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1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及其原因
1.1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安装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意外。这些小意外会带给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影响,下面对故障现象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螺丝连接问题。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螺栓拧得不紧等问题,若发生此现象,会造成螺栓在其他一些金属部件的作用下逐渐松动,当螺栓松动到一定程度时,设备上的金属部件也会随之松动,从而便会引起设备故障。
(2)引流螺母问题。在对机电设备上引导电流的螺母进行连接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如在电阻过大的情况下,电流会使设备发热,这样很容易造成设备的金属表面发生氧化,严重时甚至会被烧熔,进而引起接地短路故障,这样便会造成事故,不但危及设备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
(3)超电流问题。设备安装异常,不同心造成运行时震动大,电机过负荷,电流大;机械部分转动不灵活,间隙调整不合适,电机超载运行等都会造成超电流现象。
(4)电气设备问题。在煤矿生产中,因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井下安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一旦电气设备失爆产生火花,恰好遇到高浓度的瓦斯,就会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对人身和矿井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特别是防爆管理非常重要
1.2 问题原因分析
(1)设计不合理。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设计上缺乏合理性,致使一些安装环节无法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这就很容易引起一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会造成煤矿停产等严重后果。
(2)施工监管力度不足,难以确保安装质量。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同时有些煤矿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有限,加之管理意识薄弱,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这样一来便会给工程中带来大量的故障隐患,一旦由此引发设备故障,轻则影响正常生产,重则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安装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由于一些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单位的技术较为落后,无法满足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要求,加之施工方法不规范,很难确保设备安装时的零差错,致使机电设备经常会发生故障,这给煤矿的正常生产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措施
为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并进一步减少或杜绝各类故障问题的发生,应从技术和管理2 个方面着手,对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加以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2.1 技术措施
(1)机电设备清点与记录。当设备到货后,应由施工方、建设方以及设备供货商三方共同对设备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点确认,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还应对设备中较为重要的零部件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确认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签收。通常情况下,可在设备卸车时对其进行开箱验收,设备移交后应进行记录并签字。
(2)机电设备基础验收。设备基础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设备基础的外表面应当没有空洞、露筋、裂纹和掉角等明显的质量缺陷,同时在使用锤子对基础表面进行敲击时应当无破碎现象发生;2)设备基础表面与地脚螺栓预留孔应当无泥土等杂物存在,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当做成麻面,并确保一次性预埋的地脚螺栓位置准确无误,在外的长度应当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若是预留的地脚螺栓孔,其位置和深度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并保证孔没有任何质量缺陷;3)基础浇筑时的承重面应当预留出50mm 左右的垫铁高度,并在二次灌浆后使其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4)安装地脚螺栓位置处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并确保螺栓的坐标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5)对比较重要的设备基础应当进行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力应不小于设备满载运行状态作用下施加给基础的力的总和。
(3)机电设备基础放线。按照设备的安装详图,并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放出控制轴线,并使用水准仪对设备标高进行复核校验,同时做好记录。
(4)设备就位安装。当需要安装的设备就位以后,应在基础与设备底座间放置垫铁,并调整垫铁厚度使待安装设备水平度及标高达到设计要求,经过粗找平、找正和精找平、找正后,设备安装完毕。
(5)设备安装的施工精度控制。影响机电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施工质量、垫铁安装位置及质量、地脚螺栓安装位置及质量、散装设备的组装精度、设备自身的内应力、环境温度变化对基础和设备的影响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排除以上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并按照设备自身的特点,选择最为合理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借此来抵消设备安装过程中累计的误差。
(6)设备试运行检查。当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此时设备需要试运行,在这一环节中,应当重点对转轴传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装置运转灵活、可靠,若是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滞卡现象,必须立即停机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运行。此外,还应对机电启动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看设备线路是否完好、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必须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始启动。为了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的几率,检修人员应当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2.2 管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确保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分为2 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安装单位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对设备安装质量的监管。对安装单位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施工技术审查以及安装技术标准审查等;对于安装质量的监管主要包括安装作业流程和每个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只有不断加强对上述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此外,还应当做好安装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一些机电设备安装危险性较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除了应当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由于影响安装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为进一步确保机电设备在安装完毕后能够正常使用,并减少或杜绝各类故障的发生,必须在设备安装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安装质量。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整体安装质量,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季,吕厚轶,周斌.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湖南农机,2011.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电力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电力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想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强化管理、抓住市场动向。电力建设企业在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就是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而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新形势下电力建设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分析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
一、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特点及现状
要想做好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其管理的特点、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了了解与分析。电力建设企业由于产品固定和作业人员流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临时性、流动性、事故多发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同时,电力建设企业往往要在有限的场地、空间集中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多种、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不安全的因素诸多,因此提高电力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近年来,电力建设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职业病危害严重,尤其体现在高空作业、起重作业、施工用电、尘肺病等方面。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企业负责人依法安全生产经营的意识淡薄,或者不懂法律,或者明知故犯。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致使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规章制度松弛,安全监督作用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隐患。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又十分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作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一方面,施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体系本身的可操作性不强,引用的部分法律、法规已作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及时修订,都是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制订的,早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出现大量漏洞,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开展,无法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发生事故后处罚不严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负的责任。依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领导者,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而事实上,目前电力建设企业中真正能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非常有限,很多企业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部门的事,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企业对安全工作“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故再要”的现象,不出事故,安全部门提出的安全问题也被忙碌的生产所冲淡,引不起领导足够的重视,不少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不少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包了之或层层分包、转包,安全生产总包不管,分包不懂管, 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不到实处。事故发生后,对安全事故责任人处罚不力,也是导致电力建设安全事故一再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较差
由于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培训,参加工作又缺乏安全教育,并且大部分施工人员还是考虑如何赚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即是福的简单道理。有些施工人员甚至未经培训就上岗,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导致施工过程中人员作业性违章频繁发生,现场装置性违章比比皆是。诸如现场流动吸烟、高空作业不扎安全带、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问题,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更严重的是无证人员未经培训直接从事行车、叉车,喷漆、电焊、电工等特种作业,致使施工过程中,从根本上意识不到作业中潜在的危险,徒增事故发生的概率。
4、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
贯穿电力建设施工全过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其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密切相关。一方面,施工单位安全投入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主动管好安全工作的责任,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奖罚机制,致使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设施不完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力度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劳保用品配备不齐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准备不充分等,安全管理得不到有效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目前电力建设市场的施工队伍鱼龙混杂,大量拼凑而成的包工队,没有资质的队伍充斥市场,采取挂靠有资质的电力施工企业,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建设项目。一旦承接工程任务,为了弥补前期的不正当投入,追求最大利润,而盲目降低工程成本,偷工减料;或租用的施工设备、机具和周转材料陈旧,安全生产投入能省即省,违背客观规律,轻视安全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因此,安全投入力度不够,安全设施不完善,是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2]。
三、加强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探究
1、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最能体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又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行考核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领导抓、抓领导”的原则的要求,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人,构建“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分级负责、协同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网络。同时,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理,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运行,严格实施监督和考核,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时效性。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预防为主,注重“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策略。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要把提高全员本质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内容,落实好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变换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教育,依托周一安全学习、站班会、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强化全体员工遵章守纪意识,把安全规章制度和要求转化为员工自觉行动,切实杜绝违章作业导致的人身及设备伤害事故。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培养“我会安全”的技能,充分发挥作业人员对事故防范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生产现场及作业过程中存在危险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切实做到“三不伤害”,提高争当优秀“本质安全化员工”的氛围。
4、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完善各类安全设施
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是保证施工项目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设立专门的账户,按照“项目提取,企业统筹,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随意挪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并且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明确安全生产费用的去向。同时,安全设施的标准化是提高电力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只要是前一个工程使用有效的安全设施,就在下一个工程积极推行,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安全设施的投入,可以有效的降低民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避免诸多不安全因素,从根本上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因此,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必须给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以保证电力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为我国电力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需求侧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及作用分析
(一)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就是以电力市场为主要依据,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制定电力企业未来发展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电力营销提供参考,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效益。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时通过一套科学的程序和组织管理方法对电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比如说其他市场因素和状况、售电市场情况、电力供应状况、电力供求平衡状况等,然后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战略调整,促进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制定合乎市场需求的经营战略、生产计划、营销策略等,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主要作用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改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电力企业通过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可以有效的根据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定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的经营发展战略,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正确性,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二是为用电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预测,可以有效的了解各行业用电情况,为用电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目前在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上的营销管理方法分析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时,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服务为宗旨,以市场分析与预测为主要手段,进而相应的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引导用户进行合理的消费,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促进企业、国家和人民的和谐统一发展。
(一)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实现营销管理信息化
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营销系统中最新的技术和概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集中化、考核制度化和缴费银行化等,提高营销管理水平。首先,建立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网络收集最新电力市场动态,比如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市场需求、电力供求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等等,进行市场数据更新,采取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保证市场分析预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营销管理提供参考。其次,建档系统的用户信息。把用户信息登记到网络上,并做好分类和标注,进行网上开发用户和跟踪服务用户。最后,建立对内信息管理系统。连通企业内部各部门网络系统,及时的进行信息传输、更新和交流工作,保证营销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同时要把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在观察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营销管理。
(二)实施对电力市场化进行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型”社会构建战略的提出和实行,国家加大对环保节能能源的开发与推广,电力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根据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第一,大力宣传环保节能能源。电能是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等特点,符合国家环境保护与降低能耗的政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再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所以电力企业要做好对电力等环保节能能源的宣传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树立并做好环保能源品牌,以品牌效应开发新的用户和新的市场。
第二,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产品质量是营销的重要保障,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一方面,提高电源质量。要对老化的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淘汰,降低发电成本;调整电源结构,把小火电机组给停用,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保证电力产品的供应;对电源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上网电价。另一方面,进行电网建设。进行城乡电网改造,降低线损,进行主干电网建设,降低供电损耗;使用计算机进行电网流量流向分配及远程抄表等。第三,合理利用价格政策。要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功能,进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积极引导用户进行科学合理用电。
(三)积极实行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的相结合策略
电力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行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进行安全合理用电。电力企业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不断进行新用户或新市场的开发;同时企业要适当的进行“削峰填谷”,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提高用户用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用电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打造一支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现代知识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进行新产品、新设备的运用,必须加大对用电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积极引进紧缺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大对懂技术、会管理、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对用电人员进行财务会计、工商管理、国家政策等专业知识的再教育,定期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最后,建立考核及激励机制,对完成考核目标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以通报批评,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与作用,并分析了电力企业要在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建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市场营销的监管水平与决策能力,同时要进行企业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营销人员素质,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茂文 . 电力企业中长期电力市场分析预测 [J]. 电源技术应用,2013(05).
[2] 朱蔚 . 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法 [J]. 价值工程,2010(11).
[3] 宋俊杰 . 试论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J]. 科学之友,2010(05).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4
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系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全民用电的安全与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随着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建设,当前市场上出现了新的电力服务要求。对此,传统的电力营销系统和体系已经难以支撑现代化的市场服务内容和电网建设要求。为了最大可能的发挥智能电网的服务效能,供电企业必须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力营销体系,以适应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市场化电力服务。
1电智能电网概述
1.1智能供电的含义
智能供电就是指供电企业本着方便客户用电,提供更为高效的供电服务和沟通渠道的目的,借助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管理系统实现快速控制、管理、服务、通信等功能,可以完成供电企业与市场终端之间的精准测量、快速连接、智能收费和便捷服务。智能电网构建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服务和营销的智能化。通过电力系统的电子通讯设备以及功能传感器,连接终端(客户端),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用电控制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借助这套网络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合理调度电力资源,提升服务的速度和效率。
1.2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的特点
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企业主要的转变在于供电特征的智能化,具体有:高科技设备,技术先进;经济便捷效率高;服务种类丰富,门槛低;电力营销市场化程度高,平台系统完善。这里的技术先进,表现在智能电网实现了集控制与测量技术、高速海量储存技术、智能通信连接、精准测量多功能集合为一体的智能服务网络。而且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客户与供电企业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电力资源的选择,帮助供电企业更有效地完成电力市场的调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电力营销、管理和服务。
2基于智能电网环境的新型电力营销体系构建
2.1智能电网对原有电力营销的影响
智能电网完的出现,消除了以往难以消除的电网内的谐波电流,提高了供电服务的安全性。利用高科技手段,将遍及全市的分散电源、电器终端集中在一个完整的网络中,不仅方便了市场管理,更提升了供电企业的服务潜力。此外,智能电网的出现将会打破现有的电力营销格局,进一步增加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衍生出一大批新的电力服务方式。在智能电网的带动下,未来客户的用电需求将会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加快多样化的用电趋势。所以,针对智能电网,供电企业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以适应市场的竞争。
2.2新型营销体系的构建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供电企业市场营销方向归根结底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营销观念,构建一套新型的电力营销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两大部分。
2.2.1市场营销体系
首先,要想建立良好的营销体系,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手段完善营销人才储备;第二,供电企业要转变以往的垄断观念,与市场相结合,帮助管理者完成宏观的电力资源购、售电市场分析与预测,合理规划和建设配电网络,解决电力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难题;第三,不断增加营销内容,丰富产品类型,通过电力资源消费指标的统计、查询、分析以及对用电时限、用电总量等数据对电力客户进行评价和考核,建立一套分级的客户细分规则,对于不同级别的客户区别对待,留住电力“大客户”;第四,构建一个专门的部门,不断分析国内外的市场形势,研究国内政策变化,积极配合国家对电力资源的升级,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政策的方向性指导;第五,加强技术研发和维护能力,将电力资源的建设和维护一同融入电力营销体系,将电力建设市场化,实现盈利;将电力维护常态化,方便客户电力设施的维修。
2.2.2客户服务体系
完善电力营销体系的构建,加强客户服务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首先,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包括客服服务规划、客户服务监督、客户服务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的市场化;第二,供电企业还需要加强日常的工作。工作态度与责任心,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减少出错率,降低与客户的纠纷;第三,建立适应智能电网环境的智能服务平台,对客户进行自助网上服务,实现电力营销的智能化;第四,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用户用电情况异常,要完成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智能控制功能,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判断、快速排除故障,危急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自动寻找替代电源等,减少客户的损失,提高用电安全。
3总结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5
一、现阶段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电荒”、“拉闸限电”这样的名词频频见诸报端,电力紧张席卷全国,至今仍未缓解。这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电力事业自身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影响。人们都在关注电力生产何时能够满足需求。对近两年出现的电力短缺,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造成电力需求高速增长的原因不但有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有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高耗电行业增长过快等潜在原因。2.当前电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电力建设无序,电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压力增大。3.电网建设滞后,“瓶颈”制约加剧,“窝电”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需求侧管理(DSM),调整或均衡电力负荷,实现供需平衡
应将需求侧管理作为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有效手段,并发挥其特殊时期的重要作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丰枯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转移高峰电力负荷。我们不应盲目地进行电网建设,应当发挥需求侧管理的作用削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二)对居民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有效地转移高峰负荷
电力行业应该抓住城区、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改造落后的电力设备,不断加大电网的覆盖面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扩大市场创造条件,保证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
应清楚地认识到电力供需紧张只是一时的,随着电力投资的加大,电力供应即将达到供需平衡,我们要提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营销意识。随着我国进行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在供求方面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现在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开发和占领市场以使电力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千变万化的市场及未来的发展,营销策略在电力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市场的构成基于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三大要素,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等市场环节的推进,三者在我国电力市场的潜力将显得更为突出。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传统的营销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问题及矛盾。在新的体制下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研究市场,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树立效益观念。
二、新形势下电力营销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搞好营销和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搞好市场分析调查,落实促销措施,扩大电力销售渠道,实现售电量的持续、稳定、大幅度增长;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优质服务常态机制。
搞好营销和服务工作应坚持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发展公司、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目标,大力弘扬“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企业精神,以“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销为目的,以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营销策略,加强供用电管理,深化优质服务,推动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垄断使得供电服务远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也成了一句空话。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营销观念则是以人为本,顾客成了营销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用户的需求和拥护的满意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而,建立和健全电力企业供、产、销一体化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电力企业各部门应改变过去过度的分散管理、联系不紧密、互不协调的局面;实现电力企业个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电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企业在供、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也要实现销售一体化,即实现电力产品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的一体化。在电能流向客户的过程中,既要提供电力产品的售前宣传和咨询服务,免费为客户提供用电规划、设计、材料运送等服务,同时又要在电力产品出售后作好定期检查和回访,对于客户在用电过程中的突况要及时作出响应,坚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施全天、全面的服务,对突发问题做出最迅速的抢修和解决。
(二)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
定时地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使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更加以客户和市场为重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方便客户的电费结算和用电查询、取消人情电,将电力客户与供电企业的地位平等起来,真正做到人民电力为人民。二是要实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目的在于激励、调动营销部门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要按照新的市场机制建设的要求,修订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考核措施和奖惩规定。全面实施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对营销工作的管理考核。
(三)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营销意识
首先,要摆正与客户的关系,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其次,电力职工要注重市场研究,学习法律法规,研究国家政策,熟悉市场规则,勇于开拓市场。要树立竞争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最后,要主动进攻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四)运用广告宣传促销
广告宣传可以使人们认识电力企业,树立电力企业的形象,同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实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使电力企业更贴近老百姓,是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好办法,广告宣传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推”,就是推销自己,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上做广告宣传电力企业;另一个是“拉”,通过各种宣传、咨询活动,普及电力知识,免费为客户服务,拉进与客户的距离。
(五)搞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
电力建设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也逐步发展并完善,这也给供电企业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各供电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由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有较全面的终端覆盖资源和较完备的通信网架资源,并且还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种通信技术以及软件开发技术集于一身,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及营销服务中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概述
1.1 产生背景
电力负荷控制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其目的是通过采取合理的峰谷电价差别来充分调动用户参与电力系统调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由供电公司对用户的部分用电设备的关断实行远程控制,使得用户尽可能地避开每日高峰时段的用电,转移至用电低谷时用电,发挥系统的“削峰填谷”作用。对电力部门来说,进行电力负荷控制,在供电及用电电量平衡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现有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要提升全社会的电力使用效率,在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就要从宏观及微观二个方面采取措施。大面积推广使用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以及全面推行分时电价的实施方法,是目前电力管理部门运用技术及经济的方法来实现加强及改善用电管理,提升用电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现代化用电控制管理的必要装置,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不管是对在缺电状态下的技术限电,还是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电管理来说都是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手段。通过对电力负荷管理装置的推广应用,能够做到“限电不拉闸”、“限电到户”,用户可结合电力资源来合理组织生产。分时电价是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来对用电情况进行调整和配置,在“低谷”期间最大限度地调动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削峰填谷。总的来说,在工业化国家这些管理手段已经被普遍采用,从目前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状况来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1.2 发展概况
一般来说,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大体上可以分成如下几种:
音频负控装置。音频控制又称为纹波控制,它是运用现有的配电网路进行音频控制信号的传输。该项技术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可靠性较高,基本上已实现工业化实用水平,但其制造技术相对复杂,且设备庞大笨重,投资成本极高,在我国目前还难于生产和推广。
长波电台负控系统
该系统是将各个电力局的负荷控制信息统一集中至国网的负控中心,之后经过处理的总体控制信号包被传送至电台,再由 BBC 电台的发射站对各个供电局传达负控命令。然而,对于幅员辽阔的国家该系统不是太适用,所以我国迄今也还未采用该系统。
(3)电力线载波负控系统
由于用户均有电力线,均具有传输条件,利用电力线载波来传输负控信息。语音传输电力系统实际上有着长期的使用经验,但其缺点就是电力线有干扰,可靠性相对较低,误码率常常很高,并且传输率较低。
无线电负控系统
该系统目前已在不少城市推广使用。
1.3 发展现状
目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安装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无线电负控系统在大部分地区被安装使用。无线电负控系统指的是将无线电作为信息传输的途径和手段,对地区用户的用电负荷、时间及电量进行控制监视的一种技术管理系统。无线通信是超短波无线通信。无线电负控系统实际上是由电台、天线、计算机系统前置机、电源等设备构成的。属台是设置在用户的单向和双向终端,由调制解调器、电台、参数显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电源等器件构成。通信系统采用的是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所批准使用于无线电负控的专用的频率,其特点是系统为集中控制系统,调整配置灵活,容量大,容易扩充。系统控制中心的主要功能有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通话、对时和系统自管,同时主台计算机系统还对用户资料具有打印以及技术处理等功能。
2 系统结构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是由中继站、中心站、终端构成,以无线电通讯为主要的通信方式。中心控制站配置了双机,通过串行接口,由数传电台及全向天线的方式向各用户实施双向终端发送指令,对这些双向终端存储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将收集的数据以及处理加工后的结果保存至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里,该系统的 WEB 服务器主要用于响应远程 WEB 查询工作站所提出的查询数据要求并数据。
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3.1 负荷控制管理
电力负荷控制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户效益方面,可将电力系统的相关停电信息及负荷使用等情况提前告知安装使用此装置的各用户,让他们对电网运行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以利于安排生产。
(2)发电效益方面,电力负荷控制能够解决调峰,利于发电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保障在负荷曲线平稳时多进行发电。
(3)供电效益方面,通过负荷控制管理能降低购电费用,运用系统的负荷抄录、市场分析功能,可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度,系统具备的关口计量自动抄表管理功能,还能够很好地支持厂网分开的经济运行方式。同时,通过负荷控制可提升负荷率。因线路损失与负荷平方成正比关系,通过对峰荷的控制将能有效降低供电系统损耗。此外,负荷控制能够多供电,实现电能质量与计量装置监测自动化,为实现营销环节全过程无笔化提供技术手段支持,进而为营销自动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4)社会效益方面,为电力规划、电力建设和生产运行提供数据资源,同时还能构建起正常的供电和用电秩序,利用终端信息服务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电力信息服务。
3.2 远程自动抄表
作为负荷管理系统的一个延伸功能,远程自动抄表能避免漏抄、估抄、错抄等人为因素影响,准确率高,尤其是对用电量大的用户,能够做到每天定时抄、实时抄,所抄数据备存至负荷中心数据库,直观反映用户用电情况,为结算周期朝着旬、周计算发展,甚至向日结算发展创造条件。
3.3 查处窃电
该系统对用户端的负荷系统实施全过程监控,使窃电者无从下手。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大量存在,依赖传统手段已不能其进行有效的查处,而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查处用户窃电行为。通过比较模拟量、脉冲量及实用功率,首先大致确定下来可能会窃电的用户,之后通过对一段时间以来该用户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较易判断是否有窃电行为存在。
3.4 计量监测
通过该系统对计量装置实时在线监测,能及时发现计量装置的异常和误差,减少损失,同时还可以对电量出现的波动及功率的比较分析计量是否正常做出判断。
3.5 负荷电量分析、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预测方法及基础资料等,其中基础资料的正确性特别重要。数据采集是负荷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其所采集的用户数据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基础资料,丰富的系统数据可实现技术上的中、短期负荷预测,尤其是短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