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1

戏剧工作坊作为一种小组学习形态,是指在专门的戏剧空间(教室)中,教师带领儿童((8-10名左右),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特定主题,经由肢体、声音、语言等身体资源共同创作戏剧的角色、情节和情境,并在创作过程中反映自身独特经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儿童戏剧教育的组织形式。在遵循儿童创作戏剧“角色为先,情节在后”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戏剧工作坊依次按照暖身活动、角色塑造、情节创作、分享与交流四个流程进行。    

戏剧主题活动    

戏剧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主题,依从儿童戏剧经验整合与提升的进程,师幼共同建构的一系列戏剧活动,即从戏剧表达(角色的体验与表达)出发,到戏剧创作(戏剧冲突的创作和问题的解决),最终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演员面对观众表演他们的戏剧作品,但是小班阶段一般尚不能达到这一层次。    

戏剧主题一般来自艺术作品(文学、影视动画、音乐、美术、中国戏曲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个戏剧主题通常包括四个层次:导入、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共10一15个左右的系列戏剧活动组成。(1)导入是整个戏剧主题活动开端,即围绕戏剧主题的来源展开相关经验的铺垫,将儿童从真实世界带入到戏剧虚构世界。(2)戏剧表达以塑造角色为主,让儿童对角色的典型的动作、语言、声音进行充分的探索与表达。(3)戏剧创作在戏剧表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新增角色、设计戏剧冲突来引导儿童创作戏剧情节、场景。(钧戏剧表演是在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的基础上,在观众面前分角色把一定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戏剧表演工作一般包括角色的选择与装扮、剧场布置、(片段、完整)排演和正式表演。其中,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活动都十分强调导入环节以戏剧游戏进行戏剧情境,结束环节以戏剧游戏走出戏剧情境。  

创造性戏剧    

“创造性戏剧”是美国儿童戏剧教育先驱温妮弗瑞德·沃尔德(Winifred wards,  1930)最早提出来的。直到1977年,美国儿童剧场联盟(CTAA)才给“创造性戏剧”下了一个正式的官方定义:“它是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参与者(participant)在引导者(leader)指导下想象、扮演和反思人类真实的或想象的经验。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2

第一,人生的阅读从来都是分级的。

完整的人生分为婴幼儿、青少年、中壮年、晚年等多个时期。虽然有所谓“老少咸宜”的经典读物,但老与少对同一读物的阅读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一本书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有不同的阅读效果,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心里,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阅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获益,诚如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里所说的那样:“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试以老少咸宜、超越时空的经典作品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例,儿童读到的是一个充满浪漫幻想的海底世界故事,青年读到的是凄婉缠绵的爱情悲剧,中年读到的是有关人生的价值与追求,而老年则可能读出生命的局限与人生的无奈,这就是佛教“四谛”教义中的人生“求不得”之苦。人生的阅读之所以是分级的,根本原因是阅读这一种智力活动需要有人生的阅历、经验、体识去补充、阐释和完善作品的意义。人生的阅历、经验、思想水平是与他的年龄成正比的,年龄越小,对作品的理解、接受也就越难。这一常识正是我们建立分级阅读的基础。

第二,“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

为什么要有分级阅读?阅读为什么要分级?所谓分级,实际上是指分年龄。分级阅读的基础与原因是图书的可读性与适读性问题。因为不是每一种图书都是适合所有读者的,尤其是小读者,这就需要挑选、推荐那些具有可读性与适读性元素的图书。因而在西方,最先出现的是图书的“可读性标准”,以后才有“分级阅读标准”。

什么是分级阅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具体地说,分级阅读是从少年儿童的年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供应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与策略。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分级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分级阅读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本位”的阅读行为。

虽然说人生的阅读从来都是分级的,但分级阅读的重点则集中在少年儿童身上,其任务是要培育、引导少年儿童从依赖性阅读发展为自主性阅读,使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从阅读规律考察,年龄越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就越大。如0―3岁的婴幼儿与4―6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就有很大不同;但进入中学阶段以后,相同年龄段的群体阅读的趋同性就很明显,至于成年人的阅读就更不好分级了。成年人的阅读主要是个体性差异,而不再是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性差异。正由于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之间不同年龄段阅读有着很大的差异,才有了分级阅读的必要与需求。从年龄层次区分,可以把儿童文学分为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幼年文学、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童年文学、适合中学生年龄段的少年文学这样三个层次的文学。从图与文的比重关系区分,可以把儿童读物区分为图图图――图图文――文文图――文文文,也就是图画书――桥梁书――文字书三种形式。分级阅读的重点在学龄前期的婴幼儿与学龄早期的小学生,难点在如何针对这一不同年龄群体的孩子,选择、配置从图画书到桥梁书再到文字书的不同读本。

第三,分级阅读是一种开放性、见仁见智的阅读指导,在西方有多种分级阅读体系。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接受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体即图书报刊阅读,还有电视阅读、网络阅读、动漫阅读、手机阅读等多种渠道,现代社会的阅读已经是多媒体或全媒体阅读的时代。因而如何在多媒体激烈瓜分、争夺读者的情势下,保证图书阅读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图书阅读可以进行“分级阅读”的优越性(而其他媒体的阅读很难做到分级),为少年儿童选择、配置合适的分级阅读读物。

但是,阅读是一种文化行为、精神行为,而人文性的东西不象数理化那样有世界统一的标准答案,人文性的东西总是见仁见智的,而且还会因民族、历史、语言、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不同各执己见。所以分级阅读虽然是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但却很难有世界性的分级阅读尺度与标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分级阅读可以互相借鉴、交流,但很难照搬。例如,英语语言难度的一个指标是单词的长度――词越长,音节越多,儿童越有可能读不懂;而中文是一音一字,不存在这一问题。美国伊利诺大学是全美儿童文学研究做得最好的,我们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与该校建立有学术联系。分级阅读的目标是为少年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文本”。那么,什么是最合适的文本呢?据伊利诺大学提供的材料,在美国,“所谓的合适文本是指在阅读中,读者能够认识十个单词中的九个,并克服较小困难而理解文意。如果一个文本,孩子能够认知其中90%-95%的单词,我们就认为这个文本是适合孩子教学阅读水平的――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学也才是有效的。比照这个标准,更容易的文本被定义为独立认知型,更难的文本则被定义为挫败认知型。当然,挫败认知型文本是不适合作为阅读教学的。所有学生都应当得到适合自己认知阶段的阅读教学。一个根据难度不同设置的分级阅读材料能够提供给老师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分级阅读材料是个复杂的工作。传统的阅读能力准则是建立在对句子、词语和音节的数量分析上的,但我们知道对于不同读者来说,文章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这些因素也正是美国建立分级阅读标准的重要参照因素,这包括:1.书本的长度;2.页面布置和表现形式;3.插图提供信息量的多少;4.概念的复杂和相似程度;5.文本的可预测性;6.重复使用字词的多少。

当代西方英语系统国家有多种分级阅读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六种:

1.1993年,玛丽•克莱 ,阅读校正体系(Reading Recovery program)

(1)单个学生的指导标准

(2)早期干预

(3)幼儿园时期有三个分级阅读级数,初阶有十三个,二阶有四个

2.1996年,凡塔斯、潘尼,指导阅读体系(Guided Reading)

(1)强调阅读策略――提供合适的分级文章以达到主动阅读

(2)小组指导(4―6名阅读能力相近的儿童),循序渐进,讲究点滴进步

(3)初阶分为9级,第2-6阶各有3-4个级数

3.发展性阅读评介体系(DRA)

(1)鉴别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老师在发展性阅读评介体系的分级书库找到相应的图书

(2)初阶分为16个级别,第二阶有28级,第三阶有38级

4.莱克赛尔体系(Lexile Scales)

(1)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制定

(2)学生通过测试确定阅读水平,教师再从莱克赛尔阅读书目中推荐图书

5.阅读能力等级计划(Degrees of Reading Power 〈DRP〉)与莱克赛尔体系类似,学生通过标准的可读性测试确定阅读水平,教师再从相配套的数据库中寻找合适阅读材料。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分级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性的阅读指导,有相当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难而退,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正因为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建;正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才给我们留下了创造的发展空间。

第四,分级阅读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综合性阅读。

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儿童图书的分级阅读理应是一种综合性阅读。儿童读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大类:

第一类是儿童启蒙读物,即向儿童传授最基本、最简单、最实用的一般知识的读物,如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等,现代的看图识字、识字卡片、智力开发等读本;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这是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过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图书,有关激励少年儿童励志成长、发愤成才的读物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科普读物,指传授、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第四类是传播人文历史知识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第五类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儿童图画书和卡通读物。这种读物因其视觉化的艺术特征而越来越受到儿童喜爱;第六类是文学读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文学读物”。

我们知道,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往往成为其他艺术门类如影视、戏剧、图画书等的直接叙事来源或改编对象,因而儿童文学虽然只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但它却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

分级阅读所开的书目应注意两点:一应体现综合性,不应只是文学读物,还应有思想励志、人文历史、科学常识、艺术欣赏、图画书等,应提供给儿童多方面的读物,尽可能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与精神空间;二应注重文学性,分级阅读书目的中心还是儿童文学,应强调推荐本土原创优秀作品,引领孩子亲近母语,亲近我们民族自己的精品,同时要放开眼光尽可能多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文学性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便是那些思想励志、人文历史、科学常识、艺术欣赏的分级阅读读物,也应尽可能挑选文笔优美,讲究文采与可读性的读物。

第五,分级阅读对阅读推广人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

分级阅读不同于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成年人手里,因为认定经典的尺度和权力在成年人。成年人说这是经典,小孩子要读经典,那就得读,成年人可以不问小孩子是不是喜欢,能不能接受。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图画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到处推广,一片叫好,而实际上很多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们根本看不懂。原因很简单,《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部讲述“为谁活着才有价值”的有关生命哲学的书,这是一本对成年人更有意义的成人读物,因而在日本往往成为男女青年的婚礼赠品。而我们却硬把它作为儿童读物,而且向幼儿园小朋友推广,岂不搞笑。分级阅读要求一切从孩子出发,这就需要我们的阅读推广人必须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的一切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他们的阅读有什么影响,他们会喜欢与需要什么样的读物。分级阅读要求我们的阅读推广人不但要了解儿童文学、儿童读物,而且要求了解和掌握儿童的一切特点,要求他们应当是具有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出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第六,分级阅读是一项智力系统工程,要整合多学科、多行业的智慧与力量。

如上所述,分级阅读需要有关心儿童、从事儿童工作的相关学科专业与行业的专家一起参加,这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学、儿童编辑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营销等。实际上,只有充分调动以上各种专业人才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级阅读才能做好、做大。只有某一方面的人才是难以做好分级阅读的。因而分级阅读需要真心实意献身儿童阅读事业的有心人、志愿者。

分级阅读的核心和难点是“选书目”,具体地说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选什么?二是怎么选?三是由谁来选?

“选什么?”是分级阅读的理念,与分级阅读工作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儿童教育观紧密相关。现代社会要求分级阅读工作者应当站在尊重、保护儿童具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的立场,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出发,真心实意为儿童服务,为人类下一代效力。

“怎么选?”是分级阅读的方法。要求分级阅读工作者必须具备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出版以至儿童文化的相关知识结构,必须熟悉和了解当前中外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出版现状与基本书目,必须懂得如何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接受能力,为他们选择、配置相应的书目。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原型 神话 形象 俄狄浦斯情结 英雄

原型,源自心理学学家卡尔・容格的名词,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由莫德・鲍德金介绍来的。一九三四年他出版了一本叫《诗歌中的各种原型模式》。此后文学批评中经常使用“原型”一词。原型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指某些人物类型、故事类型以及常见的主题和意向。

现在,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使用了原型理论。来构成丰满的人物形象,生成更为深刻的含义。塑造典型人物。而我们,在这样的作品中体验着巨大的欢喜和悲戚。

一、原型的分类和主要来源

弗莱无疑是原型批评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它的代表作《批评的解剖》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原型理论。他认为整个文学史构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世界,它是人类想象的产物。弗莱把文学世界的结构归纳为四种原型:喜剧型、传奇型、悲剧型和讽刺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卡罗・皮尔森(美国原型研究及应用中心主任)发展了一套合理、可靠、融合了荣格学派和其他心理学学派概念的心理学构架,构成皮尔森原型系统的12个原型分别是:天真者、探险家、智者、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师、凡夫俗子、情人、弄臣、照顾者、创造者、统治者。

每种文化都有一系列的神话形象,他们是原型的重要来源。例如,古希腊的众多神祗、中国道教的神仙,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文化需要这种形象的多样。性,因为每个形象都代表着我们复杂人性的不同方面。原型要在电影作品中发挥中心作用,就必须拥有某种形态或形式,使之具有显意识的表述形式。实际上,每个形象必须代表一种始终如一的价值和特点。以使它们能反映它们作为基础的原型。这些形象不是人本身,它们代表的是各种普遍的性格和人们的共性。

二、原型的使用

1 原型的使用方式

最易辨认的是直接用这些故事作为创作素材,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些神话传奇等原型故事融入到电影的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而第三种方法更加隐晦,当这些原型的含义一潜入剧作家的意识之中,他们会利用这些原型说理叙事,为自己的作品作铺垫,使人们看起来更加的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2 原型在电影中应用的具体例子

2.1牛郎织女原型和灰姑娘原型

这是爱情电影中常用的原型。它使我们明白到尽管门不当户不对,也可以有美丽的终生不渝的爱情。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电影中,会有很多情节是两个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物,抛却种种,彼此相爱。当然这样的两个人要经历一番波折,牛郎织女被王母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所阻挠,而灰姑娘是来自家庭的环境的阻挠。主人公本身都是能够坚定的去爱的人。只不过这两个原型里面男女的地位交换了一下。同时灰姑娘拥有了美好的结局,而牛郎织女却是隔河相望,但是在这个原型里。结局其实是没有那么重要的了。今天在说道“是灰姑娘时,我们无不带着羡慕的感情,这就是灰姑娘原型的巨大魅力。近期的《非诚勿扰》就可以看成是牛郎织女原型的电影,一个各方面都一般甚至长相低于一般水平的人最终获得了一个真诚的、仙女一样美貌的空姐的爱情。

2.2英雄的原型

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英雄以超人的原始意象为人类所记忆。在与大自然艰难的生存对抗中,唯有超出常人的、具有非凡能力的英雄才能鼓励原始人类生存下去的勇气。原始人类对于英雄的想象已经超出人类所能及的现实范畴。但作为人类从古至今就存在的一种企图超越自我的尝试,它永远真实有效。

英雄向来不为我们中国人所陌生。从女娲补天到后羿射日,从荆轲刺秦王到苏武牧羊,从郭靖到令狐冲,英雄几乎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的电影作品中,英雄更倾向于像一般人转变,他们虽然平凡,但是性格中却有英雄的一般特质,即坚强的意志。与罪恶斗争的勇气等等,他们的存在使我们对这个社会寄予了美好的愿望。直接以《英雄》命名的电影自不待言,现在新出的《硬汉》《保持通话》等等电影,更真实的演绎了平凡人中的英雄,他们虽没有改变社会历史。但却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某些人的生活轨迹。这就是英雄形象的常人化。在西方,英雄原型是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大片必用的。西方电影中英雄原型的来源主要是神话和《圣经》。在大部分的科幻片中都有拯救人类的、地球的、国家的英雄,比如《星河战队》《独立日》、《第五元素》。

2.3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他命中注定要弑父娶母。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例如改编成电影的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电影作品也借鉴了这个的原型。例如中国的电影作品中的《雷雨》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描写了周萍与繁漪,王子与王后之间的感情纠葛,剧中人物那样的无奈,很多时候,命运也不为自己控制。

2.4道教中的狐仙鬼怪原型,这是中国所特有的

仙鬼题材的作品,由于人们有着对于这类题材的原型认知,所以能够理解他们的法术,长生不老,以及能够做出超出常人能力的事情。我们今天翻拍的聊斋的很多作品。如《小翠》,都是以这些狐仙鬼怪为原型。由于人们一早认知了这样的原型,所以能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或是去憎恶那些仙鬼。电影作品《画皮》正式来源干这样的原型,画皮固之然是邪恶的,但是也为了爱情作出了伟大的牺牲。而王生所代表的书生形象,有凉薄的一面,也有有情有义的热血的一面。这也和书生的原型相重合,使我们对他又爱又很。

2.5其他常用的原型还有人类受到引诱的原罪说,西方的关于宗教类题材的影片,我们常常看到的关于王族的统治,都是来源于《圣经》以及亚瑟王的原型。如《食罪人》、《达芬奇的秘码》就是以宗教、圣经为原型的电影作品。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图画书; 传播效果; 儿童媒介; 儿童阅读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探讨图画书,就必须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析一下图画书的个性特征。

在此之前,笔者希望能够先界定一下研究对象的范畴,这个范畴就是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书。图画书作为一种图书形式,必然具备图书的基本属性,需要借助形式和符号,遵从一定的体例,从而成为一种传播工具发挥它的作用,创造它的价值。从媒介角度出发,图画书属于一种传统的平面媒介。

接下来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图画故事书的个性魅力所在。

一、 图画书的传播学特征

从传播美学的角度上来说,图画书是一种运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通过图画和文字这两种介质在不同向度上的交织和互动来展现故事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图画书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特征一:对于一个完整的图画书故事而言,图像和文字这两种信息符号是相辅相成的。由它们共同构成的信息空间,才能够完整而清晰地表达出故事的主题和作者所要宣泄的情感。

特征二:强调画面的连贯,在规定的几十页内,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而这种视觉效果上的连续性要求,又使得图画书的图画构思总是具有一种强烈的镜头意识。

   特征三:图画不是对文字的解释,它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优秀的儿童图画书是美术、文学、教育三者独特完美的结合,是从儿童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着眼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体贴,都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到亲切。

   特征四:框架结构往往呈现出开放性,主题的表现见微知著。

因此,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或许可以这样来定义图画故事书:儿童图画故事书是一种从儿童和家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借助图画和文字这两种信息符号在不同向度上的交织和互动来表现特定情感和理念、保存和传播知识、积累经验,增进亲子关系,服务于儿童认知发展和多元智能培养需要的传统平面媒介。

那么作为这样一种平面媒介形式,图画书又是怎样来吸引受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呢?

二、从儿童阅读实践出发的图画书传播效果分析

1、 童趣的"语义空间"--文字和图像符号的贴近性

所谓"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招来误解。

     当我们把这种"语义空间"上的认同理解具体到图画书领域的时候,它所指的就是图画书的文字和图画是以儿童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为创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保证了故事信息在"语义空间"内的顺畅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播的通路不是流线型的,而是曲折蜿蜒的。因为一种儿童读物,或者说任何一种儿童媒介产品要想打开市场,都必需经受得住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审视。所以,图画书在"语义空间"上表现出的贴近性,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们的,它能够让大人们看出深刻,又能让孩子看了哈哈。

     以《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为例:

分析1:文字符号的切近性

(1) "嗯嗯"这个词是孩子们对于"拉粑粑"这件事的流行表达,就像"嘘嘘"一样著名,甚至会让比较小的孩子产生生理反应。

(2)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这个题目让人忍俊不禁,它能让孩子们本能地意识到这一定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故事的对白具有鲜明的重复性。 "是你嗯嗯在我头上吗?"这样的质问和"不是,我的嗯嗯是这样的"的回答几乎贯穿始终。从幼儿认知发展的角度,这种语言的重复性对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跟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这种重复性的对白也消除了孩子们在亲身表演过程中对于台词的顾虑,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去体会动物们的心理和性格,想象和模仿他们的动作。

分析2:图画的贴近性

(1) 人物的大小比例:仔细观察一下 小鼹鼠质问那些动物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一种孩子与大人怄气的状态?而那些动物在面对小鼹鼠的时候,是不是都有一些大人逗孩子玩的诙谐?

(2) 小鼹鼠愤怒的时候表现出的各种动作是非常童真的,甚至可以说非常写实的。小鼹鼠踮着脚尖,昂着头质问飞鸟的样子;小鼹鼠撅着屁股蹲下来观察山羊"粑粑"的样子;小鼹鼠报复大狗的方式还有报复之后逃之夭夭的样子......不妨找一个三到五岁的孩子来模仿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真的很像......

2、亲切的"镜中我"效应 --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写实手法

"镜中我"的概念经常被运用于广告的策划及其传播效果的分析。它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从他人的态度中反映出来的自我形象。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手段,而且是将社会连结在一起的纽带。

如果一部儿童作品能够在儿童甚至大人心中成功地产生这种"镜中我"效应,那么这部作品就容易获得受众和市场的认可,而作品想要传达的那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理念也能事半功倍的去实现了。

现在来看一本名为《大卫,不可以》的图画书。

分析1:这是一个根据作者的童年经历改编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而且是一个小淘气的幼年写真。

作者把这样一段话写在了这本书的扉页上:献给我的母亲玛莎,是她让小时候的我守规矩;献给我的太太海蒂,是她让现在的我有规矩。

分析2:为什么没有出现妈妈的脸?

这本书从头到尾始终都回响着妈妈的声音"大卫,不可以!""大卫,快回来!""不行,不可以""大卫不要吵"......,但是妈妈的形象仅仅出现过两 次,一次说不可以的时候,一次是说我爱你的时候,但这两次都没有出现妈妈的脸。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向许多同龄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向一些妈妈和宝宝提出过这个问题。大家给出的答案惊人的相似,大致有这么两点:一是因为画面上出现的是天下妈妈的经典造型,无论是孩子还是妈妈都觉得很熟悉;二是因为这符合一个幼童的视角,当妈妈这么威严的出现在还十分年幼的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最先看到的总是那个带着怒气的叉着腰的身躯,而这一切已经足够让我们心里打鼓了。至于那张威严的脸,那个哭笑不得的表情,那个质问的眼神,我们已经不用看、也没有勇气和时间看了,跑还来不及呢!而当妈妈说:"宝贝,你过来!"的时候,就更没有必要抬头去关注妈妈的神情了,因为那双眼睛早就在心里了,一头扎进妈妈怀里才是当务之急!这些感觉是不是让我们"很熟悉"?

正如一位宝宝妈妈对笔者说的:"哪个孩子不是这样的,哪个妈妈不是这样的?其实大卫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是大卫的妈妈!"越看越像照镜子,所以忍不住要打量一下自己。

分析3:大卫就是镜中的那个"我"

一个故事再好都不可能让一个小淘气从此就不再淘气的,但是这样的故事一定会印刻在这些小淘气的脑海里。笔者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问过宝宝们:"相信大家平时都不会像大卫这样的,是不是呢?"小家伙们先是不加思索的回答说:"是--"而后一怔,回头看一看妈妈。妈妈们笑了,于是无论小男孩还是小女孩都不好意思了。一位妈妈半开玩笑的说:"自己都挺明白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现身说法"这个名词。在许多场合,我们都会发现"现身说法"这种宣传手段的可行和有效。为什么?这就是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所说的"镜中我"效应。而这种效应尤其容易在儿童教育中奏效,原因是对于分析判断和认识能力都还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这种运用了"镜中我"效应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的,所以是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的。

3、潜移默化的"培养分析" 和"社会化"的摇篮曲-- 润物细无声

"社会化"是传播的影响与效果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社会化指的是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传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基本群体中的传播(与父母,伙伴,老师,同学等的接触与交流),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等等。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尤其受到重视。

"培养分析"是研究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的一个领域,以美国批判学者格布纳为代表。 "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的倾向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信念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乖离,它们更接近于媒介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现在我们把这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重新回到图画书这个话题上来。《十一只猫做苦工》为例,来看一看一本图画故事书是怎样来向孩子们传播规则意识的。

分析1: "你就知道玩!"不守规则的小猫受到了孩子们的批评

小猫途经的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禁止标牌,比如"禁止攀爬"、"禁止采摘"等等,所以每到一处都有一个规则与无规则的抗衡过程。孩子们都很乐意参与到有关规则的讨论和评判中来的。面对着一再不守规则的小猫,孩子们愤愤地说:"你们就知道玩!""不守规则准没好事,等着瞧好了!" 那种态度是义正言辞的,那种口吻是对待同龄人的,他们为自己的同龄人做出这么多不遵守规则的事情而惭愧不已。

分析2: 意料之中的意外 -- 怪兽来了

不听劝告的小猫中了 "呜嘿啊哈"的怪兽的全套,被抓进了城堡做苦工。五岁的嘟嘟说:"早就说了,不守规矩没好事,就是不听!"其他孩子频频点头,纷纷声讨起小猫来。

可是,渐渐地,声讨的声音没有了。四岁的玉玉说:"找一把大钳子来把铁条夹断!"紧接着五岁的嘟嘟说:"往里面灌水!"五岁的奕奕说:"用大棒子把铁条打折!"......孩子们开始积极地讨论营救小猫的对策,尽管可行性上都有待商榷,但是这些心意毫无疑问都是真诚的。孩子们真的把小猫们当成了又淘气又可爱的小伙伴,小伙伴不守规矩是要批评的,但是小伙伴遇到了危险和困难也是一定要全力相助了。嘟嘟说:"不怕,不怕,有那么多的小猫。"笔者问:"为什么小猫多就不怕呢?"嘟嘟说:"他们可以互相帮助!"......

分析3: "无规矩不成方圆"

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重新获得了自由的小猫,排好队准备回家了。他们在马路边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横穿马路"。笔者问孩子们:"你们说这一次小猫们会怎么做呢?"四岁的玉玉说:"不去横穿马路。"笔者问:"为什么呢?横穿一次有什么关系呢?再说这样过马路多快呀!"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说:"你还想被怪兽抓去呀!""你还想做苦工呀!""你不怕怪兽把你抓走呀!"......笔者态度很好地接受着孩子们的批评,而后问:"如果不横穿马路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指着图齐声说:"过天桥呗!"......

三、图画书传播效果对国内儿童媒介发展的启示

以上分析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的解析图画书的传播效果或者研究图画书的阅读,而是在于将分析所得转化为国内儿童媒体发展的有益启示,简要归纳如下:

1.前提: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从图画书到动画影视作品,再到各种相关的儿童教育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完整而且成熟的儿童媒介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之中,创作、发行、影视、娱乐、教育等等行业领域息息相关,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

2.思路:创作理念一致性与创作手法多样性的统一

创作理念一致性与创作手法多样性的统一是国外图画书创作的一大亮点,在那些不拘一格、风格各异的作品背后存在着共同的理念,如"童本主义" "寓教于乐","以小见大"等等。而这些亮点也同样闪现在国外其他的儿童媒介产品当中,比如儿童影视作品、儿童教育节目、儿童歌曲等等。

3.核心:创作人才的素质特点

创作者是作品的核心要素,没有优秀的创作者就没有优秀的作品。纵观那些屡获大奖、长盛不衰的经典图画书作品,不难发现优秀创作者们的一些共性: 童趣来自于对童年的赞美和自由飞翔的想象力,贴近来自于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密切关注,智慧来自于对成长的亲身感悟和对生活的敏锐发现,经典来自于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在图画和文字驾驭能力方面的不断磨练和积累。

冯友兰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照着讲"和"接着讲"。冯先生认为, 哲学史家是"照着讲", 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 朱熹是怎样讲的, 你就照着讲, 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哲学家不能限于"照着讲", 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 他要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冯先生说这是"接着讲"。其实,无论做学问还是搞业务,都是需要经历一个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过程的。图画书传播效果研究和推动国内儿童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

参考文献:

(美)斯帕克斯(Sparks,G.G).媒介效果研究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音乐感知 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忽视了“音乐感知”这一基本环节。音乐技能训练往往与音乐审美脱节;基本乐理教学常常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视唱练耳教学手段单一,音乐的美感被肢解得荡然无存;音乐欣赏教学往往讲解多于听辨,把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是与以听觉感知为先导的音乐审美活动相悖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还是缺乏一副音乐的耳朵。很多人从幼儿园到高中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音乐教育,最终仍是不辨音律,不懂音乐审美基本规律。这难道不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反思吗?

笔者以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全部过程。音乐是以富有美感的声音艺术诉诸于人的听觉,对音乐音响敏锐而准确的听觉辨别,是音乐感知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并不是说掌握了乐理知识就有了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以听觉为先导的,这既要靠音乐天赋,又要靠后天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音乐听觉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拓宽音乐审美感知渠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音乐音响基本属性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音响基本属性感知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感知,这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它包括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识别。一般来说,这些单项的音响属性本身不具有表现意义,只反映了音在某一方面的基本特征,但这种局部的认识、体验是整体音响感知能力的基础。古今中外一切音乐名曲,都离不开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听辨,是帮助他们进入音乐感知的第一道门槛。舒曼说:“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所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力度感、音色感。通过对生活中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感知,以及运用各类乐器、各类人声、人体律动和大自然生物运动规律来让学生感知音乐元素。培养学生对于音的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并能辨别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不同乐器的音色。这是培养乐感的基础。一般来说,人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不同乐器的音色的听辨能力与生俱来,但如果离开了后天的培养,这些能力也会慢慢变得迟钝,甚至丧失殆尽。因此,在学习音乐的入门阶段,就要培养细致而灵敏的音高感,准确而稳定的节奏感,多变而灵活的速度感,适度而分明的力度感,敏锐而丰富的音色感。从而为继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音响整体结构感知能力的培养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的第二步是听辨构成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按照音乐的规律,对由各要素组成的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整体性音乐结构的把握。这是一种比较完整音乐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是对音乐音响整体认识和把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综合感受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旋律感、节奏感、调性感、多声部音乐感以及对乐曲整体结构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旋律感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旋律是建立在一定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音高、时值和强弱规律组成,具有逻辑因素,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旋律线的跌宕起伏形态表达着一定的情感,通过对旋律进行过程总体特点的感受,可以体验到旋律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节奏感是构成音乐感知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节奏综合了音的时值和力度因素,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千变万化的节奏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决定了音乐的情感因素,而且还影响着音乐的风格。多声部音乐感主要是对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由两个以上声部组合而成的,如合唱、重唱、钢琴、管弦乐作品等,都吸收运用了和声、复调手法,使得音乐音响效果比单声部更丰满、更有层次、更富有表现力。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应注意横向与纵向的关系,既要能听辨出每个声部的音乐进行,又要能听辨出纵向的和声关系,感受到总体的音响效果。对于那些由多种乐器组合的乐队所演奏的音乐,还应该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组合的音响效果。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是整体的感知,主要是在音乐流动过程中,对乐曲起、承、转、合所逐渐积累起来认识的总结,如重复与对比,主题与变奏,以及呈示、展开、再现的总体把握,对各种曲式结构的把握。

三、音乐音响审美内涵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音响的审美内涵感知能力是上述两个方面感知能力的深化和提升。上述两个方面的音乐感知都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它们虽然对了解音乐的表现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尚未进入音乐的审美内涵感知阶段。音乐音响的审美内涵感知是音乐听觉进一步完善的高级阶段,它可以对运动着的音响形式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感受,并投入情感的体验、理智的分析、精神的升华等心理活动,经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正确把握从音乐形式到内容所表现的审美特征和风格体系。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因此,音乐的感知必须注重感性体验,以听觉去感性地把握与领会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对音乐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之与理性相结合,以达到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具备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捕捉准确的音乐形象,是理解音乐表现内容,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音乐音响审美内涵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音乐审美经验积累的系统工程,因为音乐美感的获得仅仅依靠听觉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其它感觉(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知识、生活的积累,通过通感、联觉、想象等心理综合活动,才能获得鲜明生动的审美感受,只不过这种通感联觉不是同步思维的结果,而是在听觉的激发下和其它感觉、经验共同构成表象性的综合心理体验。因此,扩大知识面(文学、绘画、戏剧、舞蹈、影视、建筑、雕塑等其它姊妹艺术),丰富生活阅历,对于提高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

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上述三个层次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不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丰富音乐感知经验,才能深入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艺术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影视文学的概念范文6

论文摘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各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中国画是其中一颗光华璀璨的珍珠。在中国画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中国画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中国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是现实中国的精神母体,是中国历史积淀的灵魂,它孕育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因此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上意义深远。

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落实,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革,课堂充满小组协作学习的“声音”,研究性学习得到重视……这些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师范学校的中国画教学又该怎样结合课程改革,以及在此过程中间怎样进行文化传承?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大中专院校中国画教师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当前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

追根溯源,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词语,古往今来,对于“文化”的诊释很多。中国权威辞书《辞海》对文化的释义是这样的:“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一词德语是Kultur,英语是Culture,两者都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原义是指耕种和植物培育,后来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许多联想:中国菜、茶文化,书法、国画艺术,中医中药、经络针灸,古典诗词,旗袍、唐装,故宫、长城、江南园林等古典建筑,三纲五常、忠孝仁义,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佳节,祭祖拜佛、养生炼丹,人生礼仪,神话传说,民间娱乐……这些无不是传统文化现象。也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分类:饮食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兵家文化、民俗文化等。

中国绘画是东方绘画中的奇葩。毕加索曾说:据我所知,世界上有四个国家的艺术最具魅力和影响力,一是埃及,一是印度,另外是中国和日本,而日本的艺术又大多源于中国。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考验,而且是绵延了五千年的鲜活的生命体。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意境深远的山水画、意味隽永的花鸟画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画。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文字:时间绵延,昔日辉煌,今朝灿烂,明天锦绣,异彩纷呈,独殊东方。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这样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中国传统绘画,是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术思想和哲学观念,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艺术体系。对于我们每一个爱好中国画的人来说,中国绘画无疑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一幢辉煌的艺术殿堂。我们应该带着仰视的、无比崇敬的心情去领悟、去解读、去品读、去学习,指导学生继承传统,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熟知其特点和艺术规律,使学生成为各方面都很丰富的、修养全面的最优秀的人材。

三、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不断进步与发展中的美术教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中国画作为民族绘画,属于传统文化中间的精神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师徒制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是典型的师徒制,师父教徒弟,徒弟的数量一般较少,较之现代的学校班级授课,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很多很多。成语“青出于蓝”就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徒弟比师父更有成就。但在这中间是以师父的“教”为主的,徒弟只是“旁观者”,没有或者很少有“反驳”的机会,只是在学,在模仿师父的技艺。学习的时间一般较长,明显长于现今的学院教学。客观地说,在传统的师徒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从谈起。但其中也有可取之处,如师父带徒弟时间较长,徒弟学得较扎实;徒弟人数少,这样有更多的时间和师父交流,因而能够掌握更多。从其效果这方面来看还是有道理的。教师(师父)也有更多的机会和精力来教学生(徒弟),故“出蓝”者亦为数不算少。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导师制,就是类似于先前的师徒制。另外,在师徒制教学中,更注重“身教”及“意会”,这也许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受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拈花一笑”式的意会、意念相通,这和中国画讲究意境、讲求写意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中国画区别与其他绘画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之一。

目前师范学校的中国画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生多师少”。

当前的教育情况(侧重于中国画教学),一般大中专院校的中国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有的。在大学主修中国画课堂上,我还是采用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有二十人,有些偏多。作为师范学校美术教师,我负责中国画教学,其中零零级美术专业班三十一人,零一级美术专业班二十二人,零二级美术专业班四十三人,零三级美术专业班三十七人,零四级美术专业班四十六人,采用师徒制教学是不大可能的,分身乏术。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国画专业课教师只有一人,由于中国画的专业特殊性,很多都是需要教师示范演示来展开教学。

2.文化修养:“营养不均”。

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鉴赏方面能力较弱,这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并不新鲜的问题。美术距离学生有多远?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因为他们在中学美术课经常被其他课程所占据,而且是被默许的,很多学校因为迫于升学的压力,只好占用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或者是其他类似的“副课”。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乡镇中学,很多学生在升人高中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美术课。上海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立人表示:当前的教育是功利实用的教育,以升学考试为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美术课只能被“牺牲”。

通过课堂提问,我发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如先秦古诗、唐诗宋词元曲及画论等了解不多。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是五年制大专班,所学科目较多,当然这并非主要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另一方面又造成另外一个问题:由于所学科目较多,最终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必然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只能尽力做到趋利避害,对于大多数学生,只要他们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统筹规划,就完全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3.专业课程:时间分散。

目前江苏省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中,只有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课相对教多,其余的师范学校大约每周4课时。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的反映,课堂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以至于有个别的学生在新课结束之后,容易彻底放下,等到下周上课时再重新拾起来。对于之前所学的内容,学生真正能够最后保留下来的比较少,缺少一个慢慢“反当”的消化吸收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

四、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学的思考

1.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学生进校之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情况与课程设置情况,任课老师可以制定相关的阅读书目印发给每位学生,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读书计划,并予以抽查。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间添加一些文化“佐料”,让课堂文化的传承得以更顺利、更“可曰”。这是因为中国画本身就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比如在讲授写意梅兰竹菊等花卉时,就可以结合相关的诗词歌赋及古曲,利用音乐和诗歌作为辅助手段,丰富课堂的内涵,让课堂教学的层次变得更加有韵味,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征的认识会更深刻,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对比较容易接受。我在讲授写意时,选择了学生熟悉喜欢的周杰伦的《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增加了咏菊的名诗欣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感受空间。

2.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益。

由于学生很多,最佳办法是采取学生分小组协作学习,这样效果比较好,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共同进步。这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若时间允许,教师可给出明确的目标任务。最佳办法是集中授课时间,可以借鉴美术院校的做法:每学期把要学习的几门专业课(如中国画、素描、水粉、版画、油画等)集中时间,每周的专业课皆为同一门课程,进行分时间分阶段授课(例如:素描每周安排两天半时间,为期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这样,教师的总课时并不变,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深人学习,趁热打铁。教师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或创作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五、如何在中国画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传承

这个问题是我们中国画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具体描述如下。

1.向学生推荐文学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写意画法》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关于的相关诗词和知识,安排学生阅读《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衡芜讽和螃蟹咏”中曹雪芹先生特地花了很多笔墨精细地描写的一场特别的诗社活动。史湘云做东主持品蟹赏菊宴,正是蟹肥菊黄之时,这是再妙不过的创意之举了。曹雪芹花了浓笔重墨写了多首咏菊之作。学生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丰富了知识面,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了民族艺术的伟大。在讲《写意牡丹画法》内容时,介绍牡丹,我给学生推荐阅读明代李汝珍的神话小说《镜花缘》。

2.给学生安排诗词赏析,丰富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结合中国画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诗词歌赋的赏析,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在讲授写意梅花、兰花、竹子、、松的时候,我就选取了相关的古代诗词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吟颂,体会诗人的乐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诗词的理解、比较,能够体会梅兰竹菊的高尚品德与节操。譬如“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为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诗》),通过松来比喻刚直不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借菊抒怀,表达归隐田园所获得的内心宁静与生命自由。古人的这些诗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古典乐曲或影视片段或着歌曲,深化认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3.给学生设书法篆刻课,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文化修养。

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纸上的舞蹈。这是非常形象、非常贴切的说法。在中国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把这方面的内容添加进来。尤其是在写意画,更需要具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古人把画兰竹梅等称之为“写”,所谓“喜写兰,怒写竹”就是这个意思。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这样写道:“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他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