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在逐渐加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合作都以失败告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问题,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强造成了双方合作不顺畅,从而制约了我国与国外的经济科技合作,影响了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要重视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的培养。
1 科技人员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能力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具有多层面的涵义,一般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交际目的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行为层面的交际能力,还包括在情感层面以及认知层面的能力。
1.1 认知层面
科技人员必须要对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不仅要对其语言进行掌握,还需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以及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主要是指科技人员需要对异国语言的词汇、语法、构词规则等进行掌握,而社会语言能力则是对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科技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别国的语言,还需要能够根据场合的不同正确使用该国语言,合理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都通过语言传递给交流对象。在这些交际语言能力中,语法能力是最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则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1.2 情感层面
情感上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指科技人T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认同以及移情能力,科技人员如果想要在这个层面上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一是要具有接受外国文化的思想;二是要能够理解外国人的想法;三是能够准确把握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四是对待外国文化中不理解的事物倾向于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排斥,;五是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外国友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了;六是既具有与本国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也能够获得外国友人的青睐。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要求科技人员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克服本国文化的思维定势,能够站在别国文化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在现实中,科技人员往往就是因为对外国文化缺少系统性的了解,所以造成在交往过程中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定势,只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转变,充分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和尊重,才能够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冲突。
1.3 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这种层面上科技人员要能够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主动找到不适合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行为方式,并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灵活的应对这种交际障碍,化解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科技人员只有最终从行为方面进行转变,才能够保证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跨文化交流的成功率,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
2 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国内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分析,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市的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了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情况,整个问卷共有20道题,其中认知层面的有10道,情感层面的有4道,行为层面的有6道。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机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发放了共100份问卷,共收回92份,其中90份为有效问卷。
2.1 认知层面
从认知层面上对天津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研究可知,虽然有75.6%的科技人员学习英语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但是从调查可以看出仅仅只有4.4%的科技人员能够熟练对外语进行应用,而剩下的科技人员中大部分都不能熟练掌握外语,这部分人员占到总数的55.6%,这部分科技人员仅限于认识大部分的外语词汇,但是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很差,虽然有些科技人员能够读懂外文文献或者资料,但是却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翻译难题,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或者词典才能够完成。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天津市科技人员对外语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必然会影响到跨文化交流。
在对跨文化交流情感层面的调查中发现,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来进行进行科研资料查询的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对外语进行熟练使用的人员中仅有12%的人能够意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这就可以看出科技人员对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对外国文化在情感层面的认可,所以国内的相关组织必须要加强对科技人员在外语能力方面的培养,让科技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困境,从而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2.2 行为层面
从行为层面上对天津市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行为的调查结果看,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4个科技人员经常会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者是有机会与外国科技人员进行交流,而在能够基本熟练使用外语的科技人员中,仅仅有大约五分之二的科技人员偶尔能够参与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或者是获得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而对于不能熟练掌握外语的科技人员则很少会获得进行跨国交流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科技人员在交流中的表现,从而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提升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
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国家相关组织机构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而改变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发展中的困境。
3.1 不断拓宽科技人员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所以科技人员如果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对外国语言知识以及使用方法进行掌握,特别是要重点掌握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这样才可以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的情况,从而为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在培养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书籍、文献、网络资源以及影像信息等,通过多种方式来更全面的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在这些方式中,科技人员应该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而且这种方法比较便捷,是一种快速积累跨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3.2 要加强对科技人员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培训
科技人员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对外国文化认可和理解,才能够不断提升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从外国文化的角度上对整个交流过程进行思考,[脱本国语言文化的思维定势。提高跨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二是加强对与本国文化出入比较大的外国文化的认识;三是能够从理性层面上对外国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四是能够从外国人的思想角度来对文化进行思考。这些跨文化意识的养成都需要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专门的培训体系来帮助科技人员建立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培养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能够在对外交往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冲突,解决我国的科技跨文化交流困境。
3.3 不断加强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践
科研人员不论对外语掌握的是否熟练,在刚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然会由于紧张而出现一定的纰漏,也就是说跨文化交流对于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从紧张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就能够不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所以对于相关的组织机构来说,在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跨文化交流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多为科研人员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帮助科研人员加强心理建设,超越本国文化心理模式的局限性,让科研人员在每一次的跨文化交流中都能够在心理、情感以及观念等方面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同,然后引导科研人员对跨文化交流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心理变化进行调控,帮助科研人员在心理上实现与外国文化的互通。科研人员在心理调节过程中,要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并与其他科技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找到与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相符的应对策略。另外,相关的组织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科研人员到外国进行深造培训,将科研人员放在外国文化环境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培养其对跨国文化的适应能力。
本文由2015天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资金支持,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国际科技交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15ZLZLZF0092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2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3
1 国际文化交流与应用语言学
1.1 认识应用语言学
19世纪70年代,波兰学者、语言学家库尔特内最早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概念。在其相关的著作中,相对理论语言学来说,其对象是把理论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虽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各学者普遍认为其指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而非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应用语言学曾被定义为语言学在社会各领域的实践性应用研究,如翻译学、辞典学、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学等方面,也包括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外语教学及第2语言教学等学科应用领域。
1.2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1.2.1 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媒介传播作用
(1)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国际文化交流是依赖于语言这个媒介,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当前的信息网络的国际化,对于应用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全球信息资源大多以英语作为主存储媒介,因此,英语在整个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凸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自己的母语外,还需要掌握电脑语音和英语。也正因此,赋予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更多发展空间和保证。全球化带来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界英语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凸显了应用语言学的的学科作用。
(2)汉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据一份官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汉语作为应用领域、范围最广的一种古老语言而存在着。由于汉语言历史悠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及语言意境,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汉语拥有着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是新世纪国际文化交流的必须用语,更让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及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心灵清明”,从语言源流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典籍“清明”这一词汇中来,这一例子就形象说明了汉语言的独特文化魅力。
1.2.2 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工具作用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以及人际交际的工具必不可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根基。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化促使了语言多样化的形成,在各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活动过程中,各语言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化为可以互相交流的符号,从而达到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代社会文明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我们常见的如书刊、报纸、影音数字出版物等,并且具有与之呼应的通讯系统和对应的符号及信号系统。综观世界,任何一项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基本工具与载体。例如,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工作用语之一,因此,中国法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主要工具语言。
1.3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世界全球化的形势,使得各领域的交流扩大也形成了语言的多样化。各种语言通过计算机的处理转换为可交流的符号信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现在通用的传播媒体,从电视到电影,从广播到报纸书刊及音像出版物,都有自己对应的符号信息系统。任何一项传播与交流都是依据语言为载体。
2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意义
母语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初始条件与基本工具,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对现代化语言理论和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语言教育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经济实力强国,其首先必定是一个语言文化强国。应用语言学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了应对当前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中的国际文化交流,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除开不断培养本国语言文化人才外,还要不断培养外国语言人才。
3 讨论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外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仅局限于对语法、句章、词汇等的分析、举例与教学,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的输入与学习还远远不够。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语言作为一中符号知识来进行传授与学习,而没有认识到语言的外部文化信息,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文化交流地位,使得人们在语言的学习中往往是抽象的、索然无味的,对语言却没有具体的感性认知,一旦接触到实际的语言交流环境总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付。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外语教学仅围绕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是不够的,只有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流 教材选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83%的高等院校将跨文化交流设置成为选修课,69%的院校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62%的院校认为此课应持续两个学期。超过一半的学校认为目前课时不够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说明大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3]。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制度、文学、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发掘和研究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4],同时又肩负着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够以一种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开放、灵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任务”[5]。因此,仅将其作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是很难完成从“跨越”——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到“超越”——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观察和反省——的转变。
1.3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93%的院校采用了文化对比,86%采用了案例分析,61%采用了文化讲座。这说明多数教师依然立足于单向传授与对比描述,而对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提高没有真正落实[6]。例如琼州学院跨文化交流课堂主要采取影音图像示范以及微型剧模拟进行角色冲突扮演,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方法(project based)进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从而也无法量化评价教学效果。
2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改革建议
2.1 教材选编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阅读词汇的难易程度应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处在英语四级至英语六级之间,少数优秀分子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英文教材的选编应以适应普遍性为主,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从全球角度出发,冲出“英美即世界“的定格模式。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以及全球的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争端或苹果公司,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流课程,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日趋重要,而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前景。
跨文化交流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可以真正达到“跨”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较深的认知水平。例如种族优化主义理论涉及人类发展学,战争史,经济学等;交际学概念涉及到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判断推理等;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又涉及到心里分析方法,辩证法和诠释法。所以为了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效果,高校应当考虑开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铺垫。
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开设在大三第二学年比较适合。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忙于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认知体系。通过大二学年末期的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大三第一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批判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段时间他们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两者不谋而合。
2.3 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本校留学生混合分组作业,共同派遣到本地酒店进行实习调查,并提交英文报告同时进行组织课堂展示。
课堂组织模式应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静”的模式,给予学生“动”的权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不断抛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观点辩论,将课堂主导权回归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学习(peer study)中自觉提高交流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强调的以英语语言为媒介,通过对本族与异域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意见,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重点讨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量化的体系开发以促进与完善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6-55.
[2]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EB/OL].htt
p:///news/2008-01-31/70665.html,2012-3-10.
[3][6]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3(2):61-69.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印度;中国;文化;交流
前言
中印交流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文化交流更是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即使是在两国关系遭遇低谷之时,民间的文化交流也并未断绝。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要实现和平崛起,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季羡林所说,“文化交流能促进交流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能增进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总之一句话,能推动双方社会的前进。在全部世界史上,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1](P3)
一、活跃――秦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今阿富汗)发现蜀布和邛竹杖,这是由商人们从身毒国(今印度)的蜀人处买来的。当时,北方的丝绸之路尚未开通,商人们主要是经由西南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往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大约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一至两个世纪,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印文化交流滥觞于秦以前。
到了两汉,中印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西汉时期,中印文化交流的重点是在交流渠道的探索和物质文明的交流上。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这次“凿空”之行促使北方丝绸之路开始形成,另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代中印之间的海上通道亦已建立。交往通道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印交往。
东汉时期,中印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在物质文明交流的同时开始了精神文明的交流,而后者的主要事件是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关于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众说纷纭,不过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就是公元67年,东汉明帝派蔡、秦景前往印度求法,得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印度僧人来华,次年在都城洛阳外修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供其翻译佛教典籍。这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掀开了中印交流的新篇章。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进入魏晋南北朝,中印文化交流已经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物质交流层面更加深入以及佛教文化的大规模东传。
佛教传播。魏晋以降,经学和名教衰颓,儒学陷入困境,佛学趁势大兴,中国文化首次遭遇异域高度发达文化的巨大冲击,影响深远。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对佛经译文的更高要求,于是出现了新的历史现象――中土僧侣西行取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后秦僧人法显。他于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然后又经海路返回中国,历时13年,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携回大量佛经,并翻译了部分经书和戒律,这对于中国佛教在教义和教派组织上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法显还根据其取经经历,写成《佛国记》,该书不仅是研究古代印度的重要资料,更是中印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
在中土僧侣西行取经的同时,西方高僧也陆续来华传教。鸠摩罗什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公元401年,在后秦姚兴的邀请下,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开始翻译佛经。他父亲是天竺人,自己却出生在龟兹,是以本身就被打上了中印文化交流的烙印,加上他精通梵语和中文,所译佛经文圆意通,现今流行的《金刚经》、《法华经》就有他的译本。
艺术影响。中国的佛塔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在此之前,中国建筑中并无佛塔形式。但匠人在修建佛塔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元素,这正是中印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石窟也是由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的。中国石窟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分布均较广,但论及石窟的开凿全盛期,则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此时,后世著名的几大石窟,如敦煌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均已开始大规模开凿。它们都是中印文化激烈碰撞融合后的结晶。
佛教的发展还给中国的雕刻与绘画吹来了新的气息。这一时期中国的雕刻与绘画在内容上,新添了佛教人物和佛教故事,风格上,则深受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且由于佛教兴盛,每逢佛教节日,很多地方都会举行佛像游行、百戏乐舞表演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中国自身的民俗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印度佛教音乐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佛教音乐的产生。中国佛教音乐的奠基人通常被认为是著名文学家曹植,此后,中国佛教音乐进一步发展。“(梁武)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设无遮大会则为之。”[2](P305)南朝梁武帝推崇佛教的一系列举动大大推动了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
技术交流。在技术层面,由于大量佛经的翻译、僧人的往来,印度的一些天文历算医药知识也传到中国。例如,我们从《隋书・经籍志》中可以看到,有《婆罗门天文经》、《婆罗门竭伽仙人天文说》、《婆罗门阴阳算历》、《婆罗门算经》、《婆罗药方》、《龙树菩萨养性》等天文历算医药知识方面的书记录在册。
三、鼎盛――隋唐时期
在隋唐大统一的政治格局下,中印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在被喻为“大有胡气”的唐朝,一方面,政府奉行高度的对外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先后建立,保证了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加上唐蕃古道的开辟,使得中印交流更为便捷。
佛教传播。法显之后,西行求法者络绎不绝,至唐代更是达到巅峰。在这样一大批求法僧人中,玄奘无疑是最伟大的代表。他于公元629年出长安,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印度,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住学五年,声誉颇高。但他并未遗忘求法回国的理想,于公元645年载誉而归。次年,玄奘将自己在西行途中的各色见闻口述出来,由门人辩机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为研究古代中亚以及南亚历史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在玄奘之后,最著名的西行求法者要数义净了,他把自己的见闻也写成了书,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有唐一代,虽然有武宗灭佛,但这一方面反映了佛教在唐代之兴盛,已影响到帝王统治,其次,尽管遭此祸事,佛教依旧兴旺不灭。因此,总的来说,中印佛教交流仍然十分繁盛。
科学技术交流。来自印度的科学知识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唐代僧人一行制作《大衍历》,被认为是在古代印度天文历法的影响下进行的,而瞿昙悉达将印度的《九执》历书进行加工创新,推出了适用于中国的《九执历》。药圣孙思邈,史书称其“好释典”,而且据考证,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不少方子和药物都来自印度,这佐证了印度医药学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印度文化对中国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印度文化也大大受益于中国文化。印度的造纸、养蚕之术就学自中国。制糖技艺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首先,制造粗糖的技术是印度发明的,随佛经传入中国,而后,中国改进了制作粗糖技术,又将改良后的技术传回了印度,这样的流传轨迹是中印文化良流的典范模式。
四、转型――宋至明中叶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印交流经历了重大的转型。十二世纪,佛教在印度消亡,这导致过去中印交往的重要文化载体的缺失,于是两大文明的交流转向了贸易往来。
交通状况。唐朝在怛罗斯之战中的失利,使得唐朝失去了对中亚的控制,而后安史之乱,中原王朝衰弱,吐蕃趁势控制了河西走廊,这导致中印传统的往来道路――西域道受阻。北宋初年,国力尚算强盛,于是西域道复通,“秦凉既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3](P113-114)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国势渐弱,西域先后为党项、契丹等西北少数民族所控制,大理又横隔在西南丝绸之路上,加上宋人海上实力较强,于是海上丝绸之路愈加繁盛。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番志》都记载了较为详细的印度沿海情况以及中印海上交通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印海上交通之发达。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率领蒙古军队征服大片土地,其中也包括西域与西南,于是中印交往的陆路再度畅通。而此时的中印海上交通也并未荒废。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对印度情况的详细描述以及他本人的多次出海,还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相关记载,皆反映了中印交通在元代的发达程度。
明代初期,由于倭患严重,政府一度实行禁海政策。直至永乐年间,明成祖有意经略四方,不但解除海禁,甚至遣人远洋航行,于是诞生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壮举。再加上承袭前代宋元时期打下的基础,中印之间的道路得以畅行无阻。
佛教传播。自安史之乱始,中印往来逐渐冷却,待到北宋政局稳定,中印之间的交往才又萌发了新的活力。具有突出表征的是佛教,“宋太祖乾德二年,诏沙门三百人入天竺……乾德四年,诏:秦凉既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时沙门行勤一百五十七人应诏。”[3](P113-114)这是历史上第一批由政府组织的赴印求法僧人群体,也是最后一批。此时的印度佛教在印度教和外来的伊斯兰教冲击下,已如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因此,这一次求法团赴印无疑更像是整个汉地僧人求法行动的回光返照。而印度也有一批僧人来华传教译经,“开宝(公元968年――公元976年)后,天竺僧持梵夹来献者不绝。”[3](P114)
到仁宗时代,由于佛教在印度濒临灭绝,汉地僧人的求法运动便停止了。而藏地与印度的佛教交流则一直持续到佛教在印度灭亡。地理位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进入印度,带来了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不断深入印度腹地,佛教势力被迫不断东迁,进入与印度地区相邻的,“密教的大师星散,多经克什米尔诸地而避入,部份则逃至尼泊尔一带。”[4]一直以来,佛教的传播是以印度向中国单向传播的方式进行的,这项在中印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活动,终于在十二世纪结束。
佛教虽然在印度灭绝,但中国佛教仍在发展,尤为令人瞩目的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气息的教派――禅宗的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佛教对中国的思想(宋明理学)、艺术、文学、风俗节日活动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切都可以说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结果。
经济贸易。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中印之间的交流也转向了贸易往来上。尤其两宋时期的经济繁荣程度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罕有匹敌。在这一时期,虽然陆路时有不通,但民间经济往来一直并未断绝,究其根本,对中(印)物产的需求是推动商人在中印之间奔走的主要原因。而与此同时,海上贸易则有着令人瞩目的突出表现。海上交通前文已经谈过,此处便不再赘述。经济通道的保障,促使中印物质技术交流较前代更为广泛,《宋史》卷四八九中提到,“(大中祥符八年,注辇国)遣专使等五十二人,奉土物来贡,凡真珠衫帽各一、真珠二万一千一百两、象牙六十株、乳香六十斤。”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注辇国王地华加罗遣使奇、副使南卑琶打、判官麻图华罗等二十七人,来献豌豆、珠麻、琉璃、大洗盘、白梅花脑、锦花犀牙、乳香、瓶香、蔷薇水、金莲花、木香、阿魏、鹏砂、丁香。……(中国)答赐其王钱八万一千八百,银五万二千两。”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虽然以“朝贡”为名,但其实质是进行商业贸易。物产的种类之多、来往之频繁、数量之巨大,均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可见经济贸易之繁盛。
思想文化交流。理学上,宋明理学自诩正统,“然而,倘若细细地研究他们的学说,又几乎无不有佛教的成分”。[3](P123)文学方面,宋代的诗词、元代的戏剧、明代的小说,许多素材都源自于印度。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吴承恩根据玄奘西天取经的民间传说故事所著的《西游记》了。此时,虽然中印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佛教在印度已然灭亡,但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或者说中国人民对印度的情感依旧存在,西游记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对印度的向往。语言学方面,由于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传播,许多源自佛教的用语也频频出现在人们日常用语中,丰富了中国人民的语言生活,比如“拈花一笑”、“大千世界”。梵文对中国音韵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现象不仅拘于宋代以后才出现,在佛教传入中国之时就已经产生。在忽必烈入主中原之际,蒙古国师八思巴以藏文和梵文为参照,创制蒙古新字,反映了印度语言对中国的影响。
五、式微――明中叶至清朝时期
从明朝中叶起,由于东南沿海倭患严重,加之国势衰微,政府再度海禁,实行闭关锁国,清朝沿袭这一政策,这一阶段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得缓慢。从莫卧儿帝国后期起,印度文明如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从一四三九年以后,孟加拉不再派人到中国来。这其实不限于孟加拉,印度其他地方基本上也一样。……从此以后,中印交通就一蹶不振了。”[3](P149)两国的官方往来基本断绝。
16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到来,印度由此进入了被殖民时代。在中国,葡萄牙人占领了澳门,台湾也一度被殖民者侵占。殖民者逐渐染指整个南亚、东南亚,东方文明开始从属于西方。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成立,殖民者们以印度为据点,同中国进行贸易,再把中国的货物转运到欧洲出售,牟取暴利。这一阶段中印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商品贸易上,而且多是以西方殖民者为中介进行的。
结语
中印交往滥觞于秦代之前,活跃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转型于宋至明代中叶,式微于明代后期与清朝,又在20世纪焕发了新的生机。回顾这两千年来中印交往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和平交往、文化互补、共同发展是其主线。在21世纪,中印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抓住机遇,紧紧依靠对方,建立互助互信的友好合作关系。而文化交流,正是双方和平共处的基础与实现良好沟通的桥梁。(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J].南亚研究,2000(1).
[2] [唐]魏征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 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 圣严法师编述.印度佛教史[M].台湾:东初出版社,1969.
[5] 熊义民.汉使西南洋行程考[J].岭南文史,2000(4).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6
苗竹波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014035
【文章摘要】
由于我国学校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与交流的能力,这一点是目前人们对于学校英语教学所达成的共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提高学生对跨域文化的认识能力,而如果学生想要真正成为具备多种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就应该逐步的提高自身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与识别能力。在学校英语教学中不断融入文化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要求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学校;英语教学;文化认知能力;培养
0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学校的英语教学能够不断的渗透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与跨区域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只有不断的加深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工作,才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而在了解文化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使用能力,从而不断满足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与生活交流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培养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同语言能力是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与社会交流能力又共同的组成了交流能力。曾经有学者说过:如果学生不懂得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虽然他这种语言的语音与语法都很好,也不代表他会使用这种语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师都是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的英语知识,但是却不能够把这些知识较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会英语,但是说不出来,严重缺乏了使用社会发展的交流能力。通过学者的研究,在社会生活当中,语言能力与应用语言能力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我国当前学校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文化知识也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文化教学,就是需要教师把外国文化中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作为补充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学校的英语教学当中,处理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应该培养学生语言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英语的教学当中,语言知识与技能并不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唯一内容,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2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
2.1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与文化意识
首先,由于语言属于社会的产物,当然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语言,都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其独特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充分的体现出文化,能够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而文化反过来又是语言的内涵, 能够丰富语言的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学校英语的教学当中,往往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语言背景知识的教学,把语言的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分割开来,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英语。
其次,要想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认知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念。因为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 价值观念也会千差万别,这些观念的差别都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在英语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念的文化认知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交际能力都相当重要。我国与西方教育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会更加注重体现个人价值,在整个社会中都能够弘扬个性、表现自我,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人价值。但是这种文化观念对于我国的很多观念来说都是相反的,学生平时所接受的观念都是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应该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在学校英语的教学当中,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对文化价值观念、文化认知能力以及文化评判能力的工作。
再次,应该让学生认知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思维方式。在英语学习当中,只有充分的了解到目的语国家在文化上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更好的使用这种思维,站在交流者思维的角度上进行交流,从而与对方思维同步,逐步的产生感情的共鸣,真正的达到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与看法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与西方的不同历史文化、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也导致东西方在思维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说,英语思维模式一般都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属于直线型,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属于螺旋形,一般都会先做出大量的铺垫,使用内容的推理与暗示, 最后才会阐明问题。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有不同的优越性,但是在两种思维模式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与障碍。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使学生了解更多英语国家的文化与风速习惯,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的学习。
2.2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也应该紧密相连。在英语教学当中,一定不能够把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分离开,如果学生不懂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虽然他能够熟练的掌握语音和语法,也不代表他能够非常精湛的掌握这门语言。而我国在英语的教学但中更加注重的是对语言中语音、语调以及语法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导致了学生有较高的应试能力, 但是在真正的语言交流与文化认知上还非常欠缺。
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帮助学生充分的了解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例如,西方人非常注重自我与隐私,尊重不同的个性,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就不应该涉及到这些内容,而是应该从天气、周围的环境等话题入手,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够避免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所以,在与西方人的交流过程当中就应该非常注意。通过这个例子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文化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也在不断的增加,学校的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的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文化认知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跨区域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桂万兵.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33-35.
[2] 李雅婷, 岳辉.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识能力[J]. 考试周刊,2011,(57):20-22.
[3] 刘罗斯.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问价交际意识[J]. 师道:教研,201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