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18-01
生活是人类认知与智慧的重要源泉,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重要来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实例资源,而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在加强教学内容研究的同时,应积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注重将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教学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科学而正确地引入生活实例来辅助教学,加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与效率。高中政治是高中学科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教学是引领学生科学树立世界观、正确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良好精神状态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塑造民族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多年来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引领学生从抽象的理论情境回归于他们非常熟悉的现实世界情境,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所学内容,才能促使他们更加高效地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也能更加优质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达到既增长知识,又修炼人格。
一、切实以“生活化”理念引领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源于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引领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或主宰者。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执行者与施行者,首当其冲是就是必须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这个魂和纲扭住,必须将教学的思想意识搞端正、树牢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得以顺利推进,才能更加有效地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环节沿着正确的轨道延伸与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先生所说,“思想意识的转变,需要像普及一门知识一样,道出其中的所以然――目的、责任。”其所述的目的与责任就是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社会生活实际,紧贴社会实际需求,以教师的思想为引领和标杆展开具体教学活动,才能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被渗透,才能更好地解放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提升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探究层次。因此,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切实以“生活化”理念引领教学思想,以朴质的教学行为开展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与学生具体实际生活,把非常鲜活而具体的生活实例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点的支点,带领学生从抽象的理论情境回归于他们非常熟悉的现实世界情境,引导他们面对“抽象而生涩的思想理论”和“具体而鲜活的现实实例”两面镜子,让他们对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政治理论的解理与应用能力,提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切实以“生活化”标准定位教学需求
把握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与需求,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做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将其作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来强化和落实,只有把握好了目标与需求,才有更好地顺应学生的求知需求与课堂教学需求,才能更加顺利、更加正确、更加高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广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切实必须以“生活化”标准定位教学需求,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置,将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由此构建形式较为灵活、内容较为鲜活的“生活化课堂”,引导他们在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是徜徉思想政治理论世界。例如,教师具体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积极顺应学生的社会生活物质需求、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并积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需求,将学生真实的生活课堂与教学理念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在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情境中去感知、去体验、去思索,将传统教学中的单纯言传转变为生活化中的身教,从而促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让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不断提升,让师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切实以“生活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构建必须以生活化素材来支撑,生活本是自由开放与丰富多彩的,因而“生活化课堂”也就是一种自由度较强、开放性较高的课堂,才能促使学生真正从理论课堂中走出来,步入实际生活现实,并让学生更加自觉地从现实生活课堂,升华进入抽象的课堂理论世界,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在非常鲜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领略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内涵与魅力。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短剧、小品、故事会、相声、辩论等生活化活动形式构建生活化场景,引入生活化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电子资源,满足学生对时代环境的好奇心,提升政治课堂的针对性及时代感,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性。
综上,生活是自由开放的,“生活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是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只有契合学生的生活所需,其意义才会更加深刻,才能真正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教育学文摘杂志,2014(4).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从见到培训学员手册的那一刻起,便感受到市里对幼教工作的重视和用心。在为期一周的培训领略了十位专家带来了精彩讲座,内容涵盖管理、安全工作、学习故事、家长工作、课程建设、园本教研、环境创设、区域活动、解读儿童行为等等,专家既有大学教授又有多位实战在一线的基基层园长。让我开阔眼界,受益匪浅,同时为我拓宽了学习之路,指明了成长方向,也让我寻找到自身短板和园所的差距。
一、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开班仪式上,尚局长语重心长的讲话道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工作成绩和任重而道远的重任。同时从尚局长还教导大家应该扛起自己肩上的重任,工作中满含“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这份良心活,当好优秀教师,让孩子眼中有光、灵魂中有爱、嘴里会说。讲话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更引人深思。王主任的总结则更加增强了园长们的责任心和信心。
(一)安全为天,重在防范。安全是天,保教是地,天地人和才是好的幼儿园” 。张教授的这句话道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讲座中,她引用真实的案例,进行剖析,诊断事故发生的缘由,以及如何界定责任等。让教师们了解现行法律对幼儿园及其教师在各个方面的安全职责要求,以及怠于履行职责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白了做好孩子的安全防护及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如何应对和处理,如何做好幼儿园安全网络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这些对于幼教管理者至关重要的一项必修课,这些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安全策略,值得借鉴。
(二)解读儿童,有效教学。王小英教授的讲座,百听不厌。她以幽默诙谐的讲解方式、抑扬顿挫的声音、生动的案例,从走近童心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正确认识儿童的学习、教学的有效性与伦理性、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比如,如何学会有效教学?如何发问和理答?如何抓住时机,灵活运用不同形式的提问激活孩子的思维。作为园长应如何引导教师走进幼儿心灵,了解、观察、解读幼儿的行为,明确自身角色,转变由“尊师爱幼”转向“师生互尊互爱”。引导教师如何避免无效的现象,做有效教学,做有文化的教育,做思想的老师。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只有认识到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只有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生命规律,解读儿童,分析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
(三)专业引领,共同成长。张立新教授带来的《专业标准下园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全面分析了教师的角色,成长阶段与特征,心灵成长的基本理念,引领教师成长途径等五个方面。加深了对园长和教师两个角色的专业标准和角色定位的认知。作为园长要担负引领教师成长,做教师的支持者、指导者、服务者的重任。特别是学习发展共同体的形式与做法,通过教学、培训、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师徒结对、园本培训等途径不断提升团队素质。
(四)关注儿童,推进区域。秦红园长带来的精彩讲座——《以游戏精神推进区域活动,关注幼儿学习经验》,更加增强了对其的敬佩与羡慕。秦园长介绍了收集、整理、筛选、改造、整合课程资源的经验做法;如何从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融合、关注传承出发建构课程,以及拓展课程实施途径等等,让我们感受到课程的丰富性、适宜性、儿童化、生活化、情景化。幼儿园注重探索本土民间文化与儿童文化有机地融合,从而实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幼儿教育双向发展的园本课程特色。所创建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为主线的特色课程,开阔了我的思路。
(五)相信儿童,聚焦学习。周菁老师分享了学习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儿童观,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课程观则是幼儿园里所有人、事和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儿童自主自发的学习为主导(兴趣);学习和发展观,则注重在参与过程中个体在与人、环境和世间互动和互惠关系中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多个真实的学习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故事就是主角是孩子、写给孩子、为孩子而写、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价值看得见的故事,也使我进一步领悟学习故事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理念、一套行为模式,一种学习评价。教师的理念应从找不足、找发展需要,转变为发现儿童、发现能做的、发现感兴趣的。
(六)贴近幼儿生活,建构课程。江园长以本园《生命探究》课程为例,介绍了园本课程的框架、园本课程构建程序,课程运营模式,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强调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必须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兴趣。课程的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和确定适宜的课程内容,而后组织实施与评价。
(七)家园合作,有效沟通。芦园长带来的讲座《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让教师从教更幸福》对我感触颇深。 “家园和谐全在平日功”,需要园所重视日常细节工作 ,预防在先。芦园长以案例形式讲解日常经验所得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从园所、教师、班级三个层面讲了家长工作的策略。提醒大家做家长工作要做到“主动沟通”、“尊重家长”、“换位考”、“平等对待”等,要与家长建立和谐共育的情感交流桥梁。特别是家长工作的“风险点”的辨识,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茅塞顿开。
(八)三位一体,抓好园本教研。肖瑛园长的讲座《从园本教研的角度谈如何做一名好园长》结合实践工作,以园本教研为抓手,重点从自我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基本方法做起;如何以教师成为主体,解决本园问题;教研中遵循教学研究的基本规律,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做好园本教研的。特别是讲到了“管理8落实”即中心工作、园务值班、部门谈话、听课评课、常规管理、进班上课、自我学习、师徒带教。这些实践经验做法,源自于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展示了江园长作为园所领航人所具备的高素质,以及如何把园所管理的科学、规范有特色。
(九)挖掘资源,基于儿童创设环境。钱剑阅园长从《基于儿童的环境创造与创设》的角度展开。园所实景照片展示出了梅李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让儿童回归本位,如何让教师回归本源,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幼儿教育的规律,发现、捕捉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提升课程质量水平。让幼儿园回归本土,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挖据幼儿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课程资源,让幼儿在与资源的相互作用中得发展。
(十)全天候、全活动、全儿童,观察解读儿童。常教授带给我们《儿童行为观察与解读》讲座,讲座运用理论讲解、案例分享、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常教授一开场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观察儿童理由 ,那就是:(1)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与基础,而“观察其行为背后的内在意义,是“了解儿童”的最佳手段;(2)观察儿童行为的目的在于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内在意义,如”动机、意念、情绪等,真正解释孩子的兴趣、需要、思想、价值观或个性特征;(3)为教师设计适宜的课程、调整教育行为, 给幼儿以适宜的引导提供依据;(4)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 “将观察放在全教育视野下:全天候、全活动、全儿童。一日生活皆课程,时时处处有观察。”
十个讲座,案例解析,现场互动,经验分享,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层次、更准确的解读,做到有理有据,有理论支持。
二、学思践悟 携爱前行
作为引领园所发展的领头人,通过学习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一是意识到自己在各方面有那么多的不足,二是感觉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让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当好教职工的支持者、引领者、合作者。
1.名园风采令人叹为观止,做到活学活用,立足园所实际借鉴学习。
2.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能够真正学会观察和倾听,正确评价儿童,发现儿童更多的学习品质;引导幼儿深度学习,进而写出更多有深度的案例。让每一位老师能做到相信儿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让每一位老师都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有无限可能。
3.开展好园本教研,做好专业引领。以游戏精神推进区域活动,基于儿童创建好适合儿童的环境。
4.培养全员安全意识,要有安全敏感度,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掌握运用能可供操作的安全策略。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校长引领 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72-02
一校之长作为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引领者,先要厘清教育价值观和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概念。某文献指出:“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即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态度、评价等的总称。它是人们关于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导向作用。学校教育价值观,是指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最好的教育是文化,是氛围,是价值观念。正确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能发挥导向激励作用,能促使教职工凝心聚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校长如何来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一、以文化引领,理念回归生态
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文化管理。校长应自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要让教师认可学校教育价值观,使之根植于师生的内心,外化于师生的行为,形成一种精神风尚。校长要善于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充分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找准学校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以积极鲜明的个性彰显自己的办学理念。校长应让师生认识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确立办学理念要克服当前教育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要回归生态的教育观,并通过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浸润熏染全体教工,使他们了解、认识和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形成共识,并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如,我校倡导的办学理念是“让校园成为生命和谐成长的家园”,确立的办学目标是“崇尚自然、关爱生命、呼吸民主、追求和谐”。这些“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逐渐得到师生的认同并转变为自觉行为。
校长所确立的生态教育观,应具有五个特征:一是自然。教育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教育如水,要遵循每个生命个体生长的需求,如水一般去滋润和播撒,顺其自然方成道;二是共生。“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处处凸显着共生效应。师生相长,情智共生,相得益彰。三是舒展。生命因舒展而张扬个性。“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每个人因自身独有的“美丽”而绽放。教育应从孩子天性舒展切入,创造条件来释放孩子们的无限可能。四是灵动。灵动,是生命灵气的勃发。教育应直抵人的内心,孕育灵气与活力,激发灵性与智慧,唤醒灵动的生命意识,培养灵动的思维特性。五是和谐。教育与自然一样,是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系统。需要整合各种教育因素,诱发美善教育因子,师生互惠共生,融通包容,多元谐和。总之,生态的教育观,应该还原教育的本色,追求教育的本真,促进师生身体、心理、品质、精神的和谐成长,共同走向一种高远阔大、臻于平衡的美好境界。校长要善于将生态的教育观打造为学校文化精神,将其渗透与内化,使全校师生时时处处感觉到学校精神,逐渐融入到师生的血液中,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以课改引领,课堂突出生本
1.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校通过课改论坛、校本培训、名师课堂观摩、同一备课组教师“同课异构”的赛课活动,改变教师以往“不放心学生学,扶着学生走,习惯于面面俱到的讲授”过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传统课堂模式,引导教师树立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和价值,先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教师的点拨教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应该先学后教,随学而教,因学定教,尊重每个生命,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利用学生的差异推动课堂教学,生成课堂的精彩。
2.引领教师规范课堂流程。学校为带动全体教师探索生本课堂,按“生发、共生、生成、生趣”四个关键词规范了课堂的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便于教师领悟生本课堂的真谛,自觉探索课程改革。一是“生发”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生发问题,生发探究之心,激起求索的情感。老师首先明确预习内容,预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告知预习的时间,指导预习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自主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向同伴和老师;二是“共生”环节。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学生通过兵教兵、小组讨论来合作解决问题。对于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及时关注、适时点拨。三是“生成”环节。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老师善于发现、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大家一起尝试、解决,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化错误为生长点,形成新知,丰富情感。四是“生趣”环节。学生拓展巩固、迁移运用,教师要深入挖掘知识,恰当地将知识点连接、迁移,在生活中拓展,形成生活化趣味,让学生意犹未尽,延伸课外。
三、以科研引领,师资培养务实
教学要轻负高效,必须反对加班加点的死揪死抓,代之以科研为引领,化问题为课题,用科研来促进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成就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校长应做科研的先行者和引领者,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知晓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关注教师的内心体验和幸福指数;校长要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文化。
校长千万不能搞应付式的伪研究,课题研究务必追求真实,校长应亲自主持课题,研究的问题要从实践中来,引导教师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教学研究,让教师体会研究的乐趣。
如我校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拓宽校本研修渠道,营造多维的成长空间,推动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一是完善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每周两次开展集备研究,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备课组氛围,教师们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二是学校制订各类骨干教师的分类培养实施计划和考核细则,分解每学期的培养目标,引导教师不断进取,精心规划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涯,指导教师制订三年专业成长发展规划,自己设计发展蓝图,明确发展目标,学校为他们特别设计了专业成长记录袋,整理了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教案、教学反思、论文、获奖证书、个人小结、读书笔记等内容,留下了他们成长的一串串足迹;三是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开展科研活动,通过领导示范、名师引领、读书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展评等形式,感受名师的风采,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成长的动力。这样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们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老师,在集体学习、教学观摩、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中同伴互助,促进交流,增强了教师团队的活力。科研让教师有了主动发展的活力,找到了灵魂归属感和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校长要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就必须引领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校长应大力摒弃应试的功利的教育价值观,确立“让校园成为生命和谐成长的家园”的生态理念,从文化的引领、课改的引领、科研的引领三个途径入手,推动本校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带领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搏击,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为培养一支教学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队伍,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校级及中层领导任课、听课的暂新规定》,为了落实好此规定,学校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提升管理者素质为宗旨,认真落实好规定,不断规范学校校级及中层领导的任课、听课。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张梅
副组长:王力
成 员:王俊强、马小红、李娟娟、代顺武、姜瑞。
三、采取措施:
1、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明确校级、中层领导任课、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亲临教育教学第一战线,才能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作出最正确的决策。校级领导任课不仅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内师资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团结教师队伍,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按文件规定落实校级及中层领导任课、听课节数。
3、明确“五个一”内容,安排好“五个一”落实工作。
“五个一”指:一要参加一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二要明确一个帮扶对象,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三要定点联系并全程参与一个学科教研组的研究活动;四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五要带头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动全体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化设备操作技能。
4、学校校级领导及中层要按照“校级中层各成员“五个一”工作情况一览表“,深入到所在教研组参加学习,进行听课,对帮扶对象采取预约听课、推门听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跟踪,了解其上课情况,听课后要及时对帮扶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教学结构。
总之,学校要认真落实规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课堂,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管理能力。促使学校管理规范化。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一、收获与压力。
九位专家的报告大多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xx——2020)》做的相关解读。重点围绕了校长专业标准,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细致剖析。
应俊峰教授重点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xx——2020)》曲折的制定过程、前瞻的发展目标、核心的重点工作和中小学校长的使命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依法治校重要性和制定规划的必要性。胡庆芳教授从亚洲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问题,国家对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的认识,到我国即将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六大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做了详实的诠释。陈永明教授又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解读了校长的专业标准。谢利民教授分别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教师专业成长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做了讲述。张雪龙校长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对学校文化建设做了分析。顾志跃教授对校长领导课程教学做了讲解。程华校长结合自己的办学经历对学校课程建设、内部管理和外部资源利用作了介绍。王钢教授又对校长应具备的科研智慧做了辅导。
以上专家报告,让我知道了新世纪校长的职责与任务,校长应干那些活?校长的工作重心在哪里?澄清了多年来的模糊认识,清除了心中的疑惑,增强了办学主见,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校长六大职责是:
一是规划学校发展。
谢利民教授说:现在的校长大多是经验型校长,想到哪儿,做到哪儿,靠拍脑袋工作。校长最重要的管理理念问题,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长要能规划明天学校的样子、未来的蓝图。学校规划中要融入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制定规划时要明确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从中寻找变革与发展切入点,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定位具体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学校规划应充分关注学校的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课堂改革。学校特色应关注课程建设,尤其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营造育人文化。
万航渡路小学张雪龙校长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沉淀,在继承与发展中形成。文化应是一条大河,需要源远流长,奔腾向前,容纳百川,持续拓展;文化应是一棵大树,需要向下生根,向上成林,广泛吸纳,激活生命;文化是一幢大厦,需要整体设计,夯实基础,添砖加瓦,精致细节。张校长学校文化建设从谈人物、讲故事、叙事件、摆现象、找细节、忆成长、做成长册等方面操作。
三是领导课程教学。
顾志跃教授指出:基础教育的内涵关键是教学质量,是由课程、教学、管理三大因素决定。校长要有大课程观,树立一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资源都是课程理念。课程是反映的是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学生从学校里得到什么,课程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实施载体,学校目标对应着课程。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表现在校长领导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的二次开发、校本化设计和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以差异教育为主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是校长课程了教学领导力的又一表现。
四是引领教师成长。
谢利民教授指出:没有一流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因此,引领教师专业成应是校长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作为校长要把办学经费的绝大多数用于教师培训,保证教师有与专家、与理论对话的机会。要选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培训是较为便捷的方式之一。比如:以每学期向教师推荐一本书,认真研读为主的专业引领;以研究自己的教学,邀请专家点评为主的案例研究;以反思自己教学为主的自我反思等。
五是优化内部管理。
杨江丁教授提出的“学校道德领导”。校长要从道德维度管理学校,即科层维度、文化维度、道德维度。道德领导即校长用自己的理念、理想、办学的共同价值来领导学校,校长要有领导之心,即校长的办学理念、教育信仰、办学理想和办学目标;校长要有领导之脑,即学校工作如何运作;校长要有领导之手,即校长的决定、行动和行为。
六是调适外部环境。
虹口四小的陈珏玉校长的做法让我们深有感触。虹口四小坐落在东四社区,为拉近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双休日学校的操场、体育器械对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的会议室等场所随时供社区使用,这样融洽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同时,社区居民也为学校服务,比如:社区居民义务为学校宣传办学理念、帮助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等。卢湾一小的程华校长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成立了多个老少组织,如:老少读书会、老少舞蹈队等。社区也为学校做了相关服务工作。
反思我们的办学,差距不言而喻,压力油然而生。
在全国深入落实《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作为校长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梳理学校的工作,区分工作的主次。当前应把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此带动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关系的协调发展。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尤其是校本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重任。因此,校长首先重视课程建设。其次,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再好的课程无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去教学好的课程,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发展,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二、感受与动力
第二周我们一行五位校长到虹口四小挂职学习,先后与本校陈珏玉校长、潘主席、关教导、叶教导、华欣老师做了零距离接触。她们分别从不同部门领域介绍了虹口四小工作思路与做法,我们感受与动力共存。
上海的教育是实际的、成熟的,理想与现实做到有机结合。主要表现:
1、对教学质量的正当追求。我省《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颁布后,许多教师、校长谈考色变,这是对省厅文件的误读。在虹口四小每学期有五次大型考试,即期中考、期末考、两次抽测,还有区教育局的“飞行考”,以随时监控教学情况。但是,上海教师对考试的态度很平和、冷静,严格遵守规范教学,不像我们教师孤注一掷,肆意违规。通过了解,源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增值评价,即自己与自己比,评的是上升幅度。再是闸北三小的考后分析很便捷实用,闸北区专门研发了试卷分析系统,即麦克(音)系统。只要教师把学生每个题的得分输入系统,立即显示每个题的得分率和与全校比较的绝对值。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览无余,极其方便教师进行补救教学和补差教学,做到了单元清。
2、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很强。虹口四小的协同教研是例证。我们只强调了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比如:集体备课、研究课听评等,但未倡导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虹口四小在此做了深入研究,形成全校教学一盘棋,并取得很好效果。从而落实了《国家课程方案》中提出的“小学课程应趋向综合化设置”的要求。
3、丰富的课程设置。虹口四小的“衣、食、住、行”校本课程和七大俱落部活动很有特色。闸北三小的校本课程很典型,比喻成飞机模型。人文课程、科技课程是两翼,德育课程是机头,健康课程是机身,艺术课程是机尾。
4、教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虹口四小的教师上午7:40到校一直到下午3:00放学,简单午餐后立即工作,在校时间8小时,多于我们的6小时。有补差任务的教师5:00才下班。
5、补差教育是个性化教学的形式之一。虹口四小下午3:00后,征得家长同意,对后进生进行义务辅导至5:00。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集体备课怎样开展:体育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进行。首先,备课组长确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下次集体备课时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 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加强小学校园舞的开展,抓好校广播操的 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 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和网上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体育专业性学习由谭延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体育专业方面理论和最新专业信息。
主题性学习由徐世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提高二课堂活动效果。
研讨性学习由体育组教学能手谭延伟和邓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
开展好网上教研活动,成立网上教研小组,定期登陆教师论坛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训练队的 选拔和组建工作(乒乓球队和速滑队),制定好各项体育计划。 2、十月份协助政教处和大队部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3、十一月份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冰场浇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