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 肺癌;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质量

近年来, 国内从中医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这一重大项目, 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等文件的建设要求, 大力发展中医护理,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下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要体现标准化、规范化, 其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 2013 年 3月起本科在院内中医护理专家小组的指导下, 结合本土特点、本院中医药优势和本科专病已取得的中医护理经验, 进一步优化制定肺癌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和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临床验证、督促检查、组织护理效果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达到持续提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质量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有完整的肺癌医疗方案, 2013年4月~2014年8月, 在医生的指导下, 修订肺癌中医护理方案, 并实施60例。

1. 2 方法

1. 2. 1 组建中医护理方案工作小组 病区配备15名护士, 除去科护士长、护士长以外, 包括主管护师3名, 护师6名, 护士6名。护士学历:本科10名, 专科5名;工作年限:5年以上10名, 5年以下5名。科室成立了中医护理方案工作小组, 科护士长为组长, 护士长为副组长, 负责小组工作的计划、质控、指导、协调落实;科主任为顾问, 起指导作用, 1名主管肺癌专病副主任医师协助实施。全科护士均为组员, 其中1名专科护士任中医护理联络员(兼医院中医护理小组成员), 为中医护理方案工作小组质控员, 负责科室中医护理的质量考核。其他人员分为两大责任组, 负责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实施, 责任组长负责对组员的中医护理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

1. 2. 2 优化肺癌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护理小组与科内肺癌专病医疗小组共同讨论,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及《关于1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办法, 结合本土特点、本院中医药优势和本科专病已取得的中医护理经验, 在专科主任的指导下制定适合临床运用的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诊疗方案及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操作的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工作流程与指引, 同时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2007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关于1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办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要求, 进行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及中医优势病种护理病历书写。

1. 2. 3 专项培训 ①在开展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前进行全科医护培训、同时分批参加医院举办“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专题讲座、“中医传统护理技术培训”, 要求护士长每月参加院内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合格后回科室对全科护士进行科内培训并考核, 要求人人过关;②制订和推行切合临床的中医特色护理培训:科室护士除完成医院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培训学习外, 全科护士每月进行中医业务学习1次, 内容以专科理论知识、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及专病中医护理方案为重点, 在巩固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提高临床中医护理能力的同时, 对专科护士、护理组长同时培训拓展科室中医特色护理项目能力、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 提高其监督和管理水平。

1. 2. 4 实施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步骤 ①根据诊疗方案确定实施肺癌中医护理方案的对象, 每周对护理个案进行医护联合查房、护理二级查房, 对护理疑难问题、治疗难点个案进行三级查房, 并同时医护讨论, 探讨护理解决方案, 及时填写讨论记录及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对问题进行跟踪、反馈。②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开展:完善专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共开展塑望灸(时辰中药治疗)、音乐疗法、八段锦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共10项。③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制订专科《健康教育手册》, 针对肺癌患者化疗前、中、后期存在护理问题与注意事项、心理状态、癌痛、饮食的调护、治疗间歇期的调护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体现专科专病的中医护理特色, 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 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 强化了患者预防风险意外事故的意识, 满足了家属的心灵照顾。④跟踪反馈促改进:安排专人每周二、六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存在问题, 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 及时向主管医生反馈治疗副反应,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 2. 5 评价 ①评价指标体系: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的2007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2013版《中医护理核心能力读本》进行综合评价。②评价内容:包括证候诊断、症状或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③评价方法:主管护士对证候诊断、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登记, 专科护士、护理组长对病例进行效果评价及难点分析, 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长每季度组织总结分析讨论会1次,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护理方案、评价及检查标准进行修订, 不断完善。

2 结果

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24 d缩短为22 d;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达到98.2%、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为90.5%, 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合格率从95%上升为98%。

3 讨论

3. 1 中医护理方案有效实施, 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本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全国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已积淀了一定的肺癌中医治疗护理特色, 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技术均达到一定水平, 科室主任非常重视护理工作, 支持医护合作学习吸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优势病种肺癌中医护理方案精髓, 提升科室护理人员整体中医护理水平。实施前根据本土特点优化肺癌中医护理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步骤、医护培训实施方案与中医护理技术。实施过程中护士长、护理组长严格监控实施动态, 适时质控与指导, 多方因素影响下中医护理方案实实在在实施。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 加强了护患沟通, 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 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 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结果使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3. 2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进一步推动科室整体中医护理质量水平提高

3. 2.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优势病种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对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对于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 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 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2. 2 责任护士主动与主管医生请教, 商讨护理方案, 主管医生对肺癌中医护理方案的参与度从最初的尝试协助到主动参与, 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指导, 大大促进护士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在护理案例中积极恰当采用用中医护理技术服务患者, 目前每日中医护理操作数量达35~45人次, 现在科内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塑望灸、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注射、穴位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及中药雾化吸入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责任护士熟悉了肺癌的证型与临床表现, 明晰专病护理要点与难点, 掌握了各证型的健康教育内容, 能指导患者与家属具体中医食疗、日常自我护理, 能在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指导下, 与主管医生商讨制定个体化的中医护理计划, 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思维能力。

3. 3 优化的专科中医护理方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 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2]、健康教育等方法, 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3. 3. 1 减轻疼痛(包括胸痛及各部位疼痛) 中医认为疼痛分为实痛和虚痛, 实者多为气滞血瘀, 血行不畅, 不通则痛, 其疼痛特点是痛有定处, 痛处拒按;虚痛则因气血不足, 脏腑经脉失养, 不荣则痛, 其疼痛特点是痛无定处, 痛处喜温喜按。本科专科制剂癌理通膏是由白药膏、蟾酥、制马钱子、寮刁竹、毛麝香、大梅片、金牛皮等中药组成[3]。方中用蟾酥开窍止痛、攻毒消肿、抗癌, 马钱子通络散结、消肿, 两者共为君药, 起通络散结、攻毒消肿、抗癌止痛;寮刁竹镇痛、利湿消肿、活血解毒, 金牛皮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白药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共为臣药, 具有助君药止痛之功;佐以冰片以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毛麝香祛风湿、消肿毒、行气、散瘀止痛, 同时具有引药透入肌肤的作用, 故既为佐药, 又是使药。全方共奏化瘀散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攻毒抗癌之功, 用于癌症实痛者。以上中药制剂外用, 敷于患处。1贴/次, 1次/d, 10~14 d为1疗程。使用本方案护理的46例患者, 中药外敷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44例, 占96%。

3. 3. 2 减轻胃肠道毒副反应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4]。耳穴贴压可以健脾和胃, 调节中焦气机, 选穴:脾脏-健脾益气, 和中止呕;胃-主通降, 以降为和;交感-调节植物神经;神门-镇静安神;穴位按摩、穴位注射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选穴:内关-和胃降逆, 疏肝开郁;足三里-调理脾胃, 扶正祛邪;给予辨证饮食指导, 能够调理脾胃功能, 增加食欲;应用五音疗法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 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可以调和气血, 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使用本方案护理的44例患者, 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44例, 占100%。

3. 3. 3 预防呼吸道感染 协助取正确(仰卧位时影响咳嗽的力量), 根据病情按时给予拍背(肺阴虚、气阴两虚的患者干咳少痰或无痰不宜拍背), 指导有效咳痰方法, 进行深呼吸训练, 可宣畅肺气, 复肺肃降功能, 调节水液代谢, 有效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 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 选穴:肺、气管-加强肺主治节功效, 改善咳嗽、咯痰症状;神门、皮质下-镇静安神、调节气机、助心行血, 改善气喘、憋闷症状。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咳嗽或咳痰症状, 使用本方案护理的44例患者, 咳嗽或咳痰的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38例, 占86%。

3. 3. 4 减轻胸闷气促 通过半坐卧位、腹式呼吸训练, 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合理运动, 应用移情调志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 可以消除焦虑、忧伤情绪, 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根据五音入五脏的中医理论, 指导患者倾听商调音乐, 以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缓解胸闷气促;遵医嘱耳穴贴压, 选穴:肺、气管-加强肺主治节功效, 改善咳嗽、咯痰症状;神门、皮质下-镇静安神、调节气机、助心行血, 改善气喘、憋闷症状。6例胸闷气促患者, 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5例, 占83.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广、疗效快、经济适用、患者易接受的特点。体现了“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原则[5], 7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肺癌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既规范了中医护理流程, 也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 使中医护理更贴临床、贴近社会, 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

[3] 田华琴, 黄志庆, 梁贵文, 等.癌理通外敷治疗癌性疼痛60例. 陕西中医, 2004, 25(3):232-235.

[4] 杨光华, 陈连生, 余胜珠, 等.温胆汤防治肺癌化疗胃肠道毒副反应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6):632.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非手术治疗的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通过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满意,且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骨痿;骨折;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脊柱病区

樊海英: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能力建设(2012-c-8)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75

TCM clinical nursing path using in the bone impotent sexual of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patients with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AN Hai-ying,LI Xiao-hong,WANG Chuan-en,et al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610041)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bone impotent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Methods:80 cases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 impotent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CM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Through overall curative effect and hospitalization days,hospitalization expenses,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dex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The overal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absolute number of days in bed,hospitalization days,hospitalization expenses,complications,the number of cases,pai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dex comparis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CM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bone impotent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satisfactory,and reduced the number of days in hospital,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trophic debility of borks;Fra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Clinical pathway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是一种包容了循证医学、整体护理、质量保证以及持续改进的护理标准化方法[2]。我科对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因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50~60岁20例,61~70岁24例,71~80岁27例,大于80岁9例,平均年龄(67.8±14.2)岁。椎体压缩程度:压缩小于30% 17例,压缩30%~50% 28例,压缩50%~70% 26例;压缩大于70% 9例。纳入标准:(1)有判断力,能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者。(2)年龄≥60岁和(或)绝经后妇女。(3)采用非手术治疗者。(4)病历资料完整,随访记录完整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有严重干扰骨代谢疾病者(如柯兴氏病、甲亢、甲状腺囊肿或机能低下等)。(3)因骨肿瘤、骨结核所致的病理性骨折。(4)严重暴力所致骨折(车祸、灾害等)。(5)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6)随访期间死亡的病例。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椎体压缩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理论和基本项目框架, 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制订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见表1。

1.2.2对照组按我院制定的《骨痿中医护理常规》和《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3疗效评价(1)疗效评定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2)观察指标评定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3)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评分表,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满分10分。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表2)

2.2两组观察指标比较(表3)

3讨论

由于骨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脆弱、骨强度降低,骨折阈值明显下降,因此受轻微外力作用就易发生脆性骨折。除直接力因素外,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最根本的原因是骨痿[4-5]。老年人发生胸腰椎骨折后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结果显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是有效的。

3.1有利于指导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指导我院护士西医院校毕业占70%,虽然有40%的护士通过“西学”的培训达到了国家要求,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中医知识的掌握还不能灵活运用。本院制定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表按时间顺序有计划地规范了护士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还详尽地列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指导临床护士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照护和健康指导,同时有

利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正确传播,从而提高了护士运用中医知识水平的能力,加强了护患沟通交流,建立了和谐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2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是符合现代医疗服务的总体要求。表3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确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的、深化整理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6]。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标准化的护理过程,充分发挥中西结合护理优势,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让护士工作更有预见性、正确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来,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达到生活自理,同时减少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优质医疗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组.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杜,2005:1-14.

[2]蒋运兰,吴伦卉,雷花,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09,30(3):303-305.

[3]王守宝,王春,林锦,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53-155.

[4]李小红.防治骨痿性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70-71.

[5]蔡康,周亚鹏,吴茂聪.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12):105-107.

[6]黄惠榕,赵若华,黄锦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6):58-59.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200例,纳入患者均被诊断为乙肝患者,并且存在一定程度肝硬化,排除患者具有精神病史和其他重大器官疾病的可能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8.96±2.35)岁;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39~55岁,平均年龄(50.95±3.0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房环境进行打扫,保证室内空气和室内温度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定期巡视病房。

1.2.2实验组  给予患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首先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临床护理路径组。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展开分析,明确其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而保证给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从医学的整体观念进行出发,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加强其护理治疗依从性。讲解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明确服药目的,能够对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解,并明确中药汤剂的主要应用作用等,进而将患者存在的紧张情绪进行消除,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患者出院前1 d需叮嘱其出院后的药物服用情况和注意事项等。从患者的实际健康进行入手,并对明确其需求,促进其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中医合理临床路径表。明确患者的各项症状,选择合适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其中主要包括中药灌肠、中频脉冲肝病治疗仪的应用和贴敷治疗等。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采集,针对存在滞湿阻和水热蕴结、淤结水留等问题的患者,需要给予其不同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解答其存在的问题,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  主要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内容,其对应的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3.2并发症发生率  对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其中主要包括感染、肝肾综合征和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对其总发生率进行综合计算比较。

1.3.3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内容等进行调查,患者做不记名填写,然后由护理人員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满意、非常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内容。总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患者的被动情况转换为主动,促进其积极的参与到护理路径工作中,对患者情况观察,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给出有效的护理路径。此外,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其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缩短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档的记录时间,促进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有效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会受到慢性乙肝肝硬化情况本身的影响,使得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其护理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并尽量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于延缓肝硬化病症进展具有重要意义[4]。针对乙肝后肝硬化问题展开护理操作,在临床中其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是实施口头宣教和书面条文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的肝硬化日常护理,在其明确相关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约束,进而提高相应的护理效果,保证患者预后。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仅仅当护理为一项任务去完成,使得护理工作效果被降低,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护理工作[5]。

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其认为“证”实机体在疾病发展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一种并可以包含几种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型。在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上,对患者展开治疗,将中医中望、闻、问、切进行结合,将患者的病位、病性和病因等进行明确和分析,并将其与脏腑辩证进行有效结合,从中医学理论角度进行出发,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6]。也就是说,中医护理路径,其在应用中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且其所对应的可行性更高,能够将其整体护理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突出,在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其不仅对应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而且对应的并发症相对较多,需要在开展实际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并保证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4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住院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治疗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①治疗组痊愈率[77.8%(35/45)]及总有效率[100.0%(45/45)]较对照组明显提高[44.4%(20/45)、86.7%(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2.1±1.5)d]、住院费用[(4523.0±185.0)元]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3±2.5)d、(6450.8±267.4)元],患者总满意度[100.0%(45/45)]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95.6%(43/45)]较对照组提高[48.9%(22/45)、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缩短其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b)-0124-04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YAN Qiong CAO Limin PEI Jingb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Xiaoshan District i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12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3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Xiaoshan District in Hangzhou City were randomly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patient satisfaction,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were observed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①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77.8% (35/45), 100.0% (45/45)]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4.4% (20/45), 86.7% (39/4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②Average length of stay,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in treatment group [(12.1±1.5) d, (4523.0±185.0) yuan]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15.3±2.5) d, (6450.8±267.4) yuan]; the total satisfaction,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of observation group [100.0% (45/45), 95.6% (43/45)]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8.9% (22/45), 44.4% (20/4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口僻,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1]。本病起病急骤,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 d内达到高峰,如治疗不当或未掌握好治疗时机或护理不当会导致疾病迁延难愈,从而给患者增加痛苦及经济负担。按照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能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务[2]。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11年4月起根据医院的要求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根据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8.9)岁,发病就诊时间12 h~14 d,平均(7.5±4.9)d,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3.5±9.5)岁,发病就诊时间1~15 d,平均(8.1±5.2)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3]。②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但在本次住院治疗期间既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也不需特殊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因格林巴利综合症、耳源性疾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等导致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②有严重的其他疾病从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③拒绝或不配合按照本诊疗方案实施及评估者。

1.3 治疗方法及分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包括:面部局部及眼部护理、生活护理等,介绍特发性面神经相关知识、康复训练、预防指导等。

1.3.2 治疗组

1.3.2.1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制订 由我院相关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组长等5人组成特发性面神经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小组,通过进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设计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具体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检查、用药护理、中医疗法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中医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制定成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编制统一的路径记录表格。

1.3.2.2 护理人员培训 邀请我院医教科科长授课,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熟悉路径的概念、流程、特点,了解实施路径的目的、意义及方法,使每位护士积极配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

1.3.2.3 护理路径实施方法 分管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护理路径的内容及程序,以取得支持,然后根据科室制定的标准化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执行。责任组长每日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制定改进措施。

1.3.2.4 中医情志护理 有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特发性面神经重要因素之一[4]。因此该病的情志护理尤为重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大多因起病突然,外观形象受损,同时伴有饮食、语言的障碍,又担心预后,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需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配以神门、皮质下穴耳穴埋豆以利气血平和,同时分别进行说理开导、节制郁怒或疏泄法等情志调护[5],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3.2.5 生活起居护理 急性期注意充分休息,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受风寒再次加重病情。注意气候变化,外出戴口罩,禁止用冷水洗脸,避免吹对流风。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防止患侧食物残留。眼睑闭合不全者,平时外出或睡眠时应戴眼罩,睡前涂红霉素软膏,防止角膜炎或暴露性结膜炎发生。

1.3.2.6 饮食调护 注意饮食清淡但营养丰富,多食瘦肉﹑豆类﹑骨肉汤等,主食尽量以半流质或软食为主。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食疗方可选防风白芷粥或选川穹白芷炖鱼头。风寒袭络证者宜热饮食,忌吃生冷食物及瓜果,如苦瓜、绿豆等;风热犯络证者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萝卜、绿豆汤、茶、新鲜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6]。

1.3.2.7 用药护理 风邪入络证选大秦艽汤加减以祛散风邪;风寒袭络证选桂枝加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减,以祛风散寒;风热犯络证选银翘合牵正散加减以疏风散热;风痰阻络证选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以祛风散邪;气虚血瘀证可选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痉。嘱患者饭后1~2 h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厚味食物,服用中药后应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同时注意观察服药后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1.3.2.8 中医疗法的护理 ①耳穴埋豆法取穴:神门、皮质下、三焦、面颊、口、目、肝。采用王不留行籽按压穴位,以0.5 cm×0.5 cm胶布固定,每周贴2次,每天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按压100下,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至局部或耳朵充血发热发胀。10次为1个疗程。注意交待患者勿揉搓耳穴处皮肤,以免皮肤破损。②穴位贴敷:取白附子粉0.3~0.6 mg,撒于胶布上贴于患侧翳风穴,隔日更换。贴药后如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师配合处理。③艾条温和灸治疗取穴:患侧攒竹、阳白、翳风、瞳子髎、合谷穴,每个穴位灸10 min,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以灸后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疗程之间间隔1 d或2 d。注意防止烫伤。

1.3.2.9 中医康复护理 ①入院第1天,每个患者发放一本本科室自行制作的面瘫操手册,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做患侧面部穴位(上关、下关、翳风、大迎、阳白、迎香穴)环形顺时针按摩,取揉法或摩法,指力由轻到重,以微酸为度[7]。②入院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被动面肌运动训练:四指并拢,双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由下往上推,至额部后两手分开,再从耳前轻轻滑下。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分别按在左右太阳穴,食指弯曲刮上下眼睑肌肉。四指并拢,用力从下颌沿嘴角往耳前方推。食指、无名指在鼻翼两旁按揉迎香穴。每天做2次,5~15 min/次,以面部微热为度。③入院第3天,指导患者做抬额闭眼﹑皱眉﹑鼓腮﹑撅嘴、示齿等主动面肌运动训练。④入院第4天起,每日让患者主动做以上训练,责任护士随时指导纠正患者不规范动作,直到患者掌握。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标准 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ehmmm面神经瘫痪分极标准[8]。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分级。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H-B分级Ⅰ级。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运动功能障碍,H-B分级Ⅱ级。有效: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无明显变化和(或)明显的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外形不对称,H-B分级Ⅳ~Ⅵ级。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②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③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设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④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本科室自行制定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测试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75分及以上为掌握,75分以下为不掌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2.1±1.5)d]、住院费用[(4523.0±185.0)元]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3±2.5)d、(6450.8±267.4)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患者总满意度[100.0%(45/45)]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95.6%(43/45)]较对照组提高[48.9%(22/45)、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提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程度。

表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满意度

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因风、寒、热、痰、瘀等邪侵犯阳明、太阳、少阳等经络以致经气失常、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本研究根据特发性面神经发病特点,路径中规定入院当天即予耳穴埋豆及穴位贴敷、艾条温和灸治疗,通过耳穴刺激后对经络的调整,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祛风散寒清热,豁痰化瘀行滞之功效[9];翳风穴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采用白附子粉敷贴在翳风穴,通过经络穴位刺激,改善面部微循环,缓解了面神经在茎乳孔内的受压情况;艾灸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通过以上中医特色护理项目,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及患者治病的信心。而常规护理中没有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与规范化流程,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3.2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减少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注重整体观念,根据辨证分型从情志、生活起居、饮食调护、用药、康复锻炼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注重畅情志、饮食调护、保健等方面指导,使患者在精神、生理上达到平衡,保持良好状态并配合治疗、护理[10]。通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的具体要求执行,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医疗护理活动都按路径进行,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使患者得到最佳照顾,在最短的时间内病情达到康复,从而减少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3.3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程度

临床路径的实施,培养了护士的自律性[11],使护士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统一的路径记录表,减少了护理书写,增加护患沟通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的特殊性,面肌功能锻炼较难准确掌握,从而影响疾病的痊愈,因此,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制作了患者版健康教育手册,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教育内容,放在病房方便患者阅览。同时根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疾病特点制作面瘫操手册,入院当天发给患者,让其按照手册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面肌功能锻炼,使患者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有计划、针对性地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从而使患者能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承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和控制[12]。而常规健康教育则缺乏标准化的流程,也没有及时了解患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4 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注意事项

护士在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要注意血压、血糖的监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由于本科室低年资护士较多,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督导作用,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护理质量。

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我国当前医疗形势下,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开展,可以缓解患者看病贵问题,减少医患矛盾,同时随着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也促使护士主动地去学习相关中医专科护理疾病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9-220.

[2] 郎黎薇,葛啸天,杨希琴,等.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84-686.

[3]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8-120.

[4] 吕小霞.面神经护理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9):128-129.

[5] 吴胜菊,杨海燕,童彩玲,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7):61-63.

[6] 殷黎,赵静.特发性面神经中医治疗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79-81.

[7] 彭程.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2,(10):98-99.

[8] 付冰梅,张文浩.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455.

[9] 李伯群.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周围性面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58-59.

[10] 姜淑贞,陈金娥,张凤华.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 17(14):1746-1748.

[11] 王佳薇,覃竞燕,张艳,等.临床路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6):594-595.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 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临床应用

Clinical Research of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LIU N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6):090-09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in order to improve nursing infection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reduce hospital infection.Method:A total of 1038 elderly patients who taken with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in our department from August 2014 to Jul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1372 cases who taken with strengthening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August 2015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Result: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2 case(0.87%),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41 cases(3.95%)(P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 infe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Heyuan People’s Hospital,Heyuan 51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25

临床在对医疗服务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均可能被感染,其中老年患者具有最高的感染率[1]。长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均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的对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无法有效避免医院感染,但是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促进医院感染的减少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2]。护理管理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护理感控管理,可保障医疗安全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增进,从而对医院服务工作质量进行切实有效的改善[3]。本文就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后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372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老年住院患者103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按感控规范落实对病房内的各种器械及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将患者的被褥定期更换掉,对病房内流通的空气进行有效保持,对室内温湿度进行适当调节,及时有效处理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等。

1.2.2 观察组 按强化护理感控管理,具体操作为:(1)建立完善的护理感控管理制度,制定指引、流程:依据国家的相关医院感染卫生行业标准,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科室护理感控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指引、流程、预防措施宣教资料等。(2)组建护理感控管理组,按职责落实分工:科室成立护理感控管理组,护长担任组长,感控护士担任副组长(感控护士通常由护理组长担任),再由全体护士不同层级同选出1~2名对感控工作仔细负责的护士担任组员,制定出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按三级护理管理落实感控管理。组织落实一级质控,感控护士落实二级质控,护长落实三级质控。(3)培训考核:将所制定及完善的相关制度、流程、指引、预防措施宣教资料等对全体医护人员、规培医生、实习医生、护生、进修生、科室工友等相关勤杂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定期考核洗手操作及相关理论,对其他相关技能操作不定期抽考。根据考核结果分析原因,提高合格率和知晓率。(4)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将所制定及完善的相关制度、流程、指引、预防措施宣教资料等运用于日常临床护理质控中,科室工友等相关勤杂人员按规范落实病房清洁、消毒,定时清理医疗及生活垃圾等,责任护士按规范落实高危患者预防措施宣教、手卫生清洁消毒、无菌操作及消毒技能,医疗废弃物处理,预防交叉感染、正解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耗材等。除此以外,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患者医院感染的评估,临床观察和护理,特别是管道护理、长期卧床,有切口感染等医院感染高危患者。(5)感控质量持续改进:每月举行1~2次感控小组会议,将小组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培训考核结果汇总,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次对整改措施进行培训,日常工作中督促,提高执行力和知晓率。另外,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病案讨论,依据根因分析结果,将整改措施落实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医院感染12例,感染率为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例(3.95%)(P

3 讨论

医院感染一方面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另一方面还包括住院期间和病原体接触出院后发生的感染[4]。人体组织、机能、免疫力等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这就造成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各种感染发生几率[5]。老年人的身体各组织、器官在患病后会急剧衰弱,同时由于具有较为复杂的病情及病因,因此临床需要不断增加治疗措施,而在此过程中极易引发老年患者感染[6]。要想对老年患者的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关键是要加强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7],特别是护理感控管理。护理管理是一种护理模式,其将着手点设定为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及质量,将加强型、全方位的感染预防护理提供给患者[8-13]。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其医院感染[14-18]。本研究Y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期间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护理管理能够促进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特别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患者,从而从总体上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总之,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洪波,姜东霞,章瑞云,等.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48(17):4388-4390.

[2]尚秀娟,李素新,李广茹,等.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9-3670.

[3]钱华飞.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7-59,71.

[4]蔡克,卢立红.预防性护理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7):271-272.

[5]李春勇.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146-147.

[6]张萍.预防性护理管理在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4(3):93-94.

[7]郑敏.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老年病房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6(4):90-92.

[8]吕永红.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3(5):163-164.

[9]唐红艳,杨红美,纪婕,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肺癌患者医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2014,40(23):2948.

[10]卓贵椰.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1):269-270.

[11]门岚.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感染患者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40-141.

[12]王卫.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9(2):109-110.

[13]彭蔚.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管理策略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6):361.

[14]李莉,潘海燕,由雪梅,等.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41-2842.

[15]冯艳琴,洪伟.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护理管理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58-160.

[16]郦夕云.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103-104.

[17]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4,62(25):119-122.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6

输血在临床抢救与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又是高风险的措施,稍有疏忽即可危及患者生命,输血安全至关重要[1]。传统输血模式采用人工核对与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缺乏客观性依据,输血的各个环节无法进行质控,无法保证输血的时效性与安全性,存在隐患。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是医院信息系统于床旁工作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携带,操作性与实用性强[2]。PDA通过扫描患者手部腕带上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跟踪记录输血各环节,保证血制品输注时效性,确保输血安全。2019年1~12月我科室使用PDA对20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输血管理,在保证血制品时效性、临床输血安全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2例患者中男91例,女111例,29~82岁,平均(52.76±8.08)岁。

1.2 PDA的使用

1.2.1 血标本采集

医生在医院信息系统内开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用血取血单,办公护士查询医嘱后打印患者血标本条形码并贴于正确试管上,责任护士在PDA上查对输血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患者床边,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根据PDA提示再次核对试管颜色、试管条形码,完成床边采血,PDA可查询到执行时间及执行者,利于后期明确责任。

1.2.2 标本送检

登录电脑检验系统,经扫码枪再次录入试管信息,进入电脑登录送检流程,将患者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经我院气动物流系统送至血库,等待血库备血。

1.2.3 输血前核对

责任护士登录PDA后,注意查看所分管患者有无血库推送取血消息。需要取血时,血库会将消息推送至责任护士的PDA,在PDA直接回复立即取血即可。如患者所需血制品量大,可回复分批取血,以保证临床用血的时效性。护士带个人胸牌并携专用取血箱及临床取血申请单至血库(晚夜间由工勤师傅负责)取血,与血库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在输血记录单上双方签字,输血记录单下联交由血库工作人员存档。血制品入室后,在PDA上点击进入血袋入室核对模块,扫描血袋上的血袋号、产品码,系统自动录入血袋信息,完成血制品入科核对流程。电脑后台会记录血制品科室接收时间及核对人信息。

1.2.4 床边输血

血制品离开血库30 min内必须进行输注。通过PDA查看医嘱,备齐输血相关用物及药物准备,由两名护士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病历及输血记录单至患者床边,PDA输入责任护士工号密码登录后,通过扫描患者手腕腕带上二维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扫描血袋号及产品码,双人核对无误后开始为患者进行床边输血操作,后台记录输血开始时间、操作者。

1.2.5 输血巡视

输血开始前15 min内进行巡视,每小时须进行床边巡视。输血开始滴速控制在40滴/min, 护士15 min内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二维码、血袋号、产品码,进入PDA输血巡视模块,在无不良反应后将输血滴速调节至60滴/min。巡视患者输血过程中有无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并在PDA输血相应模块进行记录。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1.2.6

输血结束后,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确认血制品输注完毕且无剩余血袋后于PDA点击输血结束,后台会自动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并生成完整的电子输血护理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放入患者病历内,空血袋保存24 h后放入黄色垃圾袋。

2 结 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血制品在PDA应用后30 min内输注率为100.0%,输血前15 min巡视执行率为99.50%,每小时巡视达标率99.00%,4 h内完成输血执行率为98.51%,均高于PDA应用前,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的输血不良事件。

3 讨 论

血制品一旦离开储存温度过久,血制品可能发生细胞溶血、细菌繁殖、红细胞活性改变等,引起输血不良反应[3]。PDA通过扫描患者手部腕带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杜绝了同名同姓、姓名谐音相近情况下因身份识别有误引起的输血错误,只有PDA上一步正确无误的执行,才能进行下一环节,规范了输血的流程,血制品开始输注时系统会提示血制品已出库时间,督促护士尽快输注,系统会自动记录并生成输血护理记录单,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输血安全。我院将血制品取回30 min内输注纳入护理考核一级关键指标,并加强各级护士输血知识培训,发现血制品取回30 min内输注率较前显著提高,PDA的应用保证了临床用血的时效性。

3.1 输血巡视

根据卫生部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关于输血过程中重点监控的时段要求,输血前15 min内及输血过程中的每小时均由护士床边巡视,用PDA扫描血袋号、产品码,输入输血滴速,由电脑系统记录输血巡视时间与滴速[4]。输血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 min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此时,尤其失去意识的患者[5-6]。输血是高风险操作,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皮疹、溶血等不良反应,要求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多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传统的手工书写输血护理记录单巡视信息,对护士的巡视依据无法追踪及质控,存在安全隐患。PDA应用后,护士对血制品输注时限观念加深,可记录护士巡视的各时间段及执行者,督促护士进行输血巡视,早期发现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从而保证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

3.2 4 h输血完成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液制品应在出血库30 min内开始输注、4 h内完成输注。PDA应用后4 h输血完成率未完全改善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1)患者病情原因用血量大,但未分批次取血;(2)PDA信号不稳定、断网、已点击结束,系统未及时记录;(3)病房出现急诊、急救等情况未及时关注患者输血情况。临床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输血量大时PDA可点击回复血库分批取血,保证血制品的时效性,对于分批取血及剩余血制品未完成输注,系统也有提示,防止出现错输、漏输等,PDA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对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输血安全。

临床输血涉及科室、人员较广,PDA的应用使患者从开始输血至血制品输注完毕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后台会自动抓取数据,使血制品输注的时效性、安全性得到保证。我科室在PDA上线前已进行全面全员各级护士的培训、指导及考核,现已配备11台PDA,使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输血护理操作规范化、可追踪化。PDA需要依托医院的无线网进行连接,临床工作繁忙时会出现断网、登录失败、需反复扫描确认等情况,随着PDA在临床作用的愈发重要,医院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网络环境,为临床护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PDA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血制品输注的时效性,保证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用血的安全,利于杜绝临床输血差错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娟.实施规范化输血培训提高输血护理文件书写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27-128.

[2] 牛王兰.移动护理终端(PDA)在安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8):153-154.

[3] 卢尧,滕方,毕玉田,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应用于临床标准输注红细胞时间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966-968.

[4] 余菊,魏莉莉,张艳.PDA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