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1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葫芦岛市的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农业就进入科技化发展轨道,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同时,农业机械化还为葫芦岛市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1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且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降低农业成本。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劳动力的具体体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农业机械设计,旨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1]。由于农业机械化会基于农业生产需求而实现技术创新,因此而使得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大量的农业生产由人力劳动转为机械化劳动,节省的劳动力,促使农民劳动力转向非农业产业以为城镇发展服务,由此而为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是必经途径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载体。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已经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农业机械技术是动态发展的,会根据农业需要而不断地调整技术,以更好地位新农村建设服务。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的地位[2]。
2 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有效对策
2.1 将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来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科技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促进农业机械推广,是将农业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可以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机遇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来,包括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的维修以及定期地组织农业机械技术操作培训等等,都纳入到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中,以使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能够熟练地操作,并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地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价值,以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2 做好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于2009年11月份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农业机械生产者检验农业机械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内容操作,且要依法对农业机械以认证。农业机械销售者要将销售记录制度制定出来,并向购买者指导操作方法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农业机械设备维修者要有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实施维修,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在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中,还要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可见,农业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安全使用,就要强化农业机械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有助于督促其自觉地遵守操作规范,不仅可以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确保而来农业机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3 根据农业产业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
中国地域广泛,不同的地区其自然条件都会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各异。因此,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设备,还要考虑到当地常用的农业技术,要求农业机械设备要与农艺要求相符合。辽宁省葫芦岛市以农业产业为主,并在近年来不断地实现创新农业发展。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普及,而且还是应当地农业环境而创新技术,以使农业机械设备更有助于提升当地的农业收益[3]。比如,葫芦岛可以将农业机械设备示范基地构建起来,在基地中所种植的植物都采用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将示范成功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机械操作技术方法向农民推广,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获得更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也顺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就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肤浅的论述: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句名言,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依靠于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机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为农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措施之一。只有把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成果采取示范推广或其他的方式,向农业机械的使用者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只有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后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新的农业机械才能被农民所接受,新的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若没有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最好的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只不过是一件陈列品,没有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对人类就没有贡献,就没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切实地把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做好,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成为农业的生产力,农业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
二、目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在新机具的使用性能或者新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农机化推广应用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有的地方没有专职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只是由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派员负责,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使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较难开展。而且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办公条件亦比较简陋,普遍存在推广经费不足、推广的方法和技术比较落后,推广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以及没有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等问题,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方面带来了诸多难题。
另一方面,作为农业机械的使用者,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农民心理是因循守旧,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难以被农民所接受,农民存在对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保持观望甚至怀疑和抵触的态度。这种传统落后的思想和抵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变得困难,妨碍了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变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先进生产力集中地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应用上。要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发展现代的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建设更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在生产力以及生产质量的水平,必须通过现代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使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办公设备和条件,培养一支具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稳定农机化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使他们更好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方法
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是面向农村推广应用,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民,所以,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认识到农民思想比较因循守旧,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以及接受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推广的渠道上,应该利用现场示范或者视频播放等比较直观的方法进行推广,同时也可以结合样机展示和图片教学等方法。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农业作物、农艺要求等具有适应性的农业机械进行针对性地推广,以引起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或新机械的重视,让农民或者机手直观地认识到新技术的效果,从而引发他们对新技术或新农业机械的兴趣。同时,把建立实验示范基地作为地区推广的重点,通过示范基地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使他们亲眼见到农业机械新机具或者新技术使用后的实际效果,从而转变传统的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农业生产行方式,主动将新农业机械或者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
(三)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广大农民是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主体,因此在选择新技术和决策的时候也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在这方面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技术培训,着重在农村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素质,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转变农民传统的观念,使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增强他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四)加强农业机械科研开发与推广的相互配合。
农业机械化技术科研开发单位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要做到密切配合,把科研开发以及推广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通力合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负责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同时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或新机具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向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单位反馈,使农业机械科研开发单位更好地对新技术或者新机具作出技术改进。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发新的农业机械和新技术。两个部门相互配合,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提高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机具的使用性和适应性,研制出地区适应性广的农业机械,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农业机械化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机械化。
四、结语
为了能够全面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必须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建立具有专业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使我国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杨爱莲,丁春梅,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
[2]王庆云,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08
[3]巴拉提・阿斯木,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进一步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建设[J],新疆农机化,2010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状;发展趋势
在农机化主导作用发展的今天,唯有促进农机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作时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
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我国农业的思想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认识不足,对于现代化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同时,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能力不足。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市场情况来看,鱼目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多会选择价位较低的产品,但这些机械质量不过关,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利益损失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小型自用为主,大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严重短缺,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迟迟无法提高,农业机械化宣传力度与售后服务也跟不上,使得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影响了我国农机推广的发展进程。
1.2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机械化的出现使农民从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走向城市,走向其他工作,促进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机化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面对日益变化的大环境,农业机械发展势在必行。在发展中必须要明确机械长期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服务农民、发展经济”的理念,对于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治理,促进机械水平的提高。以期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提升,国民综合实力提高,农机设备的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农机设备有了新的认识,对农机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2.1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
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其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也必须朝着节能型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降低污染,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要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来促进农业机械化技能的提高,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2.2环境日益好转
由于国际化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级政府都从自身出发,加大了农机开发与监察工作,在农机购买、农机使用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制度的出台,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机市场环境,增强了农民对农机使用的信心,激发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机设备的发展进程。
2.3技术水平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粮食的优质化高产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要迅速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3农业机械化的设计方向
3.1选择性能较好的发动机燃料
作为农业机械最主要的构成,内燃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柴油与汽油是内燃机最主要的燃料,但这类燃料燃烧污染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未来农业机械的设计上,必须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降低能耗,减少废气的排放,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温室效应。
3.2增强易拆卸设计
农忙季节,农业机械必然会超负荷工作,但很多农业机械很难修理,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零件,对农民来说修复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在进行最初的设计时设计师要不断完善设计质量,使其可以便于拆卸,方便使用,降低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环保的目标。
3.3提高可回收性
“可回收”就是环保的另一种说法,这就要求农业机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初期就要考虑选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在产品淘汰后零部件仍然可以二次使用,进而节约成本,减少浪费,降低能源损耗,达到环保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业当前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看到,要想实现农业机械环保的目标,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设计质量,提高农民的机械化意识,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保证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意义
1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2 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2.3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4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3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摒弃了传统的耕种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资金保障,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从生产方式和专业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了更高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加快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更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普及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5
1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的短缺现状
农业机械化人才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因此他们在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和推广服务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扎根基层的农业机械化人才越来越少,这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人才短缺是基层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阻力,要改善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先对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的供求现状加以分析。
1.1基层农业机械化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在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相当少,大多数人员是中专及以下学历,而且年龄普遍偏大;初、中级职称的人员占很大比例,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强。招聘体系不健全,甚至导致很多专业与农业和农业机械技术无关的人员进入了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队伍中。整个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真正科班出身、专业素质较强的技术人员只占少数,整体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较低,而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中却需要广泛地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以提高物质、能量、资源的利用率。在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上,要加速农业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都需要专业的高层次的机械化人才来逾越这些技术难关,可见缺乏高层次的人才会严重制约基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2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无法供求平衡据调查,在我国广大基层,参与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并直接在乡村一线工作的只有少数人员。离“每个镇上至少设一个农业机械化服务站,每个乡里至少要有一个农业机械化推广员”的目标还很远。据笔者了解,一般镇一级信息服务站由县一级派驻正式职工2名,搭配2名民办非企业改革人员(含义:什么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个新概念。它是1996年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针对以往的民办事业单位这一概念所作出的修正。即:事业单位是国家举办的,而民间不应再称事业单位。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界定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作为技术员。可见人才的缺乏问题的严重性。近几年来,由于编制问题和机构精简,一批优秀的农业和机械化大中专毕业生被拒之门外,或是从事一些与农业无关的工作。目前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待遇差而另谋发展,真正服务农村的农机技术人员已非常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的进程。
1.3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无法合理布局农业机械化人才大多留在县级及县级以上相关单位,愿意深入一线到乡镇一级去工作的人数更少。加之在基层本已为数不多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多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偏远乡镇农业机械化人才更少。导致一些地区农业机械化人才出现相对闲置,一些地区农业机械化人才十分匮乏。这些都导致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分布不合理,农业机械化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短缺的原因探析
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机械化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倾斜,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在飞速发展,但在基层,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下面具体分析导致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短缺的原因。
2.1在认识上,基层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广大基层地区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主管部门和单位及县乡镇的领导,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缺乏长远打算,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具体措施少,忽视了乡镇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再加之,对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才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比较欠缺,使得基层对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越发引起了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才短缺的现象。
2.2在待遇上,基层给予农业机械化人才薪金偏低广大基层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待遇极低。“招不来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一个现实。此外,据笔者了解同等工作级别的人员在基层工作所能获得的薪金待遇相当于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单位就业的1/3,甚至更低。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工作的技术员,经改革后属于民办非企业改革人员,工资会更低,这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才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基层地区对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不得不承认薪金待遇差,是导致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重要因素。
2.3在发展空间上,基层提供给农业机械化人才的个人发展空间小在广大基层工作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除了面临以上问题之外,还面临着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进度慢、程度低等现状,少数乡镇领导观念落后,对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这种高投入收益慢的建设不感兴趣,在开展工作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往往具体的决策只停留在嘴上。这些都使得农业机械化人才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对有利于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想法往往难以实现,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个人发展空间太小;进而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这也会使得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在其位不谋其政,进而加剧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2.4在岗位吸引力上,基层对人才吸引力较小上文我们曾提到过广大基层存在农业机械化人才“招不到人”的现象,其实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留不住人”的问题同样严重。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十分不稳定,人才留不住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是由于一批有能力的农业机械化人才成为行政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大量的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纷纷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向其他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在留住农业机械化人才方面比较困难,使得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基层越发凸显。
2.5在体制、机制上,基层对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要把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好,人才的作用不容忽视。广大基层地区对外部人才无吸引力,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而在基层内部又不存在或是根本没有实施健全既了解农业相关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机制。“内部不培养人”这就造成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失去来源的尴尬局面,无法给本已不稳定的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无疑会使得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
3改善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人才短缺的措施
在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需要高效地运用到高新技术,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稳定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作支撑,上文中已描述了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中,凸显的人才短缺问题;并已严重制约了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应对这一突出问题。
3.1要注重政策和宣传在进行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在重视城镇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适度加强对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要传达对发展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建设肯定的、积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满足广大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才的精神需求,使他们感觉到他们存在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价值,直至自觉投入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之中。要把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好,政府一定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3.2要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要解决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短缺,先要解决人才源头的问题,即要为基层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在鼓励农业机械化人才去基层就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去调动农业机械化人才投身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要为在基层工作的农业机械化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要加快对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工作环境的硬件建设进程,使其专业技术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他们运用个人知识才干提供良好的平台,让他们感觉到在基层同样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后基层还要完善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培训机制,从内部发掘和培养能为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作贡献的人才;同时能为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提供一个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加强人才培训更有利于对“新型农民”的培养,有利于向广大农民朋友普及一些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此简化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在工作中的难度。
3.3要创造留住人才的条件建设好稳定高效的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不仅要做好机械化人才的引进工作,还应注重为基层创造留住人才的条件。同样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用公平的待遇留住人才。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的薪金待遇普遍偏低,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应在其工资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补助津贴,用比较合理的待遇去留住人才;第二、用稳定事业留住人才。为在基层就业的农业机械化人才提供理想的岗位,使他们能在基层安心地工作,稳定地发展;第三、用真挚感情留住人才。要在婚姻、家庭、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切身利益上给予关心,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人才感受到基层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甘心为基层的农业机械化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
3.4合理地利用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拥有一个高效稳定的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还要注意如何让这支队伍在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那么在基层合理地利用好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做到“三个合理”即可。一是合理分布。鉴于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资源有限,上级管理部门应注重建设好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在各个乡镇的合理分布的管理体制,确保每个乡镇都能满足自身机械化建设的人才需求。避免人才在经济较好的乡镇过度扎堆和在偏远乡镇相对匮乏的现象;二是合理组合。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人才,岗位需要什么层次的人才,就安排相应的人才。注重“专业型”人才和“半专业型”人才的合理搭配。例如可以在镇一级的农机专职上安排理论较强的高学历人才,搭配“半专业型”人才(具备较低学历,受过相关技术培训的人才)担任乡镇一级的技术员。形成合理的高低组合,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所用;三是合理流动。引入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来激发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工作热情,要把晋升机会和工作绩效的考核挂钩,做到合理升迁。乡镇之间的机械化人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人员的调动,交流各自在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在升迁、调动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实现基层农业机械化人才的良性流动。
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范文6
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农村中,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必须是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第三,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于劳动力的节约,农业用耕地、能源、水的节约,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如何发展节约型农业呢?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的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大量精准拖拉机、耕整机、节能型农机,以及滴灌、微灌、喷灌机械的使用,就会实现农业的节地、节能和节水;各种精播机械、化肥精施及秸秆还田机械、高效农作物植保机械的使用,也必将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利用率,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二、促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和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结合起来
中国的农业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大背景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逐步建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过程。把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具有农机技能的新型农民参与农机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的深层次开发,鼓励农村中的各类农机示范户和经营大户通过培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并充分发挥农村基地的龙头带动和农机专业户示范窗口的作用,做到“办好一个基地,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能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化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技术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们党致力于解决农业深层次矛盾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推广使用农机科技成果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支撑。保证农民(农机人员)能够真正运用农机科技成果,必须通过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及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整合其技术力量来实现转化。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要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和教育工作
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使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另一方面是直接运用先进的农业劳动工具——先进的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但这两个因素都离不开农机技术推广和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强化农机推广与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一是促进作用。将直接促进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及其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最终将对农机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二是加速作用。促使大量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推动和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三是教育作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过程,实质是一个教育过程。一方面,通过试验示范,让农民群众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认识到科技成果的作用,增强科技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增加农机工作者和农村农民的农机专业知识、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技能知识和增强技能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掌握各种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和较熟练使用和掌握各种农机设备、技术;四是适应性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机具的不断改良,先进适用机具的不断增加,农机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不断掌握和运用,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现代化农业将越来越依赖于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及农机化技术,农业机械及其技术也越来越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
四、促进农业机构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农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事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一项重要措施。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1)向领导宣传汇报,引起领导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争取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向农民和机手宣传,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其操作、保养技术水平,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使之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生产,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杜绝隐患,实现安全生产。(3)向社会各界宣传,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到报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搞好农机安全监管,就要抓住农机培训、挂牌办证、田间路查三个关键环节。首先要发挥农业机械化学校的作用,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故障维修、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其次是要严格规范办证程序,严把驾驶员的入户关,未经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机手一律不得核发驾驶证;要严格执行程序,严禁给超标准、报废的或手续不合格的车辆办理牌证手续;再次就是农机执法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道路,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最后就是要加大农机年度检验的力度。年度检验是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把住年度检验关,从而动态地监管机车的状况,以保证机车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有效地降低农机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