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化;温泉村

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兴起于十九世纪,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关于暂时摆脱工业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休闲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符合旅游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休闲化也必将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归纳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并以随州市大洪山温泉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乡村休闲旅游概述

1.乡村与农村。“乡村”和“农村”这两个词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即指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但我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首先,“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侧重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其次,“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在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由于旅游本身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从旅游研究的角度将“农村”视为“乡村”进行讨论。

2.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而且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由以单一粗放的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为典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向以强调参与性、体验性的乡村休闲的新模式转换。

二、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

结合既有的研究结果,本文总结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发展模式多种多样,这是由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第二,发展层次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存在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三大类型。城郊型主要依托城市而发展,是环城游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景郊型主要位于比较知名的景区附近,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村寨型则主要是依托特色鲜明的村寨及其群落来开展乡村休闲旅游。

三、实证分析

随州市洪山镇温泉村,位于“楚北第一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北麓,该村的旅游发展属于典型的景郊型。本文将结合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以温泉村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温泉村旅游发展现状。温泉村全村662户2316人,面积18平方公里。温泉村距离洪山镇区6公里,与随州、枣阳、宜城、钟祥、京山五县市区均在50公里左右,寺沙省道、周新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该村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资源――天然温泉。

随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升温,温泉村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山庄”等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项目。将旅游资源与周边景点深度整合,附着在大洪山游览线路上,形成“登大洪山,游琵琶湖,看火山口,洗温泉浴,食农家乐”的游览模式,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得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另外,由湖北玉龙投资控股集团在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投资兴建的温泉旅游度假项目――玉龙温泉欢乐谷也坐落在温泉村。这一重量级的旅游项目对温泉村的旅游发展及经济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温泉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地调研和对温泉村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梳理出一些有关温泉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乡村休闲旅游的认识不高,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总的看来,全市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投入不足,扶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需要强化。村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缺乏认识,据该村的村支书介绍,村里从事旅游工作的村民不到一半,很多都选择外出务工。已经从事乡村休闲旅游的经营户满足于眼前的经营现状,进一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意识不强。

②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不够。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产品少而单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旅游产品的特色、创新和深度开发做得不够,各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的对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强,还没有树立起与大洪山风景区相适宜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③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对已发展起来的农(渔)家乐等乡村休闲项目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家乐项目布局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制约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饮食卫生安全需要加强,村里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

3.温泉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①积极探索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旅游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服务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休闲旅游协会+旅行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同时积极寻求与玉龙温泉欢乐谷项目方的合作,使该项目的旅游辐射作用将温泉村的旅游发展带动起来,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②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包装。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促销方案,对乡村旅游分市场、分目标、分手段、分时间地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定位进行市场促销。将大洪山温泉村特色旅游产品纳入鄂西生态旅游圈区域旅游捆绑促销。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版、专栏,集中时段和版面强化对乡村休闲旅游的宣传。在市区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区景点设立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广告牌。完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打造知名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借助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知名度,主动将温泉村乡村休闲游与温泉度假游进行对接和合作,实行捆绑式促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互动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建设,通过互联网,介绍景点、节庆活动、往返交通、服务设施和客房、餐厅预订等信息。

③完善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优化经营管理、培训机制与配套服务。首先是全村基础设施条件的跟进和改善,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要条件。其次是要注重与旅游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如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强化对导游、讲解员、经营管理、服务等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服务和营销知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此外,应加强对村委会领导的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着力转变其旅游发展观念,提高其对乡村休闲旅游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明,李健,钟永德.休闲化是旅游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的视觉[J].旅游学刊,2006,21(9):8-9.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2

关键词:县域;旅游产业;内乡县

一、内乡县旅游产业现状

近年来,内乡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宝天曼作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龙头和市委、市政府把宝天曼作为南阳旅游开发旗舰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地处豫西南交通要道的区位优势和位于伏牛山核心区的资源优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战略,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使内乡成为中原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内乡县旅游局以提升内乡旅游知名度,提升内乡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认真落实源头抓质量,质量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明显加强。一是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按照A级景区创建工作标准对景区景点标识牌进行规范,指导各景区景点制作高标准的旅游标识牌。对景区景点管理人员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加强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建设安全景区。

二、优势

内乡旅游优势我认为多为区位优势。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的河南,位于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新欧亚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中华腹地国家战略综合交通枢纽。乡村休闲旅游地是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

三、劣势

(一)低端产品特征突出。目前,乡村休闲项目发展很不成熟,大多是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开发方式粗放,且基于短期利益。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服务功能单一,在经营上乡村休闲旅游地只停留在注重价格上,基本没有服务意识,一锤子买卖的思想普遍存在。而对于吸引游客的最主要因素――特色产品注重不够,如特色农家风味、人居环境、田园风采等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由于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整体服务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多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单一,很多宣传流于形式,无法满足较高层次的休闲要求。在消费构成中,以餐饮、交通、住宿开支为主,而消费支出较高的娱乐、购物等其它开支较低,导致整体休闲消费水平低,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盲目发展。目前,内乡县已经形成了零散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文化产品推广力度较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从产生初期的自然发展、到90年代的竞相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造成乡村休闲旅游盲目开发、效益不佳和资源浪费。在“农家乐”盛行的内乡,一些本世纪初开发的农家旅游地,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后,从2008年起就出现客源减少、效益下降的局面。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类似情况。

四、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与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立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

结合市情特点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内乡县旅游业发展思路应定位在“旅游兴县、强化基础、培育产业、建设新城”,面对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内乡旅游业既要乘势而上,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前提就要在发展思路上追求差异化、特色化。

(二)分析需求,加快对乡村旅游不同模式的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由单一接待事业发展为复合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29.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收入22706亿元,同比增长17.6%。“十二五”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强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旅游消费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化发展,旅游产品形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单一落后的传统旅游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当前,旅游产品形式已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及更多样的产品复合形式转变。

(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定位

1.政府行为定位。乡村旅游产业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因为其不成熟性、其公共产品性质,外部性效应还很明显,如旅游的目的地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政府承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牵引。因此,政府应主导以乡村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规范。

2.营销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样需要中间流通渠道――中介组织去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营销单一,主动借助中介组织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在招揽客源上,农户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发传单、发名片和宣传册,也受人际的范围局限。宏观上可由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和旅游局策划事件旅游来扩大其知名度,微观上可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行业进入门槛,承诺行业服务水平与标准并制度化,建立投诉制度与违规处罚制度,形成行政方面的约束力和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建设品牌形象,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和谐发展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与环境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负面效应。在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水源保护、合理开发旅游产品,是旅游地开发的核心,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乡村休闲旅游地开发方式上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简单的原始利用到注重人文的休闲空间的营造,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3

农业,国之根本,民之基础。在“十一五”时期,北京在定位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下,开发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和文化多功能成为新的亮点。随之,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等等新的农业概念词语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曾说过:“北京农业虽然是统计中的少数,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北京农田总服务价值为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北京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100多亿元。

首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常住人口近2000万,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休闲消费市场广阔。近几年来,北京市通过新农村建设和“5+3”等工程的实施,郊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乡村环境和交通条件明显改观;特别是北京提出沟域经济以来,古北水镇、希望小镇、汽车营地、中芬生态谷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乡村旅游

——区域特色当“主角”

1993年,依托神堂峪自然旅游风景区,怀柔区官地村几个村民搞起了民俗接待,是他们让城里人真切感受到了游山玩水、吃住农家的乐趣,成就了“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的名号。随后,北京市乡村旅游像雨后春笋一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发展起来。如今的京郊“乡村游”已经发展出农村新面貌游、生态观光休闲游、红色教育游、瓜果采摘游、民俗风情游、自然景观休闲游等多种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京郊旅游依托北京这一中国最大的个人与团体旅游消费客源地,消费腹地的经济实力毋庸置疑。

一到周末,到延庆柳沟吃“豆腐宴”、到怀柔渤海吃虹鳟鱼、到密云水库吃水库鱼成为了城里人一饱口福的“胜地”,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乡村旅店的兴起,以吃喝玩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成为北京市休闲观光农业迈出的第一步。2011年北京乡村游客流与消费情况的调查显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村庄更受青睐,占客流总数的近40%。这些乡村不仅在传统节日里用浓厚的民俗气息吸引游客,在平日里也积极开展特色乡土文化活动,如延庆县柳沟村远近闻名的“豆腐宴”、昌平康陵村的春饼宴、大兴留民营村的“千人饺子宴”、平谷区雕窝村的“文玩核桃”、怀柔杨树底下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敛巧饭”、门头沟千军台和庄户村的古幡会,不少村庄都开发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项目,不仅山水宜人,更有别具一格的创意。

在乡村旅游的定位中,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同质化问题,2007年,北京有关部门对郊区各区(县)的旅游产业区域特色进行了细致调查、认真研究,明确了各个区县旅游特色的清晰定位: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县)一色”的定位,为乡村旅游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同样在2007年,为了提升乡村旅游规模、档次和品牌,北京市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休闲农庄”、“生态渔村”、“乡村酒店”、“山水人家”、“国际驿站”、“采摘篱园”、“民俗风苑”、“养生山吧”8种全新的乡村旅游业态概念。并在《北京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中制定出了8个北京市地方标准。

连续五届评选出的53个“北京最美的乡村”成为城乡交流互动的“窗口”,引导着京郊的乡村以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文明化、人居环境的生态景观化、人文精神的时代化不断吸引市民前来观光、休闲。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共有207个市级民俗旅游村,13907个民俗旅游农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户9970户,乡村民俗旅游总收入8.68亿元,其中住宿收入1.69亿元。

观光园区

——处处都有“新鲜感”

在北京市小汤山特菜基地的现代化智能温室里,宽敞的室内种植有香蕉、菠萝、木瓜等南方水果,有珍贵的花卉品种——火鹤,有日本引进的草莓,也有珍稀的蔬菜……在这里,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功能处处显现“身影”。“南果北种技术管理体系”、“高架草莓栽培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等一批代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技术和管理试验示范“落地”,科技园更是农业技术应用的“试验场”。

北京市明确提出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和市场制高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京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逐渐摆脱了传统农业,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的新道路。京郊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不乏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称号,很多休闲农业园区还取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得到重视,既是农业科技的应用转换,又提高了农业的观赏性、趣味性。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4

黄晓诗,女,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阿留林正,男,四川乐山,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摘要: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农旅综合体的概念内涵及其四大基本特征。提出农旅综合体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并以都江堰为例,结合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四个不同类型的农旅综合体开发模式,为农业旅游开发探索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旅综合体;都江堰;农业

1.农旅综合体的概念

农旅综合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目前,对农旅综合体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可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因此,农旅综合体的概念主要基于国内外对相关概念如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农业综合体等的研究。

农旅综合体是基于农业综合体,把旅游作为其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2.农旅综合体体系构建

在新型城镇化架构下,农旅综合体实际上是有五大构成要素(L,P,I,C,F):即景观吸引核、旅游休闲区、农业生产区、旅游居住区及旅游服务配套。

2.1 景观吸引核。景观吸引核(Landscape)是吸引客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旅综合体打造的关键。其包括以农业生产区本底资源为基础的大地景观化建设和人造景观的建设。农旅综合体往往以观赏型农田和瓜果园、观赏苗木及花卉展示、农业科技展示、水域风光、原生态民风民俗、观赏型景观小品等作为景观吸引核。

2.2 旅游休闲区。旅游休闲区(Products)是为满足游客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是以体验原生民风民俗及农家风情为主题,集体验、娱乐、科教、会议、美食、养生、度假、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即多种休闲业态的聚集。旅游休闲区使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家特色生活,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2.3 旅游居住区。旅游居住区(Communities)主要分为因发展现代农业及旅游业而修建的居民安置点、因土地集约而由农民转变而来的产业工人聚居区以及游客居住区三大类。从而形成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居住社区。

2.4 旅游服务配套。旅游服务配套(Facilities),是农旅综合体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基础服务设施,二是服务于农业、旅游休闲产业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配套。从而形成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3.农旅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3.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包括都江堰市东部及南部地区。该区域具有“九河十八岸”的地理特色,30万亩优质良田,构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本底。区域内第一产业主要涉及猕猴桃产业、粮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及茶叶产业等。其中,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并已建成10万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年产“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和粮经作物种子(种苗)生产示范基地,“都江堰厚朴”和“都江堰川芎”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目前都江堰已有多家农业企业入驻,并建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

3.2 科技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导,依托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都江堰市崇义高科技农业园聚集了多家农业企业,拥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农业科技行业领先。依托此园区建设农旅综合体,具备了以下特点:(1)农业科技科普教育成为其主要功能。这不仅包括对农业生产科技的科普,还包括农作物培育技术、现代水利技术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科普。(2)农业总部经济特征明显。综合体是产业聚集、产业融合的载体,因此,农旅综合体的开发为农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3 农业本底资源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依托已有的农业本底资源,打造高附加值、景观性较强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以“工厂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高效的农业开发。

3.3.1 以猕猴桃产业为基础的度假庄园。都江堰市猕猴桃现有种植面积12万亩,向峨乡是国际山地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拥有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依托其规模化的猕猴桃产业,美化其大地景观,发展产品生产与精加工,并打造欧式风情小镇,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庄园景观,发展多功能高端乡村旅游。

3.3.2 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的颐养基地。都江堰市的中药材产业主要包括川芎、泽泻和三木药材。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颐养、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在以养生为主题的前提下,不仅包括了养生生态环境,还包括亲力亲为的体验项目。依托项目地的良好生态环境,设立休闲会所,提供养生颐养类项目如药膳、药浴SPA等。

3.3.3 以茶园为基础的休闲基地。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工艺技艺成熟,丰富多彩。都江堰市宜茶面积10.43万亩,依托这些茶园,打造茶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发展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3.4 文化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都江堰拥有历史悠久的水文化,在水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西农耕文化,其又包括自流灌溉文化及林盘文化。

3.4.1 自流灌溉文化。此类型农旅综合体其功能主要以参与体验与科普教育为主。以水利文化博览与农耕文化展示为基础,以乡村游乐体验、回味农耕文明为主题,以体验农家生产生活、体验农田自流灌溉为依托,集美食、娱乐、休闲、体验、科普于一体。

3.4.2 林盘文化。川西林盘是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聚落形式,是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因此,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发展川西特色民宿。通过“理水、修盘、造田、营城、宜人”的规划策略对其进行土地整理及资源整合,打造微湿地、微田园风情,形成居住环境良好、生态景观优美的原生态川西林盘水乡民宿典范。

3.5 创意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以川派盆景为代表。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园林艺术中的珍品。川派盆景公园以乡村庭院、园艺基地为载体,充分展示川派盆景发源地文化气息。以创意文化为吸引力,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

4.结论

都江堰市农旅综合体建设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农业本底及地域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农旅综合体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各产业相互融合渗透,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国星.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的优化探析――以青岛农业产业化综合体为例[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5

[关键词]压力因应;休闲效益;社会支持;结构方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2-0066-06

1 引言

生活中琐碎的抉择与人际关系等都是压力的来源。适度的压力可以促使个体保持警觉,使其表现更好,但过度的压力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不适,若未能适当的纾解将会影响身心健康。根据对休闲所带来的效益的相关研究,得知休闲是一种释放压力与维持健康的重要策略。据此概念伊瓦沙奇与麦尼尔(1wasaki&Mannell)提出休闲调适策略(1eisure coping strategies),指出人们为因应日常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休闲调适行为与认知,可调节负面的生活压力,并产生正向的调适结果,以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伊瓦沙奇的研究更指出,当压力增加时,休闲调适策略会发挥缓冲与调节的功能来调节负面的压力,以协助人们维持生理与心理的健康。

近10年来,台湾因整体环境提升,人们开始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于各方面的健康也更加关注。自1991年台湾实施周休两日以来,民众休闲时间逐渐增加,对于休闲类型的需求开始增多。拥有广泛资源与强调健康、自然、放松等理念的乡村旅游即成新兴休闲方式与选择。由此可知,若能对乡村旅游中休闲体验及身心效益做进一步探讨,将能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与确定岛内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乡村地区的游客为对象,探讨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笔者期盼研究结果有助未来乡村旅游的休闲理论建立与实务应用,并给乡村旅游发展及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建议。

2 文献回顾

2.1 生活压力知觉(life stress)

生活压力知觉是指人与环境交流后,个体因知觉到环境中所产生之生理、心理或社会支持系统的压力,所产生的调适需要与感受程度。而柯汉、克马克与默梅尔斯坦(Cohen,Kamarek,Mermel,stein)更将个体每天都要面对日常生活困扰之压力源作整合性的叙述,建立“压力知觉量表”来测量生活压力知觉,使受试者的对象较为广泛,其内容包括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环境压力。可知生活压力的来源相当广泛,且会受个体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2.2 休闲调适策略(leisure coping)

在不同压力情境中,人们有选择性地从事休闲行为或借由行为或认知的改变来帮助他们调适压力,以维持健康,即为休闲调适策略。休闲调适策略是一种较立即与有效来纾解压力的调适方式,其定义为因应压力情境的休闲行为或是认知反应。

而不同的压力情境,将导致个人去从事不同形态的休闲来因应压力,以维持健康。伊瓦沙奇与麦尼尔依其休闲行为与反应,将休闲调适策略分为3种:(1)舒缓身心式休闲(leisure palliative coping),借由参与休闲来逃避压力与舒缓身心;(2)友伴式休闲(1eisure companionship),透过休闲获得自由决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经验;(3)改善情绪式休闲(leisure mood enhancement),经由参与休闲以提升正面情绪或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由此可知,休闲调适策略是介于生活压力与生理、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缓冲的方式,所以,当个体遭受生活压力时,会引发休闲调适行为来维持生理、心理的健康。

2.3 健康(health)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个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均安适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生病的状态。其健康分3个层面,分别为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生理层面意指身体功能状况,心理层面指精神认知状态,而社会层面则指人与人之互动及生活情况。因此,健康是结合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3方面的和谐状态。

2.4 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

过去的研究指出,休闲能帮助个体因应生活压力,以提升个体身心健康,显示休闲是一种调适压力与维持健康的重要策略。而休闲调适策略则是个体为因应日常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休闲调适行为与认知,可调节负面的生活压力,并产生正向的调适结果,以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综合上述,可知休闲调适策略具有缓冲生活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成为压力与健康两者关系中的缓和因素,间接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产生正面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相关研究得知,生活压力会负面影响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而伊瓦沙奇与麦尼尔进一步将休闲调适策略定义为身处压力环境下的个体透过休闲活动参与得到身心灵上的效益,以减缓压力对个人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显示休闲可造成正向调适结果,以及间接地正向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由此可知,经由不同的休闲调适策略,能减缓生活压力对个人各层面之健康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生活压力知觉对健康为负面影响。

H1a: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为负面影响。

H1b:生活压力知觉对心理状态健康为负面影响。

H1c:生活压力知觉对社会功能健康为负面影响。

H2:生活压力知觉对休闲调适策略有影响。

H2a:生活压力知觉对舒缓身心式休闲有影响。

H2b: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有影响。

H2c:生活压力知觉对改善情绪式休闲有影响。

H3: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3a:舒缓身心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3b: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影响。

H3c:舒缓身心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影响。

H4:友伴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4a: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4b:友伴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影响。

H4c:友伴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影响。

H5:改善情绪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5a:改善情绪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5b:改善隋绪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H5c:改善情绪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3.2 变项定义与测量

3.2.1 生活压力知觉

根据柯汉等的“压力知觉量表”,并以回忆6个月内发生的事件为范围,评量生活事件对受试者造成的压力程度,其3个构面包含:(1)心理压力, 指造成负面情绪的压力;(2)生理压力,指影响身体健康的压力;(3)环境压力,指影响日常生活处理的压力。总计12题,并采用5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从不至5=总是),评分标准为将各问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生活压力知觉分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压力知觉程度越大。

3.2.2 休闲调适策略

主要采用伊瓦沙奇与麦尼尔发展出的“体闲调适策略量表”,量表分为3个构面:(1)舒缓身心式休闲,指能逃避压力恢复精神的休闲活动;(2)友伴式休闲,指能得到社会支持感的休闲活动;(3)改善情绪式休闲,指能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总计18题问项。采用5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很不同意至5=很同意),计分方式为休闲调适策略各构面分数之加总,再求平均值。所得平均值越高,显示对某种休闲调适策略的知觉程度与同意程度越高。

3.2.3 健康

此部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与SF-36健康量表(short Form-36)设计出“健康自评量表”,包含一般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3个概念,其构面分为:(1)一般健康,个体自身健康的感受状;(2)心理状态,个体情绪与精神认知的安适状况;(3)社会功能,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共计16题。根据问项内容采用6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从不至6=总是),各构面间项加总后,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自评结果越好。

3.3 样本取得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基地以台湾苗栗县南庄乡为抽样地点,于2008年3月19日以便利取样选取40位年满16岁的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问卷预试。针对问卷预试结果进行信度分析,休闲调适策略量表之Cronbach's a值为0.846,生活压力知觉量表之Cronbach's α值为0.709,健康自评量表之Cronbach's α值为0.846,显示各量表皆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修订为正式问卷后,以便利取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日期从2008年3月26日至4月6日,抽取样本数共500份,根据问卷填答的完整性,筛选出无效问卷17份,得有效问卷483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6.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基本数据

针对483份有效样本进行叙述性统计,发现以男性受访者稍多(53.6%)。26~35岁的受访者最多(33.1%),可知青年族群对于亲近自然与乡村体验的乡村旅游活动有着高度的参与度。学历以大学(专)教育程度(55.5%)为主,显示充满自然体验与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职业则以受雇者占最多(59%),可能是因从事休闲活动的时间集中在不需工作的周六日。收入水平在2万元至5万元者为最多(41.8%)、2万元以下者次之(24.6%),显示活动内容多元、花费较低的乡村旅游,深深吸引月收入5万元以下的乡村旅游游客。

4.2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将有效回收问卷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使测量指标具有良好信度,根据吴明隆与涂金堂指出因素负荷量界于0.5到0.95之间,因此,将未达0.5的因素负荷量与路径删除,故将生活压力知觉构面题项的“觉得一切事情都很顺心如意”、“对自己处理个人问题的能力感到有信心”、“觉得很多事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及“自己能掌握时间的安排”4题删除(表1)。休闲调适策略构面则删除“休闲让我能在面对问题上有全新的角度”、“我会以短期度假的方式来解决压力”、“休闲让我的感觉好多了”及“休闲帮助我扭转我的负面情绪”4题项(表2)。而健康构面部分则删除“我好像比别人较容易生病”、“我想我的健康会越来越坏”、“您觉得充满活力”、“您是一个非常紧张的人”、“觉得心情平静”、“您精力充沛及您是一个快乐的人”6题项(表3)。

4.3 结构方程模型之验证

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其潜在变项分别为生活压力知觉(ζ1)、舒缓身心式休闲(η1)、友伴式休闲(η2)、改善情绪式休闲(η3)、一般健康(η4)、心理状态(η5)及社会功能(η6)等7个构面。采用标准化分数进入SEM模型。

根据AMOS4.0软件之运算结果,指出本研究的绝对配适统计量为X2=537.746(P=0.00),X2/df=1.99,GFI=0.921,RMR=0.055,AC,FI=0.897,RMSEA=0.045;增量配适统计量为NFI=0.907,CFI=0.951,RFI=0.888,IFI=0.951;精简配适统计量为PNFI=0.753,PCFI=0.790。综合各种配适指标结果,显示本研究模型在绝对配适统计量与精简配适统计量皆属良好。而增量统计量则不尽理想,但离标准相差不远(图1)。

4.3.1 生活压力知觉与健康之关系

由表4可知,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为负向影响(β=-0.24,t=4.38,p=0.000),即乡村旅游游客认为当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事件时,将会对自身健康感受产生负面评估,故假设H1a成立。而生活压力知觉对心理状态的健康亦为负向影响(β=-0.47,t=9.32,p=0.000),可知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程度越大越容易感到沮丧、忧郁及疲累,进而产生负面的思考与认知,故假设H1b成立。

当乡村旅游游客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事件时,生活压力知觉对社会功能的健康则产生负向影响(β=-0.20,t=0.07,P=0.000),将使乡村旅游游客参与平常活动及社交活动的次数与频率明显的降低,进而在与人相处交往上产生困扰,故假设H1c成立。综合上述可知,生活压力知觉的增加将会对乡村旅游游客的健康状态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以心理感受的影响最为明显。

4.3.2 生活压力知觉与休闲调适策略之关系

生活压力知觉对舒缓身心式休闲会有显著正向的影响(β=0.15,t=2.69,p=0.007),表明乡村旅游游客认为生活压力知觉越高时,参与舒缓身心的休闲活动越能分散注意力,并暂时性远离压力,以恢复精神及重整心理资源,故假设H2a成立。而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为正向影响(β=0.24,t=4.46,p=0.000),得知生活压力知觉越大,受访者越同意经由参与具有社会支持的休闲活动,能从中获得朋友支持与同伴的关心及安慰,来纾解压力。故假设H2b成立。

根据表4发现,生活压力知觉对改善情绪式休闲无显著影响(β=0.07,t=2.23,p=0.251),显示生活压力知觉程度并不会影响乡村旅游游客参与能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的情况,故假设H2e不成立。综上可知,乡村旅游游客认为具有陪伴感的友伴式休闲在因应生活压力的负面影响效果较明显。其次为暂时逃避压力的舒缓身心式休闲,但对于能改善 情绪式休闲则无明显的差异。

4.3.3 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

舒缓身心式休闲是指能帮助个体暂时远离压力事件或转移注意力的休闲活动。由表4可知,舒缓身心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负向影响(β=-0.22,t=1.94,p=0.024),其结果虽与H3a的假设结果略为不同,但相较于生活压力知觉对于一般健康所带来的负向影响(β=-0.24,t=4.38,p=0.000),发现借由从事舒缓身心式休闲,能有效降低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即乡村旅游游客同意透过从事能暂时转移注意力的休闲活动,能帮助减缓生活压力对自身一般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心理状态的健康(β=-0.09,t=0.90,p=0.310)及社会功能的健康(β=-0.06,t=0.57,p=0.495)则无显著影响,显示乡村旅游游客透过从事舒缓身心的休闲活动调适压力,并不会影响心理状态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健康,故假设H4b与H4c不成立(表4)。

友伴式休闲是一种透过与同伴共同参与休闲活动而得到的休闲陪伴感。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正向影响(β=0.14,t=1.5 8,p=0.037),显示乡村旅游游客同意借由参与具有社会支持感休闲活动调适压力,能增进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设H5a成立。

然而从表4发现,友伴式休闲对心理状态的健康(β=0.01,t=0.15,p=0.951)与社会功能的健康(β=-0.01,t=0.14,p=0.374)无显著影响,即乡村旅游游客从事友伴式休闲活动调适压力,并不会影响心理状态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健康,故假设H5b与H5c不成立。另一方面,改善情绪式休闲则为一种休闲情绪调解,将情绪上的处理视为压力因应的策略。改善情绪式休闲对一般健康(β=0.42,t=4.93,p=0.000)与社会功能的健康(β=0.26,t=3.11,p=0.004)为正向影响,表明乡村旅游游客同意透过从事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增进正面情绪或减少负面情绪以因应压力,促进人际互动,并提升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设H6a与H6e成立(表4)。

而改善情绪式休闲在对心理状态的健康则无显著影响(β=0.01,t=0.23,p=0.455),表明乡村旅游游客从事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来调适压力,并不会直接影响心理状态的健康,故假设H6b不成立。综上可知,借由参与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来调适压力,对于乡村旅游游客的一般健康与社会功能健康将产生明显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果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现状,并分析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生活压力知觉对健康为负面影响,显示生活压力会对受访者身心健康带来不良之影响。(2)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及改善情绪式休闲为正向影响,表示当生活压力越大时,受访者越会从事友伴式休闲与改善情绪式休闲来因应生活压力。(3)改善情绪式休闲、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正向影响,由此可知透过参与能提升正向情绪及友谊支持的休闲活动来因应生活压力,能促进受访者的一般健康,而舒缓身心式休闲则能降低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的负向影响。(4)改善情绪式休闲对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发现经由从事能调整情绪的休闲活动因应生活压力,可增进受访者社会功能的健康。

乡村休闲旅游概念范文6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的构建

推――拉理论。英国学者唐曼(Tolman)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推动因素),外在动机包含认知(拉的因素)。旅游学者戴恩(Dann)认为,推动因素是内在的,是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与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知所产生,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依据该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

通过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图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推(旅游供给)和拉(旅游需求)二者之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进行交流,彼此影响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物质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线的供需双方的初级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时供需双方以文化为主线的精神层面的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认同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心灵上的交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成为“第二家园”,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为此,如何使旅游者形成这种根深蒂固感是对开发模式建设提出的第一个课题。

2.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开发模式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政府的角色、融资问题、社区参与问题。

3.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中也应对支持因素加以重视。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同时要构建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文化付诸实际,即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上与生态文化相对接。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以生态文化发展思想指导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建设,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理:

(1)以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景观体系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在整个农业景观系统的规划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继承自然,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迹,多一些纯朴、少一些现代干扰。其次要注重对农业景观板块这一概念及有关理论的应用,构建由农作物、花草树木、水体、路径和文化景观要素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

(2)以文化的塑造来克服休闲农业旅游的季节性限制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观为基础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旅游季节性的干扰。虽然通过对绿地、树木、花草、水体等自然景观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但是这些毕竟是辅助的景观系统,当农作物收割后或刚种植时,整个休闲农业旅游地会显得格外萧条,游客量锐减。这样通过对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健身、养身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挖掘,构建特设休闲养身、文化体验项目来缓解旅游季节性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冲击。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得以实现。一是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建设节能型建筑、节约型旅游产品和对由旅游导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和建立节约制度,不但旅游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节约意识。

2.构建多元型融资方式

探讨旅游融资方式之前,需要明确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构成。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包括三个层次,即旅游资源区土地资本、旅游自然资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资本(即第一、二类资源)和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可见,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从资本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构成为资本的投入,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一般而言,旅游开发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七种:银行信贷、私募资本融资、整体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性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信托投资、国内上市融资。针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具体特征和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比较可行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农户、村委会、企业的相互组合形式,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投资的比重会逐渐增大,政府的比重相应的减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集中经营转变),企业(包括银行)的投资比重会逐步加大。

(1)“政府+开发商(农民)+社区(村委会)”的中小型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从顺序上看,我们会发现这种旅游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次是农民或开发商,最后是社区。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初期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他们也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

(2)“开发商+社区+农民(村委会)”的规模化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规模化休闲农业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农民和农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规模的投入,同时,政府为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化发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和有关政策支持,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必然需要引进企业(包括银行)。

3.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走品牌化战略

(1)主题上构建第二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者对农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传统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产品虽然盛极一时,如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只能算是高级农家乐,主要的旅游活动仍然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娱乐上,并不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是为游客营造第二家园的休闲农业类旅游发展模式,其产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闲性、体验性,经营者要提高品牌意识,积极走品牌化战略。

第二家园是相对游客现在的居住地而言的,第二家园是对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特征的概括,其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的购回,将自身置于纯朴的民风、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之中,使游客身体上获得最大享受,心灵上得到的最大抚慰。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游客购回的空间主要是指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生活空间是指游客通过购回的方式,获得在乡村暂时生活的权利,与农民一起生活,体验乡村感觉,达到养身的目的。心灵空间是指游客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领略广阔无垠的农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沉醉于浓郁的乡村气息中,达到了内心与大自然、与原生态的完美交流,进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2)具体产品设计上突出低碳主题

餐饮上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菜品;交通上尽量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积极推动自行车、漫步等低碳运动,同时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畜力车等;住宿材料选取具有节能低耗的低碳材料,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观的设计上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6)

[2]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

[3]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4]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