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哲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1
关键词:经院主义;经典主义;终身教育;思维方式;读名著运动
作者简介:王仁彧(1973-),男,安徽滁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课题项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路径研究”(编号:2011-013Z),主持人:王仁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3-0047-03
作为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读名著”教育项目得到了赫钦斯、范多伦等人的积极倡导,也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阿那波里州和马里兰州等地圣·约翰学院广泛展开。而以诺尔茨、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家则坚持探寻追求知识的新方法,并据此提出了理性法、情感法等掌握知识的新手段。从而掀开了经典主义与经院主义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也就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所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思维抗争。
一、“读名著”教育项目折射出西方古典经院主义终身教育观
人们对经院主义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然而,如果从促进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古典人文主义哲学十分重视提升人的内在素养。早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时代,就有哲学家、教育家强调对人的智力培养,而且要贯穿于人的一生。他们提出要以培养演说家和政治家为最终目的,让广大社会成员都能具备一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说的能力与技巧,实现对社会个体的影响与熏陶。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观点正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考量。不过,在当时,这种思潮却遭到了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真正的人类社会应该培养出权威哲学家,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要达到这种境地,只有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探寻真理与实践真理才能实现。因为,亚里斯多德等人认为真理往往蕴含在人的智慧之中。要想获取这种智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先人的经验与智慧,才能从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东西,也许这就是对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当然,在苏格拉底等人看来,这种向先人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向早先的社会统治者学习,因为他们掌握和塑造着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也是杜威等人批判的焦点之一)。比较两种观点,人们不难发现,两种学派其实都在强调终身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只不过,在对通过开展终身教育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方面,他们存在了差异。探寻真理与实践真理这一追求目标的内涵明显超越于成为演说家的个人发展目标。
对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西方社会,不论是其社会文化还是其政治统治的价值取向,都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与束缚。但是尽管如此,当时的哲学家、教育家们还是在极力倡导智力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希望能把这种影响提升到更高的视角。他们认为“人要想获得对幸福的追求,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而只有“富有理智的思维,往往才能支撑起人们用意志去掌握真理,拥有财富,达到自由王国”。在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四百年时间里,在西方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人文主义哲学思想一直高度重视人文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强调要培养文人雅士和良好的社会公民,而其重要的培养途径之一就是建议人们多读名著。依照他们的思维,只有在名著中,才能发现前人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与理解,才能感受到前人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对后人的启示与劝勉。坚持从前人丰富的社会阅历中寻找到对个体自身的指导与引领,能更好地推进人的理性思维发展。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人们就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坚持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人们不仅获得在自身发展进程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更能获取人的终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的道德与信仰。
可以说,“读名著”教育活动在当时社会不仅希望帮助人们提升个体的社会知识与工作技能,更希望提升人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与水平,引领人们的道德与思辨能力发展。这种活动在当时的大学得到了尤为突出地发展与传播,并一度成为当时大学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更成为古典人文主义经院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进步主义思想激发了经典主义终身教育观的转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这种以“读名著”为主要形式的经院主义哲学思想在当时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也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质疑与诟病。
有学者对于“阅读大量名著就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的需要”的这种教育思想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这种教育和学习方式给课程的选择带来了困惑。从学习的指导思想方面来看,这种利用“传统的读书方式”获取知识,培养人的“超自然世界观”的指导思想没能意识到从书本知识向人的社会知识转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从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来看,由于“读名著”教育活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课程信息与要求,使得教育者无法给学习者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学习者本人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策略,很容易步入混沌的学习境地。
为此,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构成了进步主义的哲学基础,这些基于进步主义哲学思想的学者提出了用实验的方法,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真知的世界认知模式。他们主张尽量避免直觉法、演绎法或归纳法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地位或作用,而强调应该在人类具体实践中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世界,提升个体社会认知能力。他们认为如果说人类社会存在绝对真理与绝对道德的话,那么获取这些知识与道德的途径只能通过人的实践来实现。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得对个体的认知、对家庭的理解、对社会的尊重、对人生的感悟、对思维的启迪。从个体接受教育的内涵角度来看,人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获取对个体生涯发展的规划、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对社会进步的理解、对人生内容的丰富。
可以说,进步主义哲学思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方面,十分重视人自身经验的体验与积累,认为人自身的经验是一种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基于这种分析的经典主义终身教育思想希望努力探究富有教育意义的人生经验,同时他们希望社会的“帮助、指导与鼓励”能在人生的后续经验积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无疑,经典主义的这种终身教育思想对推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与推动作用。
三、两种哲学思想终身教育观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演绎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西方两种哲学思想的终身教育观就已经得到了践行。自我国汉代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之后,孔孟之道、儒家经典则成为当时国家统治和社会生存的神圣教条。如果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离开了四书五经,则被称为“离经叛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其原因所在。在社会生产方面,当时的经济主要以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耕生产为主,而这种农耕生产模式强烈要求人们做到因袭惯例,遵循习俗,按照先前人们的生产方式进行。在这种经济生产模式下,人们的思维与意识已经无法脱离经典权威思想的左右和影响了。在社会治理方面,宗法制思想要求社会成员尊重家族长辈,学会保守知足,这种厚古薄今的生存哲学既磨灭了过去生活中的经典元素,又抑制了当时社会的创新意识。在政治体制方面,我国古代长期实行君主专制的社会政体,全社会只有大一统的社会思潮得以延续,使得人们不得不长期接受经典权威的统治与压制。在文化教育方面,尽管我国社会先后开启过不同的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但是由于科举制度被专制君主政权所控制,实为为专制君主政体服务的思想工具。这种人才选拔模式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对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相反更加禁锢了当时文化阶层的思维境界,窒息了知识与教育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当时社会制度下形成的各种政治、文化、经济制度,也符合了其所生存的社会要求。从今天的视角回视当时社会,其文化发展观也在一定意义上培育了人们的终身教育意识,在促进当时社会人的发展的基础上,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如果把这种思潮和西方古代哲学流派进行比对的话,似乎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西方经院主义与经典主义两种哲学思想对东方文化的折射。我国古代社会所推崇的“独尊儒术”思想,本质上说既是对人们思想意识的统一,更是把当政者及其辅助者所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借助政治的力量进行推动与传播,以达到普惠全国的作用。这种思维一方面树立了全国唯一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标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全国民众的思想与行动,从而使得社会能在他们所标榜的类似西方“经院主义”与“经典主义”思想影响下塑造和形成全国民众的文化价值取向。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思想在当时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满意效果。其典型特点就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推行与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以一元文化排斥多元文化的最终局面,使得全体民众的价值观都集中在崇尚权威主义思想高度上来。这其中,既离不开民众对朝政指定的施政著作的无可奈何的选读,也离不开民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践行和感悟到的“独尊儒术”思想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有力推动和深远影响,各种盛世景象的出现正是对东方文化思想终身教育观的有效解读和完全展示。以至于当人们在研讨说理方式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希望能诉诸权威、诉诸传统思想。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不得不承认经院主义与经典主义终身教育观在左右和固化人们思维方面的巨大作用。
四、经院主义与经典主义终身教育观的思维抗衡与社会影响
古典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人的精神能力得以培养,人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能力就可以实现。然而进步主义学者认为这种思想俨然把人类对社会认知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过分强调了传统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事实上,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确实与传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毕竟社会的发展总是跳不开历史必然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或复制,而是在对过去有针对性继承基础上的一种突进,是对过去社会的合理变革过程。
显然,进步主义哲学思想发现了“读名著”的教育哲学思想所存在的绝对论、二元论倾向,他们发现了这种教育项目对学习者个体兴趣与学习需求的忽略,仅仅强调用智慧概念和人文科学教育传统来推进人的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思维过于依赖了人的自我认知能力,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对于人的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进步主义哲学思想也不断遭受着人们的质疑。批判的声音主要来自于对纪律约束存在意义的理解,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思维发展的意义争论,以及智力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思考与讨论。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从其表层上,思维方式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层特点。而思维方式的真正产生与形成恰恰是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有机构成了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人们不得不承认,以古典人文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经院主义“读名著”教育运动,所折射的终身教育观在一定时期确实有效推动了人的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进步主义哲学思想推崇的经典主义教育思想所涵盖的终身教育观,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和背景的新的认知途径。尽管二者在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各异,但是却都实实在在地共同推进了人的思维方式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二者在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各有取舍,仅一步之遥。
人们可能无法完全割裂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对人的智慧启迪作用,也可能无法回避社会实践认知在人的思维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积极意义。两种思想流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交错推进,在人的认知世界与社会实践领域各自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把握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论断的积极因素,需要有效解读两种不同思维终身教育观。一方面,人们需要充分认识与挖掘经院主义哲学思想所倡导的名著阅读中的社会思考,利用从中获取的智慧提升个体对社会的认知。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努力观察与分析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进步思想,积极构建个体对社会实践的有效认知。在对两种思维有效把握的基础上,合理塑造人类世界观与方法论,将能形成两种思维模式终身教育观的最佳结合,必将有力推动个体的思维发展与社会的认知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念与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南湜.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1(05).
[2]高志敏.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2
近十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态势, 总的说来有:方法论的检讨、中国经典的诠释、出土简帛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思想、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及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等。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宗教性、《周易》、佛教、道家与道教、宋明理学、明清之际与清代学术、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三《礼》之学、名家与汉语语言逻辑哲学、中国政治法律哲学、生态环境哲学、和谐思想、身体观、身心平衡论与心理调节学说等,正进入重新探讨的阶段并不断深入。
从学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重点与热点问题或领域有: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点。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3
关键词:武术运动;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1武术运动与传统文化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早起自于原始社会的“舞”,在此基础之上经过逐渐发展和演变,从先秦时期的文化百家争鸣一直到宋明时期的理学理论,以及近代同西方强势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生态系统。
1.1儒家思想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中国武术文化十分重视武德,武德的形成是依据传统儒家经典理论和古代社会道德标准共同演绎的结果,素有“习武先习德”等经典武术语录,就是要求习武者先具备武术道德的修养,方才能去练习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各个历史时期,武术的各个流派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武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对习武者的行为约束。武德深刻影响和约束着习武者行为规范,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等都指出了习武者武力使用的方式,是千百年间传承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一种崇尚道德之尚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发展到今天同样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表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1.2古代哲学思想和经典阴阳学说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武术理论受到了多方面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其中最为深刻是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阴阳经典理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武术理论中将习武者的外在运动形式和内在修为统一为一个整体,习武者不但要外练筋骨皮,还要运气通脉增加内功修为,往往各门各派把内功的修为看得更加重要,外练一定要有内练作为基础,否则外强中干,身体很快就被掏空。如传统太极拳功法的练习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就是要求太极拳习练者,身未动,意识先到,是指意识在先,意到之后先内运气,气再到,气到之后身体动作而后发,即习练太极拳功法时要先用意,再行气,而后身体动的功法理念。如果只练太极拳动作而不行气,则没有太极拳的神,没有太极拳的韵味,更没有形成太极拳的内在功力。太极拳是典型的内家拳法,如果不行气则不成拳。受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的影响,习武者在习练功法时注重时辰、季节的选择,每个时辰都对应各自的经络运行,针对经络运行练习相应的功法练习选择相应的时辰。[1]古代经典阴阳学说论述了拳术练习过程当中动作的阴阳相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拳理。如身体重心的虚实相互转换、动静相互结合、双掌前后正反相互转变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在拳术当中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想练好武术就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1.3古典审美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武术套路的动作演练受到了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运动风格形式特点,在武术套路中武术的技击性潜移默化的蕴含美学艺术,套路动作的攻防动作体现出美学特征,古典审美意识深刻影响着武术套路动作的身法、腿法、手法的动作规范,同时还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注重快慢节奏的体现和艺术风格的表现,从而体现出传统武术套路动作形神兼备的独特运动风格特征。
2武术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着不同形式和内容各异的文化形态,泛指的是规范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在不断传承积累和发展更新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形态。[2]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性,能够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武术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武术的本身就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习练传统武术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1武术运动彰显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繁衍生息当中不断积累的集体观念,是本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集中体现。[3]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武术运动能代表华夏民族精神面貌,同时武术运动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运动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了几千年之久,深深扎入华夏文明当中,不断吸收着中国优秀文化的滋养,体现着华夏民族精神的精髓。武术运动能够充分体现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图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因此,武术运动不仅仅是具有健身保健击技作用的一种运动项目,更能够赋予广大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2.2武术运动彰显爱国主义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武林高手,他们以民族和广大民众的利益为根本,除恶扬善,用自己的血汗保卫人民群众和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武术运动能够激发习武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武术的尚武精神体现习武者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这正是实现“强国梦”、“中国梦”所需要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高东清.新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武术科学,2004,(4).
[2]张胜利,刘树军.中国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探索[J].体育学刊,2005,(1).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4
想;学生心灵;哲学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54―01
经常有学生反映生活与哲学课枯燥。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生活与哲学课教学生活味和哲学味不浓,而说教味有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一、应让学生了解哲学家及其经典思想
哲学家以其璀璨的思想“照亮”了整个世界,让人们对其充满无限的遐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哲学家都想些什么问题,又都是怎么想问题的。如被称为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他通过跟别人对话来接近真理,但最后发现自己之所以比别人更有智慧,就是拥有没有智慧的这份自知。认为哲学不能只专注于自然,还应该思索人自身,“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介绍哲学家及其经典的哲学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的时代性和智慧性,懂得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二、应关注学生的心灵
生活与哲学课的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智。然而,我们却真实地感受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使原本体悟智慧、关注心灵的生活与哲学教学变了味。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声疾呼: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作为完整的人走向社会。人文精神贯穿于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思之则有,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教材中蕴涵人文精神的知识点,充分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同时结合学生的思想情感,创设让学生同自己心灵对话的课堂氛围,“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让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位一体”基本任务的同时,充满着对人文精神的积极追求,引领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三、应注重学生哲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5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 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 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 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 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 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 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 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 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 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 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 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 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 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 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 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 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 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 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 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 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
点。 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 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 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 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 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 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 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 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 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 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 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 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 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 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 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 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 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 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 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 “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 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
经典哲学思想范文6
密涅瓦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就可以看见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
《传世励志经典:密涅瓦的猫头鹰》是一本讲述黑格尔生平事迹、主要著作、哲学思想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构建、发展过程等的书,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亚特一个官吏家庭,1831年11月14日病逝于柏林。他是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其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 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