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环境保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1
关键词:跨国公司;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化学工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由于它的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因此,化学工业是一个污染大户。同时,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排放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化工行业应从产品生产到废弃物处理都要确保无损于环境和生态,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公约。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点提出后,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 TC207),负责制订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 14000.1996年ISO中央秘书处颁布了以ISO为龙头的5个标准(ISO 14001,ISO 14004,ISO 14010,ISO 14011,ISO 14012),到目前为止,共颁布了10个标准,鼓励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取得国际标准的认证。各国政府除令有关部门按ISO 14000改进工作、加强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外,还将“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简称RC)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基础。RC是80年代初由加拿大化工协会倡导的一项动议,用来指导和约束成员公司对化学品安全、环保和卫生工作的责任管理。后来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推广,并制订了各自的“责任关怀”计划。国际化工协会(ICCA)通过决议认为RC应是国际化工界的统一行动,要求在各国化工企业内普遍推行。各国化工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将环境问题和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1996年4月在巴黎召开了第四届“世界化学工业论坛会议,主题是如何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经营的产物,是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排头兵,是化工新产品、新工艺的主要开发者,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世界上70%以上的化工产品和化工科研成果出自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它们率先行动起来,利用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预防、污染治理和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新产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为改变化学工业的公众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深入研究和借鉴当今大型跨国化工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管理的做法,对我国化学工业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1、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体制
进入90年代以来,各国化工企业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在环境方面的管理,特别是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健全了环境管理体制,在主要决策者中有专人负责环保和安全工作,在最高管理层和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中大都建立了环境安全部门,形成了自上至下的环保管理系统。
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公司,该公司以注重安全闻名于企业界。1983年8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消除环境污染提高到与安全、消防工作同样的高度。1966年杜邦公司成立了由1名高级常务董事主持的环境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面对90年代严峻的环境挑战,1992年杜邦公司革新了环境管理体制,在公司董事会下设环境政策委员会和环境领导委员会。环境政策委员会由5名外部董事和1名公司内部副主席组成,负责监督环境政策的执行;环境领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公司安全、卫生、环境政策、工作目标和环境质量指标,指导公司的环境计划。杜邦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安全、卫生及环境中心,其任务是通过与经营部门的直接联系,将决策、监督、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结合起来。该中心下设与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责任关怀”要求相配套的机构,包括职工健康与安全、环境管理、工艺安全管理、产品管理、化学品销售、公众意识与应急对策等。
转贴于
美国化工销售额名列前茅的陶氏化学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环境、卫生及健康委员会,是决策机构之一。美国的3M公司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环境问题的部门——环境工程和污染控制部,总经理和董事会指定1名副总裁兼任该部门经理,以确保在产品和工艺设计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环境和技术能得以最充分的结合。
德国的三大化工巨头也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拜耳公司的管理委员会成员除分管业务部门的工作之外还得兼管环境保护,巴斯夫公司的理事会下设安全环保部门。
英国化学工业最大的垄断集团——帝国化学公司及捷利康公司,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执行委员会中有专门负责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董事。
日本最大的化学公司——三菱化学公司及住友化学公司,总部设有专门的环境与安全部。三菱化学公司在1996年将公司总部的环境保护与安全处扩大为环境保护与安全部,下设环境安全处与全球环境处,以加强环保和安全工作。
法国最大的国有化工企业——罗纳-普朗克公司1996年设立了工业与安全部,并在世界主要国家设有代表处,其主要业务活动包括研制环境保护方面的通用技术和制订有关政策。
2、跨国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目标
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以及不断增强的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冲击,很多跨国化工公司在实施ISO-14000及“责任关怀”的同时根据企业具体工作情况相继制订了各自的环境管理目标。
杜邦公司的奋斗目标是:除了以负责的态度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外更要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到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并将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期望密切结合起来。杜邦公司设立了废物排放为零的目标,同时通过不断改进设计务求达到物料循环再用,在21世纪实现工伤、职业病和环保事故为零的目标。
3M公司早在1988年6月制定了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刺激开发新的对环境有益的产品。该公司计划在2000年前将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削减90%,最终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将排放物减少到接近于零。
帝国化学公司2000年的环保目标是,能源利用率提高10%(与1990年相比),大幅度减小所有装置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排放破坏生态的有毒物质,降低空气中的酸度和有毒逸散物的浓度,使各地的装置符合环保标准,新建厂必须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料,不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有关环保数据完全对外公布,到2000年实行第三方检查制度。
1995年4月三菱化学公司参加了由日本74家公司组成的责任安全委员会,制订了自己的RC计划,在各项运营作业中全面贯彻。公司最高管理人员公开承诺:在化学品的制造、销售到消费后处理的全过程中都要自觉负起责任,将废料和有毒化学品的排放降到最小程度,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全面防止伤害事件和工业事故,逐步实施公开监测评议。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2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是对多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高危险性的行业,容易发生火灾、气体爆炸等事故,其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危险的主要类型为物质材料和生产工艺产生的危险。
1.1物料危险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几率非常高,人员伤亡惨重。石油化工生产中一些原料具有危险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甚至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等等,由于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给生产、存储和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1.2工艺危险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化学反应条件苛刻,发生灾难性事故在所难免。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物理条件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这些苛刻条件往往成为发生事故隐患的首要原因。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对工艺严格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工艺上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2石油化工产业的安全问题
石油化工产业的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1],化工生产事故也常有发生,轻则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妨碍工厂的经济发展,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因泄漏、燃烧等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2]。因此了解石油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对提高石油化工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分析石油化工事故的特点。
2.1火灾和爆炸事故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环节过程中,通过对石油原料和天然气原料的处理和加工会产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稳定的化学产品,同时伴有强烈的反应,一旦操作失误,就可能发生连环爆炸事故和火灾。例如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同时引发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后果不仅仅是人员伤亡和经济的损失,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惨不忍睹,更是无法通过金钱来衡量的。
2.2化学事故影响
在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时,各种反应非常复杂会伴有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其中一些产物的状态非常的不稳定,一旦遇到高温、高压的环境极易对企业员工产生生命威胁、严重的会发生化学爆炸。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误控制操作界面,导致事故。近几年,在全球性数据调查中,由于化学事故而死亡的位居榜首。由于化工生产条件要求严格,致使很多设备发生腐蚀或缺陷,如果仍进行高负荷运转,会发生灾难性的石油化工安全事故,多事故并发。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小事故会导致多事故并发,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石油化工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不可逆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造成例如酸雨、温室效应以及沙化现象的产生,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这些问题都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能力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采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大气的自净能力等措施来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趋势为:①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培育典型的环境保护企业和园区;③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变被动环保为主动环保;④提高生产技术和产业升级。为此,各化工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重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并实现长期投资效益。②贯彻落实环保工作部门。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工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宣传和考核。③努力争取环保优惠政策和资金。为了提高各化工企业的环保实施力,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相应的环保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来帮助提高企业技术和污染治理工作,化工企业应当积极努力争取,以实现化工生产与环保的平衡发展。
4结语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3
1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现状
化工企业的具体职能就是将很多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必要时也对原材料进行转化加工处理,在化工企业中会贮存着大量的化学原材料用品。化工产业生产的东西如果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化工企业从一开始就是环保单位首抓的重点单位。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在化工企业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并且一旦发生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证明,我们国家的化学工业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举个例子,转变一些化学原料会排除大量有毒难降解的废水废渣和废气。
2 分析导致化工企业环境问题的原因
2.1 化工企业选取生产原料不当
导致化工企业环境出现问题的有多种原因,比如说化工原材料选取的大多数是初始材料,必须有化工机器转加工和粗加工后才能利用,并且一般化工企业建立在偏远地区,有时需要远距离长途运输,这无疑又增加了运输风险。并且运输旅途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废弃物,不仅仅增加了化学产品运输成本,还增加了运输风险。比如说硫酸的生产运输,生产硫酸会产出许多炉渣,炉渣成分富含微量元素,这样会增加废水净化处理的难度系数。在增加废水处理的同时,一些特定的微量元素还影响催化试剂的效率,并且这些废水废渣都是严重影响环境的。
2.2 化工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大多数传统化工企业和小部分突然崛起的小型化工企业,因为生产设施传统守旧不知变革,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要是适应趋势实行技术变革,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走向。而且大部分化工企业运用的是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化工企业本身存在管理制度和生产流程缺陷,生产管理方式不够严谨科学,企业领导对工厂排放污染环境问题不够重视。大多数化工企业随意排放工业化学废物,导致化工企业环境问题日愈加重。
2.3 化工企业出现突发紧急情况
导致化工企业环境问题的还有紧急突发问题,化工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发生。比如在京津高速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运输液氯罐车容易发生碰撞泄露,一但发生泄露将会造成大面积污染,无论空气还是土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双苯厂苯胺遇火爆炸会严重污染空气,运输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特殊情况。这一类的突况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保护意识,开展科学回规范管理制度。
3 解决化工企业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需要企业领导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需要环境方面的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化工企业环境技术质量的提高发展,全面发展化工企业的高新技术,可以为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可以推动科技去治理污染,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降低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程度,从而推动化工企业的全面发展。为了送根本上改善化工企业的环境治理,国家应该制定有关政策来保障,推动化工企业的现代化改革,为净化环境做出深远贡献。
3.2 制定合理的化工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的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化工企业的环保规划应该与企业建设想连接,环境治理应该与生产建设规划相呼应。在建设项目中应该推动生产工艺的成熟发展,按照程序步骤来进行化工产品的绿色处理,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废气和废渣的产出。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高效控制化工企业环境污染,就要控制化工企业的资金链和各个部门的协调帮助。
3.3 提高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决化工企业的环境问题,加强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素质是关键。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技术素养,提供锻炼机构,树立员工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化工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化工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环境管理部门,所以为了确保解决化工企业,要从领导阶层就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环境保护教育的培养。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4
关键词:盐化工产业;盐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环境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XOl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t)01-0012-02
盐化工产业不仅仅提供了“三酸两碱”中的纯碱、烧碱以及盐酸,还可向下游延伸生产甲烷氯化物、PVC、TDI/MDI、环氧丙烷等多种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及众多精细的专用化学品,是带动其他的行业发展的基础的原材料。然而,盐化工业又是一个易污染行业,该行业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繁杂且多变,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数量大、成分多。随着环境法规日渐完善及社会公众对于环境意识提高,盐化工企业需面对的环境问题日益的增多,因而应管理好盐化工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
我国盐化工产业的发展
1.1 盐化工定义
盐是NaCl(氯化钠)的俗称。盐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最基本的原料之一,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工业用盐大部分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气、盐酸、金属钠等。碱和盐酸广泛用于化工、纺织、造纸、肥皂、染料、冶金、陶瓷、玻璃、医药等部门。氯气可直接用于漂白、消毒,也可用于制造漂白粉、毒气及无机化合物,还可用于制造各种有机氯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中间体,如合成树脂、香料、除草剂、防腐剂、灭火剂等,也用于合成盐酸,提取溴和碘。金属钠可用作制取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剂,提取稀有元素的还原剂,制造抗磨合金和充钠蒸气灯泡等。在钢铁工业中用熔融食盐和食盐水进行钢料的回火和淬火,作铸造的型砂粘接剂。在有色冶金工业中用于炼铜、电解金属镁。盐在农业上可用于选种、施肥等,增加作物产量。在畜牧业上盐是牲畜生长和防治病所必需的。盐也是渔业、食品加工和贮藏、水处理、国防和国家储备必不可少的物质,又是换取外汇的重要出口产品。利用盐水溶液冰点降低的原理,盐还可用来溶化道路上的冰雪,减少交通事故。盐又是合成革、人造纤维、塑料、农药等行业的基本原料。据统计,工业和农业中应用的盐及其衍生物约有15000种之多。以盐做催化剂的新用途是盐和开发新能源相结合。而盐化工也逐渐向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领域渗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盐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新的用途将不断出现,下游产业发展空间将不断增大,盐化工产业具备如此广阔的盐资源当之无愧地成为与石油、天然气并驾齐驱的项目引擎之一。
1.2 我国盐资源概况
1.2.1 盐的分类在我国,根据来源和生产方法可分为三类: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作“湖盐”:开采地下天然卤水或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井矿盐”,我国井矿盐工艺以钻井水溶汲取卤水,进而真空蒸发结晶生产高品质盐为主,因此又称“真空盐”。
按照产品形式又分为固体盐和液体盐,我国以固体盐为主,液体盐主要指汲取的天然地下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矿床而得到的卤水,目前我国液体盐的比例不足10%,但国外发达国家较高,如美国达到51%。
1.2.2资源分布我国1995年探明盐矿储量3824亿吨,资源量在6.2万亿吨以上。我国盐资源非常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盐的品种主要有海盐、湖盐和井盐,其中海盐约占全国原盐总产量的70%,井盐+湖盐+岩盐约占30%n基本分布状况是:东部海盐、中部及西南部井矿盐、西北部湖盐。
1.3 盐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盐业行业效益起伏较大,为避免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年《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受沿海地区各类园区和工业等项目建设发展的影响,北方海盐区的盐田面积逐年萎缩,海盐产能增幅和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产能进一步增加的潜力不大。而井矿盐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成熟,投资门槛不高,因此近年井矿盐产能增幅较快,在全国盐总产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规划建设的制盐产能(主要是井矿盐)超过1000万t/a,盐业产能的增长可以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产业格局。产业链基本上是“卤盐两碱精细化工”,其产品可谓枝繁叶茂。在纯碱、烧喊、氯气、氢气等基础化学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就可获得制药、日化等化工中间体以及精细化工产品。例如有机氯系列的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氯乙酸、氯丁橡胶、ADC发泡剂,无机氯系列的氯化铵、氯酸盐,氢气系列的双氧水、催化加氢精细化工产品等。盐化工产业发展趋势是:延长现有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寻求突破。
2 盐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我国盐化工业发展较为迅速,规模逐渐壮大。2007年,中盐公司已在湖南、山西、新疆、江西等地建立了盐化工企业,各省纷纷将盐化工的项目列入到“十一五”规划中。随着盐化工企业规模不断的壮大,其面临的污染的形势也越发的严竣。
我国工业总体上的污染较为严重,各种废弃物逐年增加。盐化工企业能源资源的消耗高且污染物种类多。
盐田制盐的过程中,海水纳入、制卤等一系列工序的渗漏现象严重。同时会影响地下水水质,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盐对于设备以及构筑物有腐蚀与磨损,原盐长时间的堆存易在盐堆的表面及堆底产生结块,特别是真空盐与洗盐的堆存结块更加严重。
盐矿的开采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盐矿钻井水采法,在其运输过程中的泄漏是造成水污染和环境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不合理大面积的开采盐矿,会使地面沉陷而冒卤,使得地面建筑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甚至造成生态灾难。
井矿盐生产的过程带来的污染问题主要有:第一是原料中的卤水的在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未回收的化学品:第二是在蒸发的终止过程排放出来的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的母液;第三是在生产过程和为了保证生产正常的运行而对于系统进行恢复性的作业所排出的废水。
在原盐加工业过程中,各个制碱厂选的原盐不一样,这样就使得盐泥也不相同。在国外多数的氯碱的企业选用较为优质盐或者洗涤盐做为原料,这样就使得产生的盐混比较的少,可以作为钙塑的添加剂,同时也可以做为钙镁肥料、水泥的生产原料等。现在氯碱行业所产生的废渣主要分为:炉渣、粉煤灰、钡渣、盐泥及化工废渣等。
3 盐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应对策
一般企业认为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一种单纯的支出。然而环境成本管理不但能够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更能够创造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只有全方位的去分析企业环境管理所带来的各种效益,才能够把环境成本管理的工作做的更好。
3.1 从经济效益上分析
经济效益指的是盐化工业在通过环境治理与保护,降低成本,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价 值。按目前经济效益是否能够以货币来量化,可以将经济效益分之为直接经济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
3.1.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目前能够直接用于货币量化的效益。然而盐化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都一样,环境成本管理的驱动力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这些经济效益,不仅包括了伴随企业环保带来的资源、节约的能源成本,排污费,环境治理的咨询服务的收入,企业开发设计的环保产品收八,环境保护的低利率贷款利息率,境诉讼的赔偿金的减免,政府补贴等等方面,以增加公司价值和企业利润为标志。而且这些效益都和企业环境成本的支出紧密的相关在一起关系,既可作为环境方面成本支出的抵减数来进行分析;甚至可作为企业环境收入方面的增加。
3.1.2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1) 可以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如果盐化工企业能够建立较为完整的环境威本管理体系,并且实施IsO 14000认证,就能有效的避免绿色贸易壁垒,从而增强盐化工产品的国际的竞争力,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可以降低环境风险。企业利益与环境风险的关系倍受关注。保险机构经过多次因环境灾难而导致的巨额赔偿之后,保险机构在制定保险政策时则把企业的环境风险列入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3.2 环境效益分析
盐化工企业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工艺废气、氯碱工业排出的大量的废水、锅炉窑炉尾气燃烧废气、氯化氢、有机氯化物及氨氧化物削减量等等。苦卤排放的降低对于土质的破坏的减轻等;盐泥的排放量减少;上面所提及到废弃物的减少都可以改善环境,而且可以达到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盐化工产业公司环境。
3.3 社会效益分析
盐化工企业环境管理的社会效益一般包括顾客对于产品的环境影响满意度,环境纠纷的数量的减少,媒体的关注程度及社区的影响力等。好的环境形象,是可以得到社会公众、政府及媒体对于企业的好评,随后消费者也更加吉睐环境管理好的公司的产品以及服务。将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
4 结语
目前由于盐化工行业的工艺流程、生产技术方案繁杂多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成分较多。而且数量较大。随着环境相关法规的日渐完善及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一断的增强,盐化工产业作为一个易污染的行业,其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所以盐化工业从环境方面的影响来进行评价,并且总结相关的理论体系是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伟雄.我国盐化工发展现状及趋势[J].化工科技市场,2005.(8)
[2]梁利辉.曾凡英盐化工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管理体系的构建[J].业务技术,2009,(1)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5
2008年工作目标:完成主要污染物指标年度削减任务,COD和SO2排放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3%。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西安不少于295天、宝鸡、咸阳、安康、杨凌不少于292天,铜川不少于256天,渭南不少于260天,延安不少于270天,榆林不少于250天,汉中不少于305天,商洛不少于290天;渭河水质继续好转;汉江、丹江出境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和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核与辐射环境保持在控状态。
主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三大措施,全力打好污染减排攻坚战
1、结构减排。年计划关闭小焦化企业146家,淘汰产能1113万吨;关闭火电机组6台,淘汰产能25.5万千瓦;关闭小水泥生产线38条,淘汰产能388.8万吨。
2、工程减排。开工建设宝鸡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秦岭秦华发电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脱硫工程,新建和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460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10万吨;10个设区市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争取半数以上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渭河流域未建成或未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县(市)争取年内开工建设,陕北两市和陕南三市半数左右县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配合建设部门加快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厂,一半以上县城开工建设。建成并运行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汉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年内完成土建工程,7个市级医疗垃圾处理厂部分建成并投入运营。
3、管理减排。按照国务院批转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和省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定的环保工作“一票否决”的规定,严格污染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总量控制和容量管理相耦合的机制。围绕减排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列入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项目后督查力度,并加强对现有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达标率。做好2006、2007年两年关闭企业的核查工作;严格环境准入,推进规划环评,强化“三同时”监管和重点项目环境工程监理;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创新等促进企业清洁发展;围绕污染减排工作,有针对性的遴选先进成熟的环保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使规模化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皂素、果汁加工、石油开采和炼化企业废水治理以及电石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烟气治理等工程科技水平和建设质量得到提高。加大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在继续抓好5个区域(杨凌示范区、神木锦界开发区、渭北生态农业区、韩城龙门工业园区、西安高新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同时,再抓一批点、线、面相结合的示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废物排放。
二、紧紧围绕民生,继续解决“一山两水三大区块”的环境问题
4、认真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落实功能区划,规范各种开发利用活动,大力整治秦岭沿山采石和采矿企业,基本控制秦岭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推进河流“休养生息”,着力打造“生态渭河”。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杜绝新上造纸、果汁等重污染项目鼓励新上高科技项目,使渭河流域的产业结构整体上由高污染集中型向低污染环保型转变;严格限制和规范入渭排污口,严格执行造纸、果汁等重点行业的地方环境排放标准。对不能稳定达标的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或挂牌督办。抓好对排污企业的重点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总量控制;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完成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建设水量水质自动监控装置,建成渭河流域河流和排污单位水质水量监控体系;推广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提高渭河生态功能;结合实施国家水专项,控制干流污染,加强支流整治,重点实施皂河、太平河、小韦河治理工程。
6、抓住国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治理工程机遇,推进汉丹江流域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黄姜皂素、化肥、酿造、医药和选矿行业的水污染防治,提高中药材、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排放标准,确保汉丹江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7、切实抓好陕北石油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继续开展煤炭、石油企业开发和高耗能企业专项整顿。抓好“关小上大”结构调整,配合有关部门关停现有小型兰炭企业,腾出环境容量,促使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企业逐步进入工业园区。提升电石、铁合金等传统工业生产水平,淘汰落后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严格环境准入,继续推行规划环评、区域环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控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对榆林市电石、铁合金、焦化、煤炭行业开展一次执法检查,重点是小型兰炭企业的关停工作,切实做好兰炭企业关停后的污染治理工作;督促长庆、延长两大石油集团落实治理资金和项目进度。
8、扩大铜川水泥企业污染治理成果,逐步向渭北地区延伸,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按新的产业规定和排放标准,建设新型企业。
9、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巩固渭南、韩城区域限批成果,抓好韩城龙门等区域的落后产能淘汰以及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加强对韩城龙门工业园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按照《韩城市环境整改工作方案》、《韩城市焦化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加强对限批区域和督办企业的后督查工作,确保落实焦化水泥行业关停计划,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生态保护
10、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开展以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农村污染防治示范村为内容的三级创建活动,重点指导支持宝鸡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组织验收3-5个生态示范区;争取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有所突破。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发挥示范区带动作用,拓展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督促落实保护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
11、完成全省土壤污染调查第二阶段工作,编制《陕西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继续抓好杨凌土壤修复试点工程。
四、加强环境管理,把好污染控制“闸门”
1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慎审批、严监管、重验收”。通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总量控制指标,坚持“以新带老”等措施,严格控制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水平不高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格限制在汉丹江流域建设重污染项目;严格审批能源、资源开发中涉及水资源利用和影响生态的项目。深入开展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加强规划环评工作。
13、加强“三同时”监管,完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大对违反环评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狠抓一批未执行环评制度的典型案件。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依法查处未经试生产批准或未经环保竣工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
14、着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对施工周期长、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水利、交通、电力、化工、矿产资源五个行业的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五、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
15、配合国家水专项实施,以治水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地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区域、流域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强重点县(市)的环境监察工作,确保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继续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清理、取缔工作,环保重点城市要率先进行了水质全分析监测,每年要公布结果;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
16、继续加大对渭河流域重点水污染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继续加强对陕南黄姜皂素加工企业的执法力度,做好陕南小水泥关停的调研工作,确保南水北调北线工程中线水质稳定。
17、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巩固2007年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成果,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39家重点放射源应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全省闲置放射源处置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开展全省辐射污染源普查。
18、加强危险废物监管,规范处置利用行为。深入贯彻宣传《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一次电子废弃物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启动陕西省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工作,完成全省淘汰臭氧层物质调研摸底工作,加速淘汰全省消耗臭氧层物质。
19、积极推行环境违法有奖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应急处置制度。成立全省12369环境投诉指挥中心。
六、深化环境宣传,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20、围绕污染减排、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等主题,配合全省环保重点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优势,组织新闻媒体和《环保在线》栏目,跟踪报道各地、各行业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行动、进程和做法。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做好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举办专题讲座、短训班或综合知识培训班,以专业的新理论、新思维、新理念武装各级政府官员,企业经理头脑。
21、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企业、高校、非政府组织,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办好“与绿色同行,与环境友好”环保交友沙龙。加强青少年、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农村地区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程度,让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2、继续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和环境文化建设,以点带面推进与国际计划中国合作的WES项目,开展“环保一条街”活动,推出一批感染人、激励人的环境文学艺术精品,大力开展各类环境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环保行为习惯课题调研。
七、强化环保基础,基本完成三大战略性任务
23、建成三大体系,实现环保能力再提升。配备环境执法、监测、应急有关设备,不断提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加快全省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陕北5个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省内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70%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平台的联网;进一步完善减排的统计、考核体系。
24、认真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认真查清、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科学管理、宏观决策和污染减排提供准确、翔实、科学的环境基础信息。
25、完成《陕西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战略研究》,努力推进环境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两委”作用,加强环境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实施环保科研成果和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典型。
八、弘扬环保精神,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党的工作
26、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弘扬陕西环保精神,继续开展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环境政策等调查研究,不断掌握统筹兼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和主动权;狠抓落实,不断取得工作实效,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历史性转变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做出更大成绩。
化工环境保护范文6
关键词:公路;环保;绿化
收稿日期:2011-04-22
作者简介:周建民(1962―),男,浙江常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06-02
1 引言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如何搞好我国现有公路的绿化工作,为我国的国土绿化、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这也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公路建设中加强绿化和环保的措施和建议,供大家探讨。
2 公路环境保护和绿化的内涵
2.1 公路环境保护
2.1.1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包括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2.1.2 公路环保功能
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公路的环保功能主要表现在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国土防火、国土绿化、改善行车环境,美化路容等方面。
2.2 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作为国土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公路等级低,绿化主要是行道树栽植。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才开始开展系统的公路绿化。从保护环境、改善景观的角度出发,目前高速公路绿化和景观已经受到国内建设单位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已开始做绿化工程设计和景观工程设计。
2.2.1 公路绿化的目的和意义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公路施工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公路绿化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绿化植物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绿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行车安全性,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舒适性,恢复自然,保护环境等。
2.2.2 公路绿化的内容
公路绿化主要包括立交区绿化、休息区绿化、主线绿化、道路外部绿化(路基两侧)。
3 公路环境保护及公路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公路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公路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公路生态管理、环境补偿、空气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公路环保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工程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避开居民区、疗养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工程设计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多是采取被动式隔声降噪处理。
(2)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程设计往往考虑单一造价,不充分体现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公路跨越河流时,一般将河流截弯取直,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3)公路生态管理意识落后。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已经基本与国际同步,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注重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
(4)环境补偿缺乏法律约束。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但我国目前大部分工程设计均未能考虑有效地补偿措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5)空气环境保护流于形式。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3.2 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公路绿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喷播技术等新技术已经在公路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等发达国家相比,公路绿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短期效果、过分强调景观效果、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种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4 加强公路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和方法和建议
4.1 引入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同时,要将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立项审批的一项必备条件来执行,切实加强建设、设计单位的环境保护理念。
4.2 适时引入环境补偿立法
在这一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空白。笔者认为应该适时引入环境补偿立法,确立环境补偿的权威性、必须性、强迫性,真正做到谁破坏,谁恢复。
4.3 公路环保其它具体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4.4 公路绿化措施和方法
着眼于长远发展,提高公路绿化的质量;选择适应本地区的物种和绿化植物进行公路绿化;利用科学的公路绿化技术,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及抗病能力;建立一种理念,运用科学绿化技术,朝长远方向发展,从而建立人和动物、植物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JTJ/T 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 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JTJ001-9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5] 汤林新,刘治军.高等级公路路面耐久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 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C]研讨会组委会//.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 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