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状况现状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经济状况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经济状况现状分析

国内经济状况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国;外贸依存度;分析与思考

[DOI]10.13939/ki.zgsc.2016.16.174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外贸依存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同时还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外向程度,即外交程度。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大小充分的显示出了此国家在世界竞争当中的优劣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该国家的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比值越大就代表着国家经济对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越大。深刻认识外贸依存度的含义以及各要素间的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1 外贸依存度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1.1 外贸依存度的定义

所谓的外贸依存度意思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其进出口的贸易总额与自身国家经济贸易的总额的比例,这一比值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对其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又包括进口和出口两种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进或出口外贸依存度就是一个国家进或出口的贸易总额和其本国经济贸易总额的比值,这一指标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依赖程度的大小。

1.2 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越来越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外贸依存度逐步的提高。通过对我国自1978―2012年的历史依存度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在1978年我国刚刚对外开放时外贸依存度仅仅是9.8%,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间隔十年时间我国经济则逐步地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外贸的依存度指数不断增高,直到2000 年时就已经达到了40%,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中国对外贸易更是迅速的增长,随之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的提升,从2001―2007年外贸依存度将近增长了一倍,但紧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产生,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受到影响,稍微有所下降。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增长,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同时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也更大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成了无法分离的整体;另一方面,外贸依存度的迅速增长以致如今偏高的状态也暴露出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 影响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因素

中国外贸依存度不断地增长,这不仅存在内部因素的原因,也包括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逐步的走向全球化是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上升的外部因素。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关税以及非关税得到了调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多边自由贸易越来越多,带动了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

2.2 中国的外贸交易方式的不合理

从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加工贸易的形式就占据主要地位,至今,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不可缺少的贸易方式。我国过于依赖加工贸易会造成对外出口结构的升级得到降低。如今我国的外贸发展的实际情况是:过于依赖加工贸易,且加工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样就削弱了技术溢出的效应。因此,加工贸易的依存度指标不能完美地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这一指标大大地夸大了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小。

2.3 目前我国制定的产业结构不完善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贸易依存度的增长。因此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合理是造成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我国货币汇率被低估

我国的汇率制度紧随美国变化,即使是外贸总额也都是转换成美元来计算的,以人民币计量得到的GDP然后再以变质后的人民币值按占美元的汇率计算,这也是造成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

3 依存度现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影响了我国经济安全

现阶段,我国进口的商品大多数是高新技术和资本的工业制品,这表明了目前我国国内的科技水平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对世界高新技术、资本产品的依赖程度比较高。故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国际经济出现不良状况,我国经济就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伴随着重要战略物资,核心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日益增长,进口正进一步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安全。

3.2 对外贸易摩擦加剧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出口总额有了显著的增加,其他国家自然而然就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抑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了对我国经济状况的研究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和调查分析,出现了一系列的手段比如说“绿色堡垒”“技术堡垒”来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有效的抑制。然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我国外贸依存度仍然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对外贸易摩擦的加剧。

3.3 贸易条件恶化

一直以来,不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对一些进口能源需求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对这些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受进口贸易量的影响这些能源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将会相应的跟随提升,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对进口能源产品的依赖程度,并且会使贸易条件得到不断的恶化。

3.4 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我国对外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比如鞋类、纺织品以及玩具等,缺乏高端商品的出口。鉴于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我国这些低附加值商品的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处于被动状态,想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就会更加的困难。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升,凸显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依然处于滞后的状态,表明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

4 我国外贸发展的策略

4.1 加强开放性经济调控机制的改进和完善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构建的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经济的有效调控,忽视了对外贸易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我国内外部关系的失衡。因此,目前我国开放性经济调控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应该尽快构建一套完善的经济调控制度。目前,我国的经济贸易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在国际经济圈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经济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我国要建立健全经济调控机制,从而在面对国际经济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做到从容不迫,减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我国应该加强对国际通行规则的利用,促进我国国内产业与国际接轨并合理促进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开放性经济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尽快着手完善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4.2 拉动内需,巩固外贸

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是研究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应该一方面加强发挥国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巩固对外贸易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制定国内外兼顾的战略方针,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在国内外经济动荡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对国内经济市场而言,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贸易的单方面增长都是非常不利的,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在国内经济市场的影响力,并制定国内外兼顾的经济方针,从而防止任何一个市场出现不良状况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扩大内需能够有效地降低我国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我国人口数量大,对任何商品的需求量也就比较大,故而国内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并且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也就代表了我国国内市场需求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所以,我国要走出一条独特的工业制品经济之路,尽可能地降低国际经济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实现我国企业的生存状况完全由自己掌控。

4.3 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世界产业结构经过不断的调整及改变,服务业贸易逐步占领了世界贸易的领端。和货物贸易相比,服务业贸易的增长速度更为快一些。我国经济受服务业贸易增长的影响在规模上也有了很好的扩大,这样就有效地实现了降低外贸依存度的目的。但目前,在我国的服务业贸易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发展服务业贸易,有效地满足服务业贸易的出口质量,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合理的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4.4 调整外贸政策和目标

我国外贸政策的主要战略方针是鼓励出口,但是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外贸政策和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断向着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需要战略性对外贸政策和目标进行调整。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出台的这些政策只是单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出口。实际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源是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因此我国企业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实力,这就需要政府对外贸政策和目标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不单是对外贸易的改革,同时要充分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来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对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多种相关政策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各政策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进行消除。

5 结 论

中国作为经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外贸依存度的增长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近几年,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优势逐渐的显现出来,国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需通过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改变来了解我国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实际经济的发展状况,找出合理的对策,抓好时机,使得我国在国际当中的经济地位得到稳固,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推动我国快速成为国际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胡炜.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与思考[J].经济论坛,2012(12):97-98.

[2]陈晓霞.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分析[J].国际商贸,2012(1):217-218.

国内经济状况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 问题与对策

1 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企双赢,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表现的不尽相同,有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一是近年来大量撤并基层金融机构低效网点,裁减人员,缩小规模,致使基层金融机构萎缩,金融服务出现“断层”和“空白”。二是信贷支持乏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作用持续弱化。有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闸门”越来越紧,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融资产品单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首先,在贷款期限方面。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主要是短期融资,以解决客户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产品相对单一。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随着经营发展,将不断增加对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购置、更新等方面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短期融资产品为主的信贷供给结构将不能满足优质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其次,在贷款方式方面: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仍以传统保证贷款为主,融资方式单一,未能针对中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做开发创新金融产品,诸如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相对传统的信贷产品尚未开展,不能全面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1.2 金融机构尚未对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首先,与大型优质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经营成本高,风险大,使银行信贷成本和代价大大高于大客户,一旦出现风险要由银行独立承担,致使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加上信用体系不健全,竞争日显激烈,使金融机构在拓展中小企业业务方面束缚加大。其次,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业务流程繁琐,除低风险业务和简式快速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品种免评级免授信外,其他业务实行与大型企业基本同样的环节,授信链条长,资金运作效率低。第三,现有中小企业评级体系过于依赖财务指标,不能切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与发展潜力,将一些优质客户拒之门外。

2 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

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金融机构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如何加大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实现银企共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维,树立全员营销理念,切实转变经营思路,制定适应市场特点的整体信贷营销策略,根据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产权组织形式、业主管理能力和地方经济区划以及资金需求特点合理选择贷款介入时机。调整经营思路,从以管理为主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2.2 强化主动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联系。金融机构应扎实做好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紧扣当地经济发展脉搏,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实现银企双赢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应采取形式多样的银企座谈会主动与中小企业接触,向他们推广宣传企业贷款业务。通过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达到双方互信、增进了解的目的,从而为下一步搞好合作,实现双赢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确保中小企业信贷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要充分结合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作为主要增长点。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各类现实需求和成长特点,建立一套有别于大客户、大项目的独立运作体系,形成融资快捷方便的专业化经营体系,使中小企业融资在当地真正做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引导和鼓励银行根据区域市场特点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从一般性公司业务中分离出来,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经营重心下沉到各二级分行以及以下机构,逐步搭建起“二级管理,三级营销”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运营模式,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平台,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能力。

2.4 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中小企业水平。一是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小企业特点设计审贷流程和定价机制,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简化信贷办理手续,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模式。在抵押物品的选择上要广,不仅仅限制于土地和房产,可以扩大至成品、半成品、应收账款甚至专利技术、企业产权、林权、商标使用权等。尝试依托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三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结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积极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继续创新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缓解中小型企业还款压力。四是加快商业承兑票据的推广和使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5 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发生变化,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带来一定难度,经济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加大。一方面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经营好自身业务。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和全局性。要加强国内外宏观形势研究、行业研究、产业政策研究,提高政策水平和风险意识,防止出现新的系统性风险。要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经济环境及经济状况,细分目标行业和目标客户,优中选优,设立清晰、可操作、易执行的信贷授信标准。在授信审批阶段,通过评级、定价、评估担保品等环节对单笔授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对中小企业客户的风险把握上,要重点看“三品”、查“三表”。所谓“三品”:即人品、产品、押品。“三表”:即电表、水表、报关表。与此同时还要与当地政府合作,加大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完善和增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的制度建设和担保能力,构建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在业务开展中,坚持实行双责制,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2.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组建有力的营销团队。一是实现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在现有机构分布基础上,从客户经理入手,加强中小企业客户的营销和贷后精细化管理。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战斗力强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营销团队,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积极主动拓展当地优质中小企业,为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发展储备资源。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既要约束又要激励,处理好“严管”与“发展”的关系,极大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为中小企业提供又好又快的金融服务。

2.7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寻求政府部门支持,比如在信贷风险补偿方面,政府应该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损失和政策性保险,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特别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协助解决。同时应面向市场,加强政府扶持政策,重点放在增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上,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核心,应在于消除由于市场失灵和人为政策失当而给中小企业发展所造成的不平等环境,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进入金融市场的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共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闫大广.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