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科学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学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1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整体性;联系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过程。历史学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科学,它要求必须按年代顺序,从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掌握历史发展的科学性。要求在抓“双基”时,要突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时空发展和历史现象的纵横联系。这就决定了运用整体原理从事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要求我们从客观的角度从事历史教学,把历史学科和通篇历史教材比作一个大系统。从传授知识来看它包括字、词、句、人物、事件等因素;从培养能力来看它包括读、写、答等因素;从发展智力来看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评判力等因素。这些因素从横向看有其相关性。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从整体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是通过一节一节的课来传授知识,因此要把每一个课时的安排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巩固、布置作业,每一环节都必须安排得有条有理,并使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才不失历史连贯的继承性和基本线索的系统性,否则将无法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

历史教学的整体性涉及的领域很广,根据我的一些教学体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

一、重视新旧课之间的紧密联系

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里始终包含着“已知”和“未知”的教学过程,即教师把自己“已知”的知识让“未知”的学生去接受,当学生把“未知”变“已知”的时候,新的学习内容就转化为旧知识。学生只有储存和积累旧的历史知识,才能接受和发展新的历史知识,这就说明知识的传授依赖于旧知识的巩固。因而讲授新课前对旧知识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旧课过渡到新课的桥梁。

二、抓住中心,重视新课教学中各个教学提纲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材的一节课内容是一个整体,但它往往由好几个题目组成。这些题目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结构,紧紧抓住本节课的中心,从宏观上把握它,然后在讲授时一定要围绕中心,把每一问题讲清楚。尤其讲完一个纲目向下一纲目转入时,要特别重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不容易使内容脱节,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三、重视教学语言和教学板书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师提出课题和教学提纲时,一边在黑板上写出板书,一边让学生看书听讲,以促使其独立思维。在讲课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加重语气,并醒目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这一问题细致讲解,同时可在知识点下面画上着重号,使教师的语言和书写合拍,使学生便于接受,印象深刻。

四、重视运用历史地图的空间、时间和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习历史,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非常重要。在历史课上要充分利用地图的空间和时间讲授知识,教师结合地图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方位,形成历史空间的表象。地图上需要标注时间,教师也要特别强调,让空间、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能给学生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使它们能比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形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重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联系

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要挖掘其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相连之处,也就是挖掘思想教育的内容。如果教材内容不靠近学生思想实际,教材、教师、学生不能融到一起,必然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把教材与学生紧密地连在一起,发挥好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作用。

认真贯彻以上五个方面的紧密联系,就能基本上达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达到了整体性就能较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接受了整体性教育就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就能使知识系统、记忆扎实并灵活运用,有了系统的知识就有了思考、想象的基础,因而智能相应提高,随之思想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甄士东.论历史课堂教学要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4).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2

关键词:历史 中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大潮。那么,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能为“科教兴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仅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讲“张衡和地动仪”这一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表状、结构,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

二、鼓励学生质疑

“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所以,只有对现有的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义理有疑,则濯支旧见以来新意。”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中学历史教材特别是新编的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如教材中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可以列举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3

一、小学生科学课的现状及突出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教学的新课改,小学生科学课的教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学生及教师反应如今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较传统的教材更为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最大变化为教科书中出现大量的插图,能够更加形象的突出教学主题,更好的讲解小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有时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还有部分教师新教材要求把握不到位,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方法还需更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在实践学习中更好体验、思考、总结和归纳知识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学科实践中的解决方法

2.1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

小学生科学实践课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实践机会,体会实践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体验学习实践的乐趣,进而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科学课虽不像初高中科学课那般复杂,但基本的科学实践设计还是较为重要的,一般科学实践过程,要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决问题等步骤开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实践的引导者应对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给予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辅助学生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电磁铁》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先通过某种教学情境的设定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情境的设定最好要贴近生活,例如魔术表演、趣味的视频等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动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观察到现象的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亲手制作电磁铁来进一步观察,验证自己猜想。同时在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将表象具体化,条理化,概况化。

2.2教师实验示范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学习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实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老师教学演示实验、另一种为学生分组研究实验,虽分为两种,但都以教师示范为前提展开实验。如《电磁铁》一课中,在制作电磁铁时,教师规范的演示和对应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做法,只有在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模仿,进而自己动手实践。在科学课实践中,有效准确的给出实验示范对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帮助,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动手、记录实践的程序、过程及结果对于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其次,分组实践也是提高小学生实践性学习能力提高的主要部分之一,小学生在完成实践过程中,会经历分工实验、共同合作等步骤,与团体小组共同完成时间内容,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能够锻炼团结学习意识。

三、实践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可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性学习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有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小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均有所提高,其对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在不断的科学实践中提高,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学习意识的提高,在实践的观察、记录、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实践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是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实物操作完成实践,让每一位小学生真正的接触实践,真正完成实践的每一个步骤。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4

一、营造氛围,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

1.兴趣使然,顺势而生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通过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所以要引发自然学习力的产生,首先应该立足于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上,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参与活动,让学生从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且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要。例如在学习《变色花》一课时,教师出示一朵纸花,然后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学生会发现“花瓣”变成了红色,“叶子”变成了绿色,在产生了疑问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中关于物质酸碱性的介绍,再通过紫甘蓝水接触白醋和碱水后发生的变化实验,很快就能得出“变色花”的秘密:纸花的花瓣上抹上了白醋,在叶子上抹碱水,学生在学习力的驱动下,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显著。

2.平等交流,蓄势而发

学生敢说、愿说的前提是教学的民主。美国心理学博士戴尔・斯科特・里德利在《自主课堂》一书中提出: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因此,课堂中,教师应该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从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出发,在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交流他们的想法,在开展探究之前能围绕探究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追问,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在探究活动之后能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归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在交流中将形成的几种答案进行比较,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提炼形成的结论,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3.适时放手,得势而展

在科学课中,为了使学生能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在自然学习力的驱动下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层次、有目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还要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学,适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发挥学习力的学习能量,找到教育的真正动力和最大的教育资源。在学习《简单电路》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导线、电池、小电珠组装简单电路,学生掌握了连接的方法后,再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将电池盒、灯座、开关进行连接,控制小电珠的亮和灭,在学生不断的尝试中,不仅加深了对电路链接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自然学习力发展。

二、方法导引,助力自然学习力的“续航”

1.探究,开启“航行”的动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因此,课堂中应该紧密结合科学概念的学习,针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学习方法,突破探究学习中的瓶颈,进而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的效率。例如,在科学教材的每一册中都有“过程技能训练单元”“探究的方法单元”“探究方法反思单元”等一些方法显性化的训练单元,在这些单元的实施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些指导的要点,如提出问题环节应该注意问题筛选的广度与深度;方案设计环节应通过系列化的问题让学生考虑,自主选择一个适用于探究的计划方案;汇报交流环节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并能将学习的方法转化为自然学习的能力。

2.记录,留下“航行”的轨迹

科学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通过科学记录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规范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文字时应选择蓝色或者黑色的笔,而画图、制作表格时,则必须使用铅笔,对于表格的制作,还要用直尺来辅助;其次,告诉学生每一次记录应该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例如课题、日期、天气等是每次必须记录的,因为这会给整理科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带来方便。再次,具体指导记录方法,在开始记录前,应讲清要求并作示范,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记录及时做出评价和指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适合的方法,使学生对记录内容重新理解和整理,加深了对知识和方法的记忆。

3.合作,助推“航行”的方向

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由于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部分实验都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所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学生自然学习力的发挥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小组学习中如何协调合作、取长补短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而耐心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在团队学习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如在学习“制作地表模型”一课中,在学生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校园沙盘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制作很快,有的小组制作很慢,教师仔细观察后发现:做得快的小组合作默契,而较慢的小组分工不合理,有的还发生了争执,针对情况教师对较慢的小组作了适当指导,让他们按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他们合作速度快了,最后取得了成功。

三、多维互动,拓展自然学习力的“航线”

1.课堂实践,拓深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纯粹以学科知识传授的静态教学方式已然步入了死胡同,简单灌输知识变成“捆绑知识”,只有与生活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如学习了杠杆平衡的原理之后,学生知道了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反之则越费力,在这种情形下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卖菜时候使用的杆秤如果秤砣少了一小块会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让学生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的策略,这一情境创设拓宽了学生的理解思路,使其学会了运用新的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外延伸,拓宽空间

“学生的学习力发展不仅只发生在课堂上,而是发生在所有学习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课堂之外的、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小学科学课标也提出“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拓展学生的自然学习力,教师应该围绕学习的内容,精心选择并设计课外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基于“场景式”课程资源推进课外学习的开展,开发出了“养蚕”“无土栽培”等课程资源,把教学拓宽到开放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形态中,并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取得家长、社会对学生开展课外研究的支持与帮助,以此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5

其实,历史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读史可以明智”的真正意义所在。多年以后,也许你并不记得高中历史都学过哪些历史事件,但是通过历史课培养起的思维能力却能伴随你终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做历史材料题首先得分析材料,将零散的、隐藏的、有用的信息发掘出来。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信息社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有用信息,如何从表面信息中发掘深层内涵,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一件事的成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历史,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个能力其实就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对于学生们来说,在踏入社会之前,他们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学到的知识并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三、 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这个能力是对学生的更高一层的要求,学习是向学生“输入”知识,而描述和阐述则是向外“输出”知识,而且中间还经过了一个重新理解与整合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能力,那就成了谚语所说的“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四、 论证和探讨问题

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6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也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是实施创造性学习的基本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即外界的信息与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就会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创造性学习的根本

一切教育教学的目的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才能得以实现,一切知识、技能只有经过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的筛选和转换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敢想、敢讲、敢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 启发学生敢想。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物理教学的核心是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品质。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教学必须以“物理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必须遵循物理学的认知规律,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多一些思考的机会,留多一些思考时间,提供多一些表达思维的机会,学生才能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地想,有条有理地讲,从而掌握思维的策略。

2. 重视学生“听”、“说”。

“有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活动。“听”与“说”是交流的主要形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80%以上是靠“听”与“说”摄取的。学生通过听,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又对同学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和认识。学生通过讲,一方面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情况反馈给教师,为教师随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学生在“讲”中互相交流,共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 鼓励学生提问。

敢问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所以课堂上当学生提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千万不要认为他们在无理取闹,因为敢于质疑也就是表示学生已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了。我们要用亲切平和、宽容民主的态度鼓励学生提问;用层递有序、联想推测等方法引导学生提问;用竞赛氛围、游戏场景等手段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并要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

教师还可通过提问、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主动思索,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方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发现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创设亲切、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围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积极思考,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有民主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恒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把其中一个力撤去,而保持另两个恒力不变,这个物体将做怎样的运动?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运用学过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下,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些学生认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有的学生认为一定是直线运动等。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阐述各自的理由,并请其他学生来质疑或补充,让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使他们思维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通过精心设问,为学生体会“物体受到怎样力的作用,就会做怎样的运动”和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搭了“桥”铺了“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培养。

四、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激励学生,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例如,总质量为M的列车以速度v0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各车厢受到的阻力都是车重的K倍,且与车速无关。在这时刻,列车后部有一质量为m的车厢脱钩而机车的牵引力不变,则脱钩的车厢刚停下来的瞬间,则前面列车的速度有多大?学生看完题后,一时无法把题中的情景,物体运动所遵守的规律与动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学生很可能会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来求解。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再加以点拨:有没有更简捷的解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寻找更简捷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