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专业的好处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1

目前,我校工程类专业有机化学存在的最现实的问题是课时少,如:纺织工程专业有机化学48学时,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只有32学时,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学完《有机化学》课程,时间短,任务重。在课堂教学的有限学时内如何为未来的工程型和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已经成为我校工程类专业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工程类专业的有机化学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教学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有畏惧感,缺乏信心和兴趣,并且认识不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对自身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另外,与刚学完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比较,有机化学的学习由于有机物数量大、结构复杂、反应式多且反应条件苛刻和理论相时抽象等原因,学生普遍感到对有机化学的知识难理解,难掌握,更难运用。同时,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本身还存在诸多挑战:有机化学由于内容多且课时有限,教授起来很难展开和深入,导致很多知识之间的脱接,内容的跳跃性很大,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迷惑,不容易理解,同时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以知识转移为目的,学生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缺乏创新能力;有机化学的新理论、新反应、新方法大量涌视,但是教材的内容更新落后导致传授的知识有严重的老化现象。

二、课程教学探讨

如何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宗旨,通过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授课的安排,使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是有机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集多种教材之精华,精选组织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补充,做到有所取舍,尽力开阔学生视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教学内容灵活、巧妙、生动;改革实验教学,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主动性和兴趣;考核方式的改革,把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考核方式多样化。

1.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文中讲到:"如果任何教学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活动,那么,这种教学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也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需要明白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并学会学习。要真正使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此目标任重而道远,而又大有可为。教师要把本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用更多的感官去接受知识,用他们自己的经验与实践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在我教授的纺织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我把含氮类化合物中的重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糖类等后面的章节抽出几个课时交给他们去讲,让他们自由结合成团队去翻阅课本,查文献,准备课件。通过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入,同时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让学生走向讲台"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课程内容的设计

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有机化学"这一学科,使学生对有机化学感兴趣、具有"有机思维",是有机化学教学的关键问题。这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特别是需要明确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有机化学方面需要掌握哪些内容,而哪些知识可以简略。教师还要仔细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知识诠释的角度和深度不同,需要系统地研读多种有机化学教材和专著,及时关注前沿研究,通过最新的文献来了解最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紧跟时代潮流,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以中英文结合的形式,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有利于学生阅读英文教材和文献,为以后论文的写作和交流奠下基础;要关注有机化学发展前沿,关注其发展动态,要把最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之感觉到目前所学知识实有用的,这里不单单是学科的前沿知识,还包括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政策及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种大局观的把握让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及动力。通过有机化学的授课,我发现第一节课尤其重要,第一节课效果好,往往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调动兴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拘泥于绪论,通常以有机化学领域最新的诺贝尔奖开始讲起,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思想,及他们的逸闻趣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快能进入到有机化学这一学科,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兴趣。在第一节课我主要向他们讲授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理论思想及目前研究热点。在平时的授课中,每节课或每一章节都以章节内容的前沿研究热点开始。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有积极的效果。

3.课堂教学的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通过动画模拟物质微观结构、空间结构、反应历程及实验过程等,将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容量和信息量,还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教学节奏过快,使一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同时,教学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过快的教学节奏容易削弱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不利于老师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教学中的教授、板书、练习等教学方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课堂上应灵活地结合多媒体、实体模型及板书等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使教学手段尽量多样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使生活实际和有机化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增长学生们的化学素养。如地沟油,地沟油的炼制工程,通过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分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毒害性。还有塑化剂,讲解塑化剂的主要成分邻苯二甲酸酯的性质,水溶性,芳香性,由此引出脂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对人体尤其是幼儿生殖系统的伤害。通过这种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便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并且对于回答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于回答的非常好非常有创新性的学生给予奖励,把奖励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对于那些非常有创新性想法的学生加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他们回答问题很主动,对于课堂气氛的提升牙防好处,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实验教学的创新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此外也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实验大纲规定的有机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讨性试验很少,这种模式的主要作用是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虽然说验证试验是探讨性试验的基础,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有一定距离。我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有着较强的探索性和综合性,所进行的实验完全不同于实验课的内容,属于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给学生提供了从查阅资料、了解科研动态到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写开题报告,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参与科研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满足了学生自我实践创造性的愿望和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踊跃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工程类专业有机化学的考核上降低了期末考试的比例,增加了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包含:论文、平时课堂表现、学生讲课和期末考试。通过改革考核方式,让学生不再突击期末考试,使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大学的学习不只是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常我会在第一次课布置论文的内容,论文的内容一般是有机化学和所学专业的交叉,并且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论文的格式写,使他们了解有机化学和他本专业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平时课堂表现在整个考核上的比例,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上课的教学效果更好。把学生讲课也纳入考核范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利。

三.结语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2

生物化学虽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但它却深刻影响着其他许多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由于生命的本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因此就学科本身而言,生物化学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有机化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被用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分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合成,以及酶和酶促有机反应的具体机理;如果以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可以提取生物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形态等方面的信息,并发展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以及复杂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建立用于研究生命活性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技术手段;而物理化学的方法则被用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构象,以及检测生物分子的动力学行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由此可见,生命科学与化学交叉所形成的众多边缘学科代表了未来化学发展的主要潮流,作为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3]。此外,从专业培养体系上来说,生物化学也是化学类专业及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课之一。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化学化工院系在教学计划中均将生物化学课程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北京大学1992年就已将生物化学设为本科生必修基础课之一;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早已将其列入《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4]。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断完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提高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势在必行。

2根据化学教育专业特点整合生物化学教学内容

由于化学教育专业中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学时有限,知识点要求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按照不同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5]。首先,教学内容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教材,教材的选取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实现。我们选择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南开大学黄熙泰、于自然等主编的《现代生物化学》(第3版)作为授课教材,原因是:(1)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全面完善,化学和生物学部分并重,适合和有利于化学教育专业对基础生物化学的教学要求;(2)更新内容,主要增加了生物化学相关新发现、新进展的内容,能够适应生物化学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的飞速发展。其次,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可以通过组成、结构来分析判断化合物基本性质、反应类型,由反应机理探讨反应方向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等,因此生物化学中糖化学、脂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的组成和结构、维生素化学、激素化学等学生有基础的部分可以简单介绍,重点讲解与生物学功能相关的生物分子结构特点等新知识。而对于化学专业学生生物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则要有意识地随时补充和铺垫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由浅入深,重点讨论生物代谢等生物化学学科的主体内容,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此外,在教学中选择性地介绍典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优化的同时仍然保持生物化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会学生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符合专业特点、应用性较强的生物化学知识体系。通过对整个生物化学教学体系、内容进行科学组织、内容选择和科学安排,力求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精而新。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反映,这些整合后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原来化学学习中没有学习到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并体会到化学学科未来发展中学科交叉与交融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将来无论是从事师范教育、化学化工相关工作,还是考研深造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优化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课程尽管进入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但其对化学学科发展和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再加上生物化学本身又是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边缘学科,是一门“教”与“学”两难的学科[6],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接受起来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技巧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1通过框架等建立脉络清晰的课程体系

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并且有些概念相当抽象,尤其是错综复杂的代谢途径很容易让学生烦恼,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更会觉得枯燥无味,并且难理解、难记忆。采用归纳概括,利用框架图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脉络分明,层次清晰的思路。比如第一堂课讲授绪论时就要先对整个课程所讲内容进行一个全景式的介绍,将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分为3部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生物分子与能量的代谢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这样学生很快就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在对每一章节的教学中,也要有一个层次分明的逻辑体系,让学生先有一个简明、清晰的框架,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掌握具体细节。这种方法在讲解物质代谢时显得尤为重要。在介绍每一种代谢途径时,都要先把所有代谢步骤图示出来,比如三羧酸循环过程(图1),可以把繁杂的代谢步骤分几个阶段,还可以把重要步骤的特点标示出来,这样记忆起来更简单,还能很快掌握重点与难点。而且,如果对每一个代谢途径都能及时地归纳小结,并将不同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会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化,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内容。一开始是教师归纳,逐渐地启发学生自己对代谢途径和每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作业或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在这过程中,学生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还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及时地归纳和小结,庞大的代谢途径网络不再复杂,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前后呼应,期末复习也不再是一种负担。

3.2通过知识点的对比与比较快速把握知识重点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中,有些知识是相对的或是相平行的概念。如果对这些内容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7]。例如解释教材中概念相近的名词,如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其相同点是ATP的生成都是由ADP磷酸化得来,区别是磷酸基团的来源不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磷酸基团直接来自于底物,氧化磷酸化则要依赖于线粒体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在介绍生物氧化特点时,则是与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熟悉的体外氧化过程进行对比和比较,通过列举相同点和不同点(表1),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迅速抓住了新的知识要点。在对相关的生化反应过程的学习过程中也少不了比较的教学方法,如糖酵解与糖异生、糖代谢与脂代谢等物质代谢的合成与分解过程,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等。经常通过对比和比较,可以将生物化学里这些相对或相平行的重点内容简单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

3.3通过形象的比喻轻松理解知识难点

比喻教学法能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使复杂的问题更加简单。在教学中运用比喻的方法虽然已不新鲜,但对于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生物化学这样一门“难学”的课程中,多使用比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比喻可以使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在阐述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时,当氧与血红蛋白分子中一个亚基的血红素辅基的铁结合后,即引起该亚基构象的改变,一个亚基构象的改变又会引起其余亚基的构象相继发生改变,亚基间的次级键被破坏,结果整个分子从紧密的构象变成比较松散的构象,易于与氧结合,使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速度大大加快。就这样讲,学生可能理解得不透,但如果把血红蛋白的4个亚基比喻成4张连在一起的邮票,第1张邮票撕下时要撕开2条边,费力最大,第2及第3张只撕开1条边就可以,费力小些,到第4张时已与另3张分离了,就不必费力了。再加上生动的插图就可以形象地揭示出血红蛋白氧合过程中各个亚基间的正协同性了,学生印象非常深刻。生物化学中这些较难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比喻显现于眼前,容易使学生产生实感,引起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比喻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了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的融合。

3.4通过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科学,它在分子水平研究和探索生物大分子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很多知识缺乏直观性,大多内容都表现出抽象性和微观性,对于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生物化学课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分子结构式、化学反应式、循环途径、代谢通路等,如果还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根本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更别提好的教学效果了。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素材,采用图像、声音、动画、色彩、文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特别有必要。比如蛋白质、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酶的催化作用机制,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过程和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机制等,如果用图片、三维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不仅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主动学好生物化学。此外,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询、讨论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7-8]。例如,将蛋白质和核酸的英文数据库网站介绍给学生,并教他们检索的方法,比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CenterforBio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和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以及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和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ProteinDataBank(PDB)等。当课堂完成蛋白质、酶和核酸等内容的讲授后,以作业的形式给出几个题目,由学生分小组在网站上检索课程相关的一些酶的核酸序列、蛋白质序列以及它们的高级结构等。这种形式既帮助学生熟悉了生物化学的数据库网站,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3.5优化考核制度提高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方式是反映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教师讲授课程好坏的直接体现。为了能够让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具实际应用价值,一改传统授课为主,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将学生平时书面作业和课堂讨论情况以较大的比例(40%)计入总成绩,既避免了一卷定成绩的弊端,又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有了真实的体现。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试卷及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考核标准和学生成绩考核经验。这2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专业视野不断开阔,创新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4结语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3

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的艺术教育已经有数十年了,在这期间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我国艺术管理人才贫乏的缘故,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艺术教育管理的人才。但是艺术教育是一个紧跟时展的专业,许多中职院校没有注意这一情形,在招生计划、课程设置上不求改变,过分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及鉴赏的教学,反而缺少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

这已经严重与市场脱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就业面较窄。许多中职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歌舞表演、声乐、钢琴等专业,在市场有较好的就业前途,但是艺术品鉴赏、拍卖行等方面的专业学生则需要较高的艺术鉴赏及管理经验的行业,这就对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其次,教学手段落后。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管理教学依然停留在课堂教学环节上,缺少社会实践教学,这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悖,不可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艺术管理人才。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措施

新时期的中国中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逐渐走向市场化,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此,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一)艺术管理教学与市场需要

我们的教学不能够盲目,应当认清市场发展的趋势,切实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学校在计划招生的时候,应当预测近几年市场上的艺术管理人才的需要,以此制定招生计划,切勿过多,以此影响招生的质量。在此前提下,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负责人应当积极开拓校外合作的模式,与市场上一些稳定发展的歌舞表演、声乐、钢琴等专业,同时加大与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建立定向人才输送机制,由高校为其培养急需的艺术管理人才,并有这些机构接受,以此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新型的艺术管理行业输送有用员工。

在教学环节上,这些机构可以委托单位经验丰富的职员,到中职院校指导艺术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的学习,并甄选一些学生定期到此机构内学习实践,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他们对艺术管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邀请社会上一些有志于发展艺术管理的人才或机构进驻本校,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本校可以邀请这些具有丰富的艺术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日常的艺术管理教学,以他们实际的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这样学生学习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显著。

另一方面可以吸纳本校一部分学生就业,由于这些艺术管理机构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本校的学生恰好可以为这些机构补充人才,一举两得,非常有效。同时中职院校还可以利用本校的资源,在校园里建立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时,中职院校应当发挥自己的校友力量、企业资源,为学校募集资金,以此帮助实习基地的建设。

(二)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

艺术教育市场化终究需要学校的自身的管理来推动,对此,学校应当从自身内部管理入手,加强本校的艺术管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教师认识现今教学的趋势,只有注重学生个性上的教育,才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最大的创造性。

其次,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学校可以邀请向名校聘请专业的艺术专业教师,还可以与校外艺术管理单位合作,由他们定期向学校输送有经验的艺术专业人才到学校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优化艺术专业师资力量年龄构成,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多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4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的一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 目标教学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在当今社会,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也在不断发展。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学习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锻炼和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能力。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也要培养提高型人才。也就是在教会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过程,培养,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亦既要“鱼”也要“渔”,既要教学生,也要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教学和素质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很重要。以下是我任教生物化学,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些体会。

1.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唤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是中等医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理论比较抽象,相对只有初中基础的学生而言,比较难学,所以学生兴趣不大。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法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讲授知识变为学生探求知识。例如,讲到酶在医学中的应用时得知,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易引起溶血,肝炎时,血清中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在讲这一教学中,我只提问而不作解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形成自觉解答问题的心理,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和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在启发中的提问,教师要问得准,问得当,难易适中,恰到好处。

2. 运用导图法,培养学生学会看图说话,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生物化学中,有一些专业名词术语概念比较长,抽象,难理解,记忆,我在上课的时候,往往都是用一些简单的键线和图文连串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概念阐述出来,既简单明了,又通俗易懂。

3. 用想象和比喻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 想象是人脑对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的想象不一样,老师要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想象,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是中专生化里重要内容。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体内物质代谢的任何紊乱都会干扰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从而引起疾病,而所有的物质代谢都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在整个代谢过程,所涉及到的每一个中间产物,每一种酶的名称都让学生感到头痛。如讲到糖代谢中的有氧氧化时,我会通过板书将其代谢过程写出来。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水+能量。我会让学生想象,这和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相似,可以想象成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用投影仪把公交车的车牌,路线图放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抽象的生化知识和生活事件联系在一起,变得形象和生动起来,给学生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过程,既加深了理解又增强了记忆,教和学其乐融融。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中基础学科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5

一、知识更新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国家立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越来越螽斯对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对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但是国家出台的这些新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对于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比较陌生,属于新知识,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认真的研究和学习,然后才能够将其中的一些问题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换句话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这些专业的教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现有的各种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对于国内外药品行业应该熟悉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发展需要。药学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对教学特点进行认识和了解,药学学科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知识面广,不仅涉及到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会涉及到医药市场、现代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个别教授的教师来说,虽然这些教师在医药法规方面的底子比较好,但是对药学理论方面的了解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就必须对成为一名全才,既要懂得药物法规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才能全面适应教学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为此教师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学习,学校也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的继续学习和深造。

二、实践和理论向结合问题以及对策

药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向结合,这是药物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各种药学理论知识都能够充分的应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材料和文献,不断收集社会热点问题,并将其不断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例如,毒胶囊事件、齐二药厂假药事件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说明使得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再那么的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活泼,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才能更具说服力,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在学校内部建立实训教学基地,在学校内部可以创办诊所、药店,并由专业教师负责组织和实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际的实践,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实践和理论密切结合。此外,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仅靠学校内部实训是不够的,为了解决校内实训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学校首先应该在校外通过横向的联合建立稳定而灵活的实训点。药学专业的教师应该定期的到社会上参见社会实践,学校最好能够指派学校的教师去能够去到本地区的已远远和药厂进行实习,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能够对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有着深刻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同时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到医院、药厂和药店进行实践,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更好的增强学生对药学的感性认识。

三、信息资料问题和解决对策

药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的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够及时的把社会上的最新药学内容和国家最新法律动态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是现在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具备这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应付日常的教学活动,照本宣科,并不能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特别是在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制定完毕之后,教师对该种法律规定了解的不是很多,资料收集的并不齐全,很多教学内容都做不到系统。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教师,现代教育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紧需要有一桶水,同时还应该保证水的流动性,能够引导学生来到水源边,自行进行取水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保证细水长流,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从电视、广播、网络以及书刊等多方面的途径中获取最新的信息。在积累过程中,对于这些新的知识和信息,教师不仅需要充分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自己弄懂,还需要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解释清楚,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授药物化学知识时,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国内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生命健康权是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人身权利。在药学教学过程中,药物使用不良而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会给药物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是一种侵权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对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性进行充分的认识,作为一名药学教师,要承担起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充电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医学人才。

化学专业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81-02

0引言

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相关专业英语类课程,比如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学习《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但工科类的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重视,加之本生英语学习要求不够高,造成英语学习的氛围不浓厚。通过课程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1存在问题剖析

1.1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是许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不少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采用“板书”加“翻译”的教学方式。“板书”为老师在黑板上罗列关键专业词汇,通过对关键词汇的注解和强调,加深学生的认识;“翻译”则是老师按照课本顺序对文章进行翻译,穿插学生对段落文本进行翻译。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不佳,需要改进方案。

1.2 学生缺乏兴趣学生缺乏兴趣是对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学生缺乏兴趣主要是下面3种原因:

①个人英语兴趣本身不浓厚。不少学生高中就存在英语学习薄弱的现象,且对英语兴趣不高,甚至讨厌。这类学生即便对专业知识有很深兴趣,却也因为英文的教学方式导致兴趣大跌,不愿意学习;

②英语知识遗忘过多。有的学生英语底子不错,但是由于大学中英语在主要人才方案中,并不像高中教学一样将英语列为最主要科目,所以不少学生会疏忽它。英语能力降低,导致一些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的失望,进而引发兴趣的减少;③英语恐惧心理存在。有的同学英语本身基础较差,由于自身性格内向,回答问题时心理不安因素较多,多次问题回答出错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老师提问这种教学方式怀有很强的恐惧心理,会引发其对课程的抵触情绪。部分同学在大四仍未通过大学英语CET-4或CET-6考试,他们也属于这种情况。

1.3 学生未了解专业外语动机和意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专业外语的学习动机。将专业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两大类。融合型动机学习者对英语有真正的兴趣,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交流能力,与英语语文化有更密切的接触。而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强调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对今后工作中理解和分析国外最新文献有重要作用。[2]绝大多数学生所理解的专业外语还停留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明白开设专业英语的意义。其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内容上看,一般专业英语课程涵盖几乎所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题知识内容。[2]相当于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复习,深入理解。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有很大好处;②加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每一个专题中都包含许多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的特有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构成了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大纲;③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篇幅含义的把握能力。专业英语并不像许多同学理解中的要求专业翻译,学生只需要对大体内容和知识做相关的了解,培养从文章中获取专业消息的能力。

2改革方式的探索

下面将从内容分析、模式变化、互动强化三个角度进行改革方式的探索。

2.1 内容分析专业英语内容丰富,涉及几乎所有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但该学科一般所占学分很少,要求30~40节课完成学习。所有知识全部学完必定不可能,如果只选择部分专题开设不能达到学习的全面性。这就是专业英语课时简短性与教学内容全面性的矛盾,要克服这个矛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下面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为例,分析并提供两种内容安排方式:

2.1.1 全部内容教学注重重点知识专业英语教学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不能逐段讲解,必须对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重要的部分,每一节课都要设定教学的目标。

2.1.2 部分内容教学注重词汇翻译一般专业英语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超过1000个,让学生全部学会较困难,可以选择重要的专题学习,重点掌握相关专题的词汇,同时练习相应长难句的翻译,对学生未来深造,打造核心专业方向有好处。

比如从23个教学专题中选出“Cycling of Mineral Nutrients”、“Air Pollution”、“Air Pollution Control―Particulate Controls”、“Air Pollution Control―Gaseous Pollutants Controls”、“Integrated Soild Wast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Noise and Noise Control”、“Water Supply”、“Wastewater Collection Systems”、“Waste Water Engineering”、“Wastewater Treatment”11个专题作为学习对象,其他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不计入考试内容。这11个专题为环境工程最为相关的专业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学生将来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做了很好的铺垫。

2.2 模式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听课效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2.2.1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上面提到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需要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师授课方式需要走新的路线,比如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引入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听课兴趣,也方便于教师归纳和罗列出重点知识体系,是教学更具有明朗性。

2.2.2 语言模式的中文化所谓“语言模式的中文化”就是说在授课中,老师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中文授课上,这有3点好处:①工科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多讲中文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英文知识,“一箩筐”式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和脑力负担较重,容易被学生排斥;②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语言的魅力是提供了人类交流的平台,语言不通,则交流不通,中文化的英语教学使许多英语学习困难的同学增加了亲切感;③中文化的英语教学与英文授课相比,更适用于工科学生,便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方便学生对教学进程的把握。比如“Environmental Issue”[3]章节的引入,英文式引入“Boys ang girls, today, we talk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Let's open the book to page 1. Now we can see that environmental issue is classified to five content. Then, let's look at the first one: Environmental Problems……”,我们将同样的话用中文化的英语教学来说,可以表达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讨论Environmental Issue,环境问题。大家将课本翻到Page 1,浏览课本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内容分为了5个content,5个小节。下面,我们先来学习the first one,第一节,Environmental Problems,环境问题……”

这是两种不同语言模式下的英文教学,英文式教学是感知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中文化英文教学,虽然感知的培养上不如英文式教学,但是将关键的英语单词逐一讲出,突出了重点。工科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兴趣匮乏,显然英文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兴趣,甚至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导致教师的努力付之东流。相比之下,中文化的教学通过中文引导学生,通过英文强化学生记忆,这种看似较混乱的英文教学,效果却好得多。

2.2.3 教学过程视觉化这种教学模式则是通过特殊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视觉化”,就是通过一些专业的、英文的、与环保相关的纪录片播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Environmental Issue”[3]的教学,我们如果让学生在引入专题后,通过国内外的环境污染纪录片,直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兴趣。随后开展的课程教学则将容易的多。

2.2.4 作业模式创新化作业仅仅翻译文章段落,很容易使学生对作业产生疲劳,且会引起部分学生抄袭作业,不动脑思考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作业模式需要创新。创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如在作业中增加如下环节:①关键单词摘录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摘录自己觉得有用处的专业词汇。②小作文写作练习学生在多媒体纪录片欣赏之后,用英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2.3 互动强化师生互动是有前提的,学生兴趣不存,所有的互动都是空谈,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所以最重要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已得到相应的调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方法结合,增加专业英语知识。

2.3.1 穿插英文文献查阅相关内容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都是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即将面临的就是毕业设计,许多同学困扰较多的问题就是文献查阅问题,不妨将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先演示,后挑选学生模拟操作来进行课堂互动,一方面这些内容是学生愿意听的,因为查阅外文资料的实用性很强;另一方面,能够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2.3.2 课外专题研究与课内报告专业英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很多,要求学生将所有知识学完很难,不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自主学习。比如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仅课本就设置了23个专题,而我们所接触的专业知识远不止这23个方向,让学生课外研究相关专题知识,制作成多媒体或者PowerPoint演示文稿,回到课堂以报告的形式做讲解,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种报告的形式,学生在准备材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等环节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专题的知识,更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3.3 专业英文文献报告环节不少大四同学已经开始毕业设计外文文献翻译,大四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请这些同学分享他们搜集的专业英文文献,并通过报告的形式讲解文献的翻译。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不同研究方向的互动交流,开拓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对报告者自己论文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将外文文献中的难点,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3建议

下面将为寻求一种完善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提出改革建议。①

现有的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较单一,需要增加多媒体教学与原有教学方式结合;②通过教学模式、语言方式、视觉过程和作业创新等方面实行改革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③教学中穿插英文文献查阅、课外专题研究、外文文献翻译报告等形式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④内容安排需要有侧重,全部内容教学要注重重点知识的提炼,而部分内容选择性教学需要注重词汇翻译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董良飞,李艳,张凤娥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3(1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