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时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的时滞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1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1-0034-05

较长时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又好又快的发展状态。然而,伴随着2007年7月份CPI突破5%,通货膨胀不期而至。进入2008年,CPI继续在高位运行,一月份为7.1%,二月份达到8.7%,创下了12年来的新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围绕这一主题,国内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高铁梅等(2008)认为,本轮物价上涨是货币供应量增多、成本推动和需求推动等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出现全面通货膨胀就要降低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Ⅲ国家信息中心(2008)认为,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目前货币政策应坚持从紧方针,但暂时不宜出台加息等紧缩性政策;陈彦斌(2008)认为,流动性过剩对于当前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著,治理政策要着眼于当前通货膨胀的特征,而不能盲目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何孝星和黄雪霞(2008)认为,利率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有限,继续加息将会有害无益,未来应该以控制信贷总量替代加息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等等。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对通货膨胀成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不仅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无能为力,而且在货币数量的调控方面也存在诸多局限,治理通货膨胀应该更加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性质

有效的宏观调控建立在正确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判断当前通货膨胀的性质和特征就成为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1、外部失衡引发的通货膨胀。20世纪90年代之后,除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特殊因素之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双顺差。持续的外部失衡造成外汇储备激增并且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使资本账户顺差进一步扩大。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不得不扩大人民币的供应,结果造成M2的迅速增长,如2008年1月和2月M2同比分别增长18.94%和17.48%,均高于2007年末的水平。3月份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保持在16.29%的高位(图1)。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的过快增长引发了流动性过剩,从而构成了当前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原因。

2、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特征。目前的通货膨胀呈现结构性态势,并非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上涨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以2008年4月份为例(图2和图3),CPI为8.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22.1%,而衣着类商品的价格反而下降了1.4%。食品价格的上涨,又主要集中于肉禽(47.9%)、水产品(16.1%)和鲜菜(13.6%)。食品之所以成为推动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因为食品行业的供给弹性较小,对于来自需求面的货币供给量的正向冲击不能作出及时反应所致。尽管目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但由于通货膨胀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调控,一旦人们形成通货膨胀预期,那么结构性通胀就会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比较明显。本轮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成本推动型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其中原油上涨37.9%,原煤上涨20.9%,有色金属上涨4.7%(图4)。同时,进口的主要商品如铁矿石、大豆、成品油、天然橡胶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等要素价格的上涨也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首先,随着我国人口拐点的出现,原本可以“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其次,当前进行的要素价格机制改革使得之前人为压低的要素价格逐渐向市场均衡水平移动;最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旺盛的需求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4、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在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同时,其他主要国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2008年1月,美国CPI上涨4.4%;欧元区上涨3.2%,日本上涨0.7%;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分别上涨3.9%、6.6%和7.4%;俄罗斯上涨12.8%,南非上涨9.3%,全球通货膨胀有卷土重来之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如铁矿石、原油、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就会相应传导到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事实上,当前制约我国供给面最主要的因素即是成本推动与输入型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通货膨胀的趋势及其成因,本文建立了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率的脉冲响应函数。选取的变量指标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下食品价格中的粮食价格指数(COR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NV)、广义货币供给量同期增长率(M2)、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W)。由于我国2003年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因此本文的样本期始于2003年1月,止于2008年3月,总共63个样本。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价格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M2同期增长率的月度数据来源于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季度数据,我们采用取均值的方法近似得到了月度数据。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一单位标准差大小的新信息(jnnovation)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反映一个变量作用于另外一个变量的动态特征。一般在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之前要建立变量之间的VAR模型,我们首先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设定了VAR(2)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化(orthogonalised)方法和Choleski分解技术,建立了关于通货膨胀率与其他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西姆斯(1980)认为。VAR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下无需考虑变量的平稳性,所以这里没有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图5至图8是CPI对于其他

变量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应。

1、粮食价格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由于粮食在CPI组成中权重较高,因此在当期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正向效应,并且正向效应呈递增趋势,第3期达到最大,此后开始逐期递减。这表明粮食价格的上涨短期内会对CPI造成较大冲击,但在长期内对于CPI的持续影响较小。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作用一直是正向效应,并且效应逐渐增大,到第5期开始稳定在一定水平。长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会产生温和的通货膨胀效应。

3、广义货币供给量同期增长率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初期时广义货币供给量同期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正向冲击呈增长趋势,到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呈递减趋势,到第10期逐渐趋近于零。

4、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对通货膨胀率的正向效应在第2期开始显现,并且逐期放大,第10期时仍然呈增长趋势。显然,劳动者工资的增加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效应非常强烈,在长期内会持续提高通货膨胀率。

在给出脉冲响应函数之后,我们采用方差分解法,通过求解扰动项对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均方差的贡献度,了解各类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作用,分解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除了通货膨胀率自身以外,粮食价格和平均劳动报酬是长期中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时期的延长,劳动报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国内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而劳动报酬的上升直接表现为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可能是目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虽然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货币现象,治理通货膨胀理应由货币政策发挥主要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形势来看,基于需求调节的货币政策显然对于供给方面的成本推动和输入型通货膨胀无能为力。同时,即便在货币政策调控最为核心的领域――货币数量的控制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

1、加息的局限。加息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回笼货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是货币政策中最重要的工具。但是,目前加息却要考虑诸多问题。首先,加息要考虑中美之间的利差。现在的情况是,人民银行在不断加息,美联储却在不断减息,使得中美之间的利差不断加大。中美之间的利差倒挂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进一步流入,从而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其次,加息要考虑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加息会提高资金成本,抑制国内的投资需求,并因此减少进口,进一步拉大中国的贸易顺差,最终也会与加息的目的背道而驰;第三,加息要考虑对储蓄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过高的储蓄开始减少,多年低迷的消费需求逐渐启动。如果在这个时候加息,尽管可以将部分资金吸引回银行,但是却与扩大内需与发展资本市场的长期目标相悖。

2、存款准备金与票据回购的局限。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和央行票据的回购同样可以达到回笼货币的目的,但是二者的政策空间日益缩小。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5.5%的历史高位,中小银行流动性明显吃紧。若进一步上调准备金率,必然会危及到这些银行的生存。同时,央行票据回购的不断积累,一方面使得央行面临票据到期以及利息支出不断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损害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机能,不利于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

3、人民币升值的局限。人民币升值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有效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减少国际贸易争端,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使人民币迅速升值到市场均衡水平。因为,人民币的过快升值同样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促使资产价格上涨,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会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反而会加剧通胀;另一方面,过快升值会对外部需求产生巨大影响,在目前内需并没有充分启动的前提下,极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因此,人民币升值只能是循序渐进,小步快跑。由此也决定了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应要到两三年后才会显现,这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尽管货币政策存在诸多局限,但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增幅仍然偏快,尤其是金融机构外汇贷款超常增长,2008年4月末已达到27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6.76%。因此,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坚持从紧的原则,将反通货膨胀作为其主要目标。由于信贷规模调控和窗口指导可以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和银行盈利状况及时、迅速地作出反应,避免“一刀切”,我们建议未来货币政策应把控制信贷规模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

四、应该重视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胀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的复杂性以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不仅可以实施需求调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面产生影响,从而能够直接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挑战。同时,财政政策较少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政策扭曲效果较小。因此,今后治理通货膨胀应该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1、财政政策的需求调节。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支出属于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扩大财政支出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会相应提高。同时,由于现实条件下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成立,政府使用公债融资取代税收融资,持有公债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同样会引发价格水平的上涨。因此,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似乎应该减少财政投资和压缩赤字。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通货膨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面对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财政支出的增加和赤字的非货币化融资,并不会增加目前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因而也不会加重流动性过剩局面;另一方面。面对人民币升值和出口的减速,需要适当的政府投资支撑经济增长,以防止滞涨的出现。所以,目前的财政政策在需求调节方面应采取紧中有松的原则,在维持适当规模的赤字的同时,发放特别国债,进一步回收流动性,加大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财政政策的供给调节。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包括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调节和经济波动的短期调节。根据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个经济体的供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知识资本以及社会管理系统。其中,人力资本不仅是指劳动力的数量,也包括劳动力的质量。物质资本泛指基础设施以及设备投资。知识资本包含论文、设计和专利等,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社会管理系统则表现为政府的管理能力。除了物质资本之外,其他供给要素

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单纯依赖市场会供给不足,需要政府财政予以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补贴,增加上述物品的供给,由此形成了财政政策的长期供给效应。事实上,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卢卡斯(2004)就曾指出:“以美国过去50年的经济表现为基准发现,成功的长期供给方面的政策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要远远高于进一步优化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对于经济增长尤其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是否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根本上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之间的竞赛,而决定劳动生产率最关键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因此,发挥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加大对于科研开发的政府补贴,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不仅能够改善长期供给,而且也可以实施短期供给调节。尽管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是财政政策却可以通过调整相对价格以改变对生产者的激励,从而在短期供给方面发挥作用。例如,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改变劳动者工作和闲暇之间的相对价格,激励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加企业利润,刺激企业增加生产。事实上,对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劳动者和企业的行为进行激励从而促进他们增加供给正是短期供给调节的核心。那么,财政政策的短期供给调节又是如何治理通货膨胀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图9进行说明。

在图9中,短期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E0点,此时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0和P0。由于成本型通货膨胀的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相应向左移动,最终达到AS1的位置。此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需求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1。与E0点相比,在E1点上价格上升到P1,产出水平下降到y1,造成了经济滞涨。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财政政策的短期供给调节,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手段激励生产者增加生产,改善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又会向右移动到AS0的位置,最终消除滞涨。由此可见,财政政策的短期供给调节不仅可以降低价格水平,抑制通货膨胀,还可以提高均衡产出。增加就业,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具体到我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因素,对症下药,多管齐下。

首先,针对由国际收支盈余增长过快引发的通胀,可以考虑一方面降低出口退税税率,同时对一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加征出口关税,减少出口;另一方面,进一步削减进口关税,给予企业进口补贴,扩大进口从而减少贸易顺差。此外,资本账户下的“热钱”流入也要予以充分重视。尽管目前防范投机资本流人的主要方法是资本管制,但是从资本项目管制上来控制短期资本流入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采取税收调节如开征托宾税是较为可行的一个选择。托宾税对于所有现货外汇交易课以税款,能够有效地防止投机资本规模的急剧扩张,从而稳定汇率和减少资本账户盈余。

其次,针对成本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要适时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加大对于粮棉油的补贴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降低个税税率。增值税转型允许企业抵扣购进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金从而减少企业税负,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增加了企业的税后利润,这两项政策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供给。同时,对于一些受到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粮棉油、猪肉、石油、电力等行业,给予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减轻这些行业面临的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保障供应。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能够激励劳动者增加供给,从而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通货膨胀的冲击。

最后,针对通货膨胀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要对低收入者发放价格补贴。这是因为目前通货膨胀主要由食品上涨引起,而低收入者的恩格尔系数往往很高。通货膨胀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实际上,自本轮物价开始上涨以来,财政部已采取多种方式对城乡低保住户、困难学生以及学生食堂进行了专项补贴。基于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的规模和范围。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2

关键词:城乡社会断裂;财政支出;城乡统筹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城乡社会断裂,指转型期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社会与之差距不断扩大,甚至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中国现阶段城乡社会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二是城乡制度方面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三是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四是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教育方面;五是城乡生活环境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城乡社会断裂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成因方面。孙立平(2003)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断裂的根本原因。郭强(2004)认为,城乡社会断裂主要是由工业化转型、城市化转型、市场化转型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所导致的。李长江(2004)认为,城乡差距的出现具有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不公平发展理念和政策没有改变。王德文(2005)认为,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雪瑞(2006)认为,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均衡。巩前文(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农财政支出、农业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农村救济费财政支出和农村存贷款差额等六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调整支农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汤玉权(2007)认为,城乡财政的二元结构导致中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为一种“断裂”状态。汪锋(2007)通过对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差距扩大没有联系,而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城市化偏向是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唐尧(2008)认为,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导致的“拥挤效应”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陷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曾国安(2009)从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方面深入分析,指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制度。另外,也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城乡社会已出现断裂的说法,权小娟(2007)认为,“城中村”是断裂社会连接带,城乡社会断裂提法过于严重。

城乡社会断裂,从财政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中国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最能反映政府政策和政府投资的“指向针”。为了能更深刻地揭示城乡社会断裂的财政政策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寻求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的对策,以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二、政府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的表现及对城乡社会断裂的影响

(一)政府财政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断裂

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财政支农的一个基本目标。王敏(2007)通过对中国1981--2005年财政农业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数据研究发现: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调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但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主要表现在:(1)政府财政在农业投入上的不足,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绝对量从1990年的307.8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虽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1990年到2006年平均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而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9.98%下降到2006年的7.85%。在财政支农稳定性方面,中国财政支农增长速度波动较大,财政支农稳定性差,具有相机抉择性,即农业发展的好坏变化在国家财政支农减增之前(雷启振等,2008)。这不仅低于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例,而且也与中国新《农业法》规定不符。(2)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上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与使用绩效的评估,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被地方政府扣留或挪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性部分,而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不足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作用,造成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图1所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断裂。

(二)政府财政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的断裂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从法理意义上讲,每一位农民都应该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而现实情况是政府社会保障的投入倾斜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城乡社会保障出现断裂。目前,中国城市在政府主导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下,已经建立起覆盖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企业劳动者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政府财政支出不足,造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小、标准低,难以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如图2所示,从1999年到2006年,中国财政投入农村的社会保障总量虽在增加,但其占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自1999年到2006年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上,没有超过5%。而且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社会救济,缺少农村养老补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显示,1999--2007年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平均约为7.53%。

(三)政府财政在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

公共卫生、医疗是保障居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医疗上的投入倾向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在城乡卫生支出费用上,如图3所示,1990年中国财政卫生费用支出中城市为396亿元,农村为351.4亿元,城乡比为1.13:1,而2006年城市为6581.3亿元,农村为3262亿元,城乡比扩大为2.02:1。在医疗条件上,据2007年统计显示,农村每千人平均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为2.63张;农村每千人拥有1.06名卫生人员,城市则拥有5.35名以上。而且,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低于城市。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

(四)政府财政在城乡教育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已经在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相比较而言,政府财政在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人均投资少。由于中国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质量和范围、平均受教育年限都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过低,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处于初中以下(含初中)占到农村劳动人口的80%以上。这最终导致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如表1显示,1997--2007年,中国农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和事业费支出)不断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国家近年实行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教育人力资本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导致劳动力技能培训不足,科技素质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不强。

(五)政府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城乡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基础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各种资源配置倾斜于城市。以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由于受到政府财政投入及市场失灵的影响,1996-2007年虽然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增长,但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考虑到农村人口远多于城市,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远远低于城市人均水平(如图4所示)。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水电设施及公共娱乐与休闲设施等得到优先发展,为城市市民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性生活设施。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忽视,造成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诸如公路质量较差且缺少维护和管理、电压不稳定、供水设施落后、通讯设施不足等问题。这都影响到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三、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由于财政政策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国家实施财政支出的城乡差别化政策的必然性。建国后,政府根据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经济赶超型发展战略,农业积累倾斜投资工业,财政投资的重点放在城市,形成突出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改革开放至今,虽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出来,但由于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在城市,中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向城市倾斜,大力推动城市和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施的依旧是城乡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其间在财政支农方面对农村建设和农业的投入仍然远低于城市,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从1990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城乡财政支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受非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中国财政政策较长时期里表现为“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差别化支出,即财政大量投入城市,积极发展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建设、城市居民教育等,这实际上从财政政策上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所以,中国长期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二)财政支出政策决策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是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一方面,中国农民由于知识与资本匮乏,参政意识淡薄、参政能力弱,导致政治参与性差;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且地域分布分散,相互之间缺乏交流,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联动效应弱。这造成农民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降低了农民对政府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最终导致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

(三)以单一经济发展指标(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是造成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行政考核与官员绩效考核目前仍然缺乏科学化的综合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许多地方实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过多强调经济指标,地方政府官员更多关心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指标高低。与工业相比较,农业生产周期长、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只能在长期内发生作用,短期内无法兑现为经济增长。因此,地方行政官员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下,容易将财政资源倾斜投向具有高收益率、见效快的工业和城市,而弱化农村投入,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

(四)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是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直接原因

作为基层政府的县乡政府与“三农”联系最为紧密,对农村财政需求最为了解。但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结构,财政分配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导致县乡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财政资源纵向分配博弈中处于劣势,省级以下政府财权层层上收、基本事权却不断下移,造成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财力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不对称等原因,中国县乡财政资金缺乏,不少县乡财政甚至背上债务,从而无力加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

四、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弥补城乡社会断裂的建议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要改变城乡社会断裂的现状,必须转换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实行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切实发挥财政在“三农”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二)保障农民在城乡财政分配中的话语权,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整合农民组织,使其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增强农民组织对财政决策的影响力,保障农民在财政决策执行中的监督权,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最终保障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三)建立科学的、体现城乡协调发展内容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

改变以往以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按照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水平等社会发展指标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调动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村财政投入的热情,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达到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目的。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3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国家或地区纷纷推出自己的应对措施。近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出台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同时要求属于政府采购的部分必须 “购买美国货”,用以扶持陷入困境的行业或企业,保护其国内市场。同样,为保民生促消费拉内需,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但是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于政府采购该如何发挥作用并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在目前国际上利用政府采购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已成为通行做法的情况下,我们亟需充分认识到政府采购制度公共政策功能的重要作用,用好政府采购这只“有形的手”,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美国学者道布勒(Donbler)认为,政府采购是公共采购部门履行管理人的职能,其花费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和别人的捐助,雇主依靠这些资金为代表他们的人们或捐助人提供服务。道布勒的观点表明了政府采购的公共政策性,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的政府采购活动是非盈利的,政府采购的目的在于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通过政府采购活动执行政府公共政策,实现政府意图,维护公共利益。在西方,通常把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或者服务看成是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而把诸如保护国货、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政策功能称之为政府采购的“第二目标”。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改革进程的加快,政府采购“第二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步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规模庞大的政府采购是扩大内需,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采购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政府采购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政府采购需求注入经济系统后,通过经济系统中投入产出的联系以及其他关联机制产生引致性需求,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渠道在经济运行中形成一个不断收敛并且不断累加的结果,使总产出倍增。“二战”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促使经济复苏,加大公共领域的投资,政府采购几乎延伸到包括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所有公共部门;政府采购规模通常占GDP的10%~15%,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50%,其中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都接近或超过财政支出的50%,大大推动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出口明显下滑,扩大内需成为确保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要动力。在我国个人消费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形势下,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10项措施,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10项措施中,有9项皆与政府采购密切相关。据测算,我国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不考虑税收倾向 (或税率 )为 2.42,考虑税收倾向 (或税率)为1.93。以2007年为例,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4000亿元,则可带动约9680亿元GDP的增长。但是4000亿元的采购规模与我国政府和公共部门实际购买性支出的规模相比只是很小一部分,仅占GDP的1.60%和财政支出的13.6%。因此,国家4万亿甚至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集中采购做到了“应采尽采”的话,其范围和规模将大幅增加,乘数效益会更加明显,扩大内需的力度更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政府采购通过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采购通过规定优先采购什么、必须采购什么或是禁止采购什么,体现不同的政策导向,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政府采购调整产业结构也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最常采用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支持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美国西部硅谷地区和东部128公路沿线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发展,与政府采购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在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都是最主要的购买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为扶持计算机产业,规定政府部门、国营铁路、国立大学及政府系统有关机构必须优先采购国产机;到1982年,其国产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二是通过采购支出对某些重点行业的发展给予直接的刺激和支持。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为了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医疗器械时,同等技术水平的产品,本土的即使比进口的价格更贵,只要在10%以内,政府仍然会选择本土的产品。三是实行绿色采购,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目前绿色采购也成为国际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组成绿色采购联合会,通过立法、开展环境标示认证、开列绿色采购清单等措施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规定一定的优惠幅度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美国《联邦采购法》规定,联邦政府23%的采购份额要给予中小企业;在澳大利亚,联邦一级采购合同的10%要授予中小企业;英国政府也鼓励取消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障碍。

另外,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政府采购是保护民族产业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政策手段。虽然《政府采购协议》已于1979年正式签订,但是欧美等缔约方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市场的保护,而是结合该协议的一些弹性条款,修订或者变通自己的法律、法规,更加隐蔽地保护国内,或者区域内的产品或者服务。如澳大利亚充分利用政府采购补偿贸易措施来发展其信息产业;对国内公共事业中有关机械和货物的采购,日本对本国企业的优惠率高达41.6%和26.9%;波兰政府给予国际招标中的国内企业投标商20%的价格优惠。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工作,政府采购市场即将开放。但是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还很弱,必须给以保护和扶持,否则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将会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靠高关税保护民族产业的做法已不可取;借鉴国际经验,最为可行的就是运用政府采购的“购买国货”政策扶持民族产业的发展。同时,运用政府采购的公开竞争机制营造好的市场环境,促使民族产业面向市场不断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从整体上提高国有企业和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影响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的因素

1.1在施工材料的供应方面,许多的市政工程在材料的供应方面有些地方是没有计划可言的,这就造成了材料在准备的时候是非常混乱的。在材料准备以后,在选择摆放的位置的时候,通常也是没有计划的,就可能导致了材料出现一些不按注意事项进行摆放的事情。有些施工的材料一旦受到存放环境的影响就会出现材料变质的情况。

1.2在材料的检验方面,很有可能会出现检验不及时的情况,或者是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在摆放的时候没有与合格的产品区分开,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导致施工工程出现质量的问题。而且在进行检验的时候还极易出现有些材料漏检的情况,这也会给以后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1.3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施工的材料不是按照设计的图纸的要求进行采购的情况,这样的材料对于施工所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而且有些施工材料可能是由很多的部分组装而成的,在进行检验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检验的不认真而导致施工中一些事故的出现。

1.4监理单位的原因造成检测抽签的公正性

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质量越来越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的重视,从而监管质量的监理单位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了一种市场化、专业化的单位,负责道路的质量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会就之间的权责关系签订相关的协议,其中会赋予监理单位一定的监理职权,主要包括对道路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为了保证监督的高质量,还可以进行抽样试验。就我国目前监理单位的机制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进行抽样检测时建设单位可以对监理单位的抽样检测进行不正当的干预,最终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真实,检测抽签不公正。

1.5检测频率低,反映不准确为保证试验检测的质量,监理单位必须结合施工进度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样检测,而在实际的检测中发现,监理单位进行抽样检测的频率普遍偏低,监理单位监督不严,也造成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测的频率相对较少。鉴于此,少量的检测数据不能够达到数据真实准确的目的,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工程的实际情况。

2市政工程使用材料的检验项目

进行任何工程的施工都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的控制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施工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效果。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再加上熟练的施工技能,就能确保施工质量。对于施工中所用的材料都有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的项目。针对施工中所用的一些施工的材料要进行一些严格的试验以检验材料的质量。例如施工中所用的钢材要进行拉力和缩性的试验,以确保钢材的质量。

3市政工程常用材料检测频率

3.1钢筋原材料检测要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分批次进行检验,不是同一批次的要按照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分别的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3.2袋装水泥检测在进行袋装水泥的检测的时候要根据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次进行检验,如果袋装的水泥不是同一批次的时候,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3.3散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一定的吨数进行检验。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要根据水泥的有效期制定不同的检验时间,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3.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要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的工作,对于不是同一批次的货物也要按照一个批次进行检验的工作。

3.5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每二十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二十吨的时候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

4市政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

4.2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例如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等要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4.3对路基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和土壤颗料分析,进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际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4.4对各类混凝土的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应坚持做到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5根据市政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4.6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如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4.7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

4.8加强业主抽检,确保工程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在以往的建设项目中,业主对工程的情况不了解,缺少工程的第一手资料,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工程的质量检测无法达到预定的要求。从这个实际情况考虑,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应加强业主的参与度,让利益的相关人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督活动,加强业主的抽检,保证工程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业主抽检实施过程中,由项目管理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进展的要求及各检测参数既定的抽检频率,向检测公司提出委托意向,检测公司在接到委托后,组织人员予以实施,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项目管理处。检测公司在技术上对项目管理处负责。

5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总也在日益增多。在进行工程的施工的时候,施工材料是非常的重要的,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也是如此。施工的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所以对于施工材料的监测和质量的控制是十分的重要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的企业一定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在对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要做到检验和抽检相结合。对于检验的工作要做到企业的自检和社会的监理相结合。在进行检验工作的时候,要从施工材料的源头开始进行,只有做到源头的质量合格,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材料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指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检验,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天云.工程材料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J].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5

一、改革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近年来,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的推动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改变,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许多机关单位撤销了财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保留一个报账会计,且隶属于单位办公室,因此会计主体地位被人为模糊。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账套进入了支付中心,单位每一笔支出都经过财政审批,单位没必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了。就财务人员而言,年龄大的对学习新的财政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感兴趣;刚参加工作的,或许没几年就转到其他岗位,导致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甚至部分没会计从业资格、也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有较大联系。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新财政改革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积极性下降,单位认为有会计法、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单位没必要再制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不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单位基建账、食堂账、工会账管理混乱,单位支出管理水平下降,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实际财务状况,使财务管理缺乏针对性,从而难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完善

1、对国有资产购建、处置以及日常管理不规范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未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采购工作随意性比较大,特别是零星采购没有预算安排,或者由批量转化为零星采购,逃避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另外,重购建,轻管理,导致资产使用寿命低,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2、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由于对预算重视不够,没有根据单位的长期发展来对收支预算的安排。对预算编制不完整,细节考虑不够,有时该安排的,却没有预算,预算收支缺乏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力,预算刚性不强。

二、改革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在选拔财务人员时,要多关注专业知识以及被选拔人员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的处理财务关系,这样既能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又能执行财政政策和管理制度,从整体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准则。要根据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与相互牵制作用。

(三)要完善日常财务管理的工作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要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对国有资产以及下属国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资产处置的收益要根据收支两条线规定上交国库。财务部门要完善单位内部资产请购、申领、使用、报废、处置的制度,与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

2、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具有约束力,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根据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部门预算,预算审批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改,如确需调整预算,则必须按规定程序,待批准后才可按照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要将部门预算的指标分解到单位内部各科室和责任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良好开展;要加强对单位项目预算支出的分析,控制好项目预算的执行进度,规范使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提高单位支出管理水平,控制超预算支出和非预算支出,确保单位预算有序执行。

3、认真执行政府采购预算,规范采购行为

要按照政府采购制度,年初安排好政府采购预算,并严格执行有关预算指标,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按规定要招投标的贷物和工程项目,一定要加强与财政、招投部门的沟通,按有关程序,安排采购计划,确保单位及时采购到所需货物或顺利推进工程项目的建设。

(四)要加强财务分析

在新财政体制改革下,要根据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和领导要求加强财务分析。在财务分析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部门预算执行为基础,结合基建、食堂、工会等“三本账”,从票据、收支、资产负债、现金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性、真实性、针对性的分析,反映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位财务负责人要充分利用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财务检查、审计的结果应用,采纳有关建议;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应向单位负责人汇报,以争取单位负责人的支持,及时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财政政策的时滞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检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整体形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非常必要。建材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工程材料,种类非常多,在如何选择方面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可以先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指标进行检测,达到质量要求的材料才是能够在施工进行使用的材料。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仅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重视,同时,对材料的价格也要进行考虑。在同等质量提前下,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材料,这样能够对质量进行保证,同时,经济性也能进行保证。工程材料在使用方面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场合来进行确定,对不同的性能进行保证。市政工程中应用了很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能够更好的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在材料的质量检测合格以后,要对试配方案进行制定。在试配方案制定过程中,质量和经济要做到同时达标。

在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过程中,可以将检测的参数结果反馈到技术部门,这样对现场施工工艺技术以及工程质量水平进行提高,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对成本进行浪费,也能对生产效率进行提高。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一定要保证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但是,对质量非常高的材料而言,却非常容易出现不通过的情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材料,对质量进行检测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对质量进行检测要将质量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质量过剩的问题。对材料进行检测能够从侧面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反映,因此,要依靠科学合理的依据,做出最佳的判断。

二、影响市政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分析

对工程材料质量进行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等方面。市政工程在施工中会应用很多的材料,非常有可能出现一次采购大量的材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长时间无法全部使用的现象,这样在存放方面会占用很多的存储空间,对材料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材料存储中会出现存放时间、存放层数要求以及标识管理都有可能存在没有明确的情况,这样非常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对材料的质量也会导致一定影响。一些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也会出现受到天气原因影响的情况,例如水泥、钢筋等,很多的材料在长时间风吹日晒的情况下,性能会降低,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的失误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将过期的水泥当作正常的水泥进行使用,材料的性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施工质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材料管理时方面如果存在没有人进行管理的情况,对工程的质量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市政工程的材料质量评估没有对使用价值原理进行分析,将会导致质量隐患出现,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市政工程常用材料检测项目

市政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市政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修建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市政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缩性试验;(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4)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5)碎石: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6)回填土料:液塑限试验、击实、GBR试验;(7)沥青(常规三大指标):针人度、软化点和延度。市政工程常用材料检测频率:(1)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2)袋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3)散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5)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2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6)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根据本合同段的情况,采用灌砂法,当压实层顶面不再有轮迹时,检测频率为2000m3检测8点,不足2000m3时,至少应检测2点。

四、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标准程序流程,严格执行

对于事关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非常有必要性,每一种材料的质量检测都有其特定的流程与程序,无论是哪一个供应商,都需要走此流程。每一个质量检测单位,都有部门负责人来进行负责,一旦出现问题首先问责负责人。对于工程质量的问责也应该不断深入到最细的环节,才能找出最根本的原因。

2、不断鼓励创新,推进质量改革

随着材料市场的不断更新,有更多的材料种类涌入工程领域,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不断鼓励选择使用新的材料,达到质量要求与经济目的。设计人员同样要不断创新,更新数据库,采用新型的材料与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运用。通过设计根本引导工程不断推进,而不是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3、强化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手段

对于市政原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通过合理、科学规范的程序来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保持公平、公正。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从经验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检测水平。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检测技术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检测手段与设备,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4、提升观念,加强质量意识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的检测要不断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追到底,明确责任与职责,合理分工。加强责任意识,主动对质量检测负责,提高综合素质与理论水平,将会推动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极大地减少了工程质量隐患。

结束语

市政工程质量对城市的进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材料的质量检测方面要不断的提高认识,同时,在检测手段以及技术水平方面都要进行提高,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以及可靠的材料,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珂.市政工程材料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