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1
一、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K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青年亚文化就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与社会主导性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甚至带有叛逆、颠覆色彩。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着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
当代青年亚文化已经挣脱了阶级斗争的藩篱,体现的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网络时代给青年亚文化提供了繁荣发展的生态环境,给予人人参与的自由。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年轻人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影响力。由此,在网络上他们创造了专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形式。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狂欢场,使青年能自由地行使自身的话语权、形成对主流文化抵抗的场地,让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宣泄。
二、当代青年亚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
由于青年是消费的生力军,许多广告主把他们当做争夺的对象,因此在广告制作方面,充分利用了当代青年亚文化,以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起到说服的效果。
1. 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内容。
广告的内容是广告信息的载体,以青年关注的事件作为创意内容,更能贴近青年消费者。百事可乐为了与可口可乐竞争,把自己定位在年轻人喝的可乐上,很多广告都体现出青年亚文化的叛逆、颠覆的色彩。如百事可乐2010广告《酷游记》,就是是对《西游记》的颠覆,故事发生在火焰山,唐僧师徒四人极度口渴,又撞见了“妖怪蜘蛛精”,多亏及时拿出百事可乐,化解了这场灾难。其中的角色蔡依林是孙悟空,罗志祥是猪八戒,黄晓明是沙僧,古天乐是唐僧,张梓琳是蜘蛛精,片中人物的装束极富现代感,且女版悟空更具有颠覆性。这样的广告拉近了与青年消费者的距离。
2. 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表现形式。
为了贴近青年消费者,许多广告就采用当代青年热衷的亚文化表现形式,比如恶搞、网络词汇运用等。2006年胡戈根据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传播之后,从此恶搞在网络上迅速流行,恶搞幽默风趣,夸张讽刺,是青年们在压力之下地自我释放。网络语言如hold住、萌、坑爹、你懂的、肿么啦、吐槽、有木有、屌丝、元芳等,已成青年们的常用词汇。如七喜网络视屏广告’七喜的几则网络视频广告集合了多种青年关注并参与的网络热点,包括大量网络热词、年度网络热点事件及人物。如《史上最爽的7件事》中,包含“国足”、“抢盐”、“李刚”、“加薪”、“和谐”这些关键词;《史上最绝蝴蝶效应》里“微博控”的概念、“坑爹”等热词;《史上最给力许愿》以“穿越”为主线、“小月月”担纲的恶搞,无不刺激着年轻人的兴奋点。且与品牌信息紧密相连,广告诉求点突出,频繁出现促销主题:27%的中奖率。由此引发青年的关注及快乐分享。
3.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传播形式。
当代青年对信息的接受已经远离了传统的四大媒体,他们最大的信息接受媒介来自于网络,而且网络巳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诞生地和传播的途径,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当代青年亚文化。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广告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在传播上极具青年亚文化特点。如2010年韩寒代言的的凡客诚品的网络广告,“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此次广告成就了一次网民的狂欢,网民们主动参与信息传播,使凡客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带来了销售的上升,同时也留下了“凡客体”一词。
三、当代青年亚文化研究与广告学教学
由于亚文化构筑了当代青年的精神家园,影响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是广告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应重视以下方面:
1.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存在于网络,其形式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分享、网络语言、网络恶搞、网络人物、网络事件、网络意见等。这些都表现出青年张扬个性,娱乐自我、挑战权威,渴求平等,争夺话语权的心理特点。因此,研究这些形式,有利于运用这些形式进行广告创作
2.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消费行为。广告需满足消费者文化心理的需要。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广告,必须千方百计迎合他们的的心理需要、文化品位,思维模式和生活状态。当代青年个性、思想活跃、求新求变,消费紧跟时尚,当代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消费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研究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消费行为,这样才能使广告更贴近青年消费者。
3.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特点。传播学家E.卡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需求——需要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即“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形式主要是网络传播,参与成了网络时代亚文化的特征。网络将传统媒介传播的单向传播转换为多向交互式传播,由滞后性传播转换为即时性传播,“青年亚文化实践活动和文本内容的便捷上传、下载和在线生成,传者和受者的合成及互为转换,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互动聚合,均从物质、时间、空间、技术等多方面突破了原有的社会和技术藩篱,真正使青年亚文化实现了近乎无障碍?的传播。”青年们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满足。教学中研究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特点,有利于把握针对青年目标消费群体的广告的传播形式。
4.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创意间关系。文化与广告创意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消费群体都有其文化背景带来的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研究研究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创意间关系,抓住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商品信息的最佳契合点进行广告创意,方能在广告中体现出当代青年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切合青年的需求。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2
网络中的“假热”和“假冷”
就像传统媒体一样,网络媒体对于社会,也不是一种完全客观真实的反映。除了媒体固有的传播规律所形成的“拟态”效果外,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使它在对社会生态进行反映时可能出现更多的“变形”和“假象”。
首先,网络传播的“正反馈”效应对于新闻影响的非客观放大或缩小。网络传播是一种多级传播,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往往不是由首级传播带来的,而是由之后的多级传播造就的。一条新闻进入的再传播渠道越多,级数越多,次级传播量越大,影响力也就越大。参与再传播的,既有一些专业网站,也有网民,而网民的力量,表现得更为强大。
网络中的多级传播会产生一种“正反馈”效应,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一些新闻话题由于各方力量的再传播,其影响力被不断扩大。而另一些话题,则由于没有受到再传播的推动,变得悄无声息。
排行榜对个体阅读取向,也会形成“正反馈”效应,点击量高的新闻受到更多关注,点击量低的新闻则愈发无人问津。因此,它会影响到网民的整体阅读取向,而这反过来也使某些新闻的受关注度与其本身的价值不成正比。因此,单纯凭新闻的热度来判断一个事件或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是有危险的。
其次,网络中人为控制带来的“假热”和“假冷”。除了网络中自发的再传播带来的“正反馈”效应外,网络中人为的控制,也会影响到新闻内容的热度。采用编辑手段、利用等方式,都可能人为地制造出热点来,但很多时候,这些热点只能被称为“假热点”或“伪热点”,因为它们与现实生态的实际状况是不吻合的,甚至是对现实的扭曲。
随着一些企业和组织网络公关意识的增强,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有关这些企业或组织的负面新闻会被人为地“淡化”掉,也就是人工“降温”,使某些话题非正常变冷。
再者,网络中的从众心理导致的社会热点放大。无论是被动的阅读新闻,还是主动的传播新闻和搜索新闻,网民的从众心理都是可能存在的。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一些社会热点可能被放大,超出它们本应有的影响力。
当然,从众心理并非对所有的新闻话题都会发生,它的发生还是与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分析这些从众现象的发生,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态某些现象的解读。
网络所构建的真实社会
研究互联网新闻传播,不仅要注意传播内容,更要注意互联网上的各种传播活动和互动。人们在网络中的各种活动,使网络相较传统媒体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它不仅是一种媒体,更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当网络自身成为一种社会时,它就不仅仅是在反映社会了,它也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成为社会生态的一个子系统。
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网络社会的形成基础是网络中的个体以及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各种符号互动。
个体利用网络互动与利用现实互动的动机是一致的,但是网络中的个体存在方式与互动体验却有很大差异。美国学者约翰·舒勒(John Suler)在其研究报告《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特征》中指出:虚拟的网络空间与人们内心体验世界的真实大不一样,数字化的人、关系和群体使人类相互作用的时间和方式得以延伸。他对人类在网络空间这一新社会领域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9种特点:1、有限的感知经验;2、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3、平等的地位;4、超越空间界限;5、时间延伸和浓缩;6、永久的记录;7、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8、变化的梦幻般体验;9、黑洞体验(作者所说的黑洞体验,是指在网络中得不到信息或反馈的情形)。
如果从更高的层面看,网络社会的构成机制与结构的特殊性是更值得关注的。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在他著名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出了“网络社会”这样一种概念。他的网络社会概念是指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是指新经济所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网络社会的基本构成是相互连接的节点。全球金融流动网络、欧盟的政治网络、新媒体网络、跨国企业等都可以看作这样的网络。互联网所构成的社会无疑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社会。
总体而言,要认识这样的网络社会的特性,需要考虑三个层面的特点,那就是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这个社会中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所导致的社会结构。
网络社会的特点
综合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可以看到,网络社会构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可以扮演多重虚拟角色的个体。像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个体,但是,网络中的个体是以符号的方式进行虚拟化生存,这意味着个体可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多重设定、自由分解。人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往往不是单一的。个体会在不同心情下或不同环境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一个人可能会分化成几个不同的看上去完全不相关的人。个体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也可能因互动对象的不同、互动诉求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身份与互动方式。
网络社会在解除物理空间对人的约束的同时,创造了一种“流动空间”。网络社会可以轻易地实现跨越物理空间的交流,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也可以自由地穿行。现实社会对人的社会交往形成极大约束的空间障碍在网络社会中被突破了。
现实社会中,一个个体只能进行一个时空中的“在场”交流,而在网络社会中,个体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进行“在场”交流,虽然这种“在场”经过了网络这一中介,但是,交流却是实在的。
因此,从两个方面来说,网络都把物理空间对人的约束解除了。但同时,互联网也在创造一种新的空间概念。
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出了“流动的空间”这样一种概念,他认为,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所构成;第二个层次是由其节点(node)和核心(hub)所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而非阶级)的空间组织。
虽然流动空间是指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社会表现,但是互联网所构成的网络社会正是这样一种流动空间的典型代表。在互联网这样一种流动空间里,各种社会网络上的节点的意义被凸显,个体、群体、组织、政府等对这些节点的控制,成为决定网络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
网络社会的互动是一种中介性互动。网络社会的互动不是面对面的,而是依赖网络这一中介的。这意味着,这种互动具有技术依赖性,网络及相关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互动的方式、手段,以及广度与深度。
个体在网络互动中选择的手段,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主观意愿,更多时候取决于技术基础,如计算机硬件、网络带宽、相关软件等,同时取决于人们利用技术的水平。技术因素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互动的过程。
中介性互动也使人们进行互动时使用的手段与面对面交流时有所不同,它会强化某些手段而弱化另一些手段。由此带来的如舒勒所说的“体验的有限性”,未必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坏事,它可能使人们的互动在某些方面更加深入。
网络社会的个体具有更强的自我“定位”能力。网络中的个体对于自我身份的选择,对于互动对象与方式的选择,对于网络群体与网络活动的选择等,都具有更多主动性和选择权。这种主动性使个体可以更多地依照自己的意愿来确定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位置,而网络社会的形成正是基于个体的自我定位。
网络社会结构演进具有独特的逻辑。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会,网络社会是基于个体的自由定位而形成的。因此,网络社会的结构,未必会完全沿袭现实社会的社会阶层、社会关系。在网络社会的发展初期,它甚至可能有意解构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形成一种扁平的、平等的社会结构。
但是,当网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的社会分层会出现,尽管这种分层并不完全基于现实社会的权力关系。它更多的是技术与能力不均等所带来的权力落差,以及以网络互动为基础形成的网络话语权力分化。
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新的社会分层,也会出现社会群体的再构建。这种再构建,使网络中的个体可以脱离现实社会群体的局限,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社会文化。
与此同时,当网络社会不断演进时,现实社会中的权力会开始渗透到网络社会,对网络社会形成干预,但是这些干预力量也可能受到网络社会的抵抗。因此,在网络社会成熟的过程中,它的结构更多的是网络的“本土”力量与现实力量的博弈结果。
卡斯特指出,网络形态也是权力关系剧烈重组的来源。连接网络的开关机制(例如金融流动控制了影响政治过程的媒体帝国)是权力的特权工具。如此一来,掌握开关机制者成为权力掌握者。由于网络是多重的,在网络之间操作的符码和开关机制,就变成塑造、指引与误导社会的基本来源。社会演变与信息技术的汇聚,创造了整个社会结构活动展现的新物质基础,在网络中建造的这个物质基础标示了支配性的社会过程,因而塑造了社会结构本身。他的这些观点,也适用于互联网这样一种网络社会。
网络影响:群体力量非个体
尽管网络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个体,但是,从网络社会的生态系统来看,对这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主要单元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只有当个体的影响力被提升到群体的层面上,网络社会生态系统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以群体文化为单位的。群体文化是个体的社会归属需要的产物,也是推动网络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
但是,网络中的群体概念可大可小,有时群体体现为特定的社区,有时则会体现为整个网民群体。个体也可以同时分属不同群体,他们可以在不同群体中找到不同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归属感。
尽管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但正如社会学者夏学銮所指出的,网络社会也是一个真实社会,也是由人们的沟通和互访而形成的结构系统,只不过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他的观点的依据是迪尔卡姆对社会的定义,即“社会是由人与人的沟通和互动而形成的结构系统”。
曼纽尔·卡斯特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网络中的社群也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虚拟社群确实是社群,但不是实质的社群,不会遵循实质社群的那种沟通和互动模式。但虚拟社群并非“不真实”,而是在不一样的现实层面上运作。虚拟社群是人际社会网络,大部分以弱纽带为基础,极度的多样化且专业化,由于持续互动而能够产生互惠与支持。他关于虚拟社群的这个观点,实际上可以推及到整个网络社会。
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网络社会虽然是一种真实的社会,但与现实社会又未必是完全相同的。它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但这种“映射”并不完全是现实社会的“原样镜像”,有时它是对现实社会的放大,或缩小,或变形。但是,这些对现实社会的“不真实”反映却恰恰可能揭示现实社会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被隐藏、掩盖起来的问题。所以,它与现实社会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人类社会。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公共领域 构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哈贝马斯所提出的传统的公共领域在相对封闭的地域场所独立发展的线性演进被中断。网络以其自身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传统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网络新闻评论的盛兴更使得公共领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从传播模式来看
传统的公共领域因受其交流情境和交流方式的影响,在相对封闭的特定场所内多数都表现为单一的线性传播。这一公共领域范畴里,主要的传播形式是人际传播,参与这一传播过程的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传递什么信息,受众就接受什么信息。在当今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模式表现为“一对多”的传播,这种传播模式使传播信息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传播者的手中,信息经过多层把关才能传播到受众手中,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直线型的单向点对多式的流动,受众的反馈受到很大的限制,公共领域所提倡的“观点的自由市场”无法完全实现。
互联网所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性传播模式,为大众的多元化意见的表达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网络的多元、互动、海量、实时等特征真正打破了传统点对面、一对多的线形模式,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的多元网状传播结构。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散了媒介的话语霸权,使话语表达呈现多元化特征,从而使精英分子的话语垄断局面得到缓解,有利于公共领域的真正形成。在网络所构筑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里,特定话题经由网络论坛、博客等网络传播方式引出,就会引起其他参与者的回应。随着话题的互动循环以及对讨论的深入,该话题由此上升为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议题。随着参与讨论人数的增加,讨论会以同时发生的多路对话的形式发展。话题的发起者由此成为一个普通的节点,淹没在辩论之网中。另一方面,讨论还有可能在任何一个节点分叉,从而引起新的议题,形成新的网络对话。
二、从参与者的多元化来看
古希腊的“城邦型”公共领域和十七、十八世纪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只有相应较高教育水平的有产者才有资格有能力建构。然而,随着“公民写作”和“公民表达”时代的来临,每个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表达欲望的公民都可以成为公共领域的参与者。
网络论坛等网络传播形式降低了公共讨论的门槛,网络新闻评论成为一种人人可参与的言论空间,参与者变得多元化了。除了在财产和教育上享有优势权的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也可以代表自己的阶层、自己的利益集团发言,建立起自己的公共领域。现在,在网际公共领域的推动下,生态保护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等事业正在取得日益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支持。此外,网络新闻评论在赋予弱势群体权力的同时,并没有削弱强势群体的权力,形形的弱势群体的公共领域与强势群体的公共领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也可以彼此博弈,网络的各种评论正好给其提供了一个思想博弈的平台,通过不同群体之间观点的理锋,从而推动着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①
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基本上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媒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受众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没有自主话语权。网络新闻评论则突破了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界限,互联网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使网民可以积极而及时地参与讨论。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他们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或意见传播给别人,还可以针对别人的信息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目前,国内的新闻网站都设立了与网民互动的新闻评论专栏或链接,如:新华网的“焦点网谈”、“新华网谈”,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观点集粹”,搜狐网的每条新闻后都有“辩论区”。②在网络上,普通人也有了平等的话语权,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对称性。
三、从话语空间的多元化来看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新闻评论大多以单篇的形式出现,往往只能反映“一面之辞”或“少数人意见”,无法真正实现“观点的自由市场”。网络新闻评论的集纳性与多元化创造了一个个不同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超文本、超链接等手段使之得以传播海量信息,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从而为话语空间的多元化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
目前,新闻评论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它要求网络评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通过网民的互动参与实现新闻评论整体推进。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公民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希望通过大众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网络新闻评论恰恰为不同的意见表达创造了多元化的公共话语空间,促进公共领域在各个方面的构建。
注释
①曾丽红,当代时评的勃兴与公共领域的构建,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社交网络 青年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WEB2.0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日益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成为最受青睐的新型人际传播工具之一,并对青年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认识时下社交网络对青年群体的利弊影响,有利于探索SNS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加强新形势下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兴起与特点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也就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个”。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社交网络月度覆盖人数已达到3.8亿,其中活跃用户1.55亿,占我国互联网用户总人数的31%。中国已经成为社交网络技术发展最快、社交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社交网络之所以会受到网民特别是青年人的青睐,与其信息传播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真实性存在。在Web2.0时代出现以前,互联网一直被认为是虚拟世界的代名词,早期的网络社区、BBS论坛、博客,用户都是一个个ID符号,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这虽然有助于保护个体的隐私,但后果却是增加网络信息的不真实性,降低了网络交往的信任度。区别于传统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社交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实名制,使网络用户以真实的姿态出现,揭开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神秘面纱,建立起来一个可以相互信任的透明社交圈,强调了网络的真实性存在。
其次,开放式互动。社交网络将网络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无限延伸,还原现实的社交关系,他的存在基础是好友或是好友的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一个现实的世界。在社交网络的人缘基础上,用户通过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熟人找熟人,通过搜索、朋友介绍加为好友或是加入群组的方式,与“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建立连带关系,并通过信息的分享,扩大交流与互动,拓展社交范围。
第三,平等式参与。社交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的交流平台,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它消减了中心的意义,凸显了去中心化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留言板、群信息、粉丝关注与评论等功能,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当用户的个体身份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就会有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当富有创意的表达或积极参与受到其他用户肯定时,用户对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角色变得更加自信,也推动他们更充分地参与到社交网络中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社交网络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1.社交网络的正效应
(1)获取自我认同。青年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可以将日常看到的、想到的思想和信息及时共享,提取精华并链接到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使自己的好友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鲜活的思想,把握热点、观点和动态,并加以评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人们渴望认识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社交网络恰好为“客我”提供了一个空间。现代青年人大多都怀揣自我实现的梦想,追求更高级的心理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很多深层欲望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实现,在社交网络中通过被关注、被接纳、被赞许、被肯定,得到了群体的归属感和尊重感,这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种种压力并不堪重负的青年人来,可以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获取自我认同。
(2)满足情感需求。青年人的情感体验最为丰富,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很多人的圈子变得极其“狭隘”而且不稳定,往往出现孤独、焦虑、忧郁等情绪情感。社交网络真实性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将虚拟的互联网与真实的人际关系结合起来。在社交网络上,青年人的交往更容易、内容更深入、效率更高,可以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满足了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喜悦、忧伤,在一个平等的透明的社交文化中建立起可控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圈,情感获得了支持,真实情感得到回归,增加了愉悦感和幸福感。可以说,立体的、多样化的社交网络平台极大地满足了当代青年人的情感需求。
(3)减少社交成本。根据传统的社会学理论,青年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家庭、学校、朋辈群体、大众传媒,而社交网络的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开辟了青年社会化的又一途径,当代青年已成为了“社会化网络一代”。社交网络一方面降低了青年交往的经济成本。比如走访、电话、信件、QQ等传统的社交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成本,这对于经济上依然依靠父母的青年学生或者是正在奋斗中的青年,都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另一方面,社交网络降低了社交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现实生活的忙碌和压力限制了青年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交往活动中,社交网络却可以即时与朋友进行联络并可以及时记录活动轨迹,与朋友一起分享动态,掌握朋友的近况并及时做出反应。目前,社交网站开通的多种API更是可以让用户通过多种途径消息,携带手机即可消息,现代社交已成为“拇指社交”,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即可与朋友互动与分享。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5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信息的传递也更加快速。作为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也必须要与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广大戏曲爱好者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欣赏戏曲演出,研究戏曲艺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戏曲艺术由于传播形式的单一性以及内容上的原因,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多观众对于戏曲的关注程度不断降低,而这种局面在进入到互联网传播时代明显得到了改观,由于互联网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得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再加上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原本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戏曲艺术又焕发了青春,这也使得广大的戏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戏曲的发展需要有互联网的帮助,也就更加肯定了传统戏曲传播与网络媒体结合的必要性。
二、网络媒体赋予了传统戏曲以开放性和个性化的传播剧场
开放性和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主要特点,面对具有这种特点的传播方式,戏曲艺术的传播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原本特定性的传播方式向着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过去以电视、广播和报刊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时代,戏曲的传播往往具有很强的设定性,观众作为受众群体往往被看成是一个整体,毫无选择性可言,受众群体的个性也完全被泯灭掉。这种带有强迫性的传播方式很难不引起受众群体的反感,这也是传统戏曲之前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而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之下,戏曲艺术可以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搭建一个充满个性的虚拟性剧场,让观众可以坐在家里就能够欣赏到戏曲艺术的表演,而且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的剧场,可以将戏曲类节目、戏曲演员自由地组合,演出时间也是完全由观众自由设定,这样的传播方式会使得很多观众恢复对于戏曲的热爱。
三、网络媒体实现了戏曲传播的零距离和资源共享
我国的传统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很多戏曲资源已经变得极为稀有和珍贵,很多戏曲爱好者一直致力于寻找自己喜爱的珍惜戏曲资源,却得不到真正的实现,这样不仅降低了戏曲观众对于戏曲的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戏曲的发展,使得很多珍贵的传统戏曲资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之下,很多戏曲爱好者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珍贵戏曲资源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共享,让我国宝贵的传统艺术能够得以延续。同时广大戏曲爱好者通过网络媒体还能够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在网络上成立“票友”会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我国的传统艺术的传播更为便捷。
四、网络媒体实现了戏曲传播的交互性和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在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中,传播是单向的,戏曲传播者得不到传播效果的反馈,也不能够与受众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很多戏曲艺术家致力于戏曲艺术的传播,但是却由于传统传播模式的单一性,使得很多艺术家看不到传播效果,渐渐地也就失去了传播的动力。而网络媒体实现了戏曲传播的交互性和信息反馈的真实性,使得传播者和受众群体之间能够实时地交流探讨传统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生存之道,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集思广益。同时通过这种传播方式使得很多戏曲艺术家的知名度能够大大地提高,能够为戏迷朋友解决一些戏曲表演方面的问题,提高传统艺术的传播有效性。
五、结语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壮泰族群;系统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网络趋同理论;演化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传播系统理论是传播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以传播系统理论来审视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对促进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播系统若干理论问题
(一)系统理论的起源
对系统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如中国古代的“阴”、“阳”、“气”、“理”等。然而现代系统理论思想的最初形成却从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矛盾论开始溯源。黑格尔辩证矛盾论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为对立面的矛盾所控制。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黑格尔辩证矛盾论的忠实拥护者,只不过马克思用辩证矛盾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而达尔文则把它放在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当中。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还是研究物种进化,系统理论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1932年,贝特朗菲进一步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思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般系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丰富了系统要素、关系、过程等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维纳和香农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控制论、信息论被认为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相关领域,它们是一个过程的几个方面,因此学界也有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统一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生物、社会、行为现象等许多方面,它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提供了思维的新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系统论。
(二)系统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由元素、关系、属性、环境构成,表明了元素与元素、元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级构成,研究系统、元素、环境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控制论是对系统中的调节和控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反馈机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信息理论则研究系统中的传播现象和过程,重点研究信号的测定和传送。
传播是一个有相互关联的变量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因此系统理论对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它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在传播学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系统理论的影响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系传播理论和网络趋同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的核心是假设人际传播的功能为建立、维持和改变关系,而关系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反过来影响人际传播的性质。关系传播理论对关系、决策、网络及媒体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传播在关系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中的作用,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播研究,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并在几种关系类型的传播研究,如友谊中的传播、矛盾冲突中的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次,对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网络趋同理论也得益于系统论的指导,网络趋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群体信息的交换和发展以及群体差异、变迁的传播学成因。这些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二、传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
从传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阐释族群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可以通过对族群发展变化与内外传播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为族群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一)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学者开始对东南亚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惊奇地发现,我国的布依语、壮族侬语、黎语,泰国的泰语,越南的黑泰语、白泰语、土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壮侗语族的语言。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民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生活在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黎族,生活在越南的岱族、侬族、泰族、热依族、沥族、布依族和佬族,生活在老挝的老龙族和泰族,生活在泰国的泰族,生活在缅甸的掸族以及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计近1亿人口,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同属一个语系。在服饰、饮食习惯、住宅建筑、、民间文化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或近似之处。对于这些共同或近似点的形成,民族研究者认为是因缘于他们的祖先都曾经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因此把这些民族称之为壮泰族群。范宏贵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一书中对分布在6个国家的壮泰族群20个民族开展了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考证,证明壮泰族群都是古百越瓯骆人的后裔,是从一条根发展、分化出来的,并对壮泰各民族是怎样从瓯骆越人这条共同的“根”上经过长途大迁徙而演变成今天6个国家中的20个民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阐释,基本弄清楚壮泰族群诸民族的来龙去脉。
按照范宏贵先生的解释,在春秋时代以前,即距今2700年前,壮泰族群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岭南与岭北一带;春秋到汉代以后,即距今2700~2100年前,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傣族的祖先才从岭南和岭北向南迁移,从而掀开壮泰族群迁移分化的大幕。《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认为,到唐代以前,壮泰先民较大规模的迁徙已经基本完成。
(二)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关系传播理论探讨
壮泰族群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大规模的迁徙,也有分散的迁徙,迁徙的原因、时间、路线都不相同。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未迁移分化前壮泰族群先民瓯骆越人的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中分布着部落、村族、家庭、个人等各种中小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们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增进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维护整个族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这样,传播和交流信息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当时,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是瓯骆越人交流和传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按照关系传播理论的观点,我们先来分析瓯骆越人个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关系的形成首先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它离不开环境的影
响,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瓯骆越人居住的岭南地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求得生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取食物,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共同抵御恶兽与自然灾害,这样就组成了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人们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体之间需要树立和培养非常紧密、融洽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体的战斗力。从当时传递信息和交往的条件来看,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第一,当时落后的文化和传播技术的匮乏,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达到一种直接真实和即时反馈的传播效果;第二,人际传播不仅能及时传递各种生产信息,而且这种凭借各种感官通过言语传递实体信息和由交往双方的表情、动作及辅助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传递隐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符合瓯骆越人的情感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这种多感官、全方位的人际交流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责任,增进双方的情感,也体现了瓯骆越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活理念和道德标准;第三,在当时,人际传播是建构双向互动和睦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族群情感的主要途径,它使整个瓯骆越群落更具紧密性,能促进整个瓯骆越群落传播大系统的良性运行。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和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瓯骆越人生存方式转变为以稻作农业为主。为开田辟土,瓯骆越人的居住特点由大群居逐渐向分散化发展,形成许多三五聚居的小群落。由于自然地理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人们被牢牢地绑在了土地上,瓯骆越人群落、村寨之间个体形式的传播和交流逐渐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加剧,矛盾、斗争不断出现,更加恶化了群落之间的关系,使小系统间的传播机制受到破坏。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传播机制的变化使瓯骆越人最终形成了山区稻作民族相对封闭的特点,他们依恋故土,看重群落,其迁移也多以整个群落为主,很少以个体形式迁移、融入其他族群。由于瓯骆越人不好游移、迁徙,其个体交往和传播在本群落范围内影响很大,对其他群落的影响甚微。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这种与本群落以外个体间的疏远和松散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了群落以外人际传播的性质和效果,使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活动趋于松散。
因此,正如民族研究者所发现的,瓯骆越人各群落的古越语都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不同方言土语区。在习俗上瓯骆越人群落之间也是各有特色,这些在《墨子》《汉书》上都有记载。直到瓯骆越人的一些群落为寻找新的生存资源而不断进行长途迁徙,群落、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传播大系统崩溃,差异逐渐拉大,最终走向民族分化。
(三)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网络趋同理论探讨
关系传播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传播的相互作用行为及其对传播系统的影响,而网络趋同理论则从群体传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传播系统。所谓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诸如一个民族、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家庭。如果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看作一个宏观群体系统,其中的个体传播是微观系统,那么瓯骆越人部落作为一个群体则可以看作中观系统。这个中观系统是否和谐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体目标和群体力量的凝聚、部落成员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都有赖于群体传播机制。毫无疑问,群体传播也是当时瓯骆越人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来分析瓯骆越人部落内部的群体传播。在部落内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宗族之间的传播相互作用行为和过程构成了群体的传播结构。民族研究者发现,瓯骆越人的部落都有酋长及临时军事首领;这些首领如有受贿,可以被议众罢免另选;部落内部有互相保护、支援和同族复仇;有民主集会,大家可以共同议事并交流意见。这些特征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基本保留了下来,比较具有代表性。从瓯骆越人的部落特征可以发现,在部落内部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流量比较大,信息覆盖面比较广,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频度也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共同的群体意识;另一方面,从尊重部落首领的意见到群体成员民主议事来看,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既有单向传播也注重双向传播,保证了群体成员普遍平等的传播机会和话语权,对增进群体感情、强化群体归属意识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以共同为前提的各种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群体传播方式也使瓯骆越人的群体传播关系长期而稳定。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使得群体成员在传播过程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趋同心理,迫使他们自觉遵守群体规范,使自己尽可能地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目标保持一致,保证部落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瓯骆越人部落作为单个群体通过群体传播作用相互联系,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连接成一个网络。传播网络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瓯骆越人各个部落之间得以更频繁、更有效地交换信息,使各个部落间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越来越接近,共同点越来越多,最后形成大体一一致的文化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趋同理论。但是,整个瓯骆越人的氏族部落组织非常松散,不像单个部落内部那么严密,它们彼此互不相属,群体传播的密度和深度都比单个部落内部差很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瓯骆越人各个部族之间虽然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基础,但是在文化细节上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后来发展到稻作农业时代,由于水稻的种植、收割等生产主要依靠小群体的力量,因而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本位的小群体观念,人们对于部落、村寨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传播大为削弱。随后而来的大迁徙,更使瓯骆越人群体之间的传播越来越少,从而使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播机制遭到破坏,群体之间产生许多隔阂,发生了许多变异,趋异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瓯骆越人整个群体传播网络的崩溃,产生民族分化。后来,迁徙的瓯骆越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不同的栖息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当地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来族群的独特文化。直至今日,虽然瓯骆越人的后裔已经分化为不同国家的十几个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中依稀窥见共同的文化元素。
三、对促进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启示
今天,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民族共享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源异族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相对要少。那么,传播系统理论对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启示呢?
(一)关系传播理论的启示
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构想,把分属各个国家的壮泰各民族作为关系传播中的各个个体。我们知道,壮泰族群间的关系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性质和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壮泰族群毕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民族间既有友好来往的一面,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矛盾冲突和相互争夺的一面。交流与传播是
增进好感、避免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关系传播情境中,“友谊中的传播”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矛盾冲突中的传播”,这时候传播群体就要作出理智决策,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知觉体系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妥协,,结束冲突,共同实现彼此都渴求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注重研究群体间的关系,注重增进群体间的友谊,对各个族群的文化发展要有包容的态度,既要寻求共同点也要允许族群文化的自由发展和自由选择,不能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将本民族文化观念强加给其他民族。壮泰各个群体都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这样,才能建立友好协作的族群关系,从而保证传播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良性发展。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冲突。传播过程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矛盾的解决进行理智的决策,把握共同的目标,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传播频度,降低甚至结束冲突。第三,要注重个人的传播作用,因为一个群体传播网络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之间传播信息建立的。个人可以理解为某个人或某个社会团体。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重视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要不断增加学者、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等的互访和交流,他们是壮泰族群群体传播和交流的联系和纽带。
(二)网络趋同理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