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骨科住院患者多为创伤性疾病,因伤后患者活动受限、躯体疼痛、治疗愈合过程缓慢等多方面因素,可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多种负面的不良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对医护工作配合度较低,且治疗后康复阶段自我护理能力与锻炼意识较差,常导致其临床疗效无法得到保障[1]。以往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大,没有系统的向患者进行详细宣教,导致其临床效果受到个人的接受能力与健康意识的较大影响。本文作者对部分骨科住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9例患者中包括45例男性与34例女性,平均年龄(52.84±7.69)岁;对照组79例患者中包括43例男性与36例女性,平均年龄(53.49±8.13)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骨科经临床检查确诊后收治入院治疗病例,患者住院期间神志清醒、意识正常,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及正常的交流能力,且住院资料完整,无转院、死亡病例[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的基本需求情况及病情发生、发展过程所需健康知识,在查阅相关骨科临床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制定骨科住院期间各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表,将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期间所需进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施教时间以及效果评估、患者反馈与施教者签名均列入其中。护理路径表内容包括患者入院须知、注意事项、所需检查项目及其意义、疾病相关知识、术前准备事项及心理护理、大小便训练、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康复性锻炼指导及其意义、出院医嘱、家庭护理技能、定期复查等。

患者入院当天由护理人员向其出示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对表格内容及意义进行详细讲解,患者理解后将表格贴于床头不影响医护工作处,方便护理人员与患者查看;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严格遵守表格内各项健康教育要求按照其相应的时间予以实施,实施后在相应项目出签名标注;按照表格要求时间对患者的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并与患者的反馈意见一同记录在表中;护士长每日对表格内容实施情况及评估、反馈情况进行监察,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表格内容进行调整,再次执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技能、锻炼行为认知、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各方面情况,并对两组数据之间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应用我院自制疾病及健康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1d请其自行完成填答,并收回统计,超过80分为达标[3]。

1.4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自我护理技能、锻炼行为认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骨科住院患者机体创伤多较为严重,所承受疼痛较强烈,容易出现易怒、敏感等心理特点及负面情绪,对护理需求及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度较高。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此类患者的临床需求及心理需求,稳定患者情绪,端正患者治疗态度,促进其积极配合、参与医护工作,保质保量的落实医嘱及康复性锻炼,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完成治疗[4]。

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乃至转归中所需要的健康知识,系统而详细的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不同时期对患者以不同的形式向其讲解该时期所需的健康相关知识[5]。这种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及系统性,且能够贯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治疗期间,避免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的随意性,有效减少了健康教育遗漏、知识不全面情况,使患者所接受的健康知识具有连续性、系统性;而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路径表严格执行,减轻护理负担,也保障了护理措施的落实,并弥补了护理人员因个人业务素质差异所导致的教育效果不稳定;同时患者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需要及应当接受的护理措施,减轻其担忧、焦虑心理,做好准备配合护理工作,也可以系统性学习相关护理技能,以加强自我护理,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改善自身行为。

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自我护理技能、锻炼行为认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健康教育效果,增强护理技能,端正认知态度,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及康复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华,黄丽华,李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6):128-129.

[2]莫丽君,梁雪珍,李启中,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48-1650.

[3]贾玉娥,金红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0):959-960.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人文护理;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件入院,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及疾病相关知识.而且患者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加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稳定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尽快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身心尽早康复.现就此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展开探讨.

1 健康宣教内容

针对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化及本地区病人教育的特点(文化层次低、住院时间长、教育人力及经费短缺等),制定了全程分期教育: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该过程贯穿患者由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细节

1.1 入院教育 入院时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作息时间、住院规章制度、防跌防盗等财产安全制度及各项检查的要求.能消除患者初入院的陌生感,明确住院规章制度,尽快适应住院环境,自觉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1.2 术前教育 术前教育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术野皮肤的准备、饮食、衣着、睡眠、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练习特殊手术、床上大小便、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压疮等。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强调术前戒烟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消除患者术前对麻醉、手术的恐惧及焦虑,要特别加强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情绪,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应对手术。

1.3 术后教育 术后教育主要围绕如何配合护理工作,防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术后、饮食、药物的指导,各种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减轻疼痛的方法(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区伤口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使用辅助器械的方法.详细讲解术后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1.4 出院教育 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药物、休息、功能锻炼、复诊时间以及应对疾病变化的方法。应在出院前1-2天完成,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机将作为此阶锻的重点。

2 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

2.1 个体化教育 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大、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差的患者要反复耐心讲解,每次宣教注意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示范式教育,宣教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评估患者对所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鼓励患者复述或示范,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宣教内容,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对于文化程度高、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其了解自身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对于年龄相对小、缺乏耐心的青年病人,在健康教育中要加强趣味性,护士生动的表情、诙谐的语言更能够调动患者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2 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是将健康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用“人”的方法去对待病人、理解病人、关怀病人。通过观察病人病情、倾听病人的诉说,去感受及判断患者目前所需要的健康知识,而不是忽略患者的自身需求,一味地程式化教育.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还应让患者了解自己目前健康需求,自觉自愿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来,使每一个患者都能愉快、热情地构建及使用自己的知识。在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不要对患者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批评、申斥,而要对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多赞许、鼓励,使其感受尊重与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参与到健康教育当中来。除此之外,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病友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调动家属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协助、督导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来。对于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思想负担重的患者,可以找同种成功病例的病友来现身说法,共同交流治疗心得及体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勇敢接受治疗。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通过适时按需分阶段的人性化、个性化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骨科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护理理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频繁地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真正设身处地地为患者服务,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满意度水平。

3.3 拓宽护士知识水平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不仅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护理理论水平,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它领域知识,使患者获得更专业、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总之,人文护理及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重病人的感受及自身需求,因人、因病施教,能激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及效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牛欢欢,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0,5(7):1698-1699.

[2]王纯玲,杜如,徐生红,骨折患者按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65.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平均(20.34±1.25)岁,其中95名大专生,9名本科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各5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即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解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包括骨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即时讲解,实习结束后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根据4周的实习时间制定带教计划,第1周安排护生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理论进行学习,并对护理实际操作进行初步了解;第2周需进一步安排学习骨科的护理知识,并对实际操作技能做到熟练的掌握;第3周运用护理程序,教师指导护生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周教师与护生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相关操作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与指导,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与应用[4]。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4周实习结束后,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骨科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表进行评价,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周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96.32±2.14)分与(89.19±3.94)分,而护生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3.59±4.20)分与(84.20±4.11)分,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生在踏入真正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临床护理的实习作为重要的阶段,能为护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实习阶段所采用的带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护生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均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和质量产生影响[5-6]。在以往骨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多采用经验式教学,没有系统的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不注重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注重与护生的沟通与交流,忽略了对护生独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阶段式带教方法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推进教学计划,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使护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了护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便了护生的学习,使其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同时调动了护生间的互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病例对护生进行操作培训,根据护生的技能掌握以及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培训[7-8]。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生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在4周实习时间结束后,其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优越性。总之,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 马巧灵 李三华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泽艳,邹家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4-145.

[2]程晓红.ICU专科护士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33):300.

[3]孙晓光.专业集中规范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97-298.

[4]孙雪婷,高洁,马语莲.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821-822.

[5]李克群,蒲静.阶段式带教入科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20.

[6]吴莉青,刘艳,孟杨,等.应用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90.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4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单纯骨折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认知功能正常;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肝肾功能损害;③心功能不全;④非甾体类镇痛药使用禁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0.2)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45例,锁骨骨折20例,脊柱骨折13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8±10.5)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8例,锁骨骨折15例,脊柱骨折9例。两组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患者主诉疼痛,医师根据经验给予疼痛药,护士的职责是按时执行医嘱,对病人施主观疼痛评估、教育。

1.2.2观察组

采用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成立骨科疼痛专科护理小组、制定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制定及制定疼痛护理路径等。①成立骨科疼痛专科护理小组。设置疼痛护理专业架构:骨科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明确护理小组在无痛病房中的职责与作用,参与、监督、执行镇痛方案。选择骨科高年资、理论和责任心较强的10名护士成立疼痛护理小组,组长由经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培养的骨科专科护士担任,专科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疼痛及药物知识培训及考核,规范疼痛专科护理程序,引进推广疼痛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实行疼痛护理,进行疼痛专科护理查房、个案讨论,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小组成员与医生共同设计疼痛评估、处理流程、镇痛目标,健康教育流程、宣教册子、疼痛护理路径表;引进疼痛专科护理记录单,制定患者疼痛认知、疼痛满意度问卷表、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表,制作疼痛评估尺。②制定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制度。成立以骨科专科护理小组为基础、外科医生、麻醉师、共同组成疼痛管理小组,麻醉医根据手术患者自愿选择PCA疼痛管理,外科医师制订个体化、多模式、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疼痛专科护理小组按照疼痛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疼痛认知教育、疼痛评估、疼痛记录、提供心理疏导、实施镇痛方案、评价镇痛效果等。③制定疼痛护理路径。疼痛专科护理小组按照入院第1天、第2天至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至出院前一天、出院当天5个时间段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入院第1天由接诊护士采用语言沟通、书面文字对患者首次疼痛教育、评估并记录,发放疼痛知识宣教册子。第2天至出院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多次、组长强化疼痛教育、评估、记录,护士监督实施镇痛方案,观察患者有无按时服药,有无达到镇痛目标,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是否需要调整镇痛方案等;疼痛护理中强调疼痛教育、评估的重要性,施行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专科护士的疼痛三级护理管理。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

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进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分数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

1.3.2睡眠时间

向患者发放睡眠时间表,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准确记录患者术后每天睡眠总时间。

1.3.3患者满意度

出院前,向患者发放自制《住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总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分≤总分<95分为满意,总分<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4疼痛知识考核

采用Ferrell制订的调查问卷,对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前后护士进行疼痛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疼痛评估、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综合应用等,总分为33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护士疼痛护理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P<0.05)。

2.2睡眠时间

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19,P<0.05)。

3讨论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5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男234例,女228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手术位置:265例为四肢,108例为脊柱,52例为盆骨,37例为颅骨;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其中观察组含男116例,女115例;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为(49.9±5.6)岁;手术位置:132例为四肢,55例为脊柱,25例为盆骨,19例为颅骨。对照组含男118例,女113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9.5±5.1)岁;手术位置:133例为四肢,53例为脊柱,27例为盆骨,18例为颅骨。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位置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统一安排术中个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以及讲解术中需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①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以及整体病情评估。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对其病史、家族史以及各脏器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并为其做相关术前饮食指导,例如术前8h禁食,术前2h禁水等。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术前为患者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并为患者做心理指导,帮助其正视疾病及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③手术以及操作流程均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讲座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增强规范意识,统一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对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术中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工作中需注意避免。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并通过日常监督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实施。④严格指导医护人员保持手卫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仔细清洁。避免手术室内大量人员频繁走动,并保持手术室卫生,术中产生垃圾及时清理,室内定时通风消毒,确保空气新鲜。⑤对患者手术位置及方式实施安全管理。术前对切口部位皮肤进行仔细准备,术中所需器材以及耗材等需规范化消毒,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护理工作管理。⑥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手术室内危险因素,并对其特别关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

1.4感染标准

发热体温高于38℃;经血培养检查结果阳性数≥1,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能合并有低血压或者寒颤等症状;引流管所引出液体呈脓性,术后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52-01

绝大多数骨科疾病都伴有剧烈的疼痛,这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同时又是共有特征。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疼痛提示人的整体性或者个体的防御功能受到侵害,常伴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100例骨科患者,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41.2岁。其中手术后伤口疼痛20例、急性缺血性疼痛例11例、炎症性疼痛19例、因异物刺入皮肤引起疼痛27例、外伤性疼痛23例。

2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轻度疼痛:抗炎类药物、解热镇痛药、非阿片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中度疼痛:可选用如布桂嗪、可待因、氨酚待因之类的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如派替啶、吗啡之类的强阿片类药。对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或者疼痛较剧烈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

(2)技术性镇痛:红外线、微波、温泉浴、冰敷、热疗、冷疗、理疗等。

3.护理方法

(1)统一思想。在骨科科主任及护长的引导下,组织学习研讨建立疼痛护理工作模式,邀请疼痛治疗专家集中给护理人员讲授理论知识,包括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评估与干预、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人文关怀及疼痛控制理论、围手术期镇痛新观念、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咨询等相关知识。护长还应该不忘调动护士积极性,运用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护理业务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落实管床责任制,管理好自己所管的患者。疼痛管理工作由主任、护长、主管医师、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护理方面对人员的安排、分工与职责进行明确,并组织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护士长通过审核护士主动进行疼痛评估的情况、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无痛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调查患者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护士的疼痛护理能力,进行持续、动态的改进,使各层次护士在疼痛护理工作中各尽其能。

(3)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护士在护理骨科患者时,一般不强调疼痛的程度,只是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有疼痛时也让患者尽量忍,忍不了再用止痛药,而不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术后的患者教育,包括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咳嗽、深呼吸、早日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药、疼痛的认识。同时向患者致以问候。我们还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精心地为他们提供治疗和护理,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当患者感到忧虑、无助的时候,我们的护理人员应该用真情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他们交心谈心,主动向他们问寒问暖,让患者能够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担忧和疾病的困扰;当患者没有家属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帮助他们买饭菜、打开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那些经济特困难的患者,还应该先为他们垫付医疗费,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来照顾,先治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在落实管床责任制过程中护士进行疼痛管理。首先,工作中贯穿护理程序,认真进行评估、教育、实施、评价。对每个患者入院时派发测量疼痛尺,开始使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对8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首次疼痛及心理评估,教会疼痛尺的使用,同时给予疼痛教育;其次,按照制定的疼痛护理指引,对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持续、动态评估其疼痛情况,深入了解疼痛对患者的影响,针对不同患者一方面进行相应的疼痛健康教育,以指导患者及家属;另一方面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措施后评价护理效果。再次,医护间互相配合,护士进行正确、规范、全面、评估后,应用掌握的疼痛相关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并与管床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措施。其中规范实施超前镇痛对术后的患者,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按时给药,大大避免了患者受疼痛的影响,利于患者夜间休息;也减少护士夜间执行临时止痛药物的频率,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此外,围绕专科特点,专业用心护理。创伤、手术、术后固定与特殊、功能锻炼、特殊治疗等均可引发疼痛。注重患者主诉,并加强巡视,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不当、固定过紧、伤肢的位置、角度异常、操作频繁等。对一些需要吻合血管的手术如(皮瓣、断指再植)的患者,以免术后的患者疼痛引起血管痉挛,影响手术成功率。

3.结果

100例骨科疼痛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平均为2.24分;24h内需要临时止痛药物≤2次;

4.讨论

笔者认为,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能够大大减轻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和患者的痛苦,这对于骨科患者的痊愈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医院护理工作宗旨,制定医院疼痛护理质量要求及有关制度和操作程序,评估检查疼痛护理质量,针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金凤. 26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09,(21):162-168.

[2] 王战如. 浅谈30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05):134-137.

[3] 何素英. 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2):163-165.