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1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递增、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资源由于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水质优异、开采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居民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城乡生活与工业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地下水遭遇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情况非常严峻,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高效防治地下水污染。因此,展开有关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分析

目前,我国地下水的污染来源与途径多种多样,简单整理和归纳,不难发现,地下水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如表一所示。图一为某企业的地下排污示意图。

表一我国地下水的污染来源

图一 企业地下排污示意图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阻碍我国工业、农业的健康、长久发展,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当前,地下水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表二所示。

表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

在充分了解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后,地质监测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显著降低地下水的污染度。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在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以及综合治理”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决切断污染源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地下水勿让,坚决切断污染源是关键。当前,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为“三废”,即工业废水、废气与废渣。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政府应坚决关停一部分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小染料厂、小造纸厂、小制革厂等)。同时为了防止这些企业的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必须对其进行密切监视。对于化工厂、酒精厂等重污染企业,应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与治理,严格监督企业废水排放工作,在确保排放标准达标的同时,还应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良好运行。对于郊区蔬菜及农作物生产基地,大力提倡农家肥的施用,杜绝滥用化肥。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实在无法避免,则施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和生物农药。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重要的保护区,严禁用污水来灌溉农田。此外,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应在充分参照城市排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市排污管网,积极建设截污工程,将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直接接入专门的排污管道。定期清理河道,避免因河道污染物的残留,而在河流过水期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二)合理选用地下水处理工艺

污染源的不同,使得地下水的污染物质不仅相同,因此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地下水处理工艺,从而确保地下水各项指标达标。以我国多数地区普遍存在的地下水铁含量超标为实际应用案例,浅谈如地下水处理工艺的选用

表三地下水除铁方法

(三)加大保护地下水的宣传力度

为了帮助国民树立“保护地下水”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保护地下水源的宣传角度力度,定期组织进行宣传教育活动。首先,为了强化执法监督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水源保护地方法规。秉承“三不”工作原则(即不违法、不姑息、不迁就),将并转的污染企业坚决关掉,杜绝低水平恢复。然后,应建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建立一种环保、水利以及城建等部门共同协作的有效机制,努力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相互协作、强化沟通”。最后,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树立公众节约用水的良好环保意识。大力引进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建立运作良好的水价体系,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姚铭富.地下水污染与防治[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1).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2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可笑又悲哀的故事,一辆拖拉机在葛洲坝水库因没油而熄火,司机看见水库里成片浮油的水,便用水桶舀起浮油灌入油箱,拖拉机竟突突地开走了。由此可见,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我市位于九龙江下游亚热带季风区,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10年前,走出家门几步就可以挑到饮用水,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却日益严重,如今我市大部分河水已不能饮用,个别河流连供洗涤之用都不能,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能靠自来水厂供应,一度水一块五毛钱,个别地方还超过二块钱,水污染已向人们敲响详尽。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死亡有机污染 它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及都市垃圾。死亡有机质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还能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污染 这些化学药品来源于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的废水,以及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 绝大部分有机 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水标准仅占14%。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连地下水也难逃此劫。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使人畜死亡。最危险的是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假。

常见的饮用水水质项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铅: 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

镉: 对肾脏有急性之伤害

砷: 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

汞: 对人体的伤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为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硒: 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致癌性

总三卤甲烷: 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机物): 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

四氯化碳(有机物): 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影响极大

近年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针对1971-1994年间由水所引起的疾病进行一项调查,在740件案例中,其中因原生动物所引起共148件,共有448,486人因而致病,是所有原因中最高者。研究发现,原生动物种类中以隐孢子虫及梨形鞭毛虫二种需要特别注意,最常出现在游憩风景区及畜牧养殖地区,其中又以养猪、养鸭二种最多。统计也显示,23年内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共89件,而原生动物造成的死亡案例高达70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上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用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不但危机人类,也给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使鱼虾死亡,还干扰鱼类繁殖,渔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污水还污染农田和农作物,使农业减产。水污染还造成其他环境的下降,影响人们的游览,娱乐和休养。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对人类极其重要,而污染又是这样厉害。因此我们更应该预防和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并利用好水。

对于污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 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显然,资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条件之一,没有资金,一切治理措施就无法实施。

2. 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不但涉及到居民,还涉及到外地人员,涉及到部队系统,涉及到少数民族,也会涉及到权利持有者的利益。因此,单靠水利部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即使再加上环保部门,力量依然是苍白无力的。需要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 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二)工程保障措施

1. 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严重的污染源,将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于雨水管经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实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则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污水可以通过河道排放。

2. 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一般来说,城镇新建居民区都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都实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区房屋破旧,多数没有下水道系统,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污染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都需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三)市政管理措施

1. 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对自由市场、餐馆、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对建设工地卫生实行严格监督,对产生污染的路边小生意、洗车点或进行环境改造、或取缔。

2. 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鉴于环卫部门职工向河道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粪的情况客观存在,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要求职工遵守规矩,教育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不守规矩、擅自污染环境的职工给与相应的处罚。

3. 合理布置垃圾处理站点、公共厕所

应健全垃圾处理站点网络(尤其是公共场所),让人们垃圾有处可弃,减少因无垃圾站(箱)而导致的垃圾随意丢弃。应在沿河设置一些公共厕所,让在外活动的人们感到方便,减少因为没有厕所而将河沿当厕所的现象。

4. 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违章建筑

对一切形成污染的沿河餐馆、水上游乐厅等应取缔。

(四)水资源调控措施

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

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

(五)公众参与措施

1. 让公众参与河道环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沿线居民的沟通渠道,定期访问居民,公布举报电话,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对污染源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也可以实行门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群众保护水环境的巨大热情,对水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2. 搞好大众教育

对大众加强保护水质的教育,沿河树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质。另外,新闻媒体继续对大众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然而在此过程当中有几方面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或未能有效执行:

首先,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要避免将水环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强制措施完全等同起来。应该在整治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排污单位的内部积极性,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综合治理成为企业主动的自发的自愿的行为。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行政强制执行的费用,而且可以减少以至杜绝企业弄虚作假、追求形式上的达标和保留实质上的污染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在通常意义上的引进经济激励措施、奖励达标先进单位、为其提供政策优惠的做法之外,是否可以将水环境治理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市场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停产、关闭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的同时创立和新建于环境保护有利的新企业新市场,使水环境整治工作同社会经济其它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环保工作不再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只是一味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相结合。

其次,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还应避免将水污染防治与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等同起来。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到70%的农业大国,且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美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蕾切尔卡逊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所关注的农业污染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当我们对于我国大多数流域污染情况寻根求源的时候都会发现干流和支流沿岸的农药化肥及其它农业废弃物肆意地向水体抛弃是构成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往往正是这些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向江河湖海的大量农业污染物在很大程度上须对水体的毒化问题负责。然而在水环境治理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几乎看不见有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举措,更没有像零点行动那样富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治污行为发生。

当然并不否定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与农业污染控制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15小企业的治理一定范围内断绝了农业污染物的来源,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还远远不够;也并不否认农业的面源污染较之工业企业通常情况下的点源污染而言,控制的难度大得多,甚至近乎不可操作,然而不能因为该问题解决起来有极大困难而视其不存在。这样只能造成对农业污染的默认,从而使问题扩大化。

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任何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一点在淮河治理过程当中已经获得重要的实践经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其次,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因而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资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 ,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促进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3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技术》 课程改革 技术问题

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开展这门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成为理论基础牢、专业知识广、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着重介绍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措施。

一、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以纲的形式规定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知识体系、范围和结构;规定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及章节的重点难点、学时分配和教学安排等,是教师编写教材和从事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进行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编写好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规范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在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进程,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并让学生了解成绩评定方法、作业和课堂考试考核、平时成绩、课堂纪律等,从而使师生对课堂教学有共同的认知。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的理念与思路以高教【2006】16号文件为指南,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全面完善教学体系;密切跟踪当前的国内国际职业标准,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以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构建教学内容;依托良好的教学条件,利用网络、录像、多媒体课件、工程实例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以培养废水处理工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密切跟踪国内外职业标准,同时根据本地水处理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详细分析,构建适用于三年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注重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整合与衔接,促进基础理论学习。通过对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回顾,对吸附法、膜分离法、混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系统的对比归纳,引导学生把不同的处理方法与处理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要多综合,重能力,把现代技术与先进的理论适时适地地传授给学生。在《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教学中,结合水污染控制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时更新过时工艺技术,压缩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消毒等教学时数,增补生物脱氮技术、生物除磷等新技术。同时,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对污水处理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水质的差异,进行厌氧与好氧、脱氮与除磷、生物与物化等各种技术与工艺的优劣对比,利弊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工艺技术的理解。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分析,将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两个教学情境。第一个教学情境主要内容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技术,按照初级废水处理工的岗位技能要求分为两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分别为认识污水、水处理基本方法。该情境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做一体化,每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实施可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主讲教师采用多媒体讲解,然后面对教学模型介绍对应操作设备的内部结构;第二环节指导学生针对第一环节所介绍的操作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第二个教学情境是在第一个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创设的,主要内容按照中级废水处理工的岗位技能要求,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化工废水处理处理、食品厂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等子情境。具体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讲训一体化。该模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性任务。由学生课余自行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途径完成学习任务。最后由一名学生讲解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总结补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参观法,改变传统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四、考核与评价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现行考核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观念落后,方法简单;(2)考核的测量鉴定功能不够科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3)重结果性考核,轻过程性考核。(4)考核的激励导向功能没有有效体现。因此,本课程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教学中采用了强化平时课堂测验、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的措施(平时测验、作业占10分、小组讨论和课堂回答问题占10分、实践环节占20分、期末考试60分),激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个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4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资助项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中,一直将《水污染控制工程》列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毫无疑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是否合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如何,对环境工程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专业积淀较薄,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起步较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与实践,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①课程理论教学:污水的物理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活性污泥法理论与设计、生物膜法基本理论与设计计算、稳定塘污水的土地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城市污水回用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等。②课程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③课程设计: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束后,课程设计用两周时间进行,具体内容为根据不同企业排放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等诸多参数,要求学生确定废水处理的工艺,进而进行物化处理或生物处理某单元的设计与计算。这其中包括单元构筑物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以上环节旨在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过程分析及典型废水处理的工艺单元设计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水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打下必要的基础。

要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合格人才,从目前的教学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够彻底,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大手术"。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

2.教学内容:各类教材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模式,无法体现我校的特色。

3.教学手段:仅仅是用课件代替以前的教案,用一块白幕代替了一块黑板,没有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手段。

4.教学模式:目前仍保持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曾尝试进行改革,但形式的多样化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

5.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例如现有的实验设备台套少,种类不多,仅具备完成最基本几个验证实验。课程设计仅停留在理论计算上,缺乏实际应用性。

二、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多,学科综合性强,涵盖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既有理论性很强的生化反应动力学,以及物理化学吸收、吸附、净化动力学内容,又有工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各类处理装置结构、特点与技术。因此,教学要求高,有待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内容和领域很多,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认真做好课程教学规划工作。

我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组在充分分析本课程特点和学科地位的基础上,制定本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目标。

1.能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掌握污水物理处理的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3.掌握污水生物厌氧、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对污水处理工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进行各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的能力;

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优选和设计计算,同时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和绘制CAD图。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教师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学生能否开发智力,是否培养了主动学习能力等等问题往往被忽略了。教改过程中,课程组将"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启发式"教学注重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下研究如何教,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接受知识、消化和理解知识。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达成默契,共同发展。

培养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要着重向学生强调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提醒他们水污染控制工程就存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包括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如此可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习兴趣。

(2)在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工程现场参观、现场图纸讲解,迅速缩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度和个人兴趣,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搜索和查阅有关技术信息和工程资料,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就教材外的相关知识进行相互探讨,及时肯定他们就技术问题提出的积极想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在考核学习效果时,在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水平的同时,应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置一部分开放型作业和考试试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行的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多种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路。

总之,教师应将先进的"双向互动"的教育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将现有的"全程教导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全程引导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逐步的提高。

2.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我专业现用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为1989年出版的,适用120学时左右。目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该课程学时数下调,如我校已调整为64学时,尽管水污染控制工程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尚能满足教学要求,但该教材存在着明显缺陷:

(1)内容庞杂、教材体系不尽合理;

(2)理论阐述过多,而工程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内容介绍不够。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及管理能力上存在欠缺;

(3)本教材未能也不可能反映新的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水污染控制新技术、新成果。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凋整:根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安排删去与本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和"污水的物理处理"两章中部分节次;压缩"污水生物处理"和"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内容;将"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的设计"、"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内容作为主讲内容,增讲"新技术专题讲座",突出反映国内外污水处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教学体系上将按照污染物的处理流程--控制技术为主线。克服现有教材体系繁、杂、全等编排上的欠缺,使课程内容在体系上更为合理,结构上更紧密。

3.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将实验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为满足基本实验教学需要,将主要实验单独列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两周内完成。例如,"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设计为综合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几项污泥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故提前两周让学生自己到污水处理厂采集活性污泥样本,在实验室亲手培养污泥和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掌握污泥的生长过程,提前直观"亲近"和了解活性污泥。在实验课程设计安排中首先完成计划开出必开实验项目,再逐步开设选开实验项目,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并提高实验水平。由于新建专业实验室底子薄,基础弱,待逐步完善。目前已完成第一步计划建设,开设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开出更多,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

4.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教学中,采用资料分析、案例讲解、观看DV教学录像及构筑物和机械设备图片,把工程计算、图纸、构筑物、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工程流程和工艺参数、认真进行设计计算、按标准规范绘制图纸、使用标准化环保设备等,给学生灌输行业标准规范、工艺技术实用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工程理念,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本学术梯队的科研成果、设计的优质工程以及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中,同时布置大作业,并在教学过程后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讲学模式,实行讲授-参观-实践这一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同步大作业计算,思考、消化并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以前课程设计内容简单,联系实际不紧密,假题假作现象。

5.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目前重理论轻能力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期末考试突击上,不利于主动学习和对学习全过程的积极参与,难于体现教改的精神。对此,我们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强化了平时各个教学环节,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的措施(平时测验占10%,作业和实践环节占20%,小组讨论和课堂回答问题占10%,期末考试60%),激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人力进行试题库建设,严格执行教考分离;考试方式上推行半开卷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重在理解和应用。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为公正,全面,真实地检验教学双方的情况,试卷命题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并兼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知识归纳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步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阶段。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望而难攀的工作,关键要找准突破口。我们还将不断地吸取国内外的同行的教学经验与成果,从教学中的各个细小环节人手,不断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志峰.互动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61):88-91,

[2]王丽萍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1999,(3):91-92.

[3]李济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C].湖南:长沙,2006.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5

建立3+3+3实践课程新体系,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参观焦化联合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2~3种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及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电厂,和上机操作环境工程技术模拟实训系统[6],模拟污水处理厂管理,解决进企业蹲点实习难问题。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进行,由指导教师按选题涉及的具体行业、污染问题、技术方案进行安排。即环境监测基础型实验、水污染控制设计型实验与专业综合型大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安排COD、NH4-N、BOD、pH等水质监测,TSP、SO2等大气监测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取样保存、试剂配制、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评价等基本实验技能。水污染控制设计型实验给出几种污水水质和实验室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生物法、混凝法、离子交换法、Fenton试剂法、铁碳微电解法等,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处理工艺,设计实验参数,进行验证实验。专业综合大实验目前已开设的有:校园湖泊水质评价与治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纯净水制备、印染废水处理等综合型实验,进行工艺比选、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总结等综合训练提高[7]。

即污水厂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固废处理处置课程设计,均安排在主干专业课学习结束后。通过课程设计,对已学知识进行消化、扩展、应用,要求进行工程分析与源强计算,工艺选择与数质量衡算,主要设备设计(或选型计算)、辅助设备选型计算、管道与高程计算、工艺布置图纸绘制,以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提交课程成果。坚持将三门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直接参与环境工程项目设计,虽然环节时间短,但能够直接进入工程实践,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显著,经过10届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课程设计已成为学生痛并快乐着、收获颇丰的实践教学关键环节。

3+3+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积极争取,获得“化工与环境类专业教学实习中心”、“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资助经费”等各项省级、校级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支持,加快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拥有TOC、TN、TP在线监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移动式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快速水质监测等环境监测设备、污水处理实验装置、纯水制备系统等实验设备设备200多台套,为三大实验开设提供了硬件条件。投入25万元在学院建立了环境工程技术的模拟实训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厂模拟管理等[8]。在皖维集团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在芜湖垃圾填埋场、新鑫铸管、芜湖垃圾发电厂等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了较大贡献,有效增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战型、针对性。教研室老师积极申报教研项目,每年均有立项:如省级教研项目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环境类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等。发表教研论文1~2篇/人。将案例教学、启发教学、阅读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9],老师给出案例,剖解分析,给出选题,让学生自查文献、自主交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治理工艺,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教研室老师为保障具有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逐步积累污染源产排污系数[10]、源强计算公式等三门课程设计基础资料,缓解课程设计基础资料空缺严重现象。初步完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之一烟尘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二工业粉尘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三酸性气体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之四有机气体污染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污水治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城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指导书、工业废水处理站课程设计指导书;及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课程设计指导书系列。填补了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空白。教研室老师积极申报课题,获得国家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教育厅、芜湖市科技计划科研经费支持,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将课题研究内容分解成适合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老师指导和带领学生将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穿插在实践教学中。即为实践教学耗材、检测提供了经费保障,也有效的保证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教师与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兴趣、参与度、完成质量大大改善。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6

煤化工废水是一种极难降解的废水,它所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它的处理也一直是国内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由于国内的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存在着投资大,操作费用高等问题和弊端,大多煤化工废水未进行深度处理。本文介绍了纳滤+盐水分离器的双膜法水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在煤化工行业RO浓盐水中高效安全处理中的应用。该工艺的实施不仅使企业大量产生的RO浓盐水可以回收利用,提高水的回用率,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消耗量,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安全运行、设备腐蚀等问题,实现企业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关键词:

煤化工;RO浓盐水;纳滤;盐水分离器

前言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生产出各种化学化工品的工业[1]。煤化工行业因耗水量大、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而成为环保治理的重点。对于该废水的处理,通常可分为一级处理即预处理,主要包括隔油、气浮等方法,以及对废水中的酚类及氨氮等物质进行回收处理;二级处理主要为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法、高级氧化法等。吴翠荣[2]采用隔油-气浮-脱酚-蒸氨工艺对鲁奇炉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陈莉荣等[3]采用PACT法处理煤制油含油废水,并对工艺条件和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袁敏[4]采用两级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对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气化废水及甲醇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韩超[5]采用“砂滤-O3氧化-MBR/粉末活性炭(PAC)”组合工艺对煤气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回用至循环水系统;韩洪军等[6]对东北某气化厂的废水采用水解外循环厌氧系统-二级接触氧化池-脱氨池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王俊洁等[7]研究了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煤化工废水SS处理中的应用。双膜法(纳滤+盐水分离器)技术,既可将煤化工浓盐水回用于生产系统,节约水资源,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治理了环境污染,帮助企业真正实现“零排放”目标。

1双膜法优化设计

在煤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浓盐废水中盐浓度高且组成复杂,采用常规电渗析处理,存在膜污染严重、能耗高、运行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盐工业废水处理对电膜脱盐技术的需求。当前,尽管国内有少数采用电渗析或其他膜技术处理高盐工业废水的案例,但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构建适用于高盐工业废水治理与回用的整套技术方案及成套装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突破离子膜表面改性而提高膜抗污染性能等关键技术,集成膜堆优化设计、在线监测与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研制电膜盐水分离成套装置,最终确定高盐工业废水综合治理采用电膜盐水分离器的技术方案。

1.1延长电极板使用寿命

1.1.1电极材料改进

将氯铱酸、三氯化钌、钛酸丁酯、正丁醇和异丙醇配制成独特的钛丝涂层配方,形成一套独特的涂层烘烤工序。通过改进配方和加工工序,使涂层的金属含量和厚度都增加1倍,使用此钛丝作为极板的电极材料,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可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1.1.2极板改进

通过改进极板框架、大小马头和底板的焊接次序,包括将底板整体与框架焊接、底板与大马头的中间截断与重新焊接等工艺,使底板和大马头形成有效加固整体,防止因压力过大水进入到底板与大马头之间的缝隙而引起底板变形,解决底板变形、渗漏等问题,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

1.1.3独特的流道设计

通过设计嵌入式的水道,克服浓淡水的相互渗漏及减小膜堆内部短路与漏电问题,使极板本身更加简洁和方便维护。通过改进进水与出水的极水引水口朝向与排列,促进极板中空气的有效排出,同时有利于极板里极水和固体沉淀物的排出,防止电极断路、堵塞等问题,提高电极与极板整体的使用寿命。

1.2优化隔板设计

在膜堆的阴、阳膜之间放置隔板,作用一是作为膜的支撑体,使两层膜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二是作为水流通道,使两层膜之间的流体均匀分布,同时依靠水流的涡流作用,减少薄膜表面的滞流层,以达到提高脱盐效果和减小耗电量的目的。通过在隔板流道中黏贴或热压上一定形式的隔网,对隔板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使液体产生紊流,起到支撑和强化搅拌的作用。通过采用热熔黏贴技术保证隔网长期使用,使其不易变形、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从而达到提高脱盐效果和减小耗电量的目的。

1.3降低运行功耗

开发新型电膜盐水分离装置,在线监测、系统状态诊断、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关键参数得以改进,从而降低电膜盐水分离器的运行功耗。

2双膜法工艺简介

煤化工行业中水回用产生的RO浓水自流进系统原水调节池内,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后,用潜水提升泵送入高效沉淀池,在高效沉淀池内通过投加石灰和Na2CO3等药剂,使大部分钙、镁离子反应转化成碳酸盐和氢氧化镁沉淀去除,沉淀后的钙渣通过污泥提升泵送入厢式压滤机浓缩压渣处理,污泥泥饼外运,滤液回流至浓排水收集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出水通过输送加压泵依次送入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RO浓盐水中的绝大部分悬浮物、COD及胶体物质被过滤器截留,达到纳滤装置进水的处理要求后,经纳滤原水箱送入纳滤装置,去除小部分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及分子量在200~1000的离子物质(纳滤膜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后进入盐水分离器原水罐。纳滤浓缩后的浓水中含有大量的二价离子和大分子的物质。为确保系统的产水率,需将浓水回送至沉淀池继续处理。纳滤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较差,进入盐水分离器原水罐的纳滤淡水需送入盐水分离器装置进行继续处理,利用盐水分离器特定的离子迁移方法去除水中的一价离子。通过盐水分离器的迁移一价离子的机理,可以将纳滤产水中的一价离子物质迁移出来,使淡水电导率等指标达标,淡水净化后送入合格水罐回收利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高于循环水补充水水质要求,从合格水罐送入循环冷却水系统。盐水分离器的浓水循环浓缩后的高浓度盐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进入MVR蒸发结晶装置,达到企业的零排放要求。

3双膜法技术特点

电膜盐水分离装置在膜材料抗污染性能、隔板流道设计、在线监测与自动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运行成本低,回用率高等优点。

3.1装置运行稳定

选用国内先进成熟产品,关键设备选用进口元器件,可靠性高,便于现代化管理,系统单元集中控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设备造价。装置设计与系统应用灵活,根据不同的条件要求,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形式的系统设计,整个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纳滤膜耐酸碱,有优良的截留率,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去除率,不存在膜污染问题,能够去除废水中的盐分,降低废水对装置的腐蚀。

3.2能量消耗低

由于系统处理过程无相变,始终处于常温状态,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纳滤膜对有机物和盐类的分离效果很好,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变化,因而能低耗运行。盐水分离器过程无相变,在一定的含盐量条件下,用清洁能源电力将水中已离解的离子迁移掉,动力耗电也较低,在常温下进行,产品性能影响小,经济效益显著,是目前比较经济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3.3无环境污染

该工艺对杂质的去除效率高,产水质量好于传统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二次污染。盐水分离器运行时,工艺过程洁净,不用酸、碱频繁再生,也不需要加入其他药剂,仅在定时清洗时用少量的酸,即可实现提取有价值成分,达到分离、净化、提纯和精制产品的目的,对环境基本无污染。与高压反渗透相比,没有高压泵的强烈噪声,有利于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3.4使用寿命长

装置预处理工艺简便,设备经久耐用,操作维修方便,运行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控制电压、电流、浓度、流量、压力与温度几个主要参数,可保证稳定运行。自主设计、优化了超滤装置控制参数,处理过程中纳滤装置的渗透压不高,有利于纳滤工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膜的寿命。整套装置经济效益明显,适应性强、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充分保证出水质量达标。

4应用实例

贵州开磷集团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大型化工企业,位于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生产装置能力为年产合成氨60万t、甲烷5万t、硝酸15万t、硝酸铵12万t、硫磺1万t。2011年9月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联合进行了RO浓盐水处理回用试验合作项目,该项目采用纳滤装置及盐水分离器装置组合的双膜法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高效沉淀池、加药装置、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纳滤装置、盐水分离器装置、配电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装置,对产生的工业RO浓盐水进行降低含盐量处理,使RO浓盐水达到回用标准后回收利用,实现企业的RO浓盐水零排放目标。目前采用该工艺的装置已在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公司顺利建成投产,设备运行正常,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且优于循环水补水标准。双膜法处理工艺技术方案成熟可靠,工业污水实现闭路循环再利用,最大程度节约水资源,使循环冷却水的外排废水水质满足回用标准要求,不但以高产水率回收利用水资源,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污染物指标,并可免除高额的排污费用,极大的改善周边区域的水质,保证当地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论

(1)双膜法在延长电极板使用寿命、优化隔板设计和降低运行功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幅提高了RO浓盐废水的处理能力,节约了处理成本。

(2)双膜法在处理煤化工废水中具有装置运行稳定、能量消耗低、无环境污染、使用寿命长等技术特点。

(3)双膜法已成功应用于贵州开磷集团息烽合成氨有限责任公司RO浓盐水的处理,设备运行稳定,污染物指标降低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4)浓盐水经净化处理后作为补充水回用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采用双膜法工艺对煤化工行业产生的浓盐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在投资、运行、维护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符合国家“十二五”环保节能规划的重点纲要,在电力、炼油、石化、冶金、钢铁、化工、化肥、造纸、农药、环保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汉东 凌华存 单位: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中学,杨军.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7,12(4):1-5.

[2]吴翠荣.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2,32(5):73-75.

[3]陈莉荣,杨艳,尚少鹏.PACT法处理煤制油低浓度含油废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37(11):63-65.

[4]袁敏.两级厌氧工艺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韩超.煤气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