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1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学校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成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和江南水乡“乌镇”所在的历史名城桐乡市。
华策电影学院位于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注: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制作、发行影视产品的文化创意企业,是经国家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133)。华策影视是国内目前规模、实力的影视企业之一,公司年出品精品影视剧超1000集,电影十余部、大型综艺数档。电视剧《何以箫笙默》、《解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亲爱的翻译官》、《孤芳不自赏》,电影《非凡任务》、《太平轮》、《功夫瑜伽》、《聂隐娘》、《反贪风暴》等热播剧均是华策影视的优秀作品。)四方共建,由浙江传媒学院与华策影视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的浙江传策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管理,总投资4.8亿元强力打造的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单位。
二、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经过认真的实践和调研,结合目前国内外影视艺术类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现状,大胆创新和尝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学院采取“2年课堂理论学习+2年岗位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理论功底丰厚,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职业化高端影视专业人才,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无缝对接。
四、专业前景分析
1、电影表演艺术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体对电影表演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剧增,电影表演毕业生就业呈较为灵活的特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剧、广告等事业为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岗位,使影视表演人才在选择岗位时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与其他普通专业相比,就业起点较高,收入丰厚。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台、各单位剧院或者剧团、国家机关、宣传文教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从事表演,宣传,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2、电影制作艺术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引发媒体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数据显示,其影视制作、特效等专业的就业率超过93%,目前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当属特效剪辑师、栏目包装师、动漫复合人才、微电影制作最为缺乏。同时在影视行业薪资其实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很多,据调查报告,影视行业平均收入7000以上的人员达到30%,比起其他行业高许多,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福利体系完善、奖励手段多样化更是吸引人,可见影视后期制作行业可谓是香饽饽的行业。
3、电影造型艺术
近些年中国影视业正在飞速的成长阶段,在2013年电视剧的产量甚至高达15000集左右,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它的发展,而影视化妆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化妆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上对化妆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发展很快,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化妆师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也是现在许多有志青年、时尚达人学习电影造型艺术专业的原因之一。影视化妆师的就业方向也有很多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化妆,而是涉及到更广的行业,包括摄影、新娘化妆,明星及个人形象设计、化妆导师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和想要从事的行业类型来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
4、影视管理与贸易
2014年6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了支持电影发展的九大经济政策,预示着影视行业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的发展和机遇的把握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既懂艺术创作,又懂经营管理,既有审美能力,又有市场敏感的复合型人才已被公认为目前我国影视行业里最最稀缺的一类人才,这类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影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本专业方向主要为电视台、影视剧组、影视文化公司、发行放映机构培养扎实掌握影视节目制作相关知识,又具有较高项目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从事影视作品生产的融资、制作、发行以及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制片人、文化经理人和项目管理师等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5、网络影视
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超过7.1亿网民在使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网络渗透率超过了50%,成为了世界上规模的互联网市场。与之相伴随的是新兴网络影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各大网络影视媒体的互联网影视演艺人才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培养适应新的融媒时代的网络媒体传播人才和互联网影视演艺人才,尤其是以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最为火爆,全民直播时代的已经到来。网络影视类专业(互联网影视演艺方向)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网络主播、淘宝主播、手机主播、影视表演、脱口秀主持人、演员、播音支持、口才培训教师、网拍模特、礼仪模特、彩妆模特等。
五、特色优势
1、业内顶尖师资团队——由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核心专业教师+国内外业内知名专家教授+演艺明星+业内大佬+华策影视一线影视剧运营团队组成的豪华阵容师资团队。
2、丰富完备的实训设施——总投资4.8亿打造综合影视实践实训园区,配有5000平米摄影棚,影视基地及专业化教学实训场地等一应俱全。
3、统一制度化日常管理——项目所有学生均享受与浙江传媒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统招生相同的学习环境,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4、稳定畅通的就业渠道——顺利完成学业的学员可进入华策影视集团艺人库,表现优秀的学员毕业之后也可直接推荐进入各类影视传媒机构就业或成为华策影视集团签约艺人。
六、招生计划
七、收费标准
(1)学费按照学年收取,该培训费用包含职业教育理论培训费、职业技能及实践实训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五年制学员收费标准为28000元);
(2)为鼓励全体封闭培训学生踊跃参加学历教育,凡通过学院组织的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相关课程学习、考试并取得学历证书,所需学历学习的学历费用由学院全额承担,如学生在规定学制学习期间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因相应学历课程均已安排学习,上述培训费用并不能减免或退还部分费用;
(3)住宿费:2800元/年(6人间);
(4)代管费:2000元/年。
八、招生对象与报名要求
1、主要招收应往届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要求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学习,原则上应具有报读专业须具备的艺术基础。尤其欢迎表演艺术生、网红达人、综艺新人、表演爱好者踊跃报名。
2、五官端正,口齿清晰,男生身高原则上不低于165CM,女生身高原则上不低于158CM。眼球无变形,无色盲、色弱、斜眼,矫正视力4.8以上;面部、颈部、手部无明显疤痕,肤色好,无纹身,无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听力不低于5米;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不适于就读的疾病。
3、对于电影方面确有突出优势、才艺或强烈的从业热情和兴趣者,可适当放宽入学条件。
九、报名程序与录取入学
1、报名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1)报名表1份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份
(3)高考成绩单或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证书或其它学历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原件需验视)
(4)一寸正面免冠照片8张、两寸照4张
(5)获奖证书、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2、专业测试与录取:经学院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现场组织的入学面试后,确定预录取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持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入学报到。
十、联系我们
报名地址:
【下沙校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艺术楼A区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
【桐乡校区】桐乡市梧桐街道庆北西区文教区逾桥西路998号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文创楼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
报名网址:zjcmys.educ.org.cn/
全国统一咨询报名电话:400-005-2500
来校路线:
1、桐乡校区:
【桐乡火车站】乘桐乡k285路(或 桐乡282路 ) 公交车,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站下车即到。
【桐乡汽车客运中心】乘桐乡1路 (或 桐乡6路 )公交车, 在环西小区站转乘桐乡k285路公交车,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站下车即到。
2、下沙校区: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主持与播音 分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持与播音的教学模式应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应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才会有生命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区域广播电视传媒行业和文化艺术产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
经过大量调研和专家论证,我们重新明确了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影视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或与传媒相关的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节目播音与主持、节目采编、策划创意、影视配音、教学研究、公关礼仪主持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素质培养目标是:(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传媒职业道德;(2)具有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3)具备从事播音主持、活动策划的健康体魄;(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5)具有坚强的毅力、承受困难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是:(1)具备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的能力。(2)掌握新闻采编的基本知识,能做到采编播一体化。(3)具备节目策划、包装的能力。(4)具备活动策划、礼仪主持、艺术指导的能力。(5)能熟练运用各种相关视频、音频软件。
二、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室进行校内综合模拟训练,让学生初步体会演播室、表演舞台、剧院、大型会议现场等环境,在校内完成虚拟的工学交替。第二学年进行专门化方向技能学习,分为节目播音与主持、活动策划与礼仪主持、少儿艺术指导方向,对学生进行专门化核心技能强化。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学习方向性划分的基础上,亲自上岗,感受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情况,进行岗位能力的拓展。
分方向培养人才最大的优势是扩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了多方面的技能,扩宽了就业的渠道。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推动学生从单一的业务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帮助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和社会工作实践。
三、主持与播音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构建“课岗证”融合的多技能课程体系
根据主持人、播音岗位群任职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课岗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等四个模块,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职业素质课与专业教育课相结合。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普通话等级证书、电影电视演员、演出经纪人资格证、中国演出行业演员资质证书。
多技能包括主持人、播音基本技能和分方向专业技能。主持人、播音基本技能包括播音、电视节目主持、电台节目主持、新闻采编播等能力,主要开设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技巧、播音艺术、演讲与口才、节目主持艺术、新闻写作与采访等课程。分方向专业技能包括节目策划与制作、礼仪活动主持技能、表演技能和少儿艺术指导技能,主要通过项目实训、专业实践、顶岗实习来实现。
2.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根据主持与播音专业的特点,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演播室、剧院等实训场地,灵活应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引入主持人大赛、小品比赛、主题晚会、庆典活动、新闻会等实训项目。根据工作岗位流程,对核心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下达任务、任务指导、任务实施、任务训练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就是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融“教、学、做”于一体。
3.积极引导和推动校企合作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并将其建设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教师能力的提升基地。学院建立由新闻媒介部门、传媒公司管理者、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家队伍,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搭建校企沟通、合作的平台,深入探讨合作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指导学校教学改革。学院还要求教师定期到新闻媒介部门、文化传媒公司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4.建立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阶段性对课堂教学、实践项目、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检查,并通过组织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等进行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建立健全完善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让学院、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教学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新闻知识,2012,(05).
[2]肖建华.主持人审美修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传媒视野;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趋势;环境
目前,在传媒视野下,为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播音主持作为一门十分主要的专业,有很多学生报考了该专业,但从当前该专业就业形势来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来看,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在传媒下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展时面临的问题,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那么,为了促进传媒视野下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有序发展,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为培养越来越多的播音主持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播音主持专业现状
近年来,播音主持行业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一些院校盲目扩招,生源不断扩大,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资源和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下,导致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对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的培养,从而难以满足传媒视野下的需求。
二、促进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在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向社会培养更多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为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为了实现播音主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优化办学模式,提升办学质量。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由于其并不是比较大众化的专业,少数院校设置该专业,但在办学期间,对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可是,有很多院校并没有满足要求。因此,院校要提升办学的基础条件,对播音主持专业办学规模进行优化,避免生源过多。同时,从当前比较知名的播音主持人来看,如杨澜、汪涵和陈鲁豫等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基于此,在传媒视野下,为了促进播音主持专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将有播音主持天赋的人员纳入到培养对象范围内,并不采取盲目扩招的方式,通过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办学规模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平衡供求关系,促进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大专家型主持人的培养力度
在传媒视野下,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促进播音主持人才的有效培养,需要加大专家型主持人的培养力度,从而确保播音主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实现电视媒体的顺利转型,必须将播音主持人的转型作为重点,因而对播音主持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培养专家型播音主持人才期间,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社会科学教育资源、人文资源等加以整合,减少必修课的设置,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教育结构加以完善,增加选修课的设置,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播音主持专业内容,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环境探讨
我国在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过程中,在传媒视野下,具有电视传媒分众化的发展趋势,但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期间,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着就业和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数量明显增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少数学生成为了播音主持人,但大部分则在幕后工作,因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比较严峻。
同时,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等未能满足电视传媒分众化的要求,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控制,从而确保播音主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结束语
在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就业环境背比较严峻,教育质量难以有所保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电视分众化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专家型和品牌播音主持人,应当对播音主持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发展方向,从而为播音主持专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依据,培养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J].大众文艺,2013(18):215.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4
艺考这块蛋糕很美味,但谈及专业考试或四年后的就业之路很多人都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传统的音乐、美术离你太远太抽象,有一条路其实很诱人也很“靠谱”――“亚艺考”。首先,它在报考上难度较小,就“三岁画画、四岁弹琴”的年龄门槛而言,这些专业没那么高不可攀。你可以从看着《汤姆和杰瑞》时就暗暗立志要做中国的动画,也可以是临阵磨枪做一番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努力。其次是就业选择上目标较为明确,有些同学在报考艺术类专业时的保守多半出于就业难的现实考虑,而“亚艺考”专业很多是就业市场上一些苗头兴旺的热门专业。
亚艺术类专业分类
亚艺考专业究竟有哪些?又各有何特点?它们中间,有些或许还会让人觉得陌生,但有不少已经是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求学》根据多方资料的整理,参考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艺术类大学的专业划分方式,将亚艺术类专业大致归为五类:
一、播音主持及空乘、公关类专业:播音主持、节目主持、空中乘务、公关礼仪等。播音大家很熟悉,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的是播音与主持专业,而少部分也有细分,如南京林业大学南方摄影学院开设了主持和双语主持专业,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开设了英汉和法汉双语播音专业。
空中乘务和公关礼仪这两项专业对个人先天条件的要求都比较高。如空中乘务要求女生身高在164cm~172cm,男生在175cm~182cm之间,这个“硬件指标”就已经将大部分考生挡在了门外。而在播音主持方面,对嗓音条件也有较高要求,正如多罗西•沙诺夫所言:“良好的谈吐离不开悦耳的声音。掌握了悦耳的声音,你就向‘妙语连珠’的境界迈出了第一步。”同时,或姣好或立体的面容也是综合素质中加分的筹码。
二、文化、编导、管理类专业:包括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等。如今部分学校也逐渐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在普通本科专业的范畴,但是设有类似“戏剧文学院”的院校,还是将其归入艺术类本科的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类多数学校也将其划分在普通本科,部分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管理方向)、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的媒体创意(影视制片方向)则属于艺术类本科招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下设两个方向,电视编辑方向和文艺编导方向。
这三类专业之所以统筹为一大类,是因其在艺术类专业中对文化素质和运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方向)就对知识面的要求很高,前阵热播的新版《红楼梦》、《三国演义》一不小心就被发现剧情“穿越”,这就是编剧的历史文化功底薄造成的啦。
三、表演类专业:表演类、服饰表演类。表演类的分为影视、戏剧表演和相声、喜剧表演,这些大家都较熟悉,平时的娱乐新闻中也常有不少了解,这些对个人的特长和表现能力、形体、相貌都有一些要求,戏剧、相声表演更对音色很看重,自身各方面条件就是你将要用来学习的“表演工具”了。
服饰表演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将T台模特上升到一个由内而外的学习过程,目前国内已有80多所院校开设。其涉及到外在训练上的服装表演、舞蹈基础、形体训练,理论思维上的服装表演编导、服装市场营销、商务礼仪文化、广告表演策划、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基础、中外服装史论,甚至也要具备美术职业设计技能,所以素描与速写、色彩、时装画、计算机设计基础等课程也在其课程列表范围。
当然,还是有身体外貌硬件的“潜标准”。表演类专业考官会尤其注意你的脸蛋在摄像机镜头下呈现的状态,因为镜头的成像和构造的原因,脸部会被稍微拉宽,所以为什么说“巴掌脸”是这么重要。
四、摄影摄像、灯光舞美设计类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将摄影类分为电影电视剧摄影方向和图片摄影方向,还有学校如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绘画是加法的艺术,而摄影摄像则是减法的艺术”,让精彩的瞬间和策划的情节变成24格滚动的画面,该是多么有成就感!运用自己的构图想法和对画面色彩的敏感,喜欢摆弄摄影摄像设备的你,或许有机会在大学中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呢。
灯光舞美设计类有照明设计、灯光舞美设计等专业。光是舞台的血液,聚光灯下璀璨的是明星,但是让明星璀璨的可是灯光舞美师。控制灯光甚至还需一些物理知识,如灯光的线路设计、灯光的色温控制等,掌握这门技术可不是这么容易,除了能够准确掌握设备的操作和原理,更要能够有通过灯光呈现艺术表现的能力――橙黄色的光热烈温暖,蓝色、绿色的光阴冷收缩,舞台上表演者如果没有灯光的烘托,就好像没有伴奏的清唱一样索然寡味了。而舞美的概念更加宽泛,一切与舞台有关的东西,道具、布景,甚至是演员服装的搭配和妆容的呈现都在他们的领域,密切关系着整台晚会的表现能力,而这些也跟创意和空间想象力密不可分。
五、节目制作类专业:数字电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导演。数字电视制作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许多方面有重合之处,主要是针对学习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电视片头及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视节目及频道整体包装,偏向操作性。
艺术设计类下可分平面设计类、影视广告设计、会展设计方向,设计类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程度学习一些美术课程,尤其是平面设计类,还要学会用数位板进行绘画创作,而影视广告设计则更侧重于数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会展设计在上一期的《求学》文科版中已做过介绍。
导演专业对文化与技术都有很高要求,专业课主要分成以剧作为核心的文学系列、以剪辑艺术为核心的视听语言系列、以剪辑技术为核心的影视制作技术系列。也就是导演本身要既通剧本创作又懂视频剪辑,是真正最强大的多面手,也可见学习导演专业的不易。
新媒体诱惑前的仔细权衡
根据上文对亚艺术类的梳理,对亚艺术类专业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第一,就业口径宽,且多为与各类艺术相关的新职业。许多亚艺考专业的就业去向不是基础行业,其普及程度仍不能与传统行业相比。亚艺考专业的就业范畴较宽,行业需求也较为零散,如秀场主持、婚庆摄影摄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周期,且入行门槛较低,多数是以兼职招聘为主。而数字技术类专业,由于我国行业技术水平还在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局限,高端人才紧缺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水平又停留在基础阶段,远没有达到艺术和技术的要求,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些“随大流”激增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难免会触礁遇冷,在院校选择上考生不能盲目为了选择专业而忽略大学实力;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到时考验的还是过硬的本领。
第二,与媒体、影视等高端文化消费有关。既然是高端的消费为主,服务的就是高端的文化需求,这也是亚艺术类专业区别传统艺术专业的显著特征。许多考生当初选择艺考之路,不排除是文化分数较弱,却想上好大学的“曲线救国”方针,但是亚艺术类的专业一般都需要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积累。一个人的人文修养、文化品位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都牵扯到是否能将专业学精、学透,最终也是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不仅仅是读书,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都要涉及,甚至起初是以这些文化消费品为娱乐的同学,或许会感觉实际学习的过程非常枯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不适合你。
第三,“青春饭”的疑虑。凡是报考时牵涉到外形硬件指标的亚艺术类专业,都容易让人产生吃青春饭的疑虑。比如空乘专业,航空公司一般招收年龄都在23岁左右;表演类专业也比较青睐于外形好的演员,所以在转型期会经历瓶颈尴尬。媒体行业的基层岗位确实偏向招年轻人,但仔细想想,年轻人富有激情而且容易培养,哪个单位不想招年轻人的呢?故毕业生进入行业市场之后,还需多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能力的锻炼,才能在不断有新人涌入的就业市场中保持常青。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闻采编;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66-02
目前,我国传媒业从形态、方式、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普及,传媒业已经进入一个多介质并存、各种传媒形态兼容并蓄的媒介融合时代。新型传播手段给采编工作带来新的变化,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对新闻采编的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从市场需求来看,由于市场需求细化,很多新闻单位已改变单纯接受新闻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而更青睐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生。加上国内本科院校设置新闻类专业众多,新闻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门槛提高,媒介市场与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学生面对的就业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高职传媒院系如何面向市场,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修正,探索新形势下新闻采编职业的特征,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整合课程内容,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尤其重要。本文旨在对高职新闻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专业设置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1.学生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大多数学生选择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意向多是进入报社、期刊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岗位。2010年,我院新闻采编与制作教研室对陕西省内电视台、报社、期刊社、网站等媒介用人单位进行调研,85%的新闻媒介单位招聘毕业生起点为本科学历,部分主流新闻媒体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部分网络媒介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为大专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我们对2008级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通过专升本继续求学,10%的学生进入了主流媒体从事新闻采编,78%的学生进入了企业单位,在企业传媒、商业传媒、文化传播公司、其他行业企业内刊、办公室、宣传部门从事网络记者、内刊编辑、非线编辑、摄影、摄像、文案策划、发行、广告等工作,部分毕业生改行做了营销、培训、办公室文员等。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主流媒体不是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基本去向,而企业成了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2.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领域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环境对媒介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一是传统媒体快步走上实现信息化的道路,实行多媒介融合发展,传统的采编工作有了新的变化。更多传统媒体对人才需求标准不仅仅是能采会编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具备洞察市场、会策划懂管理,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人才。二是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态势,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期刊等多媒介的呈现,对人才需求快速上升,但由于信息载体本身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精通新闻传播规律,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育思路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系统的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市场、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高职新闻采编调整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必须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对高职新闻专业来说,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确定,高职新闻采编调整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媒介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导向和趋势形成了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而且,我国传媒业从形态、方式、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报纸独占主流,到纸媒、广电、互联网三分天下,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普及,传媒业已经进入一个多介质并存、各种传媒形态相得益彰的大传媒时代。从单一介质到多介质的全媒体集团,从兼并重组到跨区域跨行业整合,从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到运作上市,传媒产业步入了集团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新型传播手段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新的变化,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类人才提出复合型要求。因此,必须对高职新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媒介职业发展的新要求。
2.媒介市场发展的需求。新兴媒介异军突起,高速发展,衍生出网络编辑、手机报编辑等新的职业岗位,新的职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呈上升趋势。从专业招聘网站,新闻类职业招聘信息显示,网络编辑、视频编辑、非线编辑需求量非常大,报刊编辑、电视编辑、广播编辑等传统媒介职业岗位需求量相对较少。而国内很多新闻采编类专业课程设置依旧定位为传统媒介的人才培养。因此,及时调整高职新闻专业设置才能适应目前新的职业市场环境。
传媒行业就业方向范文6
就业还是蛮不错的,主要每个城市或者地区的警官学校只有一个,而且目前中国的警察每年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并且警察这个行业属于公务员,在收入和福利方面还是很好的。
2、新闻传播类
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传媒的发展,目前的传媒不知是电视、报纸,还包括了网络,新闻这几年发展还是很快的,需求量也是逐年上升,就业方向有报社、电视台、网络公司等等,其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
3、心理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4、营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