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1

[关键词]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2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

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

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

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

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

1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

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

3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

4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5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

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

三结语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3

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闲暇时间走出城市亲近大自然,而乡村生态旅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及特征

(一)乡村生态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欧洲,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缘起于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进入21世纪,国家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为此,国家旅游局还把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全国各地兴起一股发展乡村旅游热潮,而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当地农民的充分参与,因而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两者相互渗透的旅游活动[1]。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目的,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化,更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2]。

(二)乡村生态旅游特征。

1.乡村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性表现在:从旅游活动开展看,是在乡村地区,而不是在城区;从旅游活动的具体要素来看,如乡村建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等具有乡村性,乡村生态旅游是农家乐的升华,旅游者吃的农家饭菜、住的农家院等,这些都体现出乡村性的特点。

2.参与性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政府和旅游者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而其经营者往往都是当地农民,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事项活动充分体现出参与性的特点。同时,旅游地为旅游者展示乡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器具等旅游资源,更多的是让旅游者能够参与其中,使用生产生活器具参与农事等事项活动。

3.保护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对旅游开发者而言,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旅游者而言,则主要体现在个人素质提高及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旅游者在进行旅游观光活动时,应做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同时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要以保护环境为己任,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资助,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保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3]。

4.教育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教育性表现在:旅游者到乡村开展旅游活动,并亲自参与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及菜肴、奶品及纪念品制作等体验活动,使旅游者增强对农业及相关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受,在体验田园风光及民风民俗时,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乡村居民从发展旅游中受益,也会逐渐认识到保护田园风光、传统民风民俗民居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

三、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一)阳朔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部。它始建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现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县总面积达142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壮、回、瑶等11个民族。阳朔旅游资源丰富,山青、水秀、峰奇、石怪,景观奇特。全县拥有奇峰两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250多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诗句对阳朔山水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

1.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位于阳朔县白沙镇桂阳公路旁,是国家4A级景点。每年三月,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和雪白的茹菜花、紫红的红花草,竞相斗艳,放眼望去,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沿途的田园村舍、古桥溪河、深潭溶洞,加上在田野上耕作的村民,构成一幅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景象。

2.遇龙河风光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葡萄、阳朔、高田等五个乡镇,人称“小漓江”。遇龙河两岸山清水秀,连绵起伏,变化万千。江岸两侧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整个遇龙河景区,没有人为的建筑物,也没有任何的人工雕琢痕迹,很好地保存遇龙河畔的原始风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自然,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纯天然的山水田园风光。

3.九马画山

九马画山位于阳朔兴坪镇西北4公里处,因山峰石壁上有酷似九马的花纹而得名,久而久之就有了“九马画山”这个名字。清代学者阮元诗句“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深深地表达了它对画山的眷恋。九马画山景区河流漂流全长3.5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漂一景的完美设计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雕琢的魅力与最原始的淳朴民风,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的乐趣。

4.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沿途风景如诗如画,恍如人在画中游一般。主要景点有大榕树、图腾古道、月亮山、蝴蝶泉等,在这里感受自然田园风光及少数民族最淳朴的民风民俗,通过骑行可以感受每一处小景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

5.百里新村

百里新村途径阳朔、白沙、兴坪、葡萄4个镇19个村委66个自然村,如今建设已初具规模。为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便利,在这里旅游者可以看到壮美的万亩橘子园、千亩生态茶园、旖旎的漓江风光、秀美的兴坪峰林,这些要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四、阳朔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据统计,2010年阳朔县乡村旅游收入达19.5亿元,占阳朔县旅游总收入的55%,接待乡村旅游570万人次,占阳朔县旅游接待总人次的70%。目前,全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农民有5万多人,农家乐餐饮300多户,农家餐馆300多家,民居旅游示范村12个,近几年阳朔每年接待乡村旅游者大约200万。乡村旅游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从高田乡辐射到周边的兴坪、白沙、福利等乡镇,开发项目也由田园风光旅游发展到现在的民居旅游民俗旅游等多个项目[4]。可以看出,阳朔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其中很大部分是依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生态旅游。但是,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阳朔部分地区,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使得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中食、住、行、游、购、娱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简陋,设施不足。比如遇龙河景区,如果游客选择骑行观看风景,从阳朔县城至遇龙桥部分交通路况还未修建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另外,在乡村生态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设施欠佳,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二)产品层次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随着阳朔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村民的民居设计得像小酒店,除了吃农家饭比较独具特色外,其他并无特别之处,旅游者没有过多地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的机会,如旅游者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活动、采摘蔬菜水果等趣味活动体验生活极少,而只是进行简单的拍照吃农家饭。缺乏趣味体验活动使得旅游者旅游时只是走马观花,且旅游产品雷同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三)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服务质量较差。

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较晚,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滞后,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些景区树木遭乱砍滥伐、乱扔垃圾等,严重损害景区的美观。同时,景区部分人员服务质量较差。如游客到达景区,就会有野导对游客进行询问讲解,甚至有部分野导游强行收费的现象,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粗放型开发,使得开发的速度与质量失衡,导致生态资源破坏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极大地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一些景区,在旅游旺季接待人数未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景区旅游接待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使当地旅游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五、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加快乡村地区交通通讯及食、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国家应适当减免税收,加强管理和指导。在交通设施方面,与交通部门进行协调联系,开辟特色旅游专线,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同时,加强对旅游服务接待的管理,创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在饮食卫生方面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人员的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让旅游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二)提升旅游产品内涵,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充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进行相应的旅游项目及产品的开发,如乡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地方民族特色建筑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和品位,凸显自身旅游产品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同时,对民俗特色进行相应的挖掘,如以少数民族壮、侗、瑶族的饮食、服饰、歌舞、建筑等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者对旅游特色产品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三)科学合理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先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而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切忌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使得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旅游管理水平高低和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和评价。由于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乡村生态旅游第一线服务人员,应加强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4

一、研究区域概况

古桃花源位于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在奉家镇西北部,毗邻紫鹊界国家重点名胜景区,地理位置上处于雪峰山脉中段,是渠江的发源地。整体面积为1150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约120公顷,耕地总面积约为65.3公顷,其中水田36公顷,旱地29.3公顷。

古桃花源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有奉氏族谱、桃花源真迹地、小楼、下团三级瀑布、烈士墓、下团明清古墓群、桃源洞等,与周边旅游地共有的旅游资源包括新化山歌、桃花源漂流、蒙洱茶、奉家米茶、梅山傩戏、梅山傩舞、新化挽歌、梅山武术、杨梅酒、金银花等。

从笔者走访情况来看,这些旅游资源本身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由于缺乏开发维护,呈现出可进入性较差、辅助设施不到位,年久失修,难以使用等情况。整体来看,旅游资源开发维护的情况较差,旅游资源基本处于潜在资源状态。

二、古桃花源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结合目前的旅游现状,依据古桃花源景点的特征,笔者将古桃花源乡村旅游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景区依托模式、农家生活体验模式、生态休闲模式、文化观光模式、户外运动模式、红色旅游模式。

1、景区依托模式

景区依托模式俗称“搭便车”模式,主要出现在知名景区附近,主要是著名风景区旅游效益辐射范围内的尚未发展完全的景区以该知名景区为依托,发展自身的旅游项目。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文化风俗、地质地貌或旅游项目特点上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旅游项目又不能完全雷同。古桃花源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紫鹊界梯田仅30公里。紫鹊界景区以梯田观光为主要游览方式,游客多乘车,游览完整个景区仅需几个小时,游览时间较短;景区内高低落差大,平地较少,大型接待设施建设较困难,游客食宿等均受到影响。而古桃花源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既可以延长旅游观光时间,又可以提供足够的接待设施,可以让游客充分的体验当地特有景色。古桃花源可以与紫鹊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形成首尾呼应、互助互补之势,二者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将游、购、娱、吃、住、行这六要素在游览过程中为融为一体。

2、农家生活体验模式

农家生活体验模式俗称“农家乐”模式,是目前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最常见一种模式,深受广大乡村旅游市场的欢迎。这种模式主要以乡村居民家庭为基本的经营和组织单位,以乡村居民自家的农庄或院落进行接待业务,低廉的消费价格、独特的院落风光及原生态的农家生活该种旅游模式的主要吸引物。通过培养一日游、周末游市场,农家生活体验模式能够保有较为稳定的客源及较高的游客重游率。目前,古桃花源已有数十个农家乐已经开始运营,这些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等活动吸引娄底各区(县)及周边城镇的游客前来游览,通过住宿及就餐来体验农家生活。这些“农家乐”旅游的开展为带动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生态休闲旅游模式

此种模式一般是以农场、庄园、茶园的形式在乡村地区发展的,其主要的吸引物为乡村田园风光和乡村农业活动,通过农事体验、采茶做茶等体验感特殊的农业活动,以满足游客体验农事、回归自然的现实需求。古桃花源气候怡人,幽静清爽,符合人们进行生态休闲旅游时对于生态环境、景色、等各方面的高要求,长期以来的农耕生活习惯使古桃花运拥有充足的农耕用地可以用于农事体验,目前,古桃花源内已经有茶田、粮田、果园等田园风光,通过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比如在部分茶庄提供现场制茶品茶的活动,形成特色农业种植园、土特产品交易市场,可以让外来游客既观赏了田园美景又感受到了体验农事的新鲜。

4、文化观光模式

此种旅游模式以民俗文化及农村风土民情等为核心组织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以文化内涵扩展乡村旅游市场[7]。古桃花源包含有梅山文化、瑶族文化、秦人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翘檐干栏式板屋群,奉氏宗祠、傩戏、傩舞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只要给于充分的开发,对于广大游客来说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古桃花源可以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当地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民俗历史文化。

5、户外运动模式

户外运动模式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开展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感觉的户外活动,需要活动开展区域内有符合需要的自然环境如溶洞、陡坡、高山等。古桃花源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适宜户外运动,包括高山陡坡、溶洞、瀑布等。这些资源对于渴望融入自然、挑战自我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古桃花源内的三级瀑布、桃源洞等非常适合进行户外运动、探险猎奇的旅游景点。可以吸引到户外运动爱好者甚至是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团体前来,无形中提高古桃花源的知名度。在对古桃花源的开发中应结合优越的地理环境,建立户外运动基地,吸引对户外运动兴趣浓厚的游客。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5

关键词:桑木村;旅游影响;居民感知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影响到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领域[1]。旅游地居民作为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直接关系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了解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感知,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促进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保护居民的利益,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概况

桑木村坐落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七二五油库西侧1公里处,距离拉萨市客运站有12公里,紧邻青藏公路。桑木村在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桑木村的村名是莲花生在此修行时所起。桑木村传说是三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在历史上也一直是哲蚌寺、色拉寺等拉萨名寺的领地。

小村紧靠拉萨河畔,代表了拉萨市郊典型的农区,藏式村舍典雅古朴,与田园、林卡、溪流构成了美丽的农区乡村田园风光。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村民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民间艺人也很多。桑木村民俗旅游区2002年开始接待游客,有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文艺表演、家访、林卡休闲、骑马、射箭以及桑木烤全羊等民间乡土旅游项目,桑木村生产的藏刀是的出名的特产。桑木村下设5个小组(自然村)。到2009年2月为止:桑木村共有334户,1374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746人。因桑木村五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阵地,所以本调查着重针对于此地。2002年全村接待了2600多名游客。此后的三年,每年接待五、六千位游客。通车后旅客明显增加,第一年接待了2.6万多名游客,比2002年涨了10倍。以其为例进行居民感知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采取实地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问题设计采用5 分制,即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中立”、“反对”、“非常反对”。间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的感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内容。居民旅游感知共4大类37项,其中居民旅游感知包括经济影响感知(12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12项)、环境影响感知(12项)、旅游总体感知(1项)等4大类,共37项。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7日至6月29日;调查对象是桑木村内的居民。调查方式是将印制的220份问卷发到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填写、现场回收。通过这种方式调查效果很好,共发放问卷22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0 份,有效率90.91%;同时通过与居民的访谈,获得许多问卷未涉及的旅游感知信息。最后对问卷采用社会经济学统计软件包SPSS 进行分析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居民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桑木村居民月人均收入不是很高,均值在1000-2500元之间,众数在1000元及以下。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的占47%,高中占41.45%。居民对旅游业参与程度也不高,只有26%的居民或亲朋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在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更加的关注民生。调查样本中包含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居住时间的居民,随机性较强,充分保证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二)经济影响感知

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与经济效应使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影响较大[2]。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桑木村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以正面为主。80%以上居民赞同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等,均值都围绕在1.8左右,由此可见桑木村的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政府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了较多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工作。但居民对于“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土特产销售”、“增加财政税收”等经济影响的感知明显不如上面的几项明显,选择“中立”的人数占到30%以上,均值在2.5左右,说明居民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其中“增加财政税收”的中立人数占到42%,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透明度,便于居民能够及时地了解财政税收情况。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居民的感知态度也比较明显,50%以上的居民赞同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比较大,也可以初步推测出居民与旅游营运方有着利益冲突。对于“政府投资过大”与否,58%的居民选择了中立,均值为2.975。表明当地居民对此的感知十分不明显,政府的投资情况,普通居民并不知晓。

(三)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居民开始关注旅游开发对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影响[3],包括当地居民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社会治安、人际关系等。由调查结果分析(表3)可知,桑木村居民对于社会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持认同的态度。居民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提高当地知名度”、“增加居民自豪感”、“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居民思想开放”、“促进传统文化弘扬”、“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普通话得到推广”都有好处。特别是“普通话得到推广”这一项,有86%的居民持赞同的态度,表明普通话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确得到很好的推广,同时普通话的推广又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人们之间信任度降低”的感知不十分明显,“中立”的人数为42%,说明居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他的负面影响,大多数的居民并不认同“社会道德标准下降”、“诈骗、盗窃、赌博等现象与旅游业有关”、“犯罪率上升”。但对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46%的人持赞同态度,25.5%的人中立,表明传统文化的确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本地文化的保护。

(四)环境影响感知

桑木村居民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强烈,而对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感知相对较弱。87.5%的居民赞同旅游发展“改善交通环境”;70%以上的居民赞同“居住质量提高”、“商业气氛浓厚”;60%以上的居民赞同“改善自然环境”、“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升地方形象”,由此可知,旅游业对于当地的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对于负面的环境影响均值都比较高,在数值3左右,表明居民的感知较弱。但是对于“娱乐产品过于商品化”,赞同态度的只占11.5%,55%的居民不赞同,感知明显。可见,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总体上以积极影响感知为主,但同时也对一些负面环境影响有较强的感知。总之,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五)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基于居民自己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影响的感知,最终确定自己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度。由表5分析可知,特别支持与支持的人共占86%,无所谓的占16.5%,反对的占3.5%。桑木村的绝大多数村民支持旅游业发展,因为他们对旅游的各方面感知基本以正面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村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持消极态度,这与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旅游业的认识以及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有很大关系。

四.讨论与结论

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吸引物与服务的供给,同时需要当地居民的支持[4]。Elizabeth Fredicine与Bill Faulkner认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有5种,即有矛盾的支持者、憎恨者、现实主义者、热爱者和顾虑者[5]。问卷结果显示桑木村的大部分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是热爱者,他们对旅游业的正面影响基本都持认同态度,认为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交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利于桑木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长远发展。而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却基本持反对的态度,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与“房价物价上涨”,大多数的居民也是持认同态度。而桑木村居民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地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旅游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当地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知,更加关注民生,保护好当地居民的利益,作好引导、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适度的进行旅游开发,以促进桑木村旅游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16(2):105-111.

[2]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02-05

[3]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2):536-547.

[4]Gursoy D,Jurowski C,Uysal M.Resident Attitudes: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79-105.

乡村旅游开发范文6

[关键词]旅游; 民族地区; 开发模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了,拥有5个民族自治区和29个民族自治洲,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和发展这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民族文化中都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壮大。无论是少数民族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都彰显了一个民族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以及民族品格,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为少数民族文华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探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新模式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制约因素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致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实施标准难以提高。资金投入少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开发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业发展滞后,旅游产品供应不足,服务水平的档次不高,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都有待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到位导致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标,这些都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营销效果不佳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营销短期行为较多,缺乏长期持续的行动以及健全的分销渠道与销售网络,公共关系网络等现代营销手段也需改善。在树立标准、明确、持续的整体旅游品牌形象的方面,由于缺乏城乡的协同,造成城乡旅游的营销各自为政,营销整体效果不好,同时也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城乡旅游的营销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政府之间、城乡政府与企业间、城乡旅游企业之间的难以协同,进而导致城乡旅游整体品牌塑造的难度加大。

3.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内需不足

目前,在我国较成功、市场效益比较好的旅游发展模式是采用大都市客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这种模式可以使都市郊区相对较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得到充分地利用。有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建立在旅游者自驾车l小时能够到达的范围的基础上,这种距离是最优的距离,适合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区都是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不具备依托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缺乏市场有力地支撑。出于上述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建议

1.统筹少数民族城乡旅游业

城乡旅游协同发展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来指导,由政府引领,聘请专家策划,对少数民族区域内的城乡旅游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进行统筹安排。从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突破区域内行政区划的阻碍。根据旅游协同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关于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以及基础做出评价,策划协同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定协同的目标与内容,统一规划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

2.整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在整合过程中要做到突出个性,展示共性,联动发展,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给予地正确认识,在资源、线路、产品等方面进行分工开发,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综合开发。以区域交通优势为依托,适当将区域内的旅游热点地区和温点、冷点地区捆绑在一起形成组合式的旅游产品,以热促冷,缩小地区差距。在线路产品的布局上,结合周边资源和交通线,推出不同的精品旅游线路,在跨城乡旅游线路产品开发上以城市为中心沿交通线呈放射状分布。

3.完善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应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用到民族地区城乡旅游协同发展中,对内会减少民族地区城乡之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使交通成本和沟通协调成本降低,使城乡之间信息实现共享:对外可以宣传促销本区的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城乡信息不对称,旅游地与旅游者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各利益主体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4.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旅游协同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旅游人才做支撑,因此推行人才战略势在必行。通过培养更多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利用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帮助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培养和输出旅游人才,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协同发展服务。比如,首先对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院校及旅游专业进行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市场需要的人才;其次,推动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发展,发挥现有旅游培训机构、企业培训部门的作用,并与高校进行合作,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建立不同层次的培训基地,有计划、分批、分层次地对现有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旅游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