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1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污染治理投入度指数;工业废气;污染物;治理投资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中国是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在不同区域存在着很大差异。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工业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日趋严重,治理工业污染物日趋紧迫。工业是中国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因此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大治理工业污染物力度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业污染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工业废气是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其增长率持续上升[1]。工业废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成为破坏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要在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效治理工业污染物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笔者以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投资关系为重点,提出污染治理投入度指数(PCII);并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工业废气中的SO2和烟(粉)尘,统计其排放量,并计算对应的PCII值;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工业污染物排放分析
1.1工业污染物组成
工业污染物是中国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是由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及各种噪音产生的,可分为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2/3,主要指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汽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及稀释等方面的废水[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水污染加重,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发展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水[4]。工业废水处理经过100多年的大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SO2、CO、硫酸(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等。工业废气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统计的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有SO2、烟尘及粉尘等。
工业固体废物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削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些工业固体废物经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可成为工业原料或能源,较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容易实现资源化。
工业噪声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摩擦撞击及气流扰动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声源多而分散,类型比较复杂,因生产的连续性导致声源也较难识别,治理起来相当困难。
1.2工业废气排放分析
工业废气排放量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大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量[5]。工业废气排放量测算方法为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量与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量的加和。
中国属于煤炭型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燃煤型能源结构导致SO2、烟尘、粉尘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成为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6]。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08~2011年中国工业SO2、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以及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与工业粉尘排放量的加和)见表1。
根据表1可知:中国工业SO2排放量远大于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也大于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中国工业烟尘排放总量略大于工业粉尘;中国工业SO2、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及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在2008~2010年逐年小幅下降,但到2011年工业SO2与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有所上升。
4结语
(1)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没有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说明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
(2)提出污染治理投入度指数(PCII),用于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状况,表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PCII值愈大,说明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愈大;反之,说明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愈小。
(3)工业SO2排放量普遍大于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治理工业烟(粉)尘的投入度大于治理工业SO2的投入度;31个省市自治区的污染治理投入度指数曲线总体随治理工业废气投资的增加而波动上升;治理工业废气投资与对应的IPCIISO2[KG-30x]、IPCIISD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但污染治理投入度指数曲线的波动很明显,说明一些地区治理工业废气投资不够或分配不均衡。
(4)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所占比例较少,而且逐年下降,远低于“三同时”项目环保工程投资额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也是导致工业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提高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投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1]任重,周云波.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气污染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6368.
[2]苏捷,王丽涛,魏巍,等.2001~2011年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4852.
[3]何广武,于忠胜.我国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控制对策[J].价值工程,2010(1):70.
[4]裴军.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9(2):98102.
[5]马京奎,刘炳江.2011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王娜,赵景波.陕西省主要城市工业废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111114.
[7]刘铁鹰,李京梅.中国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8):4248.
[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9]董小林,杨梦瑶.基于GPI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106110.
[10]董小林,白云峰,潘望,等.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30(2):121126.
[11]杨梦瑶,董小林.环境文化建设的体系建构与重要作用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3841.
[12]董小林,马瑾,王静,等.基于自然与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6467.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2
【关键词】反渗透膜;膜污染;原因;措施
1.膜污染的定义
膜污染是指因处理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或因浓差极化使某些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及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衰减变化现象。
2.膜污染产生的原因
2.1离子结垢
在反渗透过程中,给水中的CaCO3、CaSO4、BaSO4等溶解度较小的盐类被浓缩,致使浓水中这些盐类的浓度超过了它们的溶解度而析出,产生沉积物并停留在膜表面及膜孔内形成水垢,使膜受到污染,造成反渗透装置的透水量降低、压差明显上升,效率迅速降低。
2.2二氧化硅沉淀
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和PH值,且最大的二氧化硅溶解度通常为150mg/L,而许多原水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超过20mg/L。二氧化硅沉淀一旦在膜面上析出,则缺少有效的清除方法。因此,为了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浓水中二氧化硅的浓度,通常以100mg/L作为控制指标,在操作运行时不能让二氧化硅沉淀沉积在反渗透膜上。
2.3金属氧化物的沉积
地下水中常含有铁、锰等游离离子,它们与空气或氧化剂接触后,能被氧化成难溶胶体而堵塞膜孔,引起反渗透膜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
2.4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
当反渗透给水前处理系统中保安过滤器短路或发生故障时,保安过滤器失去过滤功能,进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无法去除,反渗透本体进水浊度和於塞指数远远超出了反渗透给水水质标准的范围,致使悬浮颗粒及胶体在膜面上形成非晶体沉淀,堵塞反渗透膜进水通道,使膜受到污染。
2.5微生物的滋生
反渗透膜是有机材料,本身会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反渗透进水中存在较多的有机物质(CODMn),也会促进生物滋生,若给水中添加磷系阻垢剂,再加上反渗透给水温度适宜,更使微生物生长迅速。当膜表面滋生出大量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时,覆盖在膜表面的微生物不仅会破坏反渗透膜的脱盐层,使膜的脱盐能力下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粘液还会堵塞膜孔,使膜在运行中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
3.膜污染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膜污染产生的原因,膜污染预防措施如下。
3.1防止离子结垢
(1)为防止CaCO3、CaSO4、BaSO4结垢,通常采用加酸、钠离子软化、添加阻垢剂等方法来解决。
(2)为防止BaSO4结垢,可通过添加阻垢剂的方法来解决。
3.2防止SiO2结垢
为防止SiO2结垢,通常采用降低反渗透进水中二氧化硅浓度以及适当提高给水温度(当给水温度为40℃时,SiO2的溶解度可达160mg/L)和采用控制水的回收率的方法来解决。
3.3防止金属氧化物沉积
当水中铁、锰含量少于0.1mg/L时,可以不予处理;铁、锰含量为0.1~0.5mg/L时,可加酸将水的PH值调至5.5,防止生成铁、锰氧化物;铁、锰含量大于0.5mg/L时,为防止水中铁、锰等游离离子被氧化污染反渗透膜,在反渗透系统之前,可采用曝气-锰砂过滤的方法来去除,或采取措施避免与空气或氧化剂接触,以确保铁、锰保持溶解状态。
3.4防止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
悬浮颗粒及胶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反渗透给水前处理系统故障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控制反渗透给水水质,针对不同材料的反渗透膜,其主要控制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反渗透给水水质指标
3.5防止微生物滋生
防止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是在给水前处理中添加杀菌剂。目前常用的是次氯酸钠,控制一定的余氯量,控制指标见“表1反渗透给水水质指标”。另外,为了降低水中CODMn的含量,也可在前处理系统中设置活性炭床。
4.膜的清洗
在系统的运行中,尽管选择了适宜的操作条件,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膜组内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杂质颗粒会不可避免的污堵膜表面,使反渗透膜发生污堵,造成系统产水量下降及脱盐率下降等情况。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清洗方法,以去除膜面及膜孔内的污染物,达到恢复透水量、延长膜使用寿命的目的。膜的清洗方法可分为三类: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法。
4.1物理法
物理清洗是用机械方法从膜面上脱除污染物,这些方法包括:正方向冲洗法、变方向冲洗法、反压冲洗法、振动清洗法、排气冲水法、空气喷射法、二氧化碳清洗法和自动海绵球清洗法等,其中变方向冲洗法是物理清洗法中最为有效的清洗方法。
4.2化学法
化学清洗通常使用化学清洗剂进行清洗,如稀酸、稀碱、酶、表面活性剂、结合剂和氧化剂等。
酸类清洗剂,可以溶解除去矿物质及DNA。
柠檬酸、EDTA之类化学剂可用于除垢和碱性污染物。
Biz、Uitrasol之类去垢剂可有效去除生物污染。
NaOH水溶液可有效脱除蛋白质污染,对于蛋白质污染严重的膜,用含0.5%胃蛋白酶的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30min可有效恢复透水量。
使用化学法清洗时,使用的化学药剂必须与膜材料相容,并严格按膜生产厂提出的条件(压力、温度PH和流速)进行清洗,防止膜发生不可逆损伤。
4.3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将物理清洗方法和化学清洗方法有效结合以提高清洗效果的方法,如在清洗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 [科]
【参考文献】
[1]丁桓如,等.工业用水处理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3
【关键词】工业污染治理 SE-SBM模型 效率评价
一、引言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是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最多的部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在污染排放总量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虽然中央政府不断加强环境治理,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工业污染治理效果却未能实现同比增长,污染治理效率偏低。效率是基于一定的经济成本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即成本收益之间的比较,是一种经济效率,是对于“怎么做”问题的回答,即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指在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投入、产出率,是对投入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一种反映。对污染治理效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配置治理资源、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在污染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分析。
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
(一)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来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相对于其他DEA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更能真实的反映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的本质。
鉴于方法的选择,紧密结合工业污染治理活动的投入、产出内容,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指标选取如下:
1.投入指标。本文选取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作为物力投入指标,包括废气治理设施和废水治理设施;用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率与“三同时”环保投资率作为财力投入指标,即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与“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率。相对于投资总额,用比率能够动态地反映污染治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规模和力度。
2.产出指标。工业污染治理的产出主要从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控制程度和治理完成之后的工业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即工业环境效果来分析。因此,本文选取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尘去除率、工业粉尘去除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COD去除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这些变量来衡量污染治理过程指标,即期望产出;另外选取单位实际工业总产值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来衡量污染治理效果。
(二)效率测算结果
本文采用1998~2013年我国大陆各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测算,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定基化处理。其中1998~2013年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三同时”环保投资用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各年份的GDP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GDP指数进行平减。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某些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与移动平滑法进行补充。由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故剔除(下同)。本文采用DEA-Solver软件对我国1998-2013年各省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根据三大地区与全国的效率均值,画出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我国省级地区之间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的地区分布和差异情况,本文采用stata12.0软件对我国各省市的治理效率进行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将各省市的效率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类,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禀赋,海南省的污染治理效率最高;辽宁、河南、湖北等大部分东部和中部以及西部的青海、宁夏等21个省市的效率处于中等层次;而西部地区的广西、陕西、四川等其他省份的效率值最低,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效率最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污染治理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此差异有一个直观的展示,画出东部、中部、西部与全国的污染治理效率的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图,如图2所示。从图2的变异系数趋势图可以看出,1998年至2013年我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从横向上来看,东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小,中西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大。
三、结论
本文运用SE-SBM模型对我国1998~2013年30个省市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测评。总体来看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偏低,较大的差异性是各地区污染治理效率的主要特征。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中西部地^的部分省市不能对污染治理的投入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其污染治理效率长期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贾瑞跃,赵定涛.工业污染控制绩效评价模型: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
[2]于文超.公众诉求、政府干预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
[3]Wang H,Di W.The 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township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3.
[4]Li H,Fang K,Yang W,et al.Region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er-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J].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2013.
[5]周泽炯,胡建辉.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3.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4
关键词: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却越发突出,面对这种现状,对区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一些存在较大污染的工业企业搬离市区,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污染问题。这些污染企业原来的用地,被开发成建筑用地建设了住宅小区等。这些工业企业场地存在很大污染,这就需要对工业污染场地加强相应的调查与研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工业场地污染治理的效果,以保证居民生存的质量。
1.工业污染场地的分类
1.1无机物污染
无机物污染是工业污染结构中重要的污染类型,非常常见,主要是指土壤环境渗入无机物而造成污染,使原来的土壤地质环境被打破,不断释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如重金属Co、Pb、Cu、Cd等都是常见的无机物污染物,皮革制造、化工企业以及冶炼行业等制造业是引发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企业。
1.2有机污染
有机物污染也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类型,造成有机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环境中有机物进入,并和原来的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对土壤结构,理化性质造成很大影响,如农药、环芳烃、苯环产物等是主要的有机物污染来源,有的有机污染物自身存在很大毒性,如苯环产物,这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多次生有毒有害物质向外释放,对环境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如油漆涂料、农药生产、电子产品等诸多行业都是造成有机污染的主要行业。
1.3复合型污染
除以上污染类型之外,在综合化治理污染过程当中,复合型污染治理难度非常的高。所谓复合型污染,主要是指场地当中污染物的类型有两种及两种以上,而且污染物的含量以及分布规律比较差,在治理上,需要和区域模块充分结合,进行不同应用结构划分,有效治理工业污染场地。当前很多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类型都属于复合型,而且多数污染物之间常常出现协同和拮抗作用等,这样一来,使得土壤污染结构越发复杂化,在整理过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处理工作也十分复杂。
2.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内容
2.1第一阶段
对工业污染场地环境开展相应调查,第一阶段的工作是有效采集前期资料,这是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任务是对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类型情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对场地当中的污染现状做出准确判断。第一阶段工作并不是采集污染场地的样本,只是依照现场相关信息,进行可操作性有关判断,倘若污染场地于新的建设要求相符合,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调研工作,在实际调查工作当中,主要应用收集相关基础资料,或者深入现场开展踏探以及通过走访进行相应的调研。收集基础资料,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料进行翻阅,了解和掌握区域过去企业的性质和类型以及企业的生产规模与持续时间等,这对场地评价可操作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场踏探工作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组织,深入现场开展调研,对污染场地植被生长现状以及空气环境等展开详细的调查。走访形式是对区域居民进行相应的走访调查,通过走访,对厂区过去的企业实际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与第一阶段采集的综合数据充分考虑,对区域环境是否具备重新利用价值做出准确判断。
2.2第二阶段
在对工业污染场地是否具备利用价值确定之后,便需要进行第二阶段污染场地调查工作,此时需要进行结构性采样,来对场地污染物实际种类和含量情况等充分明确,获得相应的数据,更好地指导后期治理工作,在实际应用时,这一阶段工作主要包括初步采样以及详细采样两方面工作内容,前者将工业污染场地进行各个栅格区域划分,并在栅格区域合理的对样品进行采集,一般采样点进行5~10个样品采集,并对采集的样本合理编号,送到实验室开展化验工作。通过化验获得相应数据,了解掌握该区污染物的含量,与国家要求清洁点相符合进行数据对照,并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区域数据必须要与基本要求相符合,便不再对这类区域开展相应的调查。而与国家有关要求不相符合的建筑区域,还需要开展更加详细的采样调查工作,适当增加采样点,对污染物的深度影响范围和程度展开详细调查,并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提高治理效果。
2.3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数据调研工作完成之后,便需要开展第三阶段的调研。在此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补测基础情况,与第二阶段样品采集过程当中,受到人为因素和保存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一些失误,会造成检测结果失效。这就需要在第三阶段开展补测工作,更好的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并充分考虑第二阶段调研数据,针对工业污染场地实际情况予以详细的风险评估,依照需要对场地开展详细的测量,获取全面精准的数据,保证监测结果的精准性。
3.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3.1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在客观评价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现状时,必须要在相应的评价标准下科学规范的进行。当前在一些区域污染现状评价过程当中,主要根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这类标准主要是评价农业用地污染监测,然而,对于工业污染场地应用时,仅仅可以作为参考,无法进行区域环境监测。工业场地污染物类型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不仅要进行常规污染物监测,同时结构当中还有一些挥发以及半挥发有机物存在,倘若仅仅针对土壤污染物含量开展相应的监测,会对结果的精准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复合型污染物成为当前污染物的主要类型,过去应用的传统监测标准,无法全面综合地进行权重分析。一些企业在开展污染物检测过程中,常常应用单因子污染鉴定方式检测污染物现状,很多污染物生成时,还衍生出其他类型的污染物。如有的污染物对土壤造成污染时,会有络合物形成于土壤中,这些衍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相应的评价标准却比较缺乏,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2调查周期较长
在上文中已经提及,在对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当中,主要的阶段包括三个,各个阶段工作内容存在很大不同,必须要分段进行相应的调查,能够有效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消耗很多时间成本,特别是面对一些严重的污染问题,或者工业场地当中存在很多污染物,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周期。第二阶段也就是初步采样于详细采样阶段内容非常繁多,在完成初步采样之后,需要多次采集相关样本,并展开全面,综合性的评估工作,并进行多次数据补测,使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应用周期不断延长,结合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有的调查周期能够达到五年之久,由于较长的调查周期对于工程建设工作形成很大影响。另外一些污染场地区域是长时间遗留问题,开展多次数据调查工作,会使调研费用大幅增加,政府部门对调研活动进行精心组织,拨款却存在周期性,无法确保相关费用及时的拨付,对后续工作开展也形成很大限制。
3.3样品分析成本较高
在样品鉴定机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对国家统一规定的机构进行选择,同时还应当选择经过CMA认证试验室,对于样本数据展开详细分析,综合性的进行研究检测时,应当合理的进行处理,如进行过筛烘干,称量干重,分装样品等。对于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而言,由于需要大量的采集样本数据,极大地增加了样本采集消耗时间,而且近年来,污染场地污染物种类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处理样品过程步骤也变得越发繁琐,导致成本投入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控制相应的成本投入,一些企业会利用对样本采集数量进行减少的形式来控制成本投入,这样一来极易引发污染区域分析数据结果不准确,导致后续修复工作,需要更多的成本消耗。
3.4调查工作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当中,相应的应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提升,但是在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实际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调研方式以及统计调研数据方面没有明确相应的模板,数据调研的完整性,导致制订后续方案过程当中,难以将科学的依据提供出来,还有很多企业不重视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导致调查工作停留于表面,虽然投资成本减少很多,然而对后续施工却造成很大影响,衍生出很多土地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修复,使企业经济损失进一步增大。
4.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完善评价标准
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以更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精准性,为制订修复方案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在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当中,必须要按照土壤环境评价标准进行,我国各地有着非常大的土壤性质变化,地区的不同,土壤当中各种元素存在很大的含量差距,对国家土壤环境评价标准统一的进行制订,却无法适应于各个地区土壤具体状况。所以国家环保部门,应当鼓励各省市区与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考虑环境污染特点以及土壤天然背景值,对于生态系统安全,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可承受能力,还有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综合性的全面考虑,并对土地使用功能予以充分分析,对地方土壤环境评价标准自行制订,推动地方性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出台,更好地推进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4.2构建动态调查模式
加强动态调查模式构建,有效控制和减少工程调研周期,使场地利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目前在场地调查工作当中,我国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工业场地环境调查工作认识的还非常肤浅,特别是对于一些污染物的迁移分布没有充分的了解,投入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物调查的技术手段还十分有限,所以应当认真遵循分阶段方式对工业污染场地开展详细的环境调查工作,同时样品采集以及分析也是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确保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全面性,才能进一步增强其法律效力,在完善的步骤实施下,对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报告认真书写,才能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但是分阶段调查模式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而且成本投入也非常的大。伴随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实时测量技术与设备也获得了巨大提升,如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和PID、GC/MS等在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当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有地震波、钻孔技术、电子技术等实时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业场地污染物环境调查,保证调查工作实效。
4.3做好场地水文地质调查
对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掌握场地污染情况,为后续修复方案确定提供有效的指导,针对一些严重污染的场地,如果单单依靠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无法保证场地调查工作需求,必须要深入现场,对土壤及地下水样品展开全面收集与分析,并对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展开详细调查,获取全面详实的信息数据,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4.4加强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
对有关技术人员强化技能培训工作,可以使其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有序进行,而且还应当对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技能与素养,满足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需要。
5.结语
在工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当中,应当对评价标准不断完善,通过动态调查模式应用,控制和减少调研周期,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并扩大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及时解决工业污染场地调查过程当中各种问题,保证调研结果精准性,这对提高场地复用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工业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7):55-57.
[2]李雪俊,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南科技,2019(16):147-149.
[3]张丽芬,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8):31-32.
[4]武华梅.某工业污染场地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研究/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8.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5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发展;路径
1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现状分析
据某些国际环保组织以及经济团体和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当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同期GDP的1%至2%左右,才能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污染也控制得当。为使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同期环境投资成本应占同期GDP的3%至4%。纵观世界各国情况,以发达国家为例,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其GDP总值普遍在3%至5%。但是反观我国,2000年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比刚刚超过1%,目前约占2%左右,虽然比例增加,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明显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不足,环境治理投资占比GDP总值偏低,目前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也仅仅是控制环境恶化,并不能达到治理和改善环境污染的水平。
2 我国环保投资结构分析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统计方法,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结构主要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工业污染源投资。燃气工程建设、供热设备、给排水工程建设、景观工程和环境卫生五个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主要针对的项目方向;工业污染控制投资主要针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等等。
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分析
一直以恚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明显较为薄弱,并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化迅速扩张,这都与如今的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纵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发展,城市环境基础设置建设一直占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资金投入量、占环保投资总额比例都是最好的印证。
4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情况分析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是主要来治理工业企业已经生成的污染,尤其现在形成的区域化污染严重,对重点污染企业也要加强整治,要将废水、废气、废物、噪音等等多项污染情况重视起来,这关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雾霾天气的持续恶化,再加上海洋污染问题的严重影响,在这样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应该逐渐作为核心领域置身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之中。但是,当前的情况来说,由于预算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等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国环境污染投资方面仍然存在弊端,难以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一定程度而言,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同时,建设生产投资固然将减少,那么经济发展速度将减慢,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挪用、挤占的情况比比皆是,资金用来增添设备、人头费,增加产量,增加经济增长步伐,却忽视了对污染的重视和治理。
此外,我国现行的官员考核晋升制度中,往往大多数是以经济利益、经济发展、形象工程等等为基准,缺乏有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问题。
事实情况而言,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资源、能源,也促使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革新,也增加了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遏制环境问题对今后企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真正的从社会角度出发,提升环境水平和社会效益。
5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措施及路径分析
5.1 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使用方向
5.1.1 适当调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重心
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事业,平衡环境污染控制投资的各个方面是关键。多年来,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水平远远高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其所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过大是环境污染难以遏制的又一重要隐患。建议环境污染控制投资倾斜到工业污染方面,加强和保障环境污染控制设施在资本投资方面的正常运行。此外,要积极鼓励清洁生产,鼓励和促进企业产品从材料选择、工艺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等多个方面综合提升,尽可能消除在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实现源头治理和过程管理。
5.1.2 优化环境污染治理经费预算项目,健全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论证
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逐步进行缩减,在环境污染治理经费方面要逐步清除与环境不相关的城市供热、燃气、建设工程等部分项目,鼓励增加对环境污染有直接影响的项目内容,如:医疗废弃物处置、危险物品处置等,同时尽量增加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对污染治理设施高效运转提供有效保障,剔除环境治理中的不合理投资。在投资决策方面要具有科学性,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5.2 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使用效益
5.2.1 完善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法规、公众环境污染治理消费法律法规、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确保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法律法规等,同时培养一大批素质好、执法强的人才队伍,保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5.2.2 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开支账户,实行专款专用
环境治理的地位要逐步的与教育、工业、科技等看齐,并且不断加强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与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开支账户范围要囊括以下几个方面:污染治理、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检测、环境评价、审计等。账户的设立,能够更加清楚的记录资金的动态,避免挪用或挤占。
5.2.3 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技术含量
积极鼓励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新药剂、新材料的开发资金要保障,环境污染治理新设备的检验以及推广要及时,对污染防治的核心科技要积极推广,先进企业对污染治理技术、设备、措施的应用情况要多加宣传,营造环境治理的积极氛围,培养综合性高科技专业人才,有效提升环境治理设施技术含量。
5.3 构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双联动机制
5.3.1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预算编制
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宏观调控成为必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要做好资金投入的引导工作,环境治理法内容修改方面要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内容,做实“环境污染治理”科目,将环境财政体系尽快建立起来,环境污染治理经费增长机制要积极建立起来并且保证长期稳定,构建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将政府当年财政收入向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方面做出支持和倾斜,各级财政预算中关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要保证其增长幅度与财政总支出保持一定比例,保证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支出,同时满足当前环境污染治理需求,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方面能够进行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5.3.2 改革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税费制度
扩大排污费用征收范围,对于排污费的收取标准方面要逐步提高,排污费制定时可以以环境治理费用为标准并高于环境治理费用,以此间接的达到对环境污染预防的最终目的。将以往污染补贴形式改为资金上缴政府进行统一管理支配,避免资金截留、挤占。对治理污染设施加速折旧,鼓励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并进行政策性优惠。完善税费制度,试推行城市垃圾税、水污染税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经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翟春宝.关于贵州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分析与思考[J].环保科技,2011(04).
[2]郑志侠,翟亚男,刘鹏,等.安徽省“十一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分析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04).
工业污染的治理范文6
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深,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相关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二、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具体管制的不健全,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5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30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然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却在与日俱增。
三、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加大了治理的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影响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2、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