***服务的战略要求,突出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和行业应用软件。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企业以及中间件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合作,面向行业应用,提出优秀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与行业企业形成产业联盟,使符合市场需求的软件产品迅速大规模部署,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落实《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牵手工程“百场千企”巡回交流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引导省内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面向我市传统产业开展两化融合宣传推广和合作对接活动,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提升。

(九)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在提高网络采购和销售水平、扩大网络营销覆盖率基础上,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生产业领域的应用。着力推进工业电子商务,促进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学习借鉴惠州、佛山、广州等地经验,积极引进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落户我市,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加强鼓励扶持,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与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商合作,开拓和推广移动电子商务特色应用。引导消费者关注并登陆***移动公司推出的“***旅游通”平台。进一步打造***商家联盟平台“移动商惠”网。加强***电信公司号码百事通网上应用宣传,进一步完善网上预订等商旅服务功能,推进网上购物。切实提升***钢港务、亿华、***峰、***雪印、乐昌粤湘、南雄粤赣、始兴交通物流中心等物流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十)建立完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政策和引导体系。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工作,营造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良好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创新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协调合作,不断优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努力开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领导小组,部署全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市发改、经信、外经、财政、科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2、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财政支持方式,设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市发改、经信、外经、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合理调配现有各项扶持资金,充分利用市现代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三项资金、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市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全民创业专项资金等现有设置的市级各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有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各有关部门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中央财政有关资金的支持。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节能技术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在此过程中从建筑材料的使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都存在着节能的潜力,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在保证其使用功能以及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对建筑能耗进行控制。

1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环节,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到监理单位的验收都可以将节能技术渗透其中。近几年我国建筑节能理念逐渐深入推广,各类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特别是对节能技术的措施更需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技术类型,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因技术类型选用不当产生了许多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不合适的技术类型甚至还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此外,我国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商品房价格也随着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政府的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积极的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政策,鼓励建筑材料对节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广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技术,减少因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能耗。

2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措施

2.1建筑遮阳采光

当前我国的多数建筑都采用的是玻璃结构,这样阳光便可以充分照射到室内,室内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与此同时紫外线也随之照射到室内,对人和物品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建筑遮阳采光系统可以有效调节可见光,同时调节气流从而改善环境,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建筑遮阳采光系统,有效控制热量和紫外线,这样不仅可以保护人类免受伤害,更可以降低能耗。

2.2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是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节能技术,通过屋面节能可以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因屋面传热等产生的能耗。屋面节能施工技术具有区域性,在应用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光照、生态环境等外界因素,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夏热冬冷,因此在这些地域应用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时需要既保证屋面的保温效果,也要确保屋面具有隔热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建筑屋面结构的上部或下部设置一定的通风隔热层,隔热层可以有效维持房屋建筑的温度。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的屋面施工节能技术应用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节能材料的选用,节能材料需要具备合理的导热、外观等性能,并且要确保相关的技术参数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房屋建筑的设计要求,调整屋面的坡度和厚度,这样建筑屋面就不会形成热桥。

2.3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门窗是重要的施工部分,也是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门窗施工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这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筑工程的门窗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选择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门窗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低辐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与普通玻璃不同,在制作时会在常规玻璃的基础上涂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或锡氧化物薄膜,这样便可以有效降低门窗玻璃反射率的效果,降低能耗。此外,在建筑工程的门窗节能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门窗的传热系数和隔热效果的控制,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3提高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水平的方法

3.1加大建筑材料的研发力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使用节能的新型材料,因此相关的研发人员需要加大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力度。科学技术始终是决定节能施工技术长远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节能环保材料上,并以节能施工技术作为辅助,这样便可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型的节能材料。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建筑材料的研发投入,组织具有专业素质的研发团队,并配以先进的设备技术,这样便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节能材料研发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3.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支撑,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及技术水平的人才,并督促这些技术人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为了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其技术水平,相关单位还可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节能施工的作业能力,这样便可以促进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3.3注重国际交流合作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而国际上对建筑中的节能施工技术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我国在提高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应用时可以与国际交流,从国外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这样便可以全面提高我国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技术上的应用水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引进新技术和材料时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样才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节能技术真正地发挥其价值。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建筑工程需要采取一定的节能施工技术。近几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建筑工程对节能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单位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节能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既可以保证质量,也可以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陈继成.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的验收[J].河南科技, 2013(04):12-14.

半导体行业技术知识培训范文6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供给与需求;耦合;需求结构;制度红利;全要素生产率;居民消费;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5-0060-07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能很快由低等收入跃至中等收入,但多数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就很难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的跨越,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例如: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国家徘徊在人均GDP3 500~6 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①。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又常被称为“拉美陷阱”。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 260美元,标志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处于从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向中高收入水平国家过渡阶段。中国正处于国家转型发展关键的十字路口:一种可能性是顺利实现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视角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涉及经济增长所需各个生产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供需理论可以说为研究“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良好理论基础。早期“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曾是资本主义时期实施自由放任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认为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危机不会发生,该定律被随即兴起的凯恩斯理论批判,凯恩斯理论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把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归结为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原因。而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造成了通货膨胀与经济滞涨,以拉弗、乔治吉尔德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兴起,强调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性地位,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经济增长源自供给者的创造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从历史演进看,供给与需求在调节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应是共同作用协同演进的,过分的强调有效需求或潜在供给,都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国内外对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普遍是从总供给或总需求角度入手的,而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却鲜有研究。供给方面,在赶超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经历吸收FDI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集聚、技术吸收、自我创新的阶段,在技术吸收向创新升级时无法提升人力资本,就会遇到“玻璃天花板”即中等收入陷阱(Kenichi Ohno,2009)。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遭遇了低端价格与高端科技双重竞争的窘境,由利用“后发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的工业发展向以知识为中心的创新发展转变是克服陷阱的关键(Kovacic,2007; Hamed,2011)。由于促进人均收入提高的因素有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将会把收入水平拉回原来水平,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蔡,2008;速水佑次郎,2000)。诺顿(2007)认为存在一个从简单的制度体系向复杂精致的制度体系发展的过程,为应对各种经济问题,必须依靠高品质的制度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备。需求方面,实证研究表明中等收入国家大多存在过度投资和消费不足的问题(Eichengreen,2011),如果国内市场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因此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将会把中等收入国家推入陷阱(Prebisch,1962;Nurkse,1966)。能否顺利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是要看其经济结构特别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能否顺利实现调整和升级(郑秉文,2011)。库兹涅茨(1955)指出扭转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是中等收入阶段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依靠长期、可持续地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还需要依靠需求动力与供给能力的共同作用,需求结构由投资主导型逐步调整为消费主导型,直接带动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高端化升级,这个过程既要消费特别是国内民间消费和投资、出口需求释放的增长动力,又离不开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以及创新等生产要素对潜在生产能力的供给。

从国际上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地区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范,而拉美多数国家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如图1所示,拉美地区的墨西哥、秘鲁和巴西等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时间虽早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但之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却非常缓慢(除巴西、智利和乌拉圭在2011年成功跨越“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外,拉美绝大多数国家仍陷在增长与回落的恶性循环之中),而日本、韩国等国则后来居上一跃步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

导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多,从总需求和总供给角度来看:一是收入差距过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进一步导致严重的有效总需求不足,最终使得经济增长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尤为普遍(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二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无法实现,政策体制限制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导致潜在生产能力滞后,进而产业结构升级不能成功。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入手,认为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在有效总需求与潜在总供给的耦合作用下实现的。耦合的物理学意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②。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现象十分普遍,耦合概念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交通、地理等学科。在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源配置中,耦合表现在消费、投资、出口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时间轴上一致或近似一致:有效总需求的拉动力和潜在总供给的支撑能力,将充裕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要素供给与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相契合,共同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才得以保证。本文所提出的“供需耦合”,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要素相互关系彼此影响与联合演化的过程,也指在长期内供给与需求资源复合配置状态。本文以日本与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进行论证,以此为参照系剖析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日韩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总供求分析

回顾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历程,两国都曾面临一系列问题:经济高速增长一段时期后,出现放缓,进入经济发展的瓶颈阶段;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失业压力增大的困境;人均GDP达到了3 000美元左右,处于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这些问题与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相似,深入分析日韩两国在“中等收入陷阱”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情况,特别是需求结构、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应对政策与战略,这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战后经济受创的日本在经历了10年恢复期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实现了从1950年的113美元到1988年23 570美元的飞跃,达到同期美国人均GDP的75%;日本GDP增长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1970―1980年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1.6%;韩国人均GDP从1980年1 674美元增长至1988年的4 466美元,成为中高等收入国家,并用之后7年时间成功跨进了高收入国家行列,1995年的韩国人均GDP达到11 468美元,是同期美国人均收入的50%。③日本与韩国在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虽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但从总供求角度来看,其背后的经济原理与实施效果却存在着共性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互动升级

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密切相关的,需求结构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结构转换,直接释放的是对社会生活服务与知识消费的强大购买潜力,产业发展要调整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为主的高级产业形态才能提高与国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潜在生产能力,在有效需求与潜在供给的充分耦合作用下,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才有可能实现。

从需求角度来看,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间消费虽有小幅波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居于首位,远远超出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见图2),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后,投资率扭转增长的趋势,不断下降,而消费率的变化趋势逐渐由降转升。有实证研究表明,1955―1972年日本内需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4%,出口扩张的贡献率仅为13.9%④。这一变化趋势与日本工业化进程相一致:工业化初期,日本劳动人口占比保持在70%左右,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在40%左右,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裕,而到了六七十年代,日本进入劳动力成本上升阶段,劳动人口比例逐渐下降到60%左右,这正是日本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时期,日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结构重心由轻工业转化为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1965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为 9.5∶40.2∶50.3,随后汽车工业、电子产业等成为出口主导产业,1975年三产占比为5.3∶38.8∶55.9。同时,日本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使得劳动报酬占比增长到55%左右,劳动人口占比维持在60%的相对稳定状态(如图3),劳动力供给得以延续。到80年代初,产业结构调整为3.6∶37.7∶58.7,具备明显的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特征,第三产业发展为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与服务业为主导。

韩国经济转型晚于日本,但在韩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前后时期,消费率与投资率也经历了与日本类似的变化。1970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投资率连续上升,由24.97%升至38.9%(1991年),消费率连续下降,从90%左右降到63%(1990年)⑤,20世纪90年代末在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后,投资率出现连续下降,消费率持续上升,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在钢铁和造船等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上,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韩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支柱产业,直接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终步入高等收入国家。

在中等收入阶段向高等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需求结构均实现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升级,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以新兴技术产业为主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之路。

(二)制度红利供给刺激有效需求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建立了完善的增加国民收入和扩大内需消费的政策体系,以应对萧条时期过度依赖投资带动增长、人口红利即将耗尽、私人消费不足等问题,目标旨在10年内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主要通过农地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相继制定《农业基本法》《主要粮食供求价格稳定法》(“新粮食法”)等法律,推行“农户收入补偿制度”,使日本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1960年的46.59万日元增加到1970年的144.88万日元,增幅达210.97%⑥;确立了公共福利制度,相继出台“福利八法”等法律保障社会福利⑦,同时社保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养老金和医疗的增长(如图4)。这期间的一系列激励措施使得日本再分配后基尼系数保持在0.3的稳定水平(如图5),居民敢于消费,最大化释放出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量,再加上适度规模的投资和出口释放出的拉动力,日本在7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就已经达到11.6%和11.5%,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翻番。

韩国为改善国民收入结构,也针对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调,韩国政府发起了“新农村运动”:改善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电网、住宅等基础设施,在全国推广水稻新产品使得粮食增产、引导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等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兴办农民协会和村民会馆等组织形式来促进农业增产与流通。80年代末,为保障居民收入,韩国政府出台了《最低工资法》。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方面,1980年在宪法修订时新增“政府应全力改善社会福利,为无力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这一条款之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开始,最具代表性的制度改革是推行全国医保制度与养老金制度,相继于1989年和1999年实现了国民医疗与养老全覆盖。这些举措使得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韩国基尼系数逐渐由1980年0.39下降至1995年0.31,直到2011年基尼系数仍保持在0.32的低位⑧。这同时也是韩国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时期,消费率保持连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中等收入国家要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需要依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而不再是依赖大规模的投资活动。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3.4%,1980―2000年技术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0.6%⑨,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期,日本与韩国的投资率稳定在较低水平(30%左右)。

韩国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技术进步作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动因起到了关键作用: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快速增长,由1989年18%增长到1995年26%,2004年达到33%⑩。R&D支出占比也增长快速,由80年代初的0.5%左右增长为1996年2.42%,随后逐年增长,2010年达到3.74%。由此可见,R&D支出增长、高科技出口等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日本把技术进步上升到法律与制度高度,确立“技术立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进一步提出“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并通过实行税制优惠措施、补足金、委托费低息融资等政策优惠和“产官学”相结合模式,扶植企业和民间研究开发活动,同时以创新型科技园区为载体,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日本与韩国注重不同生产要素的潜在供给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充裕的要素供给潜力释放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综上分析,日本与韩国的成功经验均体现出有效总需求与潜在总供给的耦合增长:长期内供给与需求资源复合配置状态保障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这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一般而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会经历经济增长的长期低迷,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达经济体,在经历一番较高的经济增长之后也会出现增速的自然回落,而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市场潜力巨大(见图6),2003―2011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11},我国还将保持平稳增速。

参考上述日韩经验,虽然中国保持增长有着稳定经济基础,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中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可能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问题已经出现,应当高度警惕,并及时解决。

第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经济缺乏内生增长动力。2007―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出现下滑:5.6、4.2、4.6、4.5、5.2和4.2,就我国而言,三大需求中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是消费不足,而我国的消费不足主要是指居民消费不足。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2007年,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7.5%,高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2%。{12}199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6.7%,之后基本上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005年起下降到38.1%,2007、2008、2009、2010与2011年分别为36.0%、35.5%、36.8%、35.3%与34.9%;{13}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98下降到2005年的0.36,2009年仅为0.31;在1990、2005、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9、3.7、3.6倍{14}。所以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还远远不足。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在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率虽然略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但是总量上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如图7示),此外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与低工资行业工资差距也在拉大。分配制度不合理体现在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下降,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效果不够明显。1990―2007年,在我国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劳动者报酬从53.4%降低到39.74%{15},而基尼系数一直在0.47左右的高位{16},这说明初次分配劳动者报酬比重低,而二次分配既没有在总量上改善居民的收入状况,也没有在结构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只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拉大的速度。

第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导致人口非农化严重滞后于市民化。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8%{17},这意味着1.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没有享有城镇居民的公共福利和服务待遇,他们大多数是从农村来到城镇打工的农民,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问题产生于我国城市化政策的不彻底,产生只允许农民工进城打工就业、不允许农民进城定居的“半城市化”政策。

第四,人口红利减弱,制约了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人口红利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2―2000年我国人口红利对人均GDP增长率的贡献约为26.8%(蔡,王德文,2005),但伴随老龄化问题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在快速消退。

第五,科技创新不足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看,我国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在逐年上升,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11年我国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84%{18},在国际上通常认为投入强度(R&D/GDP)参数小于2%是缺乏创新能力的,而2009年美国这一数字为2.90%,日本为3.36%{19}。我国科研人力资本积累缓慢,2009年我国每百万人中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为863.2人,远远低于日本的5179.9人{20}。

此外,高房价等社会问题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供求关系不平衡、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居住需求和投机需求的不平衡、住房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之间的不平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不平衡、城市化与土地资源供给的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导致我国房价过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房价应为居民家庭年均收入的3~6倍,而中国很多城市的数据达到10~20倍{21},房价过高已经是我国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问题,尽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是高房价;另一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低收入。我国目前的房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由于住房的特殊性,过高的房价往往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甚至成为我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诱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和房市,过高的房价导致泡沫越积越多,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若不加重视,泡沫一旦破灭,将难以控制。

五、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研究和中国现状分析,本文认为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来看,任何生产要素的供给都要满足消费等有效需求,而需求能力反过来促进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在供给能力和需求能力的耦合作用下实现,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言,中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离不开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供给条件和消费、投资等需求条件的有效耦合。在有效总需求和潜在总供给的耦合作用下,我国才能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性的增长。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主要对策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研究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初次分配改革政策,以初次分配改革为重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是市场基础性调节的结果,二次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基于我国现阶段难以形成真正由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均衡条件下的工资率,因此改革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初次分配上。在形成生产要素供给方与需求方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要打破行业垄断,按照社会平均水平调控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和国有股权转让收入上缴制度以及垄断行业资源占用税等制度,缩小低工资行业与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差距。此外,农民的初次分配收入调节方面,需要赋予农民清晰的产权,明确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其次,继续健全完善积极的再分配政策。一方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向“三农”、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向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力度。此外要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平衡社会财富收入体系。

再次,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吸纳农民工成为城镇户籍,并针对尚不能纳入城镇户籍体系的农民工和家属,努力提供与市民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通过农村人口权益市民化以及配套公共服务条件和基础设施完善化,将充裕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要素供给与农村消费、投资需求潜力相契合,实现城镇有效总需求和总供给能力的耦合,不断提高城镇需求能力和生产能力,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释放出的有效需求能力和潜在供给能力,产生相互依赖和紧密配合的耦合效应:要素的生产与供给立足城镇发展需求,而需求能力扩张刺激城镇生产能力的攀升。这种耦合作用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增长,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有效的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冯华,陈亚琦,2014)。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率,保障其收入稳定性,将显著提高消费需求,扩大消费水平。

同时,提高劳动参与率应当把适度延长退休年龄与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相结合,进而增加劳动力供给。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的就业岗位,很多高龄劳动者缺乏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岗位的新要求,因此应在尊重劳动者自我意愿的原则上,针对适当行业、适当职业、适当人群,适度延长退休年龄;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在改革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接近一半来自于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产业转移,即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一旦可以保持劳动力转移的继续进行,就能保持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从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进而支撑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蔡,2013)。这不仅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求,还需要消除制度壁垒打通劳动力要素流动通道,挖掘制度潜力提高潜在生产率增加劳动力供给需要。

最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打通科技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通道,从模仿要素投入支撑转变到全要素生产率支撑的增长。一方面,加强科技研发服务体系即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研发者、投资者、消费者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问题。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等不同的研发服务组织要完善社会化和市场化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推动研发环节产业化发展,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机构,同时面向中小企业,通过研发服务组织的完善,为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平台。

注释:

①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1年7月,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GNI)水平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组,即分为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其中中等收入组又被分为偏下中等收入组(人均国民收入在996美元~3 945美元)、偏上中等收入组(3 946美元~12 915美元)。

②周宏等:《现代汉语辞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③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cn

④钱纳里、鲁宾逊和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3、129、411-417页。

⑤马晓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⑥孙章伟:《日本扩大内需消费的制度安排研究》,《日本学刊》,2012年第2期。

⑦除《健康保险法》《国民年金法》《厚生年金保险法》等基本法外,日本还陆续出台了《生活保护法》(1946年)、《儿童福利法》(1947年)、《身体残疾者福利法》(1949年)、《智力残疾人福利法》(1960年)、《老人福利法》(1963年)、《母子及寡妇福利法》(1964年)、《老人医疗保健法》(1982年)、《社会福利事业法》(1951年制定,2000年修订)等,并称为“福利八法”,涉及最低生活保障、残疾及老龄人士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卫生医疗保健和失业救济等。

⑧数据来源于OECD数据库,http:///statistics/。

⑩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cn/indicator/TX.VAL.TECH.MF.ZS/countries?page=3,高科技出口产品指具有高研发强度的产品,例如航空航天、计算机、医药、科学仪器、电气机械。

{11}{17}{18}数据来源于《2012中国统计年鉴》。

{12}{20}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

{13}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14}根据《2011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15}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16}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基尼系数变化为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是0.485,2006年是0.487,

2007年是0.484,2008年是0.491,2009年是0.490,2010年是0.481,2011年是0.477,2012年是0.474。

{19}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Database,2012。

{21}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的《2010年度全国房价收入比研究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参考文献:

[1]Kenichi Ohno.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Renovating Industrial Policy Formulation in Vietnam[J].ASEAN Economic Bulletin,2009,(25-43).

[2]A.Kovacic.Benchmarking the Slovenian Competitiveness by System of Indicators[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14).

[3]Vares Hamed.Transition from an Efficiency-driven Economy to Innovation-driven:A Secondary Analysis of Countries Global Competitiveness[J].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31).

[4]蔡.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5]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M].东京:创文社,2000.

[6]Barry Naughton. The Chinese’s Economy:Transitions and Growth[M]. Cambridge;MIT Press,2007.

[7]Barry Eichengreen.Donghyun Park,Kwanho Shin,When Fast Growing Economics Slow dow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Z]. NBER Working Paper No.16919,2011.

[8]Raul Prebisc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J].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1962.

[9]Ragnar Nurkse.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10]李从欣,等.收入、收入类别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经济与管理,2014,(4).

[11]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1,(1).

[12]S.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nlity[J].The Ameir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

[13]Cai fang ,Dewen Wang.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 and Song(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M]. Canberra: Aisa Pacific Press.

[14]王宏利.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居民收入分配决定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