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1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2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并不断提高民族素养的根本大计,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通过礼仪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收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吸取其中的精华,对于我们下一代健康成长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重要载体。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文化也常常被人称之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层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教育是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它把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结构;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现在小学生道德教育很多停留在简单说教、灌输,缺少有效载体,礼仪教育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缺点,礼仪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成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和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小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取得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基础。

二、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礼仪修养表现出来,正所谓,“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的判断能力。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 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礼仪可以从内部塑造一个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优良素质的造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基本礼仪的养成和强化,比如见到老师同学要鞠躬问好,这是礼貌待人,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这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都是自身良好素质的优良体现和个体道德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礼仪教育是塑造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礼发诸外”的结果就是塑造人外在的良好形象,礼可以起到修饰作用。“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意思是说,礼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

学习礼仪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容、得体的着装、礼貌的谈吐构成了一个人外在美的形象。清新可人的外表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也能让人平添好感。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小学生站姿坐姿走姿、用餐礼仪、开会纪律的培养,因为学习礼仪能更充分的展示小学生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对于成长道路上个人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催化剂

首先,礼仪教育有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礼仪本身具有人际协和功能,《礼记・礼运》说:“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此外,中华礼仪还特别强调人格的平等。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举止得体、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就能很快与同学之间安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

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德育素养。在教学中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来,设计合理的问题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在历史课堂中完成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

一、挖掘教材引入传统文化

用教材不是教教材,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我国历史悠久,对于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们把教材中富有文化作用的内容进行加工,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吸取这些知识,特别是教材中的文化营养,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当学生对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和意义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华文明的起源?激发学生思考,学习通过日常的积累,就会想到开天辟地,还有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躲避野兽侵害进行建造巢穴等。这样都可以把教材的中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把中华文化精神进行传承与发扬。再如,我们在学习文字的演变时候,引导学生对汉字马的由来进行学习,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都有什么特点?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他们发现原来文字比较形象,现代的文字注重的是线条,形象难度降低。这是都是我国的经典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字,就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了解古人思想,继承优秀的文化,从而让学生从中学到有用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再如,在对孔子思想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孔子言行与书籍进行研读,从而了解儒家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圣人的思想对现在教育的作用,逐步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巧妙引导吸取文化精华

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不断推进,各科也在课堂结合教学的实际,有效融入了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以此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人文修养。在历史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把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从而让学生吸收文化精髓,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目的。例如,教学“伤寒杂病论”,要让学生知道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中医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医W与艺术的结合,和西医有很大区别,特别是中医运用到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但是由于中医效果慢,在当前社会上中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中医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对部分病治疗的效果很好。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再如,讲到了古代的书画艺术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书画艺术作品,并通过对比中外的书画作品,让他们认识中国书画艺术注重的是艺术,而西方作品注重的是真实性,这样就能体现到我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吸取中精髓,并继承和发言我国的优秀文化。再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习时,要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春秋战国不仅是百家说,另外还是儒学和道学说的开始,从而让学生明白百家学说的认识更加充分,进而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情结。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教育人的真理,我们只有让学生从教学中进行感知、体会,才能掌握并进行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目的。

三、鉴赏作品提升文化素养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大师的艺术作品,其中包含了书法、绘画和文学等。我国是文化大国,蕴含五千多年的文明。这些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我国文化是多么的繁荣昌盛。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写作品进行鉴赏,让他们了解这些优秀文化的内涵,发扬这些文化,并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也能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体会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品性。例如,唐宋时期的诗词,我们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同时在历史课堂也要让学生学会鉴赏,体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唐朝的李白、杜甫等人诗流传至今依然受到很多的追捧和赞叹;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等词句依然让人读取朗朗上口;还有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也可以用来临摹和学习。教师要对这些经典的作品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把他们创作的思想领会到。再如,书画作品中,我们经常要提到到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欣赏到王羲之的高超的书法水平,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教学不要仅仅限制与课本中的知识,而是要进行延伸和拓展,老师要搜集与课本有关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特别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我国文化精神,那就是我们劳动人们的勤劳、能吃苦、智慧、善于创新,而当前缺乏也是这种东西,从而文化作品让学生去感悟,更加真实,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陶冶的情操,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挖掘教材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研读,从而理解其中真正蕴含涵义,并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成武. 浅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考试周刊,2015,97:139.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4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旅游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资源是丰富的,不论是自然资源,亦或是人文资源,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过去的旅游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旅游发展道路上,要想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的概况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讲,还是从人文资源方面来讲,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一般都与著名事件或者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赋予自然景观一定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景观吸引力,使得我国旅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旅游风格,在世界旅游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这是传统文化赋予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促进自然景观旅游的发展,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对旅游管理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对于社会事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旅游管理的发展也会促进历史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管理和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性原则。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的影响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讲求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解放人的思想,,在对于问题的处理时,不仅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同时也要注重人的尺度,在旅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荀子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讲求的就是对于人的重视,这就是教育人民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近年的旅游管理发展过程中,兴起了参与式管理,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建设中去,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要求加强对于员工的自身素质建设,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只有每一位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那么整个企业才会得到好的发展。

2、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以和为贵,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旅游管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往往一条旅游路线包括多个环节,如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等,同时还有工作人员与旅游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这就需要坚持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做好管理工作,以礼待人,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组织管理状态,坚持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一种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员工才可以以一种平和有礼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使得各方关系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也需要用礼仪对其进行教化,坚持“礼之用,和为贵”,注重柔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做好现今旅游管理工作。

3、以德服人

古人崇尚以德服人,认为圣人的魅力对于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现如今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领导者对于企业实施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企业领导者要吸取古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人格魅力,以自身作为榜样,影响他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他人进行感召,增强企业凝聚力,时时为员工着想,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将自己与员工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一颗善良的平等之心好过于严厉的措施,中国古代素有投桃报李的说法,领导者以德服人,得到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会使得员工尽心尽责的完成自身工作,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人心之间的互动,好过于其他一切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同时要建立有效合理的奖惩机制,不能单单以金钱的方式进行奖惩,要采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方式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所以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须以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魅力,以身作则,对于员工体贴入微,将心比心,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凝聚力不断加强,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5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 色彩文化 创意 经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的创意与开发经营,不仅应重视民族、国家的文化,而且也应重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发展的宝贵资源,具有凝聚人心、和谐社会的功能,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创意、打造各类地方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色彩文化彰显出一个地域特有的精神气质

色彩文化是文化领域中一个不太受人重视的门类,但却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发源于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醇厚鲜明的人文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其中尤以别致出众的色彩文化最具代表性。色彩文化根植于皖南地区的族群基体,渗透于当地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卓然不群的地域风格。

在美学内涵上,色彩文化与传统地域、族群的人生价值观念等精神意识相互交融,彰显出一个地域特有的精神气质。色彩文化善于通^色彩元素来体现当地居民勤勉坚韧的修身认知、宣扬和睦共兴的齐家意识以及思行进取的行世理念,这在建筑实体与起居器物上表现得最为集中。

伴随着各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也得到了重视与合理定位。各地都在积极利用别具一格的地域色彩来进行文化创意,并对其开发经营。这样一来,就在建筑外观、器物框架、装饰形态、观光旅游等众多产业中融入了文化底蕴,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承续弘扬与当代产业升级转型的互促共进。

着力开发地区的色彩资源潜力,构建视觉产业群。将散落于民间各地的色彩资源进行统一收集、合理配置,并进行科学地加工开发与商业包装,将会构建出一批独具特色的视觉文化创意产业群。如将暂时分散的民间艺术加以集中改造并进行商业运作,打造出如视觉文化主题公园、民间曲艺视觉体验店、特色视觉打印屋等新型产业集群,无疑能够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完成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转化,保障地域色彩文化的传承更新。

释放地区色彩资源,打造旅游景观区域。积极利用地域色彩文化,并将其延伸至旅游行业,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景观区,使得传统色彩文化在重焕活力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开辟新路径。

凝聚地区色彩资源价值,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助力,能够有效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各地应通过不同宣传途径,向社会大众介绍地域色彩文化所具备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和经济价值,提高社会大众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吸引商业机构进行调研投资,使之成为带动当地就业、助推产业升级的动力。

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存在的两大短板

用色体系过于浮华艳丽。作为最为直观的视觉元素与感官形式,色彩的运用与呈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主体的综合表现力,无论是在绘画、建筑,抑或是在雕塑、工艺之中,色彩都被放在了极为关键的位置。然而,一些地区的艺术行业过度强调新潮先锋、一味模仿西方艺术、整体色调艳丽浮躁而混乱飘忽,这种用色风格很难让人们产生精神共鸣感,因而亟待调整。而传统色彩文化是极具生命力的独特资源,蕴含着悠久醇厚的人文底蕴与艺术精华。将其合理融入当前的艺术行业,调整其偏于浮华、不切实际的用色体系,有助于形成清新淡雅的用色风格,既能消除当前部分地区艺术行业的用色瓶颈,又能凸显独具韵味的地域特色。

用色空洞沉闷。当前,受一部分艺术创作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影响,为了抢占旅游艺术消费市场、快速获取经济效益,一些地区的艺术行业对色彩元素的使用逐渐趋于僵化,基本用色的整体设计表现出空洞牵强、迎合低俗审美趣味的倾向。许多创作者基于批量制作的盈利目的,直接将一些流行的色彩元素进行移植涂抹,并未真正体味色彩运用的艺术诉求与实际定位。因此,通过将地域性色彩文化融入视觉艺术创作,着力纠正业已偏差的色彩运用,广泛吸纳地域色彩传统、表达地方特色艺术,形成清新别致、卓然出众的色彩新风,将会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传统地域色彩文化的创意经营之道

吸纳厚重的深色意蕴,营造具有画面美的建筑外观。建筑外观是视觉感官的直接体验形式之一,基于营造具有独特画面美的视觉目的,吸纳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厚重、醇远的博大意蕴,有益于彰显悠久深邃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从而给予观看者浑厚绵远的视觉感受。如在明清古村落保留较为完整的歙县、黟县以及祁门地区,就可以仿照遍布本地的古村落建筑的基本构造与用色手法,尝试建造一批乌顶灰墙的古代风俗活动体验馆、朱门青壁的旅游纪念品店、靛瓦碧檐的仿明清茶室等。要重点在客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带进行布局,既可以采取同一亮度色彩建筑物集中分布的手法,也可以采取三角形、菱形等多线组合的形式,将不同亮度色彩的建筑物交叉分布,构成错落斑斓的画面美。

凸显灵动的淡色气韵,构筑具备造型美的器物框架。器物内饰是建筑群落的内在组件,也是文化旅游视觉标识体系建构的关键对象。文化旅游兴起之后,建筑群落内部的各种器物成为了细致展示一个地区文化传统与人文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的淡色气韵,展现其灵动飘逸的特征,逐步构筑具备造型美的各色框架,继而完成视觉标识体系的多样建构。如在徽商文化极盛的绩溪、休宁等地,私家园林之内的各式精巧家具、精美内饰以及精致装潢都颇具吸引力。鉴于此,我们可以着重将传统徽州色彩文化之中的淡浅之色,融入文化观光旅游景观的室内装饰之中,营造出细腻丰富的视觉体验。

添加独特的色彩风韵,创设具有别致美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根植并脱胎于自然社会系统的旅游形态,既有自然景观的淳美,也有人文景观的风雅。为了配合视觉标识体系的建构拓展、释放传统优秀地域文化的价值功效,添加其独特的色彩风韵,继而创设具有别致美的文化旅游新形式,文化旅游的新兴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独具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观造势推广,着力打造以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为内容的地方民族曲艺文化节、全民自助游览,以及新区文艺推介会等活动,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景区参观并实地感知传统色彩文化资源在改善旅游体验、提高休闲质感上的切实效用。

聚合丰富的色彩资源,构建具有文化美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后起之秀,包含建筑、美术、绘画、舞蹈、服饰等诸多文化门类,对于观光旅游的辅推动颇为显著。聚合地区的丰富色彩资源,构建具有文化美的创意产业集群,进而协助视觉标识体系的深入延伸。如在歙县、黟县以及休宁等传统徽州文化的发源地,统一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种色彩文化资源,着重将其中厚重沉绵、清新淡雅、绚烂精致等不同色彩元素进行包装,既可以由此创设各种体验性以及互动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能够开发出形式多样、意趣丰富的工艺饰品,完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产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快速转化。这样就能在传承并弘扬本地区传统地域色彩文化的同时,贯彻对视觉文化标识体系的具体实践,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为协调。

(作者分别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柏杨:《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②章尚正、周伟伟、朱莲:《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产品体系开发》,《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1期。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范文6

关键词:吉祥艺术;装饰纹样;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67-02

中国吉祥文化最早应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装饰艺术,在新石器时代装饰艺术就已出现,装饰以纹饰和雕饰为表现手法,以实用功能为主,主要应用在基本生活器皿上,如服饰、陶罐、打猎器具,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最低需求。继而随着社会的进化、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装饰图形开始应用到生活产品之外的陈设器物之上,兼有审美功能和符号功能。先民们以其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美化和信仰、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通过符号化、图像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特色的吉祥装饰图案。

一、吉祥图案的主观原生性

在长期的与大自然作斗争中,我们的祖先将人类战胜不了的天灾人祸、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认为是鬼神的指意,在我们今天看似矛盾的现象,被理所当然地连结到一起,看似自然现象却被神话夸大。“祈福辟祸”成为民族心理的共同原望,目的就是想避开人类不利于生存的各种险恶环境,继日将祈盼吉利祥和心理转而对自然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并赋予生命的情感。龙的图形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中国龙是集蛇、鱼、鹰、狮、、牛、鹿等多种威猛走兽动物形象特征于一身,是远古时期不同部落多种图腾综合体,在中华民族的心理已将龙的形象转换成一种精神意志,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凤则是集天上美丽飞禽于一体的吉祥物,是幸福美丽的化身。龙凤作为吉祥装饰纹样的母题在神州大地被广泛的使用和流传,由此衍生出象“青龙”、“白虎”、“龙凤呈祥”、“教子成龙”、“ 双龙戏珠”、“丹凤朝阳” 等吉祥装饰图案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对吉祥物的信仰、崇拜以及对吉祥装饰图形的聚合感、安全感、归宿感的心理意识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很大部分成为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渗透到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

中华民族遇事喜欢求吉辟邪,企盼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这可以在许多传统文化现象中找到证明。其中吉祥文化便是一种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语言、民俗、图画,以及在后来的文字、数字中几乎都有对吉祥的要求。如:过年张贴对联与年画门神,拜年、结婚、祝寿说恭喜的话语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吉祥的祈求与希冀,于是吉祥文化便在此需求下应运而生。张道一先生曾将吉祥文化归纳为语言、文字、民俗、数字、图案五类,而传统吉祥纹样又可分为自然与动植物、社会风土民情、历史经典故事、宗教神话传说、文学与曲艺、文字与符号六类。由此可见,传统吉祥纹样的形成有着心理需求、、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成因充分地表明人们生活中追求吉祥和对幸福的寄托,表现在形式符号上逐渐演变成了传统吉祥纹样。

二、吉祥图案的文化本土性

汉字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形式美和装饰美的造型文化,最早的作用是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如“结绳而治”、“ 刻木为契”、“仓颉作书” 就是古代对文字形成的记载,从图型符号到语言文字,这也证明了“书画同源”说。将纹样符号与系统文字结合,最成熟的应为殷商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金文,成为最具有装饰纹样的文字,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出现的水纹、鱼纹、涡纹及鸟形、蛙形纹,则是最具有文字符号意味的装饰纹样。中国汉字造型的平衡、对称、条理、节奏等形式特征,与人的生理平衡相适应,在心理上能够造成稳定的装饰美感,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美对中国吉祥装饰造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吉祥装饰艺术的图形基础。如吉祥图案中应用双数对称构成的很多,如“双喜盈门”、“双龙戏珠”、“四季发财”等图形。在装饰造型中讲究“方”与“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对称纹样被广泛应用到器物装饰上,这些都与汉字方型结构的形式美感对人们心理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图案内容,大多集中围绕着“福、禄、寿、喜、财”这五大题材。《尚书》记载,福有五种,“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好德,五日考终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吉祥寄托了老百姓全部善良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先民们智慧地运用了图案独特的视觉语言,选用了特定的形象作为某种抽象思想的图形标志,约定成俗,将无形的思想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图形图像,成为“无字图书”。它甚至使不识字的观者也可以一目了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色彩的冷与暖、黑与白的处理方法即是道家文化推崇的“阴阳五行”说思想在装饰构图中的应用, 而这些无一不体现在吉祥文化之中,道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念,使追求阴阳协调、长生不老成为了普遍的人生目标,于是就有了“五福捧寿”、“群仙祝寿”、“寿比南山”、“延年益寿”等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样。

三、吉祥图案的俱进时尚性

传统的吉祥装饰艺术在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沧桑和洗礼之后,其保留下来的哲学思想与美学内涵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纵观历史每一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的飞跃。文化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传统吉祥装饰艺术只有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贯通,在理解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中国现代许多设计大师在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无论在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服装、家具设计上都大量地应用了民族传统吉祥装饰艺术元素。如:中结合国银行标志,就是这样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标志是由钱孔与红绳构成了“中”字,古钱与“中””字结合,既赋以简洁的现代造型,同时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造型既大方又有个性。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尽管社会生话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吉祥文化的情愫确始终没有中断,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带有浓浓的乡土情、民俗情的吉祥装饰艺术在许多地方已成为一种文化资源应用在产品包装、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众多方面。

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从发生到发展,都受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习惯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培育着不一样的民族,这也是我国悠久的多民族文化之所以多姿多彩的原因。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以自身的独特风貌和饱含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力,已成为中华民族心理不可分割的文化精神财富,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吉祥装饰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Y08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