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1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

依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其功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4-1998年: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984年,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人行筹集资金, 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相对应,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二)1998-2004年: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所以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七大项,核心内容有二:合并备付金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三)2004年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2003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特别是2006年7月至2007年末,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为了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年内上调竟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4年的7%调至2007年末的14.5%。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央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2

【关键词】国库 财政专户 影响分析 对策建议

一、对国库统计分析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面情况看,地方国库与财政专户之间的资金调拨方式、规模对地方国库统计分析的影响,仅表现为库款减少和某一项支出科目的增加。其实不然,目前影响地方国库与财政专户之间的资金调拨方式、规模的因素包括:一是地方国库金库支付体制。国家预算法赋予地方金库对财政的支付权利是余额内支付,即只要支付金额不超过库款余额,当地金库不得拒绝支付。二是当地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与专户资金拨付的均衡情况,入库实际数是否能及时跟上专户款项拨付进度。三是财政预算拨款凭证。无论财政支付何种款项,通用的只是“预算拨款凭证”,要素栏是日期、收、付款单位名称、账号、开户行、金额、摘要等,强调的是摘要以外的其他内容。地方国库审核的重点除凭证要素外,就是库款余额和总预算数,至于科目之间的预算,很少顾及。

(二)主要影响途径

地方国库与财政专户之间的资金调拨方式、规模对地方国库统计分析的影响途径如下:

1.库款余额充足,总预算、科目预算未超,当地财政编制预算拨款凭证正常,摘要内容反映真实,专户资金拨付在国库统计上正常反映科目支出。

2.库款余额充足,总预算未超,应列支出科目预算已超,当地财政编制预算拨款凭证正常,摘要内容以其他未超预算科目反映,专户资金拨付在国库统计上不能正常反映科目支出。

3.库款余额充足,总预算已超,应列支出科目预算已超,当地财政使用政府部门文件作为附件编制预算拨款凭证,摘要内容以其他未超预算科目反映,专户资金拨付在国库统计上不能正常反映科目支出。

4.由于社会进步,配套专户列支的资金逐年增加,造成地方国库支出刚性增加,影响统计数据。

二、对货币供给调控的影响

(一)影响货币供给规模

一方面,财政国库存款是最典型的基础货币来源,央行基础货币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物质基础,假如央行基础货币不能被很好地控制,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必将受到影响而削弱。国库库存资金作为一种动态货币资源沉淀于中央银行,其变动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当财政资金从地方国库划入财政专户时,相当于资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商业银行,变相增加了货币投放,游离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外。另一方面,财政专户资金作为一种财政性资金,其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目前商业银行将应全额缴存的财政专户资金纳入一般性存款的会计科目核算,导致财政性存款的少缴。商业银行全额划缴中央银行的财政性存款是不具备派生存款的能力的,但财政性存款转变成一般性存款后,会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来源,进一步增加中央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二)造成存款准备金流失

商业银行缴存的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之一, 其余额变动是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一个因素。根据1998 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规定:待结算财政性款项、地方财政库款不计息,全额上缴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则划为一般存款。但目前商业银行在对财政性存款缴存范围的实际执行中,一般局限于商业银行国库或作为国库经收处办理国库收纳业务时形成的资金来源。而预算内和预算外财政专户均开立在银行的“一般性机关团体存款”科目下,使之变成了一般性缴存款。由于将部分全额缴存的财政专户资金纳入一般性存款的会计科目核算,只需要按比例缴存一般性存款准备金,造成了财政性存款准备金流失。

(三)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应

财政专户资金的稳定性和低成本,在当前商业银行仍以“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主导下,成为各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商业银行不惜冲击账户管理制度和缴存款制度,并通过为财政部门免除基本结算费用、提供额外机器设备等不正当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严重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而财政资金从国库大量转移到商业银行财政专户,一方面增加了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财务成本,冲击资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起到了事实上的货币扩张效应,削弱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三、对财政资金管理的影响

财政专户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为一些地方财政部门操控预算执行大开方便之门:一是用于收缴预算收入。目前,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专户,同时被用于收缴预算收入,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完成情况来控制预算收入入库进度,造成大量的预算资金在财政专户沉淀。二是用于办理预算支出。有的地方财政部门通过开具拨款凭证,将预算资金从国库集中拨付到财政专户中,再通过专户分散拨给预算单位,将财政专户作为其控制预算进程的工具,形成明显的“第二国库”。三是用于调节各专户余额。个别地方财政部门在一家商业银行开立两个性质相同的专户,两个账户之间、两个账户与在他行财政专户之间经常使用转款的方式来回转移财政资金。以上可以看出,财政专户俨然成了个别财政部门操控预算执行进度的工具,削弱了财政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严重影响了国家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四、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制度建设

应全面、系统地梳理财政缴存款政策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财政性缴存款的范围、缴存程序以及违规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以统一、规范全国的缴存制度执行标准。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通过开正门、堵邪门,消除因政府融资而开设财政专户的冲动。

(二)加强财政专户资金分析监测

全面核实,摸清家底,通过清理核实,全面掌握财政专户以及财政资金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布情况;分门别类,重点监测,本着“兼顾一般、监控重点、动态调整、综合管理”的原则,选择一些资金流动比较频繁、资金数额较大、涵盖面广的财政资金专户进行重点监测;定期分析,掌握规律,准确把握地方政府资金的运行规律,预测财政资金变化对货币政策实施与调整带来的影响。

(三)健全财政专户资金监督管理

源头把关,依法管理,人民银行要与账户管理部门共同配合,把好新设财政专户的审批,杜绝违规开户行为。同时开展国库专项执法检查或人民银行综合执法检查,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工作。全面彻底清理财政专户,大幅减少专户数量和资金数额。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3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60-03

[作者简介] 袁明男,农行江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4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

货币政策一般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货币政策效果等广泛概念。它的运行依靠一般性和选择性的政策工具实现。

一般性的政策工具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的政策工具既有贷款量和利率最高限额、道义劝告等直接信用控制,又有优惠利率、证券保证金比率、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等间接信用控制。财政政策一般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旨在通过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手段来实现其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合理分配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目标。

二、欧债危机的背景和根源

早在2009年,评级机构调低希腊债务评级便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此后两年,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相继爆发债务危机,而今年暑期意大利和西班牙10年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此前IMF和欧盟的多次救助方案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早前各方均预测希腊年内无力完成财政赤字的控制目标,欧元区债务危机形势变得愈加严峻。

究其根源,应当分成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来看。

外部原因在于,2008年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令欧元区各国纷纷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它们向本国银行大量注资,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这些措施虽然中短期维持了欧元区金融的稳定,但实质上是将私人部门的债务转移到了公共部门,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不断膨胀最终引发危机。

内部原因在于,一方面希腊等国的福利性政策给予财政巨大的压力,在人口老龄化和现实生产力虚弱的条件下还实行高福利保障政策,这使得政府开支过高,负债长期累积。

另一方面,债务危机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占据比较优势,但是高福利高收入带来的高消费,及其受到新兴国家类似产业的冲击形成的贸易逆差共同作用,导致国家储蓄率很低,政府只得谋求外债填补国内债务黑洞。此外,欧元区仅为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各国依然各自为政,未能实行最优的援助方案同样是重要原因。

三、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启示及建议措施

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欧元区各国国债收益率纷纷上涨,证券市场上缺乏融通资金,加剧了世界各大股市对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担忧,美欧等股市经常出现低开、尾盘跳水等情况。

美国和欧盟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两位贸易伙伴,欧洲多国捉襟见肘的国库和美欧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进出口关系决定了中国证券市场将和众多新兴国家的证券市场一样遭受冲击。

中国的A股市场到了低迷的临界点时期常会选择跟随市场,而不久的法国也将继西班牙等国卷入欧债的漩涡,面临标普的债信评级的下调,此外国内房地产领域的调控在短期内仍不见放松的迹象,银根紧收,还有行政上的限购的持续,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成交量未能显著上升,加之欧债危机严重打击市场信心,全球对新兴市场的制成品以及巴西、中国等过的矿产等原材料的资源需求的削弱,这些势必会在微观上对证券市场中与出口依赖型行业特别是出口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宏观上还会影响国内外各机构和个人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也将加大未来银行业内坏账的风险,从而将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短期回暖的可能。

所以要运用货币政策重振中国证券市场,值得借鉴的是,欧洲德法等信贷相对充足,资产负债表情况表现良好的国家以及欧洲的央行都在不断采取措施护住大盘,不断买入欧盟高负债国家债券。

另外美联储也出手联合全球五大央行一起救市,在汇率方面承诺以欧元11月底的水平作为货币互换的基准价格直到2013年初。欧洲央行还一如既往的逐期降息,最近已至1%的水平以维护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欧洲央行还坚持公开市场业务,购买负债国的债券来积极救市,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欧洲各大资本市场迅速走进无底的长期熊市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上,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诸国股市应该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熊市”,可事实上却是法国和德国股市在半年以来没有明显下跌,9月份欧债危机进入高危期仍甚至仍屹立不倒的原因了。反观中国A股市场却常常跌幅巨大,甚至近期已经比希腊和意大利的股市还低迷,深陷2300点附近。中国证券市场的低迷和欧元区K线上涨国家的证券市场的“意外”平稳甚至短期走高的比较的背后有着很重要的货币政策因素。

因此,中国央行不应该一味在遭受欧债危机、产油区乱局和美国经济下行的时期一味挤压泡沫,中国有依赖出口、依赖投资、依赖房地产业之痒,但中国经济不应再使资金融通的证券市场走进寒冬,应该继续延续近来的征兆,一方面继续试点和分地区推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一方面考虑适时微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证券市场注入资金,降低中小微型企业的成本以找回投资者,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投资者的信心,重新盘活整个资本市场。

当然,虽然近来证券市场中的热钱游资大量流走,从欧债危机中还需要看到的是,欧盟将来可能会新发行低利率债券来偿还欧元区国家高利率旧债券,采取债务货币化方式解决危机,势必会通过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大量的流动性,加之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再次大幅度推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如石油、矿石和粮食等,这会增加我国PPI和CPI水平,造成通胀压力,市场中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会承受成本上升的压力,国家和普通股民也可能由于储蓄被吸走降低投资股市的积极性。

这要求我国加强外汇管制,如提高进口保证金,设定资本进入规模和期限和某些用途的标准,以防止输入型、结构性和成本推动型的混合型通胀未来卷土重来,从而保护证券市场。

此外,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欧元区得到验证,成员国实现了资本完全流动,但是固定汇率下本国货币会丧失自主性,所以一国在货币联盟中基本很难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中国是典型的以牺牲货币的流动性来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国家,这样做当然方便维持汇率以稳定对外经济,但这也说明了其对于自由流动的资本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故中国的证券市场除了以货币政策给予支持外也需要完善对资本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否则对增加资本流动性的努力可能事倍功半。

四、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启示及建议措施

首先,借鉴欧债危机,我国应该未雨绸缪防止我国中央和地方债务危机的出现。虽然欧债危机根本上是偿付能力的问题,我国看似暂时并不存在,但是危机起因却离不开流动性问题。而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达56843.91亿元,实际的项目建成期和借贷市场的债务偿还期有时差,这就易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一旦发生,我国证券市场将出现“资金真空期“,导致市场进一步投资萧条。所以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可以试行资产证券化,同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信息披露,这样就可以将项目未来资金贴现,调整地方债务结构。

其次,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对欧盟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7%,面对债务危机,欧盟各国一定会普遍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进口的需求大大减弱。贸易壁垒很可能重新树立起来,这样我国的对外贸易上市公司将会面临再生产和经营困难。我国应该着重在税收政策上进行改革。对于小微型企业,应在这种特殊时期继续施行税收优惠或免税政策以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其利润,最近短期创业板的强势虽然不能掩饰其盈利下滑的风险,但意义向好。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资源型上市或未上市企业都应该继续稳步推进价格放开,实行市场定价,对于资源税的征收也将有利于各种资源和能源在市场上合理高效的配置。对于出口偏向型的行业,政府能够在不违反外贸协定的前提下短期给予一定补贴,有的是生产补贴有的是价格补贴有的是教育培训及技术研发补贴,视情况而定。灵活运用自动稳定器以及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从而使受大环境负面影响的上市公司乃至大盘的基本资金供给能够有所保障。

再次,我国经济结构和欧盟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一样存在问题,如“三驾马车“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内需远未发动起来。最近,股市中资金有再度流向防御性品种比如食品医药、生物分子以及零售、旅游、餐饮、文化传媒等行业的趋势。酒鬼酒、江苏吴中、天舟文化等就是典型。电力等短期内热的行业也受到基金等机构资金的青睐,它们抱团取暖。这些表明证券市场和它有所能反映的实体市场都迫切要求扩大内需。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5

一、引言

泰勒规则非常的简单实用,其关键是要让名义利率跟随物价和产出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即要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Taylor,1993)。积极的利率反馈规则(即泰勒规则)对宏观经济总的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央行采取加息政策,这就会降低总需求,进而抑制通货膨胀压力。

但有些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泰勒规则发起了挑战。一方面,泰勒规则下经济均衡的确定性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进入经济体系的假定的偏好和技术参数(Bill Dupor, 1999),以及与之相伴的财政制度的性质(Eric Leeper, 1991)。另一方面,在利率规则下,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率的递增函数,由于多重均衡会引起宏观经济总的不稳定性(Benhabib等,2001)。

对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我国来说,利率政策的调整还应与人民币汇率的渐进式改革相协调,避免汇率的大起大落,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过热,央行需要加息时,就不得不同时考虑加息引起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张屹山,张代强,2008)。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货币当局依照利率反馈规则(即泰勒规则),通过利率传导机制来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内在稳定展开理论评述。

二、利率规则与经济增长

(一)利率规则与经济稳定的一般分析

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是,通货膨胀率上升一个百分点,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让名义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以上,从而均衡的唯一性就会得以实现,这就稳定了实体经济。Taylor(1993)认为,泰勒规则的核心是,相较于通货膨胀的变化,名义利率必须作出更大的变化,即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均衡,利率的调整必须是顺周期的。

(二)利率规则下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泰勒研究了美联储1984到1992年的货币政策,得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GDP的调整因子均为0.5,实际均衡利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均为2%,从而利率规则表示为:r=p+0.5y+0.5(p-2)+2。

上式中,r为联邦基金利率,p为前一年的通胀水平;y为实际GDP的偏离值。均衡水平下的联邦基金利率将等于4%。

Taylor(1993)指出,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到实际利率,因此,只要名义利率随着预期通胀率同向变化,就能够实现实际利率的稳定。当实际的GDP增长高于潜在的增长水平时,实际利率就会偏离均衡状态,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就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名义利率来实现实际利率的稳定。

三、利率规则遇到的挑战

(一)利率规则在操作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按照陈雨露(2004)的观点,首先,通货膨胀率和GDP系数的确定就很困难。各国央行必须根据本国实际来确定这个系数,具体计算时,要综合考虑当前货币政策的目标和经济结构的问题。

其次,在测量通胀率时,到底是选取消费物价指数还是GDP平减指数,也异常困难。选取标准的不同就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的不同。

再次,短期实际利率的测量,也会由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的不同及期间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从长期来看,实际均衡利率的确定过程,还应兼顾到经济发展的很多不确定性及货币当局的信誉。

(二)多重均衡对利率规则的挑战

根据布兰查德和费舍尔(Blanchard 和Fisoher,1989)以及本哈比伯和法默(Benhabib和Farmer,1999)的研究,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GDP三者之间可以实现均衡状态,但均衡不是惟一的,会出现多重均衡的问题。又由于没有很好的经济运行机制促使各行为主体从多个均衡中作出唯一的选择,因此,各不相同的均衡路径之间会产生跳跃,这就会出现剧烈的内生波动(孙稳存,2007)。这表明,内生的预期因素和外生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样,都会改变经济的均衡,即经济主体对未来的乐观和悲观预期都会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

四、利率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孙稳存(2007)研究指出,由于中国的利率政策规则并不是积极的反通胀规则,而是一种包容性的利率调整,这就会导致中国的经济运行没有一个稳定存在的收敛状态,会出现严重的内生波动。所以,在当前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会出现持续性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状态。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的改进方向是,使利率规则从包容性的规则转变为积极的反通胀规则,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央行的管理水平。

张屹山,张代强(2008)研究认为,各种各样的利率规则理论,不过是对实际经济运行的一种近似和模拟,并不能充分揭示经济运行的深层次规律。所以,各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除了考虑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产出增长,还要根据本国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 统筹协调好其他政策目标。正如Svensson(1998)指出的,没有哪国央行会完全盲目照搬任何一种利率规则。实际情况是,各国央行都会通盘考虑所有能得到的经济信息,来综合考虑它的货币政策。

五、小结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率规则和经济的稳定均衡之间的联系。利率规则应以实际利率为基准,根据产出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以及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来积极调整名义利率水平,保证实际短期利率的稳定和中性货币政策的立场。总之,正如泰勒所说,利率规则只是对货币政策的一般性要求,只能看做是一个指导方针,而非机械遵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利率规则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在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J].经济研究, 2002(03).

[2]蔡跃洲,吉昱华.规则行事、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J].经济评论,2004(02).

[3]张代强, 张屹山.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 2007(3).

[4]Clarida, R., Gali, J. and M. Gertler, 2000, “Monetary policy rules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evidence and some theory,”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1), pp.147-180.

[5]Leeper, E., 1991, “Equilibria under ‘active’ and ‘passive’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7(1), Feb., pp.129-147.

[6] Taylor, J. B..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Monetary Policy Rules [R]. NBER Working Paper, 1998, No.6768.

[7]Clarida,Gali and Gertler. Monetary Policy Rules in Practice: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Z].NBER Working Paper,No. 6254,1997.

[8]Judd,J. P and Rudebusch,GD. ,Taylor’s Rule and the Fed:1970―1997[J]. FRBSF Economic Review,1998(3).

[9]Ball Laurence,Policy Rules for Open Economies,in Monetary Policy Rules[Z]. NBER Business Cycles Seri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3):57-127.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6

[关键词]紧缩政策双顺差扩大内需监管

一、经济背景分析

本年度下半年,央行提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三年以来的央行首次加息,同时也预示着货币政策可能走向紧缩的趋势。不断走高的通胀压力和通胀水平对于央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此时出台加息政策的一个显著目标就是管理通胀预期。从统计数据看,当前我国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物价上涨的同时人民币对外连续升值,通胀的预期不断上升;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见表1),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和内部调节作用较为有效,财政政策趋于无效。所以这种背景下的紧缩性政策主观上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在客观上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分析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在会计核算最后总是平衡的,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的失衡,并且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是结构性和收入性的。

根据一般性原理,在实行支出增减型货币政策进行国际收支需求调节时,存贷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重要方面(本次政策属于此)。这种上调利率趋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意义上会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资本流入,逆差减少或顺差增加;而对于经常账户短期则会导致成本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物价下降,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减少。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的涌入又会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贸易收支逆差增加。个人认为出现了一种顺差逆差悖论的有趣现象,这种互抵机制取决于国内出口商品的总需求平均弹性,如果弹性系数E变化较小,则逆差较多;如果E较大,则顺差成分大,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E比较大,顺差居多。

于是紧缩性的政策在贸易顺差和国内通货膨胀并存的环境下,一般会导致顺差的进一步强化也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加剧;这也符合米德冲突关于内外均衡冲突矛盾的论断,虽然有利于稳定物价,同时也造成顺差扩大;斯旺模型(见表1)中支出增减性政策有利于解决内部均衡而对外部均衡不利的论断也验证了这种效果。国际收支顺差程度的增加必然导致本国货币国内供给量的增加,这会使国内过热的经济更加深化,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内贬外升造成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

贸易顺差的扩大化一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未来国际收支逆差的急剧增加,不利于未来出口;二是加剧了国际贸易间的摩擦和汇率战,贸易条件恶化增加了未来国际间经济交流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需求为主而不是内需拉动GDP的贸易大国更是加剧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波动;三是我们付出高亢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福利损失,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对于未来的国际收支稳定同样不利。

三、合理化的建议对策

1.扩大内需是实现国内均衡发展,促进外部均衡的有效途径。促进国内收入分配的均衡,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过度依赖于出口;利用税收手段,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顺差在国内,利润在国外的不利局面。

2.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全球性战略性投资,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逐步推动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3.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行的措施是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使汇率有序地向均衡方向调整,减弱汇率稳定要求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4.有效监管投机资本的流入

现阶段由于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资本,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要尽快完善对投资资本的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控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源头、动机、途径、结构和规模,及时监督管理不良资本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