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1

乡村旅游,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旅游形式,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人们被乡村自然的环境、开阔的空间和放松的氛围所吸引,大量的涌入乡村,去寻找某种满足(Sharpley&Jepson,2010)于是,从19世纪早期以来,乡村地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逃避现代性”的旅游者(Heintzman,1999)。人们对古老的乡村田园风光的认知已经被理解为城市旅游者所追求的被社会建构的乡村性。旅游者对乡村空间的文化欣赏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乡村旅游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体验。乡村的自然的环境,是给人们生机和活力的最佳选择(Heintzman,1999)。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相当普遍(刘德谦,2006)。然而,对乡村旅游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不全面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何景明,2002)。这个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对乡村的界定不够清晰不够全面。若要定义乡村旅游,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乡村。因此,本文从乡村入手,就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这个概念的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

一、什么是乡村?

哪里不是城市?小镇,村庄,亦或是乡村,这些地方也许都不是城市,但也只是某种程度上而已。你可以在这些地方捕捉到城市的足迹,例如在城市上班的旅行者、在家远程办公的人,城市和乡村的传统二元对立边界正日渐消融。

――奈杰尔.斯里夫特

什么是乡村? Dernoi(1991)认为,乡村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非城市区域。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乡村常常与农事联系在一起。尽管农业生产在已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减少,乡村地区仍然占有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Statics Canada,2002)。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给“乡村”下定义困难重重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很多学者做了尝试(Bryden, 1994; Halfacree, 1994;Mormont,1987)。然而Shucksmith(1991)却认为,学者们对于乡村的定义大多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比如描述性的方法,空间决定论,地区特征等。然而,大众能够理解的乡村的定义是与“城市”相对立的“乡村”。乡村和城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因此,若要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乡村的界定,必须在与城市的比较中进行。由此看来,“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张小林,1998)。地理学认为,城乡之间越是接近,乡村发展越到了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说,城市和乡村的边界完全消失时,既是乡村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德国学者Tonies于1887年在其社会学专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将乡村阐述为“社区(communities)--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而将城市阐述为“空间(space)――在空间里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Sharpley&Jepson,2011)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乡村的问题,他们认为,从传统二元论的角度来看,城市与乡村是有明显界限的(Cloke&Johnston,1990)。传统的乡村结构单一,同质性明显。城市化是乡村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职业、生态与社会特征之间矛盾出现。比如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成为工人、商人等,而有的乡村人口实现了地域转移,采取了外出打工的形式。此外,一部分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城市里有了乡村的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特征(张小林,1998)。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区的转型,出现了许多介于城乡之间的过度地区。克罗克曾根据人口、住户满意度、就业结构、交通格局及距城市中心远近等指标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extreme rural)、中等程度乡村(intermediate rural)、中等程度非乡村(intermediate non-rural)、极度非乡村(extreme non-rural)和城市(urban)五种类型。

许多地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张小林,1998)。社会学研究还指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特征(OECD,1994)。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观点,OECD于1994年提出了乡村性(rurality)。对于什么是乡村性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个主要问题:人口密度和规模;土地使用以及农业和林业的主导地位;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身份和文化遗产问题。

由此,张小林认为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区,即城市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区,即乡村性弱的地区。两者之间是连续的,不存在断裂点(张小林,1998)。图表1描述了乡村特征与城市特征。(见表1)

用乡村―城市性连续谱对乡村的概念加以描述,解决了乡村和城市界限不清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瑶族地区;乡村旅游;意义;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3-0081-04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加少数民族的收入,繁荣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南岭瑶族地区因地处湘桂粤交界的山区,受交通、观念、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落后,但是也因地处偏僻之地,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完好,生态环境颇佳,具有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和强烈的旅游吸引力,根据当地情况适时开发休闲观光型、务农参与型、民俗风情型的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当地瑶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促进南岭瑶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

1.1乡村旅游定义

乡村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乡村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这是目前包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广为接受的定义[1]。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1.2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

受自然环境、历史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老、少、边、山、穷”的代言词,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厚[2]。实践经验表明,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增加少数民族村民收入,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把当地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扩展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和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使都市旅游者把先进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增强民族地区村民市场经济观念,改变落后的生活习俗,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居民根据市场需求有意识的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以保护,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形成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的发展唤醒当地村民对传统乡村景观、文化和环境和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村民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1南岭瑶族地区区域的现状

瑶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举世闻名的一个山地民族,南岭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俗称“岭南无山不有瑶”,分布居住着占瑶族总人口50%的瑶民,有着古老悠绵的民族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南岭瑶族地区是先生首先提出的一个学术构想,最后确认的范围包括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县、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等湘粤桂三省十县市[3]。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南岭瑶族地区大部分居住在山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虽然当地资源禀赋丰富,特色鲜明,但是受交通、观念、文化、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南岭瑶族地区中除了生活在平地的个别瑶族地区瑶民外,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的瑶民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发展落后。

2.2南岭瑶族地区可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

南岭瑶族地区大多为地处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山区,交通不便,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少,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往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然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瑶族民俗特色的建筑、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传统保留完整,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一幅四季青翠、花果飘香、鸡啼鸟鸣、牛羊马欢叫、水碓日夜自动为各家舂米不停、男女对歌应山谷一派安居乐业的瑶山美景,能够开发成为多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见表1)。

2.3南岭瑶族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南岭瑶族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以此促进瑶族的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既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精神,使本区域人民了解南岭历史文化,认识其过去和现在,从而激发爱国爱族爱乡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使瑶族同胞更加自豪、自信、自尊、自强,弘扬南岭瑶族人民团结统一热情,以更加高昂的激情去建设美好家园,从而促进瑶族的繁荣发展。

3.1民俗民风多样性

少数民族风俗风情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最大的卖点。在南岭瑶族地区生活的瑶族,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多种分支的瑶族,诸如盘瑶、 排瑶、过山瑶、高山瑶、红头瑶等,不同分支瑶族的服饰、生活习惯、节庆活动等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瑶族民族风情。

3.2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的卖点。南岭瑶族地区的瑶族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民风朴素、建筑古朴,形成了最可贵也最具吸引力的乡村生活和乡村环境,对在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在大城市里倍受环境污染困扰的都市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2原生性

南岭瑶族地区生态环境好,保留下来的村寨、生活习俗体现着一种原始的原滋原味,这是瑶民经过历代生活留存下来的习俗,是真正乡村生活的体现。

3.3平民性

作为一种现代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是大众化的、以都市工薪阶层或知识分子为主要客源[4]。平民性指的是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应该选择大众化的项目和大众化的消费的项目。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不仅是感受环境,更注重人与人的交流。

3.4参与性

具有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的乡村旅游才能更加受到游客的喜爱。瑶族村寨的乡村旅游要设计让游客能够参与其中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乐趣。诸如瑶族村民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等项目的设计,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参与到瑶民生活当中,真正体验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民族性和乡村性的特点。

4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4.1休闲观光型

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可以开发的项目主要以欣赏田园风光、放松身心为主,也参与一定的农事活动。该地区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的开展离不开瑶族村寨的少数民族环境与氛围,依托瑶民居住、生活的环境为游客创造一个休闲度假的氛围。在传统的观景、赏花、徒步、采茶等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游客还可以看到特色的民族建筑,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能品尝到地道的瑶族美食,享受瑶族乡村旅游乐趣。

4.2务农参与型

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种以参与各种农事活动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开展农产品采摘、瑶族音乐会、垂钓比赛、果品展览、自制食物等。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可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愿望,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4.3民俗风情与节庆型

南岭瑶族地区不同的瑶族分支有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阻塞,受外界影响小,民风民俗保存完好。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充分展现各地自己的乡土瑶族文化特色,激起外来游客旅游的愿望。从传统瑶族民居建筑风格来看,很多瑶族村寨都将古文化融入到建筑当中,建筑与周围的景观和谐一致,各种建筑风格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5]。从民俗节庆来看,传统的瑶族节庆的开展备受世人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盘王节,已成为南岭地区盛大的传统佳节和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瑶民增加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共建的有效载体[6]。瑶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已成为了开展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5结语

南岭瑶族地区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很大的潜力,但由于受地理、自然、社会、文化条件的限制,乡村旅游的开发前期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南岭瑶族地区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等,在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后应适当鼓励农民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替代部分政府职能,以组织协调乡村旅游的发展,协调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各方利益,促进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6):29―32.

[2] 徐兴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科协论坛,2007,(3):132―133.

[3] 余达佳,覃乃昌.先生视察南岭瑶族地区谈话要点[J].广西民族研究,1989,(2):1―5.

[4] 王瑞花,等.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73―76.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民居;民居保护;扬美古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62-03

一、传统民居概述

(一)传统民居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民居”的定义是:“中国在先秦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开始,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弟宅专指贵族的住宅。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1]龙炳颐先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定义为:“民居不单指住宅,在中国的农村社会中,民居建筑还包括祠堂、庙宇、书塾、戏台等;在城市中则包括一层或二层的临街店铺,有按行业分类的专门商店,如医馆、药铺、钱庄、客栈等,也有供应居民日常生活的米店、蔬菜水果和杂货店。”[2]

在本文中采用下面的定义,即传统民居是指分布于广大农村或城市中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公用建筑,在一些保存完整的古城镇,甚至涵盖了古城中的所有传统建筑,因为它们与传统民居一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者在其中游览时也不可能将它们与民居分开来欣赏,但不包括在这些古城镇中兴建的现代民居建筑[2]。

(二)传统民居的价值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具有反映特定地域历史特性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特定时期建筑艺术特色的艺术审美价值、呈现特定区域社会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的社会风俗价值等。

1.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保存、传承下来的,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所存在的悠久时间,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下所具有的建筑形式,所以它有着自身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广西文化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区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性,扬美古镇传统民居是广西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广西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研究扬美古镇的传统民居能够推动对广西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艺术审美价值。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秉承了传统建筑的空间造型艺术,具有艺术观赏意义。扬美古镇传统民居以明清建筑为主,保留较为完整的名人民居,可以清晰看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这些传统民居的内部构造及外部图案的使用等方面都体现着明清时期的建筑美学和艺术特点,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价值。

3.社会风俗价值。广西扬美古镇的传统民居在时代变迁过程中适应了当地的文化、民俗及自然等方面的环境。现在所看到的传统民居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运用适应当地环境、社会发展的建筑技术,体现了现如今当地居民生活的文化特质及风俗习惯等;传统民居建筑上所使用的吉祥图案如宝瓶、如意等,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信仰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传统民居具有较大的社会风俗价值。

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及社会风俗价值等对现代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传统民居作为旅游资源来看,它是有形资源(自然山水、农田、传统建筑)与无形资源(村寨历史、聚落文化、传说逸事)的完美结合体,因此它还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3]。

二、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

(一)正面影响

1.经济方面。传统民居作为一项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也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2]。如杨美古镇元明清三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现作为景区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建筑知识研究者和当地学生前来观赏,游客的消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保护民居建筑。一方面,因要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使当地政府自觉地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以发挥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因发展旅游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2]。如杨美古镇的黄氏庄园、五叠堂、明清代民居、举人屋、魁星楼等民居建筑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上现都保存较为完好。

3.乡村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旅游开发就要满足游客对乡村文化体验的需求,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使得很多乡村旅游地太过于商业化,进而忽视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旅游开发能够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并使其得以传承。

4.增强居民保护意识。当地居民意识到古老民居能够帮助改善经济条件时,会萌发对传统资源保护的想法,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增加对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届时,居民就会意识到独具特色的古老民居的真正价值,而自觉进行保护。

(二)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

通过对一些著名的古镇、古村落旅游开发实例的了解,发现:第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经营者往往会忽略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衷――保护与传承,为了获得最大收益,自动忽视对传统民居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盲目进行旅游开发,过度利用,对传统民居等遗产资源造成破坏;第二,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游客需求,对传统民居进行大肆整修,而失去原来样貌,影响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三,欠缺保护意识的游客的进入会对传统民居本身及周边环境带来破坏,而对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其美学价值。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对传统民居造成的破坏反过来又会影响旅游景区质量,降低其旅游吸引力,影响传统民居旅游价值的呈现,当旅游资源价值没有充分展现时,就会影响游客满意度。

三、扬美旅游开发现状与传统民居保护

(一)旅游开发现状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仅36公里,公路、水路、铁路俱通过这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200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今天又得名“扬美古镇”[4]。

扬美古镇凭借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的优势,2003年评为南宁“十大景观”之首,主要人文景观和古代建筑物有明代民居(七柱屋)、举人屋、黄氏大院(黄氏庄园)、五叠堂、清代青石板街、清代古镇碑、清代圩市禁碑等;2004年荣获南宁市“十佳旅游风景区”称号;2006年扬美古镇旅游景区通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2006―2008年,扬美古镇旅游景区被南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宁市优秀旅游景区”称号[5]。

经过多年的发展,扬美古镇旅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春节黄金周迎来游客潮,正月初一至初七,景区共接待游客达9 380多人次[6];2014年6月举行扬美古镇旅游品牌活动――扬美古镇龙舟上水节,接待游客1 600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 460元[7];2014年“十一”黄金周游客量为1.3万人,同比增长26%,创扬美古镇黄金周游客量历史新高[8]。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扬美古镇的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因素,旅游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在南宁甚至广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但是,扬美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性以及传统民居建筑资源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扬美旅游发展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扬美古镇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状况

扬美古镇保留着南宁市最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南宁著名的以传统民居和文化为主要依托的文化性旅游景区,它的大部分作为旅游资源的古民居建筑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气息。如明代民居七柱屋、举人屋、黄氏庄园、五叠堂等古代民居都保存较为完好,虽部分构件由于破损而重新休憩,但也保留了其原有的样貌,可以清晰地看到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感受当时的人文气息。

以上古民居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很好的保存下来了,但是,当地大部分居民的住房形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都市游客来到这里,给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来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很容易受到大都市文化的冲击。现在去到扬美古镇,可以看到很多带有浓重现代建筑风格的民居,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正在被渐渐地冲击掉,随其而来的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丢失。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更要注意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三)扬美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

1.当地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对扬美古镇来说,当地居民不仅是传统民居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更是重要的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但是,通过对当地传统民居的观察和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发现他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很多传统民居的外观已经被改变,大街小巷出现很多现代化感较强的建筑,破坏了其应有的民居氛围;其次,扬美古镇的居民大部分是老人、孩童,偶尔碰见的年轻人也是前来旅游的游客,虽然扬美的旅游在发展,但是当地居民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更愿意出去打工,挣钱回来改造他们的居所,他们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传统民居不以为然。

2.旅游发展与传统民居保护关系失衡。对扬美古镇这一类的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初衷是在对我国重要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各主体往往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一味地注重经济收益,在扬美古镇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失衡,这样不仅会传统民居造成破坏,同时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扬美古镇的持续发展。

3.割裂了乡村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扬美古镇的旅游开发侧重点是对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挖掘,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融合于旅游发展中,但扬美古镇的传统文化存在于乡村大环境下。在发展传统文化旅游的同时,也要关注乡村生态资源的开发,并有机结合两个景观,形成资源互补以丰富其旅游产品。扬美古镇作为乡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从其所呈现的旅游景观来看主要是人文景观,忽视了对乡村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割裂了乡村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间的联系。

四、实现传统民居保护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村民参与来强化传统民居保护意识

乡村传统民居的特色演变虽然受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乡村居民是当地传统民居文化唯一的传承者,旅游对其文化的影响最终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9]。走在扬美古镇的大街小巷,看到的当地居民大部分是老人、孩童,偶尔碰见的年轻人也是前来旅游的游客。从这可以看出,虽然扬美的旅游在发展,但是当地居民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更愿意出去打工,挣钱回来改造他们的居所,他们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传统民居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却并没有实现他们的利益。所以,在今后的杨美古镇旅游开发中,要更加注重当地村民的利益,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其中,增强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与民居保护的和谐发展。

(二)处理好旅游与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

当地政府、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当看到发展旅游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可以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旅游的大众性可以对传统民居相关及保护意识的宣传起到重要作用;其次,传统民居作为当地主要的文化性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传统民居保存的完整性对其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处理好旅游发展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扬美古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乡村生态景观系统的层面上认识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地位

乡村生态景观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两大类型,乡村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居民、村落与民居建筑等要素构成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构成了特色乡村景观[9]。旅游开发者和政府人员应站在生态景观系统的高度,看待居民、村落和民居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山水农林环境的关系,意识到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在乡村生态景观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注重协调好整个系统的平衡关系。实践证明,不完整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或者遭到破坏的景观系统对于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而保护好人类生态――传统村落与民居是保证乡村生态景观系统完整性的重要环节,所以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地位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非常重要,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条件。

五、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民居作为乡村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越来越多学者专家认为传统民居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传统民居作为较为脆弱的文化资源,在今后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更要注重的是对它的保护,要在科学的开发理念和规划依据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经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不要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政府在充分认识到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当地居民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同时,当地政府要切实考虑到如何让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发展最大受益人,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改变他们的抵触心理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 蒋慧,黄芳.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理性思考[J].经济地理,2007,(2):331-349.

[3] 刘韫.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民居保护研究――以嘉绒藏族民居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55-158.

[4] 扬美古镇[EB/OL].扬美古镇官网,http:///.

[5] 扬美古镇[EB/OL].新华网广西频道,2014-05-16.

[6] 韦珊珊.扬美古镇马年春节黄金周迎来游客潮[EB/OL].江南区政务信息网,2014-02-17.

[7] 韦珊珊.江南区扬美古镇举办“2014年扬美古镇龙舟上水节”[EB/OL].江南区政务信息网,2014-06-09.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民;参与模式;建议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所侧重研究的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和发展模式也就各有侧重。世界旅游组织的出版物《2020年的旅游业远景:全球预测与市场解剖》中估计,到2020年,国际游客中有3%左右时出于乡村旅游动机而旅游的,不算国内游客约2100万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的年增长率为6%,高于世界旅游增长率几个百分点。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响应这一政策,个国家旅游局将“十一五”的第一年就定为“中国乡村游”主题旅游年,2006年又确定为“和谐城乡游”主题年,可见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影响十分重大。

乡村旅游活动是以乡村景观(包括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事活动)及传统民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根据定义,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旅游的资源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供游人观赏,考察;二是当地与人有关的景观,如农民的农事活动,当地人对待传统节庆的庆祝方式和才艺表演等,供游人学习,参与,娱乐。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在乡村旅游中有着核心的作用。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特征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粗放经营,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经营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参与度不高,参与模式不够先进等等。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全面地发展,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提高乡村居民支持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必要对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

(一)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特点

基于村民参与的旅游,就是由当地村民主导的,为村民谋求利益的,以促进旅游者对当地生态和文化的了解为方向的旅游发展模式。特别强调村民的广泛参与关注村民整体的福利,特别是农村中相对缺乏发展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不是以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差异性是乡村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关键,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乡村文化千差万别。文化源于生产和生活,地方文化就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生产,生活的落脚点,村民聚居区最能表现当地文化的原有风貌,其旅游文化吸引物相比于复制物和仿造物更有吸引力。当地居民从外表特征,言行举止到气质性格,代表了地方性的人文形象。基于村民而创造的人文形象是乡村旅游形象构成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第一:外部援助机构,资本,政府与当地社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二:要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发展的要点;第三:尊重乡土知识,群众的技术与技能和执行者的主人翁地位;第四:重视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只看重结果。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强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应当是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村民能力建设为目标,由村民广泛参与的,持续不断地发展决策与行动过程。

(二)基于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的领域

(1)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过程

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与服务。研究表明,村民从旅游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和收益越大,他们就会越支持和欢迎乡村旅游。这些发展机会和收益包括:不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保证本地居民优先被雇佣的权利;旅游商品尽量采用本地原料进行加工;向居民开放为旅游者兴建的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增加乡村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股份份额,提高控股权,使乡村居民既是旅游开发经营的股东,又是旅游经营中的劳动者,成为乡村旅游真正的主人。在旅游设施建设中,因占用农田,水利设施和非旅游区道路等而损害居民利益的部分也应作价入股,待旅游景区投入运营见效益后,凭股份参加分红。

(2)参与乡村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

乡村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参与,两者相辅相成。乡村社区自然资源,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景观具有不可再生性。旅游业的发展如同发展工业一样,会造成资源耗费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增加,损害生态环境。还要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然感,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确保传统文化传承。

二.我国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农民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方面更显示初积极地意义,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弄明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

如黄山汤口镇翡翠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全村老人免费供养在养老院;河南省伏牛山地区19个贫困县,250万贫困人口,很多人已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二)促进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许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后,世代以种植业为生的农民,转而开旅馆,办餐馆,摆摊点,搞客运,成为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农民自家种植(养殖)的粮食,蔬菜,山果,家禽等农副产品,就地转化为供旅游消费的商品,使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等加快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

北京市怀柔区的北宅村,周边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慕田峪长城、怀柔水库、红螺寺等景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基础和条件。1997年以来,村里通过合作、出租等方式,先后建立起鹅和鸭农庄、龙祥湖旅游度假区、民俗大院一条街等观光点,而后又相继引进了“红太阳”、“农夫苑”、“民博苑”、“小矮人风情园”等十几个民俗旅游、采摘、观光的民俗大院。全村85%以上的村民都能够从事第二、三产业,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产业格局。

(三)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的贡献

乡村旅游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向非农领域就地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就业。目前,全国乡村旅游约有400万农民直接从业,包括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在内,就业农民则超过1500万人。苏州市郊的旺山村,农庄项目直接或间接解决了200名以上旺山人的就业问题;钱家坞农家乐景区的几十户村民家庭,因出租房屋经营农家乐,家庭年收入增加3至5万元;农庄景区内的各类餐饮、住宿和休闲服务行业本身就提供了超过700个的直接就业机会(厨师、服务员、清洁工、杂勤等),隐含在其后的还有各种间接就业机会(饭店每天用的蔬菜都是直接向当地村民购买,用量相当可观;许多饭店从业人员来自外地需要住宿,旺山村数十户村民家也因此出租了房屋)。另外,因旅游业的发展,旺山村增加了环境保洁员、护林员以及联防队员,这些都提供了旺山村民就业岗位。

(四)促进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先进理念,提高了农民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自觉加强了对生态环境,历史遗迹,古老村落、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俗节庆,传统工艺的保护,通过发掘,整理和提炼,使许多濒于衰落或失传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云贵川藏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文,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山西的晋商民居大院,其保护修复和发扬光大都与乡村旅游分不开。农民为了以优美环境招徕游客,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变砍树为护树,围栏养畜,兴办沼气,改善厕所等等,使部分农村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向好的方向转变。

三.乡村旅游村民参与的发展建议

我国乡村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是成都的“农家乐”和贵州的“村寨游”,分别代表都市依托和景区依托两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成都“农家乐”与北京的“民俗游”这两类的主要特点是依托城市大市场,针对城市居民对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观念的转变而推出的,其主要特色是:(1)依托花卉、盆景、苗木生产基地,这是“农家乐”的发源地。(2)以水蜜桃、枇杷为依托,发展花果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大大超过果品收入。(3)景区附近的低档次农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欢迎。另外还包括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等。

(一)从战略上进一步重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对“三农”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而且优化了传统产业结构,培育了新型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渠道。乡村旅游属于我国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休闲转型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监督和管理,在宏观上,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发挥村民的作用

村民作用的发挥才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步骤,让村民参与旅游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在政策上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优惠,比如入股的份额有一定的标准,村民可以低于这个标准,银行等信贷机构为村民提供小额贷款,帮助村民开办农家乐等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尤其是乡村的主人――村民,只有更大程度的重视村民,村民才会以更多的热情来参与乡村旅游。当然,由于农民的现有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是完全能够参与旅游的建设,相关部门可以为村民展开培训,如景区景点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礼仪礼貌方面的知识,法律知识等。许多乡村游地区为农民免费开展补习班,讲授礼仪接待方面的知识;开展普通话和英语培训班等等。

(三)加大民俗文化活动在乡村旅游的比重

民俗活动是许多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很大的一个因素,重视民俗活动不仅仅是让村民更好更多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同时,也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一个很好的方法。位于贵州省江口县的云舍,是一个土家族民族文化村,这个自然村寨在民俗方面做的很好,当地保留着古老的民族风情习俗,民族传统节日很多,有土家织锦,土法造纸,还可以欣赏“祭祀土王”。“祭风神”“摆手舞”“哭嫁”等民俗活动,当地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土家第一村”,不仅仅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也扩大了知名度,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高。相关部门可以在规划乡村游时,将民俗表演纳入游客参观、参与的一个项目中,让游客得到旅游中的体验性,而当地村民可以作为民俗表演的演员,也是具有很大的原生态性。面对目前很多地方民俗文化的流失和没有继承者的现状,也可以在乡村中,把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作为一项事业,这样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赛江涛,乌恩.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J].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报,2006,(3):102-103.

[2]高舜礼.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新思路[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21-232..

[3]王昆欣,郎富平,陈友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33-244.

[4]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3,(18):25-27.

[5]张广瑞.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1):4-5.

[6]张广瑞,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2):221-258.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5

一、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的概念被定义为:是主要发生在农村偏远地区的,以农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独特的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及农业生产方式与乡村生活形态等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特色为卖点,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长春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现状分析

(一) 长春市旅游资源分布发展调查

1、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历史

长春市乡村旅游大致发生在2000年左右,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市目前共有旅游点617家,乡村古镇11家,农业园区99家。充分展示了 “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目标。

2、长春市乡村旅游地区分布

长春市各城市和县(市)的“长春市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如表一。

3、长春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

(1)长春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主题为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长春市乡村旅游重要的组成要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途径。

(2)长春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开发

良好的品牌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而且会大量吸引旅游者,是旅游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长春市为了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大力开发旅游品牌的塑造。

(二) 长春市乡村旅游的运行模式

1、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

“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接待等事宜,借助赖以生存的环境,适当开发。

2、民俗文化村旅游模式

民俗文化村旅游模式是指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然后加以利用,发展成旅游产品。

3、观光采摘园模式

观光采摘园是利用果蔬产品,结合展示、加工等手段,为旅游者提供观光采摘活动.

4、教育农园模式

教育农园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结合农产品、农具展示等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游客可以充分的体验到农业的神奇,以及丰富的农业知识。

(三) 长春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春市区域乡村旅游开发不平衡

长春市确定的首批“长春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的22家中,就有11家是来自于双阳区。长春市绿园区仅有关东文化园一座乡村旅游景点,而农安县也仅仅只有草原颐家休闲农场一处。

2、长春市乡村旅游政策缺陷分析

(1)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规划指导

目前,长春市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极为盲目。不顾环境保护等问题,专注于投资少,收益快的项目。

(2)旅游地基础设施落后,服务理念缺失

长春市乡村旅游相对于其他地区发展时间较短,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就相对较多,如果这类现象不制止的话,那么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岌岌可危。

(3)产品单一、深度化不够

长春市的乡村旅游的旅游景区十分贫乏,按照中国人的疲劳思想,一味模仿不追求创新,这就导致了资源形态未深加工为产品形态,产品深度化不够。

三、长春市乡村旅游问题对策分析

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时期较短,残留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

(一) 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社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社特指在我国农村80年代以后出现的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社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保护农民利益,而且,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 政策体系建设与多利益主体协调

所谓乡村旅游政策的利益整合,是在利益分化的社会条件下通过多种方式,在保证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各种群体利益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建立以利益关系为基本原则的社会机制。

(三) 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长春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迅速,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却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2015年,国家将农村的建设重点变为了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各级旅游部门应积极支持乡村旅游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在饮水安全、卫生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以便更好的为城市旅游者服务。

乡村旅游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旅游系统;网络空间;分形;分维;昆明地区

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分形现象普遍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自然和地理系统甚至说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系统都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分形结构,旅游景观由旅游景物、景点、景群、景区、风景区以及风景区域等形成了无数自然与人工分形复合体,进而形成了由节点―廊道―域面而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旅游网络系统。

1 开展旅游地理学分形研究的科学意义

朱晓华、吴恩指出旅游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山、水、云、树、海岸线、湖泊、城市、道路、建筑物、植被以及相应的景观结构、土地结构中蕴涵着无数的奇妙分形现象[1-2],而通过分形理论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能发现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客观规律,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内涵,有助于旅游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陈彦光等运用分形理论论述了旅游景观构成要素的自相似性质,指出历史的混沌过程与地貌的分形构造形成了非富的旅游资源,人类旅游行为本质上是为了摄取地理信息。借助分形学原理,依据有序与无序对立统一的原则设计旅游景观,必将使旅游资源得以合理地开发和充分地利用[3]。戴学军等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4]。由此可见,虽然说各个国家或区域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各不相同,但这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分形规律,旅游空间结构中的组成要素究竟存在怎样的客观规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2 旅游景(区)点方面

对于一个区域旅游系统而言,不同等级、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旅游景区(点)分布在区域的不同位置上,而这些景区(点)相互作用,在区域旅游系统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区域旅游系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就是景区(点)。这个区域有足够丰富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这些景区(点)的层次分布、空间吸引、空间相互作用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科学规律?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如何突显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化效应,可以利用分形理论为其提供可行的定量解决方法。这些旅游景(区)点聚集分维的测算与分析,可以为区域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优化趋势提供判别指标.并从中指出可能的优化途径。

3 以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形结构为例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与资源工程学院的陈美贞曾以昆明市政府为中心,测量获得了昆明地区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康体型乡村旅游地与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等5种类型旅游地的平均城市中心距离(表1)。本文则进一步根据分形理论,对陈美贞获得的数据进行分形处理,进一步揭示出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形布局。

根据分形理论,对于任何一个有确定维数的几何体,若用与它具有相同维数的“尺子”r去量度,则可以得到确切的量度次数Ⅳ。如果用低于它维数的“尺子”去量度它,结果为无穷大;如果用高于它维数的“尺子”去量度它,结果则为零。举例来说,对于给定的一条线段,其维数为1,要量度它,只能用维数为1的“尺子”,如果用维数为0的点去量度它,则该线段的长度为无穷大,如果用维数为2的面去量度它,该线段的长度则为零。将上述结论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则为 :

式中:r为量度的“尺子”长度,N(r)为被量度客体的数目。D为分维。

对于旅游景点而言.分维反映了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紧凑性特征,一般而言,如果D2.表征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递增。说明中心景点根本不具备中心性作用。系统呈离心状态.整个系统的旅游吸引力是弱化的。

在本文测算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可能分形布局过程中。将式(1)中的r定义为距离,N(r)定义为一定距离间的累计旅游景点数目。

图1为昆明地区321个景点的距离r_累计旅游景点数目N双对数关系

同样可得出昆明地区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各种类型旅游景点数目N与距离r的双对数关系。

之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出它们之间的分形关系结论。

表2为昆明地区旅游景点的距离r―累计旅游景点数目N的分形关系计算结果。

表2中各式均可以通过线性回归得出。由此说明: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上的分形结构特征,是一种随机聚集分形布局。

在昆明地区的5类旅游景点中,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的分维最大,为1.101;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的分维最小,为0.303;5类旅游景点的分维均小于2,说明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分布从中心景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很强。当然,其中以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强。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地、观光型乡村旅游地与康体型乡村旅游地其次,而以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地的中心性作用相对最弱。这一点可通过昆明地区全部321处景点的分维来进一步说明。昆明地区全部景点的分维为1.378,也小于2。由此可见,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不仅具备空间分形布局结构,而且,昆明地区乡村旅游地旅游景点分布相对优化,中心景点的中心性作用较强。由昆明地区的案例研究可表明: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存在着客观的分形结构,分形理论是研究旅游系统复杂性规律的有用工具,分维则是刻画旅游景点空间紧凑性特征的有用新参数。

4 开展分形旅游研究对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形旅游研究对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狭窄,定性研究为主,描述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片面重视区域资源开发型的“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比较突出等存在着诸多不足。而西方旅游地理学研究近年来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纯理论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运用分形理论,不仅将有力促进提升我国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水平,也有助于区域旅游系统各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化效应。

参考文献

[1] 朱晓华 乌恩 旅游系统网络空间分形研究的科学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7.1(1)

[2] 陈涛,罗宏字.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35~39

[3 ] 陈彦光 刘继生.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自相似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81~87

[4] 戴学军 丁登山 许志晖等.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0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